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练(广东专用)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的方向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7张PPT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7张PPT
考 向 互 动 探 究
典 型 易 错 必 纠
教 师 备 用 习 题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反应进行的方向

2019/9/3
2
返回目录
网络导图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019/9/3
3
返回目录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②v正___=_____v逆,平衡不移动; ③v正____<____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19/9/3
5
返回目录
第22讲
考 向 互 动 探 究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增大
减小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使用催化剂,因其能同等倍数地改变正、逆反应速 率,平衡___不_____移动。
2019/9/3
7
返回目录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向 互 动
3.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强或温
究 度),平衡将向着_能__够__减__弱__这_种__改__变______的方向移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讲专练第22讲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含详解)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讲专练第22讲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含详解)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热身1.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压或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4NH3(g)+5O2(g)4NO(g)+6H2O(g)ΔH<0B.2SO3(g)2SO2(g)+O2(g)ΔH>0C.H2(g)+I2(g)2HI (g)ΔH<0D.N2O4(g)2NO2(g)ΔH>02.[·莱芜期末] 关于反应3O2(g)===2O3(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熵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变D.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A B C 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图示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化学平衡常数减小5.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图K-16.有一反应:2A+B2C,其中A、B、C均为气体,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图K-1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D.c点v正<v逆能力提升7.[·厦门模拟] 往2 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2014广东各地市模拟试题汇编 化学平衡移动

2014广东各地市模拟试题汇编 化学平衡移动

2014广东各地市模拟试题汇编 化学平衡移动2014广州一模)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 △H <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加,平衡逆向移动B .升高温度,可提高CO 2转化率C .增加H 2的浓度,可提高CO 2转化率D .改用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C(2014潮州二模)12.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31Fe 2O 3(s)+CO(g)32Fe(s)+CO 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 <0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2CO c CO c C .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 2气体,K 值减小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O 的平衡转化率C(2014佛山一模)11.己知N 2(g)+3H 2(g)2NH 3(g) △H =— 92.4kJ•mo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 2和3mol H 2充分反应放热92.4kJB .N 2(g)+3H 2(g) 2NH 3(l) △H =— QkJ•mo1—1,则Q>92.4C .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 2的转化率为20%,则H 2的转化率一定为60% B(2014佛山二模)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B 纯碱溶于热水中,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C 已知工业合成氨气△H <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NH 3(g) + HCl(g)=NH 4Cl(s) 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 <0 C(2014韶关一模)1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 (g )+B(g)2C(g)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增大A 浓度的瞬间,正V 增大,V 逆不变B .升高温度,正V 减小,V 逆增大C .增大压强.正V 增大,V 逆减小D .加入催化剂,正V 、V 逆都增大 A(2014韶关二模)11.已知可逆反应CO (g )+H 2O (g ) 催化剂加热CO 2(g )+H 2(g ) ΔH <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欲提高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A .增大压强B .升高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分离出CO 2D。

广东地区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集锦:化学平衡移动

广东地区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集锦:化学平衡移动

第3讲 化学平衡移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 L ,如图所示R%是R 的体积分数,t 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 为气体B .正反应吸热,L 为固体或纯液体C .正反应放热,L 为气体 Z#xx#kD .正反应放热,L 为固体或纯液体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 和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 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 >03.(2009·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 X(g)n Y(g) ΔH =Q kJ/mol 。

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nB .Q <0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 A(g)+b B(g)c 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表示体积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Ⅰ: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C.反应Ⅲ:ΔH>0且T2>T1或ΔH<0且T2<T1D.反应Ⅳ:T1<T2,则该反应不易自发进行5.(2009·全国理综Ⅰ,1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 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6.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如图所示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 NO。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二讲 化学平衡移动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二讲 化学平衡移动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师揭秘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
动,此时放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会减小吗?
提示 不会。因为升高温度v吸和v放均增大,但二者增大的 程度不同,v吸增大的程度大于v放增大的程度,故v吸和v放
不再相等,v吸>v放,原平衡被破坏,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
名师揭秘
解析
温度不变时(假设100 ℃条件下),体积是1 L时,Y
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体积为2 L时,Y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 -1×2 L=1.5 mol,体积为4 L时,Y的物质的量为 L 0.53 mol· -1×4 L=2.12 mol,说明体积越小,压强越 L
一、化学平衡移动 1.概念 温度 压强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_____、 _____、 浓度 _____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 改变 新的平衡状态 ______,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_____________。这种由 原平衡状态 新平衡状态 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 移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Ⅰ)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15 5 C.达平衡(Ⅰ)时,X 的转化率为 11 D.在平衡(Ⅰ)和平衡(Ⅱ)中 M 的体积分数相等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师揭秘
解析 根据降温后平衡(Ⅰ)到平衡(Ⅱ)反应①的物质的量减少,说 明降低温度使反应①的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了,则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隔板右边的总物质量始终为 2 mol,故压强之比与气体体积成反比,达到平衡(Ⅰ)时的压强与开 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2∶2.2=10∶11;由于反应②是一个气体体积 不变的反应,因此反应②的体系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是 2 mol, 又由于左、右两室中的压强始终是相等的,平衡(Ⅰ)时右室中气 体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体积是 2.2V, 则左室中气体的体积是 2.8V, 28 28 5 物质的量为 mol, 故反应掉的 X 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mol= 11 11 11 5 mol,因此达到平衡(Ⅰ)时 X 的转化率为 ;由于平衡(Ⅰ)到平衡 11 (Ⅱ)是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因此两者 M 的体积分数不可能相等。

(广东专用)2014高考化学总复习 高考常考专题讲座 化学平衡移动前后常见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探析课件

(广东专用)2014高考化学总复习 高考常考专题讲座 化学平衡移动前后常见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探析课件

解析:选 D。A 和 B 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C 和 D 具有的总能量, 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向焓变小于零,A 错;升高温度平 衡逆向移动,A 的转化率减小,B 错;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放出的热量减少,但平衡常数不变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 C 错;加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平衡移动,故焓 变不变, D 对。
解析:(1)由图知在 30 小时 CH4 的产量Ⅲ最多、Ⅰ最少,故平 均生成速率 vⅢ >vⅡ >vⅠ, 反应开始后的 12 小时内在第Ⅱ种催化 剂作用下收集的 CH4 最多。 (2)设 CH4、 H2O 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a,转化率为 x。 CH4(g)+H2O(g) CO(g)+ 3H2(g) 初始 a a 0 0 转化 ax ax ax 3ax 平衡 a-ax a-ax ax 3ax ax· 3ax3 则 K= = 27 又有 ax= 0.1 mol/L a-axa- ax 得 a= 0.11 mol/L, x≈91%(或 0.91) (3)由盖斯定律得 CO2(g)+3H2O(g) CO(g)+ 2O2(g)+ 3H2(g) ΔH=+1 008 kJ/mol
2.现有下列两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像的是( A. N2(g)+ 3H2(g) B.2SO3(g) D. H2(g)+ CO(g) C. 4NH3(g)+5O2(g) 2NH3(g) 2SO2(g)+ O2(g)
) ΔH<0 ΔH>0 ΔH<0 ΔH>0
4NO(g)+6H2O(g) C(s)+ H2O(g)
解析:选 B。由Ⅰ知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吸热;由Ⅱ知,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大 于正反应速率, 则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故 B 项符合。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则总反应的ΔH_<__(填“>”“=”或“<”)0。
解析 答案
(2)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请在 上图画出相应α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 明理由:_温__度__相__同__的__条__件__下__,__增__大__压__强___,__平__衡_ _右__移__,__α_H_C_l增__大__,__因__此__曲__线__应__在__原__曲__线__上__方__。 答案 见下图
(1)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
产生的影响是__C_D__(填字母)。 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重新平衡cCcHH3O2H减小
解析 该反应为正向气体分 子数减小的可逆反应,缩小 体 积 , 平 衡 正 向 移 动 , c(H2) 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 大,因而A、B均不正确。
2.平衡转化率的分析与判断方法
(1)反应aA(g)+bB(g) cC(g)+dD(g)的转化率分析
①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后,它们
的转化率相等。
②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提高,A的转化率降低。
③若按原比例同倍数地增加(或降低)A、B的浓度,等效于压缩(或扩大)
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等效于减压
正误判断·辨析易错易混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 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 × )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放减小,v吸增大( × ) (3)合成氨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成氨的 方向移动,所以也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使用催化剂的原因( × ) (4)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正减小( × )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安徽专用)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的方向(含详解).pdf

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安徽专用)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的方向(含详解).pdf

第2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的方向 1.[2012·开封四模] 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g)+(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K22-1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K22-1+b>c B.Δ+bcD.ΔH<0,a+bT2 C.图③表示的方程式为2A===B+3C对于反应2X(g)+3Y(g)(g) Δ图④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图K22-4[2013·安徽示范高]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后对CaCO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相关探究。

他们在室温条件下将CaCO块状固体放入1 L、稀盐酸中记录下了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生成CO气体的物质的量情况绘制成如图K22-4曲线。

假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请分析以下问题:(1)若想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2)0~2 min内用HCl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比较0~2 min、2~4 min、4~6 min三个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

(3)根据定量的数据定性的描述0~6 min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第8 min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10.[2013·江南十校联考]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讲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热身1.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压或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4NH3(g)+5O2(g) 4NO(g)+6H2O(g) ΔH<0B.2SO3(g) 2SO2(g)+O2(g) ΔH>0C.H2(g)+I2(g) 2HI (g) ΔH<0D.N2O4(g) 2NO2(g) ΔH>02.[2013·莱芜期末] 关于反应3O2(g)===2O3(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熵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变D.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化学平衡常数减小5.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图K22-16.有一反应:2A+B 2C,其中A、B、C均为气体,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图K22-1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D.c点v正<v逆能力提升7.[2012·厦门模拟] 往2 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 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A.实验2比实验1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B.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容器体积减小C.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8.可逆反应A(g)+B 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C.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9.[2012·天水模拟] 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符合的是( )图K22-2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 2NH3(g),图①表示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由图②可知p2>p1,T1>T2C.图③表示的方程式为2A===B+3CD.对于反应2X(g)+3Y(g) 2Z(g) ΔH<0,图④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10.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与3 mol H2气体充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1)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化学平衡常数K值不再发生变化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3)若反应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CO)=0.100 mol·L-1、c(H2)=0.200 mol·L-1、c(CH3OH)=0 mol·L-1。

CO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分别如图K22-3中①②③曲线所示。

则反应①、②的平衡常数K1、K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相对于反应①来说,反应②和反应③改变的条件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图K22-3(4)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的实验设计表中。

请将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填满。

挑战自我11.[2013·广东六校联考] 在一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ΔH<0 。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K22-4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K22-4(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

(2)该反应450 ℃的平衡常数________500 ℃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

A.3v正(H2)=2v逆(NH3)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4)第5 min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 min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浓度约为0.25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 min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12.已知25 ℃、101 kPa,合成氨反应中,1 mol N2完全转化为NH3时,释放的能量为92.4 kJ。

现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置于2 L密闭容器中,反应进行到2 s末,测得NH3为0.4 mol。

请回答:(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3)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移动;(4)前2 s内v(H2)为________mol/(L·s)。

1.A [解析] A项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加压平衡左移,升温平衡也左移,故A正确;B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则加压平衡左移,但升温平衡右移,故B错;C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故C错;D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加压平衡左移,但升温平衡右移,故D错。

2.D [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吸热反应,故A、B、C项不正确;O2和O3均为单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D项正确。

3.C [解析] A项中p2压强大,反应速率快,应先达平衡,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氮气的转化率应越低,B项错误;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应先达平衡,D项错误。

4.CD [解析] 对于既有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又有固体反应物的反应来说,增加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因为不能改变其浓度,对平衡无影响,故A错;压强的改变对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没有影响,故B错;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任何反应不是吸热反应,就是放热反应,改变反应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故C对;化学平衡常数减小,一定是温度发生了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故D对。

5.D [解析]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化学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来说,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B项错误;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反应速率无必然联系,C项错误。

6.B [解析] 由于温度升高,B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推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在T1温度下,由a点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不断减小,若采取加压措施,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B的转化率会不断增大,故C错;在T2温度下,c点要达到平衡状态,此过程中B的转化率不断增大,说明该过程v正>v逆,D错。

7.A [解析] 实验1和实验2相比,反应温度和初始反应物浓度均相同,而实验2反应速率快,在20 min即达平衡,可知实验2使用了高效催化剂,A项正确;反应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B项错误;实验2和实验3相比,实验3温度高,反应限度大,即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限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故实验3的平衡常数比实验1的大,D项错误。

8.B [解析] 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可能是因为A为有色物质,A项正确;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B、D既可以都是气体,也可以都不是气体,B项错误;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反应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正确。

9.B [解析] 图①,如果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v正应与平衡点相连,A项错误;图②,由先拐先平知p2>p1,T1>T2,B项正确;图③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项错误;由D中方程式看出,温度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将增大,D项错误。

10.(1)< 该反应为熵减的反应,而反应能自发进行,故必为放热反应(2)c(3)等于催化剂降低温度(4)[解析] (1)(2)化学平衡常数只与反应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容器体积不变,因此容器内气体密度为恒量,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已达平衡。

(3)由图中曲线看出,反应①②达到的平衡相同,但反应速率不同,故反应①②只能是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故平衡常数应相等;而反应③反应速率减小,CO的平衡浓度也减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为降低温度。

(4)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遵循“多定一变”的原则。

11.(1)0.025 mol/(L·min)(2)>(3)BD(4)如图[解析] (1)图中氨气的平衡浓度为0.10 mol/L,达到平衡的时间为4 min,则平均反应速率v(NH3)=(0.10 mol/L-0)÷4 min=0.025 mo l/(L·min);(2)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左移,则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平衡常数减小,则该反应450 ℃的平衡常数大于500 ℃时的平衡常数;(3)v正(H2)∶v逆(NH3)=3∶2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则2v正(H2)=3v逆(NH3),故A错;由于M=m/n,气体的总质量守恒,则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因此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由于ρ=m/V,分子、分母均不随时间变化,则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错;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则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故D正确;(4)画图要点: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则氨气浓度立即增大一倍;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右移,则氨气浓度逐渐增大并在第8 min达到0.25 mol/L,之后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