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扩大内需的目标与途径
扩大内需的三种思路

13年 美 国在 大萧 条 时期 的选 择 :胡佛 93
总统选择 了市场 , 罗斯福 总统 选择 了 “ 新政 ”。差别在于 :当时的美国经济 是从 内需驱动到外需驱动的过渡 ,第二
城 市化 ,还是让沿海的超 级大城市一环
一
环 继 续扩 张?
是外向型的国际化还是内向型的城
镇 化? 在 没 有 明确 未 来 经 济模 式的 前提
出 口 。 当美 国的 过度 消 费 突然萎 缩 了,
回答 如何 扩 大 内需 的 问题 ,实 际上 是 在
选择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 式。)
浙 h 商ze M i 。 3 : 。 n2 9 31 eo
指 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公共工程投 资;二是结构升级,如周
小川 行 长所 讲 的通 过 金 融 现 代化 支持 产 品 和 工 艺 的升 级换 代 ;三是 消 费拉 动 , 如 补贴 、减 税 、送 红 包、 稳 定股 市 房市
何 完 成从 外 需 驱 动 到 内需 驱 动 的过 渡 : 是 让政 府 在 短期 内通 过 政 策调 整 完成 过
能迅 速 扩 大 内需 ?
坊 间 的 讨 论 和 现 行 的政 策 大 致 可 归 纳 为三 种 思 路 :一 是
投 资 驱 动 , “ 万 四 亿 ”投 资 计 划 重 点
过去 二十年 ,中国经济发展的 内需 驱动 力主要 来 自于市场化和城市化。如
场 ,这 种 出 口 转 内 销 的经 济发展 战略 必 然要 有 一 个 过 渡 时期 , 也 需 要 有 一 种 软 着 陆 的 过 渡 方
择 ,那 就 不 了解 历 史 了。 这 正 是 12- 99
4 .% 49 ,城 镇 化 以年 平 均接 近 1 的 速 度 %
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

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在逐渐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
其中,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扩大内需的概念、现状以及对策入手,探讨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扩大内需的概念和意义扩大内需是指通过增加民间投资和消费,促进国内经济活动增长。
作为短期稳增长的手段和长远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扩大内需对于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面临着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扩大内需成为了成为了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
二、我国扩大内需的现状分析1.消费需求:尽管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受到消费观念、储蓄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鼓励消费的政策不断加码,通过加强消费引导等方式扩大消费。
2.投资需求:我国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投资增速放缓,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创新投资力度,以扩大投资需求。
三、我国扩大内需应采取的对策1.加强消费引导:政府可考虑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消费的政策,降低消费门槛,压缩差距,在保障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居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引导社会投资,刺激消费需求。
3.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进展,提高技术水平和技能人才数量,打破行业垄断,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组合,提高产业附加值。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为了引导着我国扩大内需,是必须要团结合作起来的步骤。
往往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好,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好,都是需要更多合作拼搏的。
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扩大内需的基础和关键就是市场需求,只有市场的需求上来了,私营企业和政府出资的项目也会跟着上来,从而形成内需。
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扩大内需,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二、论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政策调整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四、扩大内需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五、扩大内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扩大内需是指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中心,通过提高居民收入,鼓励投资和消费等方式去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国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而是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扩大内需有助于缩小我国经济增长与消费能力增长之间的差距。
目前,我国外贸形势严峻,并且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增长点,而消费能力恰好就是最好的增长点之一。
通过扩大内需,可以缓解我国生产过剩问题,消耗过剩的生产力,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其次,扩大内需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
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资源使用率低、市场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扩大内需可以使得中国经济开放和市场化程度更加广泛,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得我国经济更具有竞争力,进一步带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第三,扩大内需可以增加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
今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收支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中国需要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
通过扩大内需,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增加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
二、论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在国际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下,中国出口额越来越难以维持以前的增速,发展内需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办法。
其次,中国人民现在的消费水平不高,消费存量巨大,尤其是服务类消费的增长与发展十分有潜力,不难想象如果中国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且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就能够打造大型消费市场。
扩大内需的理性与对策

囊 囊搿 露黧 置 _墨 譬 ~ 一 孽垂薯 爱 i 鲞
0 00
鞭
等 _ 豫 | 囊
曩 :
√ 一 l l | 蠹 l l 誉% 萋 棼
i I 东 嚣j ■
扩大 内需 的理 性 与对 策
◎ 何 永 江
施 ,已 经 宣 布 但 未 实 施 的保 护 主 义 措 施 有 18项 。2 1 8 0 0年 1 月 举 行 的 二 十 国 1 集 团 和 亚 太 经合 组 织 的 峰 会 表 明 ,贸 易
压 力 , 中 国 人 民银 行 在 2 1 0 0年 6月 2 3 日宣 布 ,继 续 改 革 人 民 币 的 汇 率 形 成 机
制 ,增 加人 民 币汇率 的弹 性 。在 国 际 贸 易保 护 主义 加剧 和人 民币 汇率 继续 升值 的压 力 下 ,中国继 续 依 赖巨 大 的 投 资推 动 经济 增 长 ,而消 费 对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率则 很小 。2 1 0 0年 上 半年 的
收益 率 时经 济达 到均 衡 状 态 ,消 费 率稳
尿 系 统 结 石 , 30 0 0万 儿 童 受 影 响 。
推 动大 内需 方 针 的指 导下 ,我 国 政
定在~定 的水平上 。因此 ,在经济 的动 态 发展过程 中 ,消费的增长速 度与收入 的增长 速度是不 均衡 的 ,消费率和收入 之 间呈现 u型曲线 的关系 。根据世 界银 行对不 同时期 的不 同发展水平 国家 的数 据表 明 ,在 16 — 05年期 间 ,除中国 9520 和 印度外 的低收入 国家 的平均 消费率从 8 %下降至 7 %,中等收入 国家 的平均 6 8 消费率 从 7 %下 降 到 7 % (0 0年 为 3 1 20
我国内需变动趋势、根源及扩大路径

我国内需变动趋势、根源及扩大路径作者:郑联盛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6期【关键词】经济发展内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犹存。
目前,我国内需扩大仍面临一些约束,亟待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以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等“新三大需求”为支撑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架马车”所拉动,围绕这“三架马车”的宏观调控政策被统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当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动态有效匹配,那经济就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增长均衡、就业充分、物价稳定,这就是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目标。
长期以来,需求管理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最主要的政策支撑。
从内外关系上,投资和消费主要由国内所决定,这是内需的基本范畴。
当然,外需会通过带动效应拉动内需的增长,内需和外需紧密关联在一起。
当前,我国内部需求整体呈现三个基本状态:一是我国内需整体处于持续扩大、稳中向好的趋势之中。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内外挑战,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經济体,我国经济仍然保持长期较快增长。
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5.2%,总体持续恢复向好,三四季度更是出现多重积极变化、经济稳步回升态势更为显著。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保持恢复态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态势较好,服务性消费提升较为显著。
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演进、战略价值与改革突破口

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演进、战略价值与改革突破口作者:张杰金岳来源:《改革》2020年第09期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进入内需驱动型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路徑,在于牢牢依靠自身内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和消费持续升级换代形成的内生型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在我国经济全面转向内需驱动型发展模式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
为此,要深刻认识和贯彻中央提出的“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将构建“依靠内需市场支撑→构建国内循环经济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开发和强化内需市场”的良性循环机制,作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内需政策;内需驱动型发展模式;扩大内需战略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0)09-0015-12当前,准确理解和落实中央提出的“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不要狭隘地将中央提出的这个重大战略,简单定位为应对当前美国针对我国发起的技术封锁的短期策略,而应深刻认识到该战略所蕴含的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重大转变的科学判断和精准把握,以及该战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指导价值。
即便美国不在此阶段针对我国发起技术封锁,我国也不可能再依靠全球的低端外需来实现后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必须由一味依赖外需全面转向开发内需,实行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
因此,必须科学辨析其中的核心要义,这就是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我国经济正在进入内需驱动型、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特定阶段,通过全面激发激活我国内需的持续扩张能力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动力,强化内需对我国经济的核心支撑作用。
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演进轨迹及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性分析我们需要科学辨析的基本问题是,在我国经济的不同动态发展阶段中内需和外需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支撑作用,及其呈现的特定动态变化特征和典型性演化规律。
如何扩大内需

如何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对经济有何影响默认分类2009-04-18 12:47 阅读219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什么是内需?如何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对经济有何影响什么是内需?如何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对经济有何影响?现今中国由出口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推动型经济转换。
出口型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但许多行业如:教育、医疗、环保、能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供应短缺,这些行业需求旺盛,远远没满足人民的需求。
如何扩大国内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扩大国内需求,诸如:各个城市交通拥堵,堵车现象严重,车多路少,投资修建更多的公路,解决行车难、乘车难问题。
修建城市地铁、轻轨,发展公共交通。
现今中国掀起高速铁路重大工程建设热潮。
各城市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鼓励小城镇建设,农民用宅基地换小城镇住房,同时也要将农民工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
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加强环保,加大治理江湖污染力度,建设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
另外,刺激消费也可以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的“三大消费热点”:住房、家用轿车、旅游。
还有手机、电脑、娱乐、养老、教育等消费热点。
有人说教育是投资,也有人认为教育是消费,总之老百姓花费在子女教育、自己再学习(成人教育)的学费占了家庭收入的很大部分。
培养新的消费热点,诸如:3G手机技术,可以实现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移动办公,培养新的消费热点,科技进步带来新时尚。
等等。
人均GDP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
生活水平也刚刚从小康向富裕迈进。
国内市场潜在的需求巨大。
扩大国内需求,发展内需推动型经济,大有作为!如何扩大国内需求?(2)――刺激消费,改善民生。
一般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共同发挥作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
现在国际经济环境是: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全球经济进入萧条,金融危机必然带来经济危机。
浅谈如何扩大我国内需

浅谈如何扩大我国内需【摘要】本文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两大宏观经济问题之一——最终需求不足,首先对目前内需不足的表现进行论述,再分析制约内需不足的因素,浅析目前中国内需增长的源泉,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扩大;内需;经济持续增长;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但内需的增长却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
同时,又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投入大量资金,以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力保经济平稳发展。
但目前,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乏力,这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1.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突出地表现为投资率较高,消费率相对较低。
我国投资率从1997年的36.7%上升到2009年的47.7%,而消费率则从59%下降到48%。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发达国家消费率平均的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74%。
2.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率偏高,居民消费率偏低。
在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比率从1997年的23.3%上升到2008年的27.3%,而居民消费比率则相应从76.7%下降到72.7%。
3.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从2009年居民消费水平看,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7倍。
4.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过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大幅下降。
对我国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长期边际消费倾向(1981—2003年)为0.451,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0.611(以钱纳里模型为参考)。
二、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看,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大 内需 ; 扩 目标 ;途 径
中 图分 类 号 : 104 F 2 . 文献标志码 : A
Go l nd St a e i s t p nd Chi a s a r t g e o Ex a na’ m e tc De a s Do si m nd
d ma d. I o o e h tlbo n o er d c in n we t r e in ho l e r srce e n tpr p s st a a ri c m e u to si se r go ss u d b e t t d. W a e n i gs
t e a t a iu to h cu lst a in.
Ke r y wo ds: x a i g d me tc d ma d; o l sr tg e e p nd n o si e n g a ; ta e is
投 资 的结果 , 能导 致产 能 过 剩加 剧 。扩大 内需 , 只
SHI Yi ng—xi n,LI Gui—r ng o
(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eo E o o is n ngm n , aa a oa t s nvr t。 a a i nn 16 5 hn ) C l g f cn m c adMaae e t D i N t nli i sy D i La i 16 0 -C i l l n i ie U e i ln o g a
第 1 2卷
第 4期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Vo _1 No. l 2. 4
21 0 0年 7月
J un lo l n Nain l isUnv ri o r a f Dai t aie ie s y a o t t
J l 0 0 uy 2 1
文 章 编 号 :0 9— 1 X(0 0 0 10 3 5 2 1 )4—0 2 0 3 9— 4
论 中 国扩 大 内需 的 目标 与 途 径
师颖新 , 李桂 荣
( 大连 民族 学院 经济 管理 学 院 , 宁 大连 16 0 ) 辽 16 5
摘 要: 中国扩大 内需应 以提高家庭 消费率和劳动者报 酬 、 进城 镇化 和发展 第三 产业为 目标 。探 讨家 促
庭、 企业 和政府 可持续发展 的途径 , 同的途径对扩 大内需会 产生不 同的影 响。可以使用 的手 段有 : 不 考虑 对 西部 地区减税 , 提高工资水平 同时不致使 劳动岗位减少 , 先减少企业社会保 险缴费的负担 , 优 并将 部分 国有企业的利润投入 到社会保 障中去 , 进行政 府公共部 门的改 革。 日本 的经 验表 明 , 大 内需 是一 个长 扩 期 的过程 , 应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 目标和实 现的途径 。
d s u s s a r a h s t he s sana l v l p n f h u e od,fr nd g v r me t a ic s e pp o c e o t u ti b e de eo me t o o s h l i ms a o e n n nd h l s t e v e t td fe e t a p o c e l v fe e tef cs o he e p nso fd me tc o d h iw ha ifr n p r a h swi ha e di r n fe t n t x a i n o o si l f
Abs r c :n o de o e p n i a’ o si e n t a t I r rt x a d Ch n S d me tc d ma d,Chi ho d r ie t e ho e o d c n na s ul as h us h l o -
一
、
引 言
尤其 是 扩大 以家 庭 消 费 为 主 的 内需 市 场 , 成 为 就
scoso h o e me tb eome .T e e p r n e i a a n iae h tte e p n in o e tr fteg v r n n erfr d h x e e c n J p n idc tsta h x a so f i
d m scdmad i aln rcs , Ogasa ds aei a eajs d i acra c i o et e n gpoes S ol n t t e cn b d t n c odn ewt i s o r gs ue h
s o l e r ie to tt e u t n o h a o o c h u d b as d wi u he r d c i ft e lb rfr e,t e b r e fs ca e urt n u a c h o h u d n o o ils c iy i s r n e t r b e iv d a d s me p o t fS h u d b u n o s c a e u t y t m nd pu lc o f m e r le e n o r f so OE s o l e p ti t o ils c r y s se a b i i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