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介绍

合集下载

变电站设施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控制

变电站设施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控制

变电站设施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控制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控制是变电站设施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用于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流动,并维持合适的功率因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控制的定义、作用、方法和设备。

无功补偿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或吸收无功功率来控制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流动。

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即实际用电功率)和无功功率(即反应电路电压和电流相位差的功率)在电网中同时存在。

而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会引起电压波动、电网损耗增加等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因此,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就需要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功率因数是用来衡量电路在传输有用功率方面的效率的指标。

功率因数的理论范围是-1到1之间,数值越接近1,表示电路的效率越高。

当功率因数低于0.9时,电网的稳定性和能效会受到影响。

功率因数控制的目标是维持电路的功率因数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控制的方法一般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无功补偿主要包括无功电容器和无功电抗器的使用,通过调整这些无功组件的接入或退出来实现无功功率的平衡。

无功电容器可用于增加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而无功电抗器则可以吸收无功功率,来降低功率因数。

动态无功补偿主要依靠无功补偿装置,如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和静止无功补偿(SVC)等,来通过快速响应的方式来进行无功功率的调节。

在变电站设施中,常见的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控制设备有自动电容器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和静止无功补偿(SVC)等。

自动电容器组是一种用于自动控制电容器接入和退出的装置,通过感受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变化,实时调整电容器的数量,从而维持合适的功率因数。

STATCOM和SVC是一种现代化的无功补偿装置,能够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实时调整无功功率流动,以实现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控制的目标。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控制的实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介绍

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介绍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电容补偿无功功率原理
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 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 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感元件电路中有 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 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相应的功率因数就得到提高。由 于无功补偿设备投资及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能耗,所以说这是 一种折中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3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Q)
在交流电路中,具有电感(电容)的电路里,电感(电容)在 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的能量变成磁场(电场)的能量贮存起 来,在另外半周期的时间里又把贮存的磁场(电场)能量送还 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 我们把与电源交换能量的振幅值叫做无功功率,以字母 Q 表示, 主要单位乏(var)、千乏(Kvar),它是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 磁场和电场的电功率,它与电压、电流间的关系: Q=UIsinφ sinφ=Q/S。测量无功功率的仪表称为无功功率表,简称无功表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名词解释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很成熟的FACTS装置, 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的负荷补偿和输电线路补偿(电 压和无功补偿),在大功率电网中,SVC被用于电压控制或用 于获得其它效益,如提高系统的阻尼和稳定性等;这类装置的 典型代表有: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TSC)它不再采用大容量的电容器,电感器来产生所需无功 功率,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开关实现对无功补偿,特 别适用于中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动态无功补偿。静止无功补偿器 是一种没有旋转部件,快速、平滑可控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 置。它是将可控的电抗器和电力电容器(固定或分组投切)并 联使用。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容性的),可控电抗器可吸 收无功功率(感性的)。通过对电抗器进行调节,可以使整个 装置平滑地从发出无功功率改变到吸收无功功率(或反向进 行),并且响应快速。

110kV变电站功率因数分析与无功补偿措施

110kV变电站功率因数分析与无功补偿措施

110kV变电站功率因数分析与无功补偿措施【摘要】本文研究了110kV变电站在工作时,功率因数变低的原因,通过一些分析说明了长距离输电状况下,线路出现的电容功率引起无功平衡导致的一些影响。

基于此,本文首先叙述了不同负荷条件、不同运作方式下的无功补偿方案,其次重点对无功补偿错数做了叙述,以期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功率因数分析;无功补偿措施电力系统中要求电源提供两类能量,其一是用于做功而被消耗的能量,其二是用于磁场的建立,被用在能量交换上的能量,该部分功对外部电路来说并没有做功,因此将其称为无功功率,如果无功功率不足,无功负荷和无功电源必将处在一种低电压平衡,最终导致电力设备损耗增加、设备损坏等危害,严重者甚至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因此积极研究变电站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措施有着一定的意义。

1.变电站功率因数问题的出现2010年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增加一条空机110KV纯电缆线路,长度8.9公里。

原有的两条110KV架空线路,由于扩建南跑道,架空线必须落地,落地后沣机线电缆长度3.5公里,碱机线路3.2公里。

经测试线容性无功6300Kvar,沣机线路2700Kvar,碱机线路2080Kvar,供电局计算功率因数是三条线路的总和,经计算咸阳机场三条线路共计容性负荷11080Kvar,第一个月运行后共计被罚款10.5万元,最高一个月功率因数罚款达26万元。

我们立即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研讨,经过多方研究,确定在10KV安装电抗器,安装完后改变了现状。

现在由罚款,到月月奖励。

2.无功平衡的分析及无功补偿作用2.1无功平衡分析在该飞机场110kV变电站二期扩建线路施工当中,出现无功功率不足的情况,起初分析认为是因为一些设备计量不准或一些线路接线错误导致,通过对设备计量进行校验及对接线检查,排除了计量出现误差和接线错误的可能,接着技术攻关小组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线路上,因为线路引起的容性功率原因,在变电站本身负荷比较低的情况下,并不是无功不足引起的功率因数不足,而是大量无功过剩使得线路传导向系统引起的。

浅谈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的关系

浅谈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的关系

浅谈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的关系摘要:功率因数的高低关系到输配电线路、设备的供电能力,也影响到其功率损耗。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关系。

无功补偿,就其概念而言早为人所知,它就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关键词:功率因数;无功补偿一、前言功率因数是供用电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用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还需大量的无功功率由电源送往负荷,功率因数反映的是用电设备在消耗一定的有功功率的同时所需的无功功率。

电网中无功功率消耗很大,大约有50%的无功功率消耗在输、变、配电设备上,50%的无功功率消耗于电力用户。

为了减少无功功率消耗和由此而造成的电网有功损耗,就必须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即提高电网负荷的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损耗的目的。

二、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功率因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交流用电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还需要无功功率.当有功功率P一定时,如减少无功功率Q,则功率因数便能够提高。

提高功率因数问题的实质就是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

1)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2)电网频率的波动也会对异步电机和变压器的磁化无功功率造成一定的影响3)异步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以上是影响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些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使电力网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

就是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使电网能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

三、无功补偿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根据我国国情和电网现状,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设备,是最经济的,同时安装维护最为方便。

现将采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几种常用方式简述如下:1)站内集中实偿补偿点位于10~110kV变电站的10kV出线上,补偿设备安装于变电站内的户内或户外,为出线支路上所有负荷提供无功电源,补偿上一级电网的无功损耗。

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方式选择

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方式选择

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方式选择钢铁企业中有大量的感性负荷, 因此钢铁企业的自然功率因数比较低, 这样造成的影响有: 降低了系统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降低了变电和输电设施的供电能力、增加了供电网络的损耗、增加了输电线路的电压降。

鉴于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电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 按原水利电力部、国家XX局,XX局(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中规定,“功率因数标准0.90, 试用于160 千伏安(千瓦)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并且在以0.90为标准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中, 对0.90 以上的功率因数减少电费, 对0.90 以下的功率因数增加电费。

由以上可看出, 提供功率因数不仅对电力系统, 对钢铁企业的经济运行有重大意义。

在考虑提高功率因数时, 应首先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当采取设施后还达不到电力部门的要求时, 才考虑人工补偿。

一、提高钢铁企业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钢铁企业无功功率消耗, 一般感应电机占70%,变压器占20%, 线路占10%。

因此提供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 应从降低感应电机无功损耗和降低变压器无功损耗着手:(一)降低感应电机的无功损耗1. 提供电机的负载率, 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根据感应电机的性能和特性,感应电机的功率因数、效率与负荷率的关系,见图1。

由图 1 可以看出, 感应电机的最高效率, 一般在3/4 负载至满载期间出现, 而功率因数则在满负荷时最高,因此使用适当容量的电机,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不但能节约用电, 而且可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

在钢铁企业中, 选择电机容量时,一般是按电机最大出力的情况下, 考虑了一定的余度,又将电机额定容量靠上一级的标准容量, 因此在实际运行时电机很少运行在满载情况, 甚至经常运行在50%负载率或更低的情况。

医院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

医院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

谈医院配电网的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摘要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还涉及节约电能和用户效益。

文中简要介绍了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的概念,无功补偿的原理和原则,同时阐述了提高功率因数的几种方法以及无功补偿技术在医院配电系统的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医院配电网功率因数无功补偿abstractpower factor level,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lectricity grid in the power loss and power loss,related to the power supply line voltage loss and voltage fluctuation,but also to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and the user benefit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ower factor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the concept,the principl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nd principle, and expounds several methods of improving power factor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hospital.keywordshospital?distribution network?power factor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功率因数是供用电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用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还需大量的无功功率由电源送往负荷,功率因数反映的是用电设备在消耗一定的有功功率的同时所需的无功功率[1]。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无功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无功功率的损失。

无功补偿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一、基础公式1.功率因数公式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PF=P/S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S表示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VA)。

2.无功功率公式无功功率(Q)可以由功率因数和视在功率计算得到:Q=√(S²-P²)二、无功补偿公式1.容性补偿容性补偿是通过增加并行连接的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假设原始功率因数为PF1,需要提高到目标功率因数PF2,容性补偿公式为:C = ((P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C表示所需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F);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2.感性补偿感性补偿是通过增加串联连接的电感来消除过多的无功功率。

感性补偿公式为:L = ((Q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L表示所需电感的大小,单位为亨利(H);Q表示需要消除的无功功率,单位为伏安(VAR);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无功补偿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特性、负载变化等因素,以确保无功补偿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视在功率为10kVA,有功功率为8kW,功率因数为0.8、现在需要将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根据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容性补偿和感性补偿的数值。

无功补偿计算及补偿容量计算

无功补偿计算及补偿容量计算

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1、功率因数的计算:
(1)功率因数可以从所接电网的功率因数表里直接读取。

(2)若用电用户没有安装功率因数表,功率因数可以从所装的电度表里直接读取有功功
因数。

即:
cosφ=1/SQRT(1+(tanφ)*(tanφ))=P/SQRT(P*P+Q*Q)=1/SQRT(1+(Q/P)*(Q/P))如果记录的某段时间内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可知,即可求出该段时间内的
2、补偿容量的确定:
补偿容量的确定:补偿容量的大小决定于电力负荷的大小、补偿前功率因数的大小和补
Qc=P年*(tanφ1-tanφ2)
Q c--无功补偿容量(kvar)
P年--年平均功率(kW)
tanφ1--补偿前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tanφ2--补偿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举例说明:
答:此系统呈现感性负载,为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采用400V低压就近补偿原
1、若一10/0.4kV电力系统有功负荷100kW,呈感性负责,系统功率因数0.74。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计算得出功率
=1/SQRT(1+(Q/P)*(Q/P))
间内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小和补偿后提高的功率因数的大小
补偿后cos φ2
1kW有功功率所需补偿电容器的补偿容量(kvar)

0.74。

若将系统功率因数提到0.98,需要补偿多少无功容量?
补偿原则,采用并联电容器方法补偿,补偿容量经查表可以求得:Qc=100*0.71=71(kv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5 功率因数-续
功率因数(cosφ)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 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 术数据,它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 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 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从S²=P²+Q²来看,如果Q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 等,那么供电局供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 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 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 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就国 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 时需要接受处罚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5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cosφ)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 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 术数据,它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 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 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从数值上来讲,功率因数是有 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测量功率因数的仪表称为功率因数表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电容补偿无功功率分类
按安装地点分类 1.高压集中补偿 2.低压分组补偿 3.低压就地补偿
按补偿原理分类
1.串联电容补偿 2.并联电容补偿 3.自动投切补偿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高压集中补偿
将高压电容器组集中装设在工厂变配电所的6~10kV母线 上,它只能补偿6~10kV母线前线路的无功功率 2.低压分组补偿 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方法2:人工补偿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发展
同步调相机 → 开关投切固定电容 →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COM)(最新)几个不同阶段 各种无功设备各自特点如下: 1.同步调相机:响应速度慢,噪音大,损耗大,技术陈旧, 属淘汰技术; 2.开关投切固定电容:慢响应补偿方式,连续可控能力差; 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目前相对先进实用技术,在输配电 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目前有技术上局限性,属少数示范 工程阶段,但SVG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新型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 是灵活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和定制电力(CP)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发展方向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3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Q)
在交流电路中,具有电感(电容)的电路里,电感(电容)在 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的能量变成磁场(电场)的能量贮存起 来,在另外半周期的时间里又把贮存的磁场(电场)能量送还 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 我们把与电源交换能量的振幅值叫做无功功率,以字母 Q 表示, 主要单位乏(var)、千乏(Kvar),它是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 磁场和电场的电功率,它与电压、电流间的关系: Q=UIsinφ sinφ=Q/S。测量无功功率的仪表称为无功功率表,简称无功表
应停用部分设备,采用联络方式供电,如无条件,应更换成容
量较小的变压器。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
通过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和时间,改善电机设备的运
行状态, 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电动机的空载运行。
例如可采用空载自动延时断电装置流程等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相位差滞后
相位差超前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2 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P)
指在交流电路中一个周期内发出或负载消耗的瞬时功率的积分 的平均值(或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因此也称平均功率。 平常泛指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 电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主要有瓦(W)、千瓦(kW)、兆瓦(MW) 有功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关系:P= UIcosφ 式中,U、I分别为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φ为电压与电流信号 的相位差,测量有功功率的仪表称为有功功率表,简称有功表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4 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S)
是指交流电路中电压的有效值和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以字母 S 表示。通常用视在功率表示变压器等设备的容量,常用单位 为伏安(VA)和千伏安(KVA) 。 视在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关系为:S=UI 视在功率与有功、无功间的关系为:S²=P²+Q² 可以用功率三角形来表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分别为 Q 与 P,斜边为 S,S 与 P 之间的 夹角Ф为功率因数角,它反映了该交流电路 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方法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优先)
1.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与容量
2.根据负荷选用相匹配的变压器
3.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 4.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与容量
据统计,我国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的用电负荷约占电网总负荷的80% 以上, 电动机耗能占整个工业用电量的60%~68%左右,做好电动 机的降损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使其额定容量与所带负载相配合,对于改善 功率因数是十分重要的。在选型方面,要注意选用节能型,淘汰高 能耗的电动机,并依据电机机械工作对启动力矩、启动次数、调 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选用不同的型号。电动机的效率η与功率 因数cosφ是反映电动机经济运行水平的主要指标 当负载率β在70%~100%之间时,为经济运行区;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3 提高功率因数的设备
1.补偿控制设备(功率因数控制器)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3 提高功率因数的设备
2.无功补偿设备(电容器)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3 提高功率因数的设备
3.配套设备(专用接触器、熔断器、配电柜等)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4.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
对于负荷率不大于0.7及最大负荷不大于90%额定功率的绕 线式异步电动机,必要时可使其同步化,即当绕线式异步 电动机在起动完毕以后,向转子三相绕组中送入直流励磁, 即产生转矩把异步电动机牵入同步运行,其运转状态与同 步电动机相似,在过励磁的情况下,电动机可向电网送出 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功率因数的目的。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1 提高功率因数的作用
1.提高供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保证设备在正常条 件工作,有利于安全生产; 2.节约电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电费开支。如避
免因功率因数低于规定值而受罚;减少内部传输和分配
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 3.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减少供电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1 提高功率因数的作用
无功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
3.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主; 4.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 5.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黃文俊
2016/05/13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目录
一、功率及功率因数介绍 二、无功补偿意义及方法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1.1 功率
功率分三种: 有功功率 P、无功功率 Q 、视在功率 S
在三相交流负荷中,任何时候这三种功率都是同时存在的, 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 cosφ 表示。 三种功率和功率因素是一个直角功率三角形关系:S²=P²+Q² 。 视在功率 S=√3UI 有功功率 P=√3UIcosφ cosφ=P/S 无功功率 Q=√3UIsinφ sinφ=Q/S
电容器,根据功率因数大小自动投切
3.低压就地补偿 在单台设备处安装并联电容器,随设备同步工作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串联电容补偿 串联补偿主要用于输电、配电线路,将电容器与线路串联,以 改变线路参数、减少线路的电压损失、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水 平、减少网络的功率损耗和提高输送能力 2.并联电容补偿 电力系统中的,利用容性负载电流超前电压角度,感性负载电 流滞后电压角度的特点,在系统中并联电容器以抵消电感电流 3.自动投切补偿 自动补偿是将并联电容器的固定补偿方式采用自动控制,以调 整和适应无功需求的实时变化。自动补偿能克服固定补偿的缺 点,优化无功补偿的效果,提高无功补偿的能力,实现无功补 偿的平滑调节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电容补偿无功功率原理
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
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
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感元件电路中有 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 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相应的功率因数就得到提高。由 于无功补偿设备投资及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能耗,所以说这是 一种折中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CopyRight © 重慶工務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