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9讲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精练)PP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一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一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一二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九年级化学的一二章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化学一二章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氧化铁等。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许多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熔点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三、原子与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分子式是表示分子中原子种类和数量的方法,可以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五、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之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六、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涉及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用化学计算可以计算反应物的量、生成物的量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可以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得出。

七、电子的结构电子的结构是指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方式,包括能级、壳层和轨道等概念。

原子的电子结构对其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元素的周期表进行整理和理解。

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元素的特性和规律。

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性和族别性质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族别特点。

九、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和电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电解、电池、电导等内容。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1)第九单元溶液 (35)第十单元酸和碱 (39)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8)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1)常见物质的俗名 (53)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3)常见反应的现象 (57)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0)多功能瓶 (61)除杂 (62)鉴定 (6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 年 级 化 学 必 记 知 识 点一 化 学:化 学 是 一 门 研 究 物 质 的 组 成 、结 构、 性 质 以 及 变 化 规 律 的 自 然 科 学。

初 中 化 学 研 究 的 重 点 是 物 质 的 化 学 性 质 和 化 学 变 化。

二 变 化1、 物 理 变 化⑴定 义: 没 有 生 成 其 它 物 质 的 变 化 ⑵特 征: 物 质 的 形 态 (外形、状态)发 生 了 变 化(3)判断方法: 如果变 化 过 程 中 没 有生 成其 它 物 质,只 是 物 质 的 形 态 发 生 了 变 化, 则 该 变 化 为 物 理 变 化。

(4)实 例:矿 石 粉 碎、水 蒸 发、碘 升 华、灯 泡 发 光、冰 雪 消 融、蜡 烛 熔 化2、 化 学 变 化⑴定 义:生 成 了 其 它 物 质 的 变 化 ⑵特 征: 生 成 了 其 它 物 质⑶常 伴 随 的 现 象: 发 光 、放 热、 变 色 、变 味 、放 出 气 体 、生 成 沉 淀 ⑷判 断 方 法: 如 果 变 化 时 生 成 了 其 它 物 质, 则 该 变 化 为 化 学 变 化。

⑸ 规 律: 凡 燃 烧、 生 锈、 变 质、 生 成、 制 取、 腐 熟 、腐 蚀 、 锈 蚀、氧 化 、冶 炼、自 燃、 化 合、 分解 都 是 化 学 变 化。

三、 性 质1、 物 理 性 质⑴ 定 义: 物 质 不 需 要 发 生 化 学 变 化 就 表 现 出 来 的 性 质⑵ 范 围: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熔 点、 沸 点、 硬 度、 密 度、 导 电 性、光 泽、 导 热 性 、 溶 解 性 、 挥 发 性 等。

例 如 :铁 能 导 电 是 铁 的 物 理 性 质; 水 的 沸 点 为100℃ 是 水 的 物 理 性 质。

高 锰 酸 钾 是 紫 黑 色 固 体 描 述 的 是 高 锰 酸 钾 的 物 理 性 质 。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课件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课件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课件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所学的知识点涵盖了一系列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

本文将以归纳课件的形式,对九年级化学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又分为均相混合物和不均相混合物。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合而成的粒子,离子是因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粒子。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物质量守恒定律等。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相等,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排列的表格,包括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等。

3.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性质,非金属则相对较差,两者在化学性质上也有明显差异。

4. 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物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实现物态的转变。

5. 溶解和溶液溶解是指将一个物质溶解到另一个物质中的过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相混合物。

第三章:常见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并伴有特定的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 金属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指金属与酸及其他金属离子反应时的相对活泼程度,可以通过活动性排列序列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产物。

第四章:化学实验与技巧1. 常见实验器材和仪器实验室常见的器材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等;常见仪器有天平、滴定管、酒精灯等。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元素、化合物和反应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原子组成,其同种原子分子间没有化学结合,它们可以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2.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它根据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排布,将元素分类、表示元素的性质、归类元素的科学图表。

3.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原子电子组成的细小粒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电子在原子核外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原子核的电子排布影响元素的性质。

4.元素的种类: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贵金属元素等类型。

5.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若干种不同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原子可以称为化合价。

6.化合物的种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单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超分子化合物等类型。

7.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原料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经受能量改变而发生组分变化和形态变化,新物质形成,这种反应称为化学反应。

8.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特征有产物组分不同于反应物、反应表明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体系的变化等。

第二章气体
1.气体的定义: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目录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目录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五单元 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第25讲 常用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制取 第27讲 气体的检验及鉴别
上一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及复分解反应
专题二 酸、碱、盐的检验、分离与除杂 专题三 物质的推断 专题四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专题五 科学探究 专题六 图像题 专题七 综合型计算题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6讲 变化和性质
第7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第8讲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第9讲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0讲 空气氧气
第11讲 水的组成及净化 第12讲 碳单质和一氧化碳 第13讲 二氧化碳 第14讲 金属材料及铁的冶炼
目录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突破 第一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四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五单元 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附带文档
下一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讲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第2讲 构成物质的粒子 第3讲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第4讲 化合价及化学用语 第5讲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下一页
返回首页
附加文档
1.第一部分 第1单元 第2单元 第3单元 第4单元 第5单元
2.第二部分
3.模拟试卷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16讲 溶液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而九年级化学则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并学习的化学内容。

在九年级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理解每章的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提高化学素养。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每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科学。

第一章:化学科学基础知识1.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认识物质和探索化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进展- 化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的作用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可压缩性、稳定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等3.实验室常用仪器、器皿和实验室安全- 常见实验室仪器和器皿的用途和特点- 实验室安全知识:正确佩戴实验服、眼镜,注意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等第二章:物质的常见变化过程1.物质的三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和转变条件- 微粒模型解释三态变化2.物质的溶解和结晶- 溶解和结晶的条件和特点-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3.物质的燃烧- 燃烧的必要条件和特点-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第三章:常见气体1.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分子运动规律- 气体的特性:可压缩性、扩散性、可溶性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空气成分和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比例- 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方法3.气候与大气环境保护-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第四章:元素与化合物1.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表的基本信息-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周期表的组成和元素信息的获取2.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价值-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如碳酸钠、硫酸等3.酸、碱和盐-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盐的常见种类和应用领域第五章: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表示和方程式的书写- 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指示符的含义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反应速度和平衡的关系- 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浓度和速率的变化3.反应类型与离子方程式-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类型-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每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1-2单元)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1-2单元)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贡献(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是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

(3)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联合制碱法。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物态变化,形状变化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燃烧、生锈、变质、呼吸、酿酒2、判断变化依据:有无其它(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硬度小4、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夜(特性),可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C、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白色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