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上下料设备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的制作流程

合集下载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流程是将原材料的玻璃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处理,制成各种玻璃制品的过程。

下面是玻璃加工工艺的一般流程。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

玻璃加工的原材料主要是硅石、石灰石和碱。

这些原材料经过采矿和粉碎处理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玻璃原料。

接下来是玻璃制备。

将玻璃原料放入窑炉中进行熔融,并加入一定的助熔剂和着色剂,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使原料熔化成液体玻璃。

然后是玻璃成型。

通过成型工艺将液体玻璃变成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浇铸法。

将液体玻璃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子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取出,得到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2. 拉伸法。

将玻璃球状物或棒状物加热软化,再进行拉伸、收缩、切断等操作,最终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玻璃制品。

3. 浮法。

将液体玻璃倒入锡池上方,通过表面张力的作用使玻璃在锡池表面形成流动状态,再经过冷却和拉伸等步骤,最终得到均匀平整的玻璃板。

4. 熔模法。

将玻璃形成模具中,通过模具内气压或外力的作用,使玻璃塑性变形,并与模具表面的形状相一致,最终得到与模
具完全一致的玻璃制品。

最后是玻璃加工和装饰。

在得到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加工和装饰工艺,如研磨、抛光、镀膜、喷砂、丝网印刷等,以达到所需的加工效果和装饰效果。

总结以上,玻璃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玻璃制备、玻璃成型和玻璃加工和装饰四个主要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工艺操作和注意事项,不同的玻璃加工工艺流程会根据具体需求和制品类型有所差异,但整体上遵循以上的基本步骤。

玻璃加工工艺生产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生产流程

玻璃加工工艺生产流程玻璃加工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车辆等领域。

本文介绍玻璃加工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玻璃切割、打磨、钻孔、钢化等环节。

1. 原料准备玻璃加工的原料是玻璃板,常见的有平板玻璃、弯曲玻璃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璃板,然后进行尺寸测量、划线。

2. 玻璃切割切割是玻璃加工的第一步,主要用于将大块的玻璃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切割可以使用手工切割工具,也可以使用自动化的玻璃切割机械。

在进行切割时,需要准确测量并标记好所需的切割位置,并采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切割操作。

3. 打磨打磨是为了使切割后的玻璃板具有光滑的表面。

通常使用玻璃打磨机进行打磨,将切割边缘、角落等不光滑的地方进行修整。

打磨时要注意控制力度,避免过度打磨导致玻璃板破损。

4. 钻孔钻孔主要是为了在玻璃板上开孔,以便后续的加工和安装。

钻孔可以使用电动钻具,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玻璃钻具。

在进行钻孔时,要选择合适的钻头,控制好钻孔速度和压力,避免玻璃板破裂。

5. 钢化钢化是增强玻璃强度和耐冲击性的一种处理方式。

钢化玻璃在生产流程中通常是最后一道工序。

钢化过程包括加热和快速冷却两个步骤,可以通过玻璃钢化炉来完成。

加热时将玻璃板加热至高温,然后快速冷却,使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从而增强了玻璃的强度和耐冲击性。

6. 检验和包装经过以上工艺处理的玻璃板需要进行检验,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弯曲度检测等。

合格的玻璃板经过检验后,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是玻璃加工的生产流程介绍,包括原料准备、切割、打磨、钻孔、钢化和检验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依赖,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玻璃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将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玻璃产品。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玻璃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玻璃原料配制、玻璃材料熔化、成型和制作、表面处理等步骤。

下面是一篇关于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的文章,共计700字。

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和工业领域的材料,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以确保制造出高质量的玻璃制品。

以下将详细介绍玻璃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玻璃生产的第一步是玻璃原料配制。

玻璃的基本成分包括硅酸盐、碳酸盐和氧化物。

在配制过程中,将这些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便后续的熔化过程。

接下来是玻璃材料熔化。

原料混合后,将其加入到大型的玻璃熔炉中,通过高温加热使其熔化。

玻璃熔炉通常采用天然气或燃油作为燃料,控制炉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以确保玻璃熔化的均匀性和质量。

当原料熔化后,就需要进行玻璃成型和制作的工艺环节。

通常采用两种主要的成型方法:浮法和吹制。

浮法是将熔化的玻璃液铺在锡池上,通过锡池上的液平台进行恒速运动,使其表面形成平整的玻璃带。

吹制则是将熔化的玻璃液注入到一个金属模具中,然后通过吹气相应形成所需的形状。

一旦玻璃成型完成,就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表面处理。

这包括对玻璃表面进行抛光、镀膜、切割和打磨等工艺。

抛光可以使玻璃表面光滑均匀,镀膜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和耐磨性,而切割和打磨则可根据需求将玻璃制品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艺流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加工艺可选。

例如,对玻璃进行钢化处理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使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易破碎。

而对玻璃进行着色可以改变其外观和光透性。

这些附加工艺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和应用。

总结起来,玻璃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配制、熔化、成型和制作、表面处理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十分关键,对最终的玻璃制品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工艺环节,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玻璃制品,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型号、颜色和规格的玻璃制品的需求。

玻璃的原料及成分

玻璃的原料及成分

玻璃的原料及成分一、引言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其独特的透明性和硬度使其在建筑、制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人对玻璃的原料和成分知之甚少。

本文将深入探讨玻璃的原料及其成分,为读者提供全面、详细的了解。

二、玻璃的制备方法玻璃制备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将熔融的原料急冷而形成的。

为了制备玻璃,我们需要以下四个主要原料:1.矽酸盐:主要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是玻璃的主要成分。

2.碳酸盐:主要以碳酸钠(Na2CO3)和碳酸钙(CaCO3)的形式存在,用于调节玻璃的溶解度和熔点。

3.碳酸氢盐:主要以碳酸氢钠(NaHCO3)的形式存在,用于增加玻璃的稳定性。

4.硅酸盐:主要以液体玻璃的形式存在,用于降低玻璃的粘度。

三、玻璃的主要成分除了上述提到的原料外,玻璃中还含有以下一些成分,它们会对玻璃的性能和特性产生重要影响:1. 氧化物氧化物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包括:•二氧化硅(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通常在60%到75%之间。

它使玻璃具有硬度和透明性。

•氧化钠(Na2O):通常用作玻璃的助熔剂,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

•氧化钙(CaO):可以提高玻璃的抗压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2. 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也是玻璃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包括:•氧化钠(Na2O):用于降低玻璃的熔点和粘度。

•氧化钾(K2O):可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使其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3. 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主要用于改变玻璃的物理性质,它们包括:•氧化钙(CaO):可以提高玻璃的抗压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氧化镁(MgO):可以提高玻璃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

4. 其他氧化物除了上述氧化物外,玻璃中还含有一些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铝(Al2O3):用于增加玻璃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

•氧化硼(B2O3):可以改变玻璃的熔点和粘度。

四、玻璃的成分对性能的影响玻璃的成分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还会对其其他性能产生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玻璃成分及其影响:1.二氧化硅:影响玻璃的硬度和透明性。

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玻璃窑炉是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的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玻璃生产至关重要。

玻璃窑炉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窑体、燃烧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

首先是窑体部分,它是玻璃窑炉的主体结构,通常由耐火材料构成,以承受高温和化学腐蚀。

窑体通常呈圆筒形,内部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熔化区、保温区和冷却区。

熔化区是玻璃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的地方,保温区用于保持玻璃的恒温,冷却区则用于使玻璃逐渐降温。

其次是燃烧系统,它提供燃料和氧气以产生高温,使玻璃原料熔化。

燃烧系统通常由燃料供应系统和燃烧器组成。

燃料供应系统负责供应燃料,常见的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重油等。

燃烧器是将燃料和氧气混合并点燃的装置,以产生高温火焰。

温度控制系统是玻璃窑炉的关键部分,它通过监测和调节窑炉内部的温度,使其能够保持在玻璃制造所需的恒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负责测量窑炉内部的温度,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调节燃烧系统的工作状态,以控制窑炉的温度。

最后是废气处理系统,它用于处理窑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废气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烟气净化器和废气排放装置。

烟气净化器主要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废气排放装置则负责将经过净化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以保护环境。

玻璃窑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烧系统产生的高温将玻璃原料熔化成液态,然后通过温度控制系统保持玻璃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最后通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废气。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燃烧系统点燃燃料,产生高温火焰。

火焰的温度通常在1500℃至1600℃之间,可以熔化玻璃原料。

火焰通过燃烧器喷射进入窑炉内,形成熔化区。

接着,玻璃原料被投入到窑炉内,与高温火焰接触。

在高温下,玻璃原料逐渐熔化成液态,形成玻璃池。

熔化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然后,温度控制系统开始工作。

温度传感器监测玻璃池的温度,并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oled生产工序流程及生产设备

oled生产工序流程及生产设备

oled生产工序流程及生产设备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其生产工序流程及生产设备如下:1. 基板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玻璃或塑料基板作为OLED显示屏的底部支撑材料。

2. 清洗和涂布:基板经过清洗和涂布工序,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并涂上适当的材料。

清洗可以使用超声波或化学方法进行,涂布可以使用旋涂或喷涂等方式。

3. 蒸镀:在蒸镀工序中,将有机分子、金属和其他材料依次蒸发到基板上,形成不同层次的结构。

这些材料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蒸发,沉积在基板上。

4. 电极制备:通过光刻技术,在基板上制作出导电电极的图案,通常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等材料。

5. 有机分子沉积:在有机分子沉积工序中,将有机材料以分子形式沉积到基板上。

这些有机材料具有发光特性,是OLED显示屏的关键组成部分。

6. 封装:在封装工序中,将OLED显示屏封装在透明的封装材料中,以保护其免受湿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封装过程中还需要加入适当的保护层和滤光层。

常用的OLED生产设备包括:1. 清洗设备:用于清洗基板表面,去除杂质。

2. 旋涂机:用于将涂料均匀地涂布在基板上。

3. 蒸镀设备:包括真空蒸发设备和磁控溅射设备,用于将材料蒸发到基板上。

4. 光刻机:用于在基板上制作出电极和其他图案。

5. 有机分子沉积设备:包括热蒸发设备和有机分子沉积设备,用于将有机物质沉积到基板上。

6. 封装设备:用于将OLED显示屏封装在透明的封装材料中。

以上是一般OLED生产工序流程及生产设备的简要介绍,实际生产线可能会根据不同厂家和产品的要求而略有差异。

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

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

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一、有机玻璃的定义与特点有机玻璃,又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合成材料。

它具有以下特点: - 透明度高:有机玻璃的透明度接近玻璃,可以看作是一种塑料玻璃。

- 耐候性好:有机玻璃能够在室外长期使用而不受到紫外线的影响。

- 加工性能好:有机玻璃可以通过热加工、冷加工和机械加工等多种方式进行成型。

- 物理性能稳定:有机玻璃在常温下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不易发生变形和破裂。

- 绝缘性能好: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作为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

二、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为(C5O2H8)n,其中n为重复单元的个数。

有机玻璃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子组成: 1. 碳原子(C):有机玻璃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连接,形成聚合物的主链。

2. 氧原子(O):氧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羰基(C=O)提供了有机玻璃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3. 氢原子(H):氢原子与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填补碳原子的剩余价电子。

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缩聚法: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缩聚反应,将小分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成线性或交联的高分子有机玻璃。

2. 溶液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溶剂中,利用溶剂挥发或添加引发剂进行聚合,制备有机玻璃。

3. 热挤压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到熔点后,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制备有机玻璃。

四、有机玻璃的应用领域有机玻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 建筑与装饰领域:有机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窗户、天花板、墙面等装饰材料,其透明度高、耐候性好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选择。

2. 电子与光学领域: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被用于电视机、显示屏、激光器等光电器件的制造。

3. 医疗器械领域:有机玻璃可以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试管、培养皿等,其透明度和物理性能稳定性使其成为医疗领域的理想材料。

钢化炉操作手册

钢化炉操作手册

钢化炉操作手册本操作手册旨在为使用钢化炉的用户提供详细、清晰的指导,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钢化炉是玻璃深加工行业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普通玻璃进行加热并快速冷却,以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

本手册将涵盖钢化炉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维护保养以及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

钢化炉主要由加热炉、冷却系统和输送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玻璃放置在输送系统上,通过加热炉的高温加热,使玻璃达到适当温度,然后快速通过冷却系统进行强制冷却,使玻璃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准备工作:在操作钢化炉前,需确保电源、气源和供水正常。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上料与装载:将待处理的玻璃放置在钢化炉的输送带上,确保玻璃平整、无遮挡物。

加热:启动加热炉,根据玻璃厚度和种类设定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快速冷却:当玻璃通过加热炉后,进入冷却系统进行强制冷却。

根据玻璃种类和厚度,调整冷却风机的风量和风压。

出炉与下料:当玻璃完成冷却后,出炉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检查与记录:对出炉的玻璃进行检查,记录生产数据。

每日检查:每日操作完成后,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存在异常,如发现应及时处理。

定期保养: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如更换润滑油、清洗热交换器等。

清洁与卫生:保持设备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杂物和灰尘影响设备运行。

加热炉温度异常:检查加热炉的加热元件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以及热电偶是否正常工作。

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元件或进行维修。

冷却系统故障:检查冷却风机的运行状态,以及风道是否堵塞。

如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风机。

输送带跑偏:检查输送带的运行状态,调整输送带的松紧度。

如问题严重,需更换输送带。

玻璃破碎:如出现玻璃破碎现象,应检查输送带是否运行平稳,以及加热和冷却时间是否适当。

同时,应定期检查玻璃的质量和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报警:如设备发出报警声或出现故障灯提示,应立即停机检查。

根据故障提示或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故障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新型涉及玻璃加工领域,介绍了一种玻璃上下料装置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

所述玻璃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60),所述上料装置(60)中设置有拆垛位(A)以及能够将玻璃原片设置到拆垛位(A)中的模具(1)上的上料机械手(64);下料装置(50),所述下料装置(50)中设置有下料位(K)、堆垛位(B)以及能够将所述模具(1)中加工后的玻璃片取出的下料机械手(51)。

本技术新型提供的玻璃上下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和自动下料功能,可以和上下游设备直接进行连对接,作为工艺设备接入自动化产线当中,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技术要求1.一种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60),所述上料装置(60)中设置有拆垛位(A)以及能够将玻璃原片设置到拆垛位(A)中的模具(1)上的上料机械手(64);下料装置(50),所述下料装置(50)中设置有下料位(K)、堆垛位(B)以及能够将所述模具(1)中加工后的玻璃片取出的下料机械手(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60)还包括模具拆垛装置(61)和能够将所述模具(1)开合的上料开模装置(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拆垛装置(61)包括拆垛固定架(611)和能够沿着所述拆垛固定架(611)可上下移动的拆垛移动架(612)以及用于推动所述模具(1)的模具推送气缸(63),所述模具(1)堆垛在所述拆垛移动架(6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开模装置(62)包括上料开模气缸(621)、与所述上料开模气缸(621)的驱动轴连接的上料开模杆(62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开模杆(622)的一端的上料开模板(623),该上料开模板(623)上设置有上料开模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60)还包括清扫装置,该清扫装置包括高压氮气吹扫装置和真空吸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50)还包括下料开模装置(55)和模具堆垛装置(53),所述下料开模装置(55)在所述下料位(K)将所述模具(1)开合,所述模具堆垛装置(53)将所述模具(1)移动至所述堆垛位(B)的设置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堆垛装置(53)包括将所述模具(1)从下料位(K)移动至模具堆垛位(B)的平移装置和将所述模具(1)移动至所述堆垛位(B)的设置表面的上顶装置,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模具接收气缸(52)和与所述模具接收气缸(52)的驱动轴横向连接的模具承载盘(57),所述上顶装置包括堆垛固定架(531)、设置在所述堆垛固定架(531)的导轨上的堆垛移动架(532)以及用于对所述模具(1)进行夹紧的模具夹紧气缸(5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开模装置(55)包括下料开模气缸(551)、与所述下料开模气缸(551)的驱动轴连接的下料开模杆(552)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料开模杆(552)的一端的下料开模板(553),所述下料开模板(553)设置有下料开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开模板(553)上还设置有模具破真空口(56),该模具破真空口(56)与压缩氮气源连接。

10.一种玻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加工系统包括拆垛位(A)和堆垛位(B)、设置架(10)以及从所述拆垛位(A)至所述堆垛位(B)依次设置于所述设置架(10)上的至少一个加热单元(21)、至少一个成型单元(22)以及至少一个退火冷却单元(23),并且所述玻璃加工系统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上下料装置,该玻璃上下料装置的上料装置(60)和下料装置(50)设置于所述设置架(10)上,所述上料装置(60)设置于所述加热单元(21)之间,所述下料装置(50)设置于所述退火冷却单元(23)之后。

技术说明书玻璃上下料装置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新型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玻璃上下料装置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作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计算机、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仪表板、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的发展新趋势之一,曲面玻璃具有轻薄、透明度好、抗指纹、防眩光、耐刮伤等优点,以及无线充电机能,而且能够解决天线布置空间不足的同时增强收讯功能。

另外,利用曲面玻璃所生产的OLED屏还具有可视面积大,产品更加美观出色的优点。

因而,曲面玻璃以其高颜值、对信号无屏蔽的优势,逐渐将成为各显示领域的主流盖板产品。

曲面玻璃的生产所采用的热弯设备基本上都是单模具生产,人工手动进行上下片操作。

模具从常温状态经过热弯设备开始升温,玻璃热弯成型后经过退火,再将模具冷却至常温状态取出玻璃和装载玻璃,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曲面玻璃热弯设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曲面玻璃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玻璃上下料装置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该玻璃上下料装置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能够在玻璃上下料过程中不需要人员参与,提高整个装置及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中设置有拆垛位以及能够将玻璃原片设置到拆垛位中的模具上的上料机械手;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中设置有下料位、堆垛位以及能够将所述模具中加工后的玻璃片取出的下料机械手。

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模具拆垛装置和能够将所述模具开合的上料开模装置。

优选地,所述模具拆垛装置包括拆垛固定架和能够沿着所述拆垛固定架上的导轨可上下移动的拆垛移动架以及用于推动合模后的所述模具的模具推送气缸,所述模具堆垛在所述拆垛移动架上。

优选地,所述上料开模装置包括上料开模气缸、与所述上料开模气缸的驱动轴连接的上料开模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开模杆的一端的上料开模板,该上料开模板上设置有上料开模件。

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清扫装置,该清扫装置包括高压氮气吹扫装置和真空吸附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开模装置和模具堆垛装置,所述下料开模装置在所述下料位将所述模具开合,所述模具堆垛装置将合模后的所述模具移动至所述堆垛位的设置表面。

优选地,所述模具堆垛装置包括将所述模具从下料位移动至模具堆垛位的平移装置和将所述模具移动至所述堆垛位的设置表面的上顶装置,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模具接收气缸和与所述模具接收气缸的驱动轴横向连接的模具承载盘,所述上顶装置包括堆垛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堆垛固定架的导轨上的堆垛移动架以及用于对所述模具进行夹紧的模具夹紧气缸。

优选地,所述下料开模装置包括下料开模气缸、与所述下料开模气缸的驱动轴连接的下料开模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料开模杆的一端的下料开模板,所述下料开模板设置有下料开模件。

优选地,所述下料开模板上还设置有模具破真空口,该模具破真空口与压缩氮气源连接。

本技术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加工系统,所述玻璃加工系统包括拆垛位和堆垛位、设置架以及从所述拆垛位至所述堆垛位依次设置于所述设置架上的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至少一个成型单元以及至少一个退火冷却单元,并且所述玻璃加工系统还包括本技术新型提供的玻璃上下料装置,该玻璃上下料装置的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设置架上,所述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加热单元之前,所述下料装置设置于所述退火冷却单元之后。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和自动下料功能,作为工艺设备接入自动化产线当中,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技术新型的玻璃上下料装置应用到玻璃加工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新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新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A、拆垛位;B、堆垛位;K、下料位;10、设置架;21、加热单元;22、成型单元;23、退火冷却单元;40、输送装置;50、下料装置;51、下料机械手;52、模具接收气缸;53、模具堆垛装置;531、堆垛固定架;532、堆垛移动架;54、模具夹紧气缸;55、下料开模装置;551、下料开模气缸;552、下料开模杆;553、下料开模板;56、模具破真空口;57、模具承载盘;60、上料装置;61、模具拆垛装置;611、拆垛固定架;612、拆垛移动架;62、上料开模装置;621、上料开模气缸;622、上料开模杆;623、上料开模板;63、模具推送气缸;64、上料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的上、下、左、右。

“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技术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将详细说明本技术新型提供的玻璃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新型提供一种玻璃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上料装置60和下料装置50。

如图2所示,上料装置60中设置有拆垛位A以及能够将玻璃原片设置到拆垛位A中的模具1上的上料机械手64。

拆垛位A就是放入模具1的固定位置,并且通过上料机械手64进行放入操作,因此本技术新型提供的上料装置能够准确无误地将玻璃原片放入模具1中,从而代替了以往手工操作,工作效率及工作精度大大提高。

下料装置50中设置有下料位K、堆垛位B以及能够将模具1中加工后的玻璃片取出的下料机械手51。

与上料装置60不同地,本技术新型的下料装置50将下料位K和堆垛位B单独布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横向方向上从右到左依次布置,以能够顺应从玻璃加工系统的退火冷却单元接收模具1之后先开模、后堆垛的工序,但上述方向不限于此。

对于将下料位K和堆垛位B单独布置的优点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本技术新型通过上料装置60和下料装置50,在固定位置通过机械手来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功能和自动下料功能,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精度,作为工艺设备接入自动化产线当中,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关于上料装置60,本技术新型提供更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上料装置60还可以包括模具拆垛装置61和能够将模具1开合的上料开模装置62。

模具拆垛装置61用于将堆垛的模具1进行拆垛,并将单个模具1逐一放入加热单元的结构。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新型提供的模具拆垛装置61可以包括拆垛固定架611和能够沿着拆垛固定架611上的导轨可上下移动的拆垛移动架612以及用于推动合模后的模具1的模具推送气缸63,模具1堆垛在拆垛移动架612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