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句子摘抄短10个

语言描写句子摘抄短10个
1. "晨曦中,阳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如同撒落的金粉。
"
2.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述说着岁月的故事。
"
3. "雨后的土地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仿佛大地洗过澡一般清爽。
"
4.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城市上空闪烁,犹如万家灯火。
"
5. "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悦耳的声响,似乎在述说着大海的
壮阔。
"
6. "秋天的枫叶如火焰般绚烂,漫天飘洒,犹如大地的绚丽画卷。
"
7. "雪花纷飞,洁白的世界仿佛被一层银装点缀,宁静而美丽。
"
8.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天空被染上了一层金黄,美得让人心醉。
"
9. "森林深处,鸟鸣声和虫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奏响大自然的交响乐。
"
10. "春天的花朵绽放,散发着芬芳的气息,如同大地的馈赠。
"。
描写语言的好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描写语言的好句1.措辞巧妙,妙不可言。
2.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
3.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4.语言精妙,富有文采。
5.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6.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7.细腻如画,娓娓道来。
8.言之有物,意味深长。
9.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
10.言辞悲切,令人动容。
11.言之深刻,引人深思。
12.言之敏锐,揭示心声。
13.言之有理,理之有据。
14.言之犀利,切中要害。
15.妙笔生花,艳绝一时。
16.字字珠玑,意境深远。
17.精辟透彻,言之有准。
18.细腻入微,触动人心。
19.言之质朴,真挚可感。
20.如诗如画,细腻入微。
21.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22.清新脱俗,如行云流水。
23.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
24.思维缜密,语言清晰。
25.细腻入微,如诗如画。
26.铿锵有力,如雷霆万钧。
27.情深意长,如沧海一粟。
28.如诗如梦,令人陶醉。
29.形象生动,鲜活传神。
30.意境深远,如远山黛。
31.翻涌如波,如春风拂面。
32.言犹在耳,意绵绵不绝。
33.情感真挚,如泣如诉。
34.音律和谐,如乐曲般悦耳。
35.用字恰当,如钟鸣鼓舞。
36.优美流畅,如山泉涓流。
37.婉转动人,如柳絮飘飘。
38.意蕴深邃,如迷雾缭绕。
39.华美绚丽,如花瓣飘落。
40.含蓄沉静,如湖水澄澈。
41.言犹在耳,心已远行。
42.权衡之轴在言语之中。
43.言语是心灵的路标。
44.言行背道而驰。
45.朴实的语言勾画出丰富的内涵。
46.言简意赅,情深意长。
47.言之有物,心之所循。
48.言之无物,意之虚空。
49.众口铄金,言之有理。
5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5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2.言语如蛛丝,纷乱无章。
53.言辞如利剑,射击人心。
54.言不由衷,舌之所系。
55.言之不信,一言之所在。
56.言之过矣,百事皆亡。
57.言不由理,何以取信。
58.言不可取,心不可测。
59.言必信,行之方正。
60.言必行,心之所向。
61.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62.词穷意绝。
什么是语言描写的句子

什么是语言描写的句子语言描写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来形象地描述人、事、物的过程。
这种描述既要准确,也要生动,以呈现出一幅具体、立体并富有感染力的画面。
在文学创作中,语言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真实感,也有助于读者体验和理解作品内容。
下面将结合实例详细探讨语言描写的特点、应用场景和技巧。
一、语言描写的特点语言描写是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视觉化描写的内容往往是具体可见的,因此描写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栩栩如生,如“小河上草丛摆动,涟漪缓缓荡漾”等。
2. 细致入微语言描写对细节的表现要求很高,要尽量表现出事物的细节、特点和变化,例如“鸭子嘎嘎叫着,纷纷扬起雪白的小水浪”一句,非常形象地表现了鸭子游泳时小水浪的变化。
3. 多方面的描写手法包括运用形容词、动词、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使描写结果更加丰富而多样。
二、语言描写的应用场景语言描写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能够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1. 文学创作描写是文学创作中表达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表达了豪放不羁的情感。
2.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需要准确的事实信息,但同时也需要生动的描写。
例如,报道中描写交通事故现场的细节时,描写交通灯变化的声音、汽车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等,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故过程。
3. 旅游攻略在写旅游攻略时,语言描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旅游地点的气氛和特色。
例如,“河边漫步,清风拂面,仿佛时光凝固在这里,让人深陷回忆里”一句,就展现了一种浪漫、唯美的情感和旅游胜地的特色。
三、语言描写的技巧1. 运用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可以生动地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外貌和特征,例如“阳光温暖、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等。
2. 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把事物拟人化,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将风失拟人化为“一位高傲的女士”,将太阳拟人化为“一位温暖的母亲”等。
什么是语言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什么是语言描写的句子有哪些语言描写是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的一种表达方式。
具体来说,它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用情趣化的词汇以及发挥想象力等手段,使人物、景物、事件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在我们的脑海中形象地展现出来。
下面将介绍关于什么是语言描写的句子。
知识点一:语言描写的定义1.语言描写是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的一种艺术和技巧。
2.语言描写是对具体对象的感性领会和创造性表现。
知识点二:语言描写的特点1.描写的对象具有感性、情感、形象性的特点。
2.描写语言生动、细腻、具体。
3.描写手法巧妙、卓越,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或者立意。
知识点三:语言描写的类型1.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可以通过描绘人物容貌、性格、行为等方面来塑造形象。
2.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对自然景象、建筑物、机械设备等物体的描写,可以通过描绘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气味等来表现物体的特征和情感。
3.事件描写事件描写是对事情的发生和经过的表现,可以通过描述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等方面来表现事件的特点和意义。
知识点四:语言描写的技巧1.运用形容词、副词来描绘事物的特征。
例如:山中的松柏苍翠挺拔,如一座绿色的城堡矗立于大地之上。
2.采用比喻、拟人、拟景等手法,使描写更加形象。
例如:春风化雨,温暖如春;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如画卷一般。
3.利用音、色、形等元素,增强描写的感官效果。
例如:暮色苍茫,山冈上零星细碎的灯火升腾着带烟的光亮,跳忽如鬼火迷离。
知识点五:语言描写的作用1.增强写作的真实感通过语言描写,可以使文本更加真实、有感觉,增强读者的阅读感受。
2.提高阅读的质量语言描写可以使阅读者通过文本的语言构造、形象描写、感官体验等方式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
3.加深作者表达的情感或者思想价值通过语言描写,可以使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价值更贴近读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更好地传达作者意图的目的。
总之,语言描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
语言描写句子摘抄大全

1.她说话的声音像百雀羚鸟般婉转,语调抑扬顿挫,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他的话语里充满了热情,每个字都仿佛是燃烧的火焰,让人感受到他的坚定
和力量。
3.他静静地倾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捕捉每一个字句背后的深意。
4.她的语言如诗如画,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无限的
可能。
5.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信念,让人感受到他的自信
和坚定。
6.她的语言充满了情感和激情,让人感受到她的热烈和真实,让人为之动容。
7.他的话语温柔而细腻,充满了关爱和体贴,让人感受到他的温暖和深情。
8.她的语言幽默而风趣,让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她的智慧和魅力。
9.他的话语如泉水般清澈,让人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丝宁静和安慰。
10.她的语言灵动而飞扬,让人感受到她的自由和无畏,让人为之振奋。
语言描写的句子摘抄

语言描写的句子摘抄
1.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内心深处涌出的音符,让人陶醉其中。
2. 她的话语如同一泓清泉,在山间流淌,清新而甘甜,让人感到舒适与宁静。
3. 他的言辞犹如一把利剑,尖锐而直接,刺入问题的核心,让人无法忽视。
4. 她的语言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散发着芬芳,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5. 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引导着人们穿越迷雾,走向正确的方向。
6. 她的言辞如诗如画,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出她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7. 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如同一只咆哮的雄狮,充满了威严和力量。
8. 她的语言温柔而细腻,如同一阵春风,轻轻拂过人们的心田,带来温暖和抚慰。
9. 他的话语简洁明了,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在短暂的交流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10. 她的说话风格轻快活泼,像是一只飞舞的蝴蝶,带来了欢乐和活力。
这些句子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语言的魅力。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进行摘抄。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1. 他的语言如同清泉般流畅,每个词都能穿透人心。
2. 她说话时带着一丝甜美的笑意,每个字都像是蜜糖般甘甜。
3. 他的语言直接而坚定,每句话都充满了自信和权威。
4. 她的口才极佳,能够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复杂的观点,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5. 他的言辞直击要害,每个词都像是一把利剑,尖锐而有力。
6. 她的语言充满了幽默和机智,每句话都能引发一阵欢笑。
7. 他的言辞充满了情感,每个字都能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真实。
8. 她的口才出众,能够用准确的词汇和流利的语言描述复杂的概念,让人佩服不已。
9. 他的语言充满了智慧和理性,每个句子都能给人以深思。
10. 她的言辞优雅而温柔,每个字都像是轻柔的风,让人感到宁静和安慰。
以上是十个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每个句子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人物的语言特点,从流畅到坚定,从甜美到直击要害,从幽默到智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对人物的外在特点的描述,更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
通过语言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个性和
情感。
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

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
1.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语速飞快,仿佛一股洪流冲击着听众的耳膜。
2. 她的声音清澈而柔和,像一股清泉般流淌在空气中,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3.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怒火,每个音节都带着一丝愤怒的颤音,让人不敢正视他
的眼睛。
4.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每一声笑声都能带来一丝温暖和快乐。
5. 他的话语简洁而干练,每个字都带着坚定和果断,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
敬畏之情。
6. 她的声音低沉而婉转,像一缕轻烟飘荡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7. 他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丝沧桑和苦涩,每个字都带着沉重的负担,让人心生怜悯。
8. 她的话语充满了活力和热情,每个音节都带着一丝欢快和兴奋,让人不由自
主地跟着她一起快乐起来。
9.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个字都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
听从他的命令。
10. 她的话语充满了智慧和深沉,每个音节都散发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气息,让
人不由自主地对她产生敬仰之情。
通过以上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人物语言描写可以通过声音的特点、语气的
变化、情感的表达等多方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作家可以通过精准的描写,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因此,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人物语言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用心去揣摩和表达,让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一、教学目标1、人物的语言描写。
2、语言的描写要精炼。
3、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二、重点难点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和个性化。
(精炼就是言简意赅,用经济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语文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
所谓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
)一、导入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
”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
”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
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二、片段举例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经典的语言描写: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几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
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
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故乡》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
”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
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极不自在。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腔滑调;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再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
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
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成效,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
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正如鲁迅所说:“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
语言大师老舍也说过:“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持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
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
”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成功的语言描写,要求作者使用的语言必须具体、生动、形象;必须精确而凝炼;必须个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
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请看下面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买完烧饼,爸爸又想去买点儿熟肉,他走进一家肉店,说:“买半斤熟肉!”老板连看爸爸一眼都没看,麻利地称好了肉,态度冷冰冰的,还边称边漫不经心地和别人说话,一点儿也不热情。
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说:“为啥要再称一遍?”老板说:“刚才称错了!”爸爸说:“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说:“这,这……”爸爸说:“这什么?”老板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
”爸爸说:“你竟敢缺斤少两,跟我走一趟吧!”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
“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涨得跟柜台上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七块钱的肉,不够半斤。
”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
请看下面的例子: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
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
我说:“吃过了。
”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
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
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
你看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
可小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吃的什么早饭”、“小云家的燃气灶坏了”、“小云爸爸修了大半天还没有回来”这些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
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
另外,小云发明了“学习棋”,急切地想让“我”去看一看。
这段对话显然也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景。
可见,作者是为了对话而写对话,完全是画蛇添足。
可能小作者要说,当时我和小云真是这样说的呀!即使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说的话既多又杂,写文章不是生活实录,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
写进文章里的语言一定要经过提炼加工,跟中心密切相关的话,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话,再多也是必要的;反之,与中心无关,对刻画人物毫无作用的话,哪怕是半句也是多余的。
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
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一见面,小云就满面笑容地对我说。
“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我问。
“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修改后的对话,简洁明了,没有废话。
把小云设计出“学习棋”的兴奋、想让“我”快去看看的急切心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下面的一段文字在语言运用上就干净利落。
街上静悄悄的。
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
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
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能行吗?”“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
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
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妈妈说:“同志,到啦!”车平稳地停下来了。
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把我从车上抱下来。
我又听妈妈说:“同志,这个……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气吧!”“大嫂……快,快……看病要紧!我在这儿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们回家!”“同志,您拿着……看情况,这孩子要住院呢!”“那好,大嫂,您快带孩子看病去,我走了!”“哎,你这个人真是……”可是车轮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去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