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六往事如烟——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

单元六往事如烟——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
单元六往事如烟——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

單元六往事如煙——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教學一覽表

閱讀一

精讀重返灣仔(節錄)課文結構圖

重返灣仔

作者一家住在一幢新蓋好的四層樓雙拼式

公寓,房子就在左邊三樓。

屋內有一間客廳、三間臥室、一間浴室、一

間小房間及一間廚房。

具體交代作者灣

仔舊居的間隔。

屋內沒有家具,只有剛粉刷好的氣味,以及

一層薄薄的塵灰。

二姥姥先打掃一間臥室的地面,然後鋪上兩

層毯子。

媽媽把還在襁褓中、正在熟睡的弟弟放在毛

毯上。

敘述作者搬進灣

仔家當天的情

況。

平台上有四個花池,花池裏種著幾棵扶桑,

桑葉間四季都開著大紅花。

長方形的平台有階梯阻隔,汽車開不進來,

故成為小孩最安全的遊樂場。

描述平台景色;

交代它能成為遊

樂場的原因。

作者兒時的玩伴包括鄰居的小孩、妹妹及弟

弟。

作者兒時最喜歡騎三輪小車、玩捉迷藏及跳

房子,還喜歡在秋天時觀看木芙蓉花從早上

到傍晚的顏色變化。

描述作者兒時在

平台上玩樂的情

景,並抒發作者

的懷念之情。

在搬離灣仔的三十年間,作者曾先後兩次重

返灣仔;第一次童年的友伴都住在原處,第

二次朋友都已星散,只剩下秀華台和舊居。

離開灣仔五十年後,作者第三次重返灣仔,

也是她第一次和弟弟在香港相會,並一起重

返灣仔;涼茶店已換成家具店,秀華台平台

的台階和花池還在,惟景色變得狹隘、破

敗,而舊居和東都飯店都被改建了。

敘述與弟弟尋找

舊居位置的經

過;抒發對舊居

輪廓仍在的滿足

之情。

參考答案

內容理解

1. (1)中環、灣仔

(2)修頓球場

(3)皇后大道東

(4)聖佛蘭西絲街

2. 因為在1949年作者一家搬進灣仔時,弟弟還在襁褓之中,只是一個幼小的嬰孩。由此推

斷,他們在五年後搬離灣仔時,弟弟可能還未滿六歲,年紀還小。他對灣仔舊居附近環境的印象自然比較模糊,因而沒有足夠的線索尋訪舊居。

3. 因為作者對舊居的印象,只是源自孩提時代的記憶。從前她以小眼睛看大世界,自然覺

得斜坡上的空間是廣闊的。但五十年後,她已經長大成人,她從成人的高度重睹舊時的景象,自然跟小時候的印象有所出入,所以難免會產生「出奇的狹小」的感覺。

4. 她這樣寫有兩個目的:

突顯時光的流逝——通過描寫幼小和頭髮斑白的弟弟,突出了時間的流逝。顯示經過近五十年後,改變的不只是舊居附近的環境,還包括曾經在舊居內居住過的人。

營造首尾呼應的效果——在文章開首部分先描寫還在襁褓中的弟弟,然後在文末又以描寫髮色斑白的弟弟作結。首尾呼應。

能力學習

一、

1. (1)踏三輪車

(2)玩捉迷藏、跳房子

(3)觀看花圃中的木芙蓉花

2. 作者認為自己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甜蜜的。

「這五年居住在香港的時光,對我來說,還是甜蜜的幸福的童年。」證明了這個說法。

3. 作者每逢途經香港,都會抽時間回舊居張望一下。

4. 這反映了她對舊居念念不忘,以及懷念在那度過的快樂童年生活。

二、

融情入景

1. 對花的欣賞之情

對童年的懷念之情

2. 「純白如雪」、「櫻般的緋紅」、「沉醉的酡顏」都不是木芙蓉的客觀形象。芙蓉花雖然白,

雖然紅,但卻不一定像雪,像櫻,像人喝醉後的紅臉。可見作者把主觀的感情投放在景物之中,讓描寫與抒情文字相融合。這屬於融情入景。

因景生情

1. 平台是一塊長方形的空地,內有四個栽種芙桑的狹長花池,四季都開大朵的紅花。平台和馬路之間隔幾級水泥台階,右邊是栽種盆景和花草的花圃。花圃中還有幾株木芙蓉,秋天的時候,會開出由白轉紅的花朵。

2.

3. 作者在段落開首部分先寫舊居平台現時的景色,然後才抒發滿足之情。先寫景,後抒情,

作者是因為看見眼前的景象才有所感觸。由此可見,這屬於因景生情。

三、

1. (1 (2 (3 對眼前景物的貶抑之情。

進階訓練

1. 寫景方面,兩文有所不同。課文寫的是舊居平台上景色的今昔之別,寫的是近景,但這

段文字寫的是作者當下所見香港的夜景,是遠景。 抒情方面,兩文大致相同,都是抒發作者對童年時光的懷念。

2. 合宜。因為本文主要以作者在灣仔生活的真實經驗為題材,作者在此加插一句粵語,正

可加強文章的地方色彩。 不合宜,因為這句話既不是書面語,也不是道地的粵語,加插在文中顯得兩面不討好。

假如作者有意使用粵語,「明日」一詞便應改作「聽日」。(學生自由作答,答案僅供參考。) 3.

(學生自由作答,答案僅供參考。)

比較閱讀

灣仔之一小思

1 黃昏已過的時分,走經灣仔街頭。

2 修頓球場人聲起哄,一場小型球賽正鬥得熱烈。高架射燈使場邊人的面貌一點也不朦朧,他們完全投入急劇流動的場景中。我站在人圈外邊,忽然,這個地方,變得非常陌生。

3 那時候,該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修頓球場還沒鋪上水泥,四邊還沒圍上欄柵,一切顯得很沒建設、沒秩序。但,我可以清楚記得那個角落,擺的是甚麼攤子,大帳篷在東北角架起來的是夜市心臟節目:「咚咚喳」。我不知道它的正式名堂,父親總說:「我們看咚咚喳去。」而大帳篷外邊,總有人鼓著鑼鼓,單調聲響就是:咚咚喳。賣藝者響亮地呼叫,告訴人們帳內表演些甚麼。有時是深山大野人,有時是軟骨美人,有時是吞火吐火,甚至有時只擺著一隻兩頭雞。給一角錢,就可以進帳裏去看。通常,節目怎樣叫人失望,看過的人走出帳篷時,總笑哈哈的,父親說只是一角幾分,不要太認真,反正,不好嚇怕了站在外邊等進場的下一班觀眾。中央地區多散擺著賣武、賣藥、賣涼果的小檔,彼此之間沒有劃定界線,外邊圍著一圈人就是界線。每圈子裏都有盞大光燈,其實也不算太亮,暗黃的燈光剛好照亮了小檔主人。賣武的總光著上身,腰間束條已經有點霉氣的紅帶,或者只把黑色唐裝褲的白褲頭打成結實的方形結。他們總愛把胸膛拍響,說一套江湖老話,偶然舞動一下紅纓槍、單刀之類,對於這,我沒多大興趣。雖然賣涼果的沒大看頭,但看完後父親定會買一角錢有十二粒的話梅或甘草橄欖,就很夠吸引力。看小攤,其實也不太舒服。父親不許我蹲在人圈內圍地上看,只讓我騎在他肩上。七八歲也不太小了,看完一場雜耍,父女倆都會感到吃力。

4 但無論怎樣,儘管家與修頓只是一街之隔,能去玩一個晚上,已是童年最興奮的夜間節目之一了。

5 這個陌生的地方,原來曾盛載過我童年的歡樂。

問題探究

1. 作者在本文描寫了甚麼情景?她對這些情景又有甚麼感受?

2. 〈灣仔之一〉和〈重返灣仔〉均以灣仔為題材,兩篇文章所抒發的感情有甚麼異同?

3. 下面的文字節錄自小思的〈灣仔之二〉,試找出當中帶有貶義的詞語,並說明它們表現了

甚麼感情。

一帶霓虹燈比從前多彩,閃耀著的名堂也奇異,街上卻顯得冷落,除了某些店子門外,幾個站站坐坐的「閑人」,路客多是匆匆。許是歡樂時光未到?還是這角落已漸趨凋零?

答案:

1. 作者描寫了以前修頓球場的夜市情景,包括夜市的心臟節目「咚咚喳」,以及賣武、賣藥、

賣涼果的小檔等。雖然作者說參觀夜市「其實也不太舒服」,「父女倆都會感到吃力」,但在結尾又提到這是她「童年最興奮的夜間節目之一」,「曾盛載過我童年的歡樂」,可見她對灣

仔的夜市有著懷念和喜愛之情。

2. 兩篇文章的作者均通過灣仔今昔的變遷,表達出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念。不過,在〈灣

仔之一〉中,作者在文章的開首和結尾都強調她對現在的灣仔感到陌生,流露出一種無奈、惆悵之情;而在〈重返灣仔〉中,雖然作者也感嘆灣仔舊居和附近的景色變化很大,但她仍慶幸自己能夠從中窺見舊居輪廓,抒發了一種滿足之情,這與〈灣仔之一〉所流露的悵惘之情是有所分別的。

3. 「冷落」、「凋零」。它們表現了一種今非昔比之情。

略讀歸園田居(其一)

課文語譯

自小我便沒有適應世俗的氣質,生性酷愛大自然,錯誤地墮入世俗中,轉眼三十(十三)年。被困在籠中的鳥兒會想念往日住過的樹林,被束縛在池中的魚會思念舊時的深潭。我在南面的田野開闢荒地,保存本性回到田園。

房子四面有十多畝土地,八九間草屋。榆樹柳樹遮蔽了屋後房簷,桃樹李樹排列在大堂的前面。遠處的村莊若隱若現,村裏炊煙輕柔地飄揚。狗在深巷中吠,雞在桑樹頂上啼。

家居生活中沒有世俗事務,寧靜的生活環境有較多閒暇。長久在籠中的我,再次可以回到自然。

參考答案

內容理解

1. 關在籠中的雀鳥依戀舊日居住過的森林,小池塘的魚也思念從前居住過的廣闊水深的水域。

2.

3. 作者提及這兩種動物,是要以此自比,借指自己的心情跟兩種動物一樣,都希望脫離束

縛,回到大自然。

鞏固訓練

一、

1. 作者的本性是喜愛自然,不能適應世俗價值觀的。詩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說

明了這一點。

2. 喻體一:塵網喻體二:樊籠

3. 上述兩項都是會令人失去自由的東西,由此可見作者認為官位會束縛人。因此,他不願

做官,厭倦官場生活,並為自己從前誤入官場感到懊悔。

4. 他抒發了自己對田園閑適生活的熱愛之情,並為自己能夠辭官回鄉,重返自然感到喜悅、

快樂。

二、

1. 家居附近的環境

在附近十餘畝的土地內,約有八、九間草屋。作者家後的榆樹和柳樹遮蔽著屋簷,桃樹和李樹則在作者家前排列著。

遠處所見的景物

遠方的村落若隱若現,炊煙從那輕柔地升起。

近處傳來的聲音

從深巷中傳來的狗吠,還有從桑樹上傳來的雞啼。

2. C

3. 作者抒發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熱愛自然的感情。三、

1. (1)貶義

對官場名利的厭惡、貶抑之情

(2)褒義

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

(3)貶義

對繁瑣公務的貶抑之情。

閱讀二

精讀項脊軒志

課文語譯

項脊軒,就是從前那間南閤子。室內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一人居住。百年的老房子,塵土從瓦縫牆頭落下來,雨水向下流瀉,每次移動桌子,環顧四周卻沒有地方可搬。又因屋子方向朝北,照不到太陽;才過中午,室內已經昏暗了。我稍微修補了一下,使屋頂不再落下塵土和雨水。室前開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圍牆,用來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陽光從牆上反照過來,屋裏才顯得明亮。又在庭院裏混合種了一些蘭花、桂樹、竹子、樹木,以前的舊欄杆,亦因此而增添了景致。借來的書堆滿了書架,生活在軒中,有時長聲吟詩,有時默默地端坐,自然界的聲音都能清晰地聽到。庭前階下非常寂靜,小鳥常常飛來啄食食物,人來了也不飛走。每逢農曆十五的夜晚,明月照著半面牆壁,桂樹的影子錯落雜亂,風吹影動,輕盈優美,實在可愛。然而我住在這裏,可喜的事固然很多,可悲的事卻也不少。

以前,庭院南北相通連成一片,等到伯伯叔叔們分家以後,裏裏外外便築起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這家的客人越過那家的廚房去吃飯,雞棲息在廳堂裏。庭院裏起初只圍籬笆,不久又建起圍牆,總共變動過兩次。

家裏有位老婆婆,以前曾住在這裏。這位老婆婆是先祖母的婢女,撫育過我家兩代人,先母待她很優厚。她居住的地方西邊連著內室,先母曾到這裏。老婆婆常常告訴我說:「那地方,你母親曾經站過。」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在我懷裏,哇哇地哭;你母親用手指敲著門板問道:『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就從門外回答她。」話還沒說完,我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來這裏對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看見你的身影了,為甚麼整天不聲不響地待在這裏,像個女孩子呢?」等到離開時,她用手關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子弟讀書,已經很久沒有得到功名了,看來可以寄望這孩子了。」一會兒,她拿著一個象牙製的笏板回來,說:「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將來你應該會用得著它。」回憶這些往事,就如在昨日發生一般,令人忍不住要大聲痛哭一場。

項脊軒的東邊以前作過廚房,有人去那裏,要從軒前經過。我關上窗戶住在裏面,日子久了,能從腳步聲分辨出是誰。項脊軒一共遭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燒掉,似乎有神明護佑著它呢。

項脊生說:「巴蜀的寡婦清,守著先人的硃砂礦穴,獲利為天下第一,後來秦始皇替她築了一座女懷清台來表揚她。劉備和曹操爭奪天下,諸葛孔明出山輔助劉備。當兩人沒沒無聞的處在偏僻的地方時,世人怎麼會知道他們呢?我渺小地居住在這破舊的屋子裏,正神采飛揚地自以為這裏有奇特的景致。知道這件事的人,大概會認為我見識淺陋,和淺井裏的青蛙沒有甚麼不同吧?」

我寫這篇志以後,相隔了五年,妻子嫁了過來,她常到軒中,向我問到一些舊日的事,或靠在桌旁練習寫字。她回娘家省親,回來後轉述她的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裏有閤子,甚麼叫做閤子?」六年以後,我的妻子去世了,閤子破壞了,沒有修理。又過了兩年,我長時間臥病在床,感到無聊,才叫人來修補這間南閤子,閣子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從此以後,我大多在外面,不常住在這裏了。庭院裏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親

手種植的;現在已經高聳直立,枝繁葉茂,有如一把大傘一般。

參考答案

內容理解

1. 本文所記述的事件都發生在項脊軒或軒後的庭院,與項脊軒有關,與題目相應。

2. 作者會在修葺後的項脊軒隨意起,長嘯吟歌,或默然獨坐,聆聽庭院內自然界的各種聲

音。這反映了他當時的心情是悠然自得的。

3. 她對作者說:「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她這樣說,是想鼓勵

作者,希望他能夠發奮上進,考取功名,效法先祖在朝為官。

4. 因為作者打算以這兩人自比,表明自己的抱負。作者藉記述兩人的事跡,指出有才能的

人在未遇到機會時,也是深居簡出,不為世人所認識的。從而點出自己現在雖身處於小書齋內,默默無聞,但他日必定如上述兩人般名揚天下。

5. 因為枇杷樹是作者妻子在去世那年親手種植的,作者最後提到這棵樹,並非只是欣賞枇

杷樹的茂盛姿態,而是藉此感歎亡妻已逝世多年,含蓄地抒發對她的思念之情。

能力學習

一、

1.

2. 這些事件跟「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相呼應。

二、

(1)C

(2)因為他們兩人都不約而同想起作者的母親,想到她已經去世,所以兩人才會一起哭泣。(3)上述文字反映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三、

1. (1)老嫗向作者講述作者亡母的往事。

(2)祖母拿著象笏到軒中探望作者。

(3)諸父分家後,改建家中庭院。

(4)妻子在軒中跟作者學習寫字。

2. 圖(1)抒發作者對亡母的思念之情;圖(2)抒發作者對祖母的懷念之情;圖(3)抒發

作者對叔伯分家的感慨之情;圖(4)抒發作者對亡妻的悼念之情。

四、

進階訓練

1. (1)劉禹錫樂於住在陋室,認為這樣可以免除公務的煩惱,可見他有不慕榮華,安貧

樂道的志向。

歸有光雖然居於小軒中,但卻希望有揚眉瞬目,揚名立萬的一天,具有積極用世的志向。

(2)劉禹錫提及諸葛亮,旨在以孔明的草廬跟自己的陋室自比,指出居所是否簡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屋主的德行。

歸有光提及諸葛亮,是要表明自己的抱負,希望他日自己能夠像諸葛亮一樣,名揚天下。

2. 跟妻子的感情寫得最細膩動人。因為作者在文中並沒有直接抒發對她的懷念,只是通過

描述她去世前所栽種的枇杷樹,運用物在人非的對比方法,來表達對她的思念之情。這種含蓄的寫法,讓作者所抒之情更細膩、動人。(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賞析文章

〈項脊軒志〉賞析佚名

〈項脊軒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閣以記三代之遺跡」(清人梅曾亮語),睹物懷人,悼亡念存,隨事曲折,娓娓細談,筆意極清淡,而感情極深摯。情,使這篇文章不事雕飾,而自然動人。縱觀全文,以項脊軒起,以項脊軒結,用一間舊屋作線索,將人物、事件聯繫在一起。粗看,作者似乎是信手而書,無拘無束,漫無章法,實則經過精心的提煉和嚴密的構思。內有身世之感和思親之情貫串,外有項脊軒的變遷綰合,雖然全文所寫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屬三代(祖母、母親和妻子),但讀起來卻沒有一點散漫瑣碎的感覺,反而顯得非常凝煉和集中。

一、結構「關」情

文章先寫軒的狹小、破漏與昏暗,繼而寫經過修葺之後的優美、寧靜與恬適。軒內積書,軒外花木;白日小鳥,月夜掛影;構成了一種和諧清雅的小天地氛圍。而居於這小天地中心

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貧的生活,高潔的志趣,怡悅的心境,於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來。「多可喜,亦多可悲」幾個字,承上啟下,思路陡轉。「喜」字應上文,但「悲」從何而來?一是大家庭的分崩離析,表現了作者對家庭衰敗的哀痛。二是母親對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三是祖母對作者的牽掛、讚許和期盼,含蓄地表達了懷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負了親人的撫育和期望的無限沉痛的心情。最後補記亡妻在軒中的生活片斷和項脊軒在以後的變遷,抒發了作者懷念妻子的真摯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全文自首至尾,處處緊扣項脊軒來發揮,把各不相連的瑣事綴合起來,抒發了一以貫之的深摯情感。

二、細節「撩」情

善於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節和場面,表現人物的風貌,寄託內心的感情,是歸文的一大特色。如寫修葺後的南閣子,圖書滿架,小鳥時來,明月半牆,桂影斑駁,把作者的偃仰嘯歌、怡然自得的情緒充分表現了出來。環境固然清幽、謐靜,充滿詩意,然而作者更為懷念的是自己的親人。作者寫祖母、寫母親、寫妻子,只是通過一兩件和她們有關聯的事來敍述。筆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躍然紙上。

如寫母親聽到作者姐姐「呱呱而泣」時,用手指輕輕叩打南閣子的門扉說:「兒寒乎?欲食乎?」極普通的動作描寫,極平常的生活話語,生動地描寫了母親對孩子的慈愛之情,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倍感真切。「語未畢,余泣,嫗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發的。林紓曾說:「震川之述老嫗語,至瑣細,至無關緊要,然自少失母之兒讀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辭類纂選本、〈項脊軒志〉評語》)這個評價是很恰當的。

再如寫祖母的一段文字,簡潔細膩,繪聲傳神,「大類女郎」、「兒之成則可待乎」一兩句話;「比去,以手闔門」,「頃之,持一象笏至」一兩個動作,把老年人對孫子的牽掛、讚許、鞭策的複雜感情,描繪的惟妙惟肖。寫亡妻,只說:「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寥寥數筆,繪出了夫妻之間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極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樹。「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枇杷樹本來是無思想感情的靜物,但把它的種植時間與妻子逝世之年聯繫起來,移情於物;在「亭亭如蓋」四個字的前面加上「今已」這個時間詞,表明時光在推移,靜物也顯示著動態。樹長,人亡!物是,人非!光陰易逝,情意難忘。由於想念人而觸及與人有一定關係的物,便更添了對人的思念;再由對物的聯想,又引發對往事的傷懷。於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進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說樹在生長,不說人在思念,它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則是: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

三、質樸「增」情

文章動情的另一個原因是語言質樸,不加藻飾。作者不大張聲勢,不故作驚人之筆,甚至也不採用色彩強烈的詞藻來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運用明淨、流暢的語言,平平常常地敍事,老老實實地回憶。但通俗自然之中蘊含著豐富的表現力,淺顯明白的文字卻能使景物如畫,人物畢肖。如寫老嫗敍述母親之事,寥寥數語,老嫗的神情、母親的慈愛無不盡現紙上。祖母愛憐的言辭、離去時的喃喃自語、以手闔扉以及持象笏的動作等,也都是通過通俗平淡

的語言表現出來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間的親情。此外,妻婚後來軒的往事,從娘家回來後轉述的諸小妹語,亭亭如蓋的枇杷樹等細節,無一不是平時如話中露真情,正所謂「所為抒寫懷抱之文,溫潤典麗,如清廟之瑟,一唱三歎。無意於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於言語之外」(王錫爵《歸公墓誌銘》)。含而不露,以情動人,不去刻意追求強烈的效果,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確實是歸有光散文的一個顯著特色。

四、疊字「助」情

和一般疊詞一樣,本文的疊詞也是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樂美。如用「寂寂」來烘托環境之清靜,用「往往」來渲染門牆之雜亂,用「呱呱」來描摹小兒的哭聲,用「默默」來狀寫作者攻讀之刻苦。又如寫月下之樹隨風搖曳,用「姍姍」;寫枇杷樹高高聳立,用「亭亭」。用疊詞,摹聲更為真切,狀物更為細緻,寫景更為生動。而且讀起來,音節和諧,更富美感。

但短短一篇散文(全文不到800字),作者為何六用疊詞,單純是為了狀物、寫景、繪情?顯然難於令人信服。寫物關情,情景交融,這才是本文多處用疊詞的真實用意。如「寂寂」一詞,既強調環境的清幽、靜謐,又充滿了對項脊軒的生活的懷念;「往往」一詞既強調門牆到處都是,語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對分家後出現的雜亂現象的不滿和對家族衰敗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詞,既使人想到樹木高高聳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這一筆中間,寄寓了作者對亡人的感慨和惆悵,讀來富有餘味。

略讀友好的報答

參考答案

內容理解

1. 她的外貌年輕、漂亮,有一對褐色的大眼睛,但卻流露著憂傷的神情。

2. 作者把一束插在一個藍色靴形瓷瓶的玫瑰花送給安。

3. 她這樣做是為了慰問當時剛剛經歷喪子之痛的作者。

鞏固訓練

一、

1.

2. 能深化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在第(1)段文字中,玫瑰花香伴隨兒子誕生,象徵喜悅,但在後文中卻出現在兒子的喪禮上,象徵悲哀。這種對比落差,深化了作者的喪子之痛。

在第(2)段文字中,作者觸摸花瓶的行動與安相同,意味兩人皆重視這個花瓶和對方的情意,證明感情是雙向而非單向的,深化了兩人的友愛之情。

二、

1. 作者的媽媽說:「這是一種友好的報答。」從作者收到花後的反應,可見這句話也是作者

的心聲。

2. 作者重視這份禮物。作者把那瓶玫瑰放在兒子墓邊數天,又輕輕觸摸那個花瓶。這些舉

動都反映了作者對這份禮物的重視。

3. (1)歲月流逝,但友誼依然常青;(2)記憶長河中的感激之情;(3)新生的希望。

4. 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重視,以及感激安所作出的友善的關愛。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希望忘

記傷痛,積極生活的心情。

三、

1. 起因:作者送了一束鮮花給病房室友安,以示友好。

經過:兩人久未聯絡,直至作者的兒子去世。

結果:安知道作者喪子,所以送她一瓶鮮花,安慰作者。

2. 這表示了作者十分重視這個花瓶,同時象徵作者很重視安的情意。

3. 作者抒發了她對安的感激之情,並歌頌了友情的常青與可貴。

名家写的借景抒情散文

名家写的借景抒情散文 北方冬天的景 冬 冬天,是一面寒夜里的镜子,透出一丝冰冷。在如斯季节里,印象总是特别深刻。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到:“冬天。”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冬天怀着好奇,我也总是对冬天怀着特别的感情。 对冬天的好奇,我也说不明白,只是感觉到我和它是冥冥中由生命线把我们牵扯到了一起了,它就像是一块磁铁,而我只是轻质小球,它一靠近,我就会被它牵引过去。可当它路过后,我便失去生气,只能像泄了气的小球。或许因为我是冬季出生的吧,我应该是喜欢冬天的。但我对它总是摸不着头脑,一到冬天,便会莫名其妙地被触动。 在我看来,冬天是记忆来临的高峰期,在冬天的日子里总会莫名地被绳索牵动起我记忆的齿轮。我的这种谬论,是得到我朋友印证的。所以在冬天的日子里,我重视特别留意每样事物。在冬天,我的心总是特别沉,特别是天气不好时,但偶尔也会有心情雀跃的时候。在冬天,有时我连自己也会捉摸不透。 冬天,总是会晕晕沉沉,或许是冬眠的日子吧。但我却又不愿

放弃我的生命。这么美好的日子用沉睡度过,却不去感受它,太浪费了,这样我也会不甘心。毕竟一年只有一个冬天。但冬天却没什么好的消遣,都怪我总是沉思。不过,沉思中有时也有新的发现。 如果一定要在四季中除去一个季节,除了冬季,不管什么季节消失我都无所谓,我不喜欢四季如春的地方。因为那实在是太单调了,在我的感觉中,春、夏、秋三季节似乎是一样的,上天是要让冬天来点缀它们,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了冬天怎么办,虽然如果真的没有冬天,地球照样转,人照样也要活,但我一想到,真有点胆战心惊了。 我是如此钟爱冬天,但它对于我来说总是像梦一场。梦始时分是秋天,梦醒时分是春天。秋末不知不觉地踏入了冬天,然后不知不觉地踏过冬天,踏进了春天。我总是感到很快地度过了冬天,但尽力回想起来,却没什么特别快乐的事。 冬天,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季节,一个让我对它有一份特别钟爱的感情的季节。 大海 轮船缓缓移动着,天也跟随着一起移动。这时候对海阔天空这个词才真正有一些理解。 风迎面吹过来,沁入心底,凉凉的,把酷暑的炎热一点点带走。海水卷起一层层浪花,那一朵朵浪花,就像欢快孩童相互追赶着,尽情的在浩瀚的海面上撒欢。风从远处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尘土和污垢,肆意撒向海面,海浪把它们卷起,神奇的变幻出新的面容,而又保持着自己蔚蓝的颜色,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干净。

借景抒情作文800字

借景抒情作文800字 篇一:借景抒情的作文600字 篇一:借景抒情的作文600字大地上到处都回荡着一个声音,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看啊!大地复苏,万物萌生。在那操场的一角,有春的足迹;在那大树的枝头,有春的生机。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穿上了春天的盛装;孩子们放起了风筝。春的脚步无声无息的走近了人们的生活,她的脚步轻捷,优美,走到哪里都会用绿色来迎接她。她的品格是高尚的,无私的,她把自己的生机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大地和人类,她用绿色装点大地,用彩色点缀大地,花儿见了她,张开嘴笑了,草儿见了她羞涩的钻了出来,大树见了她也伸出枝芽了。晚上,看那皎洁的月光和那淘气的星星,会让你觉得天空是如此美丽,宇宙是如此神秘。月亮,就像一个玉盘嵌在天空中,美极了。春天是无私的,她每年来一次都会给大地带来生机,使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万物变得欣欣向荣。她也会给人们带来喜悦,人们多么希望她能够永远存在。春的脚步走过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她用自己所拥有的慈爱,无私,善良,让大地也为之所动,她用自己所拥有的魅力,把大地装点成一张绿色的毯子;她用自己所拥有的魔力,让人们尽赏这五彩缤纷的季节。我盼望来年的这个时刻。春的来临,使我的心情焕然一新。那是因为它赶走了令人畏惧的寒风,它请走了冷漠孤僻的冬雪,春也带走了四季之神的冬,让大地之母找回七彩的颜色,重新散发温暖的光芒。春使者的到来,使森林里的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枯黄的草地恢复了翠绿的生机,垂死的大树长出嫩绿的枝叶,可爱的花儿再度绽放光彩,除此之外,动物们也跳起了「迎春舞」,小鸟们唱出清脆婉转的歌曲,蝴蝶成双成对的舞动翅膀,想在舞会里脱颖而出,也使春天更加有趣。对人们来说,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象徵着新的希望。农夫忙着犁田,插秧,学生准备开学用品,希望今年有个好的开始,就如同洒下的种子般,能够成功的发芽,开花,结果,不论有任何困难,都要勇敢面对。也因为人们是这麽去思考的,所以春天才象徵着新希望。我喜欢春天!她给大地带来多么大的生机啊!我希望永远都是春天!篇二:借景抒情的作文600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淡淡的春意开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来,随心所欲地信

秋天来了,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范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秋天来了,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范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秋天来了,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范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秋的排比句和优美段落 1. 秋天是浓的化不开的水,似能捧起又从指尖流过。 秋天是乱的解不开的结,似能解开却又重新纠结。 秋天是甜的舍不下的蜜,似能戒掉又经不住索取。 2. 秋,是高高的蓝天,无一丝杂尘,任心飞翔;秋,是远方金灿灿的田野,稻谷飘香,纵收丰收的喜悦; 秋,是映澈蓝天,北飞大雁,带去幸福的小溪;秋,是翩翩起舞,扇动金色翅膀的落叶。 3. 秋天的落叶随着秋姑娘翩翩起舞, 秋天的落叶随着秋的旋律摇荡, 秋天的落叶随着秋的微风留下一片光明的大道; 4. 风是那么的柔,水是那么的流畅,天空是那么的蓝,人们是那么的活跃。家乡的秋天就是这样,与春天不相上下。家乡的秋天比家乡的冬天要暖和得多,家乡的秋天更比夏天要凉爽。 5.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

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6. 秋姑娘不知不觉地来到人间,她一来就不停地忙起来。她给高粱抹红了脸蛋;给玉米穿上了桔红色的裙子;给稻谷穿上了金色的西装。一阵阵秋风吹来,稻谷连忙弯下了身子,像在给秋姑娘致谢。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只有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他们挺直了身体,威武地站在山坡上。 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里透红的大葡萄,它们相互掩映着自己的身体,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桔树上,一个个金黄色的桔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假如你剥开桔皮,你就可以看见一瓣瓣桔子就像一弯弯亏月时的月亮, 7. 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艳丽,可它有一种颜色是天下一绝的红。枫叶只有在遇见秋天时才会脸红,远远望去,像朝霞一样红,把山都染红了。风吹来,枫叶像红色的雪一样,飘了下来。好让人们前来欣赏。 秋天虽然没有夏天一样有那么多的小生灵,可秋天落叶的景观可比它们美多了。当风吹起来时,叶子就随风而落,还时时发出声

借物抒情的作文800字

借物抒情的作文800字 借物抒情的作文800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借物抒情的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物抒情的作文800字篇1今天家长要求王老师给我辅导作文,就来到了他家里。想到昨天星期五我在课堂上讲小话,被王老师当众批评,心中十分不悦;更令我不爽的是在进王老师家门就闻到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味。 是中药的气味,真是难闻。我一进门就看见王老师正在熬中药。 他见我一来就皱着眉头,就抱歉地说:“对不起,最近我的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又患了,所以要熬中药喝。” “没事,您要保养好身体。”我口头上这么一说,只是为了尊师,其实心里却暗自高兴,这老头叫你批评我,让我当众出丑,活该! 不一会,中药煎好了,王老师关好火,等药冷却一会,

他就把药罐盖子挪出一点小口,把药罐慢慢对着碗倾斜,一股黑色的药液流出来。那药味更加难闻,恶心得很,我不禁想到工业废水。不过我又想到昨天王老师的批评,我想让药越苦越好,苦死这老家伙。 看着王老师端起药碗凑近嘴边,可能闻到那恶心的气味,又端远了。第二次干脆捏住鼻子,闻不到,心不烦,但一见那废水般的药液,就又把药碗放下。第三次王老师端起碗,闭上眼睛,嘴触到药液,慢慢尝尝;再紧皱眉头,好似喝到最苦的黄连,喝得速度很慢。我想这下他要把药碗端开了,可是他仍继续喝,而且越喝越快。碗中的白色越露越多,黑色越来越少,直至见底。王老师放下碗,尽快用清水不停漱口,一遍,二遍,三遍??这时我的同情心压住了先前的幸灾乐祸。 当时王老师辅导我作文时,不知为什么上课如此听讲,两次写出的作文片段都得到了他的好评。 离开时,王老师又开始熬中药,看到王老师的腰比前几天伸直些,不正是得益于喝中药的好处吗?王老师喝的药苦,但有利于治病,有利于身体健康。我立即醒悟到,王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很刺耳,但是治好了我上课好讲小话的毛病,使我能专心听讲,有利于我的学习,有利于我的成长,这不正是我最好的中药吗?正如古语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借景抒情的散文6篇

借景抒情的散文6篇 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一起来看看借景抒情的散文,欢迎读者参考! 借景抒情的散文1 雪中,是如缥缈梦境般的奇幻。 在寒彻的清夜下,皓月映着苍穹。满天是白的光,也许是繁星,也许是盛开的雪绒花。紫色寒光连成的丝带在黑夜里娟娟起舞,把空气挥动地如天上人间。云彩在地面走动着,托起了一个又一个浮想连篇的梦,而整个世界却如清水映出来的一般晶亮。仙宫是冷清的,因为宁静本身就是这良辰美景外的泡沫。一旦它没了,一切也就碎了。 满天飞舞的流星,事实上是天上雪精灵的魂魄,天上没有它们的安寝之所,它们需要在地上找寻新的寄托。经过了风雨雷电的洗礼,坎坷荆棘的考验,它们见识了世界,却没找到心中的乐园,因为地上是同云间一样的喧嚣。终于,它们的皑皑白骨长眠于了人间的地下,点缀了绚丽多彩的华夜。 雪线在天际纷纷扰扰地交错着,扯乱了自然的思绪,使它忘记了自己的权威与存在,让这物质的世界融入了美妙而又虚无的梦境。路上不再见嘈杂的车辆、混乱的人群,只有凝重冷酷的紫气笼盖在白雪筑成的珊瑚上,莹莹地辉映着月光,震慑着地球大殿。 雪夜的大地,在忙人眼中是清淡平和的,可在闲人眼中却又是丰富多彩的。在银光中,雪精灵们在用幻象舞蹈,烟云弄成的鼓乐在瑟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瑟作响,虚化的鸟雀在枯枝上歌唱,仿佛是清脆的风铃。紫色的精魂在云间漫步,展开了一幅幅一张张七彩的画卷。夺目的金光映透了天宇,但一切又都在每一个人心里,只看你舍不舍得拿出来。 雪还在下,但它不会是永恒。梦总是要醒的,明天的雪之国又将是一个崭新的清平世界。 借景抒情的散文2 天空阴暗着,仿佛要述说着什么,却无法吐露;风呼呼的刮着,仿佛要撕掉这儿的一切,对着大地,发泄他的不满。我的心,也与这阴暗的天一样,失望到了极点。我,也象那泛着微黄的叶子一样在那微微颤动的悬崖边,迟疑。 我悔啊,我痛啊,我怜惜啊。那夜霜降,我却糊里糊涂地忘关了窗户,把我那已经含苞待放的花朵置于寒风之下,待到我发现她时,她的叶子已经已经发蔫,开始变黄,生命的气息在一点点的蒸发,一切只能由天做主。 六年前,她只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娃娃,天真无邪,当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一眼就看上了她,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回家中,给她无微不至地关爱,给她最好的营养,给她无时不刻地保护。 如今面对眼前生命垂危的她,我已经无力回天。 天越变越阴,仿佛在暗示她就要离我而去,一片发黄的叶子已经落下,躺在生养她六年的土地的怀抱里。突然我发现那最上面的花苞微微一抖,打开了小小的缝隙,难道……她要把生命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此。于是,我整夜在此守候,终于她那三片黄灿灿的花瓣张开了嘴,

2013中考满分作文精彩语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013中考满分作文精彩语段: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 1、有人面对困难,不思进取,屈服于恶劣环境,他们也许会拥有暂时的舒适与安宁,却是以个性为代价换来的自也有人选择逃避,他们躲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以逃避困境,他们也许会拥有一生的平静,却不曾飞扬个性,但在这社会中,必然还有一类人的存在,他们不甘平庸,不愿趋炎附势,于是他们努力改变着周围恶劣的环境,并最终使整个环境因自己的个性而充满魅力。 2、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能遗忘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是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3、冬,乘着秋风而来,它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丰富美丽,更没有秋的硕果累累。一提起冬,不少人立刻想起它的寒冷萧条,枯术残草。其实不然,冬的个性就在于此。 4、大多数的树根和花根都不美丽,而大多数的花却光彩夺目,美丽照人。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树根花根,才有了树木的青翠茂盛,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

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正因为根所伸出的美丽而变得丰富多彩。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外表只是一种装潢,而真正表现自己的是伸出的美丽。 5、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 6、有一个人是能够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没有一件事是完全脱离全社会而成功的,在这样一个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社会里,我们要更加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7、音符如一个个的小天使,带着一丝微笑,带着一丝调皮,从我的指间轻轻溜出,连缀成彩虹般美丽的乐章。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着一个,张开小嘴,把弹奏者的心情,借着圆润的乐曲,轻轻地唱了出来。于是,甜甜的音符仿佛充满着花香的气味。我全身的细胞如饮了甜甜的花酒,醉倒在音符的怀抱里了。 8、我渴望拥有教师那颗绿色的心,浸染着春天的颜色,生机勃勃,希望无限E我盼望拥有教师那颗属于春天的心,在这颗心中,生长着一棵棵枝繁叶茂,蓬勃向上的大树;我希望拥有教师那颗再现春天的心,有明媚的阳光,也有飘逸的雾霄,有吐绿的新芽,也有绽放的花蕾,有怡人的和风,也有连绵的细雨。因为这个梦想,我的花季便永远沉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借景抒情作文12篇完美版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一): 梅花让我懂得了坚强 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唤醒了我沉积已旧的记忆。 那是两年前,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我孤独地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这次期末考试失利了。还记得在临考前,我在妈妈面前夸下的海口,进入考场时我那坚定的步伐和脸上那自信的笑容,可如今,一阵寒风吹过,带走了树上最后一片叶子。。这棵树此刻和我一样,失去了最后一份傲气。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也摆脱不了失败的萦绕,心已冷,意迷茫。 回到家中,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把书包往地上一扔,走进房间,躺在床上,孤独、悲伤与恐惧一齐向我袭来,在朦朦胧胧中,我走进了一片雪地,呼啸的寒风把我冻得瑟瑟发抖,不经意间,我看到一株梅,那是一株火红的梅花,鲜红的花瓣中点缀着一点嫩黄,在风雪中傲然开放,我不禁心中一颤,有多少花儿选取了温暖的春天,在阳光的爱抚下争芳斗艳,但是梅花却选取了寒风肃杀的严冬,凭借自我的坚强与毅力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看着眼前这株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那样妖艳,而又不泛一种傲气,我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不能象梅花一样。一次考试失败,说明不了什么,我就应象梅花一样用坚强和微笑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坎坷。 忽然,我觉得有人在拉我,睁眼一看,原先是妈妈给我盖被子。妈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孩子,你什么也不用说了,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道;妈妈什么都明白了,一次没有考好,算不了什么,你可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呀!当然不会了,妈妈!梅花永远也不会向风雪低头的。 借景抒情作文(二): 人间何处无风景 人生之中有很多风景,虽然有的短暂,但是在我心中却无法消失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因工作突出,领导给他们两个放了几天假。妈妈为了让我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准备带我去看黄河一段景点壶口瀑布。在路上我们一家人在讨论着那儿是不是很险峻,那儿的人友善吗?我心中充满了很大的期盼,期盼着那里是怎样的壮观?期盼着那里是不是很美? 陕西这一带的路边风景很美,四周环山,马路旁的断崖上种着花草。我正在回味着山间美景时,突然爸爸猛地把方向盘打到路的另一边,我急忙问爸爸发生了什么事,原先爸爸看到路边有一条1米多长的大青蛇,不忍心从它身上轧过,因此才急转方向避开它,一路上有惊无险,经过一天的赶路我们很快到达了我们

借景抒情的写景作文范文6篇

借景抒情的写景作文范文6篇 导读:借景抒情的写景作文范文1 秋天来了,我们来到果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小苹果像一个个灯笼似的高挂在枝头上,又像一张张小妹妹的笑脸,真逗人喜爱。柿子红红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脸通红通红的。葡萄被秋雨涂成紫色,紫莹莹的很像一颗小球。这些水果让我们口水千尺,还不由自主地动手摘一个尝一尝。“啊,真甜!”我们边吃边说。 树上的叶子差不多全部都落在地上了。我们高兴地在落满落叶的地上玩起游戏起来,感觉脚踩在地上软绵绵的,还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在玩的时候一片落叶落下来,还带着绿色呢!我想:它应该是看到哥哥姐姐们都下来了,它也要来地上玩。正想真又飘下来一片叶子是桃形的,我又想:应该是孙悟空摘桃子的时候掉下来一个桃子,然后掉到人间却变成了一片叶子吧。 秋天真美,我喜欢秋天。 借景抒情的写景作文范文2 当夏姑娘已经画完了盛夏的画卷,就该轮到秋姑娘来描绘秋天的美景了。 秋高气爽,天空更加碧蓝如洗,云淡风轻,送来阵阵凉风。远方,夕阳已经下山了,慢慢地躲到山后去。天空中的大雁一会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形,往南方飞去。山的前面有一个果园,果园里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桔红色的柿子、橙色的桔子、紫

红色的葡萄……果园里五彩缤纷,把秋天装点得更加美丽。 果园的前面,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稻子结满了沉甸甸的稻穗。稻穗儿笑弯了腰。风一吹,稻田就翻起一个个金色的波浪,秋天也是个丰收的季节呀! 田野边上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清,倒映出两岸秋天的美景。河岸上,有棵大树,是银杏树。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子,随风飘落,落到了河里,落到了菊花丛里,落到了草丛里……大树旁有一簇簇盛开的菊花。菊花旁还有一只小兔子,小兔子被这绽放的菊花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赏菊,忘记了它还要找过冬的粮食。草开始枯萎了,草地变黄了,像铺上了黄色的地毯。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湿润,也不像夏天那样炎热,更不像冬天那样寒冷。秋天非常凉快,一阵阵秋风吹来,让人感到十分凉爽。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美丽的`季节。我喜欢这多姿多彩的秋天。 借景抒情的写景作文范文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金黄的季节。秋姑娘挎着装满果实的篮子笑眯眯地赶来了。 快乐1 我家邻居种的一棵石榴树被秋姑娘点红了!石榴树的枝条很长,像千手观音一样,在空中挥舞着它的手臂,一半伸出了围墙。一只只石榴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心情不好了,看看石榴,

借物抒情作文范文5篇_优秀作文

借物抒情作文范文5篇 钥匙黄愉婷落花一样的往事飘散在时光隧道,一回头不会让你走出多远,它永远都在,而这些记忆,便是经历过,失去过,疼痛过的一切的苦味胶囊。 那把蒙尘土的钥匙,有着太多太多的伤痕,它的泪流不清,苦诉不完,现在的它不知去向。 八九岁的我,什么都不懂,但能看懂来自法院的一张镶蓝框的白纸,也正是这张纸的驾临,囊中便有了一把钥匙,在末端还编了一条红绳,是女人给我的,她告诉我,如果想她了,可以用这把钥匙去她居住的地方找她,随时,她都在。 满脸泪水,接过钥匙,她走了,带着她的行李。而我被男人关在了大门内,只能用双手扒在窗上,呆呆的望着,止不住地抽泣、哽咽,当再也看不见她,我仿佛失去了一切。即使我当时很小,但脑海中只觉得她再也不会回到这里,我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 攥紧钥匙…… 在后来的些许日子里,钥匙便随身带在了身上,时时刻刻捧在手里,因为它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它是希望,是爱,带着它,跑不得,跳不得,生怕将仅剩的希望散落,它胜过了在我那小小的世界里的一切。 睡前,总会打开小夜灯,把钥匙高举过头顶,轻幽幽转一圈,在某一刻,它总会和灯火相映,投放出惊人的光斑,虽仅一点,却令我

出了神游。那好像是星星,是夜空中最闪亮的,就这样把玩着,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中我梦见了许久未见到的那个她,她抱着我。 第二天,我便想去找她。 趴在床上,两只小手摸着钥匙,若有所思,几许,便满是激动,扑腾的小心脏都在想象见到她后的画面,那该是有多棒,空荡荡的房间里,我独自在幸福地幻想,看着手里的宝贝突然地傻气一笑。 抑不住的欣喜,骨碌下床,拖起拖鞋便噔噔噔地,沿着水泥路去寻她,跑到门前,学着大人的样子,尽力地把钥匙插入门锁,可是不管怎么转,锁依旧打不开,于是便用稚嫩的声音尽力的去喊,可没有一点动静,又把耳朵贴在门上,不自觉的掂起脚尖,似乎这样便可以听见,盼来她的脚步,又一次的失落,可我依旧相信她在,含着点点泪水,奋力敲打着透着丝丝寒意的玻璃门,门后的一切还是如此。女人并没有出现,只有桌椅。慢慢转过身,离去时的路似乎比来时要长。 人生是个有趣的东西,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我原本幻想的都没有。浑身薄凉。回家后我还在想着她,那个我心心念念的女人,那个对我说她都在,现在却不知在哪儿的女人,我曾期待着再次和她在一起。她对我的爱,自从她走后,我再也没有感受到。 隔天,按捺不住,又动身去寻找心灵的那个归属。我依旧幻想,这次她在,我将会和她对视,在那美好的一刻,我会擦去怦然心动的喜悦。但等到的只有一片空白。 三番两次,出现在那间房门前的始终只有我,只有我隔着玻璃门望眼欲穿的可怜模样。心,彻底碎了。

高中借景抒情的作文800字【三篇】

高中借景抒情的作文800字【三篇】 导读:本文高中借景抒情的作文800字【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高中借景抒情的作文800字岁寒三友 世人独爱那坚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宁折不屈的竹,爱它们与众不同的风姿,更爱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我也喜欢“岁寒三友”,喜欢它们的形态和品性! 筛风弄月的竹 小时候,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随处可见的就是竹子了,一片片翠绿的竹子在风中摇摆,一根根竹子直直地向天上伸展,翠绿的枝叶高高伸展,像我儿时高不可攀的梦想,就这样被高高漂浮在空中,只能远远观望。阵阵风儿吹来,那片翠绿的色彩就在空中摇摆,阵阵竹香就这样扑鼻而来,清新无比,让人顿时神清气爽。 竹子的节是很特别的。一阵春雨过后,竹笋从土里探出头,在阳光和雨水的呵护下一天天长高,脱去了厚厚的笋壳,露出一节节竹节,好多好多竹节,一圈一圈,中间是空空的竹茎连接,随着嫩竹一天天成长,竹节慢慢伸长不断变大,越发好看,越发笔直起来! 每当月光透过竹子照进院子的时候,石板上总会有些星星点点的竹影在舞蹈,婆娑的舞姿,透着些鬼魅有些神秘,我就坐在院子里听着风吹竹子莎莎的声音,还有外婆讲的狼外婆的故事,竹子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剪雪裁冰的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到冬日的时候,百花凋零,惟独只有梅花依然傲雪挺立,在皑皑白雪中盛开朵朵小花,片片花瓣依次排开,像冰天雪地里调皮的小女孩,笑红了小脸,胀红了腮帮。它在风中挺立着,任凭风吹雨打,任他雪花三千尺,冰冻千里,它依旧剪雪裁冰,凌寒独放。 坚毅不拔的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看,雪地上那些笔直的松树,他们盖上了厚厚的雪花,但松树依旧笔直地屹立在风雪中,像守卫边疆的战士无畏冬季的寒冷,任他雪花席面而来,依旧在大地上岿然不动。虽然树枝被盖上了雪白的棉被依旧掩饰不了松树挺拔的飒爽英姿,雪花簌簌,冬风阵阵,坚毅不拔的松树是雪地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雪地上,小朋友们打雪仗,滚雪球,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松树就这样静静守护着他们,站在远处点头微笑!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岁寒三友”是无数文人墨客笔尖赞颂之物,也是现代人喜爱的植物,每到寒冬腊月百花凋零的时候,它们却依旧蔚然长青,给世间带来生机!我爱松竹,也爱梅花,他们不畏严寒的品性鼓舞着我在困境中要永不言败! 【篇二】高中借景抒情的作文800字秋的深沉 你没有春的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你没有夏的炽热,草木的繁茂;

单元六往事如烟——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

單元六往事如煙——借景抒情和借事抒情教學一覽表

閱讀一 精讀重返灣仔(節錄)課文結構圖 重返灣仔 作者一家住在一幢新蓋好的四層樓雙拼式 公寓,房子就在左邊三樓。 屋內有一間客廳、三間臥室、一間浴室、一 間小房間及一間廚房。 具體交代作者灣 仔舊居的間隔。 屋內沒有家具,只有剛粉刷好的氣味,以及 一層薄薄的塵灰。 二姥姥先打掃一間臥室的地面,然後鋪上兩 層毯子。 媽媽把還在襁褓中、正在熟睡的弟弟放在毛 毯上。 敘述作者搬進灣 仔家當天的情 況。 平台上有四個花池,花池裏種著幾棵扶桑, 桑葉間四季都開著大紅花。 長方形的平台有階梯阻隔,汽車開不進來, 故成為小孩最安全的遊樂場。 描述平台景色; 交代它能成為遊 樂場的原因。 作者兒時的玩伴包括鄰居的小孩、妹妹及弟 弟。 作者兒時最喜歡騎三輪小車、玩捉迷藏及跳 房子,還喜歡在秋天時觀看木芙蓉花從早上 到傍晚的顏色變化。 描述作者兒時在 平台上玩樂的情 景,並抒發作者 的懷念之情。 在搬離灣仔的三十年間,作者曾先後兩次重 返灣仔;第一次童年的友伴都住在原處,第 二次朋友都已星散,只剩下秀華台和舊居。 離開灣仔五十年後,作者第三次重返灣仔, 也是她第一次和弟弟在香港相會,並一起重 返灣仔;涼茶店已換成家具店,秀華台平台 的台階和花池還在,惟景色變得狹隘、破 敗,而舊居和東都飯店都被改建了。 敘述與弟弟尋找 舊居位置的經 過;抒發對舊居 輪廓仍在的滿足 之情。

參考答案 內容理解 1. (1)中環、灣仔 (2)修頓球場 (3)皇后大道東 (4)聖佛蘭西絲街 2. 因為在1949年作者一家搬進灣仔時,弟弟還在襁褓之中,只是一個幼小的嬰孩。由此推 斷,他們在五年後搬離灣仔時,弟弟可能還未滿六歲,年紀還小。他對灣仔舊居附近環境的印象自然比較模糊,因而沒有足夠的線索尋訪舊居。 3. 因為作者對舊居的印象,只是源自孩提時代的記憶。從前她以小眼睛看大世界,自然覺 得斜坡上的空間是廣闊的。但五十年後,她已經長大成人,她從成人的高度重睹舊時的景象,自然跟小時候的印象有所出入,所以難免會產生「出奇的狹小」的感覺。 4. 她這樣寫有兩個目的: 突顯時光的流逝——通過描寫幼小和頭髮斑白的弟弟,突出了時間的流逝。顯示經過近五十年後,改變的不只是舊居附近的環境,還包括曾經在舊居內居住過的人。 營造首尾呼應的效果——在文章開首部分先描寫還在襁褓中的弟弟,然後在文末又以描寫髮色斑白的弟弟作結。首尾呼應。 能力學習 一、 1. (1)踏三輪車 (2)玩捉迷藏、跳房子 (3)觀看花圃中的木芙蓉花 2. 作者認為自己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甜蜜的。 「這五年居住在香港的時光,對我來說,還是甜蜜的幸福的童年。」證明了這個說法。 3. 作者每逢途經香港,都會抽時間回舊居張望一下。 4. 這反映了她對舊居念念不忘,以及懷念在那度過的快樂童年生活。 二、 融情入景 1. 對花的欣賞之情 對童年的懷念之情 2. 「純白如雪」、「櫻般的緋紅」、「沉醉的酡顏」都不是木芙蓉的客觀形象。芙蓉花雖然白, 雖然紅,但卻不一定像雪,像櫻,像人喝醉後的紅臉。可見作者把主觀的感情投放在景物之中,讓描寫與抒情文字相融合。這屬於融情入景。 因景生情 1. 平台是一塊長方形的空地,內有四個栽種芙桑的狹長花池,四季都開大朵的紅花。平台和馬路之間隔幾級水泥台階,右邊是栽種盆景和花草的花圃。花圃中還有幾株木芙蓉,秋天的時候,會開出由白轉紅的花朵。

借景抒情的作文600字,3篇

借景抒情的作文600字,3篇 篇一:温暖作文600字(三篇) 一篇温暖作文600字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我的手生冻疮了,肿的像高山一样,成了大红包,好难受啊!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突然觉得手痒痒的,连忙抓起来,东抓抓,西抓抓,抓个不停。后来实在没办法,只得去楼下擦药膏,刚擦上时,丝丝凉意直入手心,顿时感觉清爽了许多,手也不痒了。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手又痒起来,急得我不知所措。还有,在吃饭的时候,手也经常发痒,痒得手都转了起来。吃一口,转一下,吃一口,转一下我这才明白,生冻疮不仅难过,而且还影响吃饭。 看到我的手痒成这个样子,家人都很担心,替我暗暗着急。 爸爸看见了,马上来到我身边,用他的两只大手夹住我的一只小手,上下左右按了一次又一次,东南西北揉了一遍又一遍。有了爸爸的关心,我的手顿时不觉得痒了,安静地吃起饭来。吃了饭,爸爸又给我擦了药膏。告诉你,我爸爸也生了呢!而且生的比我还厉害。可为了我,他给自己擦的少,给我擦的多。每次,他都轻轻地把药膏擦在我手上,我看了看自己的手,满意地笑了。 我感觉冷的时候,妈妈赶紧拿来热水袋,装好暖水,封好封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热水袋放在我的手心里,让我暖和。 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我的高山手已成了平地毯,大红包又变得又白又嫩了。看,好点了,好点了!每当发现手有些好转了,我就会高兴地张开手指给爸妈看。 这就是温暖,暖了我的手,更暖了我的心。 二篇温暖作文600字 每个人都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因此我们心中就都有一份温暖。哪儿有爱,温暖就从哪儿升起。 在一个晚上,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河里被灯光反射成五彩斑谰的图画,一阵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我一个人正走在沿河路欣赏风景,我拿着钥匙,甩呀甩,一不小心

借景抒情的作文4篇

借景抒情的作文4篇 导读:借景抒情的作文篇1 回首冬天的一场飘雪,我兴奋无比,现在也许是眷恋了呼呼的西北风,细小的雪花从树上片片掉落,很快化为水,是春天来到了吗?啊,不,这雪花的洁白,那是冬天的白,带着凛冽寒冷的北风,从脸庞溜过,略感凄凉。冬的黄草渐渐枯死,翻开枯草,这时可以发现底下有一丝丝新绿,但绿得可怜,也只是斑斑点点的绿。不消几日,绿草渐渐地长出来了。这时的绿,还是一小短节,但草下早已躲着春天的脚步,泥土不再像冬天的坚硬,而是慢慢有些松动。踏上去并不感到生硬的搁脚,暖绵绵的,舒服极了。也许是,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春天。春,让我最喜欢的,它不同于其它三季,她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季节,夏包含着春的暖意,秋夹带着夏雨时的炎热,冬伴随着秋的高爽,她是一个可爱的季节。而现在的我却不敢接近它,仿佛遇到了,但又害怕失去,终于我鼓起勇气,冲上前去捧起刚从树上掉落的雪花,感觉春从手上拂过的情景,凉凉的,这也许就是早春。 我开始回忆春天,盼望春天。 在盼望中,看到了一片绿中黄的叶,飘落到身上时,心情慢慢舒畅,春就快来到。躺在草地上,略感冬的凉意,少顷,又觉得有一丝丝春的气息。远看那一片片绿草地,我径直走向它,尽情吮吸着春的气息,闭上双眼,似乎春已来到,绿草铺的地毯上,盛开着几朵小花,花上飞舞着几只蝴蝶,飞来飞去,睁开双眸,这竟是一段小梦,面前

依然还是那一小块绿草地。 春,终于带着顽皮回来了,冬已不复存在,但只有冬后才有春,感谢冬,没有冬,我就感觉不到春的温暖。河水渐渐解冻,小鱼儿不停地欢快嬉闹,那是等待美丽的春姑娘款款飘入人间。 借景抒情的作文篇2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让我们感到希望、感到快乐,喜怒哀乐都感到升华。 我国宋朝着名文学家苏轼,是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之一。苏轼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直率的性格,使苏轼经常遭人迫害。正处于失意的苏轼,写下了一首巨作——《浣溪沙》。这时,正处于春天,万物都充满生机和希望。我真的不由自主的感受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旷达和开朗与春天的联系啊! 是的,春天充满希望。曾经,春天的燕子对我说我要加油与坚强,迎春花告诉我她会支持我。 “我开始有些恨班主任了,他很坏,竟然把我的座位调到后面去,后面最多不学习的学生了。上课时,后面很多人讲话,使我精神不集中。虽然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是我不是刘禹锡,我做不到”我经常这样跟别的同学说。 我多次的与班主任反映这个问题,可班主任却每次都伤透我的心。有一次,他竟然大声的对我怒吼道﹕“诸多事情!”的确,我的自尊心被伤害得很严重,简直被扁得一文不值。我想哭,但我害怕;我想

借景抒情的段落

借景抒情的段落 1、生命中总有这么些时光,为春天百花争艳而迷恋,为夏天炫丽多姿而热诚,为秋天红叶洒疆而痴情,为冬天冰封万里而狂舞;踏着朝阳向青春问好,寻着微风向现在奋斗,伴着霞光向未来致敬;我们走过的流年,错过的风景,虚度的光阴,而时只剩下残缺的记忆,每一段都播放着喜与悲、苦与乐、泪水与欢笑。此时流年过半,我,你们都坚强。每一份辛酸都承载一段故事,我和你就书写在那春、那夏、那秋、那冬、那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因为那有你我完美的邂逅及微光的红晕。 2、操场边的绿化带里树立着一排苍翠挺拔的水杉,我走近它,用手抚摸它。疙疙瘩瘩的树皮上布满了斑驳的裂纹,组成了不规则的图案,透露出一种沧桑的美来,让人不由得想到那一个个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的日子,时光流逝,四季变迁,水杉就像一名英勇的战士坚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寸步不离。酷暑炎炎,烈日当空,我仿佛看到他已经大汗淋漓,但他仍在为我们避暑遮阳;寒冬腊月,朔风凛凛我仿佛看到他已经瑟瑟发抖,他仍在为我们挡风避雨。水杉的毅力令我赞叹,令我倾佩。人生的道路上是充满障碍的,但若是有了水杉这种坚定不移的品质,又有什么能阻扰得了我们呢? 3、旋转,永不停息的旋转。像是上了发条的玩具,每个动作标准到不差毫分。她是人生的舞者,生命不息,舞蹈不止,跌倒,再爬起,受伤,咬牙继续。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你能够再跌倒后站起,让您情愿受伤。那些被童话浸满了的日子,她最爱丑小鸭的努力,白天鹅的优雅,那些被梦萦绕着的岁月,她日夜不忘。 4、印象中的秋应该是杂草枯萎、树叶飘落、满目萧条的景象。如今眼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不免有几分反常。虽然说清晨起来能感到丝丝凉意,日落黄昏能体会到朦胧的悲凉,但感觉秋还是离我们那么遥远。可能面对同一片蓝,察觉不出秋那轻轻的脚步声,或许处在温暖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中,秋来得特别漫长。 5、不是树的冷漠无情,也不是风的追随,只因为叶的无奈所以选择了离别。它知道选择离别,让它的老母亲伤心难过,让它的老母亲被别人说成了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但是它也没有办法,它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因为从它长出来一后,它就被上帝安排好了命运,上帝的使命,无人能改变。 6、伴随夕阳,现代孔明,西边的落日,在天边的云霄中沉浮。火红的晚霞,早已染红半边天空。踏着田间的石子小路,来到你身边,放眼望去,你依旧是那样地变幻莫测。看着你永不停息的沉下山底,坐在河道旁的草地上,抚摸着那富有青春活力溪水,欣赏那河水与晚霞共长天一色,闻着小草下泥土的气息,嗅着夕阳下泥土的焦味,我的思绪早已飘到了远方。 7、秋已来临,可确实感觉不到秋的存在,其实是自己心境的原因。如果你保持一颗愉悦的心,生活就到处风景如画。我想到了我们老师说的一句话:心在哪里,哪里就有亮丽的风景。 8、脚不小心踩倒了几株小草,我蹲下身将她们扶起。草地是碧绿的,绿得含烟,绿得滴翠,仿佛一块无瑕的绿毡,轻盈得铺在地上,为大地穿上了绿衣,为世界带来了生机,将青

借物抒情的作文6篇

借物抒情的作文6篇 导读:借物抒情的作文篇1 它静静地伫立在一条平敞的小路上,历尽坎坷;它总是被人忽略,却总保持“开朗”的性格。它总是为人们默默地无私的奉献。孩子们在它的怀抱下尽情的玩耍,老人们在它的树阴下健身运动……它是谁?是的,它是路边的一棵平凡的树。 春天,它枝繁叶茂,粗大的树枝上长了许多鲜嫩的嫩芽。可是过往的人们只是偶尔抬头望望那高大的树。也有些人还会埋怨,这棵树栽在这里有什么用?还挡着过往的路,真是的!可这棵树不管别人怎么责怪,或谩骂,它都不会放在心上,永远的体现出心胸博大。 夏天,天气炎热,许多街坊邻居,和过往的人们都跑来这儿乘凉,它默默的奉献,却都没有叫过一声“苦”,也许只有夏天,人们才会理会这一棵树吧。 秋天,这棵树的树叶都变黄了,无数的树叶飘落,犹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可环卫工人觉得这些飘落的树叶还要一片一片的扫,很麻烦,面对人们的指责,大树显然有些失落,可又无能为力。 冬天,所有的树叶都凋落了,只有那几棵干枯的树枝在那风雪交加的天气里伫立着。它更加显得自信了。 路边的树,虽然经常被别人责怪、忽略,但一直都那么无私奉献,坚强乐观。 借物抒情的作文篇2

清晨,晨曦把笼罩在天地间的灰褐色帷幕拉开。一阵清凉的晨风,带来无比的快意。我抬头向家乡的方向望去,朦胧中,那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挡住了我的视线。但我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怀,哪能挡得住呢?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草一木就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特别是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好像越长越高,越长越大,高大的直插云天。它正迎着喷薄而出的红日,舒展它那美丽的身姿…… 它生长在我们坪上最显眼的地方。两块巨石犹如两只巨掌,将它托起。它那粗壮笔直银灰色的身躯,高大挺拔,活像一把巨伞,直插云霄。 她那美丽的叶子,就像一柄柄梅花型的小彩扇,翠绿嫩黄。 夏天,树叶绿得更加浓郁。那正是银杏的开花季节。你想看它的花吗?那可麻烦了,你得等到半夜子时。漆黑的夜晚,它偷偷地开花了。洁白的花如同满天的星星,耀眼发光。那难得的奇丽景象,很少有人看到,因此也就抬高了它的身价,使人感到珍奇。 金色的秋天,慢慢降临大地。黄灿灿的银杏,缀满枝头。一阵萧瑟的风,把熟透的杏儿哗啦啦地吹落下来。这可忙坏了附近的小朋友,他们就蹶着屁股在那里争相拾缀。可你要当心,切莫捡起就吃,那可就上当了。银杏外表果肉又苦又涩,但你也不要灰心,只要在水里去掉果肉,就会露出洁白的果仁,有指头那么大,形似核桃,它的名字叫白果。你放在火里烧熟,轻轻咬破,吃起来清香可口,味道可美呢! 银杏树本质细腻、坚实,是出名的木材,用它做的家具,光洁美

作文六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作文六:通过景物表达情感-----借景抒情写作训练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理解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师:景物能让我们产生某种感情,那么,这也给了我们启示,假如我们有了某种感情,反过来就可以通过景物来抒发。借助景物将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是达到“感情真挚”要求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研究“借景抒情”文章的写法。 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我给大家发下了几篇文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借景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抒发了真挚的感情,请大家研究研究这几篇文章各抒发了怎样真挚感情? (二)方法指导: 1.张开联想、想像翅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突兀地来了一座山,郁郁的,似乎一个不很快活地村姑,没头没脑地在等什么人。接着,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络绎迎接上来,且相互之间绝不关联绝非约好了来的;来的很突兀,似乎不是远远迎上来,而是兀地从地下拱上来;迎风一晃便化作一个个风姿绰约、飘飘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发型,穿了时髦的长裙;满面春风挽了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走来争相招徕买主,推销货色,使人生出兴奋,想去亲近一番。(《看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想象成美丽的姑娘,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喜爱。 (2)看!太阳像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正在炫耀自己的彩衣,它把彩衣搭在天边,惹得周围一片红彤彤、金灿灿。太阳又像一个很强壮、顽皮的少年,只是探了探自己红红而朝气蓬勃的圆脸。 将太阳拟人化,日出景象被描写得形象丰富,立体感很强。 2.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一致,直接写;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不一致,改造写。反衬的手法是改造景物的最好方法。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讲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中都写到了枫叶,但它所代表的感情却大相径庭。杜牧看了一路风景,陶醉在美好景物中产生了愉快的感情,而经霜的枫叶,层林尽染,如火如霞,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作者愉快的感情相一致。 但是,这一派美景在莺莺的眼里就不那么可爱了。《西厢记》里有一折戏叫“长亭送别”,讲的是相国夫人找藉口要张生赴京赶考,想以此来拆散张生与莺莺小姐的美满姻缘,莺莺送张生上路,在莺莺的唱词中有这么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打枫叶,红得那么醉人,这是可喜的景物,而莺莺只有悲情,哪有喜悦;也就是说,可喜的景物反而引起人的哀情,情景不一致,怎么办?改造一下,把枫叶说成是“点滴离人泪”,这样情与景就一致了。 怎么改造景物呢?告诉大家一个秘诀,运用反衬的手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请同学们对这首诗作简要的分析。 兵士出征时,心里是愁苦的,诗人写道:“昔我往昔,杨柳依依”,杨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反衬了兵士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兵士却在这时被迫出征,所以显得加倍愁苦。兵士回来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诗人写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风雪交加的冬天赶路是艰苦的,用苦来反衬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兵士急于回家,而不顾雨雪忙着赶路,加倍显出心情的愉快。可见,反衬在表达感情上很有力量,可收到加倍的效果。顺便提一下,这首诗也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典型事例。 3.酝酿真挚感情,做到情景交融

高考借景抒情作文800字5篇

高考借景抒情作文800字5篇 抒情作文一般需要优美的语言和文笔。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借景抒情 作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借景抒情作文800字一 一张陈旧的全家福,从词典中抽出,让我隐约听到了眼泪在笑…… “娇娇,你又在干嘛!”尖利刺耳的声音便从继母的嘴里传来,“你一天只知道偷懒, 干活去,快点儿”。 她慌忙地将照片塞进衣兜,随即擦了擦挂在眼角的泪滴,连声应到:“哦!来了来 了!” 那照片便是娇娇和她爸爸妈妈的全家福,她从小家庭离异,跟着父亲在一起生活。他不敢在父亲和继母面前提半个要求,偶尔躲在被窝里抱着那照片偷偷的哭泣,她想 妈妈了,想以前那完整的家。娇娇的妈妈答应过她,每年生日都会来看娇娇,给她买 很多礼物,那可是她最快活的一天,两年了,妈妈去从未来过,娇娇对妈妈的思念与 日俱增。 天阴沉沉的,娇娇在河边洗菜,风肆虐起来,把河边的树吹的歪七扭八,树呻吟着,愤愤不平,风又将平静的河面打破了,一群鸭子仓皇逃窜,此时一只母鸭用翅膀 保护黄绒小鸭,奋力地朝岸边飞去。 娇娇触景生情,泪花充盈了眼眶,心想:要是妈妈在,该多好呀,妈妈在我一定不 会做这么多劳苦的事儿,夏季到了,生日快到了,妈妈这次会回来看我么?两年都不见她了,过的还好吗,或者……会不会忘了我呢? 想着想着大雨来袭了,她匆匆的将菜收到篮子里,跑回了屋,瑟索着身子把菜篮 放下,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她突然想到照片还在衣服里,不知湿了没,赶紧把自己关 到房间里,慌乱地摸索了身上的各个角落,居然没有照片! 娇娇哭了,她急得脚直蹬地板,手擦着泪,嘴唇不停地颤抖,念叨着:“照片!照片! 我的照片!”她翻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什么都没发现,娇娇一股脑坐在地上,眼睛呆 滞地盯着字典。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雷声轰隆隆的,如战车般疾驰而来,掩盖了她的哭声,眼泪 不是后悔药,无法洗去痛苦。娇娇渐渐明白这一点。

借景抒情类散文阅读方法

篇一:借景抒情类散文阅读方法 借景抒情的散文阅读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简介:文摘网抒情散文栏目是关于借景抒情的作文散文摘抄,适合朗诵的散文等在线欣赏的网站栏目。 留言: q q:63813334 篇三:借景抒情类散文阅读方法 篇四:借景抒情类散文阅读方法 一、散文特点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考点及对策】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思路: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