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案教案
必修一教学设计:4.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4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即原来解析后的目标)1.目标(1)通过了解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的变化,认识自然条件是变化的。
(2)通过分析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的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解析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课以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影响,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教学重点:认识全球气候在不停的变化着;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冰期与间冰期,并能够通过图表进行分析。
二、预习导学(一) 知识梳理1、通常将气候变化分为的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和的气候变化。
2、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和相对温暖的的交替。
3、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工业革命依赖人类大量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
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表面增加的趋势是。
(二)全球变暖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有:1导致全球上升,对世界造成严重影响;2、可能导致、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3、导致的调整。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植物光合作用将会增强,这叫二氧化碳的。
4、对人类健康的增加。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主干问题)1、全球气候不停的变化着。
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①冰期:气候变冷,冰川由高纬向低纬,从高山向平原推进②间冰期:气候变暖,冰川后退。
2、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影响:(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2)导致海平面的上升(3)导致自然灾害的增加(4)威胁人类的健康措施:(1)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燃料的使用(2)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从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3)大力发展水能、沼气等清洁能源(4)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四、目标检测1、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 ( )A .距今一万年以前 B.第四纪冰期后的近一万年来C .近一两百年来 D.近几十年2、有关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砍伐森林,使植被吸收二氧化的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多B.工农业等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是以矿物能源为主,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C.生活取暖、餐饮等以及汽车尾气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火山喷发的气体中也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寒冷:十五、十七、十九世纪 温暖:十六、十八、二十世纪 十九世纪末增暖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变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气温回升3、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 ( )①海水入侵②海岸侵蚀加强③沿海洪涝灾害加剧④陆地污水排放受阻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有关全球气温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即为全球气温变暖B.全球气温变暖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活动C.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与人类的活动无关D.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5、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 )A.全球变暖、噪声污染B.海洋污染、生态破坏C.酸雨危害、臭氧层的破坏D.电磁污染、白色污染五、分层配餐一.基础题(A组题)1.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有效地缓解洪涝灾害B.海水入侵,有利于土壤脱盐C.对港口和航道的功能几乎没有影响D.陆地污水排放受阻2.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400年的气候变化应属于( )的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原因;2. 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视频等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播放视频:《全球气候变化: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现象。
2. 运用图片,让学生感受各种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讲授(15分钟)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因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三、案例分析(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分享其影响该地区经济、文化和人类健康的气候变化现象。
让学生分析气候变化对本地区经济、文化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四、总结(5 分钟)通过学习与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提高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自行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相关技术和政策方面的内容,加强自己的应对能力。
2. 学生通过采集数据和相关信息,开展气候变化调查和研究,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案例分析,了解学生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上的理解和思考。
2. 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3. 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措施的掌握程度。
(杨奎)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杨奎)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各种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风向等)在全球范围内的变化。
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运动、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3.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极端化等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全球气候变化的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动画等。
2. 案例材料:收集全球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小组讨论题:制定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应对措施。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气候变化主题的调研,收集更多相关信息。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含义和原因。
2.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讲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总结课堂: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资料,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7. 板书设计:全球气候变化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影响: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2.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3.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问题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气候变化研究的动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案(必修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3.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理、分析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观念。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及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师:请看下面的网页新闻和材料。
你认为导致图瓦卢的岛屿完全被海水淹没的原因是什么?生1:图瓦卢是一个珊瑚礁岛国。
国土海拔很低,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
生2: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和高山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师:激励性评价后指出:另一方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请同学们用倒推法写出这一过程。
生:回答如下: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岛屿被淹没师:可见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且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不同,我们现在就先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哪三阶段?生: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转变,通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衡量。
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三个阶段。
师: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怎样的时间尺度呢?生:距今一万年前,以冰期与间冰期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十万年以上。
投影:教材图“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请同学们读图并完成三个问题:1.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要求:(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细化为: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②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二)教材处理:1、处理方法:似“难”非“难”内容简化处理;简化难点精化处理;重点内容活化处理。
2、课时安排:1课时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一定了解,关于冰期、间冰期等内容及恐龙的繁衍与灭绝也可能在电影中见到过,但学生的了解绝大部分停留在表面上,是肤浅的、不系统的。
这既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学习重、难点的形成打下了伏笔。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对地球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的不了解,故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统计图表的判读、对雪线、冰盖等概念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等问题上存在难度。
同时,学生对教材所介绍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五大影响的分析也是一个难点。
三、重点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难点:①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的影响分析四、课前学生准备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这一事实,老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下列问题:1、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吗?2、那些事实可以说明全球气候在变化?分别说明了气候的怎样变化?3、运用你身边的或你所知道的事例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3.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4.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气候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身边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
2. 气候变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网络资源,如气候变化相关的网站、博客等。
4. 图片资源,如气候变化影响的照片、图表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以全球变暖对自然和人类的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内容第二课时。
本课以全球气候变暖为案例,说明自然界外部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及生存的影响都已初露端倪,是当今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的重点是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学会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特别是近一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原因,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三个时间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使学生明白目前地球正处于一个温暖的间冰期内,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只是起到了加剧作
用。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2.利用事实材料,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3.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的人文关怀精神。
2.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加剧作用。
2.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问题的办法。
四、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全球变暖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为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可利用图片的直观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读图表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的材料
七、教学方法
归纳法、分组讨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八、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图片展示:漫画流汗的企鹅;右图是加拿大环境学家在北极拍摄到的令人震撼的一幕:两只北极熊小心翼翼地站在浮冰之上,进退两难;两只北极熊的新年愿望。
提问:这组图片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生:全球变暖
展示课程目标
图片展示:炙热的地球,企鹅的担忧:明天到哪里?
设问:全球变暖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已威胁到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你用哪些资料证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你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吗?
图片展示:漫画,滑坡泥石流将至,正常气温变化之说。
师:全球变暖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观点,同学们的观点是?
将学生分自然原因组和人为原因两组并分别寻找相关证据加以说明,
自然原因组:用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规律说明。
地质历史时期:(从距今22万年到1万年)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
人类历史时期5000年来我国气候有比较寒冷的时期,也有比较温暖的时期。
仪器观测时期(最近百余年来)气候也有增暖和变冷的时期。
结论:目前,人类处于地质历史时期的间冰期、人类历史时期的温暖期、仪器观测时期的增暖期,因此,目前气温变化属于正常波动。
人为原因组:根据工业革命以来,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近现代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说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人类活动加剧全球变暖。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
探究活动一:全球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组)
图1
探究活动一: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
图2
读图2分析全球大气CO
2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
15万年来地球气温
变化
人类历史时期气温变化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状况
(学生探究回答)
图2反映了:①CO 2浓度不断上升且上升速度加快;②全球气温的变化与大气中CO 2含量明显的成正相关。
除了CO 2,还有哪些温室气体?(图3) (学生回答主要包括一氧化二氮、甲烷、一氧化二碳、氟氯烃等)
图3
读图3,大气中CO 2、CH 4、N 2O 和CFC-11的浓度变化趋势。
师生总结: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活动导致所有温室气体的的浓度迅速增加,导致
全球变暖加剧,温室气体从哪里来?为什么浓度迅速增加?
多媒体播放短片,介绍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工厂、交通工具以及家庭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再加上天然森林大量被砍伐,使大气污染严重,大气中CO 2和尘埃含量与日俱增。
教师(小结):从刚才短片中同学们了解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人类活动对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负有重要责任,但我们在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的时候,不能只是强调人为原因,因为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特点表明,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温冷暖交替变化,正处于间冰期阶段
大量排放CO 2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矿物燃料的大量
使用
植被的大量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