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知识要点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2)、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3)、知道树立和增强在自信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2)、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3)、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2)、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3)、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自信的含义;2、自卑和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3、如何矫正自负者和自卑者的心理。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搜集相关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信一族一、故事导入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人得第一,也有人会得最后一名,名次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一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成功的秘密呢?《张小东的故事》高三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模拟考试结束了,张小东考得很差,是班里的最后一名,他很痛心。
这次考试失败了,张小东问自己,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自己是不是和大学无缘了呢?是不是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呢?为了激励自己,他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开始写下:我能行!⑴、学好语文,我能行!⑵、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⑶、帮助同学,我能行!⑷、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能行!⑸、帮妈妈做家务,我能行!⑹、……张小东发现自己能行。
他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
他充满信心地参加了2002年全国高考。
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是140分,高考总分708分,不仅成为他们班里、他们年级高考成绩第一名,而且成为全省理科状元。
创造了一个“奇迹”!张小东进入大学后发现同学的分数都没有自己高,开始瞧不起别人。
可是,在大学里,张小东却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参加书法比赛失败,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张小东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1、什么是自信?(定义/含义)P20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是“我能行”的态度。
2、自信的表现?P20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尊自信的积极作用:自尊自信使人不断进步;催人自强不息;使人品德高尚。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5、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特点(区别)是什么?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①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②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③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6.什么是自负?什么是自卑?自负与自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P21答:(1)自负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质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2)自卑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消极的心态。
(3)二者的主要区别自负行为表现①自视过高,瞧不起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②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③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自卑行为表现①自己轻视自己,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进而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低人一等。
②把困难想像得过于严重,常处于孤僻、悲观的状态,易自暴自弃。
③严重者会轻生。
7.自负与自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P23答:自负不同于自信。
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8.自负与自卑这“一对孪生子”为什么远离成功?①自负者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
②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
扬起自信的风帆知识点总结

扬起自信的风帆知识点总结扬起自信的风帆学问点一:我能行1、什么是自信?A坚信自己行, 是一种信念, 也是一种力气。
一句我能行, 表达了坚信自己、必定胜利的看法。
B自信是人对自身力气确实信, 深信自己必须能做成某件事, 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详细表现在思想上坚信我能行, 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分在哪里?A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B自卑的人不坚信自身的潜力, 轻视自己, 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实力, 即使可以做得很好, 也不敢尝试;C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得, 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 看不起别人, 自以为是。
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 追求的目标根本不行能到达。
D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 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 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 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4、自信的作用?A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 使我们可以主动、踊跃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安静, 沉着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B自信是胜利之基。
C自信者乐观、新奇与专注, 有目标, 注意行动, 体验过程, 所以他们可以削减外界的干扰,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最快、最好地到达成功的终点。
D自信恒久是精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 恒久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看法, 恒久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气。
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珍贵的财产。
5、如何矫正自卑、自负心理?A正确相识和评价自己, 既看到自己的优点, 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
B学会与人同等相处, 客观地对待自己与他人, 放开心扉, 虚心学习, 总结经历不断进步。
扬起自信的风帆学问点二:自信是胜利的基石1、自卑和自负者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为什么都会远离胜利?A自卑与自负是一对孪生子, 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都会远离胜利。
B自负者的追求所以势必失败, 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起先就是虚假的。
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心情高涨, 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懊丧、颓废, 从而走向自卑。
第二课扬起自信

第一框 “我能行”
导学目标
• 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 了解自信与自卑和自负的区别,以及它
们与成功 的关系。 • 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
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树立和增强自信。
导学重点
• 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导学难点
• 自卑和自负是自信的误区。
定向自学
• 通读课文,完成下面自学内容。 • 1.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
的态度。 • 2.自信是 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
己 一定能做成某件事 ,实现 。 所追求的目标 • 3.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 虚假的 ,追求的
目标 根本不可能达到 。
• 4.自卑的人 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 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 5.自负的人 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看 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 6. 自信 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 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并使我们保持 心情宁静 ,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当堂检学
• 1、下列能够体现自信的名言是( A) •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
傲骨 • 2、小青在日记里写道:“欣赏别பைடு நூலகம்的时候,一切都
• 假如你是她的好朋友,建议她从哪些方 面矫正自己?
在思想上相信、行为上表现、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好;审视自己的时候,总是很糟。”小青的这种心态 属于(D ) • A、自尊 B、自信 C、自负 D、自卑 • 3、关于自负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自负就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 B、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 • C、执法者追求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 D、自负者都很自信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会扬起自信的风帆,克服自卑和不自信的情绪。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价值感。
二、教学要点1.自信的定义和特点。
2.自卑和不自信的表现。
3.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4.实践中克服自卑和不自信的情绪。
三、教学内容1. 自信的定义和特点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价值观持有积极、肯定和坚定的信念。
自信的特点包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
•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清晰的认知。
•不会受到外界的负面评价和批评而动摇。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自卑和不自信的表现自卑和不自信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总是担心别人的评价和看法。
•缺乏自信,无法展示自己的才能。
•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控制。
•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认知和自信心。
3. 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技巧:•积极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设定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实现。
•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轻易放弃。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避免消极和自卑的情绪。
•练习自我表达和自信的沟通技巧。
4. 实践中克服自卑和不自信的情绪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克服自卑和不自信的情绪:•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寻求支持和帮助,不要孤立自己。
•培养正面的人际关系,与积极向上的人为伍。
•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提升自己的能力。
•通过反思和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四、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一:分享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分小组,彼此交流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进行分享。
–引导学生互相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2.活动二:设定个人目标并展示成果–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能力,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一定时间内努力实现目标,并准备展示成果。
3.活动三:情景扮演,练习自信的沟通技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演练一个沟通场景,其中包括自信的表达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学生互相观摩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2、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3、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
2、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3、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2、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愉快心态。
3、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三、教法及教具教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第一框:我能行(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黄金矿石师:这是什么?(黄金矿石)你知道黄金是如何提炼出来的吗?磨矿、破碎浮选化学提取冶炼,那么你知道比黄金更珍贵的是什么吗?独特的自我比黄金更珍贵!那么能开发自我的试金石就是自信。
新课讲授:(多媒体展示)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
在进行前三名比赛时,他就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
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
他开始指挥演奏,突然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有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的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仍觉得不顺畅。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
小泽征尔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
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立刻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请回答:是什么力量最终使小泽征尔获得好成绩?(自信)那么,什么是自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我能行” (板书)学生活动(一):写一写:“我能行”说一说:感触最深的“我能行”总结自信的含义。
(生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一课时“我能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信的含义,区别自负、自卑与自信。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评价自己(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二)教学重点: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故事导入:小泽征尔的故事教师提问:他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入课题——“我能行”试一试:1、唱一首你喜欢的歌 2、画一幅你最擅长的画3、朗诵一篇文章:《欣赏自己》(P22)导出自信的概念:自信又叫自信心,是人们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
演一演:评选之后,请大家观看自信者风采的几幅照片并在脑海中想象他们自信的神态,并在内心体验一下,同学上台展示自信者的风采。
连线题:从学生的讨论中引入自负、自卑与自信的话题。
欣赏几幅画(P20),结合《青蛙的故事》问:自负者、自卑者有何特点?自负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自信者既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自卑者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演一演:这三者言谈举止各有不同。
议一议:自负和自卑各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说明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第二课时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信与自负和自卑与成功的关系。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评价自己(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点:自信与自负和自卑与成功的关系故事导入:《自信的力量》希腊神话里有一个雕刻家,名叫皮格马利翁。
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女神的雕像,他把雕像当成是有生命的美丽女郎,日夜倾诉着自己的期望。
在皮格马利翁的期望和爱护下,雕像果然变成了真人,与他“白头偕老”了。
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自信对理想的实现有着巨大的力量,只有自信才能助人攀登成功之颠。
引入故事两则:周婷婷——中国的“海伦·凯勒”,罗慕洛(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说明)周婷婷南京一名哑女,能背圆周率小数点1000多位……罗慕洛,一位国际政治舞台上有名的矮子。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课时)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课时)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认识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
2、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了解自信的三种心理品质。
二、学习重点准确理解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含义和区别所在。
三、课前准备填写自信、自负、自卑的小调查。
四、自主学习1、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有关。
如果说失败是,那么,自信是。
2、阅读课本p24和p26故事并分析德摩斯梯尼和原一平成功的原因?3、自卑的人面对困难与失败,是如何反应的?4、自负的人是如何看待表扬与嘉奖的?5、有助于成功的心理品质有哪些?6、活动:曾经动人的成功,今天美好的回忆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成功,展示自己感受最美好的一次经历时的心情,可以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当时的自己。
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五、巩固与检测1.具有怎样品质的人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能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会用最平静的心态、最真诚的合作做事情?()a.自信b.合作c.自卑d.自尊2.王玫同学的体育成绩一直不好。
一次她在全校运动会上超水平发挥,拿了第五名,老师和同学们及时表扬了她。
她信心倍增,从此刻苦训练,不怕失败,运动成绩进步很快。
这个事实说明:()a.信心是先天形成的b.自信心只有在获得成功后才能获得c.成功的经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d.只有他人给予积极的评价才能获得自信3.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a.自负者追求的目标太真实b.自负者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c.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d.自负者认为他应该成为人人都羡慕的人4.以下同学的回答体现自信的是()老师:下一节课学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你们几个同学带领大家学习吧!a.小王:这可不行,我绝对不是当老师的“料”b.小李:没问题,这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c.小赵:我能行!我尽最大努力d.小冯:我相信自己没有这种能力,让他们来吧5.在第28届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春红以抓举122、5公斤、挺举153公斤、总重量275、5公斤的成绩,毫无争议地摘走了金牌,并打破了这个项目的抓举、挺举及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知识要点(七下)
一、“我能行!”
1自信一族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自负者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
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
因此, 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都会远离成功。
2.自信有助于成功
自信者具有追求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质: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三、唱响自信之歌
1看到进步与长处
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
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做自信的中国人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