第一节矿井巷道介绍

合集下载

第三章巷道断面设计

第三章巷道断面设计

• 4、每米巷道墙脚喷射材料消耗
• V3=0.2T1×1 • 5、每米巷道喷射材料消耗(不包括损失) • • V=V2+V3
• 6、每米巷道锚杆消耗
p1 0.5a • N a a • ①根 (根) • p1 :计算锚杆消耗周长

p1 =1.57B2+2h3
• B2:巷道计算掘进宽度 • a a 为锚杆间距、排距,一般取800毫米 • a = a =800毫米
h5
h (单轨巷道) 3 h5 hb h7 R ( D 2 m K b1 )
2
2
• 注意 b1架线中心线(非人行道一侧)距巷道中心线的 的距离
• 3、按人行高度要求计算墙高

2
h3
2
h3 1800 hb R ( R j )
• (规程规定距壁j处的巷道有效高度不小于1800 毫米 ,但j≥100的范围内计算 取200毫米
h0 :拱形巷道拱高 h3 :拱形巷道墙度
hb :巷道内道碴高度
(一)、拱高 h0 的确定 • 半圆拱 h0 =R=B/2 (巷道的净宽度的一半) • 圆弧拱 =B/3 (巷道净宽度的1/3) h0 (二)墙高 的确定 h3 • 墙高(壁高)是指 自巷道底板至拱基线的 垂直距离 • 一般根据电机车架线, 管线装设和人行要求进 行计算(选取最大值)
③、按支护材料和习惯使 用的支护方式: ⑴、木支架、钢筋混凝土 棚子:选梯形 ⑵、锚喷支护、砖石、混 凝土支护:选拱形 • 近年来由于广泛采用 先进的锚喷支护技术, 同时考虑到设计简化的 需要,巷道多采用半圆 拱、圆弧拱,而三心拱 已被淘汰。部分煤矿比 较薄的矿井在采区巷道 往往采用梯形巷道。
第二节

第一节矿井巷道介绍

第一节矿井巷道介绍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
76
8
24
25
23
20
21
14 22 13
19 15
16
17
18 20 23 25
22 21 19
24 3
421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注释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运输石 门;5-阶段运输大巷; 6-回风井;7-回风石门; 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 场底板绕道;11-采区下部车场;12-采区煤仓; 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 16-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 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 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区段回风 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
(一)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 1. 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 2.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 3.水平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第五节 巷道分类
1-立井,2-斜井,3-平硐,4-暗立井,5-溜井,6-石门,7--煤门, 8—煤仓,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
(二)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例如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 回风大巷等。
2.准备巷道:为全采区服务的巷道。
例如采区上山、采区车场等。
3.回采巷道:为工作面采煤服务的巷道。
例如采煤工作面运输平巷和回风平 巷、开切眼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三、矿井生产系统
路 管 灰
带带 皮皮

灰灰
输输

矿井巷道类别知识讲解

矿井巷道类别知识讲解














▪ 联络巷:贯通大巷和顺槽或贯通两个顺槽 的巷道。
溜煤眼:
溜煤眼
溜煤小井 采区煤仓
▪ 3、回采巷道
▪ 回采巷道是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回风巷道:一般指供采煤工作面回风 和运煤用的巷道。
▪ (2)进风巷道:一般指供采煤工作面进风 和运料用的巷道。
矿井巷道类别
▪ 一、按巷道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 ▪ 矿井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可分为:
开拓巷道
准备巷道
回采巷道
▪ 1、开拓巷道
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两 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开 拓 巷 道



井 底

主要
运输



车 场
及回
门 风巷道
▪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 (3)切眼:为布置采面设备,形成生产系 统而掘出的贯通回风与进风的巷道。
▪ 二、按巷道的空间形态划分 ▪ 三种: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垂直巷道







水平巷道








倾斜巷道




பைடு நூலகம்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2、准备巷道
准备巷道是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巷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类型:

第一章_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汇总

第一章_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汇总
(四)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1)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 (2)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各煤层联系; (3)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集中大巷。
第六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图3-7 开拓方式分类
第六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图3-8 立井开拓方式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 (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 (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 (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式混合式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
一、井田开拓方式分类
井田开拓方式种类很多,一般可按下列特征分类。
(一)按井筒(硐)形式
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二)按开采水平数目
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井田内只设1个开采水平);多水 平开拓(井田内设2个及2个以上开采水平)。
第六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 单水平开拓,多水平开拓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图3-2 井田划分阶段示意图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二、井田划分为盘区
▪ 当井田内煤层倾角很小,接近水平时,由于煤层沿倾斜 方向高差很小,没有必要再按标高划分阶段。
▪ 这时,可沿煤层主要延展方向布置主要大巷,将井田分 为两翼,然后以大巷为轴将两翼分成若干适宜开采的块 段,每个块段叫一个盘区。
井田
▪ 由于行政或经济上的原因,往往将 邻近的几个井田划归为一个行政机 构管理,将这邻近的井田合起来称 为矿区。 若干个井田
矿区
井田
矿区
3.矿区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称 为矿区。
3.矿区和矿区开发
矿区开发: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

矿井地质编录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矿井地质编录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思考题: 1、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地质编录、井 巷地质编录。 2、掌握井筒展开图式编录。 3、石门展开图式编录的方式有那几种? 4、了解石门一帮平面图式编录。 5、了解顺层煤巷的编录方法。 6、回采面的编录方式有那些? 7、矿井原始资料整理有那几项内容?
1)两壁一顶展开图: 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所绘地质现象相当于从巷顶外
观察的结果。
2)两壁一底展开图:巷底保持不动,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图。
3)掘进头两壁展开图: 巷道掘进头保持不动,两壁水平展开成平面。
掘进头两壁展开图式
两壁一底展开图式
2、石门一壁剖面图式编录: 一壁剖面是使编录的基本方式,即测绘巷道一壁的地质素描图。 首先要了解测量点的位置,查明巷道已揭露的主要地质现象,确 定地质现测的位置。 1)观测基线的选择: 在巷道坡度较大且坡度不一致的巷道,选择平行巷道顶(底)的
倾斜煤巷的编录多用一定距离绘制煤层小柱状的方法。煤层小柱
状的煤岩分层从基线往上、往下测量厚度,记录有关数据,编绘
一帮平面图。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的地质编录
一、采面实测点式编录 适用于地质条件简单,一次采全厚 的工作面。隔一定时间(3—5天)检查 一次工作面,在工作面上均匀布置几个 观测点,测量煤厚、采高、浮煤厚、 丢顶底煤厚及煤层产状,并将观测结果 填绘到回采工作面平面图上。 二、采面平面图式编录 1、从工作面回风和运输巷的已知测点, 丈量出工作面的距离,测准工作面的位置。 2、从回风巷口开始挂观测基线,顶地质 观测点,观测煤层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 性质、产状、煤厚、绘出实测剖面图。
第十二章 矿井地质编录
第一节 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第二节 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的地质编录 第四节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井巷工程简介

井巷工程简介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五、地下开采方法简介 2. 充填法(人工支撑开采法)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采用水砂、矸石等回填至采空区 的方法支撑顶板,控制矿压(地压)和保护地下采场的方 法。优点是:顶板下落移动量较小、可在基本上不改变上 覆岩层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开采。适用于:接近或 埋藏在地表水体下或重要建筑物下的煤层或其他矿体,或 顶板内部分布有丰富地下水,不允许产生地面塌陷、开裂 或能沟通水源的矿区;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需要保护露 天矿坑不塌落的矿区;开采稀有、贵重或高品位矿床或有 自燃危险的矿区。充填法有水砂或尾矿(煤矿中即为矸石) 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等。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三、开采方式 (二)地下(井工) 开采 采用前述井巷系统 进行的开采。通常 以井筒形式为依据, 将矿井开拓方式划 分为斜井开拓方式、 立井开拓方式和平 硐开拓方式,各适 用于不同的地形、 地质条件下。开拓 巷道在井田内的总 体布置方式称为井 田开拓方式。
预备知识
四、开采步骤 一般依次采用开拓、采准和回采三个步骤。 1. 开拓 开采的第一步,根据设计从地面到煤层开掘一系列的开拓 巷道,建立运输、通风、排水、供水等工程系统。在开拓 期,主要开掘竖(斜)井、平硐、暗井、石门、阶段平巷、 主溜井及井底车场等。 2. 采准(开采准备的简称) 在已开拓的阶段或盘区中,进一步切割形成采区或区段 (工作面),为回采作准备;同时作行人、通风、运输等 用途。 3. 回采 从完成的采准的采区或区段(工作面)大量采出煤炭的生 产过程,包括采煤、运输及顶板管理等项作业。采煤工作 面又称回采面或掌子面,回采后的空间称为采空区。
预备知识
一、矿井巷道分 类 为了采出煤炭, 必须从地面向 地下开掘一系 列的井巷(右 图)。井巷的 种类很多,而 且有不同的分 类方法。

煤矿开采的矿井与巷道设计

煤矿开采的矿井与巷道设计

建立通风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内 的空气成分、风速和温度等参数,确 保矿井通风安全。
通风设备
选用高效、可靠的通风设备,如扇风 机、局部通风机和风门等,以满足矿 井通风需求。
矿井排水
01
02
03
排水系统设计
根据矿井涌水量和排水要 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包括水泵、水管和排水 构筑物等。
排水设备选型
采区划分
根据煤层分布和开采顺序,将矿井划分为若干个采区,每 个采区有独立的运输、通风、供电和排水系统。
工作面布置
根据采区划分,在工作面内布置回采巷道和采煤工作面, 回采巷道用于通风、运输和排水,采煤工作面用于煤炭开 采。
矿井通风
通风方式
通风监测与控制
根据矿井规模、开采方式和通风需求 等因素,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如中 央并列式、对角式或分区式等。
类型
包括切眼、回风巷等。
03
矿井安全设计
安全出口设计
安全出口数量
每个矿井工作面应设置足够数量 的安全出口,以满足紧急情况下
快速撤离的需求。
安全出口宽度
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根据工作面的大 小和预计的撤离人数来确定,以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
安全出口标识
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包括 指示牌和照明设备,以便在紧急情 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出口。
运输设备匹配
根据矿井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运输设备型号和规格,并确保 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运输设备维护
制定运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 命。
支护材料选择
支护材料
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如木材、钢材和混凝土等,以确保巷道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支护材料匹配

矿井措施巷

矿井措施巷

矿井措施巷引言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和顺利开采矿石,矿井措施巷被广泛应用。

矿井措施巷是一种特殊的巷道,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用于放置输送带以及供矿工往返的通道。

本文将介绍矿井措施巷的定义、作用、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定义矿井措施巷是指在矿井中开挖的一种专门用于放置输送带和供矿工往返的通道。

它通常位于矿井的底部,沿着矿层的延伸方向进行布置。

矿井措施巷通常具有较大的断面和宽度,以容纳输送带的安装和运行,以及为多个矿工提供通行的空间。

作用矿井措施巷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放置输送带:矿井措施巷是放置和运行输送带的主要空间。

输送带用于将矿石从采矿区域运送到出口,大大提高了矿石的运输效率和工作效率。

2.供矿工往返:矿井措施巷提供了一个供矿工往返的通道。

矿工可以通过矿井措施巷进入矿井进行采矿工作,并在工作结束后通过同样的通道返回地面。

3.安全通道:矿井措施巷也被设计为一种安全通道,在矿井发生事故时,矿工可以通过矿井措施巷逃生。

设计要求为了确保矿井措施巷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断面和宽度:矿井措施巷的断面和宽度应根据输送带的尺寸和运行要求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输送带可以正常安装和运行,同时为矿工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

2.支护结构:矿井措施巷需要采取适当的支护结构,以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防止坍塌。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锚杆、钢筋混凝土衬砌和钢梁支护等。

3.通风系统:矿井措施巷必须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和矿工的呼吸安全。

通风系统应包括风机、风道和出口通风设备等。

4.紧急救援设施:矿井措施巷必须配备紧急救援设施,包括消防器材、应急照明设备和通信设备等,以应对矿井事故和紧急情况。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矿井措施巷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定期巡检:对矿井措施巷进行定期巡检,检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不存在倒塌和破坏的情况。

2.清理杂物:定期清理矿井措施巷中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通道的畅通和安全通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
6
7
8 16 17 20 23 25 24 2 1
24
25
20
23 21 21 22
18
19
3 14 22 13 15 19 4
9 10 11
5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注释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运输石 门;5-阶段运输大巷; 6-回风井;7-回风石门; 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 场底板绕道;11-采区下部车场;12-采区煤仓; 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 16-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 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 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区段回风 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三、矿井生产系统
(一)井风、排水、 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 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 的前提和保证。包括: 1、运煤系统:-----2、通风系统:-----3、运料排矸系统:------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系统:-------
矿井巷道示意图
1-立井,2-斜井,3-平硐,4-暗立井,5-溜井,6-石门
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
(一)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 1. 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 2.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 3.水平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第五节
巷道分类
1-立井,2-斜井,3-平硐,4-暗立井,5-溜井,6-石门,7--煤门, 8—煤仓,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
(二)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例如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 回风大巷等。 2.准备巷道:为全采区服务的巷道。 例如采区上山、采区车场等。 3.回采巷道:为工作面采煤服务的巷道。 例如采煤工作面运输平巷和回风平 巷、开切眼
第二章
第一节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二、矿井巷道
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公 公 储 灰 罐
路 路


路 管 灰 输 输 输
带 带 皮 皮 灰 灰
1
2
3
8
5 6
7
4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一、
矿井巷道
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
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