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形成机理
多孔陶瓷挤出成型工艺

多孔陶瓷挤出成型工艺多孔陶瓷挤出成型工艺是一种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挤压使陶瓷粉末在模具中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坯体,然后在高温下烧结成型。
以下是多孔陶瓷挤出成型工艺的详细介绍:一、原料制备多孔陶瓷挤出成型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粉末、有机添加剂和溶剂。
其中,陶瓷粉末是制备多孔陶瓷的主要原料,其颗粒大小和分布对成型过程和成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机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提高陶瓷粉末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使其更容易挤出成型。
溶剂则是为了使陶瓷粉末和有机添加剂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料。
二、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多孔陶瓷制备的关键步骤。
其主要流程包括浆料制备、模具设计、挤出成型和坯体切割等。
具体步骤如下:1.浆料制备:将陶瓷粉末、有机添加剂和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料。
2.模具设计:根据所需的多孔陶瓷形状和尺寸,设计相应的模具。
3.挤出成型:将浆料装入挤出机中,通过挤压将浆料挤出模具中,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坯体。
4.坯体切割:将挤出成型后的坯体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三、烧结成型烧结成型是多孔陶瓷制备的最后一步,其主要目的是使坯体在高温下烧结成型,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多孔陶瓷。
具体步骤如下:1.预热:将切割好的坯体放入烧结炉中进行预热,使其温度逐渐升高。
2.烧结:将预热好的坯体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和一定孔隙率。
3.冷却:将烧结好的多孔陶瓷坯体从烧结炉中取出,进行自然冷却,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可使用。
总之,多孔陶瓷挤出成型工艺是一种制备多孔陶瓷的有效方法,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成品质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过滤、吸附、隔热等领域。
第3章 2多孔陶瓷制备技术、特点以及应用

• 3.1.1 粉末烧结法
• 1 颗粒堆积法 • 颗粒堆积法也称骨料堆积法或固态烧结法,该方法是以 微细粉体为骨料,利用微细粉体易于烧结的特点,在高温时 生成液相并使其相互连接起来。由于每一个微细粉体颗粒仅 在几个点上与其他颗粒相互连接,因而彼此之间存有很多相
互贯通的空隙,在材料冷却后便形成三维的孔隙通道。
3.1.3 挤压成型法 挤压成型法常用于制备单向通道的管状或块状多孔陶瓷, 具体工艺是:将原料粉碎湿磨后制成泥浆,然后由挤出机从 带有蜂窝结构的模具中挤出,或由浇注机浇注到多孔网格模 具中,形成孔隙结构具有设计要求的坯料,最后对坯料进行 干燥和烧结,获得多孔陶瓷。
陈云峰等将高岭土和氧化铝配置为浆料,以多种有机物
为粘结剂,经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管状坯料,后经干燥脱
水和高温烧结制备出高岭土基多孔陶瓷,并发现材料的渗透
率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
3.1.4 有机泡沫浸渍法 • 有机泡沫浸渍法是1963 年由美国学者Schwartz walder
等发明的,其原理是利用有机泡沫特殊的三维开孔网状骨架 结构做模板,将陶瓷浆料均匀涂覆在其表面形成涂层,干燥 后烧掉有机泡沫,从而获得具有有机泡沫一次反型结构的多
剂和凝胶剂组成。悬浮液中泡沫的产生的方式可以通过机械
法泡、注射气流发泡、热解反应释放气体发泡等。有些气泡 可能收缩或者消失,有些则可以长大。包围气泡的浆料膜可 以保持完整直至稳定,形成闭孔泡沫,也可以破裂,形成部
2 添加造孔剂 在陶瓷浆料中加入可燃性或者挥发性的造孔剂,如混入某 些有机物,聚合物或者炭粉。这些造孔剂在浆料固化后的烧结 过程中被烧除,或者挥发掉,从而在陶瓷体中留下大量的孔隙, 从而得到多孔陶瓷。 利用陶瓷悬浮液进行发泡来制备多孔陶瓷是一种十分经济
多孔陶瓷制备及应用

多孔陶瓷制备及应用多孔陶瓷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陶瓷材料,它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均匀分布的孔隙结构,广泛应用于过滤、吸附、催化、电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下面我将从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两个方面来介绍多孔陶瓷。
一、制备方法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模板法、聚结剂法和发泡法。
1.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某种模板材料(如聚合物微球、泡沫等)作为模板,通过固化、烧结等工艺将模板材料与陶瓷材料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处理或溶解模板材料,得到具有孔隙结构的多孔陶瓷。
模板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具有孔隙分布均匀、孔径可控的特点。
2.聚结剂法是一种通过添加聚结剂来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聚结剂可以提高陶瓷颗粒之间的粘结力,使得陶瓷颗粒形成一定的孔隙结构。
常用的聚结剂包括有机胶体、胶粘剂等。
聚结剂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磨性。
3.发泡法是一种通过气泡或气体在陶瓷浆料中的分散和膨胀,形成孔隙结构的方法。
发泡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具有孔隙分布均匀、孔隙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制备高孔隙率的多孔陶瓷。
二、应用领域多孔陶瓷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过滤材料: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可以作为过滤材料应用于液体和气体的过滤领域。
例如,多孔陶瓷可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2.吸附材料:多孔陶瓷具有大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
例如,多孔陶瓷可以用于吸附有害气体、重金属离子等。
3.催化剂: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用于负载催化剂,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多孔陶瓷可用于汽车尾气催化转化等。
4.电化学材料:多孔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支撑材料。
5.生物医学材料:多孔陶瓷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稳定性,可用于骨修复、组织工程等方面。
例如,多孔陶瓷可用于骨组织修复、人工关节等。
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1. 多孔陶瓷概述多孔陶瓷又被称为微孔陶瓷、泡沫陶瓷,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是由骨料、粘结剂和增孔剂等组分经过高温烧成的,具有三维立体网络骨架结构的陶瓷体。
多孔陶瓷是近30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因其基体孔隙结构可实现多种功能特性,所以又称为气孔功能材料。
多孔陶瓷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透过性、高比表面积、极低的电导率及热导率等性能。
可用作过滤材料、催化剂载体、保温隔热材料、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冶金、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
多孔陶瓷一般可按孔径大小分为3类:微孔陶瓷(孔径小于2nm)、介孔陶瓷(孔径为2~50nm)及宏孔陶瓷(孔径大于50nm)。
若按孔形结构及制备方法,其又可分为蜂窝陶瓷和泡沫陶瓷两类,后者有闭孔型、开孔型及半开孔型3种基本类型。
根据陶瓷基体材料种类,将其分为氧化铝基、氧化锆基、碳化硅基及二氧化硅基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孔陶瓷种类繁多,可以基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多孔陶瓷是由美国于1978年首先研制成功的。
他们利用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制成多孔陶瓷用于铝合金铸造中的过滤,可以显著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并在1980年4月美国铸造年会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此后,英、俄、德、日等国竞相开展了对多孔陶瓷的研究,已研制出多种材质、适合不同用途的多孔陶瓷,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日益先进,产品已系列化和标准化,形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首要特征是其多孔特性,制备的关键和难点是形成多孔结构。
根据使用目的和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不同,近年逐渐开发出许多不同的制备技术。
其中应用比较成功,研究比较活跃的有:添加造孔剂工艺,颗粒堆积成型工艺,发泡工艺,有机泡沫浸渍工艺等传统制备工艺及孔梯度制备方法、离子交换法等新制备工艺。
2.1 多孔陶瓷的传统制备工艺2.1.1 添加造孔剂工艺该工艺通过在陶瓷配料中添加造孔剂,利用造孔剂在坯体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然后经过烧结,造孔剂离开基体而成气孔来制备多孔陶瓷。
多孔SiC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多孔SiC陶瓷的制备与应用多孔SiC陶瓷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其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凝胶注模法、聚合物发泡法、凝胶燃烧法和浸渗法等。
凝胶注模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多孔SiC陶瓷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将硅源和碳源在溶剂中制备成凝胶,然后通过注模成型,最后进行干燥、烧结等工艺步骤得到多孔SiC陶瓷。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较好孔隙互通性和一定尺寸和形貌控制的多孔陶瓷。
凝胶燃烧法是一种制备多孔SiC陶瓷的快速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硼酸和硼氢化钠等物质共烧制得到多孔陶瓷。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然而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燃烧过程,以避免生成非晶相。
浸渗法是一种制备高性能多孔SiC陶瓷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聚合物浸渍到多孔炭材上,并经过热处理得到多孔SiC陶瓷。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好力学性能的多孔陶瓷。
多孔SiC陶瓷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能源领域中,多孔SiC陶瓷可用作热交换器、高温电池和高温气体分离装置等组件。
其高温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高温环境中的理想材料。
在过滤和分离领域中,多孔SiC陶瓷可用作高效微滤膜和分离膜,用于水处理、气体分离和固体颗粒捕集等应用。
其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过滤和分离性能。
多孔SiC陶瓷还可用于催化剂载体、生物材料和传感器等领域。
其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催化剂载体和生物材料的理想选择,而其良好的电学和热学性能使其成为传感器应用的有利材料。
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力学特性

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力学特性多孔陶瓷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其制备和力学特性研究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一、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包括模板法、沉积法、发泡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模板法是一种常用且成熟的制备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陶瓷材料。
沉积法则是通过在基底上逐层沉积陶瓷材料,随后去除模板材料,从而得到多孔陶瓷。
而发泡法是通过在材料中注入气体或气泡制得多孔结构。
溶胶—凝胶法则是将溶胶转变为凝胶,在凝胶中形成孔洞,制备多孔陶瓷材料。
二、多孔陶瓷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力学特性,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着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其中,强度是多孔陶瓷材料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
研究表明,多孔陶瓷材料的强度主要受到孔隙率、孔隙形状和孔隙分布的影响。
当孔隙率较低时,多孔陶瓷材料的强度较高;相反,当孔隙率较高时,多孔陶瓷材料的强度较低。
此外,孔隙形状也会对多孔陶瓷材料的强度产生明显影响。
如球形孔隙比长方形孔隙更有利于提高多孔陶瓷材料的强度。
除了强度外,多孔陶瓷材料的韧性也是关注的焦点。
韧性是衡量材料抵抗断裂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多孔陶瓷材料的韧性主要受到孔隙率、孔隙大小和材料本身的影响。
研究发现,当孔隙率较低、孔隙大小较小时,多孔陶瓷材料的韧性较高。
此外,选择适当的陶瓷材料也能提高多孔陶瓷材料的韧性。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和力学特性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获得更好的制备方法和提高力学性能,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制备方法,提高多孔陶瓷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均匀性。
其次,可以通过引入纳米材料、纤维等进行增强改性,以提高多孔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此外,基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模拟等技术,可以探索更广泛的多孔陶瓷材料设计空间,从而实现材料性能的定制化。
12-多孔陶瓷

利用传统精炼技术难以去除上面的这 些夹杂物和杂质,直接影响合金质量。
因为这些微小夹杂物或杂质给合金的 力学性能、耐腐蚀性、铸造性能以及加工 性能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采用泡沫陶瓷进行过滤净化,不仅能 有效去除合金中的夹杂物和杂质,消除铸 造缺陷,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力学性 能。
过滤前后ZA一27的机械性能 工艺 抗拉强度/ MPa 延伸率/ % 硬度/ HB
过滤
415.2
7.53
114
未过滤
393.1
4.81
110
由表中数据可知,过滤后,合金材料的抗 拉强度、延伸率、硬度等机械性能有很明显的 提高。
精过滤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①用泡沫陶瓷或蜂窝陶瓷有效地捕获 柴油机尾气中小于lum的炭粒;
泡沫陶瓷过滤净化技术对铝锌合金 (ZA-2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如下:
①泡沫陶瓷过滤净化对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下表列出了过滤前后ZA一27合金的化学成 分变化情况。
过滤前后ZA一27合金的化学成分(%)
工艺措施 Al
Cu
Mg Fe
过滤
26.53 2.31 0.02 0.08
未过滤 26.55 2.30 0.02 0.10
泡沫陶瓷必须具有适于作为栽体所具 有的高空隙体积结构,如sotfoam公司提供 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具有独特的十二边内 连气孔晶胞结构,能提供97%的空隙体积。
陶瓷粉末必须混合成触变形料浆,即 流动时比静态时粘度较低。
这种触变形有利于泡沫纤维的适宜涂 覆,而且没有过量的排液。
陶瓷料浆组成,通常为固体粉末(% 重量)+10%~40%水。
②平均孔径、最大孔径和孔道长度
多孔陶瓷的平均孔径可以用水银压入 法、气泡法等方法来进行测试。
多孔陶瓷研究进展

多孔陶瓷研究进展摘要]多孔陶瓷做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因其优良的特性, 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本文综述了多孔陶瓷的概念和特性,介绍了多孔陶瓷形成的机理和多孔陶瓷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多孔陶瓷的概述形成机理应用进展一、多孔陶瓷的概述多孔陶瓷是利用孔洞结构具有功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以气相为主,含有较多孔洞的功能陶瓷叫多孔陶瓷,几乎目前研制及生产的所有陶瓷均可以通过适当的工艺制成多孔体。
2、多孔陶瓷的分类:根据成孔方法和孔隙结构,多孔陶瓷可分为三类:①粒状陶瓷;②泡沫陶瓷;③蜂窝陶瓷。
3、多孔陶瓷有何特性?a. 贯穿型孔洞有优良的渗透性能。
高闭孔型孔洞质轻、低热导率,表面积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散热作用和良好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强,耐高温、磨损,机械强度高。
b. 开气孔型孔洞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与气体和液体接触面积大。
极低的电导率,耐腐蚀。
c. 根据孔径大小,陶瓷可分为1000 um 到几十微米的粗孔制品、0.2 ~ 20 um的微孔制品和0.2 um 到几纳米的超微孔制品.二、多孔陶瓷的形成机理:1、利用骨料颗粒的堆积,粘结形成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形成过程中,传质过程是不连续的,骨料颗粒间的连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①依靠添加与其组分相同的微细颗粒,利用其易于烧结的特点,在一定的温度下,将大颗粒连接起来。
②使用一些添加剂,它们在高温下或能生成膨胀系数和化学组分与骨料相匹配的又能与骨料相浸润的液相,或是能与骨料间发生固相反应将骨料颗粒连接,每颗骨料仅在几点上与其他颗粒发生连接,形成大量的三维贯通孔道。
骨料颗粒堆积、粘结而形成的多孔陶瓷。
2、利用科燃的多孔载体吸附陶瓷料浆,而后在高温下燃尽载体材料而形成孔隙结构。
如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孔载体,可以制成孔结构域元泡沫塑料相同的泡沫陶瓷。
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孔结构的载体,载体应有足够的弹性和强度,可以支撑所吸附的湿物料而不致于使孔闭合。
料浆干燥后,生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排塑,这时,升温速度应缓慢,以防泡沫塑料过快燃尽而使孔坍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陶瓷的制造方法略有别于一般
陶瓷工艺,它采用特别严密的软质泡沫
塑料(如聚氨酯)为载体,进而加工成所需
形状、尺寸等。
有机材料在陶瓷料浆注入后能恢复原
状并足以弹回而没有过量的变形,留下涂
覆在泡沫纤维上的陶瓷,然后,经干燥、 高温烧结,进而完全烧尽聚合物,最后余 下一个内连开口气孔三维网状骨架和孔隙 结构(即泡沫结构)的纯粹陶瓷复制品。
料浆,而后在高温下燃尽载体材料而形
成孔隙结构。
如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多孔载
体,可以制成孔结构与原泡沫塑料相同
的泡沫陶瓷。
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孔结构的载体。 选用载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载体 有足够的弹性和强度,可以支撑所吸附的
湿物料而不致于使孔闭合。
料浆干燥后,生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排塑,这时升温速度应缓慢,以防泡沫塑 料过快燃尽而使孔坍塌。
反应、扩散、液相浸润、液相反应等相
互作用,使多孔材料在烧成时产生一定
的收缩。
因此,添加剂的种类、数量、烧成 温度、时间、气氛等因素均对材料的孔 结构产生影响。
添加剂量增多时,气孔率及平均孔
径都会减少;
烧结温度过高或烧结时间过长,形 成的液相会填充孔隙,也会降低气孔率
或形成闭气孔。
(2) 利用可燃尽的多孔载体吸附陶瓷
中加入碳粉、碳黑等。这些物质在高温
下燃烧挥发而留下孔隙。
利用该法可制各出气孔率高于60%的
多孔陶瓷。
另外,添加可燃尽物质的数量和尺寸, 将对材料的气孔率、最大孔径会产生影响, 并降低材料的强度。
(4) 利用材料的热分解、相变、
离析而形成小孔隙。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及形成机理
一、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3.1 粒状陶瓷的制备 3.2 蜂窝陶瓷的制备
3.3 泡沫陶瓷的制备
1、 粒状陶瓷
一般是将粒状陶瓷骨料和玻璃质、粘 土质粘结剂与成孔剂混合、成型、干燥、 烧成。
其中,骨料包括Al2O3、SiC和玻璃等。
成孔剂分为可燃性物质(如碳粒)和高 温时分解产生气体的物质(如碳酸钙)。 在烧结时成孔剂分解,逸出气体起发 泡作用,形成连通开孔。
孔陶瓷。 多孔陶瓷形成过程中,传质过程是不 连续的。骨料颗粒间的连接主要有以下两 种方式:
① 依靠添加与其组分相同的微细颗
粒,利用其易于烧结的特点,在一定的温 度下,将大颗粒连接起来。
②使用一些添加剂,它们在高温下或 能生成膨胀系数和化学组分与骨料相匹
配又能与骨料相浸润的液相,或是能与
骨料间发生固相反应将骨料颗粒连接。
泡沫陶瓷必须具有适于作为栽体所具 有的高空隙体积结构,如sotfoam公司提供 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具有独特的十二边内
连气孔晶胞结构,能提供97%的空隙体积。
陶瓷粉末必须混合成触变形料浆,即 流动时比静态时粘度较低。
这种触变形有利于泡沫纤维的适宜涂
覆,而且没有过量的排液。
陶瓷料浆组成,通常为固体粉末(% 重量)+10%~40%水。 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可分别添加 <15%的莫来石、二氧化锆、氧化镁。 一种陶瓷料浆的组成,见下表所示:
待泡沫塑料燃烧挥发后,再以较快速
度升温,高温下陶瓷物料烧结,但仍保持
了原有骨架而生成所需的泡沫陶瓷。 这样制备的多孔陶瓷,气孔率可达80 %~90%。
(3)利用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燃尽或 挥发而在陶瓷体中留下孔隙。 通常由颗粒堆积而形成的多孔陶瓷
的气孔率的实际范围为25%~35%,因此
在需要高气孔率的情况下,往往在配料
陶瓷料浆的组成
原料
Al2O3 Cr2O3
膨润土 0.1~12
高岭土 AlPO4 0.1~12 2.25 较好含量/ 45~55 10~17 %
0.5~2
组成原料的作用
Al2O3---基体材料,它与铜、铝熔体不 起化学反应; Cr2O3---与Al2O3配合,有很好的耐高 温性能和抗金属熔体腐蚀性能;
粘结剂在烧结时熔融,形成液相烧结, 将骨料颗粒结合起来;同时,在骨料之间形
成孔隙。
粒状多孔陶瓷除气孔率较大外,同一般 陶瓷烧结体无大差别。
2 、 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成许
多平行直线开孔,孔径1~10mm的薄壁多 孔结构。
3、泡沫陶瓷
泡沫陶瓷的结构是在三维空间重复的十
二面体复杂图形。 泡沫陶瓷气孔尺寸范围可从1.2孔/cm的 最大孔到39.37孔/cm的极细孔。
每一粒骨料仅在几个点上与其他颗粒发生连 接(见下图),形成大量的三维贯通孔道。
骨料颗粒堆积、粘接而形成的多孔陶瓷
一般来说,利用骨料颗粒的堆积、 粘接所形成的多孔陶瓷材料中,有下面 的规律:
骨料颗粒尺寸越大,形成的平均
孔径越大; 骨料颗粒尺寸分布范围越窄,所得
到的多孔陶瓷微孔的分布就越均匀。
由于添加剂与骨料间可能发生固相
膨润土---泡沫结构材料的粘结剂,
烧结时产生玻璃相,增加流动性; 高岭土---与膨润土有相似作用;
AlPO4---是一种空气固化剂或粘结剂,
无需加热即可使陶瓷浆硬化(但最好还是 经烘干),它与金属熔体不起化学反应。 AlPO4最好配成50%水溶液使用。
二、多孔陶瓷的形成机理
(1) 利用骨料颗粒的堆积,粘接形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