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的生产工艺技术

玻璃瓶的生产工艺技术
玻璃瓶的生产工艺技术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一、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二、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三、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A.人工成形。(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四、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玻璃瓶罐制造技术的认识

玻璃瓶罐制造技术的认识、发展与展望 从历史的经验中回顾和总结历史,在总结历史中可以展望未来。玻璃工业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资源的合理利用,节能环保与质量是未来研究与发展的主题。 一、玻璃制品制造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一)二个混合器理论:玻璃制造过程中“二个混合器”理论是现玻璃瓶罐生产制造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二个混合理论”的由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召开了一次玻璃行业的国际性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一位工程师提出了:“两个混合器”的著名论点。即在玻璃的制造过程中要经过两次混合,一是配料过程中粉料的固体混合其重要性占70%;二是熔制过程中的液体混合其重要性占30%。因为,高温状态下的玻璃液,仍然十分粘稠,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均化;而在常温状态下的粉料,却比较容易混合均匀。二个混合器的论点激发了玻璃制造商和工程师们不尽的回忆…。那时的机械和电子技术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于是,在50年代后机电化的配合料生产线应运而生,并很快在各国推广。这次国际会议,是促进世界玻璃工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人们对玻璃制造工艺认识上的一次大的飞跃。在国际玻璃制造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玻璃制造始于认识和理念,终于质量和环保 1.人们在向目标出发以前,先有充分的认识和良好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产品和技术的落后源于认识和理念的落后; 2.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玻璃企业对原料的成分、粒度、水分的控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依然受原料供应商的制约,是制造优质玻璃产品的瓶颈之一; 3.同时也不注重过程环节与细节上的技术研究并采取措施

玻璃窑炉的设计制造仍然停留在个人英雄主义阶段,各种“四新技术”没 有得到充分的应用,诸如窑炉结构优化设计、材料应用、保温、鼓泡、电助熔、内窥视监视、排放处理、余热利用、自动化控制等; 4.目前国内没有一座完善的现代化的中大型玻璃窑炉样板可供学习和借鉴,也是制造优质玻璃的瓶颈之一 5.标准化工作非常薄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规范还落后于 时代。技术进步标准要先行,标准落后就是阻碍发展的瓶颈。 企业及其产品最终要受到市场质量和社会环境的检验。 (三)配合料固体混合的10项经典要求 1.玻璃原料的粒度:60~80目的>85%,尤其是矿物原料; 2.玻璃原料的成分:稳定,尤其是长石、硅砂矿物的控制; 3.玻璃原料的水分:<8~10%,重点是硅砂、长石; 4.玻璃原料的称量精度:1%~1/3000; 5.投料顺序:硅砂+纯碱+长石+辅助料及小料; 6.混合时间:3~5分钟; 7.混合均匀性:≥96~98%; 8.配合料水分含量:5~7%; 9.碎玻璃:粒度≤50mm; 10.配合料混合后加入输送落料距离:≤1米落差。 以上10项是经典的质量要求,企业应达到标准化的控制。根据“二个混合器”理论,制造均匀的玻璃,冷态的固体混合工作应占70%,且比较容易做到做好,关键在于认识。 (四)先进的节能玻璃窑炉应具备的功能特点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 一、玻璃杯的特性 一、瞬间耐热温差。耐热机动性能超过普通玻璃的三倍以上,可承受由热至冷的两极变化,可承受瞬间高低温差达160℃。 二、抗腐蚀性。抗化学腐蚀性胜过绝大多数金属和其它材料,耐磨损、表面光滑、清洗容易,广泛应用于食用器皿。 三、兼具可微波、冷冻、火烧三项特意功能,即使从冰库拿出马上倒入热水,也不必担心会有龟裂的危险。 四、玻璃杯只是通透好看,不易保存,总得小心翼翼。其实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才是最健康的。 二、玻璃杯的包装要求: (1)产品(或内包装箱)应垫稳、卡紧、固定于外包装箱内。产品在箱内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缓冲材料一般情况下,产品不应与外 包装箱箱板直接接触。包装的整个产品与箱内的侧面、端面、 顶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2)产品包装箱内应清洁、千燥、无异物。 (3)包装用纸箱封箱后一般采用塑料捆扎带等捆扎,塑料捆扎带宽度应不大于14 mm,捆扎时应使塑料带紧捆在纸箱上,同时采 用相应措施避免其切入纸板而损坏纸箱。

他环保缓冲材料所替代。 目前代替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的主要有发泡PP、蜂窝纸板及纸浆模塑产品等几类。发泡PP不使用氟里昂,具有很多与发泡聚苯乙烯相似的缓冲性能,它属于软发泡材料,可以通过粘结组成复杂结构,是应用前景很好的一类新型缓冲材料。 蜂窝纸板具有承重力大、缓冲性好、不易变形、强度高、符合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它可以代替发泡塑料预制成各种形状,适用于大批量使用的易碎品包装上,特别是体积大或较为笨重的易碎品包装。 纸浆模塑制品也是可部分替代发泡聚苯乙烯的包装材料。它主要以纸张或其他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制浆、模塑成型和干燥定型而成,可根据易碎品的产品外型、重量,设计出特定的几何空腔结构来满足产品的不同要求。这种产品的吸附性好、废弃物可降解,且可堆叠存放,大大减少运输存放空间。但其回弹性差,防震性能较弱,不适用于体积大或较重的易碎品包装。 所以选用聚丙乙烯泡沫塑料来作为缓冲材料。 2、玻璃杯包装箱材料的选择 外包装是保护易碎品免受损坏的有效方法。通常要求易碎品外包装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戳穿强度,可以保护易碎品在正常的运输和仓储码垛条件下完好无损。 最典型和最常用的易碎品外包装是瓦楞纸箱。部分大而重的易碎品采用蜂窝纸板包装箱,部分较轻或本身抗压强度较高的产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

[重点]玻璃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重点]玻璃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包装物质量标准——玻璃瓶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玻璃瓶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厂的玻璃酒瓶与玻璃酒杯的检验。 下列单项项目范围: 圆度:适合于瓶身横截面为圆形的酒瓶、酒杯; 表面平整度:适合于瓶身纵轴截面为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底部水平面的酒瓶、酒杯,不适合于瓶身纵轴截面为椭圆形或其他异形的就酒瓶、酒杯。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以下标准以最新版本为准)。 GB/T 24694 玻璃容器白酒瓶; GB/T 4545 玻璃瓶罐内应力检验方法; GB/T 6552 玻璃瓶罐抗机械冲击试验方法; GB/T 4547 玻璃容器抗热震性和热震耐久性实验方法; GB/T 4548 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侵蚀性能测试方法及分级; GB 19778 包装玻璃容器铅、镉、砷、锑溶出允许限量; 3.1 玻璃瓶质量标准

3.1.1 材质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指标不合格限 材质尺寸材质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以样为准 0% 3.1.2 卫生指标 铅、镉、砷、锑的溶出允许限量满足GB 19778的有关规定。 3.1.3 理化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指标不合格限 抗热震性耐急冷温差42?无爆裂 耐水性应符合GB/T 4548中HC3的要求 0% 内应力真实应力小于等于4级 抗冲击/J 应符合GB/T 6552 中的方法试验,?0.6J 3.1.4 海王酒、鹿龟酒等中高档系列产品玻璃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指标规定不合格限 内棱应光滑圆角,封合面上不允许有影响密封性的皱褶及破裂现象; 口部缺陷 1% 螺纹线皱褶长度不长于1cm 口部尖刺不允许有 单边口模合缝线凸出量不大于0.12mm 模缝线单边凸出量不大于0.2mm 1% 尖锐刺手的不允许有 大于3mm(圆形)或4mm(长不允许有形); 破气泡和表面气泡; 不允许有 泡点 2% 直径在?1mm以下,能目测; 每平方厘米不多于6个 圆形直径0.3,3mm,能目测; 不多于3个 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不平现 象。瓶身表面同一纵轴剖面线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文案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精品文档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玻璃瓶的生产工艺技术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一、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二、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三、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A.人工成形。(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四、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玻璃瓶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流程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玻璃瓶的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琉璃瓶一般有刚性标志,标志也由模具形状制成。玻璃瓶的成型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人工吹制、机械吹制和挤压成型三种。 玻璃瓶品种繁多,从容量为1ML的小瓶到十几升的大瓶,从圆形、方形、到异形与带柄瓶,从无色透明的琥珀色、绿色、蓝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浊玻璃瓶等,不胜枚举。就制造工艺来说,玻璃瓶一般分为模制瓶(使用模型制瓶)和管制瓶(用玻璃管制瓶)两大类。模制瓶又分为大口瓶(瓶口直径在30MM以上)和小口瓶两类。前者用于盛装粉状、块状和膏状物品,后者用于盛装液体。外观方面:管制瓶要比模制瓶要更透明些,管制瓶底部要簿,模制瓶底部要厚,而且不太均匀,有些还高低不平。管外径的误差管制瓶的要小些! 材质房面:管制瓶国内一般为低硼硅,也可制作中硼硅,而模制瓶为钠钙,因材质在耐药物酸性劣于管制瓶。管制瓶可以用于冻干,而模制瓶不可以!还有管制瓶价格比模制瓶贵!

玻璃管入厂后进行人员称料(重量),按正负5克,分成3份。制瓶人员领料入车间生产。玻璃管从上而下插入制瓶机的套筒,机器上配有氧气道,液化气道,风道进行对玻璃瓶的加工。的生产主要就是瓶口与瓶底的加工。模具也就是玻璃瓶的瓶口模具。大瓶口、小平口、螺纹瓶口、卡口、钳口都是由模具的不同,生产出的瓶子样子就不同。瓶子的高低是由我们制瓶人员在机器上设定而产生的。瓶子的粗细是由我们公司采购人员在玻璃管厂采购的玻璃管直径的大小而决定的。瓶子的外形和容量是由此而产生的。 每一个玻璃瓶从制瓶机上生产下来就直接排队等着进入随机退火炉。玻璃瓶要经过550-600度的高温50分钟进行退火工艺。退火是为了保证玻璃瓶的应力而达到瓶子的抗压抗摔能力。随后玻璃瓶就到下了一个环节,人工检验装箱。检验人员分为三种:检验玻璃瓶人员,检验装箱人员,抽样人员。人工检验装箱又分为检验玻璃瓶、装入小盒、检验小盒瓶子、套膜、热封、检验装箱、抽样。所抽样品送入化验室进行玻璃瓶检验环节。通过化验室各项检验达到国家标准的为合格品。

玻璃制作工艺及流程

玻璃 一:原料及配制 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 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助熔。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中一般允许20%的干净回收料,回收料不宜过多,否则产品易出现粒状,突起。汽泡等。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熔料 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燃料有重油。电力等。 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 三.玻璃成型 一般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机吹,人工吹),压制,离心旋转,烧制(辅助作用)。 玻璃模具一般采用生铁铸件。模具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品质,因为有的铁质有砂子,则出来的产品就粗糙,有凸粒,在高温下,易脱铁屑而沾在产品上。 一般的模具都有几个排气孔,排气孔很少,一般不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排气效果好的模具,产品的图案,字母则较清晰,模合缝的大小也会影响产品利角的轻重,模具必须预热后方可使用,否则刚产出的产品易破裂。 熔化的料入模具有自动进料与人工操作两种自动进料,每种产品生产前都调好进料量,而人工操作则

玻璃瓶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玻璃瓶的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琉璃瓶一般有刚性标志,标志也由模具形状制成。玻璃瓶的成型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人工吹制、机械吹制和挤压成型三种。 玻璃瓶品种繁多,从容量为1ML的小瓶到十几升的大瓶,从圆形、方形、到异形与带柄瓶,从无色透明的琥珀色、绿色、蓝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浊玻璃瓶等,不胜枚举。就制造工艺来说,玻璃瓶一般分为模制瓶(使用模型制瓶)和管制瓶(用玻璃管制瓶)两大类。模制瓶又分为大口瓶(瓶口直径在30MM以上)和小口瓶两类。前者用于盛装粉状、块状和膏状物品,后者用于盛装液体。外观方面:管制瓶要比模制瓶要更透明些,管制瓶底部要簿,模制瓶底部要厚,而且不太均匀,有些还高低不平。管外径的误差管制瓶的要小些! 材质房面:管制瓶国内一般为低硼硅,也可制作中硼硅,而模制瓶为钠钙,因材质在耐药物酸性劣于管制瓶。管制瓶可以用于冻干,而模制瓶不可以!还有管制瓶价格比模制瓶贵! 玻璃管入厂后进行人员称料(重量),按正负5克,分成3份。制瓶人员领料入车间生产。玻璃管从上而下插入制瓶机的套筒,机器上配有氧气道,液化气道,风道进行对玻璃瓶的加工。的生产主要就是瓶口与瓶底的加工。模具也就是玻璃瓶的瓶口模具。大瓶口、小平口、螺纹瓶口、卡口、钳口都是由模具的不同,生产出的瓶子样子就不同。瓶子的高低是由我们制瓶人员在机器上设定而产生的。瓶子的粗细是由我们公司采购人员在玻璃管厂采购的玻璃管直径的大小而决定的。瓶子的外形和容量是由此而产生的。 每一个玻璃瓶从制瓶机上生产下来就直接排队等着进入随机退火炉。玻璃瓶要经过550-600度的高温50分钟进行退火工艺。退火是为了保证玻璃瓶的应力而达到瓶子的抗压抗摔能力。随后玻璃瓶就到下了一个环节,人工检验装箱。检验人员分为三种:检验玻璃瓶人员,检验装箱人员,抽样人员。人工检验装箱又分为检验玻璃瓶、装入小盒、检验小盒瓶子、套膜、热封、检验装箱、抽样。所抽样品送入化验室进行玻璃瓶检验环节。通过化验室各项检验达到国家标准的为合格品。

玻璃瓶生产流程讲课教案

玻璃瓶生产流程

玻璃瓶的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琉璃瓶一般有刚性标志,标志也由模具形状制成。玻璃瓶的成型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人工吹制、机械吹制和挤压成型三种。 玻璃瓶品种繁多,从容量为1ML的小瓶到十几升的大瓶,从圆形、方形、到异形与带柄瓶,从无色透明的琥珀色、绿色、蓝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浊玻璃瓶等,不胜枚举。就制造工艺来说,玻璃瓶一般分为模制瓶(使用模型制瓶)和管制瓶(用玻璃管制瓶)两大类。模制瓶又分为大口瓶(瓶口直径在30MM以上)和小口瓶两类。前者用于盛装粉状、块状和膏状物品,后者用于盛装液体。外观方面:管制瓶要比模制瓶要更透明些,管制瓶底部要簿,模制瓶底部要厚,而且不太均匀,有些还高低不平。管外径的误差管制瓶的要小些! 材质房面:管制瓶国内一般为低硼硅,也可制作中硼硅,而模制瓶为钠钙,因材质在耐药物酸性劣于管制瓶。管制瓶可以用于冻干,而模制瓶不可以!还有管制瓶价格比模制瓶贵! 玻璃管入厂后进行人员称料(重量),按正负5克,分成3份。制瓶人员领料入车间生产。玻璃管从上而下插入制瓶机的套筒,机器上配有氧气道,液化气道,风道进行对玻璃瓶的加工。管制玻璃瓶的生产主要就是瓶口与瓶底的加工。模具也就是玻璃瓶的瓶口模具。大瓶口、小平口、螺纹瓶口、卡口、钳口都是由模具的不同,生产出的瓶子样子就不同。瓶子的高低是由我们制瓶人员在机器上设定而产生的。瓶子的粗细是由我们公司采购人员在玻璃管厂采购的玻璃管直径的大小而决定的。瓶子的外形和容量是由此而产生的。 每一个玻璃瓶从制瓶机上生产下来就直接排队等着进入随机退火炉。玻璃瓶要经过550-600度的高温50分钟进行退火工艺。退火是为了保证玻璃瓶的应力而达到瓶子的抗压抗摔能力。随后玻璃瓶就到下了一个环节,人工检验装箱。检验人员分为三种:检验玻璃瓶人员,检验装箱人员,抽样人员。人工检验装箱又分为检验玻璃瓶、装入小盒、检验小盒瓶子、套膜、热封、检验装箱、抽样。所抽样品送入化验室进行玻璃瓶检验环节。通过化验室各项检验达到国家标准的为合格品。

玻璃瓶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流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玻璃瓶的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琉璃瓶一般有刚性标志,标志也由模具形状制成。玻璃瓶的成型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人工吹制、机械吹制和挤压成型三种。 玻璃瓶品种繁多,从容量为1ML的小瓶到十几升的大瓶,从圆形、方形、到异形与带柄瓶,从无色透明的琥珀色、绿色、蓝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浊玻璃瓶等,不胜枚举。就制造工艺来说,玻璃瓶一般分为模制瓶(使用模型制瓶)和管制瓶(用玻璃管制瓶)两大类。模制瓶又分为大口瓶(瓶口直径在30MM以上)和小口瓶两类。前者用于盛装粉状、块状和膏状物品,后者用于盛装液体。外观方面:管制瓶要比模制瓶要更透明些,管制瓶底部要簿,模制瓶底部要厚,而且不太均匀,有些还高低不平。管外径的误差管制瓶的要小些! 材质房面:管制瓶国内一般为低硼硅,也可制作中硼硅,而模制瓶为钠钙,因材质在耐药物酸性劣于管制瓶。管制瓶可以用于冻干,而模制瓶不可以!还有管制瓶价格比模制瓶贵!

玻璃管入厂后进行人员称料(重量),按正负5克,分成3份。制瓶人员领料入车间生产。玻璃管从上而下插入制瓶机的套筒,机器上配有氧气道,液化气道,风道进行对玻璃瓶的加工。管制玻璃瓶的生产主要就是瓶口与瓶底的加工。模具也就是玻璃瓶的瓶口模具。大瓶口、小平口、螺纹瓶口、卡口、钳口都是由模具的不同,生产出的瓶子样子就不同。瓶子的高低是由我们制瓶人员在机器上设定而产生的。瓶子的粗细是由我们公司采购人员在玻璃管厂采购的玻璃管直径的大小而决定的。瓶子的外形和容量是由此而产生的。 每一个玻璃瓶从制瓶机上生产下来就直接排队等着进入随机退火炉。玻璃瓶要经过550-600度的高温50分钟进行退火工艺。退火是为了保证玻璃瓶的应力而达到瓶子的抗压抗摔能力。随后玻璃瓶就到下了一个环节,人工检验装箱。检验人员分为三种:检验玻璃瓶人员,检验装箱人员,抽样人员。人工检验装箱又分为检验玻璃瓶、装入小盒、检验小盒瓶子、套膜、热封、检验装箱、抽样。所抽样品送入化验室进行玻璃瓶检验环节。通过化验室各项检验达到国家标准的为合格品。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云石8.57公斤、纯碱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长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浮法玻璃生产线流程图 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的区别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区别在于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1、生产工艺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出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过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 2、在品质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 3、 4、 5、6mm等厚度。普通玻璃呈现翠绿色,易碎、透明度不高,雨淋暴晒下易老化变形。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 6、8、10、12、15、19mm等厚度。浮法玻璃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具有一定韧性。 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 下面以国内普通的日熔化量600吨的生产线为例,介绍浮法玻璃的制造流程。 整个生产线长度约有500米,每天可生产550到600吨的玻璃,也就是相当于3米宽、3毫米厚、长度约25公里的玻璃带。一旦开始生产,便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直到大约8-10年之后才会停炉维修。浮法玻璃是在锡槽中制造。浮 法生产是当今平板玻璃主要的生产方式,其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原料的混成。 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73%的二氧化硅、9%的氧化钙、13%的碳酸钠及4%的镁。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颗粒。 2、原料的熔融。 将调配好的原料经过一个混合仓后,再进入一个有5个仓室的窑炉中加热,约1550摄氏度时成为玻璃融液。 3、玻璃成型。 玻璃熔液流入锡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属锡液之上,此时温度约1000摄氏度。 在锡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宽3.66米、厚度介于3mm至19mm的玻璃带。因为 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4、玻璃熔液的冷却。

【CN109694199A】一种高透明度玻璃瓶的生产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3059.4 (22)申请日 2019.02.13 (71)申请人 安徽金冠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渠沟工业项目 区淮海西路5号 (72)发明人 李昊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51289 代理人 丁国勇 (51)Int.Cl. C03C 6/04(2006.01) C03B 5/225(2006.01) C03B 5/235(2006.01) C03B 19/02(2006.01) C03B 2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透明度玻璃瓶的生产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度玻璃瓶的生产 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配料、预加工、熔制、物 理除铁、复熔、化学除铁、成型、退火。本发明中, 该生产工艺通过两次熔制的方式,既能够将混合 原料起到全面的熔制效果,避免混合原料发生熔 制不完全的现象,同时也能够最大化的将混合原 料内的铁质与玻璃流体进行分离,便于后续的物 理除铁和化学除铁的操作,并且添加含有二氧化 锰和脱色剂的氧化剂,使得二氧化锰能够将绿色 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黄色的三价铁离子,而锰变 成了紫色的三价锰离子,达到对有色铁质的去除 效果,同时若色剂能够将玻璃流体内的有色基团 破坏,从而达到去除色度的目的,实现了对玻璃 流体内有色物质的全面去除效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9694199 A 2019.04.30 C N 109694199 A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 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公斤、石灰石公斤、白云石公斤、纯碱公斤、芒硝公斤、长石公斤、碳粉公斤。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浮法玻璃生产线流程图 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的区别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区别在于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1、生产工艺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出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过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 2、在品质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 3、 4、 5、6mm等厚度。普通玻璃呈现翠绿色,易碎、透明度不高,雨淋暴晒下易老化变形。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 6、8、10、12、15、19mm等厚度。浮法玻璃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具有一定韧性。

牛奶玻璃瓶生产工艺

牛奶玻璃瓶分析说明 一、行业现状 1.包装容器现状: 1)包装是连接商品生产、储藏、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纽带,包装对于商品来说至关重要,承担着保护商品、便利运输、美化和宣传商品的功能,包装领域用量最大的四种材料是,纸、塑料、玻璃、金属四种材料,在世界包装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装容器可分为四大类:纸容器约占36%,塑料容器占34%,金属容器占20%,玻璃容器占10%。 2)玻璃瓶属于日用玻璃,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玻璃瓶生产和消费国,年产量现已超过1000万吨,主要出口北美、欧洲等地区。玻璃加工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国家通过增加脱硫脱硝、更换天然气/电窑炉等相关政策限制一些高耗能低产出的小型企业发展。目前玻璃容器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化工等行业,其中食品玻璃容器主要用于酱菜、罐头、白酒、啤酒、饮料、牛奶等行业;牛奶用玻璃瓶以有效保持牛奶风味、成本低、环保、能重复使用、稳定性高等优势仍然被用于牛奶的包装,但牛奶用玻璃瓶也由于易碎、不便携带(重量大)、不利于清洗、不利于封口等不利因素也正在被逐步淘汰。 2.玻璃瓶类别: 食品瓶一般都属于钠钙玻璃(包装用玻璃主要分为钠钙玻璃、铅玻璃、硼硅玻璃三种),钠钙玻璃根据用料可分为普白料、高白料、晶白料、乳白料等,料色主要取决于石英砂中杂质(氧化铁、氧化铬)的含量,如下: 料种(石英砂)Fe 2O 3 Cr 2 O 3 备注 普白料、乳白料≤0.15≤0.03

高白料、晶白料≤0.01%≤0.001 3.玻璃瓶的生产工艺:原料预加工→称量配料→熔制→成型→热喷涂→退火→冷喷涂→包装→入库。 1)玻璃生产主要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白云石、长石,硼酸、硫酸钡、芒硝、氧化锌、碳酸钾、碎玻璃等; 2)称量配料:目前规模较大的玻璃瓶生产企业都配有电脑中控系统进行自动配料,窑炉配方确定后直至窑炉大修期间配方不进行改变; 3)溶制:窑炉按照燃料的不同分为煤窑、油窑、气窑、电窑等类型,窑炉的使用寿命为5年左右,自点火至窑炉寿命终止期间需要一直生产不停窑(停火再复火损失较大),使用寿命主要是窑炉壁耐火砖的侵蚀程度,一般5年左右窑炉壁就会被玻璃液(碱性)侵蚀的很薄,必须停窑重新修建新窑炉。 4)成型:玻璃容器主要有压制成型(如:玻璃果盘)、吹制成型(如:玻璃瓶)、拉制成型(如:玻璃管)、压延成型(如:高脚杯)四种成型方式,其中玻璃瓶成型采用吹制成型,吹制成型工艺又分为两种即吹吹法和压吹法,从目前来开压吹法成型工艺最适合牛奶玻璃瓶的生产。 a.吹&吹法:于1885年英国人阿什累发明,吹&吹法经入料-扑气-倒吹起-初型反转-重热与延伸-正吹气-钳瓶-冷却等步骤完成瓶子的成型。主要用于小口细长瓶的生产,如:啤酒瓶、白酒瓶、饮料瓶等使用玻璃容器都是用此法生产。缺点在生产过程中已易形成“断腰”现象、玻璃瓶壁不均匀等 b.压&吹法:分为大口压&吹法和小口压&吹法于,大口压&吹法于1882年美国人亚博加斯特发明,小口压&吹法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首次提出并投入生产;压&吹法经入料-冲压-初型反转-重热与延伸-正吹气-钳瓶-冷却等步骤完成瓶子的成型。大口

玻璃瓶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流程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玻璃瓶的生产流程 玻璃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琉璃瓶一般有刚性标志,标志也由模具形状制成。玻璃瓶的成型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人工吹制、机械吹制和挤压成型三种。 玻璃瓶品种繁多,从容量为1ML的小瓶到十几升的大瓶,从圆形、方形、到异形与带柄瓶,从无色透明的琥珀色、绿色、蓝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浊玻璃瓶等,不胜枚举。就制造工艺来说,玻璃瓶一般分为模制瓶(使用模型制瓶)和管制瓶(用玻璃管制瓶)两大类。模制瓶又分为大口瓶(瓶口直径在30MM以上)和小口瓶两类。前者用于盛装粉状、块状和膏状物品,后者用于盛装液体。外观方面:管制瓶要比模制瓶要更透明些,管制瓶底部要簿,模制瓶底部要厚,而且不太均匀,有些还高低不平。管外径的误差管制瓶的要小些! 材质房面:管制瓶国内一般为低硼硅,也可制作中硼硅,而模制瓶为钠钙,因材质在耐药物酸性劣于管制瓶。管制瓶可以用于冻干,而模制瓶不可以!还有管制瓶价格比模制瓶贵!

玻璃管入厂后进行人员称料(重量),按正负5克,分成3份。制瓶人员领料入车间生产。玻璃管从上而下插入制瓶机的套筒,机器上配有氧气道,液化气道,风道进行对玻璃瓶的加工。的生产主要就是瓶口与瓶底的加工。模具也就是玻璃瓶的瓶口模具。大瓶口、小平口、螺纹瓶口、卡口、钳口都是由模具的不同,生产出的瓶子样子就不同。瓶子的高低是由我们制瓶人员在机器上设定而产生的。瓶子的粗细是由我们公司采购人员在玻璃管厂采购的玻璃管直径的大小而决定的。瓶子的外形和容量是由此而产生的。 每一个玻璃瓶从制瓶机上生产下来就直接排队等着进入随机退火炉。玻璃瓶要经过550-600度的高温50分钟进行退火工艺。退火是为了保证玻璃瓶的应力而达到瓶子的抗压抗摔能力。随后玻璃瓶就到下了一个环节,人工检验装箱。检验人员分为三种:检验玻璃瓶人员,检验装箱人员,抽样人员。人工检验装箱又分为检验玻璃瓶、装入小盒、检验小盒瓶子、套膜、热封、检验装箱、抽样。所抽样品送入化验室进行玻璃瓶检验环节。通过化验室各项检验达到国家标准的为合格品。

玻璃制作工艺及流程

玻璃 一:原料及配制 (1) 二:熔料 (2) 三.玻璃成型 (2) 四.烧边 (2) 五,褪火 (2) 六,检查后进入后段加工,如贴花纸或蒙砂等。 (3) 七:玻璃产品容易出现的问题: (3) 一:原料及配制 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 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助熔。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中一般允许20%的干净回收料,回收料不宜过多,否则产品易出现粒状,突起。汽泡等。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熔料 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燃料有重油。电力等。 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 三.玻璃成型 请参考视频:U:\Engineers\KK Wang\Factory visit 一般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机吹,人工吹),压制,离心旋转,烧制(辅助作用)。 玻璃模具一般采用生铁铸件。模具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品质,因为有的铁质有砂子,则出来的产品就粗糙,有凸粒,在高温下,易脱铁屑而沾在产品上。 一般的模具都有几个排气孔,排气孔很少,一般不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排气效果好的模具,产品的图案,字母则较清晰,模合缝的大小也会影响产品利角的轻重,模具必须预热后方可使用,否则刚产出的产品易破裂。 熔化的料入模具有自动进料与人工操作两种自动进料,每种产品生产前都调好进料量,而人工操作则完全靠工人的经验了,所以人工操作时,量的多少是很重要的,量太多易使边太厚。太少,则可能产品不完整,因人工剪料控制的问题,易出现产品边避和底的厚薄以及产品轻重不一致等问题。 吹制产品靠气压而成,所以与气压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气压太大,可能出现底部薄,口部厚,气压太小,则口部可能太薄或根本吹不到,口部却缺少了。一般的吹制产品有瓶类,罐类。 压制是通过内模压入外模,把玻璃料挤压成型。两模间的空隙影响产品的厚薄,而内模是通过气压来控制的,所以气压太大可能减少两模上下的空隙,使产品底变薄:若气压太小,则相反。一般直筒的杯壮都采用压制,但如产品比较高且边要求较薄,则一般用吹,而这种产品最薄处在中部,所以中部易破。 离心旋转,用模具安装在电动机上,通过模具一定的转速把料甩开成型。电动转速太小,可能甩不开,而使产品不完整,转速太大,可能把料甩出去了或料全甩到上部,使上端厚,底部薄,一般盘壮物采用此方法。 产品出模后需要用钳夹出来,若钳生锈,则可能使产品上沾有锈班,无法清除,所以必须保证钳的干净无锈,一般用玻璃水去擦试,或采用无锈材质的钳。 一般的产品到此时就可进行后段工序—烧边,但有些产品无法用一种模成型,而需要再熔接,熔接必须在产品刚出模时就进行,并且要熔接的另一部分必须是刚挑出的熔化的料,这样才能熔接好,否则易接不牢或炸裂产品。 四.烧边 产品刚出模,一般的口部都不圆滑,而要用高温将之烧圆滑,多用火力。 五,褪火 产品出模后温度很高约500-600度,若这样自然冷却,则会炸爆,故要采用褪火设备使温度慢慢降低。褪火设备是一个顶部和两侧封闭的输送带形状,一般长10几米,宽1米左右,共有几个不同的温度带,初段温一般与出模产品的温度一样,即500-600度,然后逐渐减低,末温一般是60度左右,褪火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