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轮胎钢丝圈和胎圈钢丝的发展变化

合集下载

轮胎发展史

轮胎发展史

1987年 1994年
车轮的发展轮胎的发展简史来自1493 – 1495年 1770年 1835年 1839年 1888年 1900年 1905年 1912年 1931年 1938年 1942年 1947年 1948年 1955年 哥伦布发现橡胶 J.PRIESTIEY(英国)发明了橡皮 发明了实心轮胎 查尔斯· 固特异(美国)发明橡胶的硫化法 英国邓录普公司开发充气自行车胎 使用棉帘线 在胎圈部位使用钢丝 美国使用碳黑作为补强剂 美国DUPONT公司成功地将合成橡胶用于工业化生产 使用人造丝帘子布(RAYON CORD) 使用尼龙帘子布(NYLON CORD) B.F.GOOD RICH公司(美)发明了无内胎轮胎 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子午线轮胎 美国发明合成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
轮胎的发展简史
1963年 1971年 1979年 1983年 1983年 使用涤纶帘子布(POLYESTER)。 皮列里公司开发VR轿车胎(V-240Km/Hr)。 费尔斯通公司开发微型备用胎。 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飞机子午线轮胎。 普利司通轿车轮胎的新断面设计理论RCOT 发表。 --行驶中的优化断面设计理论,通过高效利用充 气压力,解决了乘坐舒适性与转向稳定性之间的 不兼容的难题。 普利司通货车及客车轮胎的断面设计理论TCOT 诞生。--通过断面的改变实现高性能。 普利司通波形带束层研制成功并应用于超低断面 轮胎的生产。 --新结构抑制了带束层中产生的应变,提高了耐 久性。
轮胎的基本知识
初级
关于轮胎
在福克斯特的字典中,关于轮胎的解释是: 1)车轮的轮圈(外缘),特别是指蒸汽机车的钢制 外缘 2)自行车、汽车车轮外周的橡胶缓冲层
关于轮胎
◆轮胎在英语中有两种拼法,即为TYRE和TIRE。在 英国以前两种写法都通用,17世纪以后TIRE成为 主流,充气轮胎的出现使得TYPE复活了,现在, 英语系国家主要使用TYPE,而美国使用TIRE ◆轮胎在世界各地的说法各不相同,在德国称为 “REIFEN”(轮子),在法国称为“PNEN”(充气轮 胎),在中国称为“轮胎”

我国胎圈钢丝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胎圈钢丝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胎圈钢丝行业概况研究(一)行业发展概况1、轮胎行业概况(1)轮胎行业简介世界轮胎工业发展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作为汽车工业的上游行业,轮胎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持续发展,新车市场的发展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为轮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世界轮胎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高度发达的产业,并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世界轮胎行业高度集中度,根据美国《轮胎商业》统计的2016 年度全球轮胎75 强排行榜,销售额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有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和大陆4 家,2015 年合计销售额717.55 亿美元,占全球轮胎销售额1,601.35 亿美元的44.81%。

这些主要厂商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引领着世界轮胎行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轮胎工业发展迅速。

在1950 年前,轮胎年产量不足3 万条;到1980 年,轮胎产量已达到1,146 万条;2005 年,中国轮胎产量达到2.5 亿条,超过美国的2.28 亿条,成为世界第一轮胎生产大国。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轮胎最大的消耗国,也是最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在逐年上升。

2006 年全球轮胎75 强排名中,中国大陆有17 家企业上榜;2016 年度全球轮胎75 强排名中,中国大陆有30 家企业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中策橡胶位列第10 名。

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轮胎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 年9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轮胎产业政策”,“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组织结构;引导生产企业集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鼓励轮胎生产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从产品调整、技术政策、配套条件建设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我国轮胎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增强,产学研合作愈发活跃。

车轮轮毂的发展历程

车轮轮毂的发展历程

车轮轮毂的发展历程车轮轮毂作为汽车重要的部件之一,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演进,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下面将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车轮轮毂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车轮轮毂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当时的车轮轮毂由木头制成,具有简单的圆盘形状,中间有一个轴孔,方便将车轮与车辆连接起来。

这种车轮轮毂虽然简单,但对于古代人类而言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它提高了人类运输工具的效率和移动能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车轮轮毂开始使用金属材料制作。

在19世纪末,铸铁被广泛应用于车轮轮毂的制造,提高了车轮轮毂的强度和耐用性。

不过,这种车轮轮毂的重量较大,对于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轮轮毂的设计开始注重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铸铝轮毂的出现解决了重量问题,同时增加了车辆的稳定性。

在20世纪30年代,铸轮开始在高级汽车上使用,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20世纪50年代,钢制车轮轮毂开始普及,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用性,成为大多数车辆的首选。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合金轮毂的问世,车轮轮毂的设计达到了新的高度。

合金轮毂采用轻质金属制作,具有更高的强度、优异的外观和耐腐蚀性能,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车轮轮毂材料。

同时,合金轮毂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改善,能够减少风阻,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工艺的不断完善,车轮轮毂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使得车轮轮毂更加轻量化,同时具有卓越的强度和刚性。

新型合金材料的出现也使得车轮轮毂的抗冲击性能得到提高,节约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除了材料的改进,车轮轮毂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独特。

很多汽车制造商开始注重车轮轮毂的造型和纹理,以提高车辆的外观和品牌形象。

同时,一些高端和运动汽车使用的车轮轮毂还配备了智能感应技术,能够监测轮胎的状况和气压,提高行车安全性。

总的来说,车轮轮毂作为汽车重要的部件,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最早的木制轮毂到现代的合金和碳纤维轮毂,不断提升了车轮轮毂的强度、耐用性和外观性能。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国内外轮胎行业发展现状(1)国际轮胎市场现状①轮胎市场持续增长,世界轮胎工业重心正逐步向亚洲转移全球轮胎市场除2021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短暂回调外,过去几年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据2021年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21年全球轮胎市场销售额为1,870亿美元,2021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5%。

轮胎工业属于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相比之下亚洲地区具有低成本、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且亚洲地区在轮胎产业链上的原料供应、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等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全球轮胎工业的重心和投资正向亚洲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转移的重点之一。

总部所在地在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7.46%提高到2021年的18.64%,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地区轮胎制造业仍将保持增长。

2021年世界轮胎制造商,按总部所在地计算的销售收入分布图如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②轮胎行业集中度较高据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21年世界轮胎75强排名(根据所统计企业2021年度与轮胎制造有关的轮胎销售额进行排名)前三位的日本普利司通、法国米其林、美国固特异的销售额合计达到705.21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37.71%;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商销售额合计达到1,177.31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62.96%,虽然近几年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占比有所下降,但由于轮胎行业固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预见未来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趋势将会持续,轮胎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③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轮胎市场竞争的重点受美国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期,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由此带动的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该区域正逐步成为全球轮胎市场竞争的重点。

轮胎工业用钢丝帘线现状与发展_二_

轮胎工业用钢丝帘线现状与发展_二_

结构
7 ×7 ×0. 23 3 ×5 ×0. 38HE 7 ×7 ×0. 35 7 ×( 3 + 9 ×0245) + 0. 2
断面形状 六角 三角 六角 六角
7 ×( 3 + 9 + 15 ×0. 175) + 0. 2
六角
7 ×( 3 + 9 + 15 ×0. 245) + 0. 245 六角
表 6 工程子午线轮胎用钢丝帘线
损耗都很大 。 4. 钢丝帘线容易锈蚀 ,在整个生产 、储存和
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湿气侵入 ,远离水分 ,并保持 一定的温湿度 。钢丝帘线表面为鲜艳金黄色 , 一旦变为淡黄色即说明已开始氧化 ,出现黑色 斑点即是锈蚀的开始 。水分不仅促进氧化 ,更 重要的是影响粘结 ,造成钢丝帘线与橡胶材料 粘结力明显下降 。因此 ,钢丝帘线要密封包装 , 保存 、运输中不能破损 ,打开包装后立即限时在 最短时间内用完 。
55 ( S) 5 ( Z)
3. 3 轮胎胎圈用钢丝帘线 1. 子午线轮胎胎圈部位承受的压力较之斜交
轮胎大一倍 ,因此该部位需要特殊补强 。对于载
重子午线轮胎来说 ,通常要用钢丝帘线制成补强 层 ,其强力略低于带束层 , 在 800 ~1100N 左右 (见表 7) 。
结构 3 ×0. 17 + 7 ×0. 20 + 0. 15 3 + 8 ×0. 215 + 0. 15
断面形状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表 5 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用钢丝帘线
钢材级别 NT NT NT NT HT HT HT HT
帘线直径 /mm 1. 04 1. 38 1. 34 1. 62 1. 02 1. 09 0. 92 1. 15

车轮的发展史

车轮的发展史

汽车认识窓的发展史汽车认识任务描述了解车轮的诞生及发展汽车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车轮的发明及演变;2.了解世界著名的车轮品牌及厂家。

汽车认识车轮的发展史早期的汽车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车轮,汽车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驶条件不好,尽管汽车行驶速度不高,但还是颠簸得厉害。

有位海军上校对乘坐早期汽车的感受如下追述:“是我初次尝试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

1886年,我乘坐铁轮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花岗石路上行驶,车子的剧烈颠簸使我联想到药水瓶上的说明一一服前摇匀”。

(2_3_4_2_1车轮的发展史)第一个空心轮子是1845年英国人罗伯特•汤姆逊发明的,他提出用压缩空气充入弹性囊,以缓和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

尽管当时的轮胎是用皮革和涂胶帆布制成,然而这种轮胎已经显示出滚动阻力小的优点。

根据这一原理,1888年约翰•和录普制成了橡胶空心轮胎,随后托马斯又薊蓬了壽看呂门开关的橡胶空心轮胎,可惜的是因为内层没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宽。

橡胶轮胎的出现是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提到橡胶,人们自然会想到橡胶之父查尔斯•古德伊尔。

1834年,他受焦炭炼钢的启发,开始进行软橡胶硬化的试验o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硫化橡胶受热时不发粘而且弹性好,于是硬化橡胶诞生了,橡胶轮胎制造业从此也应运而生。

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行驶中可以节省燃料,而被誉为轮胎工业的革命。

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 发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 的,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虽有 胎面胶而无花纹。

直到1908年至1912年间,轮 胎才有了显著的变化,即胎面胶上有了提高使 用性能的花纹,从而开拓了轮胎胎面花纹的历 史,并增加了轮胎的断面宽度,允许采用较低 的内压,以保证获得较好的缓冲性能。

1892 年英国的伯莉蠢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矗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 品种外,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

胎圈钢丝及其生产工艺发展

胎圈钢丝及其生产工艺发展
于零 , 而达 到 每 根钢 丝 均匀 承 受 作用 力 ; 之 , 从 反
粘合 性 能 的提 高 主 要 通过 镀 层 成 分 、 层厚 度 和 镀
维骨架材料 主要有棉 帘线 、 璃丝 帘线 、 玻 人造 丝帘
线、 聚酯 帘线和锦纶 帘线 。 目前 , 帘线和玻璃 丝 棉
帘线 已不用 或很少用 , 而主要采 用人造 丝帘线 、 聚
酯 帘线和锦 纶 帘线 。金属 骨 架材 料 品 种较 多 , 橡 胶制 品企业根 据产 品不 同 , 择 的金 属骨 架 材料 选 也不一 样 。用量 比较大 的金属骨架 材料有 胎圈钢 丝( 包括 冷拉胎 圈钢丝 和回火胎 圈钢 丝 , 冷拉 胎 圈 钢丝基本 处 于 淘 汰 边缘 ) 钢 丝 帘线 和 胶 管 钢 丝 、 等 。金属骨架 材 料 的使 用 比例 和用 量越 来 越 大 , 使用 范 围也越来 越广 。 本 文主要介 绍胎 圈钢丝及其 生产工 艺的现状 和发展 趋势 。 1 胎 圈钢 丝的发展 较早生 产胎圈钢 丝的有 比利时 贝卡尔特 和韩
58 8




21 0 0年第 3 卷 O
胎 圈钢 丝 及 其 生产 工 艺 发 展
周黄 山 , 江伟 , 张 曹小峰 , 汤 为
( 海 天懋 集 团 技 术 中心 , 上 上海 210) 0 4 5
摘 要 : 绍 胎 圈 钢 丝及 其 生 产 工艺 的现 状 和发 展 趋 势 。胎 圈钢 丝 正从 较 细 规 格 、 介 单一 品种 向 粗 规格 、 品 种 发展 , 多
国高丽制钢 等公司 。我国于 2 0世纪 7 o年代初 开
始研发胎 圈钢丝 , 当时 胎 圈钢丝 生 产技 术 不够 成 熟, 再加 上国际技术 壁垒严 重 , 导致 我 国胎 圈钢丝

胎圈钢丝的变化与发展

胎圈钢丝的变化与发展
m m
2世纪 9 0 o年 代 初 制 定 G 4 5- 9 B 140- 3标 准 , 该
标准 中 只 有 . 6m 3 O1 0m 3 种 产 品 规 格 , 9 n 和 . n 两 而 引 进 子 午 胎 技 术 需 要 的 1 4 F、 .5m n和 . 2m n O1 5 l
并 研 制 的 是 13 3回火 胎 圈 钢 丝 , 别 是 当 我 .0mn 特
国 引 进 了多 条 子 午 胎 生 产 技 术 后 , 胎 圈 钢 丝 品 种 对
规 格 上 的认 识 更 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楚 , 打 破 胎 圈 钢 丝 品 种 单 一 、 对 研 制新品种规格 的要求更为强烈 。
胎 圈 钢 丝 进 行 了 专 题 研 究 和 攻 关 , 对 国 外 产 在
( 京 首 创 轮 胎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10 8 ) 北 0 0 5
胎 圈 钢 丝 是 制 造 轮 胎 的 主 要 原 材 料 之 一 。 19 95 年 全 国轮 胎 总 产量 为 6 10万 套 , 中 子 午 胎 为 7 6 0 其 3 万套 , 轮胎 总量 的 1 占 2% ;OO年 全 国 轮 胎 总 产 量 2O
维普资讯
第 2卷 8
V0 . 8 】2
第4 期
N 4 o.

Se 1 te

Wi r e


20 年 8 月 02
Au u t gs 20 02
Pou t r d cs
胎 圈 钢 丝 的 变 化 与 发 展
刘 燕 生 温 科 万淑 霞
其 中 轿 车 和 轻 卡 胎 使 用 O 9 n, 重 胎 分 别 使 用 0.6m 3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轮胎钢丝圈和胎圈钢丝的发展变化罗之祥,魏 丽(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 100143) 摘要:通过对国(境)外轮胎剖析分析其轮胎钢丝圈和胎圈钢丝的发展变化。

分析表明,国外载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形状主要为六角形(轻载多为矩形或圆形),钢丝直径在1.2~1.6mm 之间,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多达到2000MPa 以上,断裂伸长率大于5%;轿车子午线轮胎钢丝圈多为矩形,钢丝直径为0.90~1.00mm ,抗拉强度也可达到2000MPa 以上;国外斜交轮胎胎圈钢丝性能已与子午线轮胎没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轮胎;钢丝圈;胎圈钢丝 中图分类号:TQ330.38+9;TQ3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8171(2008)0820470203作者简介:罗之祥(19562),男,四川巴中人,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钢丝骨架材料性能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自1986年以来,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已组织了13次国(境)外轮胎的剖析工作。

国外子午线轮胎开发起步较早、研究较深入,通过对国(境)外轮胎的原材料、配方、结构和成品性能的全面剖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境)外轮胎公司在轮胎设计、制造以及原材料使用方面的最新技术动向。

作为轮胎主要组成部分的钢丝圈以及构成它的主要成分钢丝也是国(境)外轮胎剖析工作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本文根据1990年以后历次国(境)外轮胎剖析结果,对国(境)外主要轮胎公司在钢丝圈以及胎圈钢丝使用方面的情况做一些探讨,希望对国内轮胎行业掌握钢丝圈结构及胎圈钢丝的发展动向有所帮助。

1 载重子午线轮胎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轻载轮胎)是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国(境)外轮胎剖析工作的重点对象。

近20年来共剖析了9家公司十几个规格的载重子午线轮胎,并重点对某些公司的规格进行了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对国(境)外轮胎的剖析,发现载重子午线轮胎在钢丝圈及胎圈钢丝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表1 历年剖析的各公司载重和轻载子午线轮胎规格年 份公司代号轮胎规格1990P9.00R20(半钢)P 9.00R20Z 9.00R20M 9.00R201992B 6.50R16B 11.00R201994M 7.00R15M 11R22.51995G L T225/75R16G 295/80R22.51996B 31×10.5R15K 11R22.51998M 6.50R16M 9.00R201999B 8.5R17.5P 315/80R22.5D 385/65R22.5Y 385/65R22.52001Y 205/80R17.5C 255/70R22.52002Y 265/70R19.5Y 11R24.5B 11.00R202004Y 8.25R16M 12.00R202005Y 8.25R16M 12.00R202007M 245/70R17.5C425/65R22.5111 钢丝圈形状从国(境)外轮胎剖析情况看,国外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钢丝圈形状主要为六角形(包括扁六角形和斜六角形),少量为矩形或其它形状。

轻载轮074轮 胎 工 业 2008年第28卷第8期胎的钢丝圈形状基本采用圆形、U型或矩形。

1.2 胎圈钢丝结构通过剖析国(境)外轮胎发现,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钢丝的直径始终在1.2~1.6mm之间。

有的厂家使用了横截面为矩形的钢丝(如1994年剖析的M公司的11R22.5规格轮胎和1999年剖析的P公司的315/80R22.5规格轮胎)。

我国载重子午线轮胎早期使用直径1.0mm 的胎圈钢丝,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胎圈钢丝直径逐步增大,目前保持在1.6mm左右。

胎圈钢丝表面镀层基本为青铜,尽管有使用黄铜镀层胎圈钢丝的报道,标准中也规定可以使用黄铜镀层,但在实际剖析中还没有发现。

在M公司的横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钢丝圈中,钢丝表面均采取镀锌处理,它可以很好地防止钢丝的锈蚀,但需解决好粘合问题。

1.3 胎圈钢丝性能与胎体钢丝帘线相比,胎圈钢丝由于截面积较大且在镀铜前要进行回火处理(回火钢丝),以达到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因此抗拉强度低于帘线钢丝。

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一般在1800M Pa左右,通常情况下,随着钢丝直径的增大,抗拉强度还会相应降低。

我国胎圈钢丝标准规定直径1mm的胎圈钢丝抗拉强度不得低于1800M Pa。

通过对国(境)外9个公司20余个规格的载重子午线轮胎(包括轻载轮胎)的剖析可以看到,外国轮胎公司所使用的胎圈钢丝性能非常好,直径大于1.3mm、抗拉强度2000MPa以上的钢丝很常见,且断裂伸长率都大于5%。

例如,1990年剖析的P 公司的9.00R20规格半钢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分别使用了Φ1.6和Φ1.3mm的胎圈钢丝,抗拉强度分别为2016和2026M Pa,断裂伸长率均超过8%。

1995年剖析的G公司的L T225/75R16规格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和295/80R22.5规格载重子午线轮胎,二者使用的Φ1.3mm的胎圈钢丝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212.5和2278.9M 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4%和6.2%。

1999年剖析的D公司和Y公司的385/65R22.5规格载重子午线轮胎都使用Φ1.5mm的胎圈钢丝,抗拉强度都超过了2000M Pa,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7.7%和7.4%,均为高伸长钢丝。

从国(境)外载重子午线轮胎的剖析结果还可以看到,国外轮胎的胎圈钢丝强度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逐步发展过程。

例如,B公司1992年在11.00R20规格轮胎中所用的Φ1.55mm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为1781.7MPa,1999年在8.5R17.5规格轮胎中使用的Φ1.60mm胎圈钢丝抗拉强度为1886.4M Pa,到2002年在11.00R20规格轮胎中所用的Φ1.55mm胎圈钢丝抗拉强度已达到2038.7M Pa。

2 轿车轮胎对国(境)外轿车子午线轮胎剖析是从1992年开始的。

表2示出的是历年国(境)外轮胎剖析的轿车子午线轮胎规格,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轿车子午线轮胎在钢丝圈及胎圈钢丝的使用有进一步了解。

表2 历年剖析的各公司轿车轮胎规格年 份公司代号轮胎规格1992B175/70R13B185/80R14 1994M195/65R14M205/65R15 1995G195/70SR14G205/55VR15G225/60R16 1996K195/60HR14K195/65HR15 1998M205/60HR151999C225/50R162001P205/45R16P225/60ZR16 2002P225/45R17M225/45R17C225/45R17B225/45R17 2004P275/35ZR19B255/45ZR18 2005P275/35ZR19B255/45ZR18 2007M255/35ZR18M235/50ZR182.1 钢丝圈形状轿车子午线轮胎由于尺寸及载荷相对较小,因此钢丝圈的形状也比较简单,通常以矩形为主。

大规格轿车子午线轮胎如275/35ZR19也有使用六角形钢丝圈的情况。

M公司的轿车子午线轮174罗之祥等.国外轮胎钢丝圈和胎圈钢丝的发展变化胎使用圆形钢丝圈的情况较多。

2007年剖析的M公司的轿车子午线轮胎发现,它的钢丝圈使用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胎圈钢丝,而是钢丝帘线,其钢丝圈几层钢丝帘线构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2.2 胎圈钢丝结构轿车子午线轮胎由于载荷相对较小,速度快,因此胎圈钢丝一般选择直径较小的。

从对国(境)外轿车子午线轮胎的剖析看,轿车子午线轮胎多使用Φ0.90~1.00mm的胎圈钢丝。

2002年以后剖析的大规格轿车子午线轮胎多使用Φ1.26 mm左右的胎圈钢丝。

第13次(2007年报告)国(境)外轮胎剖析时看到,M公司的轮胎所使用的已经不是胎圈钢丝而代之以钢丝帘线。

这与其近年来轮胎加工工艺的改进是分不开的。

2.3 胎圈钢丝性能与载重子午线轮胎相同,所剖析的6个国(境)外公司18个规格轿车子午线轮胎钢丝圈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性能很好的胎圈钢丝。

不仅小直径胎圈钢丝(Φ1.00mm以下)的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 以上,大规格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也都在2000 MPa以上,且性能不断提高。

如1994年M公司的195/65R14规格轮胎使用的Φ1.3mm胎圈钢丝抗拉强度达到2077.4MPa,断裂伸长率为2.8%。

1998年M公司205/60HR15规格轮胎使用的Φ1.35mm胎圈钢丝抗拉强度达到2112.7MPa,断裂伸长率达到6.5%。

2007年M公司255/35ZR18规格轮胎使用钢丝帘线作胎圈钢丝,其强度也达到了2166.1M Pa,这个强度对于钢丝帘线来说也许不算高,但作为胎圈钢丝已经很高,不过由于其是钢丝帘线,因此断裂伸长率较小,只有3.0%。

3 斜交轮胎考虑到我国斜交轮胎还有一定的市场,国内还有许多轮胎企业进行斜交轮胎生产。

为满足这些轮胎企业了解国外斜交轮胎技术发展状况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将斜交轮胎列为我院国(境)外轮胎剖析工作的研究对象。

由于欧美国家已很少或不生产斜交轮胎,因此解剖轮胎的生产厂家主要来自亚洲。

表3示出的是历年剖析的各公司斜交轮胎规格。

表3 历年剖析的各公司斜交轮胎规格年 份公司代号轮胎规格1996CS9.00-20B11.00-20 1998CS9.00-20GT10.00-20 1999CS12.00-20S10.00-20 2001CS11.00-20S9.00-202002GT11.00-20H11.00-20 2004K12.00-20MR12.00-20 2005K12.00-20MR12.00-20 2007MR10.00-20CS10.00-20 通过对国(境)外斜交轮胎的剖析可以看到,这些轮胎一律采用双钢丝圈结构,钢丝圈的形状均为矩形,不同厂家、不同规格轮胎的钢丝圈使用的钢丝根数不同。

在胎圈钢丝的规格方面,厂家选用的胎圈钢丝直径都在1.00mm左右,胎圈钢丝质量也不断提高。

例如,1996年CS公司9.00 -20规格轮胎所使用的Φ1.00mm胎圈钢丝抗拉强度只有1601.2MPa,断裂伸长率只有3.0%,这样的产品质量尚达不到当时我国胎圈钢丝标准(G B/T14450-1993《胎圈用钢丝》)中冷拉钢丝的技术指标(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

1999年剖析的CS公司12.00-20规格轮胎仍然使用Φ1.00mm胎圈钢丝,而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已达到1841.4M Pa,断裂伸长率达到6.6%。

2000年以后剖析的所有斜交轮胎胎圈钢丝的抗拉强度均达到2000M Pa左右,断裂伸长率基本超过5.0%。

这说明国外公司在斜交轮胎胎圈钢丝的使用上与子午线轮胎没有很大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