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含答案)
初三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初三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初三的学生在复习中考语文的时候,做仿真模拟试卷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做试卷,可以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其中。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三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三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
(30分)1、根据拼音,在下列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汉字。
(1分)①下课后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吓得我hàn shǒu dī méi( ),不料老师并没有狠狠批评我,只是提醒我以后注意。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三叶草和茑萝(niǎo luó)藤缠络着,三叶草有爱心一般的叶,茑萝有松针似叶子。
B、这句话运用了肖像(xiāo xiàng)描写,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C、游园联欢会正开得热烈,忽然来了一场暴风雨,真是大煞风景(dà shā fēng jǐng)D、鲁迅以笔做刀枪,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3、下列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我从没见过主人袖手旁观反而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B、我对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和善于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一直是非常钦佩的。
C、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D、张三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3分)A、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在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取得优秀成绩。
B、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为75.6公里以上。
C、张教师虽然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D、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下列对课文描述正确的语句是( )。
(4分)A、《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作品,文章以象征的手法,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初三模拟考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悲怆(chuàng)瞬息(shùn)颓废(fèi)B. 融会贯通(huì)翻箱倒柜(xiāng)炽热(chì)C. 落落大方(lào)恣意(zì)振聋发聩(kuì)D. 窃窃私语(qiè)恍若隔世(huǎng)惟妙惟肖(xiào)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她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回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C. 为了完成作业,我熬夜到很晚,导致第二天上课精神不振。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
B. 父母的关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C.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D. 毕业典礼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学们深受鼓舞。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美得如同一幅画。
B. 雨中的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梁。
C. 她的笑声,如同夜莺般动听。
D. 河水奔腾不息,仿佛一条银色的巨龙。
答案:D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B. 请问您需要我帮忙吗?C. 你这文章写得真差劲,重写一遍!D. 这件事儿,我觉得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答案:B二、填空题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的景象。
(2)他的表演()极了,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答案:(1)蔚为壮观;(2)惟妙惟肖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他的演讲,语言(),富有感染力。
答案:(1)拟人;(2)生动8.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这篇文章讲述了()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上册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上册#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上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溅(bèng)稽首(qǐ)B. 箴言(zhēn)缄默(jiān)踌躇(chóu)C. 谄媚(chǎn)蹒跚(pán)缄默(jiān)D. 剽悍(piāo)蹊跷(qī)哽咽(y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D. 她的声音如同夜莺般悦耳。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会不知道呢?C. 你难道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进取。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他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勤奋。
C.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D. 你为什么不回家?因为工作太忙了。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掌声如雷。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进取。
D.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初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缄默(jiān)恣意(zì)瞠目结舌(chēng)B. 蹒跚(pán)缱绻(quǎn)箴言(zhēn)踽踽独行(jǔ)C. 缄默(jiān)恣意(zì)瞠目结舌(chēng)蹒跚(pán)D. 缱绻(quǎn)箴言(zhēn)踽踽独行(jǔ)镌刻(ju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真是栩栩如生。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真是无所不为。
C. 他做事总是有条不紊,真是井井有条。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真是才高八斗。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B. “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他问我。
C. “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他问我。
D. 他问我:“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笑了。
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C.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D.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情怀。
7.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他鞠躬尽瘁的决心。
8.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来表达自己_________的志趣。
2024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24.5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4.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信心动摇时,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鼓励自己坚持本心,坚定志向。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
(22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尚节亭记(节选)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①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注释】①澹乎:恬静、安然的样子。
5.【甲】诗作者是南宋文学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2分)6.下列各句中“为”字的释义各不相同,请作解释。
(4分)(1)岂徒为.玩好而已 ( )(2)故为.亭竹间 ( )(3)以为.读书游艺之所 ( )(4)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 )7.下列对【丙】文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的确是有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试卷以及答案

初三模拟试题一、语言运用1.下面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
(2分)①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②要想学好英语,必须认真用耳朵听,还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作好笔记。
2. 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6分)《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写道: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这段文字是__________描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滔滔白浪”与“大胡子”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关系,构造了_______短语。
请仿照画线句子,仿写一个句子。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满分8分]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帏②绝编③,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因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帏: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帏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指读书专心。
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借指读书刻苦。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患.记问不若人②或.中夜不寝时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独下帏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②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也。
5.通过本文“司马光好学”的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三、说明文阅读[满分15分]转基因食品安全吗?①欧盟委员会19日正式批准进口销售转基因玉米Bt-11及其罐头制品,这是欧盟自1998年后首次批准在其成员国内销售转基因食品。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也引起了许多欧盟民众的担心。
争议与担心的焦点是: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吗?②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食品。
初三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B. 沉湎C. 惟妙惟肖D. 拈轻怕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不断提高,但他并不骄傲。
B.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陶醉。
C.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躺在那里。
B.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无数的小眼睛。
C. 那朵花真美,像一位仙子。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爱不释手。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蜿蜒(wān yán)C. 繁殖(zhí zhí)D. 崇高(chóng gāo)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真心实意:真诚的心意。
B. 雕梁画栋:雕刻着花纹的梁和栋梁。
C.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
D. 纵情山水:尽情地欣赏山水风光。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爱不释手。
B. 他用勤奋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他的脸色苍白,看起来很疲惫。
7.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
改句:他每天早上都跑步。
B. 原句: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改句: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C. 原句:那本书真好看,我看了三遍。
改句:那本书真好看,我看了三遍。
D. 原句:他们一起去了公园。
改句:他们一起去了公园。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不断提高,但他并不骄傲。
B.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陶醉。
C.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测试卷(A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 分)
一、综合性学习(共20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
(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
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全面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4分)(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6分)
(3) 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字)(4分)(4)针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现象,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米粽之忆
雷抒雁
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
端午的先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
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
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接着是包粽子。
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子里。
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
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捆那米粽。
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
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
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
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便开始打架。
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
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
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
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登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
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
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始开镰收割了。
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
不管!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着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
夏夜蚊子多,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唉,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
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
我的爷爷,那个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了。
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节日,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应算是一个纪念吧。
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
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选自2010年06月12日《今晚报》,有删除)1、文题“米粽之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2、文中作者围绕“米粽”回忆了哪几件往事?(6)
3、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划线句子。
(4分)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
4、读完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第10段“让人止不住要落泪”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5结合文章,说说文中如何塑造了母亲年这个人物形象的。
(150字左右)(10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___________让我奔跑
补充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参考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
4分(1)学生体质下降。
(意思对即可)
6分(2)①阳光下(或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3分)
②充满活力(或体魄强健、意志坚强)(3分)
4分(3)示例: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体现活动主题,语言简洁凝练即可)
6分(4)示例:均衡营养,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重视体育锻炼,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每条2分,针对体质下降提合理建议,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共30分):
1(6分).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每点各3分,共6分)2(6分)回忆家乡包粽插艾的端午习俗和端午节的来历: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割艾草、插艾草;端午是祭祀的节日,回忆亲人。
3. (4分)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头跳跃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待。
4. (4分)表达了“我”对端午节和母亲的怀念之情。
5. (10分)文中通过动作、语言、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描写母亲包粽子、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的具体事例,塑造了母亲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疼爱儿子,吃苦耐劳,赋予传统美德的慈母形象。
(手法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分析人物形象4分,语言表达2分)
写作(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46分)说明书写(4分)
一类卷(50—43)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
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
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
病。
赋分范围:46—39分
以42分为基准分上
下浮动,然后加书
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
确,错别字2个以
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以36分为基准分上3分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42—37) 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
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38—33分 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
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2—26分
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5—0分
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