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楷书的基本写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魏碑七个基本笔画写法

魏碑七个基本笔画写法

魏碑七个基本笔画写法魏碑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字体,出自东汉末年的魏晋时期,因其形状端正、书写规范而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重要范本之一。

魏碑的七个基本笔画写法对于学习书法的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七个基本笔画的写法。

第一个基本笔画是横。

横是指从左向右的一条笔画,它的特点是平直、稳定。

横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一气呵成,如「一」字的横;另一种是分两段横,如「丁」字的横。

第二个基本笔画是竖。

竖是指从上向下的一条直线,它的特点是挺拔、纵向。

竖的写法有三种:一种是一气呵成,如「十」字的竖;另一种是分两段竖,如「力」字的竖;还有一种是分三段竖,如「虍」字的竖。

第三个基本笔画是撇。

撇是指从上向下、向右倾斜的一条笔画。

撇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下撇,如「川」字的撇;另一种是弯撇,如「㇀」。

第四个基本笔画是捺。

捺是指从上向下、向左倾斜的一条笔画。

捺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下捺,如「自」字的捺;另一种是弯捺,如「〢」。

第五个基本笔画是点。

点是指由笔尖在纸面上一点一点停留,形成的一个小点。

点的写法很简单,但却非常重要,它可以用来点缀其他笔画。

第六个基本笔画是横钩。

横钩是指在横的基础上向右斜起一点,形成的弯曲线条。

横钩的写法很多,如「元」字的钩、「寸」字的钩等,它们各有特点。

第七个基本笔画是提。

提是指由笔尖细细地提离纸面,形成一个小弯曲的起始点。

提的写法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笔画,如「大」字的提、「小」字的提等。

以上就是魏碑七个基本笔画的写法。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笔画,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魏碑的书法之美,也可以在自己的书法练习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并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在书法的世界里,这七个基本笔画是我们启蒙的起点,更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基石。

《书法教程》教学课件 第三章 毛笔楷书

《书法教程》教学课件 第三章  毛笔楷书

(三)横式上置
横式上置是指偏旁部首横向书写,并立于文字的上部。常见的横式上置偏旁 部首有“宀”“人”“艹”“雨”等。
“宀”:上点应浑厚饱满,居中安排;左点微倾,横钩宽展以盖下部,出钩应 有力,且钩锋与左点相呼应。
人字头:落笔稍顿后转笔向左下撇出;再从撇头轻起笔向右下斜行写捺,捺应 有一定的弧度。撇、捺左伸右展、有波有折、相互呼应。
书 法 教 程
篇章















书 法













第二篇
毛笔书法篇
第二章 毛笔书法常识 第三章 毛笔楷书 第四章 毛笔行书
第五章 毛笔篆书与隶书 第六章 毛笔书法的章法布局
第三章
第一节 毛笔楷书概述 第二节 毛笔楷书技法
第一节
毛笔楷书概述
正楷腻楷 统书,书 地创写结 位立起体 。之来比
古人称长撇为“掠”,其写法 如飞鸟的鸟翼掠过,由大到小,笔 势轻捷险劲。
运笔时先逆笔向上入笔,停顿 后回锋往左下运行要轻捷,至收笔 时暗回锋,有险峻之势。
7.短撇的写法
古人称短撇为“啄”,其形态如鸟啄物,书写时腾凌而速进,是一种从右上 方腾空而来的撇。运笔时下笔蹲锋而速进,因笔画短故收笔时要急速收锋。
(五)捺
捺画在行笔方向上与撇画相反,它是由左上至右下伸展的笔画。捺画讲究藏 头雄尾,起伏有致。捺画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
1.斜捺
露锋起笔,转笔向右下铺毫徐行,缓行渐重,且行且收,至末端提笔出锋。 整体粗重有力,笔势起伏跌宕。

魏体书法课件

魏体书法课件
美观念。
古魏碑体
现代新魏书的创作形成, 丰富 了我国汉文字书写艺术的宝库。
甲骨文
古魏碑
金文 石古文 篆书
新魏体 行书 现代魏书



骨 文


பைடு நூலகம்








黄 白 穷

新 魏 体 :
河 日 里
古 魏 碑 :
目 入依
更 上
海山
一 层
流尽







·现代新魏书字体·
现 代 新 魏 书
(一) 坐 姿
坐姿五要: 一要 头 正 二要 肩 平 三要 胸 挺 四要 背 直 五要 足 安
正确的坐姿和执笔方法
书写时 笔杆要始终保持挺直
(=)执笔
书 写 现 代 魏 书 时 的
执 笔 方 法
笔锋呈扁平状态
两种执笔方法的比较
普 通 执 笔 方 法
执笔和用笔的方法示图
首先看准:拇指、食指和中指所在的位置和形态。 注意: (一) 用普通毛笔写现代新魏书,必须先将毛笔在砚台边上掭成
上点的写法:
书写时,要侧锋斜落笔,重按后, 向右下方轻提且弧形行笔,然后,向左 下方快速收笔,一停即收。如上图:


笔同短
横,折锋
永字
后轻顿, 短横 然后向

下,边锋
行笔至
钩处,再 顿笔,向


左上方
转笔、
出锋作
钩。如:
横折钩的写法 钩
提的写法
提,也叫挑,逆锋起笔后,先向右下, 然后向右上方向轻快提笔出锋,尤如马鞭策 马之势,果断而有力,一鞭子抽下去,又即 刻收起来。

书法楷书ppt课件

书法楷书ppt课件

PART 06
楷书学习与实践
学习楷书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观察与模仿
通过观察楷书名家的作品,理 解其笔画和结构的特点,然后 尝试模仿,掌握其基本技巧。
理论与实践结合
学习楷书理论,理解楷书的书 写规则和原则,并在实践中应
用,不断修正和提高。
坚持练习
练习是学习楷书的关键,通过 大量的临摹和创作,逐渐掌握
楷书发展
楷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 阶段,如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家 对楷书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成为 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楷书的特点与风格
特点
楷书笔画分明,结构严谨,字形端正 ,是书法的基本功之一。
风格
楷书风格多样,如欧体、颜体、柳体 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 感。
楷书与其他书体的比较
与隶书比较
在楷书书写中,每个字都有一个或多个主笔,这些主笔应特别突出,以增强字的表现力 和美感。
详细描述
主笔是指在一个字中起主导作用的笔画,通常是笔画较长、力度较大的部分。在楷书书 写中,主笔应特别突出,笔画应粗壮有力,与其他笔画形成对比,以增强字的表现力和
美感。同时,主笔的位置和角度也应适当调整,以使整个字看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
楷书去掉了隶书的波磔,字形由扁方变为正方或长方形,笔画由粗变细,更加 强调运笔的起落和笔画的粗细变化。
与行书比较
楷书相对行书来说,更加注重笔画和结构的规范,显得庄重而大方;而行书则 更加流畅自然,富有动态感。
PART 02
楷书基本笔画

总结词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其形态多变,有侧点、垂点、撇点等多种形 态。
PART 04
楷书章法布局

魏碑书法入门教程楷书

魏碑书法入门教程楷书

魏碑书法入门教程楷书
魏碑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风格,也是楷书的一种。

它来源于北魏时期的碑刻,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

其特点是端凝刚劲,造型刚健有力,具有一定的雄浑与豪迈之气,深受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如果你想学习魏碑书法入门,下面是一些指导步骤和技巧。

学习魏碑书法入门的步骤:
1. 练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钩、提等。

2. 学习结构和组合:了解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学习如何组合基本笔画来书写完整的汉字。

3. 掌握用笔方法:魏碑的特点是“端凝刚劲”,因此在书写时要尽量用力,使笔画有力度和厚重感。

4. 了解基本规则:掌握魏碑的基本规则和特点,如“水平折为弯、垂直折为平、从宽到窄、从密到疏”。

5. 熟悉常用字:掌握常用字的书写方法和笔画结构,逐渐积累经验和技巧。

魏碑书法入门的技巧:
1. 要有力度:魏碑的笔画要有力度和厚重感,不宜轻巧。

2. 拉直撇捺:魏碑的“撇”、“捺”、“提”要拉直,不要过分弯曲,保持笔画的稳定性。

3. 划清汉字结构:要划清汉字的结构,控制好笔画长度、粗细和曲直程度,使汉字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协调统一。

4. 点画要有节奏感:点画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不要呆板死板,要有一定的起伏和舒展度。

5. 用笔要溜:用笔要溜,切忌硬滞,要使笔画连贯流畅,展现出魏碑书法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学习魏碑书法入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希望能对正在学习魏碑书法的朋友有所帮助。

魏碑的基本笔法讲析与示范

魏碑的基本笔法讲析与示范

魏碑的种类丰碑:是置于寺庙、祠堂、坟墓前的石刻文字,如张猛龙碑、高贞碑,石材完整,刻工细致,字体清晰严谨。

摩崖:刻于崖壁或耸立的岩石上,如郑文公碑,一般字体大,形质雄伟。

造像记:如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大多以平口切刀方式缕刻,方峻严整字体扁平。

墓志铭:前面所提到的碑刻造像记及摩崖皆立于地面,墓志铭则埋入圹内,铭石较小,刻工精细,又长期在地下,保存完好,如元羽墓志。

我们原先称刻在铭石上面的为碑,后来凡是写出刻石感觉的称为“碑体字”或“碑书”,帖则写在纸帛上,延袭“二王”书风,历经宋、齐、梁、陈,因工具及南北地域性格的差异,形成三种不同的风格。

第一、 魏碑以笔就刀,重金石气,也就是在书写时已经考虑到缕刻的趣味,帖有时也入碑,惟为保存年的特性,往往以刀就笔刻出笔意与笔趣。

第二、 碑笔则直截了当,收笔深而重,有铁画银钩之感,帖强调韵律感,收笔浅而轻,有流畅飘逸之感。

第三、 碑的结构组合性高,体势较低,帖则连惯性高,体势亦高。

魏碑的写法因为北碑刻石颇多,无法一一介绍,兹选择最具代表性,对学习书法最有帮助的孙秋生造像记解说。

孙秋生造像记是龙门四品中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品,在古阳洞南壁最上层,从此碑可看出隶书迈向楷书过渡型的结构及原使用笔法,其特征有下列几点:第一 、结体矮小平扁,重心低。

第二、 结构紧凑紧密,空白少。

第三、 点画组合性高。

第四、 用笔方峻锐利,突显刀法,有“刀八笔二”之称。

第五 、笔力强劲,兼采中锋及侧锋。

龙门造像记用笔,重要的必须注意两点:第一 、走笔时用锋的腹部牵引,使笔尖跟随在后。

第二 、显笔处三顶点,这与圆笔正好相反,为了让大家了解其写法,分别就下面点划说明并示范。

点【右切点】 先压右上角再拉右下角【右挑点】 先压左下角再挑右上角【下平点】 先压左角再拉右角【左挑点】 先压左下角再挑右上角横 画【切横】 先将笔锋转至上角再往下拉竖画【直竖】 先将笔锋转至左角再拉右下角 【垂露竖】 用笔腹收笔【悬针竖】 用笔尖收笔钩【竖尖钩】 先压右下角再导锋收尖钩 【斜尖钩】 侧拉后往上挑钩【浮鹅钩】 先在左下角转笔后往上拉 【戈钩】 先压右下角再上拉撇【尖直撇】 先压右上角再往左下角拉 【挺腹撇】 笔画快到末端时重压再提起【长弯撇】 注意气要连贯挑【点水挑】【向挑】【钩挑】捺【俯捺】 【仰捺】 【长捺】。

魏碑楷书PPT课件

魏碑楷书PPT课件

艺术价值
01
审美价值
魏碑楷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字形美观、气韵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02 03
文化传承
魏碑楷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魏碑楷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 史文化和艺术成就。
艺术创新
撇点等多种变化。
输入 标钩题
钩画是魏碑楷书中连接笔画的重要部分。书写钩画时, 要在前一笔画的末端顺势带出钩来。钩画的形态有竖 钩、弯钩、斜钩等多种变化。


提画是向右上方挑出的笔画。书写提画时,起笔要藏
折画是由横和竖搭接而成的笔画。书写折画时,要注
锋,行笔要中锋,收笔要出锋。提画的形态有斜提、

意转折处的提按和顿挫。折画的形态有横折、竖折、

竖画在魏碑楷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书写竖画时,起笔要 藏锋,行笔要中锋,收笔要回锋。竖画的形态有悬针竖、 垂露竖、短竖等多种变化。

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展的笔画。书写捺画时,起笔要藏锋, 行笔要中锋,收笔要出锋。捺画的形态有斜捺、平捺、反 捺等多种变化。

点、钩、折、提
点画是魏碑楷书中的点缀之笔。书写点画时,起笔要 藏锋,收笔要回锋。点画的形态有右点、左点、竖点、
评价标准
形似度
评价作品与魏碑楷书原帖的 形似程度,包括字形结构、 笔画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方面 的相似度。
神似度
评价作品在精神气质和艺术 风格上与魏碑楷书的相似程 度,是否能够体现出魏碑楷 书的神韵和特点。
创新性
评价作品在继承魏碑楷书传 统的基础上是否有创新和发 展,是否能够体现出个人的 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

魏碑楷书书法PPT课件

魏碑楷书书法PPT课件
《金刚金刻石》
(二)章法浅谈
楷书章法的常见形式
一幅完整的作品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何种字体,它都包括正文,落款,印 章三个部分。其中正文是作品的主,如何将其安排得当,又富有艺术性, 是一件作品能否成功的关。
正文的几种形式:
1.纵有行,横有列。这种布局纵横排列整齐,给人以一种匀称协调的 艺
术感受。 2.纵有行,横无列。这种形式行距相等,但每行字的数量不等。由于有行无 列,所以特别强调字与字之间行气的关系,同时又要兼顾到左右之间和整幅 字的疏密及墨韵的变化。
3.唐朝统治者对书法的偏爱使群臣争相效仿。
书法艺术与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楷书的发达是为 了适应实用的需要。在唐代, 用楷书来写碑记、墓志铭、颂赞、告救、 官阁铭和种种题额等等, 蔚然成风。
2019/10/4
4.初唐四大家欧、虞、褚、薛继魏晋南北朝之后, 完成了楷书 的最后样式。
唐朝是经济大繁荣的时代,社会经济的昌盛必然反映到文化领域。国家空前 繁荣,民族统一,中外文化交流广阔。所有这一切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社会环境
魏碑楷书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 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 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而楷书更是书法中的经典,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唐朝,楷书 已经很成熟了,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楷书的世界吧!
2019/10/4
楷书形成原因
2019/10/4
印章也分以下几种:
1.名章 印章刻着书者名字的张章叫名章。一般盖在下款的下方,一是起到“验
名正身”的作用,而是起到疏密调节,补救虚实的作用。
2.闲章 主要起衬托,装饰作用,内容多为警句,格言,成语,诗句。主要表达 书者的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