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的疗效情况。

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NS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泼尼松)及试验组43例(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泼尼松);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1.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肌酐清除率(Cc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联合治疗NS可有效改善患儿肾功能、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标签:低分子肝素;泼尼松;小儿;肾病综合症NS为小儿难治性疾病,其发生率仅次于急性肾炎,居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第二位。

NS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治愈难等特点,严重威胁小儿健康、影响小儿生长发育[1]。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NS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试验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泼尼松,收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NS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及试验组43例。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2]中原发性NS的诊断标准;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NS;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肝、心、脑疾病者。

对照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2-10岁,平均(5.24±0.83)岁;病程1-15个月,平均(5.05±0.70)个月。

试验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2-11岁,平均(5.19±0.75)岁;病程1-14个月,平均(5.21±0.93)个月。

两组患儿平均病程、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比较,P>0.05,具备可比性。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分析聂晓东(通山县人民医院,湖北通山437600)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控制血脂水平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能减少致死或致残率[5]。

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新型高效治疗方法之一,获得了较多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认可。

曲美他嗪能提高心肌收缩能力,保证细胞内能量代谢过程,避免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 )浓度降低,能够很好地保护心肌,但是单独使用的时候,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赤芍等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通筋活血的功效,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显著改善心绞痛以及心肌缺氧,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为了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TC 、TG 以及LDL-C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进一步说明了2组患者通过治疗心绞痛情况得到改善,但联合用药的效果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张玉玺.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537-538.[2]IZUMI S ,MUANO T ,MORI A ,et 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 [J].Life Sci ,2015,78(15):1696-1701.[3]叶玉春.曲美他嗪及通心络胶囊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47-48.[4]穆瑞斌.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1-53.[5]冯琰.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J].医学信息,2014,28(31):335.(收稿日期:2018-11-06)作者简介:聂晓东,男,本科,主治医师。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7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患儿使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为(14.31±1.43)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1.95±3.64)s,对照组分别为(14.36±1.45)、(32.05±3.64)s;观察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泼尼松;小儿肾病综合征小儿肾病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患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提高,从而导致出现蛋白尿现象,进而导致多种病理性变化。

该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且较难治愈,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患儿应注意控制饮食及日常行为。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泼尼松进行治疗,本院将低分子肝素与泼尼松联合起来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1±1.6)岁;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0±1.8)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都要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蛋白尿现象要持续2周左右,尿液中的蛋白含量>50 mg/(kg·d)。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泼尼松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8年1月-2021年4月为研究年限跨度区间,择取样本为本院收治3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分组模式为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均15例。

对照组患儿为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儿为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肾功能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凝血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泼尼松;小儿肾病综合征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儿科临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依据发病原因差异可划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显著提升,导致尿液携带大量血浆蛋白排出体外,该疾病可导致患儿机体凝血及抗凝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1]。

临床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多采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疗效显著,长期用药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显著,且对血浆及血小板亲和力微弱,可有效预防自发性出血。

本研究评价分析本院患儿基线临床资料,探究评价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泼尼松治疗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21年4月为研究年限跨度区间,择取样本为本院收治3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分组模式为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均15例。

全部患儿蛋白尿持续时间超2周,尿蛋白指标超50mg/kg.d,合并水肿、低蛋白血肿、高脂血症,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近期未行激素治疗,家长同意参与研究。

总结分析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研究组男8例,女7例,年龄跨度统计值2-8岁,平均(5.24±1.77)岁,病程跨度统计值2-9个月,平均(5.48±1.26)个月。

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跨度统计值2-9岁,平均(5.38±1.82)岁,病程跨度统计值2-10个月,平均(5.53±1.38)个月,基础资料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儿科泌尿系统中,小儿肾病综合症十分常见,根据患儿的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肾病综合症和原发性肾病综合症[1]。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效比较明显,可长时间服用,会出现较强的耐药性,同时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2],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肾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因此,笔者选取本院的68例肾病综合症患儿,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对比其临床治疗成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68例肾病综合症患儿为探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有34例患儿,有男性患儿15例,有女性患儿19例,年龄分布在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2.84)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1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5.11±1.65)月;对照组同样有34例患儿者,有男性患儿18例,有女性患儿14例,年龄分布在2~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2.19)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1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5.11±1.65)月。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使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

1.2方法全部入院患儿均进行降压、利尿和抗感染等治疗方式,并保证患儿的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

予以对照组泼尼松(产商: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23)治疗方式,患儿每100秒服用5毫克,将剂量维持在2毫克/(千克·天)的范围内,总服用剂量不能大于60毫克;如果患儿的尿蛋白转变为阴性两个星期后,将患儿的药物服用剂量改为2毫克/(千克·天),间隔一日再服用。

持续用药1个月后,将药物剂量不断减少,一直持续到停药为止。

予以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方式,泼尼松的用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并取50~100U/(千克·天)的低分子肝素,对患儿进行皮下注射,一天1次,若患儿的体质量<40千克或者血肌酐>200微摩尔/升时,则将药物剂量减少为一半,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

方法以肾病综合征患儿50例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8月,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应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24h尿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为临常见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升高为主要病变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尿蛋白、水肿等,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以原发性较为常见,约为75%[1]。

临床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时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但部分患儿伴随激素依赖问题。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钠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取得显著效果。

低分子肝素钠的分子量低,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效果,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等优点。

本文将以50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肾病综合征患儿50例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8月,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

参照组,男患儿12例,女患儿13例;年龄是8-12岁(10.77±0.36)岁;病程(12.75±2.81)个月。

研究组,男患儿13例,女患儿12例;年龄是7-12岁(10.87±0.38)岁;病程(12.62±2.51)个月。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以《内科学》关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为依据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熟知本研究,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8月第20卷第9期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陈红艳(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科南阳4730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两组血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清除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字:肾病综合征;小儿;低分子肝素;泼尼松;预后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识码: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0.09.020%%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全身性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多在儿童中发病。

现暂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认为可能与体液免疫异常存在密切关系,需及时接受有效诊治。

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抗感染、抗凝等,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虽疗效明确,但长时间使用患儿易发生耐药性,且易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消化系统溃疡等[1]。

因此,单一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局限,为确保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和增强疗效,合理选择治疗药物相当重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

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标签:低分子肝素;泼尼松;肾病综合征患儿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该病多因患儿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异常增高,致使患儿机体内的蛋白经尿液流失。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情极易反复,若治疗不及时,会威胁到患儿生活及生存的质量。

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该种治疗疗效明确,但长期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较高。

本文主要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价值,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数字随机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中抽取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单纯采用泼尼松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该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10岁,平均年龄(4±1.21)岁;病程为2~11个月,平均病程(5±1.21)月。

另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治疗的31例为研究组,该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11岁,平均年龄(5±1.32)岁;病程为3~10个月,平均病程(6±1.25)月。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下一步对比。

1.2诊断、纳入标准研究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1)持续两周以上尿蛋白在50mg/kg·d以上;2)水肿;3)血浆白蛋白在30g/L以下;4)血浆胆固醇在5.7mmol/L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10-25T15:30:02.06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曾海江易玲黄郁波董显燕通讯作者[导读] 肝素钠注射液与泼尼松联合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作者简介:曾海江(1977-)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肾脏疾病的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肝素钠注射液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入院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40例,采用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肝素钠注射液进行静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观察患者的24h尿蛋白、ALB、TC以及肾功能指标(Scr、BUN、Ccr)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24h尿蛋白、ALB、TC以及肾功能指标(Scr、BUN、Ccr)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肝素钠注射液与泼尼松联合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肝素钠注射液;泼尼松;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61-01[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and prednison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March 2013 to July 2015, 40 cases admitted the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using the double blind method principle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20 cases,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with predniso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i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static drops, compar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ared patients, AIB, TC 24 h urine protein, and renal index (Scr, BUN, Ccr) changes.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wo groups of 24 h urine protein, AIB, TC and renal index (Scr, BUN, Ccr)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and improv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and prednisone combined application without nephrotic syndrome clinical treatment, while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renal function indexes, is worth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pediatric nephrotic syndrome;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Prednisone; Clinical effect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科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进一步造成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继而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且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及伤害。

目前临床针对本病主要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常用的是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但长期应用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大,且还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高血脂以及发育迟缓等情况发生,继而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低分子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生物利用度也较高,对于血小板、血浆等亲和力小,降低出血风险[2]。

本次研究采用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的2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详细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入院的小儿肾病综合症患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3]:①蛋白尿>50mg/kg·d,且持续时间>2周;②血浆白蛋白在25g/L以下;③具有水肿症状;④血浆胆固醇含量大于5.7mmol/L,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治疗组[病例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0岁,平均(5.23±1.54)岁,病程在1—13个月不等,平均(5.73±0.90)个月]和对照组[病例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9岁,平均(4.87±1.04)岁,病程在4—12个月不等,平均(5.93±0.46)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排除紫癜性肾炎以及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药物禁忌症者;并排除家族遗传史者。

1.3方法1.3.1对照组予以利尿、降压、抗感染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

均予以优质蛋白、低盐以及低脂饮食。

并实施泼尼松治疗,用法用量:1.5-2.0mg/kg·d,1次/d,并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尿蛋白情况,然后根据患儿的情况(转阴至少2周)剂量变为2mg/kg·隔日,治疗4周后减量,每2-3周减量0.3-0.4mg,至停药。

1.3.2治疗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具体用法用量:50-100IU/d,q12h静滴,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1.3.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主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患者的24h尿蛋白、ALB、TC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Scr、BUN、Ccr)变化情况。

疗效判定:完全缓解: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水肿症状消失,且24h尿蛋白水平在150g以下连续3d,ALB水平在35g/L以上;部分缓解: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且水肿症状有所好转,24h尿蛋白水平减少超过50% 连续3d;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呈阳性,且水肿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4h尿蛋白未见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3讨论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变现为高脂血症、尿蛋白以及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

并且高脂血症导致患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继而容易出现血栓,进一步加重病情,对患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及伤害。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迅速,其主要是通过抑制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国测绘个,继而控制炎性反应,并改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其是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较为传统且有效的药物。

但大多数患儿处于高凝血状态,因此极易出现肾内凝血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继而影响激素药物的治疗效果[4]。

肝素钠(注射液)是由猪的肠黏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钠盐,属于粘多糖类物质,其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而发挥抗凝作用。

肝素钠直接影响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因子χ激活成χa;?因子Ⅱ(凝血酶原)激活成Ⅱa(凝血酶);?因子Ⅰ(纤维蛋白原)转变成Ⅰa(纤维蛋白)。

肝素钠在体内外均发挥抗凝作用,不但可以延长凝血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不同程度的延长。

由于本品口服不吸收,因此静脉给药吸收效果良好。

结合本次研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24h尿蛋白、ALB、TC、Scr、BUN、Ccr等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P<0.05)。

本次结果和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相符,均表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肝素钠注射液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方案,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实施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对于异常肾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王柳.阿托伐他汀钙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对比观[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91-92.[2]冯清胜,李春焕.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69-70.[3]陈英,高彪,丁瑛等.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5,14(1):61-63.[4]任红,陈楠,张文等.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9):527-5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