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乡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

上世纪刚刚兴起的“农家乐”旅游,兼有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优点,它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艺、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凸现了自然、纯朴、宁静、生态的主题,带有强烈的中国乡土气息,迎合了人们走出城市、追求生态、亲近自然的心理,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旅游者青睐的新型旅游形式。

1.农家乐旅游的概念界定关于农家乐旅游,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田喜洲[1]对农家乐定义是以农民家庭为依托、以农村自然风光以及具有乡土气息的农家生活为特色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除传统的农耕乐以外,通过利用海鲜优势、在海边发展的鱼家乐,利用森林优势、发展“森林之家”;利用草原优势、发展蒙古包等等都属于农家乐,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

胡卫华[2]给出的定义点出了农家乐游客的旅游内容,即游客可以在农家乐旅游地观民风民俗、赏田园风光、品农家风味、闻泥土芳香,真正可谓其乐无穷。

马艳霞[3]认为农家乐是通过游“乡村农家”来学习感悟“乡村文化”,其着重突出的是“乡村文化”的内涵。

杜春霞[4]指出,农家乐旅游是指具有鲜明农家乐元素,即赏农家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新兴旅游业态。

此概念对农家乐投资和经营主体更加广泛,不局限在农家、农户、农民,还增加了工商资本;内容更强调“农家乐元素”的开发与挖掘。

综上所述,农家乐旅游是指在城郊或乡村突出开展具有“农家”元素的休闲体验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2.农家乐旅游的缘起与发展2.1 农家乐旅游的缘起。

农家乐旅游起源于国外的乡村旅游。

一般认为,国内最早的农家乐出现在1987年成都市郭县友爱乡农科村。

该村的一位花卉苗圃经营户,在原来的苗圃基地上增加了餐饮、住宿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城里人来旅游观光住宿,后来这种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态被省领导称为“农家乐”。

《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农家乐是指农村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开展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农家美食等服务项目的产业形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农家乐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1.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民对生态环保、自然风光、乡村田园等方面越来越关注。

农家乐正好满足这个需求,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同时农家乐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2.产业链逐步完善农家乐产业以农业为基础,覆盖了农产品生产、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目前,农家乐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形成了从农业生产到乡村旅游等全链条的产业体系。

3.多元化服务项目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家乐的服务项目也逐渐多样化。

在传统的农事体验、美食品尝等服务基础上,还新增了温泉、茶艺、SPA等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服务质量不稳定在农家乐发展过程中,一些家庭式农家乐由于基础薄弱,缺乏专业的服务人员和管理经验,服务质量不稳定,有时会给消费者带来不良体验。

2.产品同质化严重随着农家乐的迅速发展,许多区域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产品、服务、景点等场所相似度高。

这种情况会导致消费者对农家乐品牌价值的质疑,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3.农家乐能否持续发展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属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城市居民对“乡村”,特别是乡村美食、美丽风景等的向往,但是农民在开发农家乐时,不能盲目跟风,需因地制宜,发现其地域文化和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项目。

三、发展思路加强农家乐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创造一种好客、热情、实在、优质、放心的品牌形象。

建立健全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

2.扩大服务项目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农精品、乡特色”的深入开发,研发更多多元化、创新玩法、提档升级的服务项目,令消费者好不停手、好吃好住好玩好购。

农家乐开题报告

农家乐开题报告

农家乐开题报告农家乐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农村旅游逐渐兴起,农家乐作为一种以农村为背景的休闲度假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农家乐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又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增加收入的机会。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农家乐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农家乐的发展在中国已有多年历史,但近年来才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

目前,农家乐在许多乡村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自家的农田、农舍改造成农家乐,提供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农家乐存在的问题然而,农家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农家乐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培训,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其次,一些农家乐在经营过程中缺乏规范,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农家乐行业的形象。

此外,由于农家乐的发展相对较快,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农家乐缺乏差异化的特色,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四、农家乐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农家乐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首先,农家乐需要加强管理,引入专业化的团队进行运营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其次,农家乐需要注重规范经营,加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此外,农家乐还应该注重创新,发展具有差异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游客。

例如,可以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知识;还可以开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农村生活。

五、结论农家乐作为一种兼具休闲度假和农民增收的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环保的追求,农家乐有望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农家乐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农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经营和创新发展,农家乐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农民提供更多增收机会,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体验。

农家乐旅游现状调研报告

农家乐旅游现状调研报告

农家乐旅游现状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农家乐旅游这一特色旅游项目也逐渐兴起。

然而,农家乐旅游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本文将对农家乐旅游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

一、市场状况在中国,农家乐旅游市场正在逐渐成熟。

根据相关报道,2018年中国共有7.56亿国内游客,其中有24.7%的游客选择了农家乐旅游。

而根据《2019中国农家乐旅游白皮书》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经有26.8万家农家乐,规模达到3.4万亿元。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农家乐旅游市场的增长潜力将会更大。

二、现状问题1. 服务质量不稳定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不稳定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些农家乐提供的服务水平差,有的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现象,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口碑。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一些农家乐的卫生、安全等问题也存在隐患。

2. 设施落后一些农家乐的设施和硬件条件落后,不能满足游客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

3. 经营理念陈旧当前,一些农家乐的经营理念较为陈旧,只注重吸引游客而忽略服务的质量和品牌的价值。

而且一些经营者口碑不佳,不注重客户的服务体验与维系,无法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忠实的客户群体。

4. 旅游体验单一一些农家乐提供的旅游体验单一,难以吸引游客,尤其是青年游客。

当前,消费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提高了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单一的体验难以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的需求。

三、改善方案1. 投入管理和规范经营为解决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农家乐应该加强对于服务质量的管理和规范经营,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和标准。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农家乐的管理和行业规范,规范农家乐的经营行为和服务流程。

另一方面,农家乐经营者也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农家乐是一种农村旅游模式,以农家为主要服务场所,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一系列服务。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文化、休闲等旅游需求的提高,农家乐旅游也在逐渐兴起。

但是,农家乐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对策。

一、现状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注册农家乐万家,其中正式经营的有8300多家,建成农家乐游客接待能力为2000万人次。

农家乐游客主要来自城市或其他农村地区,对于乡村风景、民俗文化等有浓厚的兴趣。

二、问题尽管农家乐旅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住宿和卫生条件较差。

一些农家乐由于专业程度不够,住宿设施和卫生条件较差,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2.服务体验不佳。

一些农家乐缺乏专业的服务意识,对游客的服务体验不佳,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

3.安全意识薄弱。

农家乐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导致一些游客发生了安全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三、对策针对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规范管理。

加强对农家乐的规范管理,确保农家乐的住宿、卫生、食品等符合相关的标准,并通过认证体系等方式加强监管和管理。

2.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农家乐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加强安全防范。

加强农家乐旅游的安全防范,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游客的安全。

同时,加强对农家乐建筑、设施等的安全检查和维护,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农家乐旅游在发展中面临着多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只有通过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强安全防范,才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保障。

农家乐开题报告

农家乐开题报告

农家乐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农家乐,又称农庄、农家院等,是一种以农业为特色,结合观光、旅游、休闲、餐饮、农事体验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兴趣增加,农家乐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

农家乐不仅有助于乡村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同时也提供了城市居民与自然、农业的联系,增强了环保意识和对乡村文化的了解。

然而,目前农家乐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低等。

为了提高农家乐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本项目将开展一项研究,旨在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优化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农家乐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2.1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家乐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农家乐活动,推动农家乐行业的发展。

2.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农家乐现状调研:对当前农家乐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农家乐的规模、经营模式、客户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2.农家乐管理模式研究:通过研究农家乐管理模式,分析目前农家乐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农家乐服务质量提升:通过研究游客对农家乐的需求和满意度,提出相应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案,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4.农家乐市场营销策略研究: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提出相应的农家乐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农家乐活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文献调研: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农家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经验。

2.实地调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农家乐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其管理模式、服务质量等情况。

3.数据分析:通过对游客的调查问卷和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了解游客对农家乐的需求和满意度。

4.市场研究:通过对目标游客群体的调查和市场竞争情况的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5.方案设计: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农家乐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并制定农家乐市场营销策略。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农家乐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农民自办或与投资商合作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追求,农家乐旅游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农家乐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首先,农家乐旅游目前的现状是市场潜力巨大,但很多农家乐存在同质化问题。

许多农家乐在经营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缺乏差异化,导致游客缺乏新鲜感。

为了推动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开发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更多游客。

其次,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还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很多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在农村地区改善交通、通信和生活设施,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农家乐旅游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许多农家乐的宣传渠道主要是传统媒体和口碑传播,这种宣传方式存在受众范围狭窄和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渠道,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此外,农家乐旅游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管理支持。

许多农民缺乏经营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低下。

应通过举办培训班、推广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农民的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提高农家乐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最后,农家乐旅游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家乐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家乐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管,保障游客的权益,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总之,农家乐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只有充分发挥农家乐旅游的优势,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农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以及体验农村生活的重要方式。

农家乐作为一种重要的农村旅游形式,其本质是以农村为背景,以农业文化为特色,提供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体验,以及农村风景观赏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休闲消费方式。

然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非发达地区,“农家乐”旅游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现状当前“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据统计,截至2017年,中国农家乐业已经有100万家,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5亿人次以上。

而且,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支持,在农村旅游发展中,“农家乐”旅游在其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游客对“农家乐”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为“农家乐”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问题1.产品单一:目前“农家乐”旅游主要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体验为主,但涉及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产品的种类和品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的游客需求。

2. 基础设施薄弱:由于许多农家乐以农村自然条件为主要景点,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产品宣传,导致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够。

此外,很多农家乐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游客的住宿、交通等问题也需要得到改善。

3.经营模式单一:许多农家乐经营模式都是简单的提供食宿服务,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农家乐的经营模式需要创新,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三、对策1.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应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更符合游客需求的新型产品和旅游项目。

在保证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增加互动性强、娱乐性好的旅游项目,提高产品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农家乐的扶持力度,提高农家乐的整体管理、卫生、环境等各方面的品质。

同时,在农家乐的推广宣传上,应将重点放在网络营销上,及时掌握游客需求,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论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农家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尤其与当地的特定地域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农家乐”在中国出现较晚,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我国“农家乐”旅游业的产生,是在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整个旅游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

使我国旅游业一改以往单一化的局面,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近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就是一种拓展旅游思路,满足广大旅游者日益变化的心理需要而开发出的新型的旅游项目。

其次,“农家乐”在中国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农家乐作为社会风情游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起源于在日本兴起的家庭旅游。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东京等地推出了“日本家庭访问”,让游客有机会可以直接接触和了解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

农家乐旅游在国外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多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波兰等。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

农家乐旅游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

近年来国内外政府积极推动农业旅游旨在大力增加农业收入、繁荣乡村经济。

在这种
形势下,农家乐旅游验证了“星星点火,可以燎原”。

例如,“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9华夏城乡游”、“99生态旅游年”等等,这些活动的启动,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我国,目前农家乐旅游主要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庆为主题。

其返璞真、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正日渐成为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农家乐”旅游已成为当地农

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研究意义
农家乐”是以农村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

但是,由于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

首先,它丰富和完善了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

其次,它有利于分流旅游高峰期的客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再者,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最后,杭州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品质是它的重中之重,梅家坞“农家乐”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对杭州旅游业会带来良好的口碑和辅助效应。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国内现状及梅家坞农家乐现状:从国内农家乐发展状况、梅家坞的地理特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梅家坞农家乐发展的现状。

农家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景区环境承载、管理布局、经营模式、设施设备等方面着手探讨梅家坞农家乐所存在的问题。

问题探讨:对梅家坞农家乐存在的问题,从经营者、管理者到我们政府机关的角度来探讨解决农家乐存在的问题。

提纲:
一.引言部分
二.概述农家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一)农家乐的概念
(二)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四)农家乐得以兴起的原因
三.分析梅家坞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优势
(一)梅家坞的现状
(二)梅家坞的发展背景
(三)梅家坞发展农家乐的独特优势
四.发现农家乐发展的瓶颈
(一)服务项目单一,缺乏个性化色彩。

(二)缺乏有效管理,景区次序混乱。

(三)景区环境容量超限,环境质量下降
五.提出农家乐发展的对策
(一)开发多元化产品,体现个性化色彩。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文化素质
(三)加强生态保护,重现秀美风光。

六.最后总结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分析国内及当地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状,借鉴其他地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和经营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梅家坞当地特色的旅游之路,改善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梅家坞“农家乐”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

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此外还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
[1] 于函. 论吉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对策[J].青岛大学旅游学院.2010年 08期.
[2] 沈惠惠.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以杭州梅家坞农家乐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3).
[3] 徐文箫叶云. 杭州对梅家坞景区进行全新规划[J].中国旅游报, 2009.2.4 11版.
[4] 池静、崔凤军.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 第7期 21卷.
[5] 张文菊、杨晓霞. 风景名胜区发展“农家乐”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缙云山景区农家乐为例[J].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06,34(23).
[6] 魏斌林丽波. 浅谈开展“农家乐”旅游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0年 08期.
[7] 陈吉. 杭州梅家坞更新过程中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研究[D].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8,(03).
[8] 段敬丹. 浅谈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 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2006,(04).
[9] 黄黎明王艳丽. 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深层次开发的对策分析[J]. 特区经济,2005年 12期.
[10] 张雯、张广胜.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第3期第25卷.
[11] 温芳. 农家乐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条件分析——以南京浦口区乌江镇“十里农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6).
[12] 曾建明、肖洁. 略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 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0年第8期第26卷.
[13] 包书政、王志刚. 日本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20).
[14]李叶妍. 农家乐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以天津市蓟县为例[J]. 农村经济, 2010年第7期.
[15] 徐斌、邵伟丽. 乡土元素在杭州梅家坞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J].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2010年3月第37卷第1期.
[16] Gordon clark&mary chabrel. Measuring Integrated rual tourism (2007) Tourism Geographies, V ol9,No.4,371-386
[17] Richard Sharpleya and Deborah Jepson, Rural tourism: A spiritual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K.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K. July 5 2010. V olume 38,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52-71
[18] Monica Iorioand Andrea Corsalea. Rural tourism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in Romania . University of Cagliari, November 12 2009.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确定选题。

2011年1月5日前完成。

第第二阶段:完善思路,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

2011年1月15日前完成。

开题报告于2011年1月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正文,开展调查研究。

2011年2月19日前完成初稿,并分别在3月上旬、中旬和下旬进行三次修改。

第四阶段:成文,装订。

于4月中旬前完成最后的工作。

第五阶段:答辩。

于5月中旬完成。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主要特点
一、研究对象是在景区内的农家乐,所以需要特别考虑景区的环境承载度。

二、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而可以利用其品牌效应,但是,要保证其旅游产品的品质。

创新点
一、开发多样性的农家乐旅游产品。

二、更加强调保护景区内环境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