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地基施工工艺设计标准

A/0

ZQN/JS-01-2012 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JZ-14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2012-3-10 发布2012-3-10 实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发布

1围 (2)

2施工准备 (2)

3施工工艺 (2)

4质量标准 (4)

5成品保护 (5)

6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5)

7质量记录 (6)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灰土地基施工的准备事项、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标准、质量标准、成品保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措施及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暗塘、暗沟等的浅层处理。常用于轻型建筑地坪、堆料场地和道路工程等地基处理。

2施工准备

2.1作业人员

电工、普工。各工种具体人数由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施工环境确定。

2.2技术准备

2.2.1熟悉施工场地条件、工程勘察资料、地质条件等,结合实际编制完整的施工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2.2.2根据技术案、施工围、工程量大小和机具多少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2.2.3针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下(渗水、管涌、雨天等),制定出详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2.3材料准备

2.3.1土料:宜优先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或使用耕

植土;土料使用前应先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3.2灰:应用川级以上新鲜的块灰或生灰粉,含氧化钙、氧化镁愈高愈好,使用前1~2d应充分消

解并过筛,不得含有颗粒粒径大于5mm的生灰块,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

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4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进口打夯机、手推车、压路机、夯、筛子(径6?10mm

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5作业条件

2.5.1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2.5.2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

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5.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

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不得受水浸泡。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5.4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

管沟、槽、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5.5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

撅,在室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施工工艺

3.1灰土地基处理设计

3.1.1灰土地基处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为广泛,这是一种以土治土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传

统法,使用于处理厚度一般为1~4m的软弱土层.通过处理基底下的部分湿陷性土层,可达到减少地基的总湿陷量,并控制未处理土层湿陷量的处理效果。

3.1.2灰土地基处理可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采用

素土垫层;除上述要求外,并要求提高土的承载力或水稳性时,宜采用灰土垫层。

3.1.3局部垫层一般设置在矩形(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下,主要用于消除基础的部分湿陷量,并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局部垫层的平面处理围,每边超出基础底边的宽度不应小于其厚度的40%,并不得小于0.5m,即使地基处理后,地面水仍可从垫层侧向渗入下部未经处理的湿陷性土层而引起湿陷,故对有防水要求的建筑物不得采用。

3.1.4整片垫层一般设置在整个建筑物(跨度大的工业厂房除外)的平面围,每边超出建筑物外墙基

础外缘的宽度不应小于垫层厚度,并不得小于2m,整片垫层的作用是消除被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保

持下部未经处理的湿陷性土层不致受水浸湿。

3.2施工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灰粉的质量并过筛T灰土拌合T槽底清理T分层铺灰土T夯打密实T找平验收

3.3施工工艺

3.3.1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

闷制的熟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

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2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 : 8或3 : 7。基础垫层

灰土必须过标准斗,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一致。

3.3.3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3.4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3.5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法见表1:

表1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3.6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3.7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

3.3.8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3.3.9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环刀取土的压实系

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 ;也可按照表2执行:

3310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4 雨、冬期施工

3.4.1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以免边坡塌或基上遭到破坏。

34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

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4.3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可允洒盐水。气温在-10C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施案。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见表 3

表3

质量控制要点及需提高的工艺质量标准

4.2.1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如:灰土土料、灰或水泥(当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灰时)等以及配合比、灰土拌匀程度。

4.2.2灰土地基处理施工的材料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 ±2%围。

4.2.3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书等。灰土地基处理最大虚铺厚度,参见表4:

4.2.4灰土地基处理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

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拌好后及时铺好夯实,不得和回填土基坑或作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

4.2.5灰土可用环刀法或钢筋贯入法检验垫层质量。垫层的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完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当采用环刀法取样时,取

样点应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检验点的数量,对大基坑没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

槽没10?20米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当采用钢筋贯入法或环刀法检验垫层

质量时,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其检验点数量与砂垫层检验标准相同。

426 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对于大型工程则应按

单体工程数量或工程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4.2.7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和排水措施。夯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4.2.8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4.2.9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案;施工时格执行施工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4.2.10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4.2.11需提高的工艺质量

提高质量需注意环节:

a)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

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法和复验结果。

b)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c)生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夯必认真对待熟灰的过筛要求。

d)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e)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应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f)地基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5成品保护

5.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

损坏。

5.3雨、冬期施工应编好雨季、冬期分项施工案;施工时格执行施工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

质量返工事故。

5.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6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6.1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险源及控制措施见表5:

表5

6.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a)在运输、堆放、施工灰、土料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遗撒、沾滞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清扫等必要措施。

b)运输、施工机械的废气、噪音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c)现场施工用电、用水消耗,格遵守有关规定,电源不用时应及时关闭。禁供水任意流、无人问津现象。

d)灰土拌合应选择在无风或风小的天气下施工,避免扬尘产生。

7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包括以下各项:

a)施工区域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b)地基钎探记录;

c)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d)灰土的试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