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基础》课件

本课程为您详细介绍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能 够提高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和标准性。 Nhomakorabea简介
本课程旨在教授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和声韵调组合。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 握关键技巧,提升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
声母和韵母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音素,而韵母则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音素。本节课 我们将学习声母和韵母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发音。
声调
声调是汉语中的重要特征,它决定了词语的意思和语义。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声调的定义、常见的普通话声调以 及声调的发音规则和技巧。
声韵调组合
声韵调组合是普通话词语的基本结构,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本节课 我们将学习声韵调组合的基本结构以及发音技巧,同时介绍一些常见的声韵 调组合。
常见口音问题
不同地区的口音会影响普通话的发音准确性。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北方口音和 南方口音的特点和问题,并介绍解决口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
本课程深入介绍了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您将提高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 和标准性,更加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普通话语音学基础》教案

《普通话语音学基础》教案普通话语音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普通话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掌握普通话的声韵母系统和声调规律-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教学内容1. 普通话语音学简介- 介绍普通话语音学的定义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作用- 概述普通话语音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 声韵母系统- 研究普通话的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 联系声韵母进行拼音和拼读练- 强调一些普通话中常见的发音错误和纠正方法3. 声调规律- 介绍普通话的四声调及其发音规律- 练普通话的声调变化和语调模式- 对比普通话和方言的声调差异4. 口形和发音技巧- 演示正确的口形和发音姿势- 进行发音练,帮助学生改善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引导学生注意音调、语速和韵律的掌握教学方法- 讲授与示范结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语音学的概念和规律,并进行相应的练。
- 个别指导与小组练: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相互纠正发音。
- 录音和评估:利用录音设备对学生的发音进行录音,并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学评价- 日常练:学生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 期中测试:对学生的语音学知识、拼音和发音进行测试。
- 学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的语音学水平和发音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普通话教材和语音学教材-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发音并进行评估-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呈现示范和教学材料教学时序1. 第一周:普通话语音学简介2. 第二周:声韵母系统和拼音练3. 第三周:声调规律和语调练4. 第四周:口形和发音技巧的讲解和练5. 第五周:复和总结6. 第六周:期中测试7. 第七至第十周:巩固练和评估8. 第十一周:学期末考试以上是《普通话语音学基础》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多详细的讲义和教学材料,请及时联系我。
《普通话语音》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Chinese Pronunci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规范的运用普通话,以适应播音、节目主持创作的需要。
课程总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有声语言传播相关知识与技能,提升有声语言创作功力。
建议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参加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六、适用学科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课程介绍、播音对语音的基本要求(2学时)(二)学生能力评估对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做出评价,作为教学原始依据(4学时实训)(三)普通话声母发音,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学时)(四)普通话韵母发音,普通话韵母的分类,10个单元音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复合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9个二合复韵母的发音方法(4学时)(五)字词发音训练,结合学生个人特点进行发音修正(4学时实训)(六)声调发音,普通话声调的发音要领(2学时)(七)普通话轻声、儿化、语流音变(2学时)(八)轻声、儿化、语流音变发音训练(4学时实训)(九)文段综合训练(4学时实训)(十)口试(4学时实训)八、教材及参考书实用播音教程1: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吴弘毅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语音学教程,林焘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播音学(修订版),张颂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九、考核方式口试80%+平时成绩20%。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
因此,普通话教学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听力能力,使其能够听懂标准普通话的口音和语速。
2.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
3. 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4. 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中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普通话语音a. 发音准确性的培养,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和区分。
b. 重点训练普通话的四声和轻声的发音。
c. 练习普通话的音节、音调和语调,使其能够自然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
2. 普通话听力a.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提供听力练习材料。
b. 引导学生通过听取对话、新闻报道等不同形式的听力材料,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c. 练习听写,培养学生的听写技巧和准确性。
3. 普通话口语a. 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口音,包括正确发音、语速、语调等。
b. 练习口语对话,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c.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普通话阅读a. 提供不同难度的普通话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
b. 注重理解普通话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c. 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5. 普通话写作a. 学习书写普通话的基本字词和句子。
b. 练习撰写短文、日记等各种形式的写作。
c.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和互相批评,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模仿、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口语表达。
2. 录音听力法:学生通过听录音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课堂互动法: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包括听力、口语和书面考试,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普通话培训语音部分》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一)区内大学、大专层次学生:地处北方方言区,其语言面貌多数为二级乙、三级甲两等,对普通话的语音基础知识缺乏系统地学习,也缺少科学的指导。
此课程主要解决以上两方面的问题。
(二)区内蒙古族大学层次学生:学生大多来自蒙古族语言区,汉语为第二语言,学生有些经历汉语地区学习,有些经历汉蒙双语教学区的学习。
蒙汉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语言面貌多数为三级甲、乙两等,更需要进行系统的普通话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以适应社会对其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一)课程的性质: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语音教学是对学生的普通话语音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进行较为科学系统地学习和训练,以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二)课程的任务普通话是我国各行业的规范语言,是各民族、各方言区的通用语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语流音变,从而获得本专业岗位人员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资格。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普通话测试的性质、意义、普通话测试标准的把握,提高对该课程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普通话语音知识的学习,( 认识各方言区语音与普通话的差异,并进行科学地、行之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为朗读、说话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顺利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三、教学大纲编写的依据和原则(一)教学大纲编写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国语[1994]43 号)《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教语用[2003]2 号),内蒙古自治区语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内蒙古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读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5.7)(二)编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普通话训练与考核的要求出发,制定科学、完备的教学和训练内容,重成果,讲实效。
《普通话》教学大纲

《普通话》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普通话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普通话》旨在培养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它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极主动地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
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三)教学任务: 了解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基本特点,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正确发音;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主要区别,结合方言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要求,熟悉应试技巧,针对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读音错误和缺陷进行训练,并了解朗读和说话时应注意的问题。
做到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等。
三、考核方式:普通话测试
四、参考教材
黄青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普通话语音基础ppt课件

⑦ iou,uei,uen前面加上声母的时候,分别缩写成iu,ui3,0
4.声调符号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
/
ˇ
\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 例如:
语音是指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 定意义的声音。
7
二、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8
2.生理性质
人的发音器官分3部分: (1)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和支气管。
肺是呼吸器官的中心,是产生语音动力的基础。
(2)喉头和声带,它们是发音的振颤体。 (3)口腔、咽腔、鼻腔,它们都是发音的共鸣器。
妈mā 麻má 马mǎ 骂mà 吗ma
阴平) (阳平)(上声) (去声) ( 轻声)
31
5.隔音符号
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的 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 符号(’)隔开。
例如:
pi’ao(皮袄)
yan’an(延安)
ya’nan(亚男)
xi’an(西安)
32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处是:给 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作为少数民族创 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还可以用于中 文信息处理,并可以音译外国人名、地名 和科学技术用语,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等。
17
书写办法
普通话音素表
音素符号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一个字母代表几个音素
a、o、e、u、b、p、m、 f、d、t、n、l、g、k、 h、j、q、x、r、z、c、 s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话课程代码:0100290课程类型:选修课学分:2 总学时:32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 在校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话课程是面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以现代汉语语音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指导原则,教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知识,并重在进行普通话的语音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熟练而准确地运用普通话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和知识方面:该课程是在学生初步具备现代汉语语音知识及相关的语言学知识同时,所学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同步进行。
重在结合现代汉语语音知识的教学,训练学生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语流音变能力、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2.教学指导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特别强调技能的训练。
围绕此教学指导原则,在教学方法上非常强调实践性、多样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听优秀的朗诵配音磁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可以配合课堂教学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本课程为选修课程,考试采取口语考试方式。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普通话教程》尹建国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修订第3版。
参考材料:1.《说好普通话》,视频,赵兵主讲,上海戏曲学院。
2.《2008中华诵·经典诵读》,视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国教育电视台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
3.《普通话语音训练》录音。
4. 《教师口语(试用本)》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制定:姜灵君审定:于全训批准:刘忠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语音基础》教学大纲
1学分 / 学时(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2/36
2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逐步消除方言干扰,能熟练运用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并且使学生在听、说实践中初步具备了教师意识,能运用一些
常见教育教学用语。
3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口语是一门技能课,以训练贯穿始终,讲解少量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门课要求教师有
较深厚的普通话和职业语言功底,要求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积极动口动耳,加强操练,另一方
面充分利用校园良好的语言环境,全面提高普通话水平。
3.1通过学习语音常识和发声技巧,让学生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
语音的训练步骤,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这一章和以后的训练中,都应反复强调并督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3.2通过普通话语音训练,使学生能正确掌握普通话声调、声母、韵母和语流音变,掌握常用
汉字的正确读音。
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时发音准确、自然、流畅。
本章着重解决广东三
大方言所存在的较普遍的方音干扰普通话语音的问题,尤其是声母舌面音、舌尖前音、舌
尖后音以及韵母卷舌音之间的复杂关系,韵母前、后鼻音的颠倒或混淆甚至没有前鼻音,
韵母介音消失伴随声母改变的现象。
3.3通过学习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规范运用,使学生了解规范运用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常识,
掌握分析对比方言词语、语法与普通话差异的方法,学会使用规范词语,选用正确恰当的
词语。
3.4通过普通话水平检测的学习,让学生基本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程序和要求,对测试有足
够的心理准备,以便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控制节奏。
3.5通过朗读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朗读训练和教师口语的密切关系;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朗读
方式;通过朗读“四要素”能力的训练,学会运用朗读的多种技能技巧,以提高有声语言
的表现力。
6.6 通过教师口语案例分析,初步了解教师口语的特殊性,明白教师职业应该在教学、教育和交际口语方面更具规范、更有效。
4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序号
教
学
内 学时分配
容
实践
理论
1 语音常识与发声技巧
1.1 1.1 语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0
1
1.2 2
1.2
发声技能训练
1.3 1.3 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步骤
2 普通话语音训练
2.1 声调训练 2.2 声母训练
2.2.1 声母分类训练
2.2.1.1 b 、 p 、 m 、f 2.2.1.2 g 、 k 、 h 2.2.1.3 d 、 t 、 n 、l 2.2.2 声母辩正
2.2.2.1 F - h 、 n —l 、 z 、 c 、 s — zh 、 ch 、 sh 、 r —j 、 q 、 x 2.2.3
声母发音检测
2.3
韵母训练
2.3.1 韵母基本训练 12
2
4
2.3.1.1 单韵母 2.3.1.2 复韵母 2.3.1.3 鼻韵母 2.3.2 韵母辩正
2.3.2.1 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开口呼、前鼻音—后鼻音 2.3.3 韵母发音检测 2.4 语流音变训练
2.4.1 声调音变训练 2.4.2 轻声训练 2.4.3 儿化训练 2.4.4 “啊”的音变 2.4.5 音变检测
3
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规范运用
3
3.1 词语的规范运用 1
1
3.2 语法的规范运用
4
朗读
4
4.1 顿连、重音、语调、节奏
1
3
4.2 绕口令朗读、诗歌朗读、散文、小说朗读、寓言朗读、戏剧朗读
5
5 普通话水平测试
2
6
5.1
单音节、多音节、朗读、说话
6
教师口语案例分析
2
合 计 10 26
7教学形式方法:
集体课、讲授法和训练课(集体和个人)相结合
8考核形式:
这门课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
两种都是口试,平时成绩是个人训练情况的记录,期末考试是上讲台完成,考核学生普通话及教师职业语言表达能力。
成绩按百分计,平时占百分之三十,期末占百分之七十。
9教材:
《贵州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贵州省语委, 2009 年。
10主要参考书:
10.1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商务
印书馆, 2004 年版。
10.2 《口才学教程》,欧阳友权、朱秀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10.3 《口才训练教程》,张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
10.4 《口才训练十五讲》,孙海燕、刘伯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0.5 《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10.6 《发音基础知识》,李振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
10.7 《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10.8 《方音辩正》,张为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11教学条件:普通课室、录放音机
12必要说明:
考虑到该课程的特殊性,实际教学中偏重于普通话语音部分,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一般穿插进其他训练之中。
由于专业和学制的复杂性,以及周课时和总课时的不同,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内容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