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的大一统知识点简单

汉武帝的大一统知识点简单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刘彻,是中国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军事行动,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统一了疆域广阔的国家。
汉武帝出生于刘备和皇后吕雉之间,小时候聪明好学,具备出众的领导才能。
他自登基之初就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的基础。
首先,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民为本,增强了百姓的福利。
他推行均田制,规定耕地按照农户家庭的人口数量进行分配,使得土地更加公平合理地流转。
此外,汉武帝还推动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改进税收制度,为国家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内政改革,汉武帝还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
他通过外交手段稳定了西北边境,重建了长城,阻挡了匈奴的侵袭。
此外,他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扩展了汉朝的疆域,增强了国家的影响力。
这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使得汉武帝的统一帝国更加稳固和有力。
可是,汉武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和帝国的扩张。
他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南方的楚地、南越、西南的巴蜀等地。
他积极开拓新疆土,有效地将更多的人民纳入到统治范围之下。
同时,他对内修复了典章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他还加强了中央军队的巡视,减少了豪强势力。
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汉武帝还重视文化建设,并且在宫廷中培养了一批文学艺术的人才。
他的宫廷内举办了盛大的文化活动,邀请文人骚客进行吟诗作赋。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皇帝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整个汉朝的文化水平。
同时,汉武帝推行了强调儒家思想的教育改革,将儒学作为国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稳定而重要的门径。
然而,汉武帝在追求大一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采取的归化政策和侵略性的战争行动,造成了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贫困和民不聊生。
此外,他实行的严厉统治和残酷手段也引起了一些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尽管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但其统治并不完美。
总的来说,汉武帝的大一统之举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汉武帝大一统

年号 纪年法
汉武帝,首创年 号纪年,定公元前 140年为“建元”, 这一年就是“建元元 年”。此后中国古代 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 号纪年的方法。
• 剧情:一次,汉武帝问刘德治 国之道,刘德对答如流,言谈 中,还讲到历史上商汤和周文 王以小国得天下的事情。汉武 帝听后很恼火,用讽刺的口吻 对刘德说:“商汤以七十里取 天下,文王以百里取天下,河 间王就好好努力吧!”
诸侯王势力依然很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汉景帝:
先“削”: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后“平”:派兵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国逐渐被分为 汉武帝: 许多小侯国,再也无力和中央政权对 抗了。
诸不在“六艺” 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 通,勿使并进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 心神不宁啊!
“大一统”含义
•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 方面进行统一领导,这就是大一统。大一 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 史发展的主流。
汉初的统治
( 休 养 生 息 汉文帝、汉景帝 政 (“文景之治”) 策 )
温故知新
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 西汉鼎盛
文韬武略,发扬光大
汉武帝(前157年—前87) 年,是汉景帝之子。7岁时被册 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 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 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 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因此成为 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一直延 续两千多年。
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
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 社会的正统思想。 消极影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 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简述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

简述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
汉武帝大一统是指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以疆域的统一、民族的统一、政权的集中、制度的统一等手段,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局面。
在疆域统一方面,汉武帝通过对外战争扩张,将中国各地区逐渐纳入版图,使得汉朝疆域不断扩大,北至庭州(今沼州)、匈奴河、河套地区,西至西域、班超西南征服南越等地。
在民族统一方面,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实行汉化政策,鼓励汉族文化的传播、汉字和关中方言的普及;同时也采取和亲政策,通过与匈奴、南越等少数民族国家通婚联姻来改善疆域的安危,加强统一的巩固。
在政权的集中方面,汉武帝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设立太守、郡守等官员来管理地方政务,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
在制度的统一方面,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法家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统一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另外,还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制度,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统一程度的提高。
总的来说,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疆域、民族、政权和制度等方面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武帝的大一统

司仪:上朝~~~~~ 汉武帝(坐龙椅上愁眉苦脸):众爱卿,朕今天召集你们来,是让你们给寡人 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法家(上前一步,作揖):启奏陛下,卑职认为用法家的思想治理最好。俗 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 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要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 谤皇上? 汉武帝(点头):嗯,谁还有高招说来听听? (法家退) 道家(急切上作揖):陛下万岁!臣以为严厉刑法万万不可。防民之口甚于 防川。商纣王及秦的暴政就是前车之鉴。陛下继续用先辈采用的道家思想治理, 顺其自然好了。 董仲舒(疾步上,跪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武帝(微笑):董爱卿平身。 董仲舒(起身):谢陛下! 汉武帝:你有何高见? 董仲舒:皇上贵为天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来统治臣民,谁对皇帝说三道四 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法家太残酷,道家又让人没有约束。用 儒家思想治国最好,既体现皇上的权威,又体现皇上的仁爱。臣以为要巩固统治, 必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龙颜大悦):董爱卿言之有理,就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措施: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效果:
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 某日,御书房。 • 帝:众爱卿(qīn),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 统治国家可永葆(bǎo)江山呢? • 道:陛(bì )下万岁,臣以为用道家的“无为”思想治国最好,与民休养生 息,顺其自然,国家才会发展快,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了 文景之治的盛世。所以,继续用道家思想治国才能江山永固。 • 法: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 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 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 (fěi)谤(bàng)皇上? • 儒(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 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 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 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 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 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chù)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一)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二)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三)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四)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鼎盛时期。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3.兴修水利 思想上: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通西域,扩大疆域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酎金夺爵
文帝时定“酎金律”,规 定列侯各按其国的户口为 标准,每千口献金四两, 由少府收受。武帝便专在 这件事上挑剔,凡列侯所 献酎金,成色与数目稍有 不合,便取消其爵位。总 计武帝一代,以推恩所封 的王子侯多达175人,而因 罪而被废的则达113人,其 中以坐酎金失侯的占大多 数。
——傅乐成《中国通史》
汉武帝时发行的上林 三官五铢钱
官营盐铁,就是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分别 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 润为国家所有。……官营盐铁的实施,是国家独 占了于国计民生意义最为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的 利润,可以供给皇室消费以及巨额军事支出。当 时,人民的赋税负担并没有增加,国家的用度却 得以充裕。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
刺 史
刺 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刺 史
刺 史
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

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即刘彻,是中国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也是西汉王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措施,成功实现了对中国大陆的大一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汉武帝大一统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征服南方西汉初期,南方地区是割据的局面,各个地方势力林立。
为了实现大一统的目标,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来征服南方。
他派遣将领赵萌率军攻打南越,最终成功将南越纳入西汉版图。
此后,汉武帝又多次征服南方各族,如南蛮、三辅、朝鲜等,逐渐巩固了西汉的统治。
二、加强中央集权在刘邦和前几位皇帝的统治下,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并不完善,地方势力较大。
汉武帝上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
他废除了列侯国和国君制度,将世家势力削弱,并大规模地迁徙豪强,限制地方势力的扩张。
此外,他还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设立了丞相、太尉等官职,强化了中央官僚机构的管理。
三、推行郡县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汉武帝推行了郡县制。
他以郡为单位,设立太守进行管理,而太守之下则设立县令。
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在地方的直接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强,有效地推动了大一统的进程。
郡县制的推行也为东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奠定了基础。
四、推崇儒家思想汉武帝崇尚儒家思想,将其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他将儒家经典《春秋》列为国教经典,规定学习儒家经典成为官员选拔的标准。
汉武帝还大力提倡儒家道德观念,宣扬“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促进了社会稳定。
五、开展外交活动除了内部统一,汉武帝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维护国家的利益。
他与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最终通过“和亲”政策和平解决了与匈奴的矛盾,确保了边境的稳定。
此外,他还通过与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交往,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拓展了对外交往的范围。
以上就是汉武帝大一统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汉武帝通过军事、政治和文化手段,成功实现了对中国大陆的统一,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一、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夺诸侯爵位,建立刺史制度;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经济上:盐铁专卖,将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
4、军事上:征讨匈奴,解决边疆隐患。
二、推恩令实施的原因推行的原因。
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一是诸侯王势力,二是地方地主豪强势力。
因而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
三、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推行的原因,一是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二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影响中央统治。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称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在长安兴办太学,将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影响是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称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四、盐铁专卖推行的原因一是私人铸币权没有完全禁绝,二是富商控制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盐铁专卖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鼎盛局面。
五、军事上攻打匈奴,稳定边疆武帝即位之后,决心设法解决匈奴的外患问题。
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对匈奴作战。
经过卫青和霍去病等人的北伐后,三次大破匈奴,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部分匈奴开始南迁,西汉西北边境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也为边境的和平和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除了上述课本里的提及的举措外,汉武帝还有很多对西汉有力的举措。
一、政治上1、完善监察制度汉武帝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
即完善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打击地方豪强。
京师七郡则另外设立司隶校尉监察。
汉武帝将全国地方划分为13个监察区,是为冀、兖、豫、青、徐、幽、并、凉、荆、扬、益、朔方、交趾共13州(京畿附近7郡为司隶校尉部作为一个单独的监察区)。
每州派遣一名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监察地方官员和强宗豪右,岁终至京师向御史中丞禀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 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 规定诸侯王死后 由 嫡长子继位外,还得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 嫡长子继位外,还得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 封给其他子弟为侯。) 封给其他子弟为侯。)
假如这个正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3、经济上: 经济上:
措施: 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措施: 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效果: 效果: 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 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 经略边疆: 效果: 4、经略边疆: 效果: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派张骞出使西域 措施: 措施: 效果: 效果: 开辟了丝绸之路 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 效果: 效果: 促进了民族间经济、 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这个诸侯王 的封地和以 前相比有何 变化? 变化?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阴影部分)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阴影部分)
资料二:西汉初年, 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 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 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 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 很不利。 很不利。
第11课 11课 汉武帝的“ 汉武帝的“大一 统”
现在我们看一看汉武帝的父亲景帝时出 现了怎样的王国问题? 现了怎样的王国问题?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王国问题彻底解决了吗? 王国问题彻底解决了吗?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 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 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 多于京师。 多于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诸侯国势力强大,
“文景之治”经济的发展局面为汉武帝的大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读读看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③④① ②
我是历史 小专家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 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 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 到( A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我是历史 小专家 3、辨别真伪
(1)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 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办太学。( 办太学。( ) 董仲舒建议汉高祖, (2)董仲舒建议汉高祖,允许诸侯王把自己 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 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汉文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 (3)汉文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 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思想的不统一,
我用哪种思 想来治理国 家最好呢?
汉武帝
儒家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 百姓,百姓就会安 百姓, 分守己, 分守己,天下可以 太平。 太平。儒家思想治 国,既体现皇上的 仁慈, 仁慈,又教化了百 姓。
道家
治理国家要顺 其自然,无为 其自然, 而治。 而治。百姓无 拘无束, 拘无束,可以 对皇帝说三道 四。
春秋》 《 五经: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你还知道汉武帝 在哪些方面实现 了大一统吗? 了大一统吗?
我是历史 小专家
1、如果请你来编写《汉朝帝王传记》,以 如果请你来编写《汉朝帝王传记》 下几个皇帝的先后顺序应该如何排列? 下几个皇帝的先后顺序应该如何排列? ①汉景帝 ②汉武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实现了政治上、 汉武帝雄才大略,实现了政治上、思想 经济、军事上的大一统, 上、经济、军事上的大一统,不愧为一代杰 出人物,但是晚年他也犯了一系列的过错, 出人物,但是晚年他也犯了一系列的过错, 连年穷兵黩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 连年穷兵黩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 罪己诏” 知过能改, 下“罪己诏”,知过能改,做为封建帝王是 难能可贵的,可见功大于过, 难能可贵的,可见功大于过,仍要对他持有 肯定态度。 肯定态度。
X
X
结合所学内容,同学 之间相互议一议“你 对汉武帝有怎样的看 法”?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 政治上:
措施: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势力。 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设立刺史制度 效果: 效果: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2、思想上: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 措施: 措施: 以五经为教材, 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以五经为教材 效果: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效果:
欢 迎 走 进 历 史 课 堂
忆一忆:文帝、景帝
时采取什么政策恢复 和发展经济?
文 景 之 治
奖励耕作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时社会经济恢复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表现 在那些方面? 在那些方面?
新粮压着陈粮,一直堆到仓外, 新粮压着陈粮,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 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散钱多到无法计算。 散钱多到无法计算。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 政治上:
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措施: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势力。 设立刺史制度 效果: 效果: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汉武帝的大一统
2、思想上: 思想上:
措施: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 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 以五经为教材, 在长安设立太学 以五经为教材,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效果: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 了哪些历史人物? 了哪些历史人物?你最欣赏或 最钦佩谁? 最钦佩谁?说说你喜欢或钦佩 他的理由。 他的理由。
谢
谢
指
导
“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导火线是当时 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就乘机串通楚、 胶西、胶东、 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 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 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 为主力。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 为主力。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诛晁 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 错,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 景帝因很惶恐,就听信了谗言,捕杀了晁错, 部。景帝因很惶恐,就听信了谗言,捕杀了晁错,乞求刘 濞退兵。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 濞退兵。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 梁国(治今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时, ),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 梁国(治今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时,景 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 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 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 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三个月 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 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其 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3、经济上: 经济上:
措施: 措施: 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效果: 效果: 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 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4、经略边疆: 经略边疆:
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效果: 效果: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措施: 措施: 派张骞出使西域 效果: 开辟了丝绸之路 效果: 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 促进了民族间经济、 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效果: 效果:
法家
制定严厉刑 法,对乱说 者治罪, 者治罪,看 今后谁还敢 诽谤皇上? 诽谤皇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 的,采取了那些措施? 采取了那些措施?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 在长安设立太学,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