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5大指标

合集下载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期和周转率
原材料的库存周转期(天)=30天/原材料的库存周 转率; 原材料的库存周转率=2×当月原材料的出库金额 总和/(月期初原材料库存金额总和+月期末原材料 库存金额总和);

成品的库存周转期(天)=30天/成品的库存周转率; 成品的库存周转率=2×当月成品的出库金额总和/ (月期初成品库存金额总和+月期末成品库存金额 总和);

BTS计算方法

Volume%产量性能用于监控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Volume%=实际生产数量/计划生产数量; 混线性能Mix%用于测量在厂内制造的产品系/ 型号/类型等在适当的生产日的完成比率。 Mix%=实际生产品种数/计划生产品种数;

顺序性能Sequence%用于测量在适当的生产日 按照正确的生产顺序完成生产任务的比率 Sequence%=按计划顺序生产品种数/计划生产品 种数;

A B
90
100-10 (補修+報廢) /100 = .90 一次合格產出
6
100
100-16 (補修+報廢) /17 5
90-12 (補修+報廢) /90 = .86 一次合格產出
R
K
報廢 2
D
87-7 (補修+報廢) /87 = .91 一次合格產出
報廢品

生产周期

计算一批(1000件)产品需要的生产时间;
设备总效率OEE
OEE = 设备利用率 x 作业效率 x 良品率 對象: 瓶颈工程/產能較不足之工程
设备利用率
稼动率=设备实际作业时间/设备可用时间 可用时间:指设备可以利用的时间, 设备可用时间=(设备计划运行时间-固定 的休息/停机时间)设备实际作业时间=每天 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之和 举例:甲班全天出勤时间为8小时,中途休息时 间为20分钟,设备故障停机修理时间为40分钟 设备稼动率=(8x60-20-40)/(8x60-20)

精益KPI指标范文

精益KPI指标范文

精益KPI指标范文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最小化浪费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来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为了实现精益生产,企业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指标来跟踪和评估其绩效。

这些指标通常被称为精益KPI指标。

1.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计算生产总量与生产资源的关系来计算。

这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生产过程的效率,并发现可能存在的浪费或瓶颈。

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速度,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

2.一次通过率一次通过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品或服务能够在第一次尝试时满足所有要求的能力。

一次通过率可以衡量生产过程的质量。

高一次通过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不良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销售或使用库存的次数。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库存的使用效率。

高库存周转率可以减少库存持有成本,并提高现金流。

4.工作站滞留时间工作站滞留时间是指产品在各个工作站停留的时间。

较长的滞留时间可能是由于瓶颈或浪费引起的。

减少工作站滞留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

5.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产品的质量水平。

这包括产品的缺陷率、退货率和客户投诉率等。

通过监控产品质量指标,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企业产品或服务对客户满意程度的指标。

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来收集数据。

高客户满意度可以帮助企业保持现有客户并吸引新客户。

7.收益率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

可以通过计算利润与销售额的比例来计算。

高收益率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率较高。

8.员工参与度员工参与度是衡量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持续改进活动的程度。

可以通过员工调查或反馈来评估。

提高员工参与度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精益KPI指标示例。

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其特定的业务和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标。

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指标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和价值观保持一致,并用于持续改进和监控进展。

精益生产KPI指标

精益生产KPI指标
排程准确率 部品废弃率 问题复发率
销售 √

供应链
(计划&采购)

生产(现场)




















涉及部门 储运
√ √ √

√ √
工程技术 √ √
√ √ √
√ √
√ √
设备 √
质量










标准时间准确率 标准时间覆盖率 标准作业覆盖率
红牌作战不符率
整改达成率
多能工比率
平均换模时间
防呆整改达成率
防呆优化率
材料供给及时性
材料齐套率
供应商多元化占比
OEE
MTTR
MTBF
事故发生次数
库存周转率
月度回收率
生产常规物耗
单位时间改善数量 单位时间改善金额
问题闭环率
精益生产KP
精益生产KPI指标
标准作业执行率
精益生产项目
柔性生产 节拍时间 单件流 看板管理 在制品管理 目视管理 标准化工作 5S管理 多能工管理 缩短换模时间 防呆措施 停线管理 全员生产维持
EHS 浪费削减 持续改进
KPI
订单变更率
预测准确率
生产效率
节拍达成率
OEE
WIP
断点占比率
看板种类
数据更新率
数Hale Waihona Puke 准确性日平均在制品金额目视化标准达成率

某某汽车精益生产主要指标介绍

某某汽车精益生产主要指标介绍

某某汽车精益生产主要指标介绍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

在汽车制造业,精益生产被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些主要指标来评估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某某汽车公司在精益生产方面的主要指标,并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1. 生产周期时间(Cycle Time)生产周期时间是指将一个产品从生产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在精益生产中,减少生产周期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等待时间,不断压缩生产周期时间。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缩短交付周期,更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

2. 生产线平衡率(Line Balancing Rate)生产线平衡率是指在生产线中,各工位的工作负载是否均衡。

在精益生产中,实现生产线平衡是降低浪费的重要手段之一。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调整工作站的布局和优化工作分配,提高了生产线平衡率。

这有助于避免某些工作站过度负载,提高整个生产线的运作效率。

3. 一次通过率(First Pass Yield)一次通过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在第一次检验合格的比例。

在精益生产中,提高一次通过率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的关键。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操作者技能和引入自动化设备,不断提高一次通过率。

这可以减少不良品的产生,降低修复和返工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公司的库存发生的次数。

在精益生产中,降低库存周转率是减少库存占用成本和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活动的关键。

某某汽车公司通过精确预测和规划需求,灵活调整供应链,优化库存管理,实现了库存周转率的提高。

这不仅能够减少库存积压,还能够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5. 损失时间(Downtime)损失时间是指生产线因故障、维修和调整等原因而停工的时间。

在精益生产中,减少损失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知识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知识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的相关知识精益生产之七个“零”的目标﹕零不良零库存零切换零停滞零故障零伤害零浪费用于业绩度量的三大类指标:基于合格/不合格(计数型数据)的FTY/RTY度量指标;基于缺陷数据(计点型数据)的DPU/DPMO度量指标;基于平均值/标准差(连续型数据)的Z(西格玛水平)。

它们基本覆盖了对产品、服务、商务、管理等所有类型过程的度量。

FPY:First Pass Yield定义为:一次通过率。

(FPY是第一次通过率,一般针对一个工位)(与FTY是一个意思)FTY First Time Yield 首次通过率,就是一次通过检验的合格率,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由没有经返工返修就通过的过程输出单位数而计算出的合格率。

生产过程投产1000个单位,第一个子过程产生废品40个单位,返工40个单位,即第一个子过程只有920个单位一次合格。

得到FTY=92%.FTT:First Time Throghut,指首次通过率是指一次性完成一个生产过程并且满足质量要求的零件的百分率,不包括报废,返工,再测试,下线修理或返回。

FTT 用于衡量制造过程的质量。

PFY(process final yield)定义为:最终合格率。

就是过程的最后合格率(不区分是否经过返工)过程最终的合格率通常是指通过检验的合格单位数占过程投产全部单位数的比例。

但是这种质量计算方法不能计算该过程的输出在通过最终检验前发生的返工、返修的损失.(也就是说:将返工后合格的产品也算进合格品率里面去了。

):RTY: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当然是全过程通过率了(直通率)。

对一个串行生产过程,假定各过程彼此独立,则其流通合格率等于每个子过程FTY的乘积,表明由这些子过程串联构成的大过程的一次合格率。

一次交验合格率就只看一个环节,而直通率应该把前面环节都考虑。

比如说:一个产品有三个工序来完成,各个环节的合格率都是90%,那么交验合格率应该是90%,而直通率应该是90%*90%*90%=72.9%一般来说交验合格率是指最后一个环节。

精益生产各绩效指标计算公式汇总教程文件

精益生产各绩效指标计算公式汇总教程文件

INV---Inventory 目前库存数
定义:是指在流程中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原材料或半成品 数量。供应链中的所有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 成品和不良品等形式在未实现销售前存在的数量。
库存数 = 入库数量 - 出库数量
每单元的总成本 = 材料+勞动力+管理费用 +C品鞋+消費者退货 特定时间內生产的产品数量
注: 材料成本:适用的所有材料 非材料成本:勞动力+企业一般管理費用+C品鞋+消費者反饋
DT --- down time 停工期
停工期指的是任何未计划的生产线或流程停顿。原因包括:材 料短缺,生产 线饱和,机器故障,质量问题。
非增值的:隻增加了成本但未為產品增加如顧客所定 義的價值(浪費)的活動
增值时间(Value added time)
增值率 =
X 100%
制造周期(Manufacturing cycle time)
非增值比率计算方式:
非增值率= 1 - 增值率
Labor Productivity -- 工人生產力
操作工的数量等于总的单件产品的人工工作量除以单条生 产线之节拍时间
注:按分钟计算停工期
Line Balancing rate平衡率
定义:用於衡量流程中各工站節拍符合度的一個綜合比值﹔ 單件標準時間
平衡率= ----------------------100% 瓶頸時間工位數
單件標准時間 = 流程中各工站所有動作標准時間之和 不平衡损失 = (瓶颈時間X工位人數) – 单件标准時間
注:總片數=每日目標X每雙片數
面部,半成品&底部的合格率:以半双計算
合格率= 半雙總數-(不合格品+反修品)

汽车精益生产DMS主要指标介绍

汽车精益生产DMS主要指标介绍

汽车精益生产DMS主要指标介绍汽车精益生产DMS(Dealer Management System)主要指标是用于评估和提高经销商运营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关键性能指标。

DMS是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用于管理汽车经销商的销售、库存、订购、配件、维修和财务等各个环节。

通过监控和分析这些指标,经销商可以更好地掌握和优化运营状况,提高效率和利润。

以下是汽车精益生产DMS的一些主要指标介绍:1.销售订单完成率:指的是经销商按照销售订单与客户的约定时间内完成交车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衡量经销商销售团队的销售能力和交车效率,对于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非常重要。

2.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指经销商一定时间内销售额与平均库存的比值。

这个指标可以评估经销商的库存管理能力和销售速度,帮助经销商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4.维修时长:经销商的维修时长是指车辆进入维修店到维修完成的时间。

短的维修时长可以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经销商应该关注和优化维修流程,减少维修时间。

5.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经销商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衡量经销商服务质量和客户忠诚度。

通过定期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反馈,经销商可以改善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

6.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包括销售收入、毛利率、运营成本和利润等指标。

通过监控和分析这些财务指标,经销商可以掌握经营状况,及时调整策略,提高运营效益和利润。

7.售后服务指标:售后服务指标主要包括维修率、维修满意度、再修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经销商售后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增加客户忠诚度。

总结起来,汽车精益生产DMS主要指标是评估和提高经销商运营效率和效益的关键性能指标。

通过监控和分析销售订单完成率、库存周转率、配件销售占比、维修时长、客户满意度、财务指标和售后服务指标等指标,经销商可以优化运营状况、提高效率和利润,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精益生产是一种基于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流动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评估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一、确定评估指标评估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需要明确评估指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价值流图:通过绘制整个生产过程的价值流图,分析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情况,找出浪费的地方。

2. 周转时间:包括生产周期、加工时间、等待时间等,评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速度,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延误。

3. 库存水平:评估公司库存水平是否过高,过高的库存会导致资金占用和物料过期浪费。

4. 第一次通过率: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第一次通过率越高,说明产品质量越好,减少了返工和废品产生的浪费。

5. 人力资源利用率:评估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员工的工作效率、利用率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等。

二、数据收集评估精益生产水平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数据收集:1. 生产数据记录:收集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完成时间、加工时间、数量、质量等。

2. 实地观察:亲自到生产现场观察生产过程,了解生产环节中的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3. 员工访谈: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生产过程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 流程图绘制:根据数据绘制生产过程的流程图,标记出每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使问题一目了然。

2. 对比分析:将不同时间段、不同产品线或不同工厂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性和问题所在。

3. 帕累托图:用于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排序,通过分析每个问题的贡献度,确定改进的重点。

4. 五力分析:分析公司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和竞争力,找出改进的机会。

四、改进措施在分析数据后,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 生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EE
24
97.87%
465
455
97.85% 1.3 350 80.29% 76.89%
实际运行时间=生产计划时间-停 工时间
OEE=可动率×实际生产率×首次通过率
停工时间=工具更换、调整、故障停 止、上下流等待、质量维持、确认
、工件不良、操作失误、作业缓滞
停止等时间
4. 实际节拍时间 5.生产周 (分钟/件)TT 期DTD

1.生产计划完成率BTS
产品
日期
日计 划产

实际 生产
产量 绩效
依照计 划品种 生产量
品种绩 效
按照计 划顺序 生产量
顺序 绩效
BTS
A
实例 281 281 100.00% 271 96.44% 261 96.31% 92.88%
BTS = 产量绩效 × 品种绩效 × 顺序绩效
= 实际生产量 × 依照计划品种的生产量
TAKT=实际运行时间/生 A产品从原材到成品
产计划运行时间
各个过程时间之和
1.619217082
首次通过率
计划生产量
实际生产量
× 实际依照顺序生产的数量 依照计划品种生产的数量
停工时间 止、上下流等 、工件不良、
精益生产五大指标
2.首次通过 率FTT
3.设备综合利用率OEE
报 废
返 修
FTT=返修 率*报废率
生产计划运 行时间(分
钟)
实际运行 时间(分
钟)
可动 率
理论加 工周期 (分钟 /件)
理论 生产 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