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说明(建筑结构)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doc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doc范本一:正式风格文档名称:结构设计方案说明一:背景介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档旨在对于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设计目标1. 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2. 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3. 提高建筑的整体美观性与空间效果;4. 减少建筑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三:设计方案详述1. 整体结构布局在结构布局上,本项目采用钢结构框架作为主要结构形式。
具体布局分为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结构以及附属构件结构等部分。
2. 结构材料选取本项目的结构材料主要选择钢材和混凝土。
具体采用Q345B高强度钢材和C30混凝土等。
3. 结构构件设计(1)柱:采用T型钢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满足设计要求。
(2)梁:采用焊接工字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3)墙:结合墙体设计,采用加固隔墙设计,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楼板:采用预应力抗剪板作为楼板结构,提高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结构计算与分析在结构计算与分析过程中,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计算,并进行优化。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结构设计图纸、结构材料检测报告、结构计算分析报告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设计规范: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针对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这些规范对于建筑的安全、卫生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2. 结构稳定性:指建筑结构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3. 钢结构框架:是一种由钢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
范本二:轻松风格文档名称:结构设计方案说明背景介绍:在设计建筑时,重要的一部分是结构设计。
本文档的目的是详细解释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目标:1. 充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2. 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3. 提升建筑的整体美观度和空间效果;4. 减少建筑施工时间和成本。
【工程文档】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118页)

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118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 王超学号:0904530241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 土木工程题目: 泰州某人民法院建筑与结构设计指导者:邹玉广讲师评阅者:2013 年 5 月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01.1 工程常用的结构体系 01.2 工程研究背景 (1)1.3 工程研究现状 (2)1.4 本设计主要运用的软件介绍 (3)1.5 本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 (3)2 建筑设计说明 (6)2.1 建筑物功能与特点 (6)2.2 建筑做法 (7)3 PKPM设计 (9)3.1 确定结构布置及构件的截面尺寸 (10)3.2 输入荷载的计算 (12)3.3 PMCAD参数选取 (15)3.4 SATWE参数选取 (16)3.5 PKPM电算流程 (18)3.6 PKPM电算成果 (18)4 零星构件设计 (19)4.1 次梁的设计 (19)4.2 板的计算 (22)4.3 楼梯的计算 (24)5 一榀框架设计 (30)5.1 计算简图的确定 (30)5.2 竖向荷载标准值计算 (31)5.3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6)5.4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9)5.5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57)5.6 内力组合 (64)5.7 梁柱截面配筋计算 (81)6 基础设计 (102)6.1 独立基础设计 (103)6.2 条形基础设计 (106)6.3 联合基础设计 (107)结束语 (109)致谢 (110)参考文献 (111)附图1 (113)附图2 (114)附图3 (115)附图4 (117)1 绪论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学子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它将这几年来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深化。
结构设计方案范文

结构设计方案范文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功能需求、技术要求、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以实现最优的设计方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结构设计方案的例子。
题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介绍建筑物是一个多功能商业综合体,包括商场、写字楼、酒店等,总高度为300米,地上80层,地下2层。
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方案1.结构形式选择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和多功能要求,采用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复合结构设计方案。
即地下1-2层、地上1-30层采用钢结构,地上31-80层采用混凝土结构。
2.钢结构设计方案(1)框架结构:地下1-2层、地上1-30层采用钢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结构采用优质钢材,采用焊接连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抗震设计:结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抗震性能,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包括加固柱子和加强梁柱节点的抗震能力。
(3)防火设计:由于建筑物的高度,防火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结构设计方案应采用防火材料,并设置相应的防火隔断,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性。
3.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1)楼板设计:地上31-80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梁柱连接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
(2)墙体设计:采用特殊设计的外墙,既能满足建筑物的外观美观要求,又能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抗震设计:地上31-80层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包括加固柱子和加强梁柱节点的抗震能力。
4.结构连接设计结构连接是复合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不同结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撑。
5.结构耐久性设计结构耐久性设计应采用抗腐蚀、防水、防潮等措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6.结构审查和验收在结构设计方案完成后,进行结构审查和验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建设效果预测结构设计方案经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后,预计可以满足项目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建筑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结构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结构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由于城市商业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商业活动频繁,故需建设一座现代化综合商业建筑,以满足市民的日常购物和休闲需求。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包括商业空间、办公空间、休闲空间等。
二、设计理念本项目以“城市绿洲”为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座现代化、环保、绿色的综合商业建筑,为城市增添一处宜人的休闲场所。
建筑外立面以简约、现代风格为主,结合大面积玻璃幕墙和绿化植被,营造出轻盈、清爽的氛围。
内部空间设计充分考虑功能性和舒适性,打造出舒适、宽敞、通透的商业空间,为市民提供便利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三、总体布局本建筑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七层,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和后勤空间,地上七层为商业空间、办公空间和休闲空间。
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个功能空间有机衔接,既保证了空间利用效率,又提升了建筑整体品质。
四、建筑外观建筑外立面以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为主,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和绿化植被,打造出清爽、轻盈的外观。
建筑立面采用三维设计手法,利用线条和立体结构,赋予建筑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同时,建筑外立面设置适当的遮阳、通风设施,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能效性。
五、室内设计商业空间采用开放式设计,空间通透,采光充足,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方便顾客流线。
办公空间设置合理,结合独立办公室和开放办公区域,满足员工工作和休息需求。
休闲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人们的休闲需求,设置休闲座椅、绿化植被、水景等,营造出宜人的休闲氛围。
六、绿色环保本建筑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在建筑屋顶设置绿化种植带,收集雨水用于植被灌溉,提升建筑的绿化率和生态效益。
建筑外立面设置遮阳装置和节能玻璃,有效控制采光、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
七、总结本项目立足于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致力于打造一座现代化、环保、绿色的综合商业建筑,为城市增添一处宜人的休闲场所。
方案设计说明-结构篇

结构篇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J 186-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 188:2005 )2. 结构设计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总建筑面积约为37161平方米,地面以上共21层,地下3层。
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偏大,影响建筑使用,同时为了提高柱的延性,对框架柱采用采用钢管混凝土核心柱(如图一)。
由于功能需要,在三层裙房处设置大型会议室,而第5、6层又是厨房及屋顶花园,荷载相当大,设计上拟采用单向结构梁布置方案,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结构梁高(如图二),而对边柱的设计,本工程拟采用先铰接后刚接的思路,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边柱的截面。
考虑到本工程为办公性质,隔墙布置相对比较灵活,设计上拟采用现浇空心楼板结构,隔音较好,无需吊顶,而且重量大幅度减低,对整体造价有较大的减低(如图三)。
为了增加结构的侧移刚度,在电梯井及其它位置布置剪力墙。
本工程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或按业主要求)3. 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本工程采用50年一遇基本风压0.50 kN/m2(或按业主要求)。
4. 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
5. 荷载取值活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和有关规定取值,主要有:地下车库 4.0kN/m2(或按业主要求)办公室2kN/m2(按业主要求)350人会议室 3.5kN/m2(按业主要求)厨房3kN/m2(按业主要求)屋顶花园3kN/m2(按业主要求)蹲厕(包填料、隔墙)8 kN/m2消防疏散楼梯 3.5 kN/m26. 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C4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级。
方案设计说明-结构1

方案设计说明-结构1方案设计说明结构 1在建筑领域中,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功能性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设计说明将详细阐述结构 1 的设计理念、计算方法、材料选择以及施工要点等方面,旨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技术指导。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地上X层,地下X 层。
建筑高度为X米,主要功能为具体用途,如商业、住宅、办公等。
结构 1 为该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和稳定性保障任务。
二、设计依据1、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
2、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了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岩土参数,为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
3、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层高要求等,结构设计应与之相协调。
三、结构选型经过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使用要求、经济合理性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结构 1 采用了具体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空间灵活性、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各项要求。
四、荷载取值1、恒载:包括结构自重、建筑面层、隔墙等固定荷载,根据实际材料和构造计算确定。
2、活载: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按照规范取值。
例如,住宅的楼面活载为XkN/m²,商业的楼面活载为XkN/m²,楼梯的活载为XkN/m²等。
3、风荷载: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风振系数、体型系数等计算确定。
4、地震作用: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分组等参数,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计算。
五、结构计算1、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如软件名称,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
2、计算内容包括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构件配筋计算等。
3、通过计算结果,对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构造方案设计说明范文

建筑构造方案设计说明范文建筑构造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本建筑构造方案设计旨在建造一座符合现代人居住需求的高品质建筑,满足安全、舒适、环保和美观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二、设计原理本建筑构造方案的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合理性: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布局,确保结构能够承受预计荷载,并且能够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
2. 施工可行性: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应具有施工便利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 节能环保: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选用节能材料,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情况下的安全性。
5. 经济性:设计方案的选择应兼顾建筑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建筑的经济持续发展。
三、设计内容1. 基础结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深基坑和桩基础,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实际荷载情况设计合理的结构尺寸和布局。
3. 屋面结构:选用轻型钢结构和复合材料,确保屋面的轻盈和强度。
4. 外墙结构: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和气密性材料,优化外墙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5. 室内空间结构: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室内隔墙、楼梯和吊顶等结构,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
6. 桥梁结构:确定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设计方案1. 整体布局: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确保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在布局中充分考虑到降低建筑能耗的要求,减少能源的浪费。
2. 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 选材:选用高强度、耐久性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等,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施工工艺: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方案设计的背景和目标建筑方案设计是一项针对特定场地和使用需求,通过对空间、功能、造型、构造等要素进行合理组织和融合,以实现建筑功能和美学价值的设计工作。
本次建筑方案设计的背景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其目标是在满足商业功能需求的同时,创造具有良好城市形象和户外公共空间的现代化建筑。
二、建筑规划与布局本建筑方案设计采用了分块布局和多层次建筑空间的方式,以突破传统单一矩形布局的限制,增加建筑形象的变化与层次感。
整个建筑首层设置商铺入口,并通过环形广场将商业区域与城市环境相连,形成一个与周边街道交汇的开放型商业空间。
高层则采取几何折叠的形式,形成多个建筑体块,以增加立面的变化与层次感,同时也为商业空间提供多样化的视野和设计元素。
三、建筑外立面与造型设计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商业氛围,建筑外立面采用了现代简洁的设计语言,以干净、流畅的线条和明亮、透明的材料来表达建筑的功能和形象。
立面设计主要采用了幕墙和柱面结构的组合,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和质感,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和外部视野。
在立面的设计元素中,注重了细部的处理,以凹凸的形状和质地的变化来增加建筑的变化与层次感。
四、室内空间与功能分区商业综合体的室内空间设计主要分为商铺区、办公区和公共区三个功能区域。
商铺区设计了多个不同大小的商铺,以满足不同租户的需求,并通过宽敞的走道和舒适的环境来提供愉悦的购物体验。
办公区位于综合体的中心位置,通过开放式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提供了一个灵活和高效的办公环境。
公共区包括餐饮区、休闲区和娱乐区,为商业综合体的顾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娱乐场所。
五、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通过独立柱和梁的布置,提供大跨度和开放的空间,以满足商业综合体的功能需求。
建筑外墙采用了幕墙和玻璃材料的组合,以增加建筑的透明感和现代感。
地面材料选择了耐磨、防滑和易于清洁的石材地板,在商业区和公共区之间形成了明确的分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方案设计说明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概况
1.2 基地条件
拟建的XXX。
该小区用地整体上呈不规则四边形,用地东西两侧均为规划道路。
地形整体上较为平坦,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
场地周围服务设施齐全,场地经整治后为良好的居住生活用地。
1.3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电子版用地红线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委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GB50176-93;
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4 设计基础资料
⑴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⑵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X℃
一月为:X℃七月为:X℃
平均年温差:X℃日温差:X℃
年均降雨量:Xmm 全年日照时数为:X小时
一般为:X小时
常年偏东风较多,东北风次之。
风力X级最大风力X级
平均风速:Xm/s
采暖期天数:X天土壤最大冻土深度:Xm
基本雪压:XKN/m2 基本风压XKN/m2
2 设计理念
2.1在总体规划设计中,XXXXX,延续XXX的建筑肌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筑空间。
以自然和谐、居家关怀、人性尺度、灵活空间为设计宗旨,创造出一个殿堂级居住空间。
2.2 强化居住小区理念、提高住户生活品质、节约工程开发成本,可创造出丰富灵活的建筑空间和园林景观。
2.3 理性分析、整合优质空间。
根据地块关系,合理安排大小户型,争取项目最大利益。
2.4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主导风向和日照朝向,创造出区内良好的空气流动性。
注重南向和景观因素,使住户空间获得有效的对流通风。
3 方案综述
项目规划居住区总用地面积为X平方米,容积率为X。
拟建X栋住宅楼,层数均为X层。
整个项目规划按规住宅楼相应位置设置有关配套。
4 策划定位
规划设计面向XXX住房需求者,力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体现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的要求,并注意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建设项目的经济和适用性。
5 总平面规划设计说明
5.1 设计关键点
5.1.1 合理布置建筑单体,使小区建筑与周边形成错落有致的有机关系,相互契合。
整体建筑空间统一,使小区有丰富的城市天际线。
5.1.2 住宅形式以塔式为主。
出房率高,采光、通风良好。
5.1.3 XXXXX项目住户XX户(约XXX人),为居住组团级规模,利用组团的大小,建筑的高低错落,丰富小区的居住空间。
5.2 绿化景观设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使得区内园林空间更加灵动,建筑与园林相映生辉,提升了小区的整体档次。
利用场地条件,在入口景观轴上设置一文化广场,使得整个区内空间开合,收放有序,自然、大气并富有趣味。
5.3 日照分析
通过对小区住宅楼及周边楼的日照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0180-93(2002年版)规范中的规定,经计算分析小区住宅楼所有住户均可达到大寒日不少于2小时的连续日照要求。
根据对平面和立面的日照分析,新建建筑均满足2小时的日照标准。
综上所述,该小区建成后,住宅楼均可满足大寒日不少于2小时的连续日照要求。
注: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日照》V3.0版(2010年)。
2、计算条件说明
计算日期为大寒日;
标注值为左下方格栅交点的有效日照时间,单位为小时太阳光相对于水平测试的有效入射角不加以限制;
水平测试平面距室外地坪高度为1.5米,网格边长为10.00米;
太阳光相对垂直测试面的有效入射不大于75.00度。
垂直格栅网底边标高为建筑物室外地坪,垂直网格边长为3.00米。
具体分析图纸详见日照分析报告。
6 竖向及管网规划设计说明
6.1 概述
该小区用地整体上呈不规则四边形,东西两侧均为规划道路。
地形整体上较为平坦,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
场地周围服务设施齐全,场地经整治后为良好的居住生活用地。
6.2 设计依据
6.2.1 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及电子文件;
6.2.2 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用地范围;
6.2.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6.2.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6.3 竖向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
6.3.1 合理利用地形、选择适宜的竖向布置形式,减少场地填挖方工程量,以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6.3.2 创造稳定的场地和建筑地基,简化建、构筑物基础施工条件。
6.3.3 满足场地排水要求,符合各类管线的埋设要求。
6.3.4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6.3.5 场地标高与外围城市道路标高相协调。
6. 管线综合
根据本小区的使用功能与平面布置特点,考虑到与小区的整体设计标准相协调,在地下敷设的主要管线有:市政给水管、小区加压给水管、小区自喷给水管、小区消火栓给水管、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热力管等。
区内排水管、天然气管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在敷设过程中要求遵循的原则为压力管线避让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电力、电讯让给排水、电力、电讯在上,给排水在下的顺序。
7 建筑设计说明
7.1 总平面设计
根据地块具体形状特点及相关设计要求,本小区是集住宅一体的综合性住区,住宅部分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既丰富了小区景观,又解决了住宅朝向和景观视线问题。
满足本小区及周边居民生活便捷,又形成居民的交往中心,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7.2 平面设计
本工程共有2栋楼住宅楼,均为塔式建筑。
7.2.1 住宅设计
1)户型
本次住宅设计类型均为高层住宅。
住宅户型追求品味高尚适用,严格控制户内建筑面积,同时设计了丰富的套型组合,适当拉开面积档次又给住户提供多种选择性。
户型采光、朝向、通风均良好,规整实用。
同时设计了丰富的套型组合,适当拉开面积档次,又给住户提供多种选择性。
主要户型均采光(四明)、朝向、通风良好、规整实用,做到了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小公摊。
2)单体设计:
住宅单体户型追求品位高尚、经济适用。
严格控制户型建筑面积,同时设计了丰富的套型组合。
单体户型在电梯井周围均采取了隔声减震措施。
套内所有阳台均设计为封闭阳台,减小严寒天气对室内居住设施和环境的影响。
利用建筑室内外地坪高差,设置地下室,既满足了功能,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丰富了区内园林空间。
7.4 立面设计
住宅外立面设计:建筑立面风格以现代简约手法为主,采用现代建筑的有关元素,强调高贵品质,传承历史文脉,使社区整体格调尊贵、典雅。
建筑主体的色彩清爽明快,具有文化内涵。
以方型、直线、横向划分为母题,手法简洁,讲求明暗、虚实对比,色彩清新,简练大气。
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