硐室爆破(全)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硐室爆破

W1 W W W2 W3
(a)单层单排双侧作用药包
(b)单层多排药包主药包双侧作用辅助药包单侧作用
Wp W1 W2
Ws
Wp Ws
(C)单层双排单侧作用药包
(d)单层单排双侧不对称作用药包
(e)单层双排单侧作用的不等量药包
图7-3 山脊地形药包布置
2.斜坡地形的药包布置
当地形平缓、爆破高度较小,最小抵抗线与药 包埋置深度之比=0.6~0.8时,可布置单层单排或多 排的单侧作用药包。如图7-2a、b所示。当地形陡, <0.6时,可布置单排多层药包,如图7-2c所示。
(坚硬完整岩体) (土质、软岩或中硬岩)
式中:
f (α) ―― 斜坡地面爆破漏斗体积的增
量函数,根据岩石的坚固性分别按下列公 式计算:
α ――地面坡度(°)。
(7-3)
(二)抛掷爆破装药量计算 平坦地面和山脊地形的双侧作用药包,装药量按公 式(7-4)进行计算:
Q = kW 3 (0.4 + 0.6n 3 )
(7-4)
式中n——爆破作用指数。当0.75<n<1时,属于减弱 抛掷(或加强松动)爆破;当n=1时,属于标准抛掷爆破; 当n>1时,属于加强抛掷爆破。
一、硐室爆破的特点
1.硐室爆破的优点
(1)爆破方量大、施工速度快,尤其是在土石 方数量集中的工点,如铁路、公路的高填深挖路 基、露天采矿的基建剥离和大规模的采石工程等, 从导硐、药室开挖到装药爆破,能在短期内完成 任务,对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有重大作用。
(2)施工简单、适用性强,在交通不便、地 形复杂的山区,特别是对于地势陡峻地段、工 程量在几千立方米或几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工程, 由于硐室爆破使用设备少,施工准备工作量小, 因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第07章 硐室爆破

3 填塞作业
• 3.1 填塞施工分解图 • 3.2 工作准备 • 3.3 填塞施工
3.1 填塞施工分解图
• 在填塞施工前,设计人员会向施工人员 交出并解释填塞施工分解图。图上的基 本内容有:
• • • • • ⑴ 填塞位置 ⑵ 填塞工程量 ⑶ 填塞料及相应作业要求 ⑷ 网路保护和排水措施 ⑸ 人员与机具配备和进度要求
1 硐室爆破的特点
• 工期较短,工程进度较快;毋需大型机 械设备;采用加强抛掷爆破如定向爆破 筑坝或移山填沟时,可减少土石方的搬 运量;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对爆破 施工影响较小;岩体破碎块度不均匀; 爆破振动对环境的破坏效应较大。
2 药室爆破的分类
• 按照硐室爆破的作用效果不同,可分为 松动爆破、加强松动爆破、加强抛掷爆 破等类型。根据爆破抛掷作用方向不同 可进一步分为单侧抛掷爆破、双侧抛掷 爆破、多向抛掷爆破等类型。
• ⑷ 若孔内有水流出时应使用乳化炸药 • ⑸ 硐室掘进作业面大多十分潮湿,使用 电力起爆系统时连接点处必须作好防水 防潮处理。 • ⑹ 主导硐掘进爆破时,硐口方向的警戒 距离要大于其它方向 • ⑺ 装药填塞过程中的照明应与钻孔时一 致
1.3 爆后检查
• 巷道掘进每一次爆破后,安全检查的主 要内容有两项: • 一是检查所有炮孔是否全部准爆 • 二是检查有无危石,特别是硐顶危石
3 硐室爆破的设计内容
• 进行硐室爆破设计时,要选择合理的爆 破方案,使得岩石破碎效果好,爆破危 害降到最低,工人劳动强度要低,安全 可靠,经济效益好,技术指标先进。 • 硐室爆破设计内容有:药室布置与计算; 起爆系统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 计及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节 硐室爆破施工 • 硐室爆破施工作业中包括硐室开 挖、装药填塞和爆破实施三个阶 段。
洞室爆破详解

2020/12/8
16
1.正常松动爆破 在解理裂隙发育、可以保证爆岩大块率较低的地方,宜采用松动爆破;在爆岩可以靠重力作用滑移 出爆破漏斗的陡坡地段,也可采用松动爆破。 一般药包的最小抵抗线小于15~20m。单位耗药量应在0.5kg/m3左右、爆堆集中、对爆区周围岩 体破坏较小。
2020/12/8
2020/12/8
26
WW
W1
W2
W3
(a)单层单排双侧作用药包
(b)单层多排药包主药包双侧作用辅助药包单侧作用
W1
W2
(C)单层双排单侧作用药包
2020/12/8
Wp Ws
Wp Ws
(d)单层单排双侧不对称作用药包
(e)单层双排单侧作用的不等量药包
图7-3 山脊地形药包布置 27
2.斜坡地形的药包布置 当地形平缓、爆破高度较小,最小抵抗线与药包埋置深度之比=0.6~0.8时,可布置单层单排或多排的 单侧作用药包。如图7-2a、b所示。当地形陡,<0.6时,可布置单排多层药包,如图7-2c所示。
2020/12/8
19
凡条件允许布置抛掷药包,能将部分岩石抛出爆区者,应考虑采用抛掷爆破方案。抛掷爆破对强松动爆破也能将大量岩石抛出时, 就不应采用标准抛掷爆破或加强抛掷爆破。
2020/12/8
20
4.扬弃爆破 在平坦地面或坡度小于30°的地形条件下,将开挖的沟渠、路堑、河道等各种沟槽及基坑内的挖方 部分或大部分扬弃到设计开挖范围以外,基本形成工程雏形的爆破方法,称为扬弃爆破。
2020/12/8
36
为了保证爆破土岩沿方向抛出,并获得最大的抛掷距离,一般主药包的埋置深度和最小抵抗线之间
应满足
,且最小抵抗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以45°为宜。辅助药包一般提前于主药包1~2s爆破,
硐室爆破

世界先进水平。
宁夏网200712月20日综合讯 被称为宁夏和中国煤矿 第一爆的硐室爆破工程,今天上午11点30分在我区大峰 煤矿羊齿采区按响。 根据爆破方案设计,此次爆破对羊齿采区海拔2100米 以上水平进行硐室爆破,总体积达到632.9万立方米,总 装药量5500吨炸药。爆破后山体最大标高下降40米左右。
W (岩石,W>15m) 15 W (土壤,W>20m) Q kW 3 ( 0.4 0.6 n 3 ) 20
爆破参数
最小抵抗线
对露天矿剥离和平整工业广场的硐室爆破,最小
抵抗线与山体高度的比值一般应控制在 0.6 ~ 0.8
范围内。
在爆破区域中心或最大挖深处,大药包的最小抵
抗线可以在25~40m范围内,而在爆破区域边缘
爆破漏斗的下破裂半径
R nW
W
B R' R C
爆破漏斗的上破裂半径
R' W 1 n 2
nW
A
3
nW
W
式中: 破坏系数
R
O
土、软及中硬岩 坚硬致密岩石
1 0.04 10
3
1 0.016 10
图7-8 斜坡地面爆破漏斗
0.5 0.25 4 10
3
6
(7-6)
0.5 0.25 10 3 106
式中 ——地面坡度。
扬弃爆破装药量计算
平坦地面或地面坡度小于30°的扬弃爆破,装药量
的计算仍使用式(7-4)。但当W>15~20m时,应 进行重力修正,即:
Q kW 3 ( 0.4 0.6 n 3 )
或挖深较小处,一般应保证最小抵抗线8~10m,
宁夏网200712月20日综合讯 被称为宁夏和中国煤矿 第一爆的硐室爆破工程,今天上午11点30分在我区大峰 煤矿羊齿采区按响。 根据爆破方案设计,此次爆破对羊齿采区海拔2100米 以上水平进行硐室爆破,总体积达到632.9万立方米,总 装药量5500吨炸药。爆破后山体最大标高下降40米左右。
W (岩石,W>15m) 15 W (土壤,W>20m) Q kW 3 ( 0.4 0.6 n 3 ) 20
爆破参数
最小抵抗线
对露天矿剥离和平整工业广场的硐室爆破,最小
抵抗线与山体高度的比值一般应控制在 0.6 ~ 0.8
范围内。
在爆破区域中心或最大挖深处,大药包的最小抵
抗线可以在25~40m范围内,而在爆破区域边缘
爆破漏斗的下破裂半径
R nW
W
B R' R C
爆破漏斗的上破裂半径
R' W 1 n 2
nW
A
3
nW
W
式中: 破坏系数
R
O
土、软及中硬岩 坚硬致密岩石
1 0.04 10
3
1 0.016 10
图7-8 斜坡地面爆破漏斗
0.5 0.25 4 10
3
6
(7-6)
0.5 0.25 10 3 106
式中 ——地面坡度。
扬弃爆破装药量计算
平坦地面或地面坡度小于30°的扬弃爆破,装药量
的计算仍使用式(7-4)。但当W>15~20m时,应 进行重力修正,即:
Q kW 3 ( 0.4 0.6 n 3 )
或挖深较小处,一般应保证最小抵抗线8~10m,
硐室爆破

4.硐室爆破
4.硐室爆破
4.1 概述 • 定义:硐室爆破法是将大量炸药装进硐室 和巷道中进行爆破的方法。 • 由于一次爆破的装药量和爆落方量较大, 故常称为“大爆破”。我国是进行硐室爆 破最多的国家之一,万吨级炸药的爆破有 两次,千吨级的十几次,百吨以上的达百 余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硐室爆破
4.硐室爆破
4.3 药包布置方法 (5)路堑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 单层单排药包。(最常采用) • 单层双排药包。 • 在陡坡上,多采用单排双层的布药形式开挖路堑。 • 地形较陡,开挖路基(站场)又较宽时,若布置大药包对边 坡影响较大,一般多投入一些硐挖工程,采用多层多排的 布药方式,前后排用延发雷管起爆。 • 双层单排延迟爆破的药包布置(上抛下松)。 在斜坡上 (小山头下)-开挖双壁路堑时,为保护边坡,减少对边坡的 震害,一般把上层药包设计成抛掷药包,下层药包设计成 松动药包上层先响下层后响.
4.硐室爆破
4.2 爆破方案规划和药包布置原则
4.2.3 药室形式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及研究分析表明,条形药包
施工简单,爆破效果也好,凡能布置条形药包的
地方应布置条形药包或部分布置条形药包,当地
形变化较大或地质构造复杂时,条形药包不好布
置可考虑布置集中药包群。
4.硐室爆破
4.2 爆破方案规划和药包布置原则 4.2.4 药包布置原则
4.硐室爆破
4.1 概述 4.1.5 利文斯顿漏斗理论中的临界深度和最佳深度
当集中药包由深处向地面移动时,传给地表附 近,岩石的能量随之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地表岩石开始破坏,地表将发生“片裂”现象,并 伴有裂隙的产生,此时的药包埋置深度叫做临界深 度。在一定重量的药包Q时,其临界深度可以表示 为: Le=EbQ1/3 式中:Ee——为变形能系数,该值是衡量各种岩石 爆破难易的一个指标。
4.硐室爆破
4.1 概述 • 定义:硐室爆破法是将大量炸药装进硐室 和巷道中进行爆破的方法。 • 由于一次爆破的装药量和爆落方量较大, 故常称为“大爆破”。我国是进行硐室爆 破最多的国家之一,万吨级炸药的爆破有 两次,千吨级的十几次,百吨以上的达百 余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硐室爆破
4.硐室爆破
4.3 药包布置方法 (5)路堑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 单层单排药包。(最常采用) • 单层双排药包。 • 在陡坡上,多采用单排双层的布药形式开挖路堑。 • 地形较陡,开挖路基(站场)又较宽时,若布置大药包对边 坡影响较大,一般多投入一些硐挖工程,采用多层多排的 布药方式,前后排用延发雷管起爆。 • 双层单排延迟爆破的药包布置(上抛下松)。 在斜坡上 (小山头下)-开挖双壁路堑时,为保护边坡,减少对边坡的 震害,一般把上层药包设计成抛掷药包,下层药包设计成 松动药包上层先响下层后响.
4.硐室爆破
4.2 爆破方案规划和药包布置原则
4.2.3 药室形式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及研究分析表明,条形药包
施工简单,爆破效果也好,凡能布置条形药包的
地方应布置条形药包或部分布置条形药包,当地
形变化较大或地质构造复杂时,条形药包不好布
置可考虑布置集中药包群。
4.硐室爆破
4.2 爆破方案规划和药包布置原则 4.2.4 药包布置原则
4.硐室爆破
4.1 概述 4.1.5 利文斯顿漏斗理论中的临界深度和最佳深度
当集中药包由深处向地面移动时,传给地表附 近,岩石的能量随之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地表岩石开始破坏,地表将发生“片裂”现象,并 伴有裂隙的产生,此时的药包埋置深度叫做临界深 度。在一定重量的药包Q时,其临界深度可以表示 为: Le=EbQ1/3 式中:Ee——为变形能系数,该值是衡量各种岩石 爆破难易的一个指标。
硐室爆破

a m1W2
§7 硐室爆破
• (4) 药包层间距a′
• (5)排距b
a m2 W
b (0.9 ~ 1.0)W
§6 露天爆破技术
• (6)不逸出半径 • 在定向抛掷爆破中为避免对其它临空面造成破坏,引 起边坡和山头破坏、失稳,可采用不逸出半径来进行 控制。
• 不逸出半径:药包中心至非抛掷方向上地面的最短距 离。
§6 露天爆破技术
• ① 对于突出地形,要求一个方向可以抛掷,另一个方 向不许抛出但可以破坏时,
Re 1.2W 3 f n
• ②药包的两端若为冲沟时,为保证抛掷方向不向冲沟 逸出,药包中心至冲沟表面的最短距离应大于Re。
Re 1.3 ~ 1.4 W n 1
2
• ③ 对于山后深沟或山间较陡的地形,为保证爆破时 抛掷方向不向山后薄弱地带冲出,药包中心至后冲沟 表面的最短距离应大于Re。
下排药包的夹制作用较大,影响爆破效果。
§6 露天爆破技术
•(7)有必要时在主药包之外应布臵辅助药包 •如:单排药包布臵在山脊地形时,当药包破裂半径R与 山脊交点至药包所在水平面的距离h>7m时,为避免在 山坡底部留下岩坎, 应在山坡与主药室之间布设辅助 药包,如下图所示。
§7 硐室爆破
• 2.药包布臵方法
• (2)W方向:岩石的运动初速度最大 抛掷最远; • (3)W方向:抛掷形成堆积体, 堆积的分布对称于W的 水平投影。 • 综合以上分析: W方向是岩石破碎、抛掷和堆积的主 导方向,即最小抵抗线W原理。 • 根据W原理:①集中抛掷堆积,应利用或选择凹形地 形,合理布臵药包。
§6 露天爆破技术
• 根据W原理:②地形条件不利,可利用辅助药包及起 爆顺序来控制爆破的抛掷方向。如下左图 • a.采用不同起爆顺序起爆等量药包,在平地实现单侧 抛掷爆破,如下右图。
§7 硐室爆破
• (4) 药包层间距a′
• (5)排距b
a m2 W
b (0.9 ~ 1.0)W
§6 露天爆破技术
• (6)不逸出半径 • 在定向抛掷爆破中为避免对其它临空面造成破坏,引 起边坡和山头破坏、失稳,可采用不逸出半径来进行 控制。
• 不逸出半径:药包中心至非抛掷方向上地面的最短距 离。
§6 露天爆破技术
• ① 对于突出地形,要求一个方向可以抛掷,另一个方 向不许抛出但可以破坏时,
Re 1.2W 3 f n
• ②药包的两端若为冲沟时,为保证抛掷方向不向冲沟 逸出,药包中心至冲沟表面的最短距离应大于Re。
Re 1.3 ~ 1.4 W n 1
2
• ③ 对于山后深沟或山间较陡的地形,为保证爆破时 抛掷方向不向山后薄弱地带冲出,药包中心至后冲沟 表面的最短距离应大于Re。
下排药包的夹制作用较大,影响爆破效果。
§6 露天爆破技术
•(7)有必要时在主药包之外应布臵辅助药包 •如:单排药包布臵在山脊地形时,当药包破裂半径R与 山脊交点至药包所在水平面的距离h>7m时,为避免在 山坡底部留下岩坎, 应在山坡与主药室之间布设辅助 药包,如下图所示。
§7 硐室爆破
• 2.药包布臵方法
• (2)W方向:岩石的运动初速度最大 抛掷最远; • (3)W方向:抛掷形成堆积体, 堆积的分布对称于W的 水平投影。 • 综合以上分析: W方向是岩石破碎、抛掷和堆积的主 导方向,即最小抵抗线W原理。 • 根据W原理:①集中抛掷堆积,应利用或选择凹形地 形,合理布臵药包。
§6 露天爆破技术
• 根据W原理:②地形条件不利,可利用辅助药包及起 爆顺序来控制爆破的抛掷方向。如下左图 • a.采用不同起爆顺序起爆等量药包,在平地实现单侧 抛掷爆破,如下右图。
第九章 硐室爆破 爆破工程 教学课件

爆破作用近乎球 状药包。 爆炸应力波为球 面波向外传播。
条形药包
Linear charge
A药包的纵向最长边 较其横截面的最短边 长度之比≥8. B用药包的长度L与 药包的最小抵抗线之
比(即所谓长抗比
值)作为判据。
分集药包
Sub-concentrated charge
将条形药包沿药 室或导硐内分成 多个长度较短的 药包的装药形式 称为分集药包。
2020/6/16
第九章 硐室爆破
7
第三节 药包布置方法
A
单个集中药包布置法
2020/6/16
B
并列集中药包布置法
第九章 硐室爆破
C
双层单排延期药包布置法
8
第四节 药包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
一、药包参数选择
A
B
C
装最小药抵密抗度线 W 爆破作用指数 n 单位炸药消耗量 K
二、装药量计算
鲍列斯阔夫(М.М.Bopeckob)公式: QeK W 3(0.40.6n3)
2020/6/16
第九章 硐室爆破
6
第二节 设计依据与基本内容
分级标准:
以一次爆破炸药用量Q为基础,视工程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复杂性可按规定做适当调整。
1000≤Q≤3000t
A级
300≤Q<1000t
B级
50≤Q<300t
C级
0.2≤Q<50t
D级
装药量大于3000t的,应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其等级按A级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
硐室爆破录像
2020/6/16
第九章 硐室爆破
4
硐室爆破的分类
A
B
C
条形药包
Linear charge
A药包的纵向最长边 较其横截面的最短边 长度之比≥8. B用药包的长度L与 药包的最小抵抗线之
比(即所谓长抗比
值)作为判据。
分集药包
Sub-concentrated charge
将条形药包沿药 室或导硐内分成 多个长度较短的 药包的装药形式 称为分集药包。
2020/6/16
第九章 硐室爆破
7
第三节 药包布置方法
A
单个集中药包布置法
2020/6/16
B
并列集中药包布置法
第九章 硐室爆破
C
双层单排延期药包布置法
8
第四节 药包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
一、药包参数选择
A
B
C
装最小药抵密抗度线 W 爆破作用指数 n 单位炸药消耗量 K
二、装药量计算
鲍列斯阔夫(М.М.Bopeckob)公式: QeK W 3(0.40.6n3)
2020/6/16
第九章 硐室爆破
6
第二节 设计依据与基本内容
分级标准:
以一次爆破炸药用量Q为基础,视工程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复杂性可按规定做适当调整。
1000≤Q≤3000t
A级
300≤Q<1000t
B级
50≤Q<300t
C级
0.2≤Q<50t
D级
装药量大于3000t的,应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其等级按A级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
硐室爆破录像
2020/6/16
第九章 硐室爆破
4
硐室爆破的分类
A
B
C
硐室爆破

为爆破漏斗的破裂半径
第二节 控制抛掷作用的基本原理
3.群药包共同作用原理 两个并列的等量对称药包同时爆破时,药包之间的岩土一般不发生侧 向抛散,只是沿着两药包的最小抵抗线方向抛出,这个原理就是群 药包共同作用原理。 4.重力作用 在山坡地形(尤其是地形较陡时)一部分岩石被抛掷,而有一部分岩 石依靠重力作用,会坍塌。
第三节 硐室爆破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爆破设计的基本要求
1.大爆破设计应根据上级机关批准的任务书和有关的基础资料进行 设计。 2.要经济合理,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保证安全可靠,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爆区范围内的建筑物 、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安全。 4.合理地选择爆破参数,对于重要的爆破,爆破参数要通过实验来 确定。
第三节 硐室爆破设计的主要内容
9.工程预算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1 2 名称 标准药量 混合药量 其中铵梯 铵油 爆破方量 松动 抛掷 抛掷率 巷道掘进工程量 巷道掘进长度 药室个数 药室工程量 填塞长度 填塞工程量 炸药单耗 每米巷道爆破量 填塞长度占巷道 爆破总成本 爆破成本 单位 数量 备注
第三节 硐室爆破设计的主要内容
– 硐室爆破设计书,由说明书和图纸组成。 – 大爆破还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书,施工图 及有关规程、标准进行编制。 – 说明书主要应阐述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与环境技术要求。写明工程的目的、任务、规模和技术 要求等。对预计的爆破效果作一般概述; 2.爆破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说明爆区内的自然条件、地形、 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3.设计方案的选择。写明选择爆破方案的原则,对比个爆破方案的 优缺点及技术经济指标,论证所确定方案的合理性。说明所选择的 爆破类型,药包布置方式,绘制药包布置平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峒室+预裂药包布置
w
R’
边 坡 线 预裂孔线
1:0.3 R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1、药包参数的选取
a ) 最小抵抗线 b ) 爆破作用指数 c ) 炸药消耗量 W n K
r
w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装药量计算 (1) 集中药包抛掷爆破的装药量计算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设计管理与分级标准
硐室爆破分级标准 以一次爆破炸药用量Q为基础,视工程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复杂性
可按规定做适当调整。
A级 1000≤Q≤3000t;
B级 300≤Q < 1000t;
C级 50≤Q <300t; D级 0.2 ≤Q<50t; 装药量大于3000t的,应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斜坡地带,重力影响与斜坡角度有关: Q=KW3(0.4+0.6n3)(Wcosa/20)1/2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 条形药包药量计算公式 公式前提:L/W尺寸足够大,端部效应不考虑,按集中药包间距 a= 0.5(1+n)w 计算。
Q =q l=[ eKW3(0.4+0.6n3)l ]/d =[ eKW2(0.4+0.6n3)l ]/m
Q=eKW3(0.4+0.6n3)
说明: 适用W≤20~25M的范围的平地抛掷爆破;
e —以标准2号岩石炸药为标准的换算系数;
K—与岩土等级有关的炸药消耗系数;
确定方法:参照经验选取、通过容重计算、爆破实验确定。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K值的选取方法 一 (经验选取法)
岩石名 坚石土 称 夹砾岩 碎页岩 f K 1~4 1.0~ 1.2
对于 松动爆破:m=0.8~1.2; 同排多层集中药包斜面爆破,
层间距
b=m’ w; n≤m’ ≤(1+n2)1/2
抛掷爆破取小值;松动崩塌爆破取大值。 2、条形药包的间距 同排同列:L=(0.3~0.5)W (同段起爆) L=0.8W(1+n2)1/2. (延时起爆200ms) 斜面爆破b和多层集中药包相同,抛掷取小值、崩塌取大值。
中国 250 150
建议值 250 150
松软岩石
软质岩石
50~32
30~16
50
20
50
15
14~8.0 6.5~8.0
中硬岩石
坚硬岩石
6.6~5.5 4.0~3.2
3.3~2.1 2.0~1.3
10
10
10பைடு நூலகம்
5
硐室爆破
三.药包间距计算
1、集中药包:a=mw=0.5(1+n)w
其中:n、W
为相邻药包的参数的平均值。
硐室爆破
二.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药包布置是爆破设计的核心工作,它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并与爆区地形、 地质条件密切结合进行布置,修正寻优、循环设计的特点。
1、单个集中药包布置法(适用于多临空面小山包开挖爆破)
爆破后地面线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并列集中药包布置法(适用于短垭口路基开挖爆破) 注意: 两药包之间的合理间距a与药包的W,n值相关,一般可 用 a =0.5(1+n)W, n为两个药包的算术平均值。
硐室爆破
概述
硐室爆破的设计程序 根据我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硐室爆破设计工作应按不同爆破规
模和重要性的分级标准,分阶段进行。
A、B级硐室爆破应按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个阶段的相
应设计深度要求,逐一设计和审批程序进行。
C级硐室爆破允许将可行性研究与技术设计合并,分两个阶段设计。
D级硐室爆破可一次完成施工设计。
r y—为药包压缩圈半径,m.
根据计算,抛掷爆破与松动爆破的V,和单位炸药消耗量Q/V。
若U=10、 n=1.0
n=0.75时,得出如下结论:
标准爆破抛掷单位炸药消耗量0.8K; 标准爆破松动单位炸药消耗量0.33K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岩土爆破压缩圈半径系数
岩土类别 一类土 二类土
前苏联 600~1200 300~600
五、药包爆破漏斗绘制原理和方法
绘制方法与步骤
1、通过药包中心垂直地形图上等高线最近的方向切割地形剖面;
2、垂直地表和药包中心做W线;
3、选取参数计算装药量; 4、计算药包压缩半径;
5、计算R=W(1+n2)1/2.
6 、计算R‘=W(1+Bn2)1/2 7、通过上述计算划出A、B点,通过A、B点划出剖面。
后排相继依次起爆。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设计
硐室爆破技术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 1、药包布置与设计。 2、爆破漏斗绘制。 3、计算爆区爆破方量。 4、通过爆破抛掷率和抛掷堆积计算,确定爆破方案的有效方量。 5、对爆破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校核分析计算,确定其安全可靠性。 6、进行爆破施工组织设计。 7、对爆破设计方案进行综合经济分析评价 8、根据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重新调整药包布置和参数选择。
3 4 5 6
35~45 25~40 30~45 45~60
抛掷爆破 抛掷爆破 抛掷爆破 加强松动
76.8 47.3 51.2 49.6~61.7
1.1~1.5 1.05 0.95 1.0
7 8
30~45 30~45
标准抛掷 抛掷爆破
单排双侧 单排双侧
58 73~87.1
1.0 1.3~1.6
硐室爆破
(这种方法为了保护边坡免遭破坏。)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半路堑开挖爆破地形及断面
R’ W R DK0+32 R DK0-22 W
R’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单侧抛掷削顶爆破药爆布置图
原地面线 抛掷堆积线 滚动堆积线
需爆破的覆盖层
W n=1.25 n=1.3 n=1.35 n=1.4 n=1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2、条形药包压缩圈计算
r =0.56(q u /⊿)1/2
其中 U与 K相同
q --- 条形炸药单宽炸药量。 ⊿ --- 为装药密度,单位t/m3。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单个集中药包单位炸药消耗量分析
1 2 2 V (r ry rry ) 3
W,r—为标准爆破漏斗的尺寸,m.
硐室爆破
7.4.2 硐室爆破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
1、设计原则
(1)硐室爆破设计应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 和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编制。 (2)根据工程要求及爆区地质地形条件,确定合 理的爆破范围和爆破方案。 (3)水下硐室爆破 (1)标准抛掷爆破 (2)加强抛掷爆破 (3)减弱抛掷爆破(加强松动爆破) 硐室爆破
爆破方法——硐室爆破法。
硐室爆破
2、硐室爆破的优缺点
(1)优点:量大、快速、高效、简便,不受气
候与交通条件限制,能经济和安全地完成大量
的土石方工程开挖、堆存和填筑等各项任务。
(2)缺点:大块率偏高。
硐室爆破
7.4.1 硐室爆破分类
a、 松动爆破 其作用特征为浅埋药包爆破后,在岩土内形成一个倒锥形的破碎漏斗, 岩石充分破碎,疏松膨胀,在地面隆起,抛掷作用微弱,爆堆可用人工、 机械挖运。 按其破碎疏松程度的要求,可分为: 标准松动爆破(n=0.75) 加强松动爆破(1.0>n>0.75)
板岩 泥灰岩
砂岩 砾岩
石灰岩 白云岩
花岗岩 流纹岩 片麻岩 16~20 1.6~ 1.8
石英岩 玄武岩 辉绿岩 20~25 1.7~ 2.0
4~6 1.2~ 1.3
7~10 1.3~1. 6
11~15 1.5~ 1.7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K值的选取方法二 (容重计算选取法)
单一岩性的 K值选取,kg/m3
其等级按A级管理。
2013-8-12
15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设计
爆破方案规划药包布置原则 1、根据工程项目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划定硐室爆破 的区域范围,估算可爆方量和有效方量,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重新 调整,达到要求。 2、根据确定的主、副爆区的条件,制定药包形式和组合布置方式。 3、布置药包考虑侧面地形地质条件。 4、考虑药包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前后药包的关系。 5、药包布置高程应根据工程使用要求,结合爆区地形地质条件确定。 6、多排多层药包布置方案时,起爆顺序的基本原则是前排先爆,
硐室爆破
二.硐室爆破设计、管理与等级划分
硐室爆破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按设计委托书的任务要求,以国家标准的规定和各有
关部门的指示为爆破设计的基础依据.
2、硐室爆破必备的设计依据资料 爆区地形图 (比例尺和精度为1/500~1/2000,视工程规模和爆区大小而定); 爆区地质平面图和地质钻孔资料 (含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断层、裂隙、溶洞、不稳定岩体分布 及水文地质情况); 爆区周围的重要设施、设备,重要建筑物及隐蔽工程情况报告资料等。
7.4 硐 室 爆 破
硐室爆破
硐室爆破是将大量炸药集中装填于按设
计开挖成的药室中,达到一次起爆完成
大量土石方开挖、抛填任务的爆破技术
概述
1、硐室爆破的发展
硐室爆破起源于军事上的地雷爆破 ,随着采
矿业、建筑业、铁道交通和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钻孔爆破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采矿业、土木建筑业
的飞速发展的需要,从而寻求新的大量快速开挖
硐室爆破
四.爆破抛掷率分析
1、平地爆破抛掷率 E:按n=0.5+E/0.55进行估算。 2、斜坡地面抛掷爆破:参照下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