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视听语言运动
电影视听语言6第五节运动

如《全金属外壳》中: 由于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变化,所以它侧 重描绘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如《角斗士 》中马克西姆斯回到家乡后,发现家园被 毁。 拉镜头展现的景象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感染 力和无穷的想象。如《一个人的遭遇》中 表现主人公索柯洛夫从战俘营逃出在麦田 里狂奔等一系列的镜头
三、 摇镜头 摇镜头是摄像机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 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 旋转等运动。 《面纱》
第三节 运动的特殊形式
1、快动作(降格镜头):摄影机以慢于 每秒24格的速度拍摄,再以正常速度放映, 此时画面里物体的动作会加快。 作用: 1、加强运动的速度《刺客联盟》《天使 爱美丽》 2、使人物动作形成笑料,产生戏剧效果。 《巴黎,我爱你》 3、时间的飞速流逝。《巴黎,我爱你》
4、“静态”观念:如布列松、安东尼奥尼、 小津安二郎等,动感及其压抑限制,他们 认为,当所有画面均是静态时,最小的动 作也会产生重大的意义。缺乏动感可象征 精神或心理的瘫痪。
国际上公认的摄影机正常运转频率是24格/ 秒。这样的运动速率,既能还原人物动作, 又能保证声音质量,同时又能与人们日常 生活的感受经验一致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降到每秒16格、12格、 8格、4格、2格、1格甚至可以降到几小时 和几十小时拍一格。例如拍摄花开、苗芽 出土的过程
2、慢动作(升格镜头):摄影机以快于 每秒24格的速度拍摄,再以正常速度放映, 此时画面里物体的动作会减缓。 作用: 倾向于庄严,即使平凡的动作在慢镜头下 也显得优雅,利于抒情,产生一种诗意。 《英雄》 《阳光灿烂的日子》 《花样年华》
第五节 运动
运动
电影的本性——运动 运动是视听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电影视听语言》课件

镜头运动是指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进行的推、拉、摇、移、跟等动作。这些动 作可以改变观众观察场景的角度和范围,从而影响他们的感知和理解。
03
电影视听语言的实际应用
叙事手法
线性叙事
按照时间顺序,从头到尾讲述故 事,使观众能够理解情节的发展 和角色的变化。
非线性叙事
打破时间顺序,通过闪回、闪前 、多线叙事等方式,让观众在情 节中穿梭,增加悬念和复杂度。
角度
包括俯角、仰角、平角和斜角等。不同的角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 效果,如仰角可以强调对象的雄伟,俯角则可能让人感到渺小和无助。
03
色彩与光线
பைடு நூலகம்
色彩和光线的运用对于营造电影的氛围和情感至关重要。冷色调可能让
人感到阴郁和不安,而暖色调则能带来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声音元素
音效
音效是对实际生活中各种声响的模拟,如风声、雨声、脚 步声等。音效的运用可以增强电影的真实感,同时也能营 造出特定的氛围。
实验性影像
实验性影像探索新的视觉效果和叙事手法,打破传统 电影的框架和限制。
国际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拓展
国际合作
各国电影制片方加强合作,共同制作跨国电影,促进文化交流。
跨文化传播
电影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影传递不同国家和民族的 文化特色。
多语言配音与字幕
提供多语言配音和字幕,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观影需求。
息。
电影视听语言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电影
早期的电影主要是以记录真实场景为主,视听手段相对简单。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 了彩色、立体声等技术,使得电影视听效果得到了提升。
现代电影
现代电影在技术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数字特效、高清摄像等技术,使得电影视听语 言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电影流派和风格,如实验电影、独立电 影等,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论视听语言在电视电影中的运用

论视听语言在电视电影中的运用论视听语言在电视电影中的运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引言视听语言作为一种信息沟通的符号编码方法,其同样是复现和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一般的语言学中由音调、字词和语素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在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当中,视听语言有着强烈的象征和暗示等延伸作用。
因此,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对视听语言在电视电影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一.视听语言概述视听语言就是广义上的蒙太奇,从文化上讲,视听语言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从艺术角度分析,视听语言是电影的表现方法,同时也是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传播的角度讲,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其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音画面关系等四个方面。
在视听语言中所涉及到的视听元素为镜头,镜头作为电影视听的最小单位,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所记录下来的连续声画过程就是镜头,视听的最基本元素是声音和画面[1]。
二.《夏洛特烦恼》影片中视听语言的运用分析《夏洛特烦恼》是一部观众反响和影视票房均较好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集合了很多典型影片的设计元素,例如穿越、老歌情怀、平行蒙太奇以及特技的剪辑形式等,这些元素在《人在囧途之泰囧》、《重返20岁》、《港囧》等片中亦有应用,这类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使影片能够具有更好的效果表达。
《夏洛特烦恼》以主人公夏洛参加婚礼作为线索,通过良好的情节设置引出夏洛的梦,进而展示他跌宕起伏梦境,亦或是他的“新生活”。
在这样大段的梦境展示中,篇幅长且内容丰富,导演和演员将人物形象和情节都设置得细腻生动,真实感极强。
这部影片中,时空的交错、场景的切换以及镜头衔接,都很顺畅,从而使故事的发展十分自然,完全没有突兀之感。
下面主要对电影中的视听语言特征展开分析[2]。
电影视听语言

• 升降镜头的作用 • 常用来展示事件或者场面的规模与气势,或者表现处于上升或者下降运动中的人物的主观视点
镜头的角度
• 镜头的角度 • 是指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
• 镜头角度的分类:垂直变化、水平变化 • 垂直变化: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 • 水平变化:正、侧、被。
• 定义
摇镜头
• 摄像机位不动,而镜头借助三脚架上的圆盘进行上下(纵向的垂直关系)。左右(横向平行关系)或者是 旋转式(纵横整体空间的关系)要懂得镜头运动形式
• 作用
• • 1、介绍环境 • 2、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16.37 • 3、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 4、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与人物命运铺垫
• 前景是指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前景的作用
• 烘托主体或直接帮助表达主题的作用 • 增加画面的层次,表现空间深度 • 均衡美化画面,使构图增加变化 • 有利于影调和色彩的对比 • 在运动中能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建筑物或者广告牌)
背景
• 背景是指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 • 背景能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时空环境 • 背景能表现主体所处的空间的大小 • 背景能烘托主体,使它的形状及轮廓显著 • 背景还能造成各种画面气氛、情调,帮助解释内容(人物 冰天雪地)
• 移动镜头摆脱定点拍摄后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 动条件下的效果
跟镜头
•定义 指摄影机跟随被摄体的运动进行拍摄,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运动方 式
• 作用 1. 能够联系而详尽的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同时交代主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突出运动中的被摄主体的主体地位 2 人物引出环境 3 交代运动过程中的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状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被摄主体的运动
视听语言之镜头运动

推镜头的概念
摄影(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 (从广角调至长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 不断接近的镜头。
推镜头示意
广角镜头
长焦镜头
或: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
推镜头的特点
观看推镜头例子,回答问题: 视觉效果如何? 景别如何变化? 被摄主体和周围环境有何变化?
客观镜头(中立镜头):
影视中,凡代表导演的眼睛,从导演角度来叙述和 表现一切的镜头,统称为客观镜头。
它往往给观众以客观印象,能使观众最大限度地发 挥自己的判断。
客观镜头有叙述性和描写性之分。
作业
写一个关于“生命”主题的公益宣传片。要求描述其景别、 画面内容,并要使用运动镜头。
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 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 特写。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 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 现力的重要手段。
运动镜头解析
观摩《卧虎藏龙》,分析其中运动镜头的类型和作用。 观摩《泰坦尼克号》,分析其中运动镜头的类型和作用。
例:《红高粱》 3. 跟随运动物体
4. 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几个物体的内在联系;如: 《故宫》后三宫 从新闻发言人摇到听取发言的新闻记者 从国徽摇到正在宣读判决书的法官 从一个正在扫地的清洁工摇到一旁正往地上吐瓜籽皮的
青年 从一片花朵摇到一群天真的孩子 从树上的乌鸦摇到树下赌博者 从一个正向外涌出工业废水的管道口摇到河里漂浮的死
晃动镜头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 摆的拍摄。
常作主观镜头,创造特定的艺术气氛。 (醉酒、精神恍惚、乘船、乘车)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第5章·运动解析

⑵拍好起幅落幅 运动镜头的三要素:起幅、推拉、落幅。 起幅是指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落幅是指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起幅和落幅是固定镜头,因而要求画面构图要严谨、规范、 完整。起幅不能猛推,落幅不能急停。
起幅时能准确地表现拍摄场景内的主体和环境特点, 一般有表演的场面应使观众能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 面应使观众能看清景色。一般不宜少于3s。镜头由固定拍 摄转为运动拍摄时要力求自然流畅。 落幅也要求有一段长度合适的固定拍摄镜头,让观众 看清落幅镜头的画面内场景所处的地理位臵、面貌特征和 主体状态。镜头由运动状态进入固定拍摄状态时也要求自 然流畅,尤其重要的是准确地停稳画面。
2、不同点: ①视角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角变化了,而移动机位推镜头 的视角没有变化。 ②视距(摄距)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距没有变化;而移动 机位的推镜头视距却发生了变化。 ③景深方面:变焦推镜头由于焦距的变化,画面景深也发生 了变化;而移动机位的推镜头焦距固定,景深自然没有变化。
④变焦推镜头是通过视角的收缩,达到的画面景别的变化, 其落幅画面仅是起幅画面中某个局部的放大,没有新的 画面形象内容;而移动机位推镜头则是通过机位向前运 动形成了画面景别的变化,随着机位不断向前,视觉空 间会出现新的形象和内容。 ⑤移动机位推镜头随着摄像机不断向前运动,观众有视点 前移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变焦推镜头却很难使观众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觉。
3、不同主体或相对主体的拍摄,主体应在画面相反的位臵 。(拍摄两本书,左一本,右一本;采访人物,左一个,右 一个,形成相对位臵。相对主体要各居一侧,如主持人与嘉 宾,演员与观众,《六神花露水》《艺术人生〃齐豫》 ) 4、对同一主体,改变拍摄方向、高度时,景别要有变化, 为避免后期同一主体同景相接。 5、要注意抓取人物的动作变化过程。(1)使固定镜头产生动 感与节奏;充分运用被摄运动物体出画入画或抓拍人物动作 的变化过程;在画面框架中发生位移变化,是固定镜头表现 动感与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2)便于后期剪辑。
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变革发展与运用

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变革发展与运用一、引言电影艺术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视听语言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在电影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创作中的视听语言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变革发展与运用。
二、视听语言的起源与发展1. 电影艺术的诞生和初期的视听语言电影起源于19世纪末的实验和发明,当时的电影主要是以黑白静态影像为主,没有声音,通过运动影像来叙述故事。
这种形式的电影主要依靠图像和字幕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2. 有声电影的兴起和声音的运用20世纪20年代,有声电影的兴起引领了电影艺术的新发展。
声音的加入为电影增添了新的视听表达手段,丰富了电影的语言。
配乐、对白、音效等成为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为电影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蓝光技术和特效的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技术也不断发展,蓝光技术和特效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电影的视觉语言。
蓝光技术可以提供更真实、更细腻的图像效果,特效技术可以创造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影的视听语言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
三、视听语言在电影创作中的变革1. 剧情叙述方式的变革随着电影创作的深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剧情叙述方式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线性故事叙述不再是唯一的选择,非线性结构、多线叙事、反转等手法的运用让观众更加参与和思考。
视听语言在这一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视觉图像的设置、音效的运用等方式,创造出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故事叙述方式。
2. 音乐的运用音乐作为重要的影片配乐手段,不仅能够为电影增添气氛和情感共鸣,还能够通过主题音乐和特定音乐的运用来加强电影的表达和传达。
经典的主题音乐如《星球大战》的主题曲和《007》的主题曲等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与电影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电影创作中的独特视听语言。
3. 音效的运用音效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第5章·运动

2、不同点: ①视角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角变化了,而移动机位推镜头 的视角没有变化。 ②视距(摄距)方面:变焦推镜头的视距没有变化;而移动 机位的推镜头视距却发生了变化。 ③景深方面:变焦推镜头由于焦距的变化,画面景深也发生 了变化;而移动机位的推镜头焦距固定,景深自然没有变化。
④变焦推镜头是通过视角的收缩,达到的画面景别的变化, 其落幅画面仅是起幅画面中某个局部的放大,没有新的 画面形象内容;而移动机位推镜头则是通过机位向前运 动形成了画面景别的变化,随着机位不断向前,视觉空 间会出现新的形象和内容。 ⑤移动机位推镜头随着摄像机不断向前运动,观众有视点 前移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变焦推镜头却镜头
1.定义 甩镜头拍摄其实就是一种极快的摇摄,所以又称 甩摇、甩、闪摇、闪摇镜头等。 严格地说,“甩”不属于拍摄技巧,实际上是一 种组接技巧,应用于不同空间的转场。
2、表述功能 (1)用以说明内容的突然过渡和同一时间在不同场景所发 生的并列情景。 (2)表示人物主观视线的快速转移,或表现旋晕等效果。
3、不同主体或相对主体的拍摄,主体应在画面相反的位臵 。(拍摄两本书,左一本,右一本;采访人物,左一个,右 一个,形成相对位臵。相对主体要各居一侧,如主持人与嘉 宾,演员与观众,《六神花露水》《艺术人生〃齐豫》 ) 4、对同一主体,改变拍摄方向、高度时,景别要有变化, 为避免后期同一主体同景相接。 5、要注意抓取人物的动作变化过程。(1)使固定镜头产生动 感与节奏;充分运用被摄运动物体出画入画或抓拍人物动作 的变化过程;在画面框架中发生位移变化,是固定镜头表现 动感与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2)便于后期剪辑。
2、表述功能(多视点、多背景、多景别、多构图、多信息等) (1)移镜头可以有效地表现空间。 (2)使静态的景物获得运动感。 (3)移镜头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完整性、连贯性。画面在流动中展 示现实的立体空间。 (4)模拟人在运行移动中的主观视域,形成连续不断的多视点观照。 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 (5)用于纪实现场的拍摄,表现真实感与现场感,前移镜头易使观 众产生跟随镜头一起步入现场的参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摄影机的运动
摄影机的运动包括: 推、拉、摇、移、跟、升降以及综合运动
等。
一、 推镜头
定义:是指画面效果由远及近,由整 体到局部的运动镜头。其作用是突出主
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现出 来。
两种形式: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
二、 拉镜头
是景别由小范围向大范围扩大的运动镜象的变化。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
距。
作用
1.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空间。《全金属外壳》变焦拉镜 2.突出视觉形象之间的联系。《情书》cd2中 拉镜头的特点是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并能在同一镜
拉镜头展现的景象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感染 力和无穷的想象。如《一个人的遭遇》中 表现主人公索柯洛夫从战俘营逃出在麦田 里狂奔等一系列的镜头
三、 摇镜头
摇镜头是摄像机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 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 旋转等运动。
《面纱》
摇镜头有三种形式:
一是纯描述性的摇镜头,其目的是为了展 示空间和场面。如《角斗士》中在表现马 克西姆斯每次取胜后,影片都会有一个360 度的摇拍,古罗马圆形竞技场上周围群情 激昂、人头攒动的场景也随之得到展现
四、 移镜头
移镜头是摄像机本身进行位移,沿水平方 向作各方向的移动。按移动的方向划分,移动 镜头主要分为三类:横移、斜移、纵深移。此 外还有不规则移动。
两种情况:
A、人不动,摄影机动;《我的父亲母亲》 《喋血双雄》-英雄相惜 《全金属外壳》 B、人和摄影机都动 《赵氏孤儿》中有许多的移镜头运用,例如:
升降镜头用来展现事物或场面的规模、气势,表现 处于上升、下降运动中的人物的主观视点。
升——电影的结尾,表明故事的结束。 《黑暗的舞者》
作用
1.描述环境空间。《独自等待》 2.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交代事物之间的联系。《大象》 3.摇出意外之物,引起观众注意 4.表示剧中人物主观视线《剪刀手爱德
华》 5.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分类:
1、慢摇(缓摇),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 达。《我的父亲母亲》
2、甩摇(闪摇)经常用作两个镜头之间的 过渡以代替镜头切换。 《重庆森林》
头内逐渐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造成悬念、对 比、联想等艺术效果 3.形成鲜明的退出感、结束感。《沉默的羔羊》 4.拉镜头一般从特写或近景开始,激发观众急促的 收视期待。《北京人在纽约》结尾 《全金属外壳》
如《全金属外壳》中:
由于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变化,所以它侧 重描绘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如《角斗士 》中马克西姆斯回到家乡后,发现家园被 毁。
《罗拉快跑》跟镜头
前跟镜头—在被摄体前的跟镜头,在表现 运动的同时,还能细致地表现人物的身体 姿态或脸部表情的特征。
《全金属外壳》。
后跟镜头—在被摄体身后的跟镜头,在表 现运动的同时,还能对人物前进的周围环 境进行较为明确的表现。尤其是在人物处 于危险境地的时候,从后面跟拍可以产生 特别强烈的效果吸引观众。
表示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红河谷》中表现丹珠被俘从 容就义时使用了推镜头 《全金属外壳》
4.激发观众急促的收视期待。《拯救大兵瑞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5.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推镜头还能代表人物的视点,让观众和电影中的
人物产生相同感受。张元的《过年回家》。
6.营造恐怖的气氛。《巴黎,我爱你》
再例如《赵氏孤儿》中:
二是表现性摇镜头,以某种技巧摄影为基 础表现人物的一种心理或者意识形态。如 《天地英雄》在驼队阵地战中,当突厥响 马子等人杀气腾腾的冲向押送舍利子的驼 队时,镜头来回在来栖、李校尉及其众手 下之间来回迅速摇动,加强了影片的节奏, 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也刻画了李校尉 等人紧张、恐惧的心情。
“跟”与“移”的区别:
①、速度不变; ②、位置不变; ③、景别不变。
六、升降镜头
指摄影机在上下空间位移运动中进行拍摄时所获 取的镜头。改变前景对象在地平面上、下的位置 关系,以大面积的天空或地面为背景,构成画面 独特的阶调关系。
按升降方式划分为:垂直升降、弧形升降、斜向 升降和不规则升降四种。
作用:
1.复杂场景的立体表现,造成环视、浏 览、跟随等各种效果,保持一种客观的态 度。《毕业生》
2.通过拍摄机位的变化使观众从多方位、 多角度了解被摄对象。《泰坦尼克号》 3.获得长镜头的手段。
五、 跟镜头 跟镜头是当摄影机的摄影方向与被摄体的
运动方向一致,并以相同的速度伴随其运 动。而且与被摄体保持等距离运动的镜头。 分类:前跟、后跟
例如电影 《灵异第六感》 《全金属外壳》
推镜头还经常用于将镜头缓慢推成人物面 部特写的方式,以表示进入人物的内心世 界。如《红河谷》中表现丹珠被俘从容就 义时使用了推镜头
作用
1.确定视觉重点,突出主体,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 部。
2.表现空间中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精神病患者》
3.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情绪,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 推镜头还经常用于将镜头缓慢推成人物面部特写的方式,以
例如《芳芳》中表现女主角快乐的心情的 一段环摇镜头:
再例如,《灵异:第六感》中展现母子关 系:
三是戏剧性摇镜头,它主要是交代人物关 系,推动情节的发展。《希茜公主》中, 奥地利国王的马车正在公路上奔驰而来, 接着镜头一摇出现了正在垂钓的希茜
由于摇镜头是一种中心不变,全方位摇动 的镜头运动形式,所以较为明显地表现出 对人眼环视周围环境的模仿特点,拓展了 环境视野,突出时空的统一性。
第五节 运动
运动
电影的本性——运动 运动是视听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电影运动的构成
①、被摄对象运动: ②、摄影机运动: ③、综合运动: ④ 、运动的特殊方式
运动的作用
1、直观上,活跃画面形式; 2、功能上,对环境展示、突出动作主体、 表现人物情感、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等, 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