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折线统计图

2 折线统计图
2 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难点:基于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

课时安排:

折线统计图……………………………… 3课时

“蒜叶的生长”………………………… 1课时

第一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三、完成练一练

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

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练习四第1、4题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作业练习四第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

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问题。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出示P28蒜叶的生长完成蒜瓣根须生长情况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回答问题。

2.完成蒜叶生长情况统计图

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回顾反思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在绘制统计图方面,本教材降低了一定的要求吗,为学生提供了帮助,帮学生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的描点 4、图例的设置 五、教学时数:3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1】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教科书P21~P22页例1及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1、3、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折线统计图 (2)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执教者:肖艳凤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2、出示:南宁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条形统计图 问:这是什么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除了用条形统计图反映这些信息以外,我们还可以在这样的统计图上体现出来,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统计图吗?(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一些知识(教师板书课题)。 2、同桌交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统计图,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旁边的同学交流。思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汇报交流情况。 4、绘制折线统计图。 (1)描点、点的作用;(2)连线、线的作用。 5、师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 三、深入练习,强化知识。

1、(1)出示: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2)生根据折线统计图同桌讨论完成练习。 (3)生汇报。 四、课堂作业。 1、(1)出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统计表。 (2)问:要表示凉鞋的销售变化情况,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好呢? (3)出示画好的统计图,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自主完成练习。 (4)生汇报。 板书设计: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线:表示增减变化情况

六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择练习题及 答案 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3、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4、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来表示。 5、要绘制一幅能反映出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绘制成()统计图较好。 二、仔细思考,回答问题。 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A用( )统计图B用( )统计图C用( )统计图。 三、判断。 1、从扇形统计图中不能算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2、条形统计图比扇形统计图更先进。() 3、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看出部分数量与总量间的关系。() 4、医生通常用拆线统计图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 四、选择。(25分) 1、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得优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40%,则全班共有()人。 A、10 B、30 C、40 2、爸爸要统计小强每次数学测试成绩,看看进展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3、要表示某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同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应选择()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4、要反映果园里各种果树的棵数与总棵树之间的关系,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答案: 一、1. 条形,统计,折线 2.扇形 3.扇形 4.条形 5.条形 二、扇形;条形;折线 三、 × ×√√ 四、 B B B C 五、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陈华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科学、客观地认识世界。它是数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本节课《折线统计图》就属于统计与概率的模块范畴。 在上海教材中,学生关于折线统计图的前继知识是——二(上)的《统计表初步》和《条形统计图(一)》、三(下)的《条形统计图(二)》,后续知识是——九(下)的《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和《统计的意义》。因此,本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定位为——在复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法对两种统计图的共同特点有感知,对不同之处能区分并解读出两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并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呈现方法。 2.学生分析 1. 《折线统计图》是概率与统计的一个内容,它有别于其他抽象数学,属于应用数学范畴,学生是有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基础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调用大量的生活经验,例如气温变化,小毛巾重量变化,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等信息,从而帮助自身学习、理解折线统计图。 2.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具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根据这个特点,选用上海教材中“三类五种” 折线分类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折线统计图每一根线段变化的情况。然而“三类五种”图亦有缺点,学生会重点关注每一段的变化情况,忽视整根折线。因此,课中还需要通过手势、小游戏等方式体验整根折线的变化情况。 3.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会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学生往往会把“折线的长”与“变化幅度大”划上等号,而这仅仅在横轴项目等距设置的前提下才成立,带有片面性。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难点:基于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 课时安排: 折线统计图………………………………3课时 “蒜叶的生长”…………………………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时类型: 新授课课时数: 1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科书苏教版第十册第21~22页的例题及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 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 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已经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法与学法:教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尝试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完善补充 一、揭示课题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用练习题

图1 日期/日 数学: 12.2统计图的选用(2)(苏科版七年级下) 一、选择题 1、(08长沙)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 .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2、(08荆门)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1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30吨 B. 31 吨 C.32吨 D. 33吨 3、(08安徽)如图2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 .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C .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 D .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 二、填空题 4、(08 通过图表,估计这个病人下午16:00时的体温是 ℃ 5、如图4显示的是某班20人在“献爱心”活动中捐图书的情况,该班级人均捐了_________册书。 6、( 07长沙)为了改进银行的服务质量,随机抽查了30名顾客在窗口办理业务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下图5是这次调查得到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办理业务所用的时间为11分钟的人数是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 图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 5 20 25 -5 体温/℃ 6 10 14 图3

(3)这30名顾客办理业务所用时间的平均数 是 分钟. 三、解答题 7、(08深圳)某商场对今年端午节这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如图6和图 (1)哪一种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6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 品牌粽子在图7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根据上述统计信息,明年端午节期间该商场对A 、B 、C 三种品牌的粽子如何进货? 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图 7图 69 10 11 12 时间 图5 图4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含答案)2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课后练习(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叙述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A.一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B.商店几种商品的销售量C.本年级各班人数 【答案】A 2.为了清楚的看出某地的人口变化情况,最好绘制()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D.都可以 【答案】B 3.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A.六年级女同学的身高 B.飞飞0至10岁的体重 C.大豆的营养成分 D.欢欢4门功课的成绩 【答案】B 4.小明妈妈从家出发到超市,购物若干时间后再回到家。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的图是(_____)。 A.B. C.D. 【答案】C 5.下列信息中,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五(1)班女同学的身高B.小英6~11岁的身高变化 C.小华语数英三科的成绩D.五年级各班的人数 【答案】B 6.如图是赵老师五一开车从学校回老家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有()个。

①学校距离老家640km ②14:00﹣15:00行驶了60km ③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60分钟 ④全程共行驶8小时 ⑤12:00~13:00时速为90米/时 A.0 B.1 C.2 D.3 【答案】C 7.爸爸开车送小明去看电影,小明看完电影后步行回家,图()反映了小明活动情况. A.B. C.D. 【答案】B 二、填空题 8.既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要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用(______)统计图。 【答案】折线 9.如图是小巧骑自行车郊游情况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的升降情况,选择()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 折线 B. 曲线 C. 直线 3.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小红从家出发去商店买新年联欢会用品,当她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她回家取钱,然后再返回,买了东西后就回家了.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红的行为. A. B. C. 二、判断题 5.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6.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7.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 三、填空题 8.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看图填空. (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________分.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__分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小敏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 (4)第________分两人相距100米. 9.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还能表示________. 10.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在图上看,起飞后第 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________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 11.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高70cm,水箱上部安装了一个进水管A,底部安装了一个放水管B,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接着打开B管,下边折线统计图表示水箱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1)________分钟后两关同时打开,这时水深________cm。 (2)A管每分钟进水________cm3,B管每分钟放水________cm3。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一、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章第三、四节课中,学生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学会制作了一些扇形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统计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掌握识统计图、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其统计观念。(过程与方法)

折线统计图案例分析

折线统计图案例分析 张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3.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平均气温(℃)251016.522283232.5261911.5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师讲述:制拆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制作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提问: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第一步干什么? (2)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教师提问:制作条形统计图第二步干什么? (适当分配各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拆线统计图是描出各个点,应当怎样做? (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间的间隔) 怎样划分间隔?根据是什么?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教师提问:这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多少?(32.5 ℃) 垂直射线应如何划分?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完整版)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 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 )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 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 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 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 ),折线 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 ), 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 )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 )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 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 /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 2002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 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 )。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数 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 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 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 B.直条的粗细 C.直条的长短 D. 折线的升降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 数据应该( )。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5)五年级同学“十一”国庆节度假方式统计如下表: 度 假方式 人数性别走亲访 友 在家休 息 旅游其他 男生 5 6 8 5 女生 6 5 6 4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6.4 统计图的选择1

6.4 统计图的选择 1.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及各自的特点. 2.根据题目要求恰当地选择统计图来表示有关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提高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 一、情境导入 为庆祝“十一”,小明和小兵所在的学校开展了“清除白色垃圾,向祖国母亲献礼”的活动,有人根据图①中小明和小兵的对话绘制了如图②所示的统计图,那么该图会不会引起误导,为什么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统计图的选择 要反映某市一周大气中PM2.5的含量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D.频数直方图 解析:因为PM2.5的含量变化没有规律,只能测出不同变化情况,应选折线统计图,故选B. 方法总结:要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缺点进行选择,条形统计图不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除了不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外,还不能反映每一部分的具体数量;扇形统计图也不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探究点二:统计图的转换 某中学七年级(1)班共有学生40人,该班开设了排球、篮球和足球三项体育兴 趣课,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且只能参加其中一项球类运动.图①是小明同学把该班学生报名统计后,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的一部分 .

(1)请你帮小明同学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请你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改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如图②); (3)从统计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 解析:(1)先求出参加排球兴趣课的人数,进而可补充条形统计图;(2)从条形统计图得出各种兴趣课人数,用它们分别除以40,即可求出相应的百分比,进而可求出相应扇形圆心角度数,画出扇形统计图;(3)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解:(1)参加排球活动的有40-20-12=8(人),补充图形如图③所示; (2)从条形统计图可知,参加足球活动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0÷40×100%=50%,圆心角的度数为360°×50%=180°;参加排球活动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8÷40×100%=20%,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0%=72°;参加篮球活动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2÷40×100%=30%,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扇形统计图如图④所示; (3)答案不唯一,如:该班参加足球活动人数是参加排球活动人数与参加篮球活动人数之和;参加足球活动人数是参加排球活动人数的2.5倍等. 方法总结:三种统计图的画法:(1)条形统计图:①画坐标;②确定单位长度;③标出高度,作出条形;(2)折线统计图:①画坐标;②确定单位长度;③描点;④连线(线段);(3)扇形统计图:①计算出总体;②算出各部分百分比;③计算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④画扇形,在各部分标明名称、百分比. 探究点三:统计图的误导 如图所示是2010年~2014年甲、乙两个公司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销量增速较快的公司是()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解析:若横坐标被“压缩”,纵坐标被“放大”,则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加快的错觉,反之,就会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减慢的错觉.本题两个公司的增速一样快,故选C. 方法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不要造成直观产生的错觉. 探究点四:综合利用不同的统计图中的信息 某校为了调查学生视力变化情况,从该校2013年入校的学生中抽取了部分学生进

折线统计图

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105页例1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学习折线统计图,教材以2006-2012年机器人大赛队伍为例,通过观察比较统计表中每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和变化情况,教材画出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年参赛队伍的数量,而不能反映增减变化情况,教材又介绍了统计图的另一种画法,从而得出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画条形统计图,具备了一定的画图基础,所以在画折线统计图时应该不存在问题。只是连线时要用折线,在每个点处标上数字。 【教学目标】 1.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征。 2.会根据统计图分析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怎样画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进行口答。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情境图。 师: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教师归纳: 可以看出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每年参赛队伍的数量。 (2)提问:为了既能反映每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又能反映每年参赛队伍支数的变化趋势,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右边的图(课件出示),观察后,你发现什么? 发现:右边的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从2006-2012年参赛队伍呈上升趋势。 (3)小结:我们把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各个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2.教学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1)先确定好横轴和纵轴及每一间隔表示的数量,画好方格图。

二 折线统计图

二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难点:基于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 (三)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P21例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 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 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2

吴塘初级中学学案设计 时间: 2014 年 12 月 25 日学案设计人:姜胜学案序列号: 二、例题解析 1. 常用的统计图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是某次调查中不同年龄段观众喜爱娱乐和动画类节目的折线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加,观众对动画类、娱乐类的喜爱程度逐渐 ________.

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2)课后练习 1. 某农场今年粮食,棉花,油料三种作物种植面积的比是5:2:1,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粮食面积的扇形圆心角是() A.220°B.45°C.225°D.90° 2. 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的是() A. 电视厂要了解一批显象管的使用寿命 B. 要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C. 要了解我市“阳山水蜜桃”的甜度和含水量 D. 要了解你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3. 为了了解黄冈市2004年中考6万余名考生的考试情况,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万余名考生是总体B.抽取的5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考生是个体D.6万余名考生的成绩是总体 4. 想表示某种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糖、其它物质的含量的百分比,应该利用()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可以 5. 已知甲、乙、丙、丁共有课外书30本,又知甲、乙、丙、丁的课外书制作的条形统计图的高度之比为6︰3︰2︰4,则乙的课外书的本数为_________. 6. 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10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6%.请你估计该市9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 有万人. 7. 学校对七年级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做了一次调查,得到数据如下: (2)请作出此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至少两条)?说出你的理由.

3.4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计图的选择。下面我就本节内容的教材地位、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实行说明。 A、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中的第四节:“统计图的选择”。合理的选择统计图是为了使收集的数据清晰、明了展示出来,进而让人们直接了解情况、发现规律进而作出决策,是统计学的基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随处可见统计图,经常要用到统计图。可见本节课的重要性。我们在前面已学过了三种统计图,简单了解了他们,但对什么情况下用哪种统计图就不是很清楚,另外,统计图上展示出的数据背后有何意义更不了解,学统计图不光仅仅为了会画图,主要的是要会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所以结合教学大纲,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二)水平训练要求 1.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理解、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水平及统计观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联,要学有用的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点. 教学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B、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统计图,在这个章里又重新理解了统计图,对各统计图的作用有了初步了解,并会从中获取简单的信息。但是,因学生刚接触数据的处理内容,加上年龄特征等因素,对数据收集根本不全面,对数据的处理方式不清楚,更重要的是对数据反映的信息把握不准确等情况时有发现。 C、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引导——发现法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复习已知的三个不同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结合幻灯片上展示的人口统计图,分析问题、交流思想、让学生从中发现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制作适当的统计图展示数据,获取信息,作出决策.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例1 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一组数据 例2 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表示两组数据 实践活动蒜叶的生长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折线统计图,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够看懂折线图中的数据内容,并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够在提供的方格纸上画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态势。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内容的编排有以下两个特点: 1.把单式折线图和复式折线图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教学。2.选择有意义且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学折线统计图。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时,要么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么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图中描点、连线,用不同的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全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根据要求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推理,解决相应问题。 3.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

统计图的选择练习题

统计图的选择 一、填空 1.医院病房要统计一个病人一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2.某车间要反映出两个班组上半年各月分别完成产值的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3.公园里要反映出各种树木的分布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4.要清楚地表现一家商店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选用( )统计图效果好。 5.如果要绘制小玲从6岁到13岁的身高变化,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6.如果要反映这学期某区各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7.辽宁省农业厅调查了近十年来沈阳地区玉米的年产量,并用( )统计图展示给大家。 二、判断题 1.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 2.为了能清楚地看出某地各年度的降水量的多少及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扇形统计图。() 三、选择题 1.(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出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A.扇形 B. 条形 C.折线 2.要用统计图展现我国五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情况,绘制( )统计图最好。 A.扇形 B. 条形 C.折线

3.六年级三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三个班每班植树棵数与总棵数的关系,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扇形 B. 条形 C.折线 4.要表示实验小学各班向四川地震受灾人民的捐款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扇形 B. 条形 C.折线 5.心脏科的医生要把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制成统计图,最佳选择是( )统计图。 A.扇形 B. 条形 C.折线 6.洋洋想把自己每天从事各项活动的时间情况做一个统计图,他应该( )什么统计图。 A.扇形 B. 条形 C.折线 四、解决问题 育英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成绩统计表如下: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 (2)你能算出这次竞赛的达标率吗?

折线统计图(答案参考)

折线统计图 问题1:折线统计图的组成的要素:(1)标题;(2)横轴、纵轴;(3)数据;(4)单位;(5)折线(由“.”和线“—”组成) 问题2:折线统计图的优势:(1)更清晰地反映整体趋势;(2)更易了解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问题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条形统计图:一般只要比较数据大小,没有发展趋势; 折线统计图:不仅要比较数据大小,还要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 下面的信息,适合用哪种统计图表示? (1)上海市各区县的面积情况;(2)病人一天体温的变化情况;(3)四(1)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4)小明本学期6次测试成绩情况.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规划折线统计图的范围与结构,如全图的范围,图身的范围等; (2)规划全图的内容,如标题、刻度等; (3)确定横。纵轴的刻度点,使得横、纵轴的最大刻度能够表示时间(次序)及统计数据的最大值; 判断折线统计图是否合理的标准: (1)纵轴上每一格表示的数量相等; (2)纵轴上的最小的刻度等于或小于统计数据的最小值; (3)纵轴上的最大的刻度大于或等于统计数据的最大值; (4)横轴上依时间(次序)大小按相同的比例确定位置; (5)用线段联结相邻的表示统计数据的点 例题1:下面记录了某日气温的变化情况,画出表示这天气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时刻(时)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2 24 25 26 28 29 30 29 27 25 气温(C

()()()()()() 试一试:小丁丁对家里近几年旅游支出情况做了个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小丁丁家近几年旅游支出情况 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金额(元)1500 1700 2000 2500 3000

五年级上册(二)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①.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②.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1、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2、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 (1)、折线统计图就是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 (2)、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从折线的起伏,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如教材第122页例1要解决“挑选身高是多少的队员参赛比较合适?”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选用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15个候选队员的身高的集中情况,教材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 由此体会★众数的特点: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教学时则可按此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选择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问题,学生较难理解,有时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只有合适与否的问题。因此要开放些。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巩固练习: 1. 下面是张强同学调查的某地区近几年的年降水量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降水量/毫米900 600 700 800 650 950

2、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2、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策略: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铺陈渲染激起兴趣 1、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2、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情境体验认知发现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三、自主抒发互动交流 1、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3、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4、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妙笔点睛精确整合 1、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五、诗化概括积累运用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 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 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