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门急诊静脉输液医嘱点评

合集下载

输液医嘱专项点评

输液医嘱专项点评

门急诊输液处方专项调查1.调查背景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的作用下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是为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而增高。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使效应增强、减弱、丧失,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为了解我院门急诊输液用药情况,本月临床药学室对我院2018年6月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为门急诊用药提供参考,以提高门急诊用药水平,降低输液安全隐患,降低不必要的输液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本次专项调查的主要依据为药品说明书、《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以及药物相关的权威文献。

本次调查汇总、统计了2018年6月的输液使用不适宜情况,调查中发现医生对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溶媒的选择、用量,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症等容易忽略,分析了常见的不适宜情况。

2.数据统计2.1 本次调查共统计分析2018年6月份33450张门急诊处方,统计结果见表1。

2.2 单张处方使用输液数量统计见表2。

2.3 不适宜处方比例分布统计见表3。

3.数据分析根据表1统计提示,我院2018年6月门急诊处方输液使用率为18.1%,对比2016年、2017年同期的33.37%、27.8%,我院门急诊的输液率有下降趋势,规范输液的重要性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离国家提出“门诊不输液”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数据,不良反应发生在儿童、老年人的比例占大部分,这是由于这部分人群的特殊生理体质决定的。

从表1可知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中儿童占27.09%,老年人占31.26%,合计占58.35%。

近6成的输液治疗患者为特殊人群,这使门急诊输液治疗所承担的风险增加,建议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特别是特殊人群的用药。

医疗机构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医疗机构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医疗机构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的管理,规范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工作,根据《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的作用下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是为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常用输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第三条点评内容包括:
1.静脉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门、急诊抗菌药物静脉用药处方各100例(数量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2.其他静脉用药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门、急诊非抗菌药物静脉用药处方各100例(数量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第四条点评依据:
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
2.《处方管理办法》(部长令53 号);
3.《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卫医秘〔2014〕255号);
4. 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
疗指南、临床用药须知等。

第五条抽样方案:
1.抽样标准:以“静脉滴注”或同等含义符号为标识,抽取门诊、急诊处方;
2.抽样日:每月1日-月末;
3.抽样频率:1次/月;
4.抽样方法:随机(等间隔)抽样或整群抽样。

第六条点评结果:按照以上点评依据,点评所抽取的处方。

点评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具体分类如下:。

门急诊静脉输液医嘱点评

门急诊静脉输液医嘱点评

2015年8月份门、急诊静脉用药专项点评(初评)总结点评(初评)日期:9月16日~18日科别:北院门、急诊一、处方(医嘱单)时间:2015年8月15日至25日二、抽样数量及抽样标准抽取医嘱用药100例,静脉用抗菌药物、其他静脉用药各50例,整群抽样以“静脉滴注”或同等含义符号为标识。

三、点评依据为: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2、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试行);3、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17版)》。

四、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见下表。

1、合理处方为87 例,合格率为87%,不合理处方13 例,不合理率为13 %。

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10例,占不合理处方的76.92 %,超常用药处方2例,占不合理处方的15.38 %。

3、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4 例,占不合理处方的30.77%;其他静脉用药处方不合理9例,占不合理处方的69.23%;门急诊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处方专项统计表点评日期:2015年9月16日~18日五、典型不合理处方举例1、患者,女年龄:23岁,诊断:盐酸苯海索中毒、晚孕住院2天,病案号:015048402甘草酸二胺注射液30ml+5%GNS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用法:gtt qd不合理原因:(1)、AST/ALT2.0 没有必要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药品说明书标注,孕妇不宜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患者,男,36岁,住院五天,病案号:015048403入院诊断:泌尿系感染病程记录中未提及该病相关内容,且尿培养未见细菌感染,给予甲环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属无指征用药。

3、患者,女,48岁,病案号:015052033 诊断:锥底供血不足患者因“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三天余”入院,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钠注射液、格拉司琼注射液,格拉司琼用于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属用药不适宜。

某三甲医院2400例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某三甲医院2400例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m t a n d t h e r a t i o n a l i r s e o f e m e r g e n c y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 s i o n i n a 3 A h o s p i t a l ,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r e g u l a t i n g t h e
c l i n i c a l us e o f e me r g e n c y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s i o n . Me t ho ds Re t r o s p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s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2 4 0 0 c a s e s o f e me r g e n c y a n t i bi o t i c s a n d n o n a n t i b i o t i c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 s i o n p r e s c i r p t i o n s i n a 3 A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Ma y 2 0 1 5 t o A p r i l 2 0 1 6 ,r e f e r i n g t o I r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p r o b l e m t y p e s i n( < De t a i l e d r u l e s f o r t h e
J o ur na l o f Ch i na Pr e s c r i p t i o n Dr ug Vo 1 . 1 5 No . 1 1

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危害及管控措施

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危害及管控措施

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危害及管控措施发表时间:2017-11-08T17:02:19.4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宋阳[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和危害,结合国外静脉输液管理指南,提出改善我国静脉输液的管控措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0【摘要】通过分析我国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和危害,结合国外静脉输液管理指南,提出改善我国静脉输液的管控措施,促进我国医疗机构静脉输液合理使用和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输液;过度输液;不良反应;并发症;静脉输液指南静脉输液治疗自 1832 年始用于临床 [1],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静脉输液是指患者通过静脉给予液体或注射性药物,改善微循环、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通常在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肌肉 / 皮下注射药物得到有效治疗时才选用的给药方式。

在我国,广义的静脉输液还包括含药的输液,如抗生素、中药注射液、辅助用药及静脉营养等。

静脉输液起效快,但更易引发药物不良事件 [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和危害,结合国外静脉输液管理指南,提出改善我国静脉输液的管控措施。

1.过度输液现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 —— 静脉滴注,在我国却几乎成为目前医院临床为患者提供或患者要求的一种首选给药方式。

临床上静脉输液主要适用于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钙、高血钾或血钠水平紊乱、脱水情况下无法或不宜使用口服补液、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禁食的患者,以及当某些治疗性药物仅有注射剂型时使用 [3]。

但在我国,不少门诊患者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病毒性感冒,尤其常见小儿使用静脉用抗菌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4]。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医疗输液 104 亿瓶,人均一年使用 8 瓶,高于国际人均水平(2.5~3.3 瓶),且远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 [5]。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要点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要点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要点1.医嘱的准确性:医嘱作为药物治疗的指导,应具备准确性和详细性。

在点评医嘱时,应仔细核对用药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信息,确保医嘱的准确性。

如发现医嘱中存在错误或不合理的内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予以更正。

2.用药途径的合理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所以在点评医嘱时,应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静脉给药。

有些药物有特殊途径限制或禁忌,如一些药物不适合静脉注射,或者患者有特殊的禁忌病史,应酌情修改医嘱。

3.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点评医嘱时,应注意患者是否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尤其是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

若发现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或禁忌,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4.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在点评医嘱时,应仔细核对药物剂量的合理性。

不同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消除,因此在给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一些药物可能存在最大耐受剂量,超过该剂量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应谨慎调配药物剂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5.药物的稳定性和药理学特性:在点评医嘱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和药理学特性。

有些药物需要特定的温度或光线存储,一些药物可能会在特定的环境或pH下失去活性。

同时,一些药物具有特殊的药理学特性,如窄治疗窗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或需要进行滴注时间的调整。

在点评医嘱时,应了解药物的特性并提醒医生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是确保药物治疗安全和有效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医嘱点评时,应注意医嘱的准确性、用药途径的合理性、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药物剂量的合理性以及药物的稳定性和药理学特性。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要点,才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我院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用药评价两年成效评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用药评价两年成效评析
环 节
3 1 围绕抗 菌药物 、 . 中药注射 剂 以外科 围手术 期 预 防用 药为监 管重 点 “ 级 细 菌 ” 超 的根 源 在 于抗
34 1 门急诊药 房 的调剂 药师 药学 知识欠 缺 , .. 大部 分调 剂药 师对说 明 书 中不 常见 的禁忌 证 、 互作 用 、 相 配伍禁 忌 等知识 掌 握 不深 , 诊 疗规 范 ( 南 、 对 指 临床
管理规定 ( 试用 ) 、 医院处方点评标准》 医院 》 《 和《 抗菌 药物 分级 管 理 目录》 。
13 门急诊 处方 、 院 医嘱抽取 方 案 . 住 计 划 每月抽
媒不当及抗菌药物联用无指证 ( 见表 3 。 )
表3 20 09年 5月 一 0 1年 4月住院医嘱抗菌药物 21
2 结 果
每 月抽取 5份含 有 中药 注 射 剂 的住 院医 嘱 , 点 评结 果显 示 , 配伍 不 当 、 次 剂 量偏 大 、 媒 不 当 比 单 溶 例较 高 , 次是浓 度偏 高和 重复 用药 ( 表 4 。 其 见 )
2 1 门急诊 处方 点评 结 果 . 为 9 .6 ( 表 1表 2 。 92% 见 、 )
了《 医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规定 ( 试用) 、 医院处 》《 方点评制度》 《 、 医院处方点 评标准》 并重新 修订 , 《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目录》 。 12 用药评价依 据 用药评价依 据药 品说 明书 , . 《 中国 国家 处方 集》 《 、 抗菌 药物 临床应 用 指 导原 则》 《 于抗 菌药物 临床应用 管理有关 问题 的通 、关
菌药物滥用 。我 国住 院患者抗 菌药物使用率 高 达 8% , 0 远高于 3 %的国际水平 , 0 预防用药起点高、 送检率低、 理性低 现象较为普遍 。近年 , 合 J 鱼腥 草事件 、 刺五加事件 、 茵栀黄事件 、 双黄连事件等 , 反 映 了中药 注 射 剂 的 安全 性 引 起 了全 社 会 的高 度 关 注, 中超适应证 、 其 超量、 超疗程、 不合理配伍是产生

浅谈我院门诊1季度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及分析

浅谈我院门诊1季度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及分析

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 、 医嘱给药形式的多样化 , 静脉输 液 由于药 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 具有显效快 、 作 用强 的特点而 作为常用 、 有效 的临床治疗手段 , 也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 的重要 措施 。但是 , 若静 脉输 液使用 不合理 , 可能会 引起药物 不 良反应 , 不但 给病人增加 痛 苦, 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 加重患者 的医疗 负担 。因此 , 我院临床 药师 应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处方 的审核与分析 , 现将 1季度 的静 脉输液 处方点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相隔。 3 讨 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 和治疗 患者 的重要措 施。但 是 , 根 据世 界
在收集 的 5 8 3 6张静脉输液处方中 , 有1 5 6张处方存在药 物不合 理使用 , 占静脉输液处方总数 的 2 . 7 %。这 1 5 6张处方 中的不合理用 药 主要包括 : 药物品种选用不 当、 抗 菌药物联 合使用 不当 、 药 物用量 及使用频次不 当、 药物配伍 变化等 。 2 . 1 药物品种选用 不当。例如 : 患者 临床诊断“ 前庭 大腺炎”, 开具 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用 。前庭 大腺的炎性 反应 多是 由外 阴部的病原菌 , 如葡萄球菌 、 肠 球菌 、 链球 菌等侵 袭所 致, 表现 为局部皮肤红肿 、 发热 、 压痛 明显等 。此处 , 前庭 大腺炎 的 患者 6 9 %有厌氧菌的感染 。根据《 抗菌药物 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 , 前庭 大腺炎 的治疗可选用广谱 抗生素 , 一代头 孢菌素 对革兰 阳性球 菌抗菌作用较强 , 与抗厌氧菌 的甲硝唑联 用 , 效果 理想 。又如 : 患者 临床诊断 “ 盆腔炎” ,开具奥硝 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 头孢西丁钠 联用 。盆腔炎可 由多种微生物感 染引起 , 主要有链球 菌、 厌氧 菌、 淋 球 菌、 沙 眼衣原体 、 支原体等。国外研究数据与 国内中华 医学会妇产 科分会 的l 临床研究显示 , 沙眼衣原 体和淋病奈 瑟菌感 染是导致 盆腔 炎 的重要病原体 。而奥硝唑与头孢西 丁钠对沙眼衣原体 和淋病奈 瑟 菌感染效果均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8月份门、急诊静脉用药
专项点评(初评)总结
点评(初评)日期:9月16日~18日
科别:北院门、急诊
一、处方(医嘱单)时间:2015年8月15日至25日
二、抽样数量及抽样标准
抽取医嘱用药100例,静脉用抗菌药物、其他静脉用药各50例,整群抽样以“静脉滴注”或同等含义符号为标识。

三、点评依据为:
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
2、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试行);
3、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17版)》。

四、点评结果
分为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见下表。

1、合理处方为87 例,合格率为87%,不合理处方13 例,不合理率为13 %。

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10例,占不合理处方的76.92 %,超常用药处方2例,占不合理处方的15.38 %。

3、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4 例,占不合理处方的30.77%;其他静脉用药处方不合理9例,占不合理处方的69.23%;
门急诊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处方专项统计表点评日期:2015年9月16日~18日
授课:XXX
授课:XXX
五、典型不合理处方举例
1、患者,女年龄:23岁,诊断:盐酸苯海索中毒、晚孕
住院2天,病案号:015048402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30ml+5%GNS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
用法:gtt qd
不合理原因:
(1)、AST/ALT2.0 没有必要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
(2)、药品说明书标注,孕妇不宜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
2、患者,男,36岁,住院五天,病案号:015048403
入院诊断:泌尿系感染
病程记录中未提及该病相关内容,且尿培养未见细菌感染,给予甲环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属无指征用药。

3、患者,女,48岁,病案号:015052033 诊断:锥底供血不足
患者因“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三天余”入院,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钠注射液、格拉司琼注射液,格拉司琼用于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属用药不适宜。

4、患者,女,89岁,住院38天
病案号:015050216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不合理原因:
(1)频繁更换抗菌药物,自入院后先后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4天)、亚胺培南/西斯他丁注射液(5天)、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天)、氟康唑注射液(5天)、哌拉西林/他巴唑坦注射液(2天)、阿米卡星注射液(取药用,ST)”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菌,引起二重感染。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老年人用药项下:因氨基糖甙类药物具有肾耳毒性,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

(3)病程记录中未体现深部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注射液属无适应症用药。

5、患者,女,45岁,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住院5天
病案号:015052012
给予头孢西丁注射液2g,q12h,5d,gtt
不合理原因:说明书中成人常用法用量为1~2g,6~8h1次,属于用法用量不适宜。

6、患者,男,55岁,诊断支气管感染,T36.2℃病案号:015051992
本例属于53种不需要静脉用药疾病,属于无适应症用药。

7、患者,女,79岁,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案号:649250
给予:5%GS250ml+参麦注射液50ml+KCL5ml,gtt,qd
5%GS250ml+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10ml+KCL5ml,gtt,qd 不合理原因:中药注射剂联用其他药物不符合《中成药临床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因成分复杂,不溶性颗粒较多,容易受PH值,溶解度、温度等影响,因而出现沉淀,变色,影响药品质量,导致输液反应,应单独使用,不应混加注,本例属用法不适宜。

六、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1、本次点评发现质子泵抑制剂过度使用,以奥美拉唑注射液为例,本次调查100份处方中,有70余份使用,绝大部分属于无适应症用药,加强医师合理使用该类药物工作迫在眉睫。

2、中成药注射剂和西药混用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多种原因造成:
(1)我院未对《中成药临床应指导原则》进行规范化使用培训;
(2)医生用药习惯所造成;
(3)药师干预力量过于薄弱,多数临床药师、调剂药师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3、本次点评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大部分为用药不适宜,说明医生对药物的作用机理、用药频次、药物选择等方面知识欠缺。

4、抗菌药物输液出现的不合理处方,原因是医师没有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给药,经验治疗过多,导致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5、因我院门诊发药系统无药师审核界面,药师无法对医生工作站开具的药品进行适宜性审核,导致出现不合理处方,建议尽快改进信息系统。

处方点评小组
2015年9月18日
本次点评药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