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课件PPT
《山雨》教学设计【优秀4篇】

《山雨》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4篇《《山雨》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悟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拓展与延伸】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风”或“雨”的习作。
【重、难点突破】学习作家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体会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跟随着诗人、散文家李汉荣的脚步,我们一起拜访了“山里的朋友”,感受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品味“山雨”的韵味。
二、学习课文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山雨的,具体写了哪些内容,感受山雨的特点。
教学提示: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按一定的顺序描写自然景物,并通过对相关景物的描写来描写山雨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全部让学生来根据自己的题解回答,并且要以课文内容为中心,联系关键的词语作答。
如,在分析写作顺序时,可以抓住“来得突然”、“雨声里”、“雨,悄悄地停了”来分析,其他两个问题方法相同。
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合作学习,不必苛求答案的准确性。
教学参考: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全文共10个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写雨来,主要描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写雨中,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第8至10自然段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景物:明月、树枝、 喜鹊、清风、夜空、蝉。
全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 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以动衬静, 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联想
由“稻花香”“蛙 声一片”联想到了丰收 年。写出了作者热爱自 然、夏天的生机勃勃。
借景抒情
于交 景融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通过描写诗人停船 夜宿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羁旅 的惆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又叫看经楼,在今浙
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时间
六月二十七日
地点
望湖楼醉书 喝醉酒时所书。
事件 [宋]苏轼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 《水调歌头》《赤壁赋》等。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德鹊 蝉
左右结构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 属浙江省)的一段。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 家之一。其诗多写山水田园 的幽清境界。代表作有《春 晓》《过故人庄》等,收录 于《孟浩然集》中。
读古诗 有韵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容云层很黑。 遮盖,遮挡。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说明雨 点大,杂乱无序。
指狂风席地卷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部编版《秋晚的江上》PPT精品课件2

结构梳理
秋
倦鸟归巢 夕阳西下
晚
景色迷人,
的
画面美丽。
江
上
抖落斜阳 苇妆红颜
主题概括
《秋晚的江上》展现了一幅 暮江鸟归 的 画面,色彩鲜明,画面感非常强。
拓展延伸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鱼塘晚霞
傍晚,我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来到宿舍外的鱼塘 边,观看鱼塘晚霞的美景。
多么奇丽的晚霞!它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 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绽 开……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 成了一片晚霞。晚霞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我把眼睛微 微睁开,眼前顿时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 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好像也被色彩裹住了。
碧绿的鱼塘像个葫芦形的大宝石,晚霞把彩色 的柔光洒在鱼塘里,就像给碧水插上了一朵朵绒花。 塘里的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悠闲地游动着,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奇景:一群群金色的鲤鱼 仿佛成了塘中的霞光。鱼塘左边有个喷泉,喷出的 水像彩色的礼花,又像晶莹的珍珠,晚霞一照更是 五光十色。这些水珠洒落在水面上,激起一点点小 圆晕,像彩环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鱼塘周围 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晚霞把光彩洒在上面,好像 一块块宝石。
·· 还驮着斜阳回去。
··
朗读时,表现出对鸟儿的怜惜之情。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 的景物。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 么样的画面?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特指女人美 丽的容颜。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画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 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我会认
cháo
部编版《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PPT精品课件3

明确话题
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你知道其他人的名字有怎样的故事吗? 请你围绕“名字里的故事”和大家一起 交流吧!
交际指导
想一想
1.自己名字有怎样的含义? 2.你了解到的其他人的名字有怎样的含 义或故事?如某些名人的名字。
交际指导
讲一讲
自己讲述时: 1.说出完整的姓名:姓什么,叫什么,说清 楚具体是哪个字。 2.详细说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主要内容) 他人讲述时: 遇到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要有礼貌 地向讲的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教学过程
欣赏范例
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地质学家李四光 来自字的来历吧!李四光,原名李仲葵。他在14岁时 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可 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十四” 填入了姓名栏内。由于表格不好换,他 急中生智,将“十”字加上几笔改成了 “李”字,“四”字却无法再改。但是 叫“李四”这名字不好听又没有意义。 怎么办?他一抬头,看到中堂大匾上有 “光被四表”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 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于是他便灵机 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上一个“光” 字,后来便叫李四光。
欣赏范例
我的名字叫王乐 安。“乐”是“快乐 ”的“乐”,“安” 是“平安”的“安” 。我的名字是爸爸妈 妈给我取的。他们希 望我能快快乐乐、平 平安安地长大。
欣赏范例
我的名字叫江云帆。“江 ”是“长江”的“江”。“云 ”是“白云”的“云”,“帆 ”是“风帆”的“帆”。我的 名字是爷爷从李白的《行路难 》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一句选取的。 爷爷希望我在人生道路上,不 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挂起云帆 ,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明确话题
下面的名人,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你 知道他们的名字有怎样的故事吗?
语文 山雨 课件

积水的小坑、小的池塘
留下的韵味、留下的感觉
鸟的鸣叫
同义词:积聚、聚合
完全告诉、完全表达 同义词:倾诉 造句: 我向你倾吐烦恼
声音清亮好听
满天飞舞的样子
赵丽宏
赵丽宏:上海人,著名散文家、作家
反义词:干燥
Hale Waihona Puke 同义词:清楚 反义词:模糊
线、像线一样 同义词:一条条、一丝丝 组词:千丝万缕
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同义词:轻快 反义词:笨拙
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造句: 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都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 共同欢庆十一国庆节。
人或事物像风一样轻盈、飞扬、潇洒的样子
难以比拟的神奇 、特别神奇 造句: 我仰望天空,看到眼前白云悠悠, 雀鸟飞舞, 这真是 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啊!
弹奏
用乐器表演
琴的按键
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
优美、高尚、典雅
根据特定辨别 同义词:辨别、分辨
强烈的光线、刺眼 同义词:闪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02山雨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1).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 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
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见东 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 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 想,上 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 使人想到 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野( )( )( ) 喜( )( )(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示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 切思念。出征塞外,面对“风一更,雪一 更”的荒寒景象,词人自然会想起故园的 温暖、宁静,不由得生发无限乡愁,思念 起故乡来。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山居秋暝》的颈联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了
Hale Waihona Puke 山中的幽静。(√)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
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
寂凄凉的思乡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 夜泊》。
月亮落下去了,在树林里栖息的乌鸦凄凉地 鸣叫着,寒意从四处袭来,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 的霜雾。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诗人 心情愁闷,难以入睡。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 江夜泊图。诗中所见的月、江枫、渔火都是静态 的,所闻的乌啼是动态的。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西汉]刘彻《秋风词》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词牌名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词人。本名成德,字容若。 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 四十二首,时人誉为“清代第一 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月光曲》PPT课件

由远而近……
——《山雨》
仔细倾听乐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一曲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我最喜欢听的曲子是《__蓝__色__多__瑙__河__》,从 乐曲中我仿佛看到_黎__明__的__曙__光__拨__开__多__瑙__河__河__面___ _上_的__薄__雾__,__河__水__缓__缓__流__过__碧__绿__的__河__岸__,__从__宁__静__平__ _稳_到__轩__然__大__波__、__浪__花__四__溅__。__
拓展延伸
PART FOUR
拓展延伸
写月的古诗: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清]袁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
板书设计
听到琴声(2)
幽静 清幽
弹了一曲(3—6)
触动 感动
再弹一曲(7—9) 激动
记录作品(10)
波涛汹涌
刮风卷浪 微波粼粼
听的联想
默读第9、10自然段,说一说:听着 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 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 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 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 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 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 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这是直接描写乐曲吗?
是通过听乐曲时产生的联想来描写乐曲。
作者只是用联想表达自己听到的乐曲, 你是怎么感受到乐曲的变化的?
第一幅:月亮刚从 “水天相接”处升起,海 面上“洒满了银光”。此 时的音乐是舒缓、轻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画横线的句子是总起句。
雨中 雨的特点(三)
1.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
耀眼,绿得透明。
理解:不同的颜色,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中,使
山林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写出了雨的色彩就是 “绿”,更突出作者对“山雨”浓浓的喜爱之情。 2.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
飘飘洒洒
湿润的山风 优雅的小曲 奇妙无比的琴键
无字的歌谣 幻想的色彩
轻捷柔软的手指
优雅:优美雅致.
清脆:清楚悦耳.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作者 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 的?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 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3、作者主要描写了山雨的哪些特点?
睛,流进我的心胸。 理解: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的色彩——“绿”。
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 “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 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 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雨中 雨的特点(四)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 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句子 ·学习
1、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修辞) 拟人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 倾吐着浴后的欢悦。(修辞)
拟人、比喻
3、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继续往下滴着,滴落 在路畔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缩句)
雨珠发出音响。
(1)、第1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解释说明。 (2)、 第1到4自然段写什么? 答:雨来得突然。 (3)、哪一段写雨来时? 答:第5到7自然段。 (4)、那一段是比喻句? 答:第4自然段。 (5)、第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答:作者对山雨色彩的喜爱。 (6)、第8到10自然段是写雨前、雨中还是雨后呢? 答:是写雨后。 (7)、第9自然段的破折号不是解释说明作用,那 么是什么作用? 答:是声音的延续作用。
只要感受过那变幻无穷、千姿 百态的云雾,便能深深陷入对大自 然的感叹和赞赏。
因为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 出来的, 所以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第8 ---- 10自然段
找出雨后 的特点的句子
2017/9/4
雨后 雨的特点
1.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
2017/9/4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作者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 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 联想、清新的笔调写出了一幅有声有 色的山林雨景图,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 中山雨的浓浓喜爱之情。
2017/9/4
2017/9/4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水淋淋(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句子,找出打比方的部分,体会它们的好处。 1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 奇妙无比的琴键。 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 小曲,每 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 辨认、清新、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 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 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 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017/9/4
2017/9/4
新词学习
轻盈 倾吐 飘然而起 歌谣 凝聚 奇妙无比 琴键 滴落 幽静 余韵 啼啭 清脆 轻捷柔软 轻盈的云雾 清新的绿色
课文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顺 序写山雨的。 先写山雨悄然而至,描绘了由远 而近的歌谣般动听的雨声,接着突 出描写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 绿色,最后写山雨悄悄地停了,山 林中留下了山雨的余韵。
第1 ---- 4自然段
2017/9/4
找出雨来前 的特点的句子
雨来前 雨的特点(一)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 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导入语
2017/9/4
2*山 雨来自作者· 赵丽宏2017/9/4
作者 简介
赵丽宏,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上海市
崇明县人,1951 年2月生于上海市区,当过 木匠、邮递员、县机关工作人员。出版有 《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 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次获奖, 《诗魂》曾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9/4
2017/9/4
先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传来,从很高的
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作者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
重的动态过程,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
“来得突然”“悄悄地来”。
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省略号表示此处省略内容。
雨来前 雨的特点(二)
雨,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
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 近,由远而近······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雨声比作 “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 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从这 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 喜爱。 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 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 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风、鸟人格化,使这些景
物更加生动形象。 写出了雨后山中幽静的美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2.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理解:比喻,把水珠滴落在水洼里的声音比作余韵。
把“雨丝”看做是柔软的“手指”把雨声联想成 “优雅的小曲”,体现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雨中 雨的特点(二)
1.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
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 幻想的色彩。 理解: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 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2.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 的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 的红色 ……
第5 ---- 7自然段
2017/9/4
找出雨中 的特点的句子
雨中 雨的特点(一)
1.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
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 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 带着幻想的色彩。
理解:是联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岩 石”“树叶”“绿草”联想(想象)成“琴键”,
课文按照雨来前、雨中、雨来后 的顺序写山雨的。
在课文找出写雨来、雨中、 雨后,各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
雨来: 第1----4自然段
雨中:第5----7自然段
雨后: 第8----10自然段
1、作者听到了什么?
2、观察到了什么?
问 题
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
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 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 山林的颜色。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
2、作者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写雨的顺序:
雨前
雨的两个方面
雨中
雨后
雨的声音(音韵美) 雨的色彩(色彩美)
1、作者描写山雨的声音像一首无 字的歌谣,像一首幽雅的小曲,突出 了山雨所特有音韵美 。 (听到的)
2、作者描写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 彩变化。山雨使山林的色彩都融化在 “水淋淋”的“绿”之中。 (看到的) 3、作者描写了山雨过后的幽 静。 (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