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术
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简称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它具有优异的成像能力和深度探测能力。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非破坏性的三维成像和表面拓扑分析。
本文将简要介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 激光光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使用一束强度稳定、单色、相干性好的激光光源。
常用的激光光源包括氩离子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和二极管激光器等。
激光光源通过准直器和聚焦镜系统聚焦成一束准直的、直径极小的激光光斑。
2. 共聚焦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用共聚焦技术,即通过聚焦光斑和探测光斑的重叠来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聚焦光斑从样品的一个点与探测光斑重叠之后,仅有从这个点散射回来的光能够通过探测光斑,其他来自样品其他区域的光则被阻隔掉。
这样可以消除样品其他区域的散射光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3. 共焦平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调节聚焦镜的位置,可以获得不同深度的共焦平面。
共焦平面是指光路中聚焦光斑和探测光斑达到最小的位置。
在共焦平面之上和之下,成像出的图像将会出现模糊和散焦现象。
调节聚焦镜的位置,可以实现在样品不同深度层面进行三维成像。
4. 探测和成像聚焦光斑扫描样品上的一个区域,样品上的荧光探针或反射光信号通过物镜收集到探测器上。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常用荧光探针来标记样品的特定结构或分子,使其发出荧光信号,进而获得一幅高对比度的荧光图像。
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和转换等处理后,最终形成图像。
5. 高分辨率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
其分辨率可以达到光学显微镜的两倍,约为200纳米级别。
激光光源的单色性和相干性,以及共聚焦技术的应用,使得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显微图像。
总结起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光源以及共聚焦技术,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三维显微成像。
通过调节聚焦镜的位置,可以获得不同深度层面的图像,更好地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讲解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讲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它利用激光束进行点扫描,将样品的不同深度处的信息获取并合成,从而实现三维图像的获取。
本文将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激光扫描。
激光束通过空气透镜和扫描镜反射,聚焦在样品上。
扫描镜以一个固定的频率和幅度来快速振动,使得激光束扫描在样品表面,形成二维扫描像。
其次是共焦原理。
共焦显微镜利用一个空孔径光阑(pinhole)来调整激光束的直径,只允许经过焦平面的光通过,其他散射光被阻挡。
这样可以消除在光路上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干扰,提高图像的纵向分辨率。
同时,由于只有通过焦平面的光才能进入探测器,所以可以采集不同深度处的信息,合成三维图像。
最后是探测技术。
通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会配备一个光电探测器,并通过探测器来收集散射和荧光光信号。
散射光可以用来形成反射式图像,而荧光光信号则可以用来观察标记了特定分子或细胞的样品。
通过调整激光的波长和探测器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特定分子和结构的成像。
1.细胞和组织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和组织成像。
通过荧光标记特定蛋白质或细胞结构,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内部的生物过程和结构。
2.神经科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可以观察和追踪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研究神经网络的连接和活动,揭示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3.生物医学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用于癌症细胞的培养和观察,研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还可以用于研究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态的变化。
4.材料科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用于对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研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组成,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
总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显微镜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三维成像和可观察特定分子和结构的能力。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ppt课件

四.细胞内PH值的测定,脑缺血,损伤时细 胞内PH变化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与细胞间通讯研究
Gap junction的分布,密度,调控因素,网络阻断剂(Othanol , Dieldrin)
6. 激光手术切除神经细胞突起 光陷阱技术,套除细胞器,移动染色体
7. 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与细胞内钙的关系
通过基团修饰以掩蔽生物活性分子,使其以惰性前体形式 存在。通常是可逆的。
原理:紫外线照射→共价键断裂→释放生物活性分子
PART ONE
锁化合物的两种光化学反应原理: 氮苯的光致同分异构作用和硝基甲苯的光 分解作用
#2022
偶氮苯衍生物:
邻硝基甲 苯衍生物:
01.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笼锁化合物系利用硝基甲苯 的光敏性质合成。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 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 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
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
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
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
事半功倍。
二、基本原理
1.光学成像
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经物镜聚焦到 样品上
反射光或荧光经目镜汇聚于探测 器
探检测器前有一小孔(Pinhole) 汇聚光束
五、在神经 生物学的应 用
1.神经细胞参数测定及三维重建
细胞外形 浦肯野氏细胞及其突起的投射 神经细胞轴突走向及神经支配的研究 神经骨架重组的研究
二.神经递质、调质及细胞内活性物质受体 的荧光定位
三.细胞内钙离子的测定
○ 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研究 ○ 钙内流与神经递质释放的关系 ○ 微环境变化,受体激活,电刺激与钙的释
0.00
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它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获取高质量的荧光图像。
相比传统的荧光显微镜,LSCM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对比度和更深的成像深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LSCM的工作原理。
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基本原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显微镜。
它利用一个激光束通过物镜透镜对样品进行扫描,然后收集反射或荧光信号来生成图像。
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不同,LSCM可以通过调整扫描参数来控制成像深度,并且可以消除样品中其他平面上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组成1. 激光源LSCM使用单色或多色激光作为样品照明源。
常用的激光包括氩离子激光、氦氖激光、二极管激光和固态激光等。
不同的激光波长可以用于不同的荧光染料,以获得最佳成像效果。
2. 扫描系统扫描系统由一个或多个扫描镜和一个控制器组成。
扫描镜可以通过改变角度来控制激光束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扫描。
控制器可以调整扫描参数,例如扫描速度、线密度和方向等。
3.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决定了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LSCM通常使用高数值孔径(NA)物镜,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对比度。
4.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收集反射或荧光信号。
常用的探测器包括单个或多个光电倍增管(PMT)和共聚焦探测器(CCD)。
PMT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时间,适用于单点检测。
CCD具有较大的检测区域,适合于大面积成像。
5.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卡、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
它可以将收集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图像。
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用于增强对比度、去除噪声和三维重建等。
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原理1. 激光束聚焦激光束从激光源发出后,经过物镜透镜后,会被聚焦在样品表面上。
由于物镜的高数值孔径,只有一个非常小的体积被照亮。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简称LSCM),是一种先进的光学显微镜技术。
它利用激光光源,通过聚焦光束经过物镜透镜并聚焦到样品表面,然后通过探测光学系统和探测器来收集样品的荧光或反射信号。
该系统能够获得高对比、高分辨率的三维空间图像。
以下将从原理和应用范围两个方面详细介绍。
原理:其工作原理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使用激光器产生激光光源。
2.激光光源通过透镜系统,以点状聚焦到样品表面。
3.将该激光光斑与物镜的孔径大小匹配,通过荧光或反射信号的收集,获得图像。
4.图像信号通过探测器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被放大、采集以及分析。
5.使用扫描式镜片的控制系统进行扫描,以获取多个平面上的图像,从而构建三维样品结构。
应用范围:1.生命科学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例如生物医学、细胞学和神经科学研究。
它可以观察和分析细胞结构、细胞器、蛋白质分布、细胞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
2.材料科学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于材料表面和内部结构的分析。
例如,可以观察材料的纳米结构、微孔等特征,也可以用于观察材料的表面反应、拓扑结构等。
3.环境科学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
例如,可以观察和分析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微小颗粒、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4.医学诊断和临床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用于医学诊断和临床应用。
例如,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液细胞计数、皮肤病变的分析等。
5.药物研发: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效评估、药物代谢机制研究等。
6.光学器件和半导体工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于光学器件的检测和调试,例如芯片封装、薄膜材料的测试等。
总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将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用激光作扫描光源,逐 点、逐行、逐面快速扫描成像,扫描的激光与荧
光收集共用一个物镜,物镜的焦点即扫描激光的
聚焦点,也是瞬时成像的物点。由于激光束的波
长较短,光束很细,所以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有 较高的分辨力,大约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3倍。 系统经一次调焦,扫描限制在样品的一个平面内。
❖ 1·卵子产出后30秒的扫描电镜图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s of an egg 30 minutes after spawni皮质 贮泡(cortical vesicle)×460
❖ 2·卵子产出后30秒时的透射电镜图像(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s of egg 30 minutes after spawn
❖ 线粒体(mitochondria) Y:卵黄颗粒(yolk granule) CG:皮层 颗粒(cortical granule)×4 800
❖ 3·孵化膜正在形成,显示刚形成的孵化膜(HE)、两种皮层颗粒 (CG1、CG2)、卵黄颗粒(Y) [Hatching was forming, showing hatching envelope (HE) as just formed with two kinds of cortical granules (CG1、CG2) granule (Y)]×4 800
物学、胚胎学的活体研究及生理生化成份的动态变 化的研究中已有很大的进展(Hertzleret al.,1992,
1994; Jaffeet al.,1994;Lindsayetal.,1992;Malindaet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步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步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简称CLS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常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介
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1. 样品准备:
在进行CLSM观察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包
括固定、染色和清洁等步骤。
固定样品可以使用化学试剂或生理盐水,染色则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等方法,以增强样品的对
比度和可见性。
2. 仪器设置:
在进行CLSM观察之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仪器设置。
这包
括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光学滤波器和放大倍数等参数,以确保获
得清晰的荧光信号和高分辨率的图像。
3. 成像扫描:
接下来是进行成像扫描。
CLSM使用激光束来扫描样品,并
收集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
通过逐点扫描和逐层堆叠,可以获得样
品的三维图像。
4. 数据分析:
获得图像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这包括图像处理和三维重
建等步骤,以获取更多关于样品结构和组织的信息。
5. 结果解释:
最后是结果的解释。
根据获得的图像和数据,可以对样品的
结构和功能进行解释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研究或临床诊断的结论。
总的来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包括样品准备、仪器
设置、成像扫描、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这些步骤需要精确操作和
细致处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显微镜图像和数据。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是一种常用的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激光:首先,选择合适波长的激光器产生单色的激光束,常见的波长有488nm(常用于激发荧光染料)和633nm(常用
于激发受体标记染料)等。
2. 激光聚焦:激光通过一系列透镜逐层聚焦,使得激光束的直径变窄,激光的光斑能够更加集中。
透镜组合使光束对准一个平面。
3. 共聚焦点:激光经过透镜后,由于透镜组合以及光路设定,激光束的最终焦点被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区域内,称为共聚焦点。
共聚焦点是激光在待观察样品中最小的光斑。
4. 扫描:共聚焦点在样品上以二维或三维方式进行扫描。
通常采用高速马达驱动镜片组件,使共聚焦点在样品表面来回扫描。
扫描方式包括线扫描和点扫描等形式。
5. 信号检测:样品中的荧光或反射光经过共聚焦点时产生的光信号由探测器收集,并转换为电信号。
常用探测器包括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PMT)或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等。
6. 图像重建:通过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可以将扫描到的信号重建成具有空间分辨率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利用激
光聚焦特性和扫描方式,可以获取样品的各种层面和不同方向的断面图像。
总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束的聚焦特性、样品的扫描和信号的检测,实现了高分辨的光学显微成像。
它可以在样品内实现特定深度的光学切片,提供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三维图像。
它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LCSM的主要功能
一、图像分析
•
1.提高分辨率 通过使用荧光素交联的抗体作为特异 性的染料来测定细胞内的某些参数,在生物学研究中已获得 普遍应用。但这一技术常存在不在焦平面上荧光的干扰,造 成本底较高,而分辨不清组织结构的细节。由于LSCM的分 辨率小于0.2µ m,比普通光学显微镜高1.4倍,因此同一样品, 用LSCM观察到的图像比普通光学显微镜清晰,观察荧光染 料标记的样品,其效果更为明显。同时LSCM将高敏感性的 光电倍增管(PMT)合为一体,并应用数字滤过,使信/噪 比最佳化,排除了焦点以外的荧光干扰。
不能迅速制片,可贮存于液氮或-70℃冰箱内备用。
•
•
•
2.细胞标本
(1) 贴壁生长的培养细胞可直接进行固定、染色等
处理。
(2) 悬浮的培养细胞:沉淀涂片,细胞离心涂片器 ( cytospin), 载 玻 片 上 涂 粘 附 剂 : 如 多 聚 赖 氨 酸
( 0.01%~0.5%),甲醛 - 明胶,铬矾明胶, Vectabond 试剂。
还有甲醛升汞固定液,会使上皮细胞产生非特异性荧光
(参见有关章节)。
•
•
三、切片
由于激光穿透力强,所以用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 切片厚度可放宽至40~50µ m,切片不要太薄,以免结构的丢 失。
1.冰冻切片 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切片 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多种抗原的免 疫活性,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更应该采用冰冻切片。新鲜的 组织及已经固定的组织均可作冰冻切片。冰冻切片后如果不 染色,必须吹干,贮存于低温冰箱内,或进行短暂预固定后
•
3.三维重建图象 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不但能揭示细胞 内部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提供细胞的立体数据,如将重组 的图像旋转,随意观察细胞的各个侧面。也可研究细胞内 亚微结构的立体形态学变化及其空间关系。同时LSCM还 可研究细胞核和染色体的三维立体形态,借助光学切片功 能测定细胞深层的荧光分布及细胞内各种物质的变化。如 对DNA、RNA,蛋白质的含量,分子的扩散,细胞骨架等 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定位。
• 3.温度 有些荧光色素在20℃时即开始出现荧光淬 灭作用。温度越高淬灭作用越强,以至完全淬灭。所以荧光 染色必须温度适当 , 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荧光抗体一般在 37℃或4℃下进行。FITC影响不大。 • 4.荧光淬灭物质 • (1)卤酸盐,其中以碘离子作用最强,其次为溴离子, 氯离子作用最小。 • (2)具有氧化作用的物质如氨基苯、硝基苯等。 • (3)某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银离子等。 • 5.激发光强度 物质的分子和荧光色素的结合键有一 定强度,如果吸收的激发光能超过了它的结合键的结合力, 很容易使结合键断裂,而造成荧光发生褪色(淬灭和漂白)。 对之可降低激发光的强度
• 荧光经原来入射光路直接反向回到分光镜,通过探测针 孔先聚焦,聚焦后的光被光电倍增管增强,在检测小孔 平面被探测收集,并将信号输送到计算机,在彩色显示 器上显示图像。 • 在这条光路中只有在焦平面上的光才能穿过探测针
孔,焦平面以外区域射来的光线在探测小孔平面是离焦 的,不能通过小孔。因此,非观察点的背景呈黑色,成 像也不清晰。由于照明针孔与探测针相对于物镜平面是 共扼的,焦平面上的点同时聚焦于照明针孔和发射针孔, 焦平面以外的点不会在探测针孔处成像,即共聚焦。以 激光做光源并对样品进行扫描,在此过程中经过两次聚 焦,故称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图8-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原理(光路图)
第二节
•
LSCM的标本的处理
生物标本的范围很广,苯节主要指医学 研究领域的组织或细胞标本。激光共聚焦显 微镜可以观察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涂片、 印片、铺片,培养的贴壁细胞、悬浮细胞等。
可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进行不同的染色。
•
•
一、取材
1.组织标本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活组织检查标本、
1024型LSCM配置的是Zeiss Axiovert 100型倒置显微镜。 镜头倍率和数值孔径是固定的。
•
•
4.计算机及界面
(1)计算机:硬件,内存32MB,硬盘12GB;软件,
用于图像采集和分析的OS/2,Window5.0等和测定钙离子 的Time-Course/Ratiometric等软件。
第八章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
光学显微镜作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可以分辨 出小于其照明光源波长一半的细胞结构。随着光学、视
频、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 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使 现代光学显微镜有能力研究和分析细胞在变化过程中的 结构,特别是对活细胞离子含量变化的定量检测,这是 以往的显微镜所望尘莫及的。
• •
五、影响荧光组织细胞染色的因素
荧光染料是否发射荧光或荧光的强弱,主要决定于该
染料的分子结构。同时,与它所处的环境及其状态也有密 切关系,如 :
• • 1.pH值 每种荧光素有其最适宜的pH值,改变pH值 即可影响荧光素吸收光能的能力和发射荧光的强度。 2.染色溶液的浓度 一般荧光色素的溶液极淡,增加 浓度,荧光亮度也会随之增加,但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程 度时,荧光亮度可达到最大。如果再增加浓度,荧光亮度 反而会下降。这是因为由于溶液的浓度过大,色素分子间 相互作用形成缔合分子,缔合分子本身起到了荧光淬灭剂 的作用。
•
( 2) MRC-1024 共聚焦界面。硬件, 24 比特图像获得 及显示卡;软件,Lasersharp等。
•
(3)显示器:17寸彩色监视器,分辨率1280×1024。
•
•
二、LSCM的工作原理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场光源。由于光散射,
在所观察的视野内样品的每一点都同时被照射并成像, 入射光照射到整个细胞的一定厚度,位于焦平面外的反 射也可通过物镜而成像,使图像的信噪比降低,影响了 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此外,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也只 能对局部作平面成像。 LSCM 采用激光束做光源,激光 束经照明针孔,由分光镜反射至物镜,并聚焦于样品上, 对标本内焦平面上的每一点进行扫描。然后,激发出的
第一节 LSCM的结构和原理
•
1957年,Marvin Minsky提出了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某 些基本原理,获得了美国的专利。1967年,Egger和Petran 成功地应用共聚焦显微镜产生了一个光学横断面。1977年, Sheppard和Wilson首次描述了光与被照明物体的原子之间 的非线性关系和激光扫描器的拉曼光谱学。1984年,Biorad 为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商品化的共聚焦显微镜,型号为 SOM-100,扫描方式为台阶式扫描。1986年MRC-500型改 进为光束扫描,用作生物荧光显微镜的共聚焦系统。。随后 Zeiss、Leica、Meridian、Olympus等多家公司相继开发出 不同型号的共聚焦显微镜,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
•
2.荧光多重标记 荧光显微镜在进行多种标记物的观测时,需要更换特殊 的滤片,以改变激发波长来达到观测目的。LSCM由于配有 3个独立的PMT,可同时获取多种信号数据,24比特图像显 示板可以使三色同时显示,所以可同时同屏采集和显示3个 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色和一个混合图像,可方便地进行双标 或三标研究。如需要检测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内三种不 同的物质,可采用三种不同荧光标记的抗体标记样品,经激 光扫描、共聚焦采集数据后成像,即可在三个相应的部位观 察到标记的抗体阳性反应,并有重叠图像显示相互的关系, 同时可测得细胞的面积、周长,平均荧光强度、积分荧光强 度以及胞质内颗粒的数目等,对细胞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分析。
•
2.细胞CT 共聚焦成像利用照明点与探测点共扼这 一特性,可有效抑制同一焦平面上非测量点的杂散荧光及 来自样品中非焦平面的荧光,不仅可获得普通显微镜无法 达到的分辨率,同时具有浓度识别能力及纵向分辨率,因 而可看到较厚生物标本的细节。它以一个微动步进马达控 制载物台上下步进移动,其最小步距可为0.1µ m,可以逐 层获得高反差、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二维光学横断面图 像,从而对生物样本进行无损伤的光学切片,得到各层面 的数据,即“细胞CT”。这一技术克服人工切片的各种不 足,并可将多层影像进行叠加,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得到 样品的立体结构。这是LSCM的主要功能与优点之一。
•
LSCM还可用于测定细胞面积、细胞周长和细胞核面 积、从而使形态学研究更为客观。同时通过改变观察角度 还可以突出特征性的结构。
• •
二、免疫荧光检测 在普通荧光显微镜,由于荧光图像在显微镜视野中的
荧光亮度与物镜的数值孔径的平方成正比,与其放大倍数 成反比,因此放大倍数越高,其影响越明显。但对荧光不 够强的标本,为提高荧光图像的亮度,又必须使用数值孔 径大的物镜。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以缩小视野作为代价, 造成图像信息的损失。LSCM由于其高度的敏感性,以及 其后期图像处理的强大功能,可以在使用较小数值孔径物 镜的条件下获得良好荧光强度图像。
• (3)体液沉淀涂片法。
•
(4)穿刺吸取涂片法。
•
•
二、固定
要特别注意固定剂的种类、固定的时间、温度和pH。
选择最佳固定液标准是最好地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 构;最大限度地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一些含重金属的 固定液在免疫组化和细胞化学技术中是禁用);不要用 可能带有自发荧光的固定剂,如带有苦味酸的固定剂,
• •
1.荧光定量测量 荧光显微镜凭工作者目力观察,判断荧光的强度一 般分为四级:“0”无或可见微弱荧光;“+”仅能见明 确可见的荧光;“++”可见有明亮的荧光;“+++”可见
耀眼的荧光,这种判断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LSCM 借助免疫荧光标记方法,与激光扫描、光学显微镜、计 算机技术相结合,可对细胞内荧光标记的物质进行定性、 定量监测。通过后期处理可对单标记或多标记的细胞或 组织标本的荧光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可将荧光像与定 量图形重叠以显示荧光在形态结构上的精确定位。借助 光学切片的功能可在毫不损失分辨率的条件下,测量标 本深层的荧光强度,使实验数据更SCM的基本结构 LSCM是将光学显微镜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 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的高技术设备。其主要配置有激 光器、扫描头、显微镜和计算机四大部分。包括数据采集、 处理、转换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图像输出设备及光学装置, 如光学滤片、分光器、共聚焦针孔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图 8-1)。现以MRC-1024型LSCM为例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