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

合集下载

12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2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十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利用动物骨髓进行细胞染色体制片的一般方法,2.掌握细胞收集、低渗、滴片等技术手段。

3.观察和了解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一个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因此通过染色体分析,可以了解某一物种最基本的遗传指标。

进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一般取自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如骨髓、淋巴细胞以及通过人工培养的悬浮液。

将秋水仙素注射到动物的腹腔内,经肠系膜吸收可转运到骨髓,使正在分裂的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体,染色体停在中期状态,经过处理和制片后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染色体。

这种制片方法是属于侵害性的,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动物来源丰富、动物个体较小的材料。

对于大型动物可以采取骨髓穿刺术获得红骨髓,在临床上用于一些血液疾病的研究分析。

对于一些珍稀的鸟类可采用羽髓来制片,方法基本一样。

人类的染色体分析可采用外周血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大量的细胞材料。

骨髓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和高度分裂能力,因此不必经体外培养,也不需要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刺激,可直接观察到分裂细胞。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分裂的骨髓细胞被阻断在有丝分裂中期,再经离心、低渗、固定、滴片等步骤,便可制作出理想的染色体标本,是研究动物细胞遗传学的好材料。

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具有取材容易,方法简单易行等优点,设备也简单,在一般的实验室均可进行。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1.仪器、用具天平,离心机,光学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试管架,烧杯,离心管,刀片,镊子,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注射器,纱布,冰冻载玻片,吸水纸,吸管,镜头纸。

2.材料体重20克左右的小鼠。

3.试剂(1)0.075mol/L KCl低渗液(2)Carnoy固定液(甲醇:醋酸=3:1)(3)0.1%秋水仙素(4)Giemsa染色液【方法与步骤】1. 秋水仙素处理:在做实验前3~4小时,按每克体重2-4μg的量,向小鼠腹腔注射0.1%的秋水仙素。

植物染色体技术-去壁低渗法

植物染色体技术-去壁低渗法

五、酶解去壁:倒去固定液,蒸馏 水漂洗2-3遍,加入2.5%纤维素酶 与果胶酶的混合酶液1ml.
目的:分离细胞和软化去壁。
六、低渗处理:倾去酶液,加入 0.075M KCl溶液,在20~25℃条件 下低渗处理30min。 目的:使细胞吸收水分而膨胀, 染色体分散到细胞质中,在制片 时便于染色体分散开。
七、去沉淀:静止片刻,去掉大 块沉淀物,倒取上层悬液。
目的:自然沉降。
八、离心:上层清液以200g离心1020min。
九、标本制备:将分离所得的 悬液滴至载玻片上,在酒精灯 火焰上微微加热烤干,用卡宝 品红染色5~10min,在光镜下观 察小麦根尖细胞中期染色体的 形态结构。
这个方法与传统的压片法相比具有若 干优: 用这个方法获得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完整, 接近正常状态。染色体各组成 部分— 长臂、短臂、着丝点、随体、染色单 体显示的都比较清楚,有利于染色体的测 量 和分析这个方法不但可使 中期染色 体散开,而且也 可使前中期,甚至前期的 染色体散开。
一、材料培养:取约30粒种
子,加水浸润后置于培养皿中 于25℃恒温培养发芽。
二、取材:待根长到1.0-2.0cm时, 在上午9:00剪取种子跟约0.51.0cm。
三、预处理:0.1%的秋水仙素处 理3-4小时,或冰水混合物浸泡24 小时。 目的:是染色体分裂滞留在中期。
四、固定:将经过预处理的根尖清 洗后用镊子将细胞夹碎,定液4-5ml 目的:使小麦根尖细胞固定在原来 的分裂状态,病史构成染色体的核 蛋白变性成沉淀,保持染色体的固 有形态。
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 去壁低渗法
近年来,有人试图将人类染色体标本 制备方法引用到植物材料上来,取得 一些进展。我们参照人类染色体标本 制备技术,开展了对植物细胞去壁、 低渗、火焰干燥方法的研究。

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实验

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实验

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实验方法步骤:1、材料培养:将高粱的种子充分浸种后,摆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在25℃温箱发芽培养2、预处理:待根长至0.5-1cm时,切取根尖立即放入盛有0.2%秋水仙素和0.002mol/L 8-羟基喹啉水溶液等量混合液的小瓶中预处理2-3小时3、前低渗:切取分裂旺盛的部分根尖(1mm),放入0.075mol/L氯化钾低渗液中,在25℃条件下处理30分钟。

以下可分两种方法进行处理4、(1)吸去前低渗液,立即加入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固定不少于1h。

(2)水洗:将固定好的材料用蒸馏水洗三次,除去材料中的固定液,在1mol/L 的HCl于60℃处理15分钟。

(3)酶解去壁:在小瓶内加入混合酶液(酶液量以浸过材料为合适),在25℃下酶解30-60分钟(4)后低渗:吸去酶液,慢慢加入(25±0.5) ℃的双蒸水,轻轻洗一次,然后在双蒸水中浸泡10分钟。

5、悬液法:(1)制备细胞悬液:倒去双蒸水,用镊子立即将材料夹碎形成细胞悬液(2)固定:向细胞中加入新配制的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1-2ml,使成细胞悬液时间在1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3)去沉淀:静置片刻使大块组织沉淀,然后取上层细胞悬液于另一个小瓶中。

(4)去上清夜:将上层细胞悬液静置30分钟左右,即可见细胞沉淀,用吸管轻轻吸去上清夜,留约0.5ml左右细胞悬液置备标本(5)标本制备:在一张经过充分洗净脱脂,并预先在蒸馏水中冷冻的清洁载玻片上,用吸管滴2-3滴细胞悬液,立即将载玻片一端抬起,并轻轻吹气,使细胞迅速分散,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烤干。

(6)染色:经干燥的玻片标本,用Giemsa染色液染色30分钟,然后用自来水细流冲洗,甩干水珠空气干燥6、在显微镜下寻找典型的中期染色体,注意观察中期染色体的长臂、短臂和着丝粒位置,并尽可能找到具随体染色体。

低渗液处理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过程

低渗液处理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过程

低渗液处理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过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及其在细胞遗传学中的意义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及其在细胞遗传学中的意义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及其在细胞遗传学中的意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是通过去除细胞壁,使得细胞内的染色体能够在液态介质(通常是醋酸或者醋酸-乙醇混合液)中自由展开,并与染色剂染色,从而得到适合观察和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这种制备方法在植物细胞遗传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通过去除细胞壁,可使得染色体得以展开成线性或环形的形式,方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其次,在去壁液中低渗透压下染色质水肿膨胀,使染色体的结构更加明晰,染色效果更佳。

同时,去壁液中还含有某些成分,如乙酸和染色剂,可促进染色体的凝聚和染色,从而也有助于染色体的分析和研究。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在植物细胞遗传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分析、基因定位和标记、染色体变异的检测和研究等。

特别是在遗传改良中,该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杂交和基因转移等研究领域。

实验十二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文档资料

实验十二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文档资料

基就在原位与Schiff试剂结合,形成含醌基的化
合物,醌基是一个发色团所以具有颜色,因此凡
有DNA的部位,就呈现紫红色。
实验用品
一、 材料
蚕豆、豌豆(或玉米、水稻) 二、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剪子,镊子,小平皿,载玻片, 盖玻片。
三、试剂
Carnoy固定剂, 95%酒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ol/L HCl, Schiff 试剂,亚硫酸
实验方法
1、将植物种子放在潮湿的滤纸上,20℃使其发芽。
2、预处理:切取的0.5cm长的根尖浸入0.1%秋水仙 素液中,室温下处理3~4小时。
3、固定、水解及染色: Carnoy固定剂固定10~30分钟→95%酒精10分钟 →70%酒精10分钟→蒸馏水→ 1mol/L HCl, 60 ℃ 15 分钟→ Schiff试剂40~60分钟 →亚硫酸水(1,2,3) → 换3次,每次5分钟自来水→将染色后的根尖漂洗干净, 选择染色效果好的材料→蒸馏水→压片→镜检


蚕豆根尖2n=2x=12
豌豆根尖 2n=2x=14
玉米根尖 2n=2x=20
水稻根尖 2n=2x=24
思考题
1、简述Feulgen反应的原理
2、欲得到一张好的Feulgen反应制片,
制片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3、绘制细胞分裂图。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目的要求
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
术,了解 Feulgen 反应的基本原理 ,
学习其操作方法和压片法,初步掌握 细胞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实验原理
Feulgen反应的原理是根据DNA经弱酸 (1mol/L)水解后,打开嘌呤和脱氧核糖连接的 键,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这些醛

大麦和玉米染色体去壁低渗法制片及其核型分析

大麦和玉米染色体去壁低渗法制片及其核型分析

13 1 去壁低 渗火焰 干燥 法制备 染色体 标本 。 .. 根 尖染 色体 制片步 骤是 :
催芽一根尖取样 预处理 一固定 一前底渗一解
离一后 低渗 一再 固定 一涂 片一染 色一制 片 。 具体 染色体 制 片方法 是 :
究具有重要 意义。以往作为简便 的染 色体 制片技
维普资讯

大麦与谷类科学
B R E N E E LS I N E A L Y A D C R A CE C S
大麦和玉米染色体去壁低渗法制片及其核型分析
虢 国成 向 洋
( 长沙理工大学生物与食 品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 07 ) 10 6
摘要 运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大麦和玉米染 色体 片 ,然后对玉 米 、大麦的染色体 核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 明 :该 法使 细胞质残 留较少和染色体更分散 ,为细胞 学研究提供清 晰度高 的染色体制 片 ;通过核型分析得 到 ,大 麦根尖细胞染 色体数 目为 2 n=1 4,核型公式为 2 2 n= x=1 2 ( S T + s ( S T ,玉米 根尖细胞染色体 数 目为 2 4=1m 2 A ) 2m 2 A ) n=2 ,其核 型公 式为 0
湿 润 ,然 后将 种子 均匀地 摆放 在滤纸 上 ,种 子 间距
约 05 e . m,盖上 盖 ,2 2 ℃ 条件下 培养 。 5— 8
( ) 取 材预处 理 :处 在 细胞 分 裂 中期 的染 色 2
体最易观察 ,但细胞分裂中期持续时间很短,一般
只有 1 3 n 0~ 0 mi,因此 固定 材 料 的 中期 分裂 相 较 少 ,而且染 色体 紧密排 列在 赤道 面上 ,很 难将 染色
2 2 n= 0=1 m + s ( et) 2 8m 2a 。 s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

用Hcl是使得用作制片的组织材料,细胞疏散而解离,有利于压片。

实验9、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即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

Belling(1921)提出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后,压片已成为植物染色体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常规技术;但是由于植物细胞有坚实的细胞壁,染色体很难象动物染色体那样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Omura 和Kurata(1978)把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应用到水稻染色体研究之中,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0.075mol.L-1氯化钾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陈瑞阳等人(1979、1982)提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酶解去壁低渗技术,并在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植物染色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在取材和预处理要求及其操作都是相同的,即两者的材料基础条件是相同的,但它们所采用的染色体分散方法是不同的。

压片法是以人工外加机械压力使染色体分散,而去壁低渗法是用酶分解细胞壁,低渗液使细胞膜吸胀、水表面张力使染色体分开。

两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操作快速简便、省材省时,后者染色体易于展开、且真实不变形,尤其是对成熟细胞多的植物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材料有独到效果,本实验主要介绍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

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根尖、茎尖及叶片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通过3周开放性实验教学,进行植物染色体制片技能训练;2、掌握植物染色体显微照象技术及组型分析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获得图象清晰、完整、高度分散的染色体典型制片;通过显微摄影,获得某植物染色体自然核型图,并能用国内外通用的植物核型分析标准,确定该植物染色体模型图、核式公式及类型;3、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制片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的染色体图象,并对其典型制片照像,收集核型分析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染色体制片素材;4、结合实验,对某一新资源植物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获得该物种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及核型模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步骤
结果观察
• 先在低倍物镜下进行观察,找到较好的 中期分裂相后,直接加显微镜油并转换 为油镜头进行观察(若使用香柏油,则 需加盖玻片,因为在香柏油中染色体会 褪色)。选择较好的分裂相用显微镜上 配备数码照相装置摄影,并将打印照片 附于实验报告中。
蚕豆根尖2n=2x=12
豌豆根尖 2n=2x=14
实验十二 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 染色体标本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2.学习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进行植物染色体制 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实验器具与药品
• ⒈器具: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载玻片, 酒精灯。
• ⒉药品试剂:对二氯苯饱和溶液,甲醇, 冰醋酸,70%酒精,纤维素酶,果胶酶, Giemsa原液,1/15mol/L(pH6.8~7.2), 0.075mol/L KCl。
玉米根尖 2n=2x=20Βιβλιοθήκη 水稻根尖 2n=2x=24
五、作业
• 比较动植物低渗法制作染色体玻片的异 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