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8-鸭瘟)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八节鸭瘟(Duck Plague,DP)一、简介:(1)名称: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
(2)宿主:鸭、鹅和雁形目鸟类。
(3)临床症状特点:(急性、热性、败血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肿头,流泪,体温升高,脚软,绿色稀粪(若打过疫苗,上述症状就并明显了)。
(4)病变特点:食道粘膜有假膜性坏死性炎症(注:念珠菌病也有此症状。
);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肝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二、病原学:(1)鸭瘟病毒(DPV、DEV),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注:ILTV和MDV也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
(2)球形,有囊膜,156-384nm。
(3)基因组为双股线性DNA,约150kb。
(4)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pH3和11敏感(即对酸碱都敏感),对热敏感(56˚C10min灭活)。
(5)鸭胚成纤维细胞;9-14d鸭胚,初次分离不用鸡胚。
(6)不同DEV分离株的致病性有差异,但免疫原性基本相同。
三、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雁行目鸟类(鸭/鹅/天鹅等)。
(2)传染源:病鸭(鹅)和隐性带毒鸭(鹅)。
(3)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水似乎也在病毒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4)潜伏感染,三叉神经节潜伏位点。
(5)流行无明显季节性。
四、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1)病初体温升高达43˚C以上,高热稽留(注:AI也能引起体温升高);病鸭表现两脚麻痹无力(腿软),病鸭不愿下水,离群独处。
(2)腹泻,排出绿色或灰白色(黄绿色)稀粪。
(3)头和颈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俗称“大头瘟”(注:AI、IC(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也能引起肿头),皮下组织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呈淡黄色冻胶样浸润物。
(4)流泪,眼睑水肿,眼结膜出血(眼底是红色的)。
(5)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分泌物,呼吸困难。
(6)食道粘膜出血、出现粗燥的条纹状纵向排列的黄色假膜(不易剥离,拿水冲不掉,剥离后会粘膜会出血;此外口腔和泄殖腔也会有假膜)。
鸭瘟病毒感染的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发病鸭临床症状 病 鸭初 期表 现精 神沉 郁 ,食 欲
不振 ,之 后排 黄 绿色 稀便 ,眼 睑水 肿 ,头部肿大 ,双翅下垂 ,两腿麻痹 , 不愿走动 ,发病 3~ 5d死亡 。 2.2 发 病 鸭 病 理 剖 检
剖 检可 见鸭 肝表面 以及 切面有 大 小不 等的 灰 白色坏 死点 及小 出 血 点,喉 头及 气管 黏膜 充 血 ,咽喉 部 及气 管有 黏液性分泌物 ,腺胃 、肌 胃、 脾脏 和 肾脏呈 出血 性坏 死 ,肺脏 出 血水肿 ,头 颈部皮下组织胶样浸润 。 2.3痛料 PCR检测
物 (大连 )有 限公 司 ;病毒 基 因组 提 取试 剂盒 、胶 回收试 剂 盒和 质粒 提 取试 剂盒 购 自北京 百泰 克生 物科 技有限公司 。 1.2性床诊 断 1_2.1临床 症状 观 察发 病鸭 的临床 症 状 。 1-2_2 病理 变化 对 病死 鸭解 剖 ,观 察病理变化 。
3讨 论
鸭瘟 是一 种传 染性 强 、死 亡率 高的疾病 ,潜伏期一 般为 3 ~7d, 感 染鸭 表现 出精 神不 振 ,头颈 部会 成缩 起 的状 态 ,病 鸭 喜欢 独处 ,并
18 中国动物 保健 l 2018Ol
猪 宰 后 寄 生 虫 病 检 疫 技 术 研 究
王 一 ’, 鲁延 强 (1.沈阳森 林动物园 沈阳 1 1 0000;2.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辽宁锦州 1 21 000)
1.3实验窒 PCR检测 1.3.1病料样品的处理 无菌采集病鸭 的病变组织 ,研磨后反复冻融 3次 , 离心取上清液即得处理后的病料样品。 1.3.2引物 设计 与合 成 根据参 考 文 献 L4J合 成 1对 鸭 瘟 特 异 性 检 测 引 物 (上 游 引 物 P1:5’一CGAC TA C A TC C A TA C C C A C T一 3’; 下 游 引 物 P2:5’一TATG CTTC AGCT ACAC TA一3’ ,引 物 由生工 生物 工 程 (上 海 )股份 有 限公司合成 。 1.3.3 PCR扩增 取处理后的病料样 品 0.2mL,利 用病毒 基 因组提 取试 剂盒提 取 DNA后进 行 PCR扩增 , PCR扩 增 程 序 为 :95℃ 5min; 95℃ 30s,47℃ 30s,72℃ 45s, 35个 循 环 ;72℃ 10min。PCR 扩 增产物经琼脂糖 凝胶 电泳 检测。 1.4病毒分离 与鉴定 1.4.1病 毒的 增殖 取处 理后 的病 料 样 品 2.0mL经 0.45p,m 滤器 过滤 除 菌 后 ,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 10日龄 鸭胚 10枚 ,12Oh后 收集含 痘斑 的 鸭胚尿 囊 膜和 鸭胚 尿囊 液 ,经 鸭 胚 尿 囊 膜剪 碎并 用尿 囊 液制 成悬 液 , 12000r/min离 心 15min,取 上 清 液 ,-20oC保存 。 1.4.2 分 离 毒 株 PCR鉴 定 取 保 存 的病 毒 液 0.2mL,按照 1.3.3的 方 法进行 PCR扩增与检测 。 1.4.3核酸 序列测定 PCR扩增产物 经胶 回 收试 剂盒 回收 纯化 ,连接 至 pMD1 8-T克 隆 载体 ,质 粒 提取 试 剂盒 提 取重 组质 粒 ,送 生 工生物 工 程 (上海 )股份有 限公司测序 。
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幻灯片

鸭瘟
鸭瘟
脾脏出血呈斑驳状
鸭瘟
鸭瘟
胸腺表面和切面有出血斑和黄色病变区
鸭瘟
鸭瘟
胸腺周围有清亮的黄色或红色渗出液
鸭瘟
鸭瘟
法氏囊浆膜面呈紫红色
鸭瘟
鸭瘟
法氏囊肿胀呈灰黄色
鸭瘟 鸭瘟
法氏囊黏膜面有出血和细小的黄色坏死点
法氏囊严重出血
鸭瘟
鸭瘟
环
肠
浆
膜
面
可
见
环
深形
红
色
出
血
鸭瘟
肠 黏 膜 环 漫型 性出 出血 血和 性弥 坏 死
鸭瘟
鸭瘟
【流行特点】
鸭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严重。不 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 自然感染病例中,以产蛋母鸭发 病和死亡严重,雏鸭较少发病。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 道、交配和节肢动物叮咬传播。
鸭瘟
鸭瘟
鸭瘟
【临床特征】
鸭瘟
鸭瘟
病 初 精 神 萎 顿
鸭瘟
鸭瘟
厌食,缩颈垂翅(人工感染病例)
人工感染鸭瘟病例,粘膜面可见多 处紫红色出血坏死灶,表面有伪膜
鸭瘟
鸭瘟
肝脏呈浅铜色,表面有不规则出血斑和白色坏死灶
鸭瘟
鸭瘟
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出血和坏死灶
该斑心 病点外 变,膜 在使, 成其特 年表别 种面是 鸭呈冠 比红状 商色沟 品“有 雏刷密 鸭漆集 更样的 常”淤 见血
鸭瘟
鸭瘟
鸭瘟
心 内 膜 和 瓣 膜 出 血
鸭瘟
鸭瘟
【大体病变】
鸭瘟
鸭瘟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 易感性、感染阶段、病毒毒力 和感染强度均对病变的产生有 影响。鸭瘟的病变主要包括血 管损伤,消化道黏膜特征性糜 烂,淋巴器官病变及实质器官 的退行性变化。
鸭瘟的防治技术

免疫程序
肉用鸭:方案I-·7天鸭瘟冻干苗 · 30-35天鸭瘟冻干苗 方案Ⅱ- · 7天鸭瘟冻干苗 鸭瘟油乳剂灭活苗 · 30-35天鸭瘟冻干苗
种用鸭或蛋鸭: · 7天鸭瘟冻干苗 ·鸭瘟油乳剂灭活苗 ·40天鸭瘟冻干苗 ·开产前鸭瘟冻干苗 鸭瘟油乳剂灭活苗 ·以后每隔5-6个月再免一次
临床症状
1、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常见发病 有大批死亡的病例; 2、精神沉郁,行动迟缓,跟不上整个鸭 群,蹲伏或侧卧,随后出现阵发性抽 搐; 3、多数病鸭在出现抽搐症状后会短时间 死亡 4、死亡鸭多呈角弓反张姿势。
病理变化
1、肝脏肿大出血,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 斑点,严重者呈刷状出血; 2、肾脏轻度肿大。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成员。鸭肝炎病 毒有1、2、3个血清型,国内发 生的大多为I型肝炎病毒,另外 还在I型变异株。英格兰为Ⅱ型 肝炎病毒,Ⅲ型仅在美国发生。
流行病学
1、I型肝炎病毒主要发生于雏鸭,1-3周龄 多发,10日为发病高峰; 2、本病一旦发病则在鸭群传播迅速,死亡 率20-60%不等,个别达到90%; 3、成年鸭有较强的抵抗力;本病不经蛋传 播; 4、I型变异株可引起5周以上的雏鸭发病, 致病力更强。
流行病学
1、易感鸭:各种品种的鸭均易感, 但以绍鸭、番鸭、绵鸭、麻鸭及其 杂交鸭等更为易感,而北京鸭、半 番鸭和樱桃谷鸭等易感性较差。
2、发病日龄:不同日龄鸭均可感 染发病,但以舍饲或圈养为主的1 月龄的雏鸭少见大批死亡。在鸭瘟 流行时,成年鸭发病鸭发病和死亡 较为严重。但近几年,3周龄的雏 鸭发病率较高。
鉴别诊断
雏鸭煤气中毒:也表现大批死 亡,但大多晚上死亡多,离取暖炉 越近死亡越多,剖检鸭可见血凝不 良、鲜红。
十、鸭瘟(Duck Plague)

• 鸭瘟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 膜纤维素炎症、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 变性。 •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严重地威胁养鸭业的发展。
1 病原
• 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是一种疱疹 病毒。 • 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 DNA,胰脂酶可消除病毒上的脂类,使病 毒失活。
6 防制
• 坚持自繁自养,需要引进种蛋、种雏或种 鸭时,一定要从无病鸭场,并经严格检疫, 确实证明无疫病后,方可入场。 • 要禁止到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的水 域放牧。
• 病愈和人工免疫的鸭均获得坚强免疫力, 目前使用的疫苗有鸭瘟鸭胚化弱毒苗和鸡 胚化弱毒苗。 • 雏鸭20日龄首免, • 4~5月后加强免疫1次即可。
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
• 泄殖腔黏膜的病变与食道相同, • 也具有特征性, • 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 痂,黏着很牢固,不易剥离,黏膜上有出 血斑点和水肿,具有诊断意义。
• 有些病例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 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 • 肠黏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 为严重。 • 产蛋母鸭的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和出 血斑,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
2 流行病学
• 本病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以春夏 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 • 它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 • 在自然流行中,成年鸭和产蛋母鸭发病和 死亡较为严重,一个月以下雏鸭发病较少。
传播途径
• 病鸭和带毒鸭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健康鸭和病鸭 在一起放牧,或是在水中相遇,或是放牧时通过 发病的地区,都能发生感染。 • 鸭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他还可以通过 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也可能 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 被病鸭和带毒鸭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 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造成鸭瘟传播的重要因素。
鸭瘟病毒UL27基因主要抗原域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抗体制备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鸭瘟病毒UL27基因主要抗原域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抗体制备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鸭瘟病(Duck plague,DP)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水禽中,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鸭瘟病毒的治疗方法比较有限,目前采用的主要是预防为主的措施,如疫苗免疫等。
鸭瘟病毒UL27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病毒晚期表达的结构蛋白,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
该蛋白的主要抗原域位于其N-端的区域,已被证实是DP病毒感染的目标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具有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因此,UL27基因主要抗原域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抗体制备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以鸭瘟病毒UL27基因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因克隆通过PCR技术从DPV中扩增UL27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中。
2.原核表达及纯化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原核表达UL27基因,分别采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富集。
3.抗体制备采用纯化的UL27基因主要抗原域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
4.应用研究利用所制备的抗体,开展对DPV引起的鸭瘟病动物模型中UL27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的研究,以及对其免疫保护功能的评价等。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UL2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免疫保护机制及其在防治鸭瘟病中的应用价值,为鸭瘟病疫苗研究和防控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验基础。
同时,研究获得的UL27蛋白的纯化和抗体制备等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鸭瘟病毒TK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鸭瘟病毒TK基因的研究与应用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又称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主要引起鸭、鹅、天鹅等雁形目成员的急性、败血性及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1]。
鸭瘟病毒为球形囊膜病毒,直径约为160-180nm,由核心(core)、衣壳(capsid)、外膜(tegument)、囊膜(envelope)四部分组成[2]。
鸭瘟病毒基因组较大,其中TK基因,即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胸苷激酶,本文针对国内研究概况,对TK基因及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述。
基因鸭瘟病毒基因组为双股DNA,约150kb,目前已有多株鸭瘟病毒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如强毒株CHv、鸡胚化弱毒疫苗株C-KCE及分离弱毒疫苗株V AC等。
整个基因组分为UL(unique long)和US(unique short)区,病毒的基因依次取名UL1,UL2,UL3等和US1,US2,US3等,其中TK基因位于UL23,因此TK基因又称UL23基因。
TK基因在不同病毒株的位置稍有不同,如在V AC株基因组的74481-75557位置,而在CHv株基因组77994-79070位置,全长1077bp,无内含子结构[3]。
将DPVTK基因与α、β和γ疱疹病毒的TK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DPV 与α疱疹病毒的相似性(36.8%)要高于β(26.8%)、γ疱疹病毒(29.6%),其中与α疱疹病毒亚科的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相似性36.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相似性36.8%)及火鸡疱疹病毒(Herpevirus of turkey, HVT)(相似性40.6%)等禽类疱疹病毒的进化关系最近[4]。
动物传染病课件 鸭瘟

水禽传染病专题
鸭瘟
( Duck plague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一、病 性
• 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是鸭瘟
病毒引起鸭、鹅、天鹅等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 血性及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 临床特征:发病快、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 感染鸭瘟的病鹅ຫໍສະໝຸດ 要表现体温升高(42.5~43℃)、
精神萎顿、流泪、两脚发软、排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 个别病鹅还表现出神症状,头颈扭曲和不随意旋转。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肾脏弥漫性出血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法氏囊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性坏死病变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六、诊 断
• 流行病学特点 +特征性临床征状+剖检病变。 • 病毒分离鉴定 将病料经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9~12日
五、病理变化
胸腺表面出血斑
胸腺周围渗出液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瘟
鸭瘟
头、颈部皮下有医黄学pp色t 胶冻样浸润
26
鸭瘟
鸭瘟
或头、颈、胸部皮下有血性渗出物
医学ppt
27
鸭瘟
鸭瘟
有时腿部皮下也医有学pp黄t 色胶冻样渗出物28
鸭瘟
鸭瘟
口腔 黏膜出血,表医面学pp有t 一层黄绿色假膜29
鸭瘟
鸭瘟
食道黏膜有特征性病变
医学ppt
30
鸭瘟
鸭瘟
感染早期食医学道ppt 黏膜出血
鸭瘟 环
肠
浆
膜
面
可 深见 红环 色形 出
医学ppt
血 50
鸭瘟
肠
黏
膜
漫环
性型
出出
血血
性和
坏弥
医学ppt
51
人工感染鸭瘟病例,粘膜面可见多 处紫红色出血坏医死学ppt灶,表面有伪膜52
鸭瘟
鸭瘟
肝脏呈浅铜色,表面有不医学规ppt 则出血斑和白色坏死53灶
鸭瘟
鸭瘟
肝脏表面有不规医则学pp的t 出血和坏死灶54
60
鸭瘟
医学ppt
重喉 时头 气、 管气 内管 有黏 血膜 凝点 块状 ,或 黏环 膜形 呈61出
鸭瘟
鸭瘟
产蛋鸭卵泡变形医学、ppt 变色并有出血 62
鸭瘟
鸭瘟
蛋
鸭
腔卵 内泡 有破 血裂 性, 内腹
医学ppt
容 63
鸭瘟
鸭瘟
【防治要点】
医学ppt
64
鸭瘟
鸭瘟
不从疫区进鸭苗,平时注意不 到鸭瘟疫区放牧,严格执行卫生消 毒措施。对受威胁的鸭群接种鸭瘟 弱毒疫苗,发病鸭群应严格隔离封 锁,并进行紧急接种,据报道病鸭 用高免血清早期治疗有效,病死鸭 应焚烧或深埋,环境、圈舍、垫料 及粪便应严格消毒。
• 对外环境抵抗力差,一般需密切接触才能 传染,在集约化养殖场易爆发。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致病机理
•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力有差异。病毒在8~ 14d龄鸭胚绒尿膜及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均易生长, 前者绒尿膜可出现灰白色坏死灶,胚体死亡,肝有 坏死灶。后者可形成核内包涵体。在鸡胚或鸡胚细 胞上经适应后也可生长。 •病鸭发生肠炎、脉管炎以及广泛的局灶性坏死, 产蛋率可下降25%~40%,发病率在5%~100%,出现 临床症状的病鸭大多数死亡。可通过接触传染。
鸭瘟
鸭瘟
后期盲肠黏膜表医学面ppt 有假膜样病变 38
鸭瘟
鸭瘟
直肠黏膜靠近泄殖腔 部分医学可ppt 见坏死性病变39
鸭瘟
鸭瘟
泄殖腔黏膜初期潮红,随后 出血、突起医学pp并t 行成绿色假膜 40
医学ppt
41
鸭瘟
鸭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脾脏大小正常或变小,医学p色pt 深,有出血性梗死区42
鸭瘟
鸭瘟
脾脏出血医学呈ppt 斑驳状
43
鸭瘟
鸭瘟
胸腺表面和切面有出血斑和黄色病变区
医学ppt
44
鸭瘟
鸭瘟
胸腺周围有清亮的医学黄ppt 色或红色渗出液45
鸭瘟
鸭瘟
法氏囊浆膜面呈紫红色
医学ppt
46
鸭瘟
鸭瘟
法氏囊肿医胀学ppt呈灰黄色
47
鸭瘟
鸭瘟
法氏囊黏膜面有出血医学p和pt 细小的黄色坏死点48
法氏囊严重出血
医学ppt
49
鸭瘟
鸭瘟病毒 (duck plague virus)
•DPV是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鸭疱疹 病毒1型,引致鸭瘟。主要危害家鸭、番鸭、 野鸭、鹅、天鹅及其他水禽也易感。迁徒性 水禽对病毒起传播作用。野鸭在感染后1年 以上仍能分离到病毒。
医学ppt
1
病毒主要特征
• 病毒颗粒直径约150nm的有囊膜病毒,衣 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内有线状卷轴样基 因组,是单分子双股线状DNA。
医学ppt
65
医学ppt
22
鸭瘟
鸭瘟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 易感性、感染阶段、病毒毒力 和感染强度均对病变的产生有 影响。鸭瘟的病变主要包括血 管损伤,消化道黏膜特征性糜 烂,淋巴器官病变及实质器官 的退行性变化。
医学ppt
23
鸭瘟
鸭瘟
眼结膜充医学血ppt 、出血
24
鸭瘟
鸭瘟
眼结膜出医学血ppt 性坏死
25
医学ppt
4
诊断
可结合临床症状作组织切片荧光抗体染色,或 检测包涵体,必要时可分离病毒。应注意与雏 鸭肝炎等相区别。
医学ppt
5
预防与控制
• 可接种鸡胚或鸭胚传代的弱毒疫苗,还应 设法防止带毒野生水禽进入鸭群。
医学ppt
6
附鸭 瘟
医学ppt
7
鸭瘟
鸭瘟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 起的鸭、鹅、雁的一种急性败 血性传染病,以体温升高、黏 膜出血、下痢和部分鸭头颈部 肿胀为特征。
样斑的心 ”点淤外 ,,血膜
使, 其特 表别 面是 呈冠 红状 色沟 “有 刷密
鸭瘟
鸭瘟
医学ppt
55
鸭瘟
心
内
膜
和
瓣
膜
出
医学ppt
血56
鸭瘟
鸭瘟
肾脏弥漫性出血
医学ppt
57
肾脏出血,泄医殖学p腔pt 黏膜出血、坏死 58
鸭瘟
鸭瘟
出肺 血脏
淤 血 、
医学ppt
59
鸭瘟
鸭瘟
腹部脂医学肪ppt 出血
鸭瘟
眼睛流出浆液医性学ppt 、血性分泌物 18
鸭瘟
鸭瘟
病鸭排白医学pp色t 稀便
19
鸭瘟
鸭瘟
黄绿色稀粪、医学甚ppt 至便中带血 20
鸭瘟
鸭瘟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 和死亡率均高,两者均可达 50%~100%,一般病程3~ 10天,病程一周以上者,体 重迅速下降。
医学ppt
21
鸭瘟
鸭瘟
【大体病变】
31
鸭瘟
鸭瘟
肠道黏膜弥医学p漫pt 性出血
32
鸭瘟
鸭瘟
后期被隆起医的学ppt 假膜覆盖
33
鸭瘟
鸭瘟
泄殖腔黏膜有医出学ppt 血性坏死病变 34
鸭瘟
鸭瘟
食道病变与其医学pp纵t 褶相平行 35
鸭瘟
鸭瘟
腺胃黏膜环形出血、坏死, 医学pp肌t 胃角质下层出血36
鸭瘟
盲肠黏膜褶间的病斑为单个的散在,有明显的 界限,以后可融合形成医学条ppt 带状或假膜样病变 37
11
鸭瘟
鸭瘟
病 初 精 神 萎 顿
医学ppt
12
鸭瘟
鸭瘟
厌食,缩颈垂翅医学(ppt 人工感染病例)13
鸭瘟
鸭瘟
羽毛松乱,离群独处,呆立一隅
医学ppt
14
鸭瘟
鸭瘟
两腿麻痹,医学行ppt 走困难
15
鸭瘟
因
体
鸭瘟
温
升
高
,
病
鸭
大
量
医学ppt
16
鸭瘟
鸭瘟
部分病鸭头颈医学pp部t 肿胀,流鼻 17
鸭瘟
医学ppt
8
鸭瘟
鸭瘟
【流行特点】
医学ppt
9
鸭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 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严重。不同 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自 然感染病例中,以产蛋母鸭发病 和死亡严重,雏鸭较少发病。主 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 交配和节肢动物叮咬传播。
医学ppt
鸭瘟
10
鸭瘟
鸭瘟
【临床特征】
医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