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咯血的健康教育

咯血的健康教育

咯血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咯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从呼吸道排出带有血液的痰。

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包括肺部感染、结核病、肺癌等。

了解咯血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咯血的健康教育。

一、咯血的原因1.1 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可导致咯血,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起黏膜破裂。

1.2 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肺部时,病变组织易受损,导致咯血。

1.3 肺癌:肺癌是咯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恶性肿瘤侵蚀血管导致出血。

二、咯血的预防措施2.1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或肺癌,通过早期治疗减少咯血的风险。

2.2 避免吸烟:吸烟是导致肺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有助于减少咯血的发生。

2.3 注意呼吸道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三、咯血的治疗方法3.1 就医咨询:如果出现咯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3.2 控制出血: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措施控制出血,如保持平躺、咳嗽时捂住口鼻等。

3.3 治疗原发疾病: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放疗或化疗治疗肺癌等。

四、咯血的紧急处理4.1 保持镇定:出现咯血时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激动,以减少出血量。

4.2 坐位姿势:保持坐位,身体稍向前倾,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入呼吸道。

4.3 及时就医: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避免延误病情。

五、咯血后的康复护理5.1 休息养身:咯血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身体康复。

5.2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5.3 心理疏导:咯血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恢复信心。

结论:咯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可能预示着潜在的肺部疾病。

通过了解咯血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定期体检、避免吸烟、注意呼吸道卫生是预防咯血的重要措施。

肺结核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肺结核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肺结核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结核病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据统计,全球每3人中就有1人感染结核菌,结核病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每年夺取140万人生命。

在我国已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其中十分之一的人可能发病。

我国结核病疫情比较严重,同时,我国的结核病防控还面临着人口流动大和耐药性增加等多重严峻挑战。

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肺结核免费诊断和免费治疗政策,使得结核病死亡率在20年间下降了80%,患病率降低了一半,但是结核病防控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早在2000年的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就已显示,全国有近半人口感染了结核菌。

患者以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居多,是结核高发地区。

1基本知识结核分枝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酸、碱和干燥有非常强大的抵抗力,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对湿热、酒精和紫外线敏感,在5%石炭酸和2%来苏水作用下,结核杆菌一般经过2-14小时死亡。

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宜为pH6.5~6.8,最适温度为37~37.5℃,属于需氧菌。

结核菌培养的最大特点是生长速度很慢,所以在临床上结核菌培养结果出来需等待1月,也是缘于此。

结核菌的直接毒性作用很小,许多症状是宿主的免疫反应所导致。

婴儿因免疫功能未完全建立,机体免疫低下,抗病能力极差,易感染结核。

2治疗方案一、肺结核的药物治疗1、化学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肺结核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化学药物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常将整个治疗阶段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

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

(1)每日用药方案:强化期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顿服,2个月;巩固期给予异烟肼和利福平顿服,4个月,总疗程6个月。

(2)间歇用药方案:强化期给药与上法相同,每隔1日顿服,2个月;巩固期给药与上法相同,每隔1日顿服,4个月,总疗程6个月。

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导读: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死因。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主要的死因。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1.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

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

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

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

大咯血时应暂禁食,待咯血停止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禁食过热或过冷及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3天后方可普通饮食。

因患者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和饮食减少,易发生便秘。

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再度诱发咯血。

可给患者缓泻剂或开塞露,并可用温水灌肠。

1.2 心理护理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

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

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咯血的健康教育

咯血的健康教育

咯血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咯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从呼吸道排出的血液。

咯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等。

了解咯血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咯血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咯血的健康教育,包括咯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就医建议以及日常保健方法。

一、咯血的原因:1.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引起咯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肺部时,会导致肺组织受损,从而引起咯血。

1.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也是咯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后,会导致肺组织破坏,从而引起咯血。

1.3 肺癌:肺癌是咯血的严重原因之一。

肺癌病变引起肺组织的破坏,导致血液进入呼吸道,从而出现咯血症状。

二、咯血的预防措施:2.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咯血非常重要。

这包括戒烟、避免二手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等。

2.2 预防感染:定期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和肺结核,从而降低咯血的风险。

2.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肺部疾病,如肺癌等。

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咯血的发生率。

三、就医建议:3.1 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出现咯血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能还会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检查,如X光片、CT 扫描等,以确定咯血的原因。

3.2 根据病因治疗:根据咯血的原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肺部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肺结核,可能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

3.3 积极配合治疗: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同时,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四、日常保健方法:4.1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体质对于预防咯血非常重要。

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4.2 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烟酒等可能刺激呼吸道,增加咯血的风险。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一、概述•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占20 % ~90 % ,大量的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大咯血指一次咯血量在200ml 以上,或24 小时咯血总量在600ml 以上者。

肺结核大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钙化的患者。

多发生在秋季,其次发生在春季。

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从口鼻一起涌出,极易发生窒息。

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地防止肺结核患者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应对咯血患者合理施治,加强护理。

二、护理评估(一)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 .评估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以及患者对咯血症状的认识程度。

• 2 .评估患者咯血的诱因,多数患者咯血前可有剧烈咳嗽或过度劳累、着凉、感冒等诱因。

3 .咯血先兆的观察患者在咯血前常自觉胸闷、胸前区灼热感,心慌、头晕、咽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

• 4 .窒息先兆的观察临床征象如下:( 1 )咯血突然中断、出现胸闷、精神紧张。

( 2 )烦躁不安,患者急需坐起呼吸。

( 3 )咽部作响,突然呼吸急促,牙关紧闭。

( 4 )喷射性大咯血过程突然中断、呼吸困难或从口鼻腔中喷射出少最血液,张口瞳目。

( 5 )呼吸骤停,面色青紫,两手乱抓,神志不清,排尿、排便失禁。

• 5 .评估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

(二)辅助检查评估• 1 . X 线检查一般常规胸部摄片须在咯血停止2 周以上,待肺部余血清除后摄片,以免造成病灶播散的假象。

•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血型等。

反复咯血的患者应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血块收缩时间,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凝血活酶生成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纤维蛋白溶解试验等。

•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大咯血原则上是绝对禁忌,若作为抢救治疗措施应慎重考虑。

咯血的健康教育

咯血的健康教育

咯血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咯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咳嗽时咳出的血液。

它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了解咯血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寻求适当的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咯血的健康教育。

一、咯血的原因1.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咯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从而引起出血。

1.2 肺部疾病: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也是咯血的常见原因。

这些疾病会导致肺组织受损,血液进入呼吸道后咳出。

1.3 外伤或损伤:外伤或损伤也可能导致咯血。

例如,严重的胸部创伤或肺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咯血症状。

二、咯血的预防措施2.1 避免吸烟:吸烟是导致肺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戒烟是预防咯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统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咯血的风险。

定期锻炼、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

2.3 避免过度用力:过度用力咳嗽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呼吸道受损,增加咯血的风险。

因此,要避免过度用力,尽量保持身体健康。

三、咯血的应对措施3.1 保持镇静:在出现咯血症状时,保持镇静非常重要。

过度紧张或恐慌可能加重出血。

3.2 坐直或半坐位:保持坐直或半坐位有助于减少出血和呼吸道堵塞。

避免平躺可能会导致血液流入呼吸道。

3.3 就医咨询:及时就医咨询是必要的。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病史进行评估,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四、咯血的诊断与治疗4.1 体检和病史: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和详细询问病史,以确定咯血的原因。

4.2 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胸部X光、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

4.3 相关治疗:治疗方法根据咯血的原因而定。

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抗癌治疗、手术等。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五、咯血后的康复与护理5.1 休息与恢复:咯血后需要充分休息和恢复。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引起再次出血。

5.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对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80年代后期,全球结核病疫情呈卷土重来之势,结核病再次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的问题,受到世人的关注。

所以对患者进行正确地健康宣教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从的传染途径、饮食起居、口服药物、心理因素、痰液监管以及消毒隔离等方面浅谈一下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肺结核的传染途径结核病的主要传染原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查到结核杆菌)。

即正值传染高峰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结核菌波及到周围人群中,增加了发病率。

咳嗽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当咳嗽、打喷嚏或将痰吐于地面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痰液喷洒出来,被易感人群吸入后致病。

因此教育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二饮食起居及行为指导古语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必须注意营养,除维持正常生活需要的营养外,还要弥补因疾病消耗和修复破坏组织的需要。

除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饮食禁忌外,没有其它禁忌。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是结核病人需要的。

特别是蛋白质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增殖、修复细胞作用。

宜多食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饮食应注意:(1)结核病人应减少辛辣、过咸、刺激性食物,减少呼吸道刺激,防止诱发咳嗽。

(2)结核病有高热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给高热量半流或流质饮食。

(3)结核病合并胸膜炎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4)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饮水、饮食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休息应注意:(1)休息是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之一,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不少人就是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使结核病治愈的。

(2)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血液循环变慢,呼吸和缓,减少肺脏的活动,有利于延长药物在病变部位存留的时间,以利于病灶组织的修复,促使疾病治愈。

肺结核病人出院健康宣教

肺结核病人出院健康宣教

肺结核病人出院健康宣教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且化疗已成为控制或消灭结核病的重要武器。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改变陈旧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提高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认识,能积极配合,坚持全程规律用药,从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控制结核病的流行极为重要。

1、常规结核药的用药指导根据医生为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总疗程,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停药;漏服;多服等。

2、饮食指导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增加饮食营养十分重要。

多食丰富的维生素、低脂、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鱼类、豆类,以及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炸,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每日规律饮食;不能暴食、戒烟戒酒。

酒能加重药物对肝脏损伤,扩张血管,有诱发咯血的可能。

结核病人严禁吸烟。

因烟雾进入肺内,除能直接引起飞损伤外,还能抑制吞噬细胞蛋白合成,影响巨噬细胞作用,使巨噬细胞对结核菌吞噬功能降低,抑制肺脏防御机能,并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结核痊愈,使病程迁延。

3、注意休息出院后要多注意身心休息,应该休息半年左右。

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所有活动应以感觉不累为原则。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居室保持空气新鲜清洁、阳光充足,不宜长期在密闭的居室内。

4、注意自己的痰液管理把痰吐到痰缸内,消毒后倒掉;或者吐到卫生纸上焚烧。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请不要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注意个人卫生。

5、消毒隔离指导不要到拥挤、人多、有灰尘、废弃的公共场所活动,防止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或引起呼吸道并发症。

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轻轻捂住口鼻,如若去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

患者在家尽量住单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通风时注意不要让对流风直吹到患者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
大咯血时禁食。

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温、凉流质;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饮食均易诱发或加重咯血;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腹压增加而引起再次咯血。

咯血停止后,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仍然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等,以免诱发咳嗽而再次咯血。

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讲究科学的烹调方法,使饭菜的色、香、味、形俱佳,来刺激患者的食欲。

反复咯血后的患者常伴有缺铁性贫血,因此,饮食中要增加铁的供应量,以补充血红素的损失。

可多吃一些粗粮、豆类、黑木耳、大枣、动物肝脏、瘦肉及绿叶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高热饮食有米、面、奶制品、蜂蜜以及香蕉,龙眼,樱桃,柿子,石榴,葡萄,西洋梨,荔枝,芒果等水果。

植物油可以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动物脂肪等宜少吃。

高蛋白饮食达到每日1.5g/kg以上,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宜选择鱼、乳、瘦肉、豆类及其制品。

高维生素食物大多数的新鲜蔬菜、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休息
小量咯血者以静卧休息为主;大量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取患侧卧位,可减少患侧活动度,既可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同时有利于健侧肺的听取功能。

尽量避免搬到病人,一减少肺的活动度。

3、有药指导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适量、规律、联合、全程。

(1)按医嘱坚持全疗程(一般需9个月)规律服药。

何时停药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胸片,痰菌检查结果而定。

(2)除吡嗪酰胺分每日三次口服外,其他药物主张一日一次顿服;利福平最好于清晨空腹时服用,而利福喷丁需餐后服用,一般每周2次。

(3)应用喹诺酮治疗的患者年龄应掌握在18岁以上。

(4)服利福平后小便呈桔红色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耳鸣,重听,口周发麻,视觉异常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5)止血药:垂体后叶素、科收缩小动脉,减轻咯血。

也能引起子宫、肠道平滑肌、冠状动脉收缩,古高血压、冠心病、孕妇忌用。

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

硝酸甘油可对抗以上副作用。

垂体用药期间还可引起尿少,停用后症状缓解。

酚妥拉明
(6)抗结核药的副反应:卡那霉素、链霉素、卷曲霉素等对听力、前庭功能和肾脏有一定毒性;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氨水杨酸等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吡嗪酰胺可引起关节痛;乙胺丁醇可引起视力障碍;利福平使用较大剂量间歇方法时还可出现流感综合征、紫瘢、腹痛和哮喘等免疫反应。

(7)抗结核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副反应大多对身体影响不大,是安全的。

但也有个别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在使用中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反映情况,按照医生意见对发生的副反应予以及时有效处理,保证完成治疗,达到治愈。

切忌随便停药或改变药量。

4、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指导患者咯血时将血轻轻咳出,勿咽下,无屏气,以防血液凝固而引起窒息。

戒除烟酒,勿进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免引起呛咳而诱发咯血。

5、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鼓励病人将血轻轻咳出。

及时清除血迹,温水漱口,消除不良刺激。

想其介绍咯血量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并无直接关系,介绍已经好转的类似病例,一增强信心。

6、出院指导
强调病人坚持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继续服药治疗,定期复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避免感冒,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