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

临床表现
4. 先天性骨发育异常
常见脊柱侧突\前突\后凸畸形 颅骨不对称\缺损\凹陷 肿瘤直接压迫→骨骼改变 听神经瘤→内听道扩大 脊神经瘤→椎间孔扩大\骨质破坏 长骨\面骨\胸骨过度生长, 长骨骨质增生 常见骨干弯曲&假关节形成
\脑室管膜瘤\脑膜膨出&脑积水\脊神经后根神经鞘瘤
视神经\三叉神经\后组脑神经均可发生 少数病例智能减退\记忆障碍&痫性发作等
临床表现
2. 神经症状
② 椎管内肿瘤
➢ 脊髓任何平面均可发生单个&多个神经纤维瘤 \脊膜瘤
➢ 可合并脊柱畸形\脊髓膨出\脊髓空洞症等
临床表现
2. 神经症状
③ 周围神经肿瘤
周围神经均可累及, 马尾好发 肿瘤呈串珠状沿神经干分布 一般无明显症状, 如突然长大&剧烈疼痛可能
为恶变
临床表现
3. 眼部症状
上睑可见纤维软瘤&丛状神经纤维瘤 眼眶可扪及肿块&突眼搏动
裂隙灯可见虹膜粟粒状橙黄色圆形小结节 --错构瘤, 也称Lisch结节
可随年龄增大而增多, 是NFⅠ特有表现
NFⅠ基因--肿瘤抑制基因, 发生易位\缺失\重排 \点突变时, 肿瘤抑制功能丧失而致病
病因&病理
2. 病理
主要特点: 外胚层神经组织发育不良 \过度增生&肿瘤形成
NFⅠ神经纤维瘤
好发于周围神经远端\脊神经根(马尾) 脑神经多见--听N\视N\三叉N
脊髓内肿瘤包括室管膜瘤和星型胶质细胞瘤 颅内肿瘤常见胶质细胞瘤, 肿瘤大小不等 梭性细胞排列, 胞核似栅栏状 皮肤\皮下神经纤维瘤
肾上腺\心\肺\消化道\纵隔等均可发生肿瘤
神经纤维瘤病

孔扩大等)
双侧听神经瘤:大多数听神经瘤表现为以内听道为中心占位病变,与岩骨呈锐角,其边 界清楚。
CT表现密度较均匀,可伴有囊变坏死,钙化少见,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骨窗可 见内听道扩大或正常;
• 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基底层黑色 素增加。
临床表现
• Lisch结节:是起源于神经脊 组织的色素细胞虹膜错构瘤 样病变。
• NF1患者出生时即可出现, 至20岁以后几乎所有的NF1 患者都可见到此结节,因此 对确定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诊 断很有价值。
临床表现
• NF1患者的神经纤维瘤可 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 表现为多发浅在的肿块或 结节,也有位于内脏及大 神经干分布者,少数可表 现为皮下沿神经的致密肿 块。
预后
➢ 本病虽为良性疾病,但会出现恶性表现。 ➢ 发生率2%-29%。 ➢ 多发生于肿瘤存在多年的患者,多数患病已10年或更长。 ➢ 且恶变多发生在腹腔、胸腔等位置深,难以根治的部位; ➢ 颈部或四肢较大的神经干的肿瘤亦容易发生恶变,一般多恶变为恶
性周围性神经鞘瘤。 ➢ 神经纤维瘤如突然出现生长迅速或出现明显疼痛应及时活检。 ➢ 于正常人群相比,在40岁以后,NF1患者群的存活率较低。
MRI表现为T1 WI低、等信号,T2 WI稍高信号,病灶内出现囊变出血信号可不均匀,增 强后强化明显。小听神经瘤仅依靠平扫很容易漏诊,应常规MRI增强扫描,表现为 听神经束增粗,明显强化。
NF2
神经纤维瘤病-II型(图)
多发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位置,大多余硬脑膜呈宽基底相连,T1、T2表 现与脑实质等信号的信号强度,若不做增强容易漏掉。增强明显强化,伴脑膜 尾征。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简介神经纤维瘤(NF)是一常见遗传性疾病,其发生率为每3 000个新生儿中发生1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为两型:Von Recklinghausen病,或称NF1型,最为常见。
NF1基因定位于17q11.2,其全长约350kb,包含60个外显子,可以转录形成11~13kb的mRNA,编码2818个氨基酸的蛋白,称之为神经纤维蛋白。
NF1基因的肿瘤抑制功能被认为主要足依赖它的下调原癌基冈Ras而实现的。
NF1基因表达的丢失导致神绛纤维素RasGAP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Ras活性的增加,细胞增生以及肿瘤的形成。
NF2型,较少见,约在55 000例新生儿中发生1例。
NF2基因定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1区二带(22q12),含17个外显了,转录产物为4.5kb mRNA,编码一个含59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Sehwannomin或Merlin。
NF2的临床表现有两种:Wishart型,早期发病(<20岁),症状重且伴脊柱内肿瘤;Gardner犁,晚期发病(>20岁),症状较轻且局限于颅内。
两种类型神经纤维瘤全球大约有1 500万例患者。
由于不同突变的表达,它可发生在多种组织和器官,患者一般寿命缩短10~15岁,平均寿命61.6岁。
其皮肤病变特征为色素斑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伴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病变和神经纤维瘤的肉瘤改变。
在儿童期,有关此病的死亡多由于颅内肿瘤,其次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胚胎型肿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扩展至重要结构;而在成人,死亡多由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或软组织肉瘤、胃肠道出血、继发于神经纤维瘤血管病的颅内出血等。
NF1和NF2是位于不同染色体的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其临床表现差别很大,但是NFl 和NF2之间诊断仍可能发生混淆,所以需要予以明确:1.NFl患者可患有认知障碍(智力发育迟钝、学习障碍),有显著数量的Lisch结节,而NF2患者没有;2.NF2患者神经鞘瘤很少发生悲变形成神经纤维肉瘤;3.NF2没有明显数量的牛奶咖啡斑,但可能比正常人数目多;4.脊根部的哑铃型肿瘤最容易引起诊断上的混乱,此类肿瘤在NF2为神经鞘瘤,在NFl为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疾病

神经纤维瘤疾病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膜瘤,神经瘤,神经四周纤维瘤,雪旺细胞瘤,神经四周纤维母细胞瘤。
本病名目繁多,反映了对其来源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类:第一类:神经膜瘤或雪旺细胞瘤;其次类:神经纤维瘤或神经四周纤维母细胞瘤,是指瘤细胞由神经内中胚叶深化而来的结缔组织。
神经纤维瘤可以起源于四周神经,颅神经及交感神经。
病因原发性面神经瘤主要分为面神经鞘瘤和面神经纤维瘤,也有的学者认为面神经鞘瘤分为面神经鞘瘤和面神经纤维瘤,如何命名更好尚无定论,面神经鞘瘤及面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相像,但两种肿瘤的来源绝不相同,面神经鞘瘤来源于神经外胚叶的Schwann细胞,肿瘤组织与四周边界明显,有完整包膜,面神经纤维可被推挤至周边而未被破坏,面神经纤维瘤则来源于中胚叶的神经内膜,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即神经纤维瘤病。
症状1.位于肢体肿物,呈梭形,其神经于支配的肢体远侧常有麻木,痛苦,感觉过敏等症状。
2.压迫瘤体也可引起麻痛。
检查检查时可见肿瘤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基底广平不易活动或带蒂,质较硬,需借病理检查以确诊。
鉴别诊断面神经肿瘤因其生长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早期症状隐藏,临床极易误诊,发生于桥小脑角的临床表现颇似听神经瘤;发生于颞骨内,以突发性面瘫消失的又颇似Bell氏麻痹,面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面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应留意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相鉴别,原发性面肌痉挛极少伴有面瘫,很多学者提出若保守治疗16~20周无好转应考虑肿瘤及其它可能性,若面瘫自开头到全瘫超过6~12周也可排解Bell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单侧耳鸣可能是位于桥小脑角,内听道肿瘤的临床症状,对消失以上临床症状者应做耳神经学,面神经电生理学测试,面神经功能定位等检查。
并发症本病可恶化,随着瘤体的增大,依据瘤体部位的不同,会消失相应的并发症状。
预防预防常识:诊断该病关键依据症状及体征,如肢体上发觉一梭形实质性肿瘤,且消失肢体远侧麻木,痛苦,感觉过敏,压迫瘤体有麻痛感,首先考虑本病,治疗最佳方法是手术切除瘤体,但手术易损伤神经干,术中应非常认真地沿神经轴方向切开,分别包膜,摘出包膜内的瘤治疗对放射线不敏感,应手术切除。
神经纤维瘤病如何分型

神经纤维瘤病如何分型神经纤维瘤病如何分型1、神经纤维瘤1型神经纤维瘤1型属于典型的常见神经纤维瘤,患者常常表现为皮下出现无痛性的结节,且还会伴随有牛奶咖啡斑的出现。
患者的虹膜还有可能出现淡黄色的结节,但是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症状,仅有少部分的神经纤维瘤1型患者出现有皮肤疼痛或智力、记忆力下降的症状。
神经纤维瘤1型的危害在于其产生的肿瘤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压迫到患者的部位组织,造成患者的不适感,且肿瘤有一定的恶变几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2、神经纤维瘤2型神经纤维瘤2型较之1型来说要严重的多,一方面,该类神经纤维瘤会对患者产生双侧的听神经瘤,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耳鸣,最后可以逐渐演化成为听力下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危害。
另一方面,神经纤维瘤2型一旦生长在患者的脑内,随着肿瘤生长逐渐变大,将会压迫到患者的脑内神经,使得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出现恶心、头疼和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现象,还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癫痫大发作,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意识丧失、昏迷休克等,十分危险。
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1.皮肤症状(1)几乎所有病例出生时可见皮肤牛奶咖啡斑,形状大小不一,边缘不整,不凸出皮面,好发于躯干非暴露部位;青春期前6个以上5mm皮肤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后15mm)具有高度诊断价值,全身和腋窝雀斑也是特征之一。
(2)大而黑的色素沉着提示簇状神经纤维瘤,位于中线提示脊髓肿瘤。
(3)皮肤纤维瘤和纤维软瘤在儿童期发病,主要分布于躯干和面部皮肤,也见于四肢,多呈粉红色,数目不定,可多大数千、大小不等,多为芝麻、绿豆至柑桔大小,质软;软瘤固定或有蒂,触之柔软而有弹性;浅表皮神经的神经纤维瘤似珠样结节,可移动,可引起疼痛、压痛、放射痛或感觉异常;丛状神经纤维瘤是神经干及其分支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常伴皮肤和皮下组织大量增生,引起该区域或肢体弥漫性肥大,称神经纤维瘤性象皮病。
2.神经症状约50%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由中枢、周围神经肿瘤压迫引起,其次为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和骨骼畸形所致。
小儿神经纤维瘤病诊断与治疗PPT

神经纤维瘤病:皮肤、皮下、神经、骨骼等部位出现肿瘤
神经鞘瘤:神经鞘膜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皮肤、皮下、神经、骨骼等部位出现肿瘤,伴有皮 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等
神经纤维瘤病2型:皮肤、皮下、神经、骨骼等部位出现肿瘤,伴有皮 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等
神经纤维瘤病3型:皮肤、皮下、神经、骨骼等部位出现肿瘤,伴有皮 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等
家属应了解疾病 的相关知识,保 持积极心态
家属应给予患儿足 够的关爱和陪伴, 减轻其心理压力
家属应鼓励患儿 参与社交活动, 增强自信心
家属应定期与医生 沟通,了解患儿病 情和治疗进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外照射和 内照射
放射治疗适应症:适用于不能 手术切除的肿瘤
放射治疗副作用:包括皮肤反 应、骨髓抑制等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减轻症状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照射肿瘤,控制肿 瘤生长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基因或蛋白 进行治疗
小儿神经纤维瘤病诊 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护理人员 诊断方法
小儿神经纤维瘤病 概述
治疗方法
并发症与预后
预防与保健措施
护理人员:XX医 院-XX科室-XX
小儿神经纤维瘤病 概述
定义:小儿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神经、骨骼等部位的肿瘤。 发病机制:该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形成肿瘤。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的患病风险。 发病年龄: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但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家族史、症状、体征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皮肤、神经、骨骼等部位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量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或穿刺,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 基因检测:检测NF1基因突变,明确诊断
神经纤维瘤病科普宣传

目录 神经纤维瘤病简介 神经纤维瘤病的分类 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纤维瘤病的管理和预防
神经纤维瘤病 简介
神经纤维瘤病简介
什么是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 维瘤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 常会形成神经鞘瘤,影响神经 系统功能。
发病原因: 神经纤维瘤病是由 NF1 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该基 因控制神经系统细胞的生长和 发育。
神经纤维瘤病的分类
全身型神经纤维瘤病:影响全身多个器 官和神经系统,症状较为严重。 神经型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细胞肿瘤主 要分布在周围神经的病变。
神经纤维瘤病 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神经纤维瘤病的诊 断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家族史 调查和基因检测等综合手段进 行。
治疗方法:目前神经纤维瘤病 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 用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射 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
神经纤维瘤病 的管理和预防
神经纤维瘤病的管理和预防
病情管理:神经纤维瘤病患者需要定期 进行体检和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并发症。
预防措施:由于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遗 传性疾病,进行遗传咨询和家族病史调 查有助于提前预防和诊断。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神经纤维瘤病简介
主要症状: 神经纤维瘤病的症状包括多 发性肿瘤、皮肤变色、智力发育迟缓等 。
神经纤维瘤病 的分类
神经纤维瘤病的分类
神经纤维瘤病类型:根据病情 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神经纤 维瘤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 皮肤型、全身型和神经型等。
皮肤型神经纤维瘤病:主要表 现为皮肤上的纤维瘤和色素痣 增多。
《神经纤维瘤病》课件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神经纤维瘤病可分为不同类型,如Ⅰ型、Ⅱ型和零型。
症状与体征
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四肢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背痛、头痛等。
皮肤瘤病征
表现为多发性、不规则形状的皮肤纤维瘤、咖啡斑、突瘤等。
其他体征
还可能出现骨骼畸形、高血压、白血病等其他体征。
诊断
临床表现与体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家族史进行初步判断。
预后
神经纤维瘤病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 的及时性和效果密切相关。
预防
目前尚无神经纤维瘤病的预防措施,但早期 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预后。
结论
1 发病机制待研究
神经纤维瘤病的发病机 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探 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治疗方法多样
3 早期发现有助于预后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 疗。
影像学检查
通过MRI、CT等图像学检 查帮助诊断。
生物组织学检查
通过组织活检等检查方法 进行确诊。
治疗
手术治疗
根据纤维瘤的部位和大小,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放疗治疗
对于无法切除或复发的纤维瘤,放疗可以有效减少病变体积。
药物治疗
针对神经纤维瘤病的症状,如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采用药物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预后与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对 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非常重要,应引起重视。
《神经纤维瘤病》PPT课 件
欢迎来到《神经纤维瘤病》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神经纤维瘤病的定义、 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与预防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神经纤维瘤病
定义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特征是神经鞘瘤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和皮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7-12
47
2015-7-12
48
2015-7-12
49
2015-7-12
50
眼部MR平扫示: 1、右侧泪腺区、球后脂肪间隙、颞部皮下及右侧上颌窦旁 软组织内多发蔓状肿块影,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其他待排 ?
2、左侧颞叶内侧异常信号影,血管源性肿瘤?
3、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皮样囊肿可能。
NF1
2015-7-12 23
外周神经分布区多发软组织肿块影,而且大部分沿神经干走行,多呈 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晰。CT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后轻中 度强化;在MRI Tl WI上病变多与脊髓和肌肉信号相似,T2WI呈明显高信 号,增强病变实质明显强化。
蝶骨大翼发育不良、骨缝缺损、脑(脊)膜膨出
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可将NF分为神经纤维瘤病Ⅰ 型(NFⅠ)和Ⅱ型(NFⅡ)。 NFⅠ型主要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色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
经纤维瘤,外显率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患病率
3/10万。 NFⅡ又称中枢神经纤维瘤病或双侧听神经瘤,基因位于染 色体22q。
神经纤维瘤病I型(NF1)
2015-7-12 45
2015-7-12
46
Case2
416256 男 63岁 右眼眼球突出,下睑轻度外翻,内眦部暴露少许结膜,于 眼眶下方及内眦部可扪及质硬肿物,无明显压痛,肿物向 球后延伸。双眼角膜透明,角膜后无色素沉着,巩膜无黄 染,前房中深,房水清,虹膜形态色泽正常,双眼瞳孔等 大等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正常存在,双眼晶状体不 均匀混浊 南京市鼓楼医院CT示右眼眼眶占位,考虑血管瘤可能性 大。
Imaging Diagnosis
病例随访3
2015-7-12
1
2015-7-12
2
2015-7-12
3
2015-7-12
4
1. 头颅MRI显示双侧听神经肿物;
2. 多发神经纤维瘤 3. 脑膜瘤
综合诊断:神经纤维瘤病II型
2015-7-12
5
神经纤维瘤病(NF)
神经纤维瘤病(NF)是由于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异常所导致的多 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可分为两种类型: NF-1型主要病理特征为:分布在脊神经、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多发
影像表现
(1)双侧听神经瘤; (2)其他颅神经瘤 如:双侧三叉神经瘤、双侧副神经瘤; (3)脑膜瘤; (4)脊柱及脊髓表现(髓内室管膜瘤,多发脊膜瘤,椎间 孔扩大等)
双侧听神经瘤:大多数听神经瘤表现为以内听道为中心占位病变,与岩骨呈锐角,其边 界清楚。 CT表现密度较均匀,可伴有囊变出血,钙化少见,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骨窗可 见内听道扩大或正常; MRI表现为T1 WI低、等信号,T2 WI稍高信号,病灶内出现囊变出血信号可不均匀,增 强后强化明显。小听神经瘤仅依靠平扫很容易漏诊,应常规MRI增强扫描,表现为 听神经束增粗,明显强化。
性神经纤维瘤,以及表皮基底细胞内黑色素沉积而致皮肤色素斑(牛
奶咖啡斑)。 NF-2型主要病理特征为:前庭神经鞘瘤,常合并有脑膜瘤、脊膜
瘤、星形细胞瘤以及脊旁后根神经鞘瘤,皮肤肿瘤以神经鞘瘤为主。
知识点回顾
外周神经干组成:最外层为神经外膜,把神经分成束者为神经束膜,而在神经束 内充满于每根神经纤维周围者叫神经内膜,有髓神经轴突与神经内膜之间为 髓鞘(施万细胞)。 由外至内:神经外膜——神经束膜——神经内膜——髓鞘(施万细胞)——轴突
2型在初诊时较迟。
• 可并发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多发脑膜瘤、颅神
经的神经鞘瘤等。
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NIH诊断标准,患者存在下述2项中之1项可诊断为 神经纤维瘤病II型。
(1)CT扫描或MRI显示双侧听神经肿物(无需组织学依据
);
(2)直系亲属患神经纤维瘤病II型,伴有单侧听神经肿物或
具有下列5项中之2项:神经纤维瘤 、脑膜瘤、胶质瘤 、 神经鞘瘤 、青少年性晶状体混浊
预后
本病虽为良性疾病,但会出现恶性表现。 发生率2%-29%。 多发生于肿瘤存在多年的患者,多数患病已10年或更长。 且恶变多发生在腹腔、胸腔等位置深,难以根治的部位; 颈部或四肢较大的神经干的肿瘤亦容易发生恶变,一般多恶变为恶 性周围性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如突然出现生长迅速或出现明显疼痛应及时活检。
变薄)
腋窝和腹股沟区雀斑;
视神经胶质瘤或其他脑实质胶质瘤; 与NF-l病人为一级亲属关系; 有≥1处特征性骨缺陷(如蝶骨大翼发育不全、假关节、长骨骨皮质
神经纤维瘤病-I 型
NF1
异常的髓鞘形成或一些错构瘤改变。
视神经胶质瘤:局限于一侧视神经或累及双侧视神经和视交叉。MRI表现 为TI WI低信号,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后部分强化;CT表现为视神 经增粗,界清,增强后轻中度强化。
神经干分布者,少数可表
现为皮下沿神经的致密肿 块。
临床表现
• 神经纤维瘤:多个融合的从 状神经纤维瘤可出现神经纤 维性象皮病。位于内脏的神 经纤维瘤增大到一定程度会 在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 压迫症状。 • 神经纤维瘤通常以缓慢速度 生长,但青春期发育、妊娠 或绝经期、传染病、严重外 伤、精神刺激等均可使瘤体 增大加速 。
神经纤维瘤Vs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起源于神经束膜细胞,有增生的神经膜细 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交织排列,伴大量网状纤维和胶质
纤维及疏松的粘液样基质,肿瘤沿神经干呈浸润生长,无
包膜结构,与受累神经无明显界限。 神经鞘瘤(施万细胞瘤):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 主要由束状型和网状型两种细胞构成,常混合存在,血管 丰富,有包膜,不侵犯神经纤维。
对一些表现不典型或病史、家族史不明确的需借助
影像检查、皮肤活检甚至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患者存在以下7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神
经纤维瘤I型 。
NF-1型临床诊断
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可诊断 有≥6处咖啡奶油斑;
有≥l处丛状的神经纤维瘤或≥2处任何部位的神经纤维瘤;
有≥2个虹膜色素错构瘤( Lisch结节);
虹膜错构瘤(Lisch结节)
治疗
手术治疗 数量多,散在分布,发展慢,加上常累及深部组织,因 此不可能靠外科手术切除来清除神经纤维瘤病的全部小病 灶。但瘤体较大发生压迫症状、有导致功能障碍趋势或有 恶变者,一般主张外科切除。 非手术治疗 对于皮肤咖啡牛奶斑影响外观者,可采用激光选择性光 热作用治疗或化学剥脱治疗或采取皮肤削磨,可取得一定 疗效。 化疗、放疗、 分子靶向治疗(抑制血管增殖)
NF-2 双侧听神经鞘瘤 占 NF10%以下 成人 常染色体显性,22 号染色体异常 少见 100% 神经鞘瘤、脑膜瘤 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 神经鞘瘤(体积大,双侧,多发) 无 无
Case1
男 45岁 349744 2008年 “T12~L1、L3、L5~S1”肿瘤切除术送检标本: “T12~L1、L3、L5~S1”神经纤维瘤病,多发性,多灶性区域钙化或骨 化,部分区域细胞丰富; 冰对及冰冻剩余组织病变同上; “T12肿瘤上切”(-)。 免疫组化结果:S100+++、NSE+、EMA±、Vim+++、CD34-、P53-。 2013 (颈部包块):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肿块最大径0.8cm,肿瘤浸润周围纤 维脂肪结缔组织,标本切缘见肿瘤组织。 免疫组化:S100(-)、CD34(+)、bcl-2(+)、EMA(-)、Des(-)、 Caldesmon(-)、P53(灶性+)、KI67(约3%+)。
一般情况:此型占神经纤维瘤病的大多数,约有90%。 常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发病率约为1/2500-1/3000。
患者分布年龄较广泛,新生儿到老年均可发病,约1/3病
例发生在13岁以前。已报道的病例男性较女性多见,母系
遗传高于父系遗传。 整体发病在种族间、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并发疾病:NF1患者原发 或继发恶性肿瘤的几率明 显升高,以及部分病人表 现为骨骼异常、内脏症状
、神经心理症状等。
NF1三种不同类型
局限性神经纤维瘤 丛状神经纤维瘤 弥漫性神经纤维瘤
临床诊断
神经纤维瘤病I型诊断必须强调结合临床病理。目 前已广泛采取的NIH诊断标准。
疗方式,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可以控制肿瘤生长
,但需要付出听力损害的代价不过与疾病自然发
展以及手术导致耳聋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3.基因治疗:
神经纤维瘤病分型
神经纤维瘤病NF-l和NF-2比较
NF-l 别名 发病率 发病期 遗传 皮肤改变 CNS 病变的发生率 脑 脊髓 脊神经 Lisch 结节 非外胚层病变 Von Recklinghausen 病 占 NF90%以上 儿童 常染色体显性,17 号染色体异常 显著 15%~20% 胶质增生或错构瘤、星形细胞瘤 是否发生胶质瘤尚未定 神经纤维瘤(体积小,单发) 常见 有(如腹腔和内分泌肿瘤)
临床表现
• Lisch结节:是起源于神经脊 组织的色素细胞虹膜错构瘤 样病变。
• NF1患者出生时即可出现,
至20随以后几乎所有的NF1 患者都可见到此结节,因此 对确定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诊 断很有价值。
临床表现
• 神经纤维瘤 • NF1患者的神经纤维瘤可 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 表现为多发浅在的肿块或 结节,也有位于内脏及大
患者主要表现为 – – – – 咖啡色斑 虹膜Lisch结节 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瘤 多种复杂的并发疾病
临床表现
• 咖啡色斑:常为最早出现的征 象,为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 主要见于体表非暴露部位,但 定位于腋窝的最具诊断价值。
斑块多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楚,不突出皮面,大小 从0.1-2cm不等。 • 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基底层黑色 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