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食物交换份法为老人设计营养食谱

用食物交换份法为老人设计营养食谱
用食物交换份法为老人设计营养食谱

老人营养食谱的设计

一、营养食谱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营养食谱可将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他们能按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又防止营养素或能量的过高摄入。

2.可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的品种、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厨房烹调水平,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管理食堂膳食,也有助于家庭有计划地管理家庭膳食,并且有利于成本核算。

二、营养食谱设计的理论依据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1)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制定DRIs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人们膳食实践,评价人群的营养状况并为国家食物发展供应计划提供依据。DRIs是营养配餐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依据。DRIs中的RNI 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编制营养食谱时,首先需要以各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为依据确定需要量,一般以能量需要量为基础。制定出食谱后,还需要以各营养素的RNI为参考评价食谱的制定是否合理,如果与RNI相差不超过10%,说明编制的食谱合理可用,否则需要加以调整。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膳食指南本身就是合理膳食的基本规范,为了便于宣传普及,它将营养理论转化为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可操作性指南,其目的就是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因此,膳食指南的原则就是食谱设计的原则,营养食谱的制定需要根据膳食指南考虑食物种类、数量的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宝塔则是膳食指南量化和形象化的表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膳食指南的工具。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数量既以人群的膳食实践为基础,又兼顾食物生产和供给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平衡膳食宝塔还提出了实际应用时的具体建议,如同类食物互换的方法,对制定营养食谱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制定出营养合理、搭配适宜的食谱。

3.食物成分表

食物成分表是营养配餐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要开展好营养配餐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2002年出版了新的食物成分表,所列食物仍以原料为主,各项食物都列出了产地和食部,包括了1506条食物的31项营养成分。“食部”是指按照当地的烹调和饮食习惯,把从市场上购买的样品去掉不可食的部分之后,所剩余的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列出食部的比例是为了便于计算市品每千克(或其他零售单位)的营养素含量。市晶的食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食物的运输、储藏和加工处理不同而有改变。因此当认为食部的实际情况和表中食部栏内所列数字有较大出入时,可以自己实际测量食部的量。通过食物成分表,我们在编制食谱时才能将营养素的需要量转换为食物的需要量,从而确定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评价食谱所含营养素摄入量是否满足需要

时,同样需要参考食物成分表中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

4.营养平衡理论

1)膳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除了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外,其共同特点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所以在讨论能量时也把它们称为“产能营养素”。在膳食中,这三种产能营养素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膳食平衡。若按其各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计,则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5%。打破这种适宜的比例,将不利于健康。

2)膳食中优质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保持一定的比例食物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但是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必需氨基酸,人体对这8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恰当,人体利用率高,称为优质蛋白质。常见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的比例,多种食物混合食用,才容易使膳食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需要的模式。因此,在膳食构成中要注意将动物性蛋白质、一般植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进行适当的搭配,并保证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供给量的1/3以上。

3)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平衡不同食物来源的脂肪,脂肪酸组成不同,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必需脂肪酸以及鱼贝类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则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功能。因此必须保证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一般认为,在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0%范围内,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7%左右,单不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在10%以内,剩余的能量均由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为宜。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鱼贝类食物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较多。为了保证每日膳食能摄入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保证油脂中植物油的摄入。

三、科学配餐的要求

1.符合平衡膳食原则

2.讲究美食

3.食物丰富多样

4.定量适宜

四、营养食谱的设计步骤

1.确定食谱类型:本食谱采用交换份法设计食谱

2.合理选择原料:原料见下表

3.确定全日、每餐能量摄取量和三大热能营养素供给量

4、食谱的设计:

4.1、主副食原料种类及量的确定:

4.2、食谱:

五、食谱的合理性分析

5.1计算出食谱中各类食物一天所能提供的三大供能营养物如下表:

5.2食谱一天可以提供三大产能营养物的量(g)

表1

而平均每人每日需要的三大产能营养物的量(g)

表2

把食物交换份法和计算法相结合的新配餐方法

把食物交换份法和计算法相结合的新配餐方法。 【示例】一大学教师,男,25岁,体重68kg,中等体力活动,请为其配制一日食谱。 步骤一:计算其每天需要能量 1.标准体重法 3.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175-100)×0.9=67.5Kg 或军事科学学院根据中国人的体质提出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南方人:(身高厘米-150)×0.6+48=(175-150)×0.6+48=63kg 2 所以该教师的体质为正常,且教师为中体力劳动者 劳动分级: (1)轻体力劳动 工作时有75%时间坐或站立,25%时间站着活动,如办公室工作、修理钟表电器、售货员、酒店服务员、化学实验操作、讲课等。 (2)中等体力劳动 工作时有40%时间坐或站立,60%时间从事特殊职业活动,如学生日常活动、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车床操作、金工切割等。 (3)重体力劳动 工作时有25%时间坐或站立,75%时间从事特殊职业活动,如非机械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运动、装卸、采矿等。 查下表,得到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为40kcal/kg 2.查阅推荐摄入量 查表得每天需要能量为2400Kcal 综合其他因素,每日能量需要量按照2650Kcal计算。 步骤二:能量分配;计算CHO、PRO、FAT需要量 CHO=2650×65%÷4=430g

PROTEN=2650×12%÷4=79.5g FAT=2650×23%÷9=68g 步骤三:计算主食需要量,并分配主食 根据统计,人体所需CHO85%由主食提供,所以主食提供CHO 量=430×85%=365g 而每份主食(谷薯类)提供蛋白质2g ,碳水化物20g ,脂肪0.5g ,能量377kJ (90kcal )见下表: 表1 谷薯类食物交换份 谷薯类:每交换份提供蛋白质2g ,碳水化物20g ,脂肪0.5g ,能量377kJ (90kcal ) 所以,需要主食365/20=18份 根据本人喜好,和对营养的需求,及粗细搭配及多样化的原则,早上选择5份燕麦作主食;中午选择8份大米作主食;晚上选择4份面粉和1 份荞麦面作主食。(有条件,可以选择黑米) 步骤四:确定副食 18份主食大约提供蛋白质的量=18×2=36g 其他蛋白质79.5-36=43.5g 由副食提供 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提供的蛋白质应占副食提供蛋白质的85%左右 即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提供蛋白质的量=43.5×85%=37g 而每一份肉蛋类提供蛋白质9g ,脂肪6g ,能量377kJ (90kcal )见下表: 表2:肉蛋类食物交换份

(完整版)营养治疗膳食手册

营养治疗膳食手册 医院膳食种类很多,为了便于管理,常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医院常规膳食:是根据不同病情的需要将各类食物用 改变烹调方法或改变食物质地而配制的膳食。包括普 食、软饭、半流食和流食。 二、特殊治疗膳食:是在常规膳食基础上采取调整膳食中 营养成份等方法,使之符合临床治疗需要而配制的膳 食。如低盐、低脂、糖尿病、少渣、禁碘、优质低蛋 白、高蛋白膳食等。 第一章医院常规膳食 一、普食 性质和特点: 也称正常膳食,与正常人平时所用的膳食基本相同。在医院里,普食人数最多,占比例数也最大。 适应症: 1、体温正常。 2、咀嚼能力无障碍. 3、消化机能正常。 4、在治疗上无特殊的膳食要求又不需要任何膳食限 制者。 5、病后恢复期的患者。 膳食原则和要求:

1、营养必须充分。热能、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膳食纤维等满足正常营养需要,达到每日膳食供给 量的标准。 热能:每日供给热量2000-2500千卡左右。 2、按营养平衡膳食原则配餐。 3、三餐食物美观可口,保证色、香、味多样化。 4、少用难消化的食物、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易胀气的 食物。 认识平衡膳食与营养配餐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健康饮食的核心。完善而合理的营养可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理发育,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合理营养要求膳食供给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并不发生缺乏或过量的情况。平衡膳食则主要从膳食的方面保证营养素的需要,以达到合理营养,它不仅需要考虑食物中食物合理的加工方法、烹饪过程中如何提供消化率和减少营养素的损失等问题。 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践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平衡膳食的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陈玉 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 §人体每天都要从膳食中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不同的个体由于其年龄、性别、生理及劳动状况不同,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可能不同。 §因此,科学安排每日膳食,以获得品种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 §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劳动、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食谱编制或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方法 §营养配餐,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平衡膳食的原则通过食谱才得以表达出来。 人体营养需要的确定原则 §一、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确定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Chinese DRIs) §1、DRIs的内容及应用 §平均需要量(EAR)):是指一个特定人群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的RDA,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年龄、性别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适宜摄入量(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即这个量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品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 §2、确定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标准 §就餐人员的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只能以就餐人群的基本情况或平均数值为依据,包括人员的平均年龄、平均体重,

食物交换份法配餐表

食物交换份法配餐知识 根据所含类似营养素的量,把常用食物归为四类,即: 1.含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的谷薯类食物 2.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类 3.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肉、鱼、乳、蛋、豆及豆制品类 4.含能量丰富的油脂、纯糖和坚果类食物 各类食品、每一个食物交换份中所含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量,详见下表: 注:1、食品交换份分为四大类(八小类),表中列出了有关名称和三大产能营养素。 2、90kcal约合376kJ 3、资料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 算

注:每份蔬菜类食品提供蛋白质5g..碳水化合物17g.能量376kJ(90kcal).每份蔬菜一侓以净食部分计算 注:每份肉类食品提供蛋白质9g,脂肪6g,能量376kJ(90kcal)。除蛋类为市品重量,其余一侓为净食部分计算

注:每份大豆及其制品提供蛋白质9g,脂肪4g,碳水化合物4g,能量376kJ(90kcal)。 表6-6 奶类食品能量等值交换份表 注:每份奶类食品提供蛋白质5g,碳水化合物6g,能量376kJ(90kcal)。 表6-7 水果类食品能量等值交换份表 注:每份水果提供蛋白质1g,碳水化合物21g,能量376kJ(90kcal)。每份水果一侓以市品质量计算表6-8 油脂类食品能量等值交换份表

注:1.表中括号中的数字为计算所得值,所列的数据取整数,以便于计算。 2.本表所列饮食并非固定模式,可根据就餐的饮食习惯,并参照有关内容加以调整。 3.配餐饮食可参看各类食物能量等值交换表,做出具体安排。 瘦肉50g=鸡蛋1个=豆腐干50g=北豆腐100g; 牛奶250g=瘦肉50g+谷类(10—12g)或豆浆400g; 水果1个交换单位=谷类1个交换单位。 表6-10所列为体重60Kg的个体,在各种活动状态下,消耗376kJ(90kcal)能量所需要的时间,供参考。 利用食物交换份法编制食谱举例 某成人全天需能量5.86MJ(1400kcal),利用食物交换份法为其配餐。 查表6-9,5.86MJ(1400kcal)共需16个食物能量等值交换份,其中谷薯类食物8个交换份,蔬菜类食物1个交换份,肉蛋类食物3个交换份,豆类食物0.5个交换份,乳类食物1.5个交换份,油脂类2个交换份。 具体到每类食物的选择上,则应吃谷类食物200g,蔬菜类安排500g,肉蛋类食品可选用大鸡蛋1个、瘦猪肉50g,豆类选豆腐100g,乳类选牛奶1袋(250g),油脂选用植物油20g,把这些食物安排到一日三餐中,即完成了配餐。食谱如下: 早餐:牛奶(1袋250g) 葱花卷(含面粉50g,青菜50g) 午餐:大米饭(生米量75g) 鸡蛋炒菠菜(含菠菜100g,鸡蛋1个) 肉丝炒豆芽(含瘦肉丝25g,豆芽150g) 晚餐:肉丝青菜面条(含肉丝25g,青菜50g,挂面75g) 番茄烩豆腐(番茄150g,豆腐100g) 全天烹调油控制在20g即可。

食品营养学个人食谱设计

1设计依据 1.1膳食平衡宝塔 1.2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概括为以下八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乳类、豆类或豆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食谱设计 2.1计算所需能量

:,身高:cm,体重3kg。 1)计算BMI值:BMI=63/(1.67)2=22.5895,由于BMI值在18.5~23.9围,所以属于正常体重。大学生为重体力劳动者,故能量消耗量为40kcal/kg体重 2)计算标准体重:167-105=62kg 3)计算个人每日能量总消耗:62×40=2480kcal 按照早餐、午餐、晚餐能量摄入为30%、40%、30%的比例计算其一日三餐中能量的需求量: 早餐能量理论需求量=2480×30%=744kcal 午餐能量理论需求量=2480×40%=992kcal 晚餐能量理论需求量=2480×30%=744kcal 按照三大产能营养素需求量(碳水化合物60%,脂肪25%,蛋白质15%)和实际需求量(吸收率按碳水化合物60%,脂肪25%,蛋白质15%)计算出具体能量需求如下: 1. 早餐中各产能营养素理论需求量 早餐中蛋白质理论需求量=744×15%÷4=27.9000g 早餐中脂肪的理论需求量=744×25%÷9=20.6667g 早餐中碳水化合物理论需求量=744×60%÷4=111.6000g 2. 午餐中各产能营养素理论需求量 午餐中蛋白质理论需求量=992×15%÷4=37.2000g 午餐中脂肪的理论需求量=992×25%÷9=27.5556g 午餐中碳水化合物理论需求量=992×60%÷4=148.8000g 3. 晚餐中各产能营养素理论需求量 晚餐中蛋白质理论需求量=744×15%÷4=27.9000g 晚餐中脂肪的理论需求量=744×25%÷9=20.6667g 晚餐中碳水化合物理论需求量=744×60%÷4=111.6000g 计算结果: 2.2食谱设计 1)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确定主食的量: 早:绿豆粥(占1/2):111.6000×0.5÷62%=90g≈100g 甘薯(占1/2):111.6000×0.5÷25.2%=221g≈200g 午:二米饭(大米、小米各占1/2): 大米:0.5×148.8000÷77.9%=96g≈100g 小米:0.5×148.8000÷75.1%=99g≈100g 晚:金银卷(小麦粉标准粉、玉米面各占1/2): 小麦粉:0.5×111.6000÷73.6%=76g≈80g

食物交换份法配表

食物交换份法配表

————————————————————————————————作者:————————————————————————————————日期:

食物交换份法配餐知识 根据所含类似营养素的量,把常用食物归为四类,即: 1. 含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的谷薯类食物 2. 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类 3. 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肉、鱼、乳、蛋、豆及豆制品类 4. 含能量丰富的油脂、纯糖和坚果类食物 各类食品、每一个食物交换份中所含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量,详见下表: 表6-1 每一交换份食品的产能营养素含量表 组别 食品类别 每份质量(g ) 能量(kcal ) 蛋白质(g ) 脂肪(g ) 碳水化合物(g ) 主要营养素 一、谷薯组 1.谷薯类 25 90 2.0 ----- 20.0 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 二、蔬果组 2.蔬果类 500 90 5.0 ----- 17.0 矿物质 维生素 膳食纤维 3.水果类 200 90 1.0 ----- 21.0 三、肉蛋组 4.大豆类 25 90 9.0 4.0 4.0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5.奶类 160 90 5.0 5.0 6.0 6.肉蛋类 50 90 9.0 6.0 四、油脂组 7.坚果类 15 90 4.0 7.0 2.0 脂肪 脂肪 8.油脂类 10 90 ----- 10.0 ----- 注:1、食品交换份分为四大类(八小类),表中列出了有关名称和三大产能营养素。 2、90kcal 约合376kJ 3、资料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 表6-2 谷薯类食品的能量等值交换份表 食品名称 质量(g ) 食品名称 质量(g ) 大米、小米、糯米、薏米 25 干粉条、干莲子 25 高粱米、玉米渣 25 油条、油饼、苏打饼干 25 面粉、米粉、玉米面 25 烧饼、烙饼、馒头 35 混合面 25 咸面包、窝窝头 35 燕麦片、莜麦面 25 生面条、魔芋生面条 35 荞麦面、苦荞面 25 马铃薯 100 各种挂面、龙须面 25 湿粉皮 150 通心粉 25 鲜玉米(1个,带棒心) 200 绿豆、红豆、芸豆、干豌豆 25 注:每份谷薯类食品提供蛋白质2g ,碳水化合物20g ,能量376kJ(90kcal)。根茎类一侓以净食部分计算

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说明

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1. 正确运用已学的普通人群食谱设计原则、我国现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成分表》,掌握膳食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要求:针对特殊人群营养需要(如幼儿、学龄儿童、大中学生、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老年人群等),当地常规食物供应规律和饮食习惯,进行个性化食谱设计,并以组为单位,为某一特定人群编制一周的膳食食谱。 二、食谱设计的理论依据与食谱编制原则 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1)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制定DRIs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人们膳食实践,评价人群的营养状况并为国家食物发展供应计划提供依据。DRIs是营养配餐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依据。DRIs中的RNI 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编制营养食谱时,首先需要以各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为依据确定需要量,一般以能量需要量为基础。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膳食指南本身就是合理膳食的基本规,为了便于宣传普及,它将营养理论转化为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可操作性指南,其目的就是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因此,膳食指南的原则就是食谱设计的原则,营养食谱的制定需要根据膳食指南考虑食物种类、数量的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宝塔则是膳食指南量化和形象化的表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膳食指南的工具。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数量既以人群的膳食实践为基础,又兼顾食物生产和供给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平衡膳食宝塔还提出了实际应用时的具体建议,如同类食物互换的方法,对制定营养食谱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制定出营养合理、搭配适宜的食谱。 3. 食物成分表 食物成分表是营养配餐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要开展好营养配餐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2002年出版了新的食物成分表,所列食物仍以原料为主,各项食物都列出了产地和食部,包括了1506条食物的31项营养成分。“食部”是指按照当地的烹调和饮食习惯,把从市场上购买的样品去掉不可食的部分之后,所剩余的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列出食部的比例是为了便于计算市品每千克(或其他零售单位)的营养素含量。市晶的食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食物的运输、储藏和加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和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和食谱的制定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陈玉 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 §人体每天都要从膳食中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不同的个体由于其年龄、性别、生理及劳动状况不同,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可能不同。 §因此,科学安排每日膳食,以获得品种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 §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劳动、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食谱编制或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方法 §营养配餐,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平衡膳食的原则通过食谱才得以表达出来。 人体营养需要的确定原则 §一、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确定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Chinese DRIs) §1、DRIs的内容及使用 §平均需要量(EAR)):是指一个特定人群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的RDA,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年龄、性别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适宜摄入量(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即这个量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品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 §2、确定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标准 §就餐人员的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只能以就餐人群的基本情况或平均数值为依据,包括人员的平均年龄、平均体重,以及80%以上就餐人员的活动强度,首先确定就餐人员平均每日需要的能量供给量。能量供给允许在±10%以内浮动。 二、人体需要的能量 §1、能量的单位

食物交换份法例题

某男性,45岁,身高175,体重80公斤,血压13/22 kPa,空腹血糖180 mg/dl,血甘油三酯为 mmol/L (参考值 mmol/L),血胆固醇 mmol/L(参考值 mmol/L),目前从事中等体力劳动.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和单纯性高甘油三酯综合症,请制定其饮食治疗计划,并指出膳食应注意的膳食原则.(相关食物交换份法见附表1及附表2) 附表1 食物交换份表

附表2 不同能量治疗饮食中各类食物交换份数 答: 1、根据标准体重计算该男子每天需要的能量,参考其年龄、性别、身高、实际、工作性质: 体重理想体重(kg)=175-105=70(kg) BMI=80()2 = 属超重体形该男子从事中等体力劳动 故所需的总热量为1800kcal 2、根据总能量,查出各类食物的交换份数。 (1)查表,此患者全天饮食交换总份数为21,其中谷类为11份、蔬菜1份、瘦肉4份、乳类2份、植物油2份、水果1份。

(2)将各类食物的交换份数安排到各餐次考虑到该病人的饮食习惯,将食物按大约1/5、2/5、2/5的能量比分配到三餐中。 (3)根据病人习惯和嗜好,选择并交换食物,制定一日食谱。 (4)交换食物,制定一周食谱,并根据病情,调整饮食计划。 在每日各类食物交换份数的基础上,根据当地食物供应及病人口味变化,利用食物交换表,不断变换食物种类,以便制定味美样多的一周食谱。如果病人病情稳定,可坚持使用已经制定的膳食计划;如病人某餐后血糖过高或某个时间易发生低血糖,则应调整饮食计划,如增加餐次,重新安排各餐能量比,制定新的食谱。 某女性,45岁,身高160cm,体重50kg,血压13/22 kPa,空腹血糖175 mg/dl,血甘油三酯为 mmol/L (参考值 mmol/L),血胆固醇 mmol/L(参考值 mmol/L),目前从事中等体力劳动.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和单纯性高甘油三酯综合症,请制定其饮食治疗计划,并指出膳食应注意的膳食原则. (相关食物交换份法见附表1及附表2) 附表1 食物交换份表

食物交换份法

精心整理 幻灯片1 食谱编制—食物交换份法 幻灯片2 一、食谱的概念 1、食谱的定义 食谱是根据就餐者的营养需要量、饮食习惯、食物的供应状况等,将一天或一周各餐主、副食的食物原料品种、数量、各种食物的烹调方法、进餐时间等作详细的计划,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就餐者及食物加工人员。 幻灯片3 2、食谱的分类 ●根据时间的长短,食谱包括 ●日食谱 ●周食谱 ●十日食谱 ●半月食谱 ●月食谱等 ●更短或更长的膳食安排营养学意义不大,也没有操作的实用性。 ●为达到某些治疗或诊断目的而设计的膳食计划也可纳入食谱范畴。 幻灯片4 ●食谱的种类 ●按人群:个人食谱集体食谱●按目的:普通食谱特殊食谱

幻灯片5 二、食谱编制的目的 食谱编制是合理营养的具体措施,是社会营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食谱编制是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其按照自身的营养需要摄入合理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幻灯片6 三、食谱的编制原则 (一)保证营养平衡 1、按照膳食指南,营养素齐全,品种多样,数量充足;满足需要防止过剩。 2、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 能量来源及各餐分配合理;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1/3;以植物油为主 3、食物搭配要合理 成酸、成碱食物;主食与副食; 杂粮与精粮;荤与素 4、膳食制度合理:一日三餐制;三餐两点制 (二)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色、香、味、形 (三)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 (四)兼顾经济条件 幻灯片7 四、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法

●营养计算软件(配餐软件) 幻灯片8 1、成人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能量: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劳动强度±10% ●蛋白质:15%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1/3以上 ●脂肪:25% ●碳水化合物:60%,膳食纤维每日20-30g ●矿物质:铁 ●维生素: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 幻灯片9 2、确定成人每日膳食营养目标方法 ●直接查表法:即按照被编制者的性别、年龄、劳动分级等,直接在《中国居民膳 食参考摄入量》中对号入座应用RNI或AI为营养目标。原则上健康成人可直接查表。 ●计算法:即根据标准体重和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计算。 幻灯片10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幻灯片11 续上表 幻灯片1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s或AIs 幻灯片1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s或AIs

食品营养学个人食谱设计完整版

食品营养学个人食谱设 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设计依据 膳食平衡宝塔 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概括为以下八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乳类、豆类或豆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食谱设计 计算所需能量 姓名:,身高: cm,体重 3kg。 1)计算BMI值:BMI=63/()2=,由于BMI值在~范围内,所以属于正常体重。大学生为重体力劳动者,故能量消耗量为40kcal/kg体重 2)计算标准体重:167-105=62kg 3)计算个人每日能量总消耗:62×40=2480kcal 按照早餐、午餐、晚餐能量摄入为30%、40%、30%的比例计算其一日三餐中能量的需求量: 早餐能量理论需求量=2480×30%=744kcal 午餐能量理论需求量=2480×40%=992kcal 晚餐能量理论需求量=2480×30%=744kcal 按照三大产能营养素需求量(碳水化合物60%,脂肪25%,蛋白质15%)和实际需求量(吸收率按碳水化合物60%,脂肪25%,蛋白质15%)计算出具体能量需求如下: 1. 早餐中各产能营养素理论需求量 早餐中蛋白质理论需求量=744×15%÷4= 早餐中脂肪的理论需求量=744×25%÷9= 早餐中碳水化合物理论需求量=744×60%÷4= 2. 午餐中各产能营养素理论需求量 午餐中蛋白质理论需求量=992×15%÷4= 午餐中脂肪的理论需求量=992×25%÷9= 午餐中碳水化合物理论需求量=992×60%÷4= 3. 晚餐中各产能营养素理论需求量 晚餐中蛋白质理论需求量=744×15%÷4= 晚餐中脂肪的理论需求量=744×25%÷9= 晚餐中碳水化合物理论需求量=744×60%÷4=

一周家庭营养食谱设计

一周家庭营养食谱设计 一、三餐配餐营养标准 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标准宝宝营养食谱幼儿营养食谱,设计出平均每人每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来进行配餐。早餐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约占全日总需要量的30%左右,午餐占40%,晚餐占30%。每人每天约需2000-2400千卡热能摄入,其中12-15%的能量来自蛋白质,25-30%来自脂肪,60-65%来自碳水化合物。 2.配制原则: 1)食物多样,粮谷为主,保证乳类、蛋类,增加蔬菜、水果。 2)保证吃好早餐,吃饱午餐,吃少晚餐,三餐比为3:4:3。 3)少吃零食,少饮用含糖及碳酸类饮料,控制食糖的摄入。 4)每日饮奶和喝6-8杯水。 3.全天用油均建议用色拉油25克。 二、一日三餐健康食谱 星期一 早餐:馒头,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酱黄瓜。 中餐:米饭、香菇菜心、糖醋带鱼、丝瓜汤。 晚餐:绿豆粥、白菜猪肉包子、虾皮冬瓜。 星期二 早餐:窝窝头、牛奶(或豆奶)、卤蛋1个、豆腐乳 中餐:米饭、肉末茄子、鸭子海带汤。 晚餐:干煸豆角、稀饭、豆沙包、青椒肉丝。 星期三 早餐:肉包子、牛奶(或豆奶)、咸鸭蛋(半个) 中餐:馒头、黄豆烧牛肉、干煸四季豆、鸡蛋汤。 晚餐:炒面、清炒菠菜、青椒土豆丝。 星期四 早餐:花卷、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 中餐:米饭、黑木耳肉片、红烧平鱼、白萝卜海带排骨汤。

晚餐:豆浆或稀饭、葱花饼、青椒芹菜肉丝。 星期五 早餐:菜包子、牛奶(或豆奶) 中餐:米饭、炒菜花、辣子鸡丁,香菇青菜汤。 晚餐:芹菜肉包子、西红柿炒鸡蛋、肉末烧豆腐。 星期六 早餐:面包、牛奶(或豆奶)、煎鸡蛋1个 中餐:米饭、五香鱼、黄豆芽炒胡萝卜、香菇汤。 晚餐:馒头,玉米粥、番茄炒蛋、鱼香肉丝。 星期天 早餐:花卷、牛奶(或豆奶)、煮鸡蛋1个 中餐:米饭黑木耳炒鸡丁、糖醋白菜、南瓜汤。 晚餐:韭菜猪肉饺子、豆豉油麦菜、肉末炒豇豆。 三、下面介绍每周代表菜系的做法 周一 【菜名】肉末四季豆 【原料】四季豆1斤,猪肉三两,葱粒、榨菜粒、蒜末少许。 【制作过程】 1.猪肉洗净剁碎。 2.四季豆撕去筋,洗净滴干水份。放入油锅中煸炒两分钟左右,盛起,滴去油份。 3.烧热锅下油,将肉末葱粒榨菜炒片刻,加入四季豆,再加清水,用大火至汁收干,加盐加味精,拌上蒜末即可。(为了保持四季豆的色泽,放盐的时间不亦过早。) 周二 【菜名】山东丸子 【原料】猪肥瘦肉350克,鹿角菜350克,海米25克,鸡蛋50克,香油50克,葱、姜末各10克,料酒15克,米醋15克,盐7克,味精5克,酱油15克,香菜段、末各10克,鸡汤500克。

最新大纲《营养配餐与设计》.pdf

《营养配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Food and nutrition 课程编码: 课内教学时数:40学时 学分:2.5学分 适用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开课单位: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撰写人: 审核人: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3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营养配餐与设计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食品营养方向的一门必修课课程。本课程不仅与生物 化学有关,而且与食品营养、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密切相关。本课程使学生在全面理解各类食品 的营养价值和不同人群的营养要求基础上,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并且学会对食品营 养价值的综合评定,学生具备公共营养师资格认证考试条件和能力。 本课程以“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的学习为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营养配餐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以《食品化学》和《食品营 养学》为学习基础;与《食品工艺学》、《烹调学》、《临床营养学》等多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关系密切。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能量和营养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复习掌握各种营养素的营养知识及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教学内容] 一、能量和营养素 能量、蛋白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和水、维生素的基本营养知识复习回顾 二、各类食物营养特点 谷类、豆类及制品、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类、奶类及制品的营养特点复习回顾 第二章营养配餐的相关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复习掌握进行营养配餐所需要的营养基本数据及指导原则。

[教学内容] 一、标准体重的计算 二、成年人每日能量供给量 三、产能营养素的能量值及能量单位换算 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六、中国居民每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三章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计算法和食品交换法进行配餐的方法和步骤;熟悉一般食谱及宴会食谱设计的一些原则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了解有关配餐的基本知识,计算机食谱编制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计算法 (一)能量摄取量和营养素供给量的计算 (二)三餐能量分配 (三)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提供的能量 (四)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五)主食品种与数量的确定 (六)副食品种、数量的确定 (七)蔬菜数量品种的确定 (八)烹调油和主要调味品的确定 (九)原料的营养分析与调整 (十)将选定的原料编制带量食谱 二、食品交换份法 (一)特点 (二)步骤 (三)利用食物交换份表设计营养餐 三、计算机食谱编制法 四、中级技能的相关知识 (一)市场调查 1.了解就餐者基本情况 2.了解食物原料的库存与时价 (二)卫生督导 1.检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餐具消毒 (三)烹饪原料的感观质量检验

食物交换份法编制食谱

食物交换份法编制食谱 食物交换份法简单易行~易于被非专业人员掌握。该法是将常用食物按其所含营养素量的近似值归类~计算出每类食物每份所含的营养素值和食物质量~然后将每类食物的内容列出表格供交换使用~最后~根据不同能量需要~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分配比例~计算出各类食物的交换份数和实际重量~并按每份食物等值交换表选择食物。本法对病人和正常人都适用~此处仅介绍正常人食谱的编制。 1、根据膳食指南~按常用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特点划分为五大类食物。 第一类: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 第二类: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A 和B 族维生素。 第三类:豆类及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 B 族维生素。 第四类: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 E 和必需脂肪酸。 2、各类食物的每单位食物交换代量表。 (1)谷类、薯类:表1每份谷、薯类食物大约可提供能量 756kJ(180kcal)、蛋白质4g、碳水化合物 38g。 (2)蔬菜、水果类:表2每份蔬菜、水果大约可提供能量 336kj(80kcal)、蛋白质5g、碳水化合物 15g。

(3)动物性食物:表3每份食物大约可提供能量 378kj(90kcal)、蛋白质 10g、脂肪5g、碳水化合物 2g。 (4)豆类:表4每份豆类大约可提供能量 188kj(45kcal)、蛋白 质 5g、脂肪 1.5g、碳水化合物 3g。 (5)纯能量食物:表5每份食物大约可提供能量 188kJ(45kcal)、 脂肪5g。 表1谷类和薯类食物表交换代量表 食物重量(g) 面粉 50 大米 50 玉米面 50 小米 50 高粱米 50 挂面 50 面包 75 干粉丝(皮、条) 40 土豆(食部) 250 凉粉 750 表2蔬菜、水果类食物交换代量表

食物交换份法

幻灯片1 食谱编制—食物交换份法 幻灯片2 一、食谱的概念 1、食谱的定义 食谱是根据就餐者的营养需要量、饮食习惯、食物的供应状况等,将一天或一周各餐主、副食的食物原料品种、数量、各种食物的烹调方法、进餐时间等作详细的计划,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就餐者及食物加工人员。 幻灯片3 2、食谱的分类 ●根据时间的长短,食谱包括 ●日食谱 ●周食谱 ●十日食谱 ●半月食谱 ●月食谱等 ●更短或更长的膳食安排营养学意义不大,也没有操作的实用性。 ●为达到某些治疗或诊断目的而设计的膳食计划也可纳入食谱范畴. 幻灯片4 ●食谱的种类 ●按人群:个人食谱 集体食谱●按目的: 普通食谱 特殊食谱 幻灯片5 二、食谱编制的目的 食谱编制是合理营养的具体措施,是社会营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食谱编制是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其按照自身的营养需要摄入合理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幻灯片6 三、食谱的编制原则 (一)保证营养平衡 1 、按照膳食指南,营养素齐全,品种多样,数量充足;满足需要防止过剩。 2、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 能量来源及各餐分配合理;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1/3;以植物油为主 3、食物搭配要合理 成酸、成碱食物;主食与副食; 杂粮与精粮;荤与素 4、膳食制度合理:一日三餐制;三餐两点制 (二)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色、香、味、形 (三)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 (四)兼顾经济条件 幻灯片7

四、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法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软件(配餐软件) 幻灯片8 1、成人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能量: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劳动强度±10% ●蛋白质 : 15%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1/3以上 ●脂肪: 25% ●碳水化合物:60%,膳食纤维每日20—30g ●矿物质:铁 ●维生素: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 幻灯片9 2、确定成人每日膳食营养目标方法 ●直接查表法:即按照被编制者的性别、年龄、劳动分级等,直接在《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中对号入座 应用RNI或AI为营养目标。原则上健康成人可直接查表。 ●计算法:即根据标准体重和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计算。 幻灯片10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幻灯片11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陈玉 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人体每天都要从膳食中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不同的个体由于其年龄、性别、生理及劳动状况不同,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可能不同。 §因此,科学安排每日膳食,以获得品种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 §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劳动、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 §食谱编制或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方法 §营养配餐,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 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平衡 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平衡膳食的原则通过食谱才得以表达出来。 人体营养需要的确定原则§一、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确定原则§中

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Chinese DRIs) §1、DRIs 的内容及应用 §平均需要量(EAR )):是指一个特定人群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RNI ):相当于传统的RDA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年龄、性别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 )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 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 §适宜摄入量(AI ):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 ):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即这个量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当摄入量超过UL 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 包括膳食、强化食品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2、确定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标准§就餐人员的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只能以就餐人群的基本情况或平均数值为依据,包括人员的平均年龄、平均体重, 以及80%以上就餐人员的活动强度,首先确定就餐人员平均每日需要的能量供给量。能量供给允许在±10%以内浮动。二、人体需要的能量 §1、能量的单位 §1 千卡(kcal)=4.184 千焦耳(kJ)

营养食谱的设计

营养食谱的设计 一、食谱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营养食谱可将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他们能按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又防止营养素或能量的过高摄入。 2. 可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的品种、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厨房烹调水平,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 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管理食堂膳食,也有助于家庭有计划地管理家庭膳食,并且有利于成本核算。 二、食谱设计的理论依据:包括食谱设计的原则、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食物营养成分表、营养平衡理论和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的危害性,等等。 三、科学配餐的要求及营养配餐的注意事项: 1、配餐要求: a、符合平衡膳食原则; b、讲究美食; c、食物丰富多样; d、定量适宜。 2、注意事项: a、早餐食物的选择量不宜过多,主食以一到两种为宜。中国早餐蛋白质的供给不足,要有牛奶或鸡蛋;蔬菜也是不可少的,考虑中国习惯,用凉拌的方法供给,改变每天吃咸菜的习惯;早餐时身体内较缺水,因此要有一定的水分供给,水分含量不宜太多。 b、午餐食物的选择主食可以一到两种,副食的品种可略多于晚餐。 c、晚餐要尽量清淡。主食以一到两种为宜,副食仍可以两荤两素,但在原料的选择上以鱼、虾为主。 d、主食选择时尽量选标准米、标准面,少选精白米、精白面,同时每周吃 三、四次粗粮、杂粮。 e、编排食谱时,根据膳食习惯,食物资源选择食物品种应注意来源和品种的多样性,做到有主有副、有精有粗、有荤有素、有干有稀。

四、食谱设计的方法,步骤: 1、方法:此处采用计算法。 2、步骤: (1)、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供给量; (2)、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的能量; (3)、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已知三种能量营养素的需要量,根据食物成分表,就可以确定主食和副食的品种和数量了); (4)合理的分配三餐的食物,根据各理论依据和配餐要求、注意事项等,开 始食谱的编制; (5)计算营养素及能量的提供量,切实合理的对所制食谱进行调整。 五、食谱设计具体情况如下: ☆此次制定的食谱针对对象:林素英,女,身高1.56m,体重48kg,轻体力劳动者。 1、计算该女士的标准体重为:53kg 2、计算该女式的BMI值为:19.72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3、就餐对象为轻体力劳动者,其全日能量供给量为2100kcal∕(kg∕d)。 4、根据所有情况的综合分析制定的食谱如下: 早餐: 八宝粥、鸡蛋一个、馒头、牛奶、肉末卷、蒸香肠、拌鲜豇豆。 用料: 红豆l0g、葡萄干5g、花生l0g、红枣llg、白糖13g、果脯2g、核桃仁6g、牛奶30g、鸡蛋50g、鲜豇豆l00g、香油2g、猪肉9g、葱4g、面55g、香肠20g。 午餐: 大米粥、馒头、竹笋鸡、肉片焖扁豆、拌黄瓜、肉丝黄瓜汤。 用料: 大米53g、鸡93g、竹笋15g、猪肉20g、扁豆66g、黄瓜130g、猪肉3g、黄瓜12g、面l00g、淀粉2.4g、鸡蛋4g、糖1.5g、花生油16g、盐3.8g、葱5g、酱油2.3g、香油1.5g、姜2g、

营养膳食设计

学龄前儿童营养膳食计划 3—6岁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时期,其生长发育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身高增长速度大于体重增长的速度,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对蛋白质、钙的需求较高。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运动量不断增加,热量的消耗亦增加。因此提供合理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营养不足可导致生长育迟缓,如体重不增,消瘦,佝偻病,贫血等。而过量的营养则可导致幼儿肥胖,反应慢,动作协调性差,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所以幼儿膳食工作应作为一项最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一、幼儿膳食计划安排 ㈠食品种类的选择 1.选择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类、瘦肉类、肝脏、豆类及制品等; 2.选择含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和含有丰富无机盐的食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3.选择供给幼儿热能的食品:主要有谷(粮食),油类、白糖等。 4.选择调味品,包括食盐、酱油、醋、味精、葱、姜、和大蒜、烹调出的菜肴具备色、香、味的要求、它能刺激幼儿增加食欲。 ㈡营养的摄入量 要做到各种营养素之间,所占比例科学合理,适合学龄前幼儿的饮食需求。三大营养素所给的热量,各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每餐热量的合理分配,分别为:早餐占20%,早点占10%,午餐占30%,午点占10%,晚餐占30%。 二、根据幼儿特点合理安排膳食 ㈠根据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安排膳食幼儿期正处于长牙与换牙时期,咀嚼能力差,食管比成人的短而狭窄,粘膜薄嫩,昂于损伤,胃的叶蠕动能力较弱,所在膳食安排调配时,不仅要考虑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必须注意以细、软、烂易于消化、便于咀嚼的食物为宜。 ㈡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安排幼儿的膳食

食物交换份法

. 幻灯片1 食谱编制—食物交换份法 幻灯片2 一、食谱的概念 1、食谱的定义 食谱是根据就餐者的营养需要量、饮食习惯、食物的供应状况等,将一天或一周各餐主、副食的食物原料品种、数量、各种食物的烹调方法、进餐时间等作详细的计划,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就餐者及食物加工人员。 幻灯片3 2、食谱的分类 ●根据时间的长短,食谱包括 ●日食谱 ●周食谱 ●十日食谱 ●半月食谱 ●月食谱等 ●更短或更长的膳食安排营养学意义不大,也没有操作的实用性。 ●为达到某些治疗或诊断目的而设计的膳食计划也可纳入食谱范畴。 幻灯片4 ●食谱的种类 ●按人群:个人食谱 集体食谱●按目的:普通食谱 特殊食谱 幻灯片5 二、食谱编制的目的 食谱编制是合理营养的具体措施,是社会营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食谱编制是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其按照自身的营养需要摄入合理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幻灯片6 三、食谱的编制原则 (一)保证营养平衡 1 、按照膳食指南,营养素齐全,品种多样,数量充足;满足需要防止过剩。 2、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 能量来源及各餐分配合理;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1/3;以植物油为主 3、食物搭配要合理 成酸、成碱食物;主食与副食; 杂粮与精粮;荤与素 4、膳食制度合理:一日三餐制;三餐两点制 (二)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色、香、味、形 (三)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 (四)兼顾经济条件

四、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法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软件(配餐软件) 幻灯片8 1、成人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能量: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劳动强度±10% ●蛋白质:15%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1/3以上 ●脂肪:25% ●碳水化合物: 60%,膳食纤维每日20-30g ●矿物质:铁 ●维生素: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 幻灯片9 2、确定成人每日膳食营养目标方法 ●直接查表法:即按照被编制者的性别、年龄、劳动分级等,直接在《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中对号入座 应用RNI或AI为营养目标。原则上健康成人可直接查表。 ●计算法:即根据标准体重和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计算。 幻灯片10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