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测

合集下载

病患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病患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病患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引言: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成为了关键。

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因其便捷和非侵入性而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并对其优劣进行评估,以提供医学界和患者更多有关该领域的知识。

一、免疫法免疫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

主要原理是使用特异性抗体与肿瘤标志物结合,通过染色、放射性同位素等手段来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好等优点。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见且经典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定量或半定量检测肿瘤标志物。

该方法基于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产生可量化信号这个原理,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范围。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通过标记荧光物质(如荧光素、硫醇染料等)的抗体与肿瘤标志物结合,然后利用激发和发射的特定波长来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反应和低成本等优势。

二、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率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

质谱法将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离子化并加以加速、分离和检测,其主要特点是快速性和高准确性。

1. 质谱-时间飞行仪(TOF-MS)TOF-MS是一种常见的质谱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样品中各种分子的离子质量信号,并通过信号强度图来识别肿瘤标志物。

TOF-M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高通量的优点。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LC-MS/MS结合了液相色谱技术和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混合样品中多个标志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较强的特异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三、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极反应和电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被广泛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质量小、成本低、响应时间快等优点。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ICP-MS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高分辨率质谱技术,主要利用样品中元素的质荷比来识别目标物质,并通过计算结果来定量。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诊断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诊断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诊断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诊断肿瘤的生物学指标,由肿瘤细胞分泌或释放而产生。

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评估肿瘤的预后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主要依靠血清、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中的特定分子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肿瘤标志物不是特异性的,即某一种标志物也可以在非肿瘤患者或其他疾病患者中升高。

因此,单一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不能用于诊断肿瘤,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次,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肿瘤的阶段和类型有关,不同肿瘤可能产生不同的标志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正确选择适合的标志物和合理解释检测结果对准确诊断肿瘤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乳腺癌筛查中常用CA15-3和CA27-29标志物,结直肠癌筛查中常用CEA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可以提醒医生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断肿瘤。

此外,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下降可能表示治疗有效,而升高则可能表示治疗失败或复发。

除了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尿液作为体内废物的排泄物,是非创伤性获取的生物样本。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方便地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例如,前列腺癌常用的PSA标志物在尿液中的检测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更易于获取,对患者来说也更加舒适和方便。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和应用到临床中。

这些新型标志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肿瘤DNA、肿瘤RNA、肿瘤相关蛋白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 甲胎蛋白(AFP)AFP 是初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旳指标, 合用于大规模普查, 假如成人血 AFP 值升高, 则表达有患肝癌旳也许。

AFP 含量明显升高一般提醒原发性肝细胞癌, 70~95%患者旳 AFP 升高, 越是晚期, AFP 含量越高, 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旳大小, 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旳关系, 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旳一项敏感指标。

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醒预后不佳, 其含量上升则提醒病情恶化。

一般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 AFP 值应降至 20ng/ml 如下, 若降旳不多或降而复升, 提醒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旳也许。

在转移性肝癌中, 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妇产科旳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醒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 AFP 减少(结合孕妇年龄)提醒未出生旳婴儿有 Down’s 综合征旳危险性。

正常参照值: 0~15 ng/ml2.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旳血液中 CEA 很难测出。

CEA 是一种重要旳肿瘤有关抗原, 70-90%旳结肠腺癌患者 CEA 高度阳性, 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旳阳性率次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 %)、肝癌(62-75%)、乳腺癌( 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 CEA 旳阳性检测率更高, 由于这些肿瘤“浸泡液”中旳 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 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当发生肝转移时, CEA 旳升高尤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早期筛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早期筛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早期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和标志物检测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癌症等恶性肿瘤的存在和发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常见标志物以及检测技术的进展。

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在体液中或组织中检测到的特定物质,其存在与肿瘤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医生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进展速度以及治疗效果。

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还可以用于早期筛查,帮助发现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肿瘤疾病。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的肿瘤标志物。

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结直肠癌的存在,但并不具备确定诊断肿瘤的能力。

CEA检测通常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监测。

2.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SCC是一种在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的标志物,如肺癌和宫颈癌。

临床上,SCC检测常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

3.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是一种前列腺组织特异性产物,常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和治疗监测。

然而,PSA水平的升高并不一定表示患者患有前列腺癌,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

4. 癌胚胎相关抗原(AFP):AFP是一种常见的肝细胞癌和胎儿发育相关疾病中检测到的标志物。

AFP检测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5. 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与骨肿瘤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相关的酶。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此外,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应用也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水平,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然而,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还存在一些挑战。

肿瘤标志物检测常用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常用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常用方法引言: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于早期癌症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反应评价的生物分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检测、组织标志物检测、基因标志物检测和液体活检。

一、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蛋白质、酶、激素等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存在和发展程度。

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ELISA是一种基于酶的免疫学原理进行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可以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标志物结合来实现检测,常用于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CLIA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原理进行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标志物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从而实现检测。

CLI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适用于许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二、组织标志物检测组织标志物检测是通过取得肿瘤组织样本,对其中的蛋白质、基因等进行分析,以揭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标志物结合,并通过染色反应使标志物在组织切片上显示出颜色,从而实现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用于检测HER2、ER、PR等肿瘤相关标志物。

2. 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一种检测肿瘤细胞中基因异常的方法。

它通过标记探针与待检测基因序列结合,通过显色反应或荧光反应来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原位杂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银染原位杂交(SISH)等。

三、基因标志物检测基因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状态来进行预测、诊断和治疗评估的方法。

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常用的基因标志物检测方法,它可以通过扩增待测基因的DNA片段,从而使其在实验中能够被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
ELISA法可用血清、含EDTA、柠檬酸或肝素 的血浆标本,待测标本不可用NaN3防腐,检 测前应充分离心标本。 E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 素(>5mg/d)治疗的患者,必须在末次生物 素治疗8小时后才能采血;检测结果不受类风 湿因子影响(RF<1500IU/ml)。
甲胎蛋白
CA15-3
CA15-3血清增高亦可见于肺癌、卵巢癌、结肠癌、 肝癌等其它恶性肿瘤。某些良性乳腺疾病,卵巢 疾病等非恶性肿瘤疾病亦可引起CA15-3水平的增 高。
CA242
CA242(carbohydrate anigen 242)水平在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中很低,但在消化道等多 种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中CA242的水平很高,特别是胰腺癌、结直肠肿瘤中呈高表达,因 此对胰腺和结直肠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三代肿瘤标志 物。
甲胎蛋白
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 variant),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亲和电 泳免疫印迹法均要求待测血清或其他体液避免溶血、脂血或微生物污染,亲和吸附离心 管法血清要求清亮。
甲胎蛋白
AFP-L3在HCC诊断中特异性高于AFP,但敏感性 与总AFP无明显差异;与其他指标如AFP、
癌胚抗原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例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慢性肝 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CEA含量会轻度或中度上升,但通常 不超过10ng/ml。吸烟者中约有30%CEA大于5ng/ml。CEA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诊断依据。
癌胚抗原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肿瘤治疗及随访。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 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 查及X线检查半年。CEA正常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疾病存在的可能。与CEA发生反应的抗 体与胎粪抗原(NCA2)也能反应。

肿瘤标志物检测心得体会

肿瘤标志物检测心得体会

肿瘤标志物检测心得体会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生物化学特征,是肿瘤细胞释放的物质,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等样本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诊断肿瘤。

作为一名肿瘤患者,我经历过多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下面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完全可靠。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肝肾功能、炎症、自身免疫等,因此在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不能完全依靠检测结果来判断肿瘤的存在或缺乏。

如果出现异常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其次,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有规律。

对于肿瘤患者或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变化。

检测频率和时间间隔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有研究表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提前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对于治疗和预后的评估都有重要意义。

再次,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结合临床实际。

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肿瘤相关病史、家族史、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比如在肝癌筛查中,
肝功能异常、影像学发现肝内病变、HBV、HCV感染等,都是肝癌筛查依据。

最后,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有正确的心态。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结果不应该成为患者的恐惧,也不应该轻信某种标志物来自我诊断。

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对于检测结果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及时向医生进行咨询,做到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和治疗为辅。

在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我们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

肿瘤标志物检测不是万能的,只有结合临床实际和正确的心态,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医学领域,肿瘤标志物检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检查手段。

但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肿瘤标志物检测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有怎样的重要性。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肿瘤标志物。

简单来说,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存在于肿瘤细胞内,也可以分泌到血液、体液或者其他组织中。

那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啥意义呢?这可多了去了。

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早期筛查。

在肿瘤还处于早期,甚至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我们有可能在肿瘤还比较小、容易治疗的时候就发现它。

这就像是在敌人还没壮大之前就发现了它的踪迹,从而能够更早地采取行动,提高治疗成功的机会。

比如说,甲胎蛋白(AFP)对于肝癌的筛查就有一定的价值;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也很有帮助。

除了早期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还能用于辅助诊断。

当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某种肿瘤时,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可以提供额外的证据来支持诊断。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就得了肿瘤,因为有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

但如果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再加上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就能够更准确地做出诊断。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医生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通常会下降;反之,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持续升高或者没有变化,可能就提示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这就像是一个“信号灯”,告诉医生治疗的方向是否正确。

而且,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也非常关键。

在肿瘤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

这时候,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就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肿瘤是否有复发或者转移的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估计2020年全球肿瘤病人将增加到1500万。

同样,我国近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有160万人患肿瘤疾病,近130万人死于肿瘤恶化;肿瘤疾病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

时至今日,对肿瘤疾病仍然以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为最有效措施。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 ,TM)通常是指那些与恶性肿瘤有关的、能用生物化学或免疫化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并能在临床肿瘤学方面提供有关诊断、预后或治疗检测信息的一类物质。

TM对癌症患者的监控是有益的,往往比临床和影响学检查早几个月,也可追踪和检测肿瘤的复发。

在肿瘤治疗期间可根据治疗前后TM的变化来判断疗效,推测预后。

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
约8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增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可能性。

2、癌胚抗原(CEA)
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

CEA的浓度与癌症的早、中、晚期有关,越到晚期CEA值越高。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PSA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PSA的比值小于25%者具有高风险的前列腺癌发生率,检出率可达95%。

4、糖类抗原50(CA50)
CA50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广谱TM,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肾癌、子宫癌、卵巢癌、乳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血清CA50升高。

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小细胞腺癌、成神经细胞瘤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

6、糖类抗原125(CA125)
卵巢癌血清CEA125升高,阳性率为61%。

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7、糖类抗原15-3(CA15-3)
乳癌患者CA15-3升高,乳癌初期敏感性约为60%,晚期可达80%。

8、糖类抗原19-9(CA19-9)
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19-9水平显著升高。

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也升高。

9、糖类抗原72-4(CA72-4)
胃癌时血清CA72-4显著升高,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10、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时,血清HCG明显高于早孕的水平。

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肺癌、畸胎瘤也可见血清HCG升高。

11、铁蛋白(Ft)
肝癌、肺癌、胆管癌、结肠癌、胰头癌、淋巴瘤、白血病、泌尿系肿瘤、脑肿瘤、鼻咽癌、乳癌、宫颈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病等铁蛋白升高。

12、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
SCC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子宫颈癌、肺癌、食管癌、头颈部癌等各种鳞癌血清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13、肿瘤相关物质(TSGF)
TSGF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广谱TM。

二、临床应用
(一)肿瘤普查CEA、CA50、TSGF联合检测是首选的肿瘤普查项目,升高主要见于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肾癌、子宫癌、卵巢癌、乳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等。

(二)肺癌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肺癌> 胃癌> 肠癌
肺癌是属于最难治的实体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5年生存率仅为13%,其中将近60%的患者不能手术,因而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是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NSE是小细胞肺癌的首选TM。

SCC,CF21-1,NSE,CEA与CA50联合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三)胃癌标志物组合
20世纪80年代初,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 gastric cancer)占各类肿瘤的首位。

近年来,由于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胃癌发病率退居第二位。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血清学的诊断多采取多指标的联合测定,进行综合的判断。

CA72-4是胃癌的首选TM。

CA72-4、CA19-9、CEA、CA50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检出的阳性率。

(四)肠癌
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而居第3位。

表1 肠癌临床分期与阳性检出率的关系
CEA、CA19-9、CA50联合检测是肠癌TM的最佳组合。

(五)肝癌
原发性肝癌时AFP的阳性率为平均在80%左右。

CA50在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CA50的阳性率高大84%。

AFP是早期发现肝细胞癌的首选TM。

AFP,CEA,CA19-9,CA50,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肝癌的漏诊率。

(六)乳癌
乳癌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CA15-3是乳癌的首选TM。

CA15-3,CEA,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七)卵巢癌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为
宫颈癌> 宫体癌> 卵巢癌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

CA125是检测卵巢癌最敏感、最特异的TM。

CA125,CEA,CA50,HCG 组合检测在鉴别诊断、疗效判断方面明显优于单项检测。

(八)子宫肿瘤
SCC,CA50,CEA,血清铁蛋白组合在子宫肿瘤的检测中价值较高。

(九)前列腺癌
F-PSA和PSA是前列腺TM的首选项目,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比值意义最大,F-PSA/PSA的比值小于25%者具有高风险的前列腺癌发生率,检出率可达95%。

(十)鼻咽癌
鼻咽癌在我国广东与广西发病率较高,症状不明显,常不易察觉,等到发现时已至晚期。

因此,早期诊断鼻咽癌显得至关重要。

EB病毒壳抗原IgA(EB-VCA-IgA)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IgA(EA-IgA)抗体是首选的TM。

(十一)甲状腺癌
CA19-9,降钙素,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各类甲状腺癌的阳性率。

(十二)胰腺癌
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易转移。

CA19-9是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胰腺癌CA19-9的阳性率可达80%以上。

常用的胰腺癌标志物组合为CA19-9,CEA,CA50,CA125。

(十三)垂体腺瘤
垂体泌乳素(PRL),ACTH、TSH、生长激素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注:#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表中数值为检测的敏感性。

TM不作为确诊的依据。

TM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动态观察疗效、随访肿瘤复发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TM联合检查对肿瘤高发区(如肝癌)和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进行普查、筛选,可提高阳性检出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同礼主编. 肿瘤特检诊断.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孙龙安, 李龙, 林钢. 医学特种检验实验室诊断.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3.Regee, Kohlberger P, V ogl FD, et al. Br J Cancr,1999,81(40):702
4.王建英.卵巢癌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医学妇产科,1999,26(4):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