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第一章心理和教育测量测验概述

合集下载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所谓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所谓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所谓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2、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量表分为4种:1)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2)顺序量表,如第1名,第2名;3)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4)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心理与教育测量属于顺序量表。

★4、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4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从人的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有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2)标准化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测验的标准化要具备下列条件: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条件的标准化;c、评分规则的标准化;d、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4)信度和效度5、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按测量对象: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量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功能: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戴海琦-第三版-重点问答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戴海琦-第三版-重点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1、心理测量的含义、特点;测量的含义;要素;以及测量的量表(1)心理测量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2)心理测量的特点–间接性:与物理的直接测量不同,从外显行为推测,以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相对性:测量的结果是与其所属团体比较而言。

–客观性:即测验的标准化,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3)什么是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S。

S。

Stevens)事物:测量对象,在心理测量中,想测量的当然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4)测量的要素:参照点:①测量工作中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②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起点,如长度/高度③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如温度[水冰点]、海拔[海平面]单位①理想的单位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不能有不同解释②其次应有相同的价值,即两个单位点之间差异相等。

(5)测量的量表:量表: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值或量的渐进系列.①命名量表:数字仅仅代表分类,无任何意义;不可比较,如男女②顺序量表:可比较,没有相同单位和零点,不能加减;如名次③等距量表:可比较,有相同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不可乘除;适用多种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等,如温度④比例量表:最理想的量表,有等距的的单位和绝对零点,有倍数关系;如年龄.2、什么是心理测验,如何理解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量的功能;(1)什么是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①行为样本:有代表性的题目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的一致性。

③难度的客观测量:测验的编制、实施等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即标准化,测验的难度水平应确定④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⑤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2)、心理测验的类型:①测验对象分: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②按测量方式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③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④按测验功能分: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学习目标

了解一般测量的特定及分类 掌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理解心理测验的特点及功能 树立科学的态度
心理测量的几个问题

测什么?如何测?
在什么水平的量尺上如何来指定值? 所的测值可靠吗? 测到的是否就是本来要测的东西?



测什么?

简单的心理过程,复杂的 认知方面的特性,情感与人格方面 知识与技能,基本的心理素质

按测验功能分



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 难度与速度测验 描述性测验与诊断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 潜力参照测验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


十、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续二)

其他分类:

典型行为测验与最佳行为测验。 标准化测验与非标准化测验。 计算机化测验与非计算机化测验。 客观式测验与论文式测验(主观式测验) 自适应测验与非自适应测验
?命名量表nominalscale?顺序量表ordinalscale?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scale?比率量表ratioscale种类基本特征功能运算举例命名属性类别分类或描述性别民族职业?顺序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1等级不能品德能力爱好?等距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2差异决策和比较可温度成绩分数?比率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3比值决策和比较可身高体重投资?不同水平的量表六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定义
十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素养
1. 对使用的工具很熟悉 2. 完全掌握了测验操作技术 3. 必需掌握所用测验的分析方法 4. 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善于与各种年龄、工 作和各种个性(包括疾病)的人打交道 (建立rapport) 5. 有通情(empathy)能力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一章

编辑ppt
19
N量表:
N分高,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 郁。睡眠不好,往往有几种心身障碍。情绪过分,对 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动情绪后难以平复,如 与外向结合时,这种人容易冒火,以至进攻。概括的 说,是一种紧张的人,好抱偏见,以致错误。
N分低,情绪过于稳定,反应很缓慢,很弱,又容易平 复,通常是平静的,很难生气,在一般人难以忍耐的 刺激下也有所反应,但不强烈。
P分低的无上述情况。
编辑ppt
18
E量表:
E分高为外向:爱社交,广交朋友,渴望兴奋, 喜欢冒险,行动常受冲动影响,反应快,乐观, 好谈笑,情绪倾向失控,作事欠踏实。
E 分低为内向:安静、离群、保守、交友不广、 但有挚友。喜瞻前顾后,行为不易受冲动影响, 不爱兴奋的事,作事有计划,生活有规律,作 事严谨,倾向悲观,踏实可靠。
心理与教育测量
编辑ppt
1
心理测量学是干什么的? 要学好心理测量学,首先要做什么?
编辑ppt
2
《癸花宝典》:“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测量宝典》:“欲会测量,必先自测。”
编辑ppt
3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修订版
指导语:请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是”时, 就在该题的题号后面画圈“О”;回答 “否”时就画"×"。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 错误。这里没有对你不利的题目。请尽快 回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太多思索。回答 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你平时是怎 样的。每题都要回答。
编辑ppt
35
(一)称名量表
分类
命名量表:起代号作用 类别量表:起分类作用。
功能
指代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具有区分性。 不具有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

心理测量的复习大纲

心理测量的复习大纲

心理测量的复习大纲心理测量大纲.第一章:第一节一般测量概述1、测量的概念: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影响测量精确的因素:一、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

①确定型(物体的长度)。

②随机型(人的短时记忆容量)③模糊型,即事物本身的量是模糊不定的(人的性格特征)二、测量的精确度取决于测量工具的精确性。

3、根据测量的性质和不同的特点,可以将不同形式的测量大致分为4种类型。

①物理测量:及对事物物理特征的测量。

长度,重量等。

②生理测量:对机体生理特征的测量。

如对动植物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测量。

③社会测量:即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如人口普查。

④心理测量: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

如智力、人格测量。

4、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其中参照点分为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

5、测量的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就是量表。

量表可以分为四种:①命名量表: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

命名量表又分为名称量表(用数字指代个别事物)和类别量表(用数字指代事物种类)。

②顺序量表:按照事物的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的量表。

③等距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

等距量表的数字是一个真正的数量,这个数量中各个部分的单位是相等的。

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加减运算。

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

它的零点是人们假定的相对零点。

对于等距量表的两个数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④比率量表:除了具有类别、等级、等距的特征外,还有绝对的零点。

第二节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1.、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其独特的性质:①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那样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水平。

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③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具市有关领域的专家编制,经过长期的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 1. 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 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

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3)卡特尔1890 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

首提“心理测验”。

3)比内和西蒙在1905 年合作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 西蒙量表。

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一、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一章

三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
四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一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
定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 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特点:
(1)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 论,不同于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 (2)其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3)量具由有关专家编制,经长期试用、 修订、完善而形成的标准化测验; (4)精确度不高。
心理与教育测量
主讲人: 许莹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 mxuying@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主要内容
测量的基本性质及其要素 掌握测量量表的四种水平 心理与教育测量及其理论基础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和测验
心理与教育测量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与道德准则
2 顺序量表(Order Scale) 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 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 低等的顺序相符合。 顺序量表在心理和教育中十分常见(如 竞赛成绩排名等)
3 等距量表(Interval Scale) 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 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 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 异程度。(如温度计,偏爱程度等) 但建构等距量表不是容易的事,常常只 能做到顺序量表。
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四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三)难度或应答率
难度=答对某题的人数÷ 样本总人数 态度测验、兴趣测验、性 格测验不存在难度问题,
(四)信度和效度
是评价一个测验是否科 学的重要指标
信度:用同一测验多次测量 同一团体所得结果之间的 一致性程度。(可靠性) 效度:一个测验在多大程度 上能够测到它所要测量的 心理特质(有效性)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e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一、名词解释1. 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举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 测量的参照点:测量工作中必须有一具量的起点,那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3. 量表: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延续体算是量表。

4. 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举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5. 测验的标准化:是编制测验的一具重要步骤,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度的一致性。

二、简答与论述1. 简述理性测量单位应具备的条件?P4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明白基本上相同的,别允许作出别同的解释;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具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然而在某些事情下,要具备这两个条件是相当困难的。

2. 简述四种测量量表及其特点?P5-6①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它不过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举行分类。

数字不过事物的符号,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别能举行代数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X2检验。

②顺序量表,是次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别仅可以指代事物的类不,而且可以表明别同类不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

在顺序量表中,数字只表示等级、大小和程度的顺序,它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所以别能举行代数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③等距量表,是较高水平的测量量表,别仅可以指代事物的类不、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能够举行加减运算。

但它没有绝对零点,别能举行乘除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

④比率量表,也叫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除了具有类不、等级、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可举行加减乘除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与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的。 • 2、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很不完善。一方
面是单位的意义不太明确,另一方面单位 常常不等值。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哪一水平呢? (续)
• 顺序量表的缺点:没有绝对零点,且单位 不等值,大量的统计方法不能直接应用到 顺序量表的分数上去
• 对策:用统计方法把顺序量表的分数转换 到具有相等单位的等距量表上
三、测量的量表
• 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具有确定单 位和测量参照点的数字连续体,就是量表 (scale)。
• 由于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的种类不同, 量表的种类也不同。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 斯蒂文斯(S.S.Stevens)将量表从低级到高 级分成四种水平。
测量的量表(续1)
• (一)命名量表 • 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分类。 • 这里的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不能作数量
测验测量什么?
• 心理学构想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 一种说明人之差异的 理论的、无形的性质 或特质(Messick, 1989)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 (一)测量的参照点 • 参照点有两种: • 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
起点。 • 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
例二
• 在一项部门经理选拔程序中,一位候 选人作了一个人格测验。测验结果显 示,他倾向于在思考之前就做出行动, 并抵制上级的监管。尽管他受过优良 的训练,而且给访谈者留下了深刻印 象,但他最终没有得到这个职位。
测验的后果
• 在中国,测验广泛应用在各种各样的领域 中:教育、临床、职业等;测验能够对个 人的生活产生微妙而意义深远的影响,甚 至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 对于测量,最重要的是精确
• 那么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什么呢?
• 首先,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 3种类型:确定型(。
• 其次,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 测量学的目标之一是设法尽可能把误差减少到最 低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灭误差。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测验概论
• 主要内容 • 测量及其种类 • 测量的基本要素 • 测量的量表 •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性质 •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 •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功能
第一节 一般测量概述
• 一、测量及其种类 • 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
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 “一定的法则”是指测量所依据的一定原理。 • “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 • “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 “定量描述” 可以理解为给事物的特征派数字。 • 数字与数量
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题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 部可能题目的一个样本。 • 第三,在编制、实施、记分以及解释方面要依据 一套系统的程序。
测验的性质
• 间接性——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测量人 的外显行为。
• 相对性——心理测量是在次序量表上进行的,既 没有绝对的零点,也没有相等的单位。因此,结 果是相对的。
测量的量表(续3)
• (三)等距量表 • 有大小关系 • 具有相等的单位 • 没有绝对的零点
测量的量表(续4)
• (四)比率量表 • 是最高水平的量表 • 有相等的单位 • 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哪一水平呢?
• 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 顺序量表。
• 原因: • 1、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都是
化的分析。 • 可分为两种:一是名称量表,即用数字指
代个别事物。二是类别量表,即用数字来 代表事物的种类。
测量的量表(续2)
• (二)顺序量表 • 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
有某种特征的程度。 • 名次排序就是一种典型的顺序量表进行的
测量。 • 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
数字只表示等级。
心理测量第一章心理和教育 测量测验概述
主要参考书目
• 心理教育测量,戴海崎等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 心理测验与考试,Lewis R. Aiken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了解心理测量过程,查尔斯.杰克逊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心理测验,安娜斯塔西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心理测量,金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的起点。
• 最为理想的测量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因 为它的意义最为明确。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 (二)测量单位 •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 • 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
有的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 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个单位与第
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 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 例证
测验是一个产业
• 1997年标准化测验只在美国学校(K-12)中 的销售额就达191,400,000美元(APA)
• 中国公务员和职业资格考试每年估计收入5, 000,000元
测验使用最大的领域
• 学校 • 工业与政府组织(选人和晋升) • 军队 • 职业咨询机构 • 基本研究
例一
• 一位学校心理学家给一个害羞而胆 小的7岁女孩做了一个智力测验。 她的得分远高于其老师的预期,因 此,她被允许进入少年班。在少年 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 变得非常自信而大方。
• 目前,大多数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分数解释 工作是在等距量表上进行的
四、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 测验—— ➢ 借助数量等级或固定类别来观察和描述行为的一
个系统化程序(Cronbach) ➢ 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Anastasi)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续)
• 首先,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 • 其次,一个测验不可能也不必要包含所要测量的
• 客观性(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客观性实际就 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教育测量与心理测量:
• 4种类型:物理测量、生理测量、社会测量、心理 测量
• 狭义的教育测量——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知识水平 的测量。属于心理测量范畴。
• 广义的教育测量——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和 知识水平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教育领域中其他教 育现象的测量。属于社会测量范畴。
• 本课程里的教育测量是指狭义的教育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