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载体2
物质运输的载体(2)

教学范例课题: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2)制作人:徐军玲单位:滕州市鲁化厂区学校时间:2012年3月教材分析:“物质运输的载体”作为循环系统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因为它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而“血液的功能”也是学完血液成分后的一个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血液功能有一正确认识,进而通过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更好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
学生分析:初一的学生对于血液的成分有初步认识,但并不清楚血液各部分的功能,而且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较差。
不过,此学段的学生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在既有条件下,本课教学应顺应学生的认知和求知欲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设计理念: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平面设计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课,在教学中应注意探究、讨论、协作等因素,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描述三种血细胞的功能2. 过程与方法: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血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重点:三种血细胞的功能难点:1. 血红蛋白的特性2.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课前准备:搜集血常规化验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通过实验动画复习“血液的组成”;2、通过实验动画复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6页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目标:红细胞中富含_________,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_____的蛋白质。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_____。
白细胞有___________的作用。
血小板有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学生可以随机挑选会的空来填,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答题的机会。
)(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46页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红细胞为什么能运输氧?2.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__________的症状.白细胞有___________的作用.人体出现_________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物质运输的载体

无偿献血光荣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 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换 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血型该如何鉴定呢?
红细胞凝集原
A型凝集原 B型凝集原
血型 A B AB O A 红细胞 B A和B 无
细
红
胞
蛋
白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呈红色。 血红蛋白的特点: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请你当医生:
•1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
白的含量过少,会引起 贫_血_ ,你认为患者会出
现哪些症状?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 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 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胞 血小板: 数量少个小无细胞核 促进止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质, 氧的载体
二 输血与血型
1 人的血量是多少? 2谁确立了人的血型系统? 3输血要遵循什么原则?
人体内的血量:
相对稳定的 成年人血量占体重的 7%-8% 一次失血不能超过1200—1500毫升
卡尔·兰德施泰纳
发现是红细 胞的凝集导
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 些症状?
一般的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 富的食物
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
是如何到达感染处? 穿过血管壁
2.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
细菌及死亡的白细胞 3.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吞噬细菌
物质运输的载体

练一练
取2~3毫升新鲜血液,加入少量的柠檬酸钠, 过一段时间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其上 层的液体是( A ) A、血浆 B、水 C、血清 D、稀释的血液
练一练
将新鲜的鸡血置于试管内,不久会分成液体 和固体两部分,这两部分的组成分别是 (B ) A、血浆和血细胞 B、血清和血块 C、血清和纤维蛋白 D、血浆和红细胞
白
观察血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白细胞
讨论
• 观察的永久图片中数量最多的是什么?
红细胞
• 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 不用染色就能观察到;白细胞的个体比红 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 清楚。 • 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血小板小,需要经过特殊的染色
检验科报告单(一)NO.0031225 姓名 王×× 性别 男 年龄 31 病案号 科 病房 床号 临床诊断 检查结果: 急 普通 检号 项目 测定值 送检物 RBC 4.59×1012/L 送验目的 WBC 7.8×109/L 送检人 年 月 日 时 Hb 110g/L 医师 PLT 190×109/L 化验费 收费章 报告 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
请你当医生: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过 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 白的含量过少,会引起贫 血,你认为贫血患者会出 现哪些症状?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 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 生理活动,因而常常表现出精 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 白等症状。这时候应该找医生 诊断和治疗。
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 缓解这些症状?
形状 两面凹的圆饼状
特点
没有细胞核(成熟)
含有血红蛋白
七年级生物下册《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一幅关于细胞膜结构和载体蛋白功能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载体蛋白的种类和功能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实践活动,巩固提高:设计一系列实验活动,如观察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过程、模拟载体蛋白的运输功能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情境模拟,拓展思维: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如设计药物载体治疗疾病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堂小结,巩固记忆: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记忆。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物质运输载体的思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液通过心脏泵送到全身各处,那么血液中的红细胞是如何将氧气输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展示一些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图片,如细胞膜、红细胞等,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载体蛋白的作用机制。
3.组织学生讨论血液循环系统中各种细胞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以及这些细胞如何协作完成人体的物质运输任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巩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载体蛋白的种类和功能等知识点。
4.组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结第二章物质运输的载体

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的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⑴血浆: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不仅运输血细胞,还运输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血浆是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析出的液体,呈淡黄色;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为血清。
)⑵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氧低时与氧分离。
依靠血红蛋白特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表现为贫血,需补铁和蛋白质。
)⑶白细胞:可吞噬侵入体内病菌,对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白细胞过少时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现炎症;白细胞过多时代表身体已经出现炎症)⑷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小板过少伤口难愈合)2、血液的作用:血液不仅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还有参与体液调节和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
3、比较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状大小数量:4、血型ABO5、输血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万不得已输异型血时一定要慢并且输血量要少)(输血时考虑的是受血者的抗凝集素和输血者的凝集原)6、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很快恢复健康?7第一节运输物质的器官1、血管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
动脉血流速度(),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运回心脏。
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
(大中型静脉中有半月形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血流速度(极慢)(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径(极细)(只能使红细胞单排通过)。
2、心脏—“生命之泵”⑴心脏的结构名称四个腔是(、、、)(注:①心尖朝向左侧;②心室连动脉,心房连静脉;③瓣膜结构的存在控制了血液流动的方向;④左心室壁较右心室壁厚很多,可作实物判断心脏左右的依据。
3.3.1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件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蛋白质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的小论文。
2.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论文质量,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合理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作业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等,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在物质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蛋白质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收获等,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
1.介绍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如氨基酸的组成、肽链的盘曲折叠等。
2.讲解蛋白质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阐述蛋白质如何实现物质的运输。
3.通过示例,介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如载体蛋白的结构与葡萄糖结合的示意图。
4.强调蛋白质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如蛋白质缺乏或异常时,可能导致哪些疾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以生动、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蛋白质在物质运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蛋白质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1物质运输的载体

联系实际
运动后,大量出汗,血液中丢失了什么 成分?怎样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 补充:喝水和补充适量无机盐
血细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红 细 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白细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血 小 板
红细胞
特征: 1.两面凹的圆饼状 2.成熟的红细胞无
细胞核 3.富含血红蛋白
的是( B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遇到车祸,儿子不幸受
伤,需家人输血,父亲为AB型,母亲为O型,儿子为A
型,女儿为A型血,根据输血原则,医生首先考虑由谁供
血( C )
A.父亲
B.母亲
检查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红细胞
2.7
3.5~5.0 ×1012个/L
血红蛋白
82
110~150
g/L
白细胞
12
4.0~10 ×109个/L
血小板
2.5
1.0~3.0 ×1011个/L
(1)经医生诊断李阿姨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
是:化验单上她的 白细胞 数量过多。
(2)李阿姨的 红细胞 数目过少和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B型标准血清 (含凝集素A)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同型输血
1.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A
AO
B
BO
AB
A B AB O
O
O
可输给的血型 A AB B AB AB
冀教版生物七下《物质运输的载体》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2)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是“生命之源”教材分析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材以探究实验引入观察血细胞,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细胞的数量、形态结构有了正确的认识.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密切有关,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大家谈、想一想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分析或实践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学生分析学生对血液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如血液是红色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对人体很重要,失血过多会死亡要输血救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功能,增强健康意识,合理饮食,预防青少年贫血的发生.设计理念学生动手探究活动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同学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解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进一步获得显微镜操作能力.2.人血常规化验单的化验数据分析提高实践能力.情感目标认识血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学生查找贫血症状的资料;试管1盛有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小时的鸡血;试管2盛有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2小时的鸡血;试管3盛有未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小时的鸡血教学过程板书内容:形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血浆成分:水90%、蛋白质7%、无机盐0.9%、葡萄糖0.1%、维生素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血液血细胞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O血型系统
四种血型血液之间的凝集关系
请你来鉴定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B AB
甲 乙
丙 丁
O
A
请你来判断
血型
甲 乙 丙 丁 B AB O A
可接受的血型
B、O
可输给的血型
B、AB
AB
O A、O
A
B
O
AB
AB
A、A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B
O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只能少量输入
O型为万能献血者,AB为万能受血者。
连线
成分输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
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输入病人体内。成分输
血可以是血浆、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
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a.血浆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1.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 B 图中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C (2)当图中____数目明显下降时, 会引起伤口血流不止和人体皮下出 血。 A (3)当图中____数量过少时,会 造成人体贫血。 (4)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 D 是___。
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输血与血型
血量和输血
正常成年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 危及生命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 头晕、心跳加快、眼发黑、 出冷汗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输血前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事?
验血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 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 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
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较少,在这种环境中集训,短期会增加血液中红细胞 数量,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
(1)经医生诊断李阿姨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 白细胞 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_________数量过多。 红细胞 (2)李阿姨的______ 数量过少和血红蛋白的数量 贫血 过少,可能患有______病,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 蛋白质 铁 在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_____和__________的食物。
第三章
第一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物质运输的载体
走近生活
运动后,大量出汗,血
液中丢失了什么成分?
怎样补充血液丢失的这 些成分?
水分和无机盐 喝淡盐水
想想看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你认
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
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脸色苍白、头晕、浑身无力等。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 丰富的食物。
2.李阿姨常有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的现象,近来腮腺区肿痛,到
医院抽血化验,下面是李阿姨验血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 检查项目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扳
结果
2.7 82 12 2.5
参考值
3.5~5.0 110~150 4.0~10 1.0~3.0
单位
×1012个/L g/L ×109个/L ×1011个/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