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病患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病患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引言: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成为了关键。
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因其便捷和非侵入性而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并对其优劣进行评估,以提供医学界和患者更多有关该领域的知识。
一、免疫法免疫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
主要原理是使用特异性抗体与肿瘤标志物结合,通过染色、放射性同位素等手段来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好等优点。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见且经典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定量或半定量检测肿瘤标志物。
该方法基于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产生可量化信号这个原理,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范围。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通过标记荧光物质(如荧光素、硫醇染料等)的抗体与肿瘤标志物结合,然后利用激发和发射的特定波长来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反应和低成本等优势。
二、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率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
质谱法将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离子化并加以加速、分离和检测,其主要特点是快速性和高准确性。
1. 质谱-时间飞行仪(TOF-MS)TOF-MS是一种常见的质谱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样品中各种分子的离子质量信号,并通过信号强度图来识别肿瘤标志物。
TOF-M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高通量的优点。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LC-MS/MS结合了液相色谱技术和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混合样品中多个标志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较强的特异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三、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极反应和电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被广泛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质量小、成本低、响应时间快等优点。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ICP-MS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高分辨率质谱技术,主要利用样品中元素的质荷比来识别目标物质,并通过计算结果来定量。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与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与方法肿瘤标志物可以按其来源分为肿瘤细胞标志物和非肿瘤细胞标志物。
肿瘤细胞标志物是指只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非肿瘤细胞标志物是指在正常细胞中也存在,但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量增加的标志物,如铁蛋白、转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
肿瘤标志物还可以按其化学性质分为蛋白质标志物、糖类标志物、核酸标志物等。
其中,蛋白质标志物最为常见,如CEA、PSA、甲胎蛋白(AFP)等;糖类标志物包括CA125、CA19-9等;核酸标志物如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体液或组织中的表达量来判断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并非所有患者都会产生,也不是所有肿瘤都会产生相应的标志物,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标志物来诊断肿瘤。
肿瘤标志物的表达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分化程度、治疗方法等。
因此,同一肿瘤标志物在不同肿瘤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肿瘤中表达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法等。
1.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放射免疫印迹法(RIA)、荧光免疫测定法(FIA)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抗体-抗原反应原理进行的。
首先,制备与目标肿瘤标志物结构相似的抗原或抗体,然后将其标记上荧光素、酶或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物,通过与样本中的肿瘤标志物结合来检测其表达量。
2. 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等优点。
该方法基于化学荧光素或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与肿瘤标志物结合,产生化学发光信号,通过荧光计或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
化学发光法适用于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AFP、CEA、CA125、PSA等。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基本原则

一种含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主要由消化 道肿瘤细胞所分泌。
为胰腺癌的TM;肠癌、胆囊癌、胃癌、肝 癌和肺癌也可增高,但以胰腺癌增高更为明显, 阳性率达80%左右。 部分胆囊炎和肝硬化患者CA19-9也可能 升高。
CA19-9和CEA联合检测可增加对胰腺癌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可用于对胰腺癌的早 期筛查。
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
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 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 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它包括蛋 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 物等。 TM存在于肿瘤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 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 方法测定,且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 观察疗效、监测复发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 价值。
12 Β2 -微球蛋白:
表达在大多数有核细胞的表面,是HLA I 类抗原分子中的一条链。
β2 -微球蛋白的检测多用于证实多种血液系 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多发性 骨髓瘤,其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数量、生长速度、 预后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TM联合检测的常用组合(仅供参考)
1、肝癌:AFP+AFP异质体 2、食道鳞癌: CYFR21-1(细胞角蛋白19片断)
8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 白,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仅存在于正常或 肥大的前列腺癌组织中。 PSA是前列腺癌较特异的TM,阳性率达63 %以上,用于诊断前列腺癌、鉴别转移性癌的 来源,以及判断疗效和预后。在区别良性与恶 性前列腺疾病时测定游离PSA(f-PSA)与总 PSA(tPSA)的比率更有临床价值。
SF、β2-MG、IL-2R、TNF
ca199检测原理

ca199检测原理一、引言CA199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CA199水平来判断是否存在胰腺癌等恶性肿瘤。
本文将详细介绍CA199检测原理。
二、CA199的定义及特点1. CA199是什么?CA199全称为糖类抗原19-9,是一种人体内分泌的蛋白质,属于黏液型糖蛋白。
它主要由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合成,也可由其他组织合成。
2. CA199的特点(1)高度特异性:在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中CA199水平通常明显升高;(2)低度敏感性:在早期肿瘤阶段,血清中CA199水平可能不升高;(3)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其他疾病等均可能影响其水平。
三、CA199检测方法1. ELISA法ELISA法是最常用的CA199检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酶标记免疫吸附技术原理,通过特异性抗体与CA199结合,然后用酶标记的二抗与第一抗体结合,最后用底物检测酶标记物的活性。
此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2. 放射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CA199进行检测,其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CA199注入血液中,然后通过计数器检测其辐射强度。
此方法敏感度高但操作复杂且存在辐射危险。
3.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特异性抗体与CA199结合进行检测。
其原理是将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注入血液中,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组织中是否存在CA199。
此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四、CA199检测结果的解释1. CA199水平正常范围成人血清中正常CA199水平为0-37 U/ml。
2. CA199水平升高可能原因(1)胰腺癌:约80%的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升高;(2)胆管癌:约50%的胆管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升高;(3)其他肿瘤:如肝癌、结直肠癌等均可能导致CA199水平升高;(4)胰腺炎、胆道疾病等。
3. CA199水平降低可能原因(1)手术切除肿瘤后;(2)化疗、放疗等治疗后;(3)其他原因导致CA199合成减少或分解加快。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及常见问题分析

6400
信号值(MFI)
每个符号最多表示 33 个观测值。
8000
9600
11200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6.独特的抽样技术
CV%
25.0% 20.0% 15.0% 10.0%
5.0% 0.0%
0
抽样量与变异系数趋势图(理论抽样)
50
类风湿因子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可以特异性的识别自身IgG的Fc部分, 属于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形式为IgM RF(约占80%)及IgG RF。 RF产生原因有(1)人体IgG在物理因素下其抗原性发生变化持续刺激免疫 系统;(2)免疫功能紊乱;(3)遗传因素。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2).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干扰
三、常见问题答疑
Q5 有关于肿瘤标志物试剂盒组成问题
B液(PE标记抗体)
A液(反应缓冲液)
C液(微球混悬液)
D液 H液
96孔板 光盘
校准品
三、常见问题答疑 Q6 有关肿瘤标志物f-PSA临床意义的问题
解答:
患良性疾病 概率增加 患前列腺癌 概率增加
三、常见问题答疑 Q7 肿瘤标志物阳性意味着什么?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准确度、正确度、精密度
1.准确度 2.正确度 3.精密度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不精密度补充说明
95%置信区间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 试验方法和金标准比较2*2列联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相关性
三、常见问题答疑 Q3 有关肿瘤标志物试剂盒装量的问题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和常见问题分析讲义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5.反应过程简介
准备工作
恢复到室温、校准品复溶、重悬微球
第一步反应
A液 25ul+ 样本 10ul+ B液 37℃反应5min
第二步反应
+C液 25ul 37℃反应60min
终止反应
+D液 100ul 振荡混匀,读数,计算浓度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6.独特的抽样技术
100
150
200
250
300
抽样量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7.获得信号值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8.剂量反应曲线
样本2
样本1
Y5=b5x5+a5 Y4=b4x4+a4
Y3=b3x3+a3 Y2=b2x2+a2 Y1=b1x1+a1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核心反应原理
(3)HAAAs(HAMA)干扰 (human anti-animal antibodies,HAAAs)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和常 见问题分析
本次讲解内容
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常见问题答疑
背景
图 2009年中国部分市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数据引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
背景
•目前对肿瘤最有效的措施: 早发现,早治疗
图像诊断
• •
CT 核磁共振
• 免疫学指标 化学诊断 • 血清学
4.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组成
① 反应缓冲液(A液):1瓶,2.5ml/瓶。 ② PE标记混合抗体溶液(B液):1瓶,2.5ml/瓶。 ③ 校准品:6瓶,0.2ml/瓶,分别为:CAL1-CAL6。 ④ 微球混悬液(C液):1瓶,2.5ml/瓶。 ⑤ 终止液(D液):1瓶,15ml/瓶。 ⑥ AFP HOOK 指示微球溶液(H液):1瓶,250ul/瓶。(仅限含AFP指标) ⑦ 说明书:1份。 ⑧ 封板纸:2张。 ⑨ 96孔反应板:1块。 ⑩ 光盘(读数模板+计算模板)
检验科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检验科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测定人体内特定蛋白质、酶或其他相关物质的浓度或活性水平来筛查、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方法。
在检验科中,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以提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一、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抗肿瘤细胞的抗体原理,通过测定血液或体液中特定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程度来确定肿瘤标志物是否存在。
常用的免疫测定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免疫荧光法等。
二、核酸检测法核酸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检测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变化来判断肿瘤存在与否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检测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技术等。
相比于其他方法,核酸检测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诊断结果。
三、蛋白质质谱法蛋白质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体液中蛋白质的质谱图谱来鉴定和定量肿瘤标志物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样本前处理、质谱分析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进行。
蛋白质质谱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筛查。
四、细胞生物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增殖、分化以及遗传学变化来确定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的方法。
常用的细胞生物学方法包括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等。
细胞生物学方法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疾病的进展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五、图像学检测法图像学检测法是一种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形态学变化的方法。
常见的图像学检测法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
六、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激光和电子学技术来检测和分析肿瘤细胞的多参数数据的方法。
ctdna检测原理

ctdna检测原理CTDNA检测原理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TDNA(循环肿瘤DNA)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标志物,具有无创、方便、敏感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CTDNA检测的原理。
一、CTDNA检测的基本原理CTDNA是肿瘤细胞在血液中释放的一种DNA片段,它能够携带肿瘤细胞的突变信息。
CTDNA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取血液中的游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检测其中的突变位点,从而间接地得知肿瘤细胞的存在和突变情况。
二、CTDNA的分离与富集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低,通常只占总血浆DNA的1%以下,因此需要进行分离与富集。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尺寸选择、亲和纯化、电泳分离等。
其中,尺寸选择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尺寸选择柱或离心管,将大分子DNA和蛋白质去除,留下较短的CTDNA片段。
三、CTDNA的突变检测CTDNA检测的核心是突变检测,即寻找CTDNA中的突变位点。
突变位点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包括高通量测序、数字PCR、ARMS-PCR等。
其中,高通量测序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同时检测多个位点的突变情况,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
四、CTDNA的结果分析CTDNA检测的结果通常以突变的存在与否、突变的频率等形式呈现。
根据突变的情况,可以判断肿瘤的存在、肿瘤的类型、肿瘤的突变负荷等信息。
此外,CTDNA检测还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的评估。
五、CTDNA的应用前景CTDNA检测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敏感度高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早期肿瘤筛查,帮助发现肿瘤患者,提高早期诊断率;可以用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根据突变位点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还可以用于肿瘤的监测和预后评估,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CTDNA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如无创、方便、敏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
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
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
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几乎100%;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
肿瘤诊断三大支柱是图像诊断(包括B超、CT、核磁共振)、化学诊断(血清学和免疫学)及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而后两者均以肿瘤标志为主要或辅助观察指标。
当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在检测技术上,它将生物化学、核医学、免疫学、细胞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检测的项目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肿瘤发生和发展机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肿瘤标志物除用于肿瘤诊断外,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及以其为靶,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肿瘤标志学已成为肿瘤学中一个重要的新学科、新领域。
肿瘤标志(Tumour Markers)是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次年在英国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被大家确认,并开始引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由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与肿瘤的形成、发生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胞膜上或体液中,进入到血液或其他体液或组织中,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血液或体液或组织中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肿瘤标志物分类
目前肿瘤标志物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命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可分为:
(1)肿瘤抗原
肿瘤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CD系列。
肿瘤增殖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CNA/Cyclin)、DNA多聚酶(DNA-pol)、Ki-67核抗原、Ki-S1核抗原。
(2)糖类抗原CA19-9、CA125、CA50、CA724、CA15-3、CA242、SCC。
(3)酶和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胃蛋白酶原I、II(PG I、II)。
(4)激素和异位激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降钙素。
(5)蛋白类角蛋白(Keratin上皮来源肿瘤):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膀胱癌抗原(UBC)。
核基质蛋白22(NMP22) 、DR70(是一种环形结构大分子蛋白质)。
β2-微球蛋白。
本周氏蛋白。
(6)肿瘤相关病毒EBV与鼻咽癌有关,HPV与宫颈癌有关,HBV与肝癌有关,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与成人白血病有关等。
(7)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由于一些肿瘤中都有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异常表达,因而是较佳的广谱肿瘤分子标志。
1)癌基因与相关肿瘤
ras家族(P21)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肝癌、肾癌、膀胱癌、肺癌、白血病等
C-erbB2(HER-2/ neu)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等
C-myc 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睾丸癌等
C-met 肝癌、胃肠癌、甲状腺癌、肾癌、脑瘤等
mdm-2 软组织肉瘤
bcr-abl融合基因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
Ph1 t(9,22)易位白血病
EGF 对肿瘤有促进生长作用
EGFR 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食管癌、肝癌等
TGF-a 乳腺癌、肝癌等
2)抗癌基因与相关肿瘤
Rb 视网膜母细胞瘤、骨肉瘤、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
P53 肺癌、消化道癌、乳腺癌、骨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等
APC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癌、胃癌、肺癌等
FAP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癌
DCC 大肠癌、胃癌
NF1 神经纤维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WT1 Wilms肾瘤
MTS1(P16基因)肺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白血病等
FHIT 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肺癌、肝癌、头颈癌、乳腺癌、胰腺癌等3)转移相关基因
nm23 转移抑制基因,与肿瘤转移和预后呈负相关。
CD44 表达增加,促进转移。
组织蛋白酶D(chth-D) 在癌浸润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
4)凋亡相关基因
bcl-2 抑制细胞凋亡。
可作为抗癌药物敏感性及预后指标。
Fas 属于TNF家族,该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后促进细胞凋亡。
5)多药耐药性(MDR)基因
P-糖蛋白(P-gp)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
肺耐药蛋白(LRP)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
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同一个标志物可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如可以从血清学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EA或P-gp等,也可以用FCM或RT-PCR来检测。
血清学水平:除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联免疫分析(ELISA)外,目前在国内主要有三类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对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具有快速、准确、半定量。
可检测AFP、CEA、CA19-9、CA72-4、CA125、CA15-3、NSE、Cyfra21-1、PSA、f- PSA等。
组织学水平: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组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它将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同组织病理学制片方法巧妙结合在一起,在组织细胞原位显示某些化学成分和特定基因片段。
常规标本中约5%~15%疑难病例或恶性肿瘤需采用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和预后分析。
Porter D利用mRNA原位杂交检测细胞水平基因表达,在组织芯片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房导管原位癌和浸润癌病理学特征和临床意义。
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定量测定组织切片上肿瘤细胞DNA含量和形态学分析,对判断肿瘤恶性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细胞学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是利用FCM对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某些功能进行定量检测,并利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对特定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和分选的先进技术方法。
检测白血病和淋巴瘤标记物(CD系列)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用FCM检测恶性肿瘤细胞的P-gp可为临床选择化疗药物提供依据;我们用FCM检测消化道肿瘤外周血CD44水平。
电镜: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原位杂交电镜技术。
分子学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是一种极为简单、敏感、高效、特异和快速的能在体外进行扩增DNA 的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的主要标记基因有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和20(CK20mRNA)用于上皮性恶性肿瘤;癌胚抗原(CEAmRNA)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CEA分泌性肿瘤;甲胎蛋白( AFPmRNA)用于肝细胞癌微转移的检测。
生物芯片分析系统:①基因芯片。
我们做了卵巢癌和食管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工作。
Zhu G报道用显微切割和芯片技术结合分析乳房癌不同部位肿瘤细胞之间基因表达差异。
②组织芯片。
组织芯片可以帮助节省试剂、人力和费用。
过去分析一个肿瘤的试剂量现在可以分析高达数百个甚至1000个肿瘤,而且是在同一张切片上同时进行。
③蛋白芯片。
为多标志联合检测提供了理想的工具,英国RANDOX公司已经在全球同时推出的包含8种肿瘤标志的蛋白芯片。
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
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
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
作者笔下的她原来是一个芳华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过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