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多媒体显示100 m赛跑录像)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

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

教师:对,1000米=1千米,1 km=1000 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学生1:我们测量学校小操场长40米,25个小操场那么长是1000米。

学生2:学校的环形跑道长250米,4圈的长度是1000米。

学生3:我们测得跑道长50米,20个跑道的长是1000米。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千米和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重庆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重庆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边说边板书)二、探究新知1.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半圈是200米,2圈是800米,2圈半是1000米。

2.联系生活,再次建立“千米”观念。

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

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10个)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3.实践感知。

我们现在一起去运动场上走去,去感受一下1千米到底有多长。

围绕跑道进行教学,体验1米、50米、100米、1千米的长度。

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吗?小组交流讨论。

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互相判断其他同学说的是否合理。

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千米的认识教案[推荐五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推荐五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千米的认识教案千米的认识[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到甜甜地梦里,跟着孙悟空一起认识了毫米和分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分米的长度吗?那1厘米、1米呢?2、练习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板书:金箍棒1千米热气球高度1000米飞机高度2千米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1千米。

(1)对于千米这个新朋友,你想了解些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千米的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你猜的很对,板书:1千米=1000米(3)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

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C:咱班有的同学家离学校大约1千米。

(4)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千米?(公路上、里程表)(5)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教案名称:千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的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千米的概念,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以及能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 学生能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熟练运用换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直尺、米尺、千米模型。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PPT上的图片,图片上有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路旁边的里程碑上写着“50千米”。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知道里程碑上的‘50千米’是什么意思吗?”2. 例题讲解:教师拿出千米模型,向学生解释千米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千米的长度。

然后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1千米等于1000米。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实际问题解决。

例如:“一辆汽车行驶了30千米,请问它行驶了多少米?”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互相解答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千米的认识板书内容:1千米 = 1000米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实际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换算:(1)2千米等于多少米?(2)500米等于多少千米?2. 实际问题解决:小明家到学校距离是8千米,他骑自行车去学校需要20分钟。

请问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米/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掌握较好。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15篇[通用]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三、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四、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五、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1)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3)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厘米)(2)测量硬币的厚度。

(毫米)(3)测量课桌的高。

(分米)(4)测量教室的长。

(米)师: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4、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3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3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3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

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④教室地面约长8()。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一1000 步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1 千米的测量方法。

2.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察,实际估测和数学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老师发现我们三(2)班的同学身材普遍较高,有的同学都赶上管老师高了。

你们看看管老师身高是多少呢?师生交流。

(略)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有序地说一说吗?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厘米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

师:如果测量1 支钢笔的长度,你想使用什么长度单位?生:我想用厘米作单位。

师:那测量1 枚硬币的。

厚度,你想使用什么长度单位?生:用毫米这一长度单位。

师:能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吗?你想用什么作单位?生:也可以,但我想用米作单位更合适。

师:那如果测量淮安到北京的距离,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想用千米来测量,因为如果还用厘米或米作单位就太麻烦了。

师:测量较长距离的长度,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就是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千米。

(板书:千米)看到千米你最想知道什么?生1:1 千米有多长?生2:1 千米等于多少米?师: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呢?1 千米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板书: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

(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操场的东墙一直到西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学校小操场的南墙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一、多元复习、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

出示:120千米。


(预设2:不能,不知道。

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

出示:120千米。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2)老师找到了一些用千米作单位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长城全长大约6700千米;地铁1号线全长大约30千米;珠穆朗玛峰大约高9千米;地球的最深点在斐查兹海渊,深度大约为11千米。

(3)说说测量什么长度时适合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特别长、特别深、特别高……
3、猜测1千米有多长
同学们猜一猜1千米有多长?同学们谁猜的对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三、推算联想、感悟“千米”
1、在手拉手活动中,初步感悟1千米
(1)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吗?用手比一比。

(2)请5个同学手拉手,说说大约有多长?
(3)10个同学手拉手呢?100个同学呢?
(4)1000米有多长,需要几个同学手拉手?
1000个同学手拉手的长度大约是1000米。

我们全校才有600多
学生,还要再来300多个。

说说1000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000米很长很长……)
2、通过教室的长度累加,再次感悟1千米
(1)知道咱们的多媒体教室有多长吗?咱们手拉手量一量。

(2)算一算,1000米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排列在一起的长度?感觉怎么样?
3、借助学生的活动体验,进一步感悟1千米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走完100米跑道,大约走了多少步?
(2)小组汇报: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是100米?
(从学校操场的东墙一直到西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学校小操场的南墙大约是100米。


(3)照这样计算,1000米要走几次?大约走多少步?
(4)走10个100米的距离和走2000步的距离大约都是1000米。

4、以周围环境为素材,深入感悟1千米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从学校出发到哪儿的距离是大约是1000米?
(2)展示长度是1000米的路线
出示图片:从学校门口到京深海鲜城的距离大约是1000米;
从学校门口到肖村的火车道距离大约是1000米。

5、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1000米也可以写做1千米。

不过,1000米和1千米听起来
不太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它们区分开。

出示: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2)我们之前猜测1千米的长度对吗?
(3)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1千米=1000米1km=1000m
小结:1000米也可以写作1千米。

(4)填空。

2千米=()米3000米=()千米
6000m=()km12km=()m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从学校门口到宋家庄地铁站口大约2()。

(2)一支铅笔大约长18()。

(3)学校的旗杆大约高7()。

(4)中国的领土从东到西最远大约长5500()。

2、计算
(1)一节地下管道的长度是20米,()节管道的长度是1千米。

(2)公共汽车1站大约长500米,()站之间的距离是3千米。

3、解决问题
600米
学校足球场
350米700米400米
图书馆小明家
650米
小明从家出发,先到图书馆后再去学校,从学校出来后去过足球场之后才回家,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丰富知识
(1)还有比千米更大的单位,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光年)
(2)读一读: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离,它是由时间和速度计算出来的,光行走一年的时间叫“一光年”。

即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千米。

五、畅谈体会、课外延伸
1、请同学们谈一谈,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课后用步测法测量:
(1)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2)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板书
千米的认识
千米(公里)km米m厘米cm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