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磨损论文资料

摩擦磨损论文资料
摩擦磨损论文资料

.2 电磨损试验装置的研制

2.1 试验装置研制背景

电刷是电机中极为重要的部件, 它在电机的固定部件与旋转部件之间传导电流, 在直流电机或交流整流子电机中还起换向作用。现代工业要求电机朝高速、小型化方向发展, 这就要求电刷工作电流大、磨损速率小、摩擦系数小、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和良好的润滑耐磨性, 一定的导电、导热性, 而在各类耐磨、减磨材料中得到应用。但目前国内外有关金属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大都在机械磨损条件下进行的,施加的摩擦压力很大,对通电状态下的电磨损, 特别是电流强度变化对电刷耐磨性的影响和小压力工作条件下磨损的研究报道较少。考虑到电刷的实际工作状况,本文将制得的银一石墨复合材料电刷, 在模拟电机实际工作条件下, 研究复合电刷材料在不通电的纯机械磨损和通人不同电流强度的电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性能, 并对其电磨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2.2 试验装置整体构造和原理

2.2.1 试验装置结构特点

2

4

7

8

6

5

3

1

1.对磨环

2.对磨环螺母

3.电刷支架

4.刷握

5.电刷

6.施压弹簧

7.支架螺母

8.导线

图1 磨损实验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9

9.底座

图2 磨损试验装置结构结构示意图

电磨损实验装置主要由动力系统、磨损测试系统、电刷支架固定及加载系统组成,其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如图采用的电磨损实验装置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 动力系统

采用三项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装置,型号为JW-5024,功率为60W,标准工作电压380V,额定工作电流0.33A,频率50Hz,绝缘等级为E级,转速为1400转/分。

(2) 电刷支架固定系统及加载系统

如图2所示,u行铁片与电机底座用螺丝固定,电机底座采用球墨铸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电机的震动,增加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工作噪音。

(3) 磨损测试系统

主要由电刷和对磨环构成,电刷与对磨环相接触(如图1所示),利用对磨环的转动,小弹簧对电刷施加压力,使电刷稳定磨损。

N

图3 磨损实验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银-石墨基复合材料电磨损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12175-90《电机用电刷运行试验方法》,在自制的电磨损实验装置上进行。原理如图3所示。式样为块-环滑动。对磨环为紫铜,布氏硬度为110,对磨环直径3.940cm。一对电刷如图3所示安装在对磨环上,电刷由直流电源供给。直流电源装置型号为WJ-15V30A。提供的稳定电流为0~4.5A.当电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正常工作运转时,电刷由于支架的固定和弹簧的施压作用,提供稳定的摩擦力,然后通过控制直流电源的大小,调节电流的大小,本次试验有带电时的4.5A和不带电时的做比较。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通过测量电刷的磨损量(计算电刷的重量减少量),来比较纯机械磨损和电磨损的差异,并在电镜的下观察电刷磨面情况,分析带电磨损的机理。

2.2.2 实验装置改进部分设计

通过调查市场上目前的电磨损实验装置,发现大部分的实验装置都存在着整机带电现象和磨损压力大的情况。为了消除磨损实验装置由于对磨环与电机直接接触而导致整机带电的情况,在设计对磨环的时候,在对磨环和电机轴承直接加了一个聚乙烯的绝缘环,这样就很好的隔开了对磨环与基体的接触。从而在性能测试的时候,不受电机带电的外界因素干扰。这就更好的使实验装置贴近实际工作环境,更加使试验数据准确。

针对市场上实验装置大、灵活性不够的情况,采用小型3相异步电机,这样既保证了试验的灵巧性,又保证了其工作可靠性。并采用球磨铸铁作为底座,更好的减震作用。针对压力大的问题,在刷握中放置小型弹簧,通过更换弹簧来调节压力大小。

由于电刷作用在对磨环上作用力较小,且银-石墨复合材料的电刷运用在雷达等军工产品上较多[19]。故对刷握的要求要高。本实验仪器刷握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既精度上达到试验的要求,且实验的成本费用也相对降低。

目前市场上采用装卸式样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0];一是取下直接粘贴在支臂上的试样,采用光学测量仪器测量后,再粘贴继续试。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取样的前提下,将支臂旋转到光学显微镜等仪器下进行测量,这也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因为不方便直接在试验台上标定标尺进行精确测量,另外还需要配置一台专用的测量仪器验,这很难保证磨损点的同一性。本设计采用了固定刷握的办法,更换式样时,只需要简单的将式样取下来即可。既减少了工作量,又减少了因为取下刷握而使磨损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很容易得到较精确的时间与磨损的数据。

3 电刷的制备

3.1 电刷制造工艺

图4电刷制造工艺示意图

3.2 电刷制备实验步骤

本实验的样品为长方体(主要是模具的限制和为后面的体积计算提供方便)。由于本论文主要研究复合材料电刷电磨损机理,所以在试验的开始,样品的各种组元的质量百分数已经是确定的了,分别是15%石墨和85%的Ag。基于选取以上数据主要是参考一些专著[23,22]对电刷成分的研究,旨在探索电刷在电磨损条件下的性能。

(1)计算含量试验中的样品总质量设定为64g,通过以上成分含量的百分比计算出:M(石墨)=9.6g;M(Ag)=54.4g;

(2)称量计算好各成分的质量后,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如果金属粉末的颗粒含有较大的颗粒应该先过筛再称量。

(3)手动混合由于样品小且没有合适的混合设备,所以采用手动混合。

(4)过筛混合由于手动不能完全将其混匀,所以手动混合后的粉末2进行一次过筛混合相当于一次再进行一次简单的机械混合。

(5)等量分量实验采用700 C温度点烧结。为了防止烧结时样品出现意外损伤导致实验数据部完整,所以制样时准备多个式样。所以将混合后的粉末平均分为八份。每块样品8g。分量时先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6)压制将每块的样品粉末装入模具中通过XJP-6A型压机,压力载荷为6.4Mpa保压时间为30秒。

(7)烧结样品放在烧结罐中用沙粒掩埋然后盖上盖子放入箱式电阻炉中烧结。

3.3 电刷性能的测定

电刷的主要性能包括密度、硬度、抗弯性能和电阻率。

3.3.1 密度的测定

试样密度的测量按国家标准GB-1999.14-88[18],用体积-质量法测密度。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试样的长、宽、高,按下式计算其体积:

V=B×W×L

式中:V——试样体积,cm 3;B——试样厚度,cm; W——试样宽度,cm;L——

试样长度,cm, 然后用分析天平称出其质量,按下式计算其体积密度:

d= G /V

式中:d——试样体积密度,g/cm3;G——试样质量,g;V——试样体积,cm3。

3.3.2 硬度的测定

本研究中采用洛氏硬度法[19]。实验使用的仪器为洛氏硬度仪,实验所加载荷定为60kg,使用的压头为直径10mm的钢球。试验时先将试样放置于工作上,逐渐施加预载荷至指针指向零点,然后搬动加载手柄,施加附加载荷,当指针稳定后,卸去附加载荷,回复预载荷,此时从硬度仪的刻度盘上所读出的值即为洛氏硬度值。试验时测量试样的上下两个表面,且每个表面选择3-4个不同的位置测量,以保证所测硬度的代表性。

3.3.3 抗弯强度的测定

抗弯强度的测试按国标GB 1994.7-88[27]进行。所用仪器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装置。得出数据后按下式计算其抗弯强度:

&x=3FL S/2Wb2

图5抗弯力学示意图

3.3.4 电阻率的测量

把试样放入两弹性接触极之间,将规定距离的两电位针压在试样压制面中间,按国标通以一定的电流(本实验为20A)后,从毫伏表读出电位针间的电压降,按下式计算出电阻率:

ρ=UbW/IL u

图6 电阻率测试原理图

4 电磨损实验装置的磨损测试和数据分析

4.1 试验前的准备

在试验前应对电机检测,看是否有漏电,观察电机是否声音异常或者频率是否一致。检查刷握是否有松动现象,若出现松动应先装上式样进行调试,使其式样与对磨环成块-环接触。检验导线是否接触良好,直流电源是否稳定。

4.1.1 复合材料电刷快速磨弧试验

由于电刷产品的工作面为平面,装机后与汇流环成线接触,为了增加电刷与汇流环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讯号传糖的可靠性,电刷在装机后必须与汇流环进行跑合磨弧,使电刷与对磨环成面接触。

由于银-石墨电刷的耐磨性好,硬度强度高,经装机后跑和需要几天甚至一个星期以上。为了解决这一时间长的矛盾。我们进行了快速磨弧试验,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该试验首先是在对磨环上用双面胶带将200目或者400目的水砂纸(根据需要磨削量的大小),粘在对磨环一周。这样利用砂纸的磨削能力,一般只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变可以很好的完成磨损,是电刷与对磨环有很好的面接触。经快速跑合后,将对磨环卸下,用砂纸将表明清理干净,防止双面胶对以后试验的影响。再实际装机跑合3~5小时,两者之间就能形成较好的面接触。

为了研究砂纸磨粒是否会嵌入电刷磨面上,我们对快速跑合电刷磨面进行了

电镜分析。发现并无磨粒嵌入电刷表面。试验表明,快速跑合磨损能更好的节省时间,且不影响电刷表面。

另外,电刷跑合磨损表面常留有残余沙粒,因此,经快速磨弧之后,要用毛刷清理电刷和对磨环表面,去除表面沙粒。但是,快速磨弧的方法,刷握的弹簧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使电刷边缘产生反边现象,使电刷不易从刷握中取出,而且也能有效防止沙粒嵌入电刷的现象。

4.1.2 实验实际工作条件

电磨损的实际工作条件是在工大材料楼试验室进行。环境温度为22±2℃。由电动机的转速1400转/分钟,铜环直径为3.940cm,测得电刷的相对线速度为5.7763m/s。通入的电流强度为0~4.5A.电刷压力为2.5N/cm3,电刷的压力是通过刷握弹簧的压缩长度计算。纯机械磨损时(通过的电流为0A时),每隔6小时计算一次磨损量。带电磨损时(通过的电流为4.5A时),每隔3小时计算一次磨损量。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电刷磨面情况。

4.2 试验性能的测定

当各项试验准备阶段已完毕时,可以正式开始试验。试验主要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带电磨损性能的测试,二是纯机械磨损性能的测试(通过电流为0A).

4.2.1 纯机械磨损性能测试

采用每6小时测量一次电刷的重量和长度。

正刷纯机械磨损

负刷纯机械磨损

正刷纯机械磨损

负刷纯机械磨损

4.2.2带电械磨损性能测试

由于带磨损磨损量较大,采用每3小时计算一次电刷的重量和长度。通过的电流大小为4.5A.

正刷带电磨损

负刷带电磨损

正刷带电磨损

负刷带电磨损

4.3 试验数据分析

从实验数据来分析,带电磨损明显强于纯机械磨损,且磨损是纯机械磨损的2~5倍。这是由于带电磨损的特有的机理造成的,这里将在下一章节讨论。

4.3.1 磨损时间与磨损量关系曲线

为了更好的清晰明了电磨损与纯机械磨损的比较,将磨损时间和磨损量做成曲线形式。

图4.3.1 正刷磨损时间和磨损量的曲线

图4.3.1中,D曲线代表了通过电流为4.5A时,正刷磨损时间和磨损量的

关系曲线。B曲线代表了纯机械磨损时,正刷磨损时间和磨损量的关系曲线。

图4.3.2 负刷磨损时间和磨损量的曲线

图4.3.2中,D曲线代表了通过电流为4.5A时,负刷磨损时间和磨损量的

关系曲线。B曲线代表了纯机械磨损时,负刷磨损时间和磨损量的关系曲线。

4.3.2 磨损时间与电刷长度关系曲线

在图6和图7中,B曲线代表了电刷的带电磨损,D曲线代表了电刷的纯机械磨损。由电刷长度的变化率可以分析磨损强度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纯机械摩擦系数要小于带电磨损摩擦系数。机械磨损初级,磨损量较小,从物理意义上来讲,固体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相互接触是局部的,既通过各个接触点来实现,磨损量为局部磨损。曲线的斜率小,磨损率较小。当磨损时间加长以后,电刷表面变得平整,与对磨环的间隙配合也完美了之后,才是过渡到整个面的磨损。此时磨损量加大。带电磨损的斜率较稳定。与纯机械磨损刚开始情况相同,固体接触是局部的,磨损小。但由于有效接触面积小,电流在整个电刷上不均匀分布,电流在接触点处电流突然增大,是接触点强烈发热,产生黏着磨损。磨损量增大。这样一方面因素使磨损减弱,一方面又使磨损增大。但随着磨损的进行,点接触逐渐变少,随之黏着磨损也减少。故曲线曲率变化不明显。

图7 正刷磨损时间和电刷长度的变化曲线

图6 负刷磨损时间和电刷长度变化的曲线

4.4 试验结果分析

4.4.1 磨损机理

从下图(3)和(4)中可以看出,在磨损滑动方向上有明显的犁沟和切削痕迹,还有一些较大的片状层,为磨损过程中产生的转移附着膜。说明磨损过程中存在着粘着、塑性变形、转移膜断裂脱落及显微切削等现象,表明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材料的磨损失效形式与摩擦副材料的性质、摩擦条件和环境、摩擦过程中的热效应及其引起的物理化学变化等诸多[13,14]因素有关。在载流条件下,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片状转移膜和显微切削痕迹,如下图(3)和(4)所示,表明对应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但与图(l)相比,加载电流后产生的片状转移膜边角比较圆滑,且边缘有局部熔化的现象。这是因为在电流的作用下,磨损表面吸收了大量的焦耳热、摩擦热和电弧热,使磨损表面温度升高,当温度高至合金的熔点后,就发生了转移膜的局部熔化现象。

在磨损过程中,导线与滑块之间还可能发生瞬时分离,产生电弧放电现象,导致导线表面局部瞬时温度急剧升高,甚至超过材料的熔点而发生局部的熔化或

气化,从而在表面留下一些颜色较深的电蚀坑,如图 (3)所示。熔化或气化的合

金材料一部分可能熔失,而另外部分又重新粘附在导线磨损表面的其他部位,冷

却结晶成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可能已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硬度提高,在磨损的过程中可以作为硬质磨粒产生磨粒磨损,从而加快导线磨损过程的进行,提高了合金的磨损率。Bouchouchad等认为[26]这种硬质氧化物磨粒可以通过塑性变形与显微切削作用“犁入”材料表面,导致磨损表面形成凿槽与犁沟,并在磨沟侧面产生材料堆积,形成翻边。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形成裂纹,最终发生剥离而

产生磨削。

4.4.1磨损磨面分析

在电镜下,放大100倍,观察磨面组织形貌。

a c

b d

(1)正刷纯机械磨损表面形貌结构a和b(2)负刷纯机械磨损表面形貌结构c和d

e g

f h

(3)正刷带电磨损表面形貌结构e和f (4)负刷纯带电磨损表面形貌结构g和h

上分别为正刷(电流从电刷流向对磨环),负刷(电流从对磨环流向电刷)在纯机械磨损,通入电流磨损条件下电刷的磨面形貌图。从图中可以见,磨损过程综述有以下几个过程:

(1)划伤磨损:表面出现划痕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铜集电环表面有粗糙的微小凸峰,划伤电刷表面而产生微切屑留下的迹痕。划伤磨损产生的磨屑一部分吸附在电环表面形成过渡层,起到隔离润滑的作用。

(2)研压磨损: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银相发生了研压塑性变型,石墨颗粒发生了脆性断裂,石墨颗粒的边缘磨损脱落后,被银相研压塑性变形后所填补,并在石墨颗粒表面上延展,使得石墨的表面积减少,银相的表面积增加[24]。这种磨损表面形貌结构,有利于导电过程。

(3)粘着磨损:电刷与铜集电环滑动接触的早期,银与铜发生了粘着磨损.

银和铜都是一种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晶格中的原子是靠金属键结合的,面心立方晶体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粘着结合力.银的粘着系数大于铜,维氏硬度小于铜,因此,银向铜表面上发生转移.在浸银石墨的显微组织结构中,银分布在多孔石墨的孔隙中&由于石墨的润滑作用.这种粘着磨损并不明显.另外,在石墨颗粒的表面镶嵌有银微颗粒,而在银相的表面上粘结了石墨微粉.如图h所示。

(4)表面疲劳:电刷在滑动接触过程中,由于机械应力的交变作用,在电刷表面引起了疲劳损伤,它表现为裂纹的形成和逐渐扩展。这是在电刷的滑出边观察到的显微裂纹。起源于银相的尖角处,沿着银相和石墨颗粒边界扩展。其中还有几小段微裂纹被银所填补,银研压塑性变形后阻碍和延缓了裂纹的扩展。疲劳磨损还在石墨颗粒的表面产生了显微凹坑。

4.4.2电刷与对磨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1)电刷的接触摩擦:在摩擦过程中,石墨具有降低摩擦系数和润滑的功能。这是由石墨的晶体结构所决定[27],在平面层之间具有较低的结合能,在较小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就容易使石墨沿晶面滑移,剥离下来的石墨在洁净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牢牢地吸附在铜集电滑环的表面,石墨还能吸收空气中水分,形成一层石墨水膜,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从而使得集电环和电刷之间的摩擦发生在润滑层之间,形成“边界摩擦”或称之为“边界润滑”。

(2)摩擦理论把金属的介面摩擦归因于金属结点的形成:电刷在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在综合应力的作用下,电刷中银发生了塑性变形,并在石墨颗粒表面延展,增加了电刷与集电环之间的接触表面,并在接触区产生了结点生长,银被焊接在铜集电环表面,会产生相当高的摩擦。由于存在石墨的润滑作用,使得这种结点生成的能力减弱,从而减少了银和铜之间的粘着作用。

3.4.3过渡层与电刷和对磨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层区[29],在此区域中瞬间变化的电阻值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薄层狭小空间里存在着大量被剥落下来的炭粉。金属微粒和空气中的尘埃以及所形成的水膜。另外,电刷随着集电环的高速旋转,在电流的作用下,由于摩擦磨损和电能损耗转变成热能释放,因此,电刷的使用温度一般都高于室温,当发生火花时,产生电弧而使得温度会更高,在过渡层的接触表面上的银和铜都易于氧化。铜在180℃会生成氧化亚铜,银在190℃时也会变成氧化银,石墨在超过500℃也开始氧化。过渡层和集电环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对平衡摩擦。磨损以及电流的传导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5 结果与讨论

根据电刷磨损的物理过程,从现有的各种观点认为,电刷的磨损乃是接触元件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改变了它们之间的接触表面状况,使得接触表面发生了质变过程,电刷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

1.没有电流通过时的纯机械磨损;

2.有电流通过时的机械磨损;

3.纯电气磨损;

4.5.1电刷电气磨损

电刷在整个滑动接触过程中都是在电流的作用下进行的。当电流通过时,电流仅集中在电刷表面很小的接触区面积上,而使得局部发热,电刷表面的温度升高,导致电刷表面的颗粒结合强度减弱或氧化,引起接触材料表面颗粒脱落。电气磨损过程还与极性有关,磨损是与接触元件材料的阳离子移动方向有关,阳离子由正电刷移向集电环,再由集电环移向负电刷,而阳离子数与电流密度成正比,因此电流密度就决定了阳离子的强度。电流的作用外,阳离子强度还与电刷材质有关[30],浸银石墨电刷在磨损接触过程中,在正电刷的接触区和负电刷下的集电环表面都生成了金属颗粒和氧化物,而产生了磨粒磨损,因此正电刷的磨损大于负电刷。由于集电环是一种铸态金属材料,电刷是一种粉末冶金材料,因而电刷的磨损速度大于集电环。

4.5.2电刷机械磨损

电刷的机械磨损本身是一种复杂现象[17],机械作用主要是通过四种磨损机理来破坏接触元件表面颗粒之间的联接。它们是○1粘着磨损机理,○2粒磨损机理,○3面疲劳机理,○4擦氧化机理。四种磨损机理一般很少单独出现,它们可能同时起作用或交替发生作用。只有磨粒磨损和表面疲劳才能直接产生磨屑,粘着磨损和摩擦氧化是通过材料的转移和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而产生磨屑脱落,松脱的磨屑一部份吸附在集电环的表面形成过渡层。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一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文献类型标示 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汇报R 规范S 专利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二.①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汇报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 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②. 文献习题名及版本1 / 3

(初版省略)。③ 文献类型 及载体类型标识。④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 文 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 获得地址。⑥ 文献起止页码。⑦ 文献规范编号(规范号、专利号……)。 三.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 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 明其载体类型。本标准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 —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 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 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2 / 3

毕业论文之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2]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版。 [5]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6] [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10月第1版,第177、183、190页。 [7] [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董果良译,2002年版,第 210页。 [8] [美]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1年11月第1版,第37、45、54页。 [20] 丁松泉:《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 [22] W.Arthur Lenis,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23] Henry Kissinger,America at the Apex. The national interest, Summer ,2001, p15. [26] Raymond Vernon, Sovereignty at Bay: 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s, New York & London: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71. [27] Robert Gilpin,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7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大学毕业设计---基于c语言的教务系统软件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题目 二、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指导教师职称 学院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题目 评阅人职称 工作单位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 答辩前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了如下资料: 1、设计(论文)说明共页 2、图纸共张 3、指导教师意见共页 4、评阅人意见共页 经审查,专业班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符合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 年月日 根据审查,准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签字(盖章)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 学院专业班 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于年月日进行了答辩。 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做出如下决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 三、答辩组组长签名: 答辩组成员签名: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 年月日

基于c语言的教务系统软件设计 摘要 本系统依据开发要求主要应用于教育系统,完成对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成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开发本系统可使学院教职员工减轻工作压力,比较系统地对教务、教学上的各项服务和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加快查询速度、加强管理,以及国家各部门关于信息化的步伐,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 目前,学校工作繁杂、资料重多,虽然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高校,但还未普及,而对于学生成绩管理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系统。因此,开发一套适和大众的、兼容性好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使其符合操作的业务流程,并力求系统的全面性、通用性,使得本系统不只适用于一家教育机构。在开发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系统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四个主要阶段进行设计,而在具体的设计上,采取了演化式原型法,随着用户的使用及对系统了解的不断加深,对某一部分或几部分进行重新分析、设计、实施。本论文主要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成绩管理成绩查询 C语言面向过程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是数字信息时代,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它的出现和发展,同样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大部分的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通过来发布消息,共享资源,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增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DREAMWEAVER和ACCESS数据库进行学校设计的开发过程,详细给出了从学校的需求分析到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及测试的各个环节,最后对本做出了客观评价,指出了本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今后的完善方向,基本上完成了一个所要求的容,包括前台展示和后台管理。整个包括首页模块、留言板模块、后台模块。通过本次的开发,使我明白在进行的设计与维护的时候应该要从整体上把握全局,对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ASP;ACCESS数据库;学校网络;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ge, Internet is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affects human life.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rovides a rich resource. It is in such a trend,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have set up their own website, through the website to publish news, Gongxiangziyuan for enterprises and Ke Hu provide a mutual exchange of the platform, enhance business and custome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conduct business using DREAMWEAVER and ASP web design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corporate website gives detailed system analysis to design, detail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all aspects of the system made the final objective of this evaluation, tha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system, and gives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perfect,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required content of a site, including the front display and back office management. The entire system including the Home module, message board module, the background modul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e, so that we understand that when the system should do from the whole to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design web site has some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ASP;ACCESS;DREAMWEAVER;HTML;Website design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自动生成

今天刚知道原来参考文献可以自动生成……真丢脸!分享给为论文奋斗的同学来源: 周亮的日志 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小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或者博士毕业论文。一般的小论文就四五页,而硕士论文动辄五六十页,有的甚至七八十页。所以有些东西如果要人工的去修改,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痛苦的事情至少有两个:目录自动生成和编号、参考文献引用的上标。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说说小技巧,自动生成,非常方便。 先说两种痛苦情况。 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 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 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 现在来说说这两个的简单解决办法。 首先都要设置成段落编号。将你要设定的一级目录设定成一级编号,二级目录设定成二级编号等等。参考文献一样,设置成段落编号。设定成段落编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某个项目时,其后面的变好会跟着变动,所以这就解决了因添加删除中间的项目,而要同时修改后面的编号问题了。 目录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纲视图”下点击更新目录,或者在页面视图的目录上,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

西藏大学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的意见

西藏大学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的意见

西藏大学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与管理的意见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西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精神,特提出加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指导工作及管理的意见。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全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 1.教务处负责协调有关问题,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执行情况;汇总各学院(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情况;收集和保管各学院(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及毕业论文(设计)分析报告;收集各学院(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等。 2.各学院(部)负责布置本学院(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安排并填写《西藏大学学院(部)20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日程安排表》(见附件4),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任务书;安排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审查,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考核与评定工作,复查成绩评定情况。对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论文 (设计)进行审核评价;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收集并妥善保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原件及评审情况相关资料。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文献检索与阅读、资料收集、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研究和正确撰写论文(设计)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选题及定题、论文(设计)指导、中期检查、定稿、论文(设计)评阅、答辩与评定成绩、论文(设计)抽检、优秀论文(设计)推荐、工作总结等九个环节组成。其工作流程见附件23。 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及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应由各系(教研室)组织教师拟定若干方面的题目,于第7学期开学初交学院院长(部长)审查,之后由分管教学的院长(部主任)以任务形式下达给各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最后将任务分配给本系(教研室)的教师。 2.第7学期的第5周,由学院(部)将审定后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的形式向本单位毕业学生公布和介绍。论文(设计)题目的确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学生填写选题志愿,由学院(部)根据学生志愿和教师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3.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求: ①选题内容覆盖面要宽,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眼界。 ②专业学科特点鲜明,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选题应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情况相结合。 ③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其中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选题应在80%以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④能够跟踪学科发展新趋势,选题关注专业学科的热点、焦点等问题。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 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两个以上用等).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等.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200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 目录 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2008)-------------------------------1 附件: (1)法律与政治系毕业论文文本规范----------------------------------------------8 (2)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程----------------------------------------13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6 附表: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9 (4)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1 (5)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25 (6)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26 (7)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28 (8)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评定表-------------------------------------31(9)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汇总表-------------------------------------32(10)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议记录--------------------------------33 (1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变更申请表----------------------35

论文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模版

1文献综述(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1.1热油管道材料简介(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自第一套轧机由美国轧机公司在Bulter成功建成后,美丽的故事们应该多样化的生 活………… 表23 辽宁石油化工--(表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居中,三线表)学生种类1998年1999年2000年 本科生100 150 300 硕士研究生20 60 100 博士研究生—— 5 12 点。表格可按全文统一编序,表格序号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中各栏应注明量和相应的单位。表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字或者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1.1.1热油管道钢质成分(三级标题,黑体小四) 23X1+32X2+45X3=380 (2.1)(公式书写说明: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右对齐),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

1.1.2 热油管道钢质性能 1.2 支持辊辊形技术 图23 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图像书写说明: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图23)和图题(北京科技大学校徽),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3 工作辊辊形的特点 E /V (S C E ) lg[i/(A ?cm -2 )] 图2 2024铝合金在不同浓度氯化镧海水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2020年信息技术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信息技术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范文一: 题目:主标题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国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2000字) 1.1.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2000字) 2.1.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我国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2000字)--------- 四、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 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技术文章----- --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2000字) 5.1.课堂学习------------------------------- 5.2.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毕业论文写作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含参考文献国标)

毕业论文写作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一、封面: 1、年级不能简写,如2008级不能简写为08级; 2、毕业论文终稿完成时间为2013年6月,不能写成2013年5月; 3、封面不能出现页码,页码从中文摘要开始出现,为罗马字符,正文页码为阿拉伯数字; 4、注意封面各部分内容的字体和字号,以及是否加粗; 二、中英文摘要: 1、论文类摘要结构要完整,应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四要素,缺一不可(很多学生的摘要中缺乏“目的”),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 2、英文题目中除虚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代词)外所有单词首字母大写,不能用直译,符合英文行文习惯,如“某某研究”一般写成“Research on ...”,不能直译为“....(很长)Research”; 3、作者和指导教师英文翻译“名在前姓在后”(还有个别同学没改过来),Directed(个别同学有拼写错误)by Professor(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Lecturer(讲师) /Assistant(助教)不能有拼写错误; 4、中文摘要中“摘要”和“关键词”要加粗,前面空两格,英文摘要中“Abstract” 和“Key words”要加粗,顶格写,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后面没有冒号; 5、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必须一一对应,关键词一般用名词,而且从标题或摘要中选取,每篇文章可选3~8 个关键词。中文关键词用中文表述,尽量不出现英文或英文简写(专有英文术语尚无中文翻译可除外),中文关键词之间标点是“中文分号”、英文关键词之间标点是“英文逗号”;英文关键词中所有单词首字母大写; 6、英文摘要通篇是“Times New Roman”,字体颜色为“黑色”(不能出现灰色),不要出现中文标点(如英文中没有顿号),所有英文标点后面都要加一个空格,选用“1.5倍行距”(检查中许多同学用单倍行距)。书写生物拉丁学名时,属名和种加词要斜体!统计学中的P值,用斜体P!pH值的规范写法是p小写,H大写!另外注意数字的上标和下标,如“H2O”应该写成“H2O”,“kg-1d-1”应该写成“kg-1d-1”。 7、英文摘要行文注意事项: 1) 英文摘要的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A.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例如:This study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result shows (reveals) that…,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 that….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B.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等过程)。例如:The technique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were applied to study women customers' demand for cosmetics in January and August, 2005. 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2)英文摘要的语态:在多数情况下采用被动语态。采用被动语态的情况主要有:说明事实经过时,某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为强调动作承受者;有些情况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使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而且有时摘要中谓语动词采用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例如: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全文包括:封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可选)等);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理工科5000字以上;文科6000字以上,其中外语专业4000单词以上,艺术类专业3000字以上(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等)。 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要求 (一)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 ……、1.1.1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二)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超过20字。 (三)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或总说明书要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字数在300字左右。 (四)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要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及结果的讨论等。 撰写设计(设计)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是: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应以简练的文字概略地表达。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要写明哪些为人所用,哪些为己所改进,哪些为己所创造,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 2.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对所用装置、仪器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于由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对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认识等要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具体撰写。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 此外,作为结果与分析的图、表,应精心制作、整洁美观。 (六)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结论要概括、简短。 结论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计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计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1.1.选题的背景 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起来,并且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革命。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运输、加工、存储、更新、维护,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a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重要标志。MIS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把组织部的各级管理连接起来,而且能够克服地理界限,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形成跨地区的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目前,虽然有许多学校已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学校教务的管理.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必须是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系统。根据国大学的现在管理模式,结合国际新的思想观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设先进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学校

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乃至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的关键环节。教学教务信息处理的电脑化、网络化,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容。 1.2.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学校教务的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务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教务管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两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总结。它使我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本人知识水有限,系统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改进。此外,该系统能够顺利的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数据库设计类类题目:(要求用数据库软件完成,采用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用数据库语言编写学生学籍管理 用数据库语言编写人事档案管理 用数据库语言编写工资管理 用数据库语言编写库存管理 用数据库语言编写销售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 库存管理系统 编程类((1) Java (2) Visual C++ (3) C++ Builder (5) VC #.NET等制作单机版)银行模拟程序(存取款) 表达式转化程序及计算 密码树立,编码,译码程序 家庭理财系统 超市管理系统 简易词法分析器 翻译软件 一个小型的聊天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处理系统 学生信息处理系统 在线考试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 教职工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 考勤系统 旅游管理系统 电子器件绘制系统(ECAD) 网络安全管理类(要求理论和实际的管理内容结合)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策略 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网络性能与可靠性监控软件(基于SNMP协议) 网络中心集中监控管理软件;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软件; 身份认证、漏洞扫描软件、入侵检测; 网络数据安全存储、传输; 密码学论文; 网络编程类含网页制作和多用户版网络版软件个人网页制作 中小学网站的制作 电子商务网站---书店 网上考试系统 电子商务网站---电脑商城 学生选课系统

学生成绩查询系统 网上练习、考试系统; 网上交易系统; 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与网络检索系统。 局域网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ICQ系统;(模仿QQ的功能,可用Winsock开发) 网上对弈软件(如网上五子棋,可用JAVA实现); 人事管理系统 教职工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 考勤系统 旅游管理系统 搜索引擎原理及存在问题 XML网页编写原理及例子 搜索引擎的用户数据格式分式与处理 网络聊天信使系统 多媒体课件制作类(不可采用PPT) 中学****课件制作(内容自选) 多媒体课件制作(内容自选) 教育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探讨 软件工程理论与应用(通过实际应用的分析撰写论文)基于UML的面向对象软件分析与建模;(研究对象任意)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代码大全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代码大全(转) 2014-04-22 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参考文献代码大全,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A.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E.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 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I.报纸文章[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科生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以下统称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第二条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手段及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处理实验数据、利用文献和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 第三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 第三条学院(系)是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和实施的主体,提倡各学院(系)分专业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毕业论文课程组,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 毕业论文课程组主要负责提出本专业毕业论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落实毕业论文课程计划,指导教师的配备,毕业论文题目筛选,毕业论文指导,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推荐优秀论文等具体工作。 学院(系)要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学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课程组拟定的课程计划和论文要求,制订本院(系)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督促和协调课程组做好指导教师的

安排,明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经费及时到位,监督和检查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四条教务部负责制定全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原则,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抽查和监督,负责对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和奖励。 第四章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 第五条毕业论文选题是确保毕业论文课程效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各学院(系)及毕业论文课程组要切实加强论文选题工作,做好选题指导。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性论文题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应用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理工医科学生要尽量选择实验类、工程实践类的毕业论文题目,人文社科类学生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社会实践设立题目。拟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切忌题目立意过大,内容空泛。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论文题目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鼓励学院与外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研发和生产单位联合拟定论文题目,符合要求的可采取联合指导的方式。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注重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难度和工作量应高于课程设计,并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 (三)创新性论文题目应突出创新性,要结合学科创新、技术创新和具体产品创新,使论文题目在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反映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创意的需要。 (四)可行性论文题目要具有可行性,符合本科生知识、能力、水平和工作条件的实际,切实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要求,避免过多和过少两个极端。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或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个性化论文题目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避免千篇一律,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拟题目,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经典范文.doc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

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