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新旧标准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职机械制图利用微课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中职机械制图利用微课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中职机械制图利用微课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中职机械专业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的机械制图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专业。

而在这个专业中,机械制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利用微课来促进机械制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那么,中职机械制图利用微课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是什么呢?一、微课是什么?微课,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精悍的课程。

它是指一门完整的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缩短并压缩到核心内容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形式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微课则将知识点和主题提炼出来,用最短的时间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微课具有精炼、高效、易传播等特点,更符合学生短时、高效的学习需求。

二、微课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1. 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到教室或实验室进行上课或实践操作,而微课则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

学生只需要手机、平板或电脑等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观看微课,进行学习和巩固知识。

2. 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微课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课视频、PPT等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形成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3. 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是不同的,而微课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灵活的选择观看微课的时间和顺序,更好的掌握知识。

4. 提升学习兴趣微课的形式更加轻松、简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知识展示给学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互动性。

5. 便于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平台了解学生们观看微课的情况、学习情况等,更好的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

1. 教学内容的精简和提炼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内容庞杂繁多。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知识点和主题进行精炼和提炼,将核心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领会核心思想。

《机械制图》课程中国家标准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中国家标准的应用
科技信息
0职校 论坛o
S IN E&T C O OG F R CE C E HN L YI O MATO N IN
21 0 0年
第2 3期
《 机械制图》 课程中国家标准的应用
韩淑 洁 ( 岛远洋 船员 职业 学 院 山 东 青 岛 青 2 67 ) 6 0 1
【 摘 要 】 文针 对 目前 《 械 制 图》 本 机 中新 旧 国 家标 准 混 用 的 问题 , 真 研 究 了 《 械 制 图 》 认 机 国家 标 准 的发 展 和 演 变化 , 结 了 目前《 总 机械 制 图》 程 中 所 涉 及 到 的 最 新 国 家标 准. 目前 《 械 制 图》 程 所 涉 及 到 的 新 颁 国 家标 准做 出 了解 释 , 对新 旧 国 标 进 行 了 比较 . 出 了 新 国 标 课 对 机 课 并 指 的 变化 之 处 。 对 正 确 学 习和把 握 《 械 制 图》 程 中的 国 家标 准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机 课 同时 , 新 颁 国 家标 准 的 实施 和 普及 也 具 有 重要 意 义 对 【 关键词 】 机械制图 ; 国家标准 ; 现状
( ) B I4 5 - 2 0 弹簧 表示 法 5 G ,'4 94 0 3 —
( a) ( b) r mig a te po l o e 0d ad nw n t n tn ad mie piain i ” c aia D a ig urnl. Ab tatI ti ae, n t h rbe ft l n e ai a sad r xd a l t n Mehncl rwn ”c r t n m m h ol c o e y
s mme p t a e t n to a t n a d n o v d i h u e t Me h n c 1Dr wi g o re a tr c n c e to s y su i d t e d v l p n f t e ” u d u he l t s a in lsa d r s i v l e n t e c r n c a i a a n ”c u s fe o s in iu l t d e h e eo me to h me h n c ld a n ”n to a t n a d . k d ale p a a in t h e n to a tn r n o v d i “ c a c a n ” o r e o a e h c a ia r wi g a in lsa d r s ma e l x l n t o t e n w a in lsa da d i v le n o Me h nia Dr wi g c u s .c mp d t e l r od a d n w a i n lsa d r d p i t d o tt e c a g s i h e to a a d r . o p o e t d i g a d g a p n h ai n lsa d d n ’ l n e n to a t a d a on e u h h n e n t e n w Na i n l n a d. T r p r su y n n r s i g t e n to a tn a s i 。 n n St r Me h n c l a n ”e u s a e y i o t n o e c a i a Dr wi g o r e h s a v r mp ra t r l ,wh l o i l me t t n n d p p l ia in o h e n to a t n a d i lo o e t i t mp e n a i a o u a z to f t e n w a in l sa d s s s f g a e o r r a r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改革【摘要】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工科学生必备的后续课程学习工具。

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技术性人才所需的教学目标。

本文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对机械制图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改革。

研究探索一套适用于高职学生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械制图;改革;创新教学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根结底在于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能为社会造就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在众多的教学课程中,机械制图课程很多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工科学生必备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工具,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因此在我院新课改的契机下,本文浅析机械制图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究。

1目前高职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点琐碎繁多,并具有一定抽象性,学习难度较大。

我们针对本院校交通车辆专业的学生通过座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新知识接受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再加上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高职教学,绝大部分老师采用纯粹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知识晦涩难懂,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枯燥的纯理论式教学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1.2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传统教学中,教师针对一门讲授的专业课程注重教授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重点难点。

但像机械制图此类所有工科都开设的课程应该区分不同专业的学习重点,突出同一门课不同专业的特色性。

比如本学院的机械制造和城轨交通车辆这两个不同的专业,机械制图课程应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各有不同。

而目前机械制图课程还是使用传统的单一教材,制定单一的教学目标,不能满足不同专业针对性教学。

2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措施2.1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当下互联网迅速发展,大量使用计算机和手机的时代已经到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当融入课堂教学,可改变传统板书教学的刻板枯燥,并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浅析新课改下中职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浅析新课改下中职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浅析新课改下中职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重要性1. 引言1.1 新课改对中职教育的影响新课改对中职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使得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发展,促使学校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提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这就要求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新课改还倡导教育与产业结合,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

这种理念的引入使得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支持和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新课改对中职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重要性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下显得愈发凸显。

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职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而AutoCAD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机械设计软件之一,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行业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和理念,培养他们对工程图纸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而AutoCAD软件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设计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起来教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中职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更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整合模式的引入,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促进学生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创新应用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创新应用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创新应用中职学校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而言,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爱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是现在很多中职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无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参与到课堂中来。

1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创新的意义中职学生走出学校之后大多从事的是服务类行业,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空有理论知识,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那也只能称其为“花瓶”。

在创新性教学模式下,突出学生的实践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基础。

同时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也是在践行国家新一轮的教育方针,是符合新教改政策下的一个重大教育举措。

2、传统模式下中职机械制图教育的弊病2、1学习方法过于死板,不够灵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职院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普遍采用被动式授课方式。

他们只强调课堂上的满堂灌模式,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他们通常只有一种评定学生的方法,就是通过学期考试或者专业课成绩。

在这种唯一的考查形势下,就造成学生学习重心的偏差。

学生只顾着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除课本外的其他方面一无所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2、2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脱离中职教学的方式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来就有些薄弱,再加之傳统教学的片面性,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了解透彻,但到了实际操作环节就手足无措,甚至于出现大脑空白的现象。

根本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亲身体验操作流程,在现代社会下此种教学方式难以立足。

2、3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多媒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进步。

多媒体技术几乎成为每个学校必备的教学用具。

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导致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过度使用多媒体,这不仅无法合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还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营造出一种为了上课而上课的压迫感,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进行。

推进《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深化创新教育

推进《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深化创新教育

推进《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深化创新教育【摘要】当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开展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

深化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通过推进《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的教学发展,深化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凸显,推进《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创新能力、新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意义、未来发展、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必要性1. 引言1.1 当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但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更新和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往往以讲授和板书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在实践环节方面,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较为薄弱。

师资水平不一是当前《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亟待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1.2 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研究生的学习需求,但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和工业变革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滞后于实际需要。

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感到乏味和困惑,缺乏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数学教学分析与建议——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例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数学教学分析与建议——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例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数学教学分析与建议——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例摘要:国家教育部2020年颁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标准中将课程分为了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其中基础模块是必修内容,而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则作为选修课。

那么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当响应改革要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合理分配和利用三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培养学生钻研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还要合理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要求,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和设计,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就结合近年来我任教的我校机械加工专业的数学课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在中职数学教育中非常普遍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有畏难心理,甚至完全没有信心和兴趣,课堂上听不懂,作业没法完成,外加上中职生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较差,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仍然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课上能较好的掌握知识点,能独立完成作业并从中得到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1]。

这就导致班级中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2、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有些学校而言,作为中职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专业课程上面,将更多资源向专业课倾斜[2]。

对于一些数学教师而言,会觉得反正学生基础差,学校又不重视基础学科,自己也就随便教一教算了。

新课改下对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对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初探

培 养 学 生 空 间 想象 力 。最 后 , 练 学 生 将 一 些 较 复 杂 的形 体 表 达 为 三 训 视 图 . 由三 视 图 制作 出肥 皂 模 型 。 时 , 以将 学 生 制 作 的 肥皂 模 型 或 同 可
1 机 械 制 图 课 程教 学 现 状
11 学 生 方 面 .
投影 面不 动 。 将粉笔盒其余 的五个面撕开并旋 转展开 , 与正投影 面展 就 目前 普 遍 中 职 学 生 现 状 是 : 总体 素 质 参 差 不 齐 , 大部 分 学 生 因 以 成 一 个 平 面 . 可 得 到 六 个基 本 视 图 。 开始 时 让 学 生 画 一 些 比较 简 单 然 让 前没 有 养 成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 维 能 力 较 弱 , 受 能 力 差 , 为 教 材 太 的基 本 几 何 体 , 后 慢 慢 过 渡 到 较为 复杂 的组 合 体 , 学 生 反 复 训 练 , 思 接 认 深 , 度 太 快 . 起 来 觉 得 很 吃 力 , 分 学 生 有 较 重 的厌 学 情 绪 , 习 从简单体到复杂体 ,慢慢地就能在脑 中正确地建立起一个立体 空间, 进 学 部 学 其 在 能 力 不 够 也 造 成 学 生对 接 受 新 知 识 的 不 自信 : 有 极 少 数 学 生 认 为 教 从 而 达 到 提 高 空 间 思 维 能力 的 目的 。 三 , 构 思 机 件 的空 间 形 状 时 , 只 可 以动 手 制 作 模 型 , 养 学 生 空 间思 维 能 力 。 制 作 肥 皂 模 型 , 以分 培 如 可 学进度太慢 , 到“ 感 吃不 饱 ” 。
出 一 些关 于如 何 提 高 该课 程教 学 质 量 的改 革 思 路 , 大 家探 讨 。 供
本 视 图 的名 称 和 投 影 方 向 时 。 以 利 用 一 个 空 的 粉 笔 盒 作 为 一 个 正 六 可 面体 . 笔盒 的 六 个 面作 为 基 本 投 影 面 , 物 体 放 在 粉 笔 盒 内 , 粉 将 由前 、 后 、 、 、 、 六 个 方 向 , 别 向六 个 基 本 投 影 面 投 影 , 后 保 持 正 左 右 上 下 分 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新旧标准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中新旧国家标准混用的问题,根据国家标准的发展和演变化,归纳总结了当前《机械制图》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最新国家标准。

通过对新旧国标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现行国标的变化之处,并对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作出了解释。

本文旨在强调最新国家标准对正确学习和把握《机械制图》课程中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新颁国家标准的宣贯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应用
《机械制图》是一门用图样来确切表示机械零件(部件)和产品(装配体)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课程,机械图样是表达设计者思想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

与《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有《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

这些标准是绘制机械图样的根本依据,在设计和绘制机械图样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这些标准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这也是本课程特别强调规范性、标准性的原因。

笔者在从事《机构制图》课程教学中发现,如能在教学中借用有关国家标准来说明有关规定的严肃性,不仅在教学中能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但在教学中也同时发现,由于教材的滞后性,有些标准尚未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部分章节可能会同时使用新、旧两种标准,此时制图课教师如何处理这些内容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当前机械制图有关标准在教材中的应用情况
现行高职教育《机械制图》课程中所涉及的机械制图有关标准较多,本人对其进行了整理分类,大致可分为基本规定、图样画法、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图形符号和尺寸标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列举如下。

(一)基本规定型标准共有14项,具体如下:
1.GB/T 14692-2008 《技术制图投影法》、
2.GB/T 10609.1-2008 《技术制图标题栏》、
3.GB/T 10609.2-1989 《技术制图明细栏》、
4.GB/T 14689-2008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5.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6.GB/T 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7.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线》、
8.GB/T 1357-2008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
9.GB/T 18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10.GB/T 4249-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11.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12.GB/T 897-1988 《双头螺柱bm=1d》、13.GB/T 898-1988 《双头螺柱》、14.GB/T 899-1988 《双头螺柱bm=1.5d》
(二)图样画法型标准共有7项,具体如下:
1.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2.GB/T 17452-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3.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4.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5.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6.GB/T 4458.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
7.GB-T 445
8.4-2003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8.GB/T 4457.5-198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
9.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三)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型标准共有15项,具体如下:
1.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一部分图样画法》、
2.GB/T 4459.1—1995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3.GB/T 4459.2—2003 《齿轮表示法》、
4.GB/T 4459.4—2003 《弹簧表示法》、
5.GB/T 4459.7—1998 《滚动轴承表示法》、
6.16675.2-2012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
7.GB/T 3–1997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
8.GB/T1096-2003 《普通型平键》、
9.GB/T117-2000 《圆锥销》、10.GB/T119.1-2000《圆柱销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11.GBT119.2-2000《圆柱销淬硬钢和马氏体不锈钢》、12.GB/T 97.1-2002 《平垫圈A级》、13.GB-T 1031-2009《产品几何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14.GB-T 5782-2000《六角头螺栓》、15.GB-T 6170 《1型六角螺母》、
(四)图形符号和尺寸注法型标准共有9项,具体如下:
1.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2.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3.GB-T 1095-2003《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
4.GB-T 4458.5-2003《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5.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6.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
7..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8.GB/T 180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9.GB/T 1800.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二、机械制图课程中新旧国家标准的主要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