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字和同音词教学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认识到同音字和同音词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内容:1.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及分类。
2.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辨别与运用。
3. 常见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举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分类和辨别。
2. 难点:同音字和同音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特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实践活动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运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同音字谜语,引起学生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兴趣。
2. 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及分类:明确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它们在汉语中的作用。
3. 举例分析:分析一组常见的同音字和同音词,让学生学会辨别和区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同音字和同音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总结与练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练习时的准确性。
2. 练习题评价: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答题情况,检查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语文老师进行联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加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推荐一些有关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趣味性读物,让学生课后阅读,丰富知识。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认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同音字和同音词,避免在使用中出现错误。
二、教学内容:1.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及区别。
2. 常见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举例。
3. 同音字和同音词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辨别并正确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避免出现语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
2. 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区分同音字和同音词。
3. 采用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会正确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及重要性。
2. 举例分析,展示常见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用法。
3. 对比讲解,区分同音字和同音词。
4. 实践训练,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5. 总结讲解,强调同音字和同音词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例子,进行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课后作业,其中包括对课堂上讨论的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例子的总结,以及自己找到的额外例子。
2.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将分成小组,讨论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辨别和使用。
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参与度将作为评估的一部分。
3. 口语表达练习:教师将观察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辅导材料,用于提供有关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理论知识和实例。
2.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或视频,用于展示和分析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例子。
3. 互联网资源,用于寻找额外的练习和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区分它们的定义和重要性。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认识到它们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辨别、举例、练习等方法,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用法。
二、教学内容:1.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及区别。
2.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常见类型及例子。
3.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运用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类型及运用。
2. 难点:辨别同音字和同音词,以及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类型及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用法。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同音字和同音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类型及运用。
3. 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用法。
4.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实例。
5.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同音字和同音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口语表达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同音字和同音词。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4.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提供丰富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实例。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3. 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教具,如卡片、字典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高中语文选修《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正确辨析和使用同音字、同音词的能力。
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辨析与应用。
2.教学难点:同音字、同音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字知识,如汉字的构造、笔画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同音字和同音词吗?它们在语言中有什么作用?二、基本概念1.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
同音字:读音相同,但意义和形状不同的字。
同音词:读音相同,但词义和词性不同的词。
2.举例说明同音字和同音词,如“银行”与“行走”、“故事”与“事故”。
三、同音字辨析1.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例子:学习、学生、学校、雪、血四、同音词辨析1.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词:例子:学习、学生、学校、雪、血五、课堂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含有同音字或同音词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辨析和修改。
例子:他在学校学习很好。
(同音词辨析)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同音字和同音词,下节课分享。
2.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同音字和同音词吗?二、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应用1.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如修辞、幽默等。
2.举例说明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应用,如:例子:一位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没写作业?”学生回答:“我写了,但是‘马虎’把我的作业吃掉了。
”3.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同音字和同音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实践1.教师给出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进行表达。
例子:场景一:课堂上,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上厕所。
”场景二:一位同学在食堂吃饭,发现菜里有虫子。
四、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游戏1.游戏一:同音字接龙规则:每人说一个同音字,下一个人接一个同音字,但不能与上一个字重复,直到不能再接为止。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及用法。
2. 学会正确辨别和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教学难点:1. 辨别和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2. 拓展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词汇量。
二、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2.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听一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同音字和同音词。
2. 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用法,进行互动交流。
4.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辨别和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掌握情况。
2. 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扩展词汇,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积累。
3. 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知识。
4.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运用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课堂检测,测试学生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掌握程度。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
2. 学会辨析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区别。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字词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教学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和区别。
2. 分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区别。
2. 学生熟练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例子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问学生的日常体验,如听到什么“同”字或是“同”音的词,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
Step 2 学习同音字(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同音字的定义,即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同音字的特点。
Step 3 学习同音词(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同音词的定义,即发音相同但形象不同的词。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同音词的特点。
Step 4 区分同音字和同音词(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区分训练。
教师出示一组字词,要求学生辨析其中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并解释其中的区别。
Step 5 练习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同音字和同音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
然后进行答题和解释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辨析方法。
Step 6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列举更多同音字和同音词的例子,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这些字词进行造句或创作短文。
Step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强调同音字和同音词的重要性和运用场景。
Step 8 作业布置(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同音字和同音词造句或创作一篇小故事。
以上是一份可能的高中语文选修《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教案,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及反思)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别。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能力,避免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出现错误。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的敏感度,增强他们的语感。
二、教学内容1.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及特点。
2. 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常见类型。
3.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同音字和同音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听力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同音字和同音词的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
3. 举例:列举一些典型的同音字和同音词,进行分析。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同音字和同音词,并正确运用。
5.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同音字和同音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幽默等方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他们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
2. 反思教学过程:课堂活动是否有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价: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
2.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区分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差异。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利用听力练习,锻炼学生的听力技巧,增强对同音字和同音词的辨识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一些典型的同音字和同音词实例,用于教学演示。
2. 练习题库:设计一系列练习题,涵盖各种同音字和同音词类型。
3. 音频材料:选取一些含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听力材料,供学生练习使用。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优质教学设计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同音字和同音词的定义2.了解现同音现象产生的原因3.了解同音现象的不同应用并辩证看待教学重难点:了解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成因,警惕同音词的误用教学程序:一、导入:笑话一则:一天上司下来巡视,走到果园旁问一捐官:“现在黎庶如何?”捐官赶紧回答:“梨树甚多,结果颇少。
”上司说:“我问的是百姓!”捐官又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是不少。
”上司啼笑皆非说:“答非所问,岂有此理!”固然捐官无知,但同音字也确实混淆视听。
普通话中共1200个音节,常用字7000个左右,但汉字却有9万多,所以同音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同音妙用一:和珅:纪侍郎 , 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 ( 侍郎 ) 是狗毫无疑问!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 ( 御史 ) 吃屎,御史吃屎!同音妙用二: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二、“一个”对“多个”——同音现象之同音字汉语中的同音字,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1.同音字的分化多数情况下,同音字的存在不会影响交际,因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而且出现的语言环境也不同,可以结合具体的构词环境对同音字加以区分。
但是同音字中有一些同时也是词,比如:mǎ,可以有“马、码、玛、蚂、犸”,“马”可以单用,“码”就不能单用。
2.同音字的妙用谐音双关的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卖布不备尺--存心不量(良)和尚的住处——庙(妙)古诗中的对仗运用:马骄珠(朱)汗落,胡舞白蹄斜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青)江万里桥脑筋急转弯:布和纸怕什么?答案:布怕一万,只怕万一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答案:压它一下。
压(鸦)雀无声三、“听”着一样和“看”着一样——同音现象之同音词如果同音的字同时也是词,或者双音节词的两个字都同音,那就是同音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音字脑筋急转弯
狐狸、老虎、兔子哪一个最容易摔倒? 答案:狐狸。 原因:狐狸最狡猾(脚滑)。
布和纸怕什么? 答案:布怕一万,纸怕万一。 原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铅笔姓什么? 答案:萧。 原因:削铅笔。
同音字脑筋急转弯
麒麟飞到北极会变成什么? 答案:冰麒麟。 原因:冰淇淋
兔子和山羊比赛吹气球,谁输了? 答案:羊。 原因: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的运用风趣幽默,充分表现了汉语特点,丰富了 我们的生活。
同音现象在广告语中的运用虽然有助于广告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也容易使人混淆词语的正 误用法,也有其弊端,我们要辩证看待。
小试牛刀
请用《红楼梦》或《水浒传》中人物名字同音词对出下联。
上联:鸟在笼中 望孔明 想张飞 无奈关羽 下联:
女居楼内 簪宝钗 佩黛玉 确实可卿
同音字的妙用
歇后语:
卖布不备尺—— 存心不良(量) 打架拉胡子—— 谦虚(牵须) 千年的石像—— 老实人(石) 公共厕所扔石头—— 激起公愤(粪) 麻布袋换成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袋)
吉利话:
枣子、花生、桂圆、莲子—— 早生贵子
同音字的妙用
一穷书生与一千金小姐相亲相爱,就去小姐家提亲,员外老爷就指着家里的 一池荷塘出了上联:因荷而得藕,穷书生急得团团转,小姐就派丫环送来一 盘杏梅,书生急对:有杏不需梅,于是就成了一桩美满婚姻。
比如:lù 路露璐潞鹭 录禄碌渌绿(林) 陆 赂辂 戮 比如:jīngjì jīnglì jīngzhì
经济 经纪(人) 惊悸 经历 精力 精致 精制
鹿麓辘漉
同音现象之同音字
汉语中的同音字,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 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 同的多个汉字。
多数情况下,同音字的存在不会影响交际, 因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而且出 现的语言环境也不同,可以结合具体的构词环境 对同音字加以区分。
答案:B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妙趣横生的同音词
和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 物?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 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尚书) 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 狗吃粪,它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 无疑问!
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 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
同音词和多义词
同音词 例:大家(著名专家学者)大家(指一定范围内 所有的人) 简洁(指说话、行为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简单明
了,直截了当) 多义词
例:门槛:1门上的槛;2指一件事的难点;3指困难 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
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一一大的,如“海碗、海量”。 比喻义一一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火海”。
千言万语总关音之 同音字和同音词——
啼笑皆非
某日朋友聚餐,女服务员端上来一大盆羊肉,一碟 椒盐儿。座中有个小伙毫不客气的抓起羊腿,咔嚓就是 一口,大吃起来。小姐一见,忙说道:“先生,这个要 蘸着吃。” 小伙将信将疑的看了看她,于是拿着羊腿站 起来,咔嚓又是一口。 小姐赶紧过来问:“先生,您有 什么需要吗?” “啊?没有啊。” “那请您坐下来吃 吧。”
老师说:找两人我要班花。 于是投票评选班花,闹了 一节课,选出最漂亮的俩 女生。老师说:“去教务 处,搬花!”
广告人的情书
亲爱的: 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作天长地酒的思念,我
只想低问一句:“是否别来无恙?”年轻的心渴 望一明惊人,渴望着像钙世无双的一戴添骄那样, 创建丰功伟液。而此刻我已别无锁求。
我爱你的别具一革,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 也爱你默默无蚊的眼神。我不算食全食美,但会 令你终身无汗。
爱你的广告人
×年×月×日
情书中的同音字
衣衣难舍 天长地酒 一明惊人 钙世无双 一戴添娇 丰功伟液
• 依依难舍 • 天长地久 • 一鸣惊人 • 盖世无双 • 一代天骄 • 丰功伟业
别无锁求 • 别无所求 别具一革 • 别具一格 随心所浴 • 随心所欲 默默无蚊 • 默默无闻 食全食美 • 十全十美 终身无汗 • 终身无憾
护士看到一位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 说:“小心肝。”病人惊喜地回答:“小宝贝!”
某球迷骑自行车速度很快,路旁一居民提醒他 前方修路:“沟!沟!沟!”他以为找到知音,忙 侧头回应:“奥勒奥类奥勒!”时间过去两秒,“勒——” 的尾音变成了“啊—!”
歧义
同音闹出的笑话
腼腆的他终于鼓起勇气问 心爱的女孩:“你喜欢什 么样的男孩?“女孩说: “投缘的。”再问还是一 样。男孩伤心的说:“头 扁一点不行吗?”
鱼出水泊 悔吴用 思刘唐 只求宋江
高考链接
1、写出一组读音均为“jí”的同音字, 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集)腋成裘
(嫉) 贤妒能
(极)目四望
( 吉) 人天相
(疾)言厉色
(岌岌 )可危
书( 籍) (籍)贯
狼( 藉 )
高考链接
2、判断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组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小伙嘀咕着坐下来,看了看大家,小心翼翼的把羊 腿拿到嘴边,刚轻轻地咬了一口。 小姐又说:“先生, 这个要蘸着吃。” 小伙腾地一下站起来,挥舞着羊腿怒 气冲冲的嚷:“又要站着吃,又要坐着吃,到底该咋吃 啊!?”
无法避免的同音现象
汉语的22个声母和38个韵母,加上4声变化,这样 可以组合成1200个有效音节,而汉字在1万个以上, 于是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同音字和同音词。
吃屎,御史吃屎! 双 关
双关
《红楼梦》中的姓名双关: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甄英莲——真应怜 娇杏——侥幸 甄士隐——真事隐 贾雨村——假语存
紫鹃、雪雁 :杜鹃啼血,代表思情 ;大雁思乡南飞 (黛玉的故乡),雪雁无法南飞,无法回家。
同音闹出的笑话
一人骑车撒把前行,在岔路遇到交警。交警忙 喊到:手掌好!此人高兴回道:同志们辛苦了!
同音词和多义词
同音词是同一语音形式有几个意义,几个意 义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是音同义不同的词。 多义词是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它们之
间有一定的联系。 写法相同,读音相同的词,只要意义之间有联 系,就是多义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意义之间已经看不出什么
联系,那就是同音词。 在词典里,多义词往往是一个栏目里列出的几 个义项,而同音词,往往都需要单独列出。
广告中的同音现象
e网情深/ 有口皆杯/ 一步到胃/ 乐在骑中/ 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一箭钟情/ 牙口 无炎/
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开心一嗑/ 有痔不在年高/ 喝酒必汾,汾酒必喝 ……
你觉得这些广告的创意如何?
思考
请问:你怎样看待同音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呢? 同音现象在诗歌、对联、歇后语和吉利话中
荷——何,藕——偶, 杏——幸,梅——媒。
同音字的妙用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 。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莲”与“怜”同音,他看到儿子
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 “梨”与“离”同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 到酸楚难忍。 这副生死诀别对,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 魄。
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答案:压它一下。 原因:鸦雀无声(压雀无声)
同音现象之同音词
如果同音的字同时也是词,或者双音节词 的两个字都同音,那就是同音词了。
汉语同音词有同音同形(抄袭、大家)和 同音异形(立意/利益、深渊/申冤)两种情况。 后者又包括部分异形和全部异形两种情况。
同音词之所以产生,有语音偶合、历史音 变和词义分化三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