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空调机组技术规格书

合集下载

分体式空调系统技术规格书

分体式空调系统技术规格书

分体式空调系统第一节总则1.1.1 说明这一章说明有关分体式空调机组的制造、安装及调试等技术要求。

1.1.2 一般要求A. 有关设备,无论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以确保有关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受破损。

B. 在机组出/入口处,须提供适当保护措施,以防异物进入。

C. 在安装前,有关的机组必须储存在箱内,并提供适当的保护。

D. 为了正确地安装分体式空调室外机,承包单位须供应所有必需的外墙支架。

有关装置必须适合室外使用。

E. 须按照设备表内所示要求提供合适的机组设备以应付夏冬两季的最大制冷及制热量的要求。

F. 所有用作消音及保温的材料不可含有石棉或石棉产品而且必须符合当地消防局的最新要求。

G. 机组在高速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必须低于当地环保部门所订出的限制。

1.1.3 质量保证H. 供应分体式空调机组的制造商须具有五年以上制造同类产品的经验。

I. 每台机组须附有原厂的标志牌,标明厂家的名称、设备的编号、型号及有关的技术数据。

J. 须按要求提供完全匹配的室外及室内机组。

1.1.4 资料呈审K. 提供由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包括压缩机的耗电量、电气特性、操作步骤、噪音水平等。

L. 提供原厂编印的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并应注明有关操作程序和维修程序等资料。

M. 提供分体式空调机组的施工图,详细显示室内外机组的安装尺寸、固定螺丝位置、避震弹簧要求、电气及控制线路接线等资料。

N. 在订购设备前,须提供机组的噪音资料及按实际安装条件计算有关室内及室外机组于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不会超越当地环保部门所订出的限制及合约内订定的要求。

O. 提供有关安装及固定的详细资料,包括有关详图、底座尺寸、支撑钢架及所有土建要求。

P. 提供完整的材料清单。

Q. 提交工厂及现场测试报告,报告内容须包括测试运行试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

R. 提供由制造厂建议或要求的后备配件表。

第二节产品1.2.1 概述A. 每一个分体式空调机组应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的最新型号,其中包括压缩机、电动机、蒸发器、冷凝器、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电动机起动器以及有关机组操作及温度控制器/集中控制器等。

美的分体空调技术参数表样本

美的分体空调技术参数表样本

美的分体空调技术参数表样本美的分体空调技术参数表Midea 美的挂机( 1匹) KFR-23GW/DY-N(E5)( 推荐) 【能效等级: 5级】·简介: 清静星系列⼩1P挂机, 制冷适⽤⾯积: 10-17平⽶、制热适⽤⾯积: 12-16平⽶, 制冷量: 2300W、制热量: 2750+660W。

基本参数:系列: 清静星系列( 净化空⽓, 适合家⾥有⽼⼈与新⽣宝宝家庭)规格: 1匹冷暖挂机标配管: 3M室外机尺⼨( 宽*⾼*深) ( mm) : 765*250*190室内机尺⼨( 宽*⾼*深) ( mm) : 700*535*235技术参数:制冷使⽤⾯积10-17平⽶制热使⽤⾯积: 12-16平⽶制冷量( W) : 2300制热量( W) : 2700+660制冷功率( W) : 825W制热功率( W) : 850+660WMidea 美的挂机( 1匹) KFR-26GW/DY-P(E2)( 推荐) 【能效等级: 2级】·简介: 天净星系列1P挂机, 制冷适⽤⾯积: 12-19平⽶、制热适⽤⾯积: 13-17平⽶, 制冷量: 2600W、制热量: 3000+750。

商品特点:滤尘⽹⾃动除尘功能, 除尘率⾼达93.4%。

智能内部清洁功能。

⾼密度滤尘⽹, 滤尘效果提⾼78.6%。

”蝶恋花”浪漫意境画⾯。

40m3/h*强⼒换⽓, 呼吸新鲜空⽓。

国际著名品牌压缩机, 强劲、省电、寿命长。

基本参数:系列: 超静星系列( 适合追求⾼品质⽣活⼈群)规格: 1匹冷暖挂机标配管: 3M室外机尺⼨( 宽*⾼*深) ( mm) : 843*540*250 室内机尺⼨( 宽*⾼*深) ( mm) : 850*300*200技术参数:制冷使⽤⾯积: 12-19平⽶制热使⽤⾯积: 13-17平⽶制冷量( W) : 2600制热量( W) : 3000Midea 美的挂机( 1.5匹) KFR-35GW/DY-J(E5)( 推荐) 【能效等级: 5级】·简介: ⾼效冷静星系列1.5P挂机, 制冷适⽤⾯积:16-25平⽶、制热适⽤⾯积: 17-23平⽶, 制冷量: 3500W、制热量: 4300+750W。

伯瑞斯空调分体风冷柜机模块规格书

伯瑞斯空调分体风冷柜机模块规格书

风冷柜机模块功能说明书(带室内板或可不带室内板)编制:审核:一.概述控制器适用于风冷柜机模块,可以控制多台压缩机,控制器由室外主板和室内主板,线控器组成。

内风机与电加热由室内板控制。

二.主要技术参数1﹑使用条件□运行电压: AC220V±10%□运行环境温度: -20~+55℃□储存温度: -35~+85℃2﹑温度控制精度: 1℃三.控制器功能□制冷、除湿、通风、制热、自动运行□定时开关机功能□掉电记忆功能□LED液晶背光(可选)□电加热(可选)□制热开机风机延时开启防冷风功能四.面板操作1﹑室内线控器面板如下图压机1□按“开关机键”,机组开机,指示灯亮;□再按“开关机键”,机组关闭,指示灯灭。

□开机,关机均存储数据。

2﹑模式选择:按“MOD”键□〖b1〗=2单冷型时,自动,制冷,除湿,通风循环转换□〖b1〗≠2时是冷暖型,自动,制冷,除湿,通风,制热循环转换3﹑风速选择(〖bb〗=3时)按“FAN”键—选择用户所需的风速4.按“+”“-”,可调整设置温度5.定时开关机(1) 设置〖b7〗设置为0时是组合定时(设置请参阅下面设置章节)□开机状态下,设定定时关机时间;□关机状态下,设定定时开机时间;□按“SET设置键”达3秒后,小时时间闪显;□按“+”“-”,调整小时定时时间□按“上升键△”后,分钟时间闪显;□按“+”“-”,调整分钟定时时间□再按“SET设置键”,定时设定完成□开关机则取消定时(2) 设置〖b7〗设置为1时是循环定时□按“SET设置键”达3秒后,小时时间闪显,开始设定定时开时间;□按,调整小时定时开时间□再按“上升键△”或“下降键▽”后,分钟时间闪显;□按“+”“-”,调整分钟定时开时间□再按“上升键△”或“下降键▽”,小时时间闪显,定时开时间设定完毕,开始设定定时关时间;□按“+”“-”,调整小时定时关时间□再按“上升键△”或“下降键▽”后,分钟时间闪显;□按“+”“-”,调整分钟定时关时间□再按“SET设置键”,定时关时间设定完成6.时钟设定□按住“SET设置键”达6秒后,小时时间闪显,进入时钟设定状态;□按“+”“-”,调整小时时钟□按“上升键△”后,分钟时间闪显;□按“+”“-”,调整分钟时钟□再按“SET设置键”,时钟设定完成7﹑查询(可显示实时时间)□按“SET设置键”进入查询,再按“上升键△”或“下降键▽”键查询d1,d2,d3,d4的值, 再按“SET设置键”退出查询状态。

技术要求及规格书:空调及新风机组

技术要求及规格书:空调及新风机组

技术要求及规格书:空调及新风机组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要求和规格,以满足相关项目的需求。

该文档涵盖了设备的基本要求、性能指标、安装要求和维护要求等内容。

2. 设备要求- 空调及新风机组应具备可靠的性能和稳定的运行,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 设备应有较低的噪音水平,以避免对室内环境和使用者造成干扰。

- 设备应具备高效节能的特性,以降低运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使用需求。

3. 性能指标- 冷却能力:空调及新风机组应能提供足够的冷却能力,以满足室内温度控制的需求。

- 供风量:设备应能提供足够的供风量,以满足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风需求。

- 能效比:设备应具备较高的能效比,以确保能够有效利用能源。

- 运行稳定性: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运行稳定性,以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次数。

4. 安装要求- 安装位置: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空间限制。

- 排水系统:设备应具备合适的排水系统,以排除冷凝水和其他废水。

- 电源接入:设备应与电源接入点相匹配,确保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5. 维护要求- 定期维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 维护指南:提供详细的维护指南,包括清洁方法、维修程序和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 维修服务:设备供应商应提供及时可靠的维修服务,以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

结论本文档对空调及新风机组的技术要求和规格进行了阐述。

在选择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安装要求和维护要求等因素,以确保设备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并具备可靠性和高效性。

分体空调技术规范

分体空调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虹口区瑞虹新城第三期(四号地块)发展项目分体式空调机供应及安装工程技术规范业主/发包方:上海瑞虹新城有限公司建筑师:吕邓黎建筑师(中国)有限公司地方注册设计单位:上海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茂盛(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机电工程师:远东顾问工程师有限公司建筑工料测量师:上海第一测量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日期:二零一零年九月分体式空调机目录页数第一部分标准工料及工艺要求第十八章分体式空调(热泵)机组AC/TS/18-2~8第一节总则18.1.1 说明18.1.2 一般要求18.1.3 质量保证18.1.4 提交第二节产品18.2.1 概述18.2.2 室内机18.2.3 室外机18.2.4 控制装置第三节实施18.3.1 安装要求家用空调技术要求第二部分设计标准要求第一章总则TS/1/1-24第二章设计与施工依据及技术说明TS/2/1-52.1 设计与施工依据2.2 工程概述2.3 设计与施工范围和要求2.4 空调设计室外气象参数2.5 室内设计参数2.6 工程范围2.7 定义2.8 由其他承造商负责之工程2.9 性能保证及免费维修2.10 竣工图纸及维修保养说明书第三章分体式空调机TS/3/1-53.1 概述3.2 压缩机和马达3.3 风冷冷凝器3.4 冷媒管3.5 蒸发器盘管风机部份3.6 控制器3.7 过滤器3.8 底座3.9 机件尺寸3.10 安装及成品保护3.11 质量保证3.12 交付3.13 其他第四章试验、平衡和试运转TS/4/14.1 概述4.2 试验仪器4.3 试运转第五章水管道材料和附件TS/5/1-25.1 概述5.2 材料5.3 安装5.4 接头5.5 吊架和托架第六章保温TS/6/1-26.1 概述6.2 保温6.3 冷媒管及冷凝水管6.4 样品和批核设备及材料表ES/0-9 空调机安装工作界面 WI/0-1 送货时间表DS/0-1第一部分标准工料及工艺要求修改摘要表发行编号批准日期修改摘要0 08/10/07 。

--分体风冷空调机规范书

--分体风冷空调机规范书

******************************************************************** 嘉峪关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分体风冷空调机技术规范书******************************************************************目录1.总则2.技术要求3.设备规范4.供货范围5.技术服务6.质量保证和试验7.包装、运输及储存1.总则1.1 本规范书适用于嘉峪关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所用的分体风冷空调机(以下简称机组)。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卖方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技术要求2.1 机组的设计、制造、喷涂、检验、试验和包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2 机组应采用制冷剂R22的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2.3 机组的设计应使其在设计负荷的条件下平稳运行以消除机组过多的噪音、振动和位移。

2.4 设计要求2.4.1 在标准空气工况下(空气标准工况是指空气温度20℃、压力101.3kPa,空气密度为1.2kg/m3时的空气状态),机组的额定风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机组的余压实测值和额定值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机组的供冷量的实测值和额定值的允许偏差不大于-3%。

2.4.2 在机组内外压差为额定余压1.2倍时,漏风率应不大于3%。

分体空调保护技术标准书

分体空调保护技术标准书

分体空调保护技术标准书1. 概述分体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分体空调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完善的保护技术标准至关重要。

本标准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详细的分体空调保护技术规范,以指导空调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

2. 术语和定义以下为本标准书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分体空调:由室内外两个部分组成的空调系统,通常室内部分为蒸发器,室外部分为冷凝器。

- 保护技术:为确保分体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能效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3. 设计要求3.1 室内外机组安装- 室内外机组应安装在水平、稳定的地面上,安装位置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 室内外机组之间的连接管道应采用专用管道,确保连接牢固、密封。

- 室内外机组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制造商的技术要求,以降低系统压力损失。

3.2 电气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应采用独立的电源,确保电源电压稳定、频率正确。

- 空调系统应配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

- 电源线应符合国家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标准,线径应满足系统功率要求。

3.3 制冷剂循环系统- 制冷剂应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环保制冷剂。

- 制冷剂循环系统应采取措施防止制冷剂泄漏,如安装泄漏检测装置。

- 制冷剂管道应进行绝热处理,降低系统能量损失。

3.4 控制系统- 空调系统应具备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定时开关等功能。

- 控制系统应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

- 控制系统应采用可靠的品牌元器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安装与调试4.1 安装流程1. 开箱检查:检查空调设备外观、配件是否齐全。

2. 安装室内外机组: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指导书进行安装。

3. 连接管道:连接室内外机组之间的管道,确保连接牢固、密封。

4. 电气连接:连接电源线、控制线,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5. 系统调试:调整系统参数,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4.2 调试内容1. 检查系统气密性:确保系统无泄漏。

空调机组技术规格书

空调机组技术规格书

空调机组第一节实施1.1 安装A. 所需设备和部件的安装应当按照制造厂家的安装说明书规定的方式进行,提供所要求的基础、平台、吊架和吊勾,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B. 机组风机应安装隔震器。

C. 空调机组安装完成后应再进行风机的调试,包括动态及静态平衡试验,确保没有明显的振动。

D. 风机的驱动滑轮和皮带须装上保护装置,以允许在安全情况下使用转速测量仪表,加添润滑剂和进行其它试验。

E. 机组内部与冷空气接触的部分,应设有保温以防止结露和热能损失。

F. 所有轴承也应设有添加润滑剂设施,如轴承是隐蔽式或设于不能接触的位置时,应设有适当的润滑剂添加设施。

G. 在安装永久的空气过滤器前或风机运行前,应把机组完全清理干净。

H. 在风机运行前安装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应与过滤器的框架紧密安装。

把系统交给业主前应把所有不清洁的空气过滤器更换。

1. 所有风机的电动机应是全封闭的并满足运行工况下的防护等级要求。

(工作温度大于90℃相对湿度大于95%)2. 皮带传动时,风机及电动机应安装在钢制底座上,而底座须有导轨装置以供调校电动机的位置。

3. 皮带传动时,须按驱动电动机功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选用V形皮带驱动风机,电动机须采用可调皮带轮,以能调节风机转速的20%,而风机的设计功能应接近可调节速度的中间值,皮带速度不超过25M/S。

4. 所有外露的驱动装置应加设安全保护装置。

5. 应提供由原厂润滑的自位滚轴式风机轴承,轴承平均寿命不小于200000小时,同时配有润滑油添加嘴。

6. 驱动轴延伸至驱动侧轴承外,并设有措施以便安装。

7. 驱动轴需经防锈处理,并在轴的非工作面上由原厂加上防锈保护涂层。

I. 在试运行期间如发现机组有震动,应适当地加装支承等设备。

J. 装驳管道时,须留意日后盘管需要之维修或拆换。

二、技术要点1、其它基本参数参见图纸2、需接入群控系统(见群控方案)三、设备交货时应提供以下技术文件:3.1 中文版的设备运行、维修、保养手册(含安装尺寸图、使用说明书、控制程序清单及备份拷贝、整机的结构图、主要易损零件分解图册).3.2 配件的清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一般要求
1.1.1.为了正确地安装分体式空调机组或分体式热泵机组,承包单位须供应所有必需的外墙支架。

有关装置必须适合室外使用。

1.1.
2.须按照设备表内所示要求提供合适的机组设备以应付夏季的最大冷冻的要求及过渡及的供热需求。

1.1.3.质量标准
须按要求提供完全匹配的室外及室内机组,并符合ARI标准210或同等中国国内/国外的标准。

1.1.4.供应分体式空调机组及分体式热泵机组的制造商须具有五年以上制造同类产品的经验。

1.2.技术要求
1.2.1.每台机组须附有原厂的标志牌,标明厂家的名称、设备的编号、型号及有关的技术数据。

1.2.2.所有用作消音及保温的材料不可含有石棉或石棉产品而且必须符合当地消防局的最新要求。

1.2.3.机组在高速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必须低于当地环保处所订出的限制。

1.2.4.每一个分体式空调机组/分体式热泵机组应由同一厂家整体装配生产的最新型号,其中包括压缩机、电动机、蒸发器、冷凝器、恒温膨胀阀,电动机起动器以及有关机组操作及温度控制器等。

各机组的功能必须满足设备表内所标注的要求,并适用于所标注之380伏3相50Hz或220伏1相50Hz的操作电源。

1.2.5.以上所述的配件应由同一厂家装配,须包括机组内部管道连接和电气配线等工作,而在工厂以外组装的机组将不被接纳或采用。

1.2.6.空调机在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及噪音必须减至最低。

如震动及噪音高于限制时,承包单位需提减震和降噪音措施。

1.2.7.室内机组
a)室内机组须包括蒸发盘管、风机及电动机、空气过滤器及冷凝水盘等装备装配在由原厂制造的金属外壳内。

b)机壳应采用厚规镀锌钢板制造,配有原厂设计的自动调节送风口及回风口。

c)机壳表面须经防锈处理,然后外涂由建筑师所认可颜色的装饰面漆。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室内机组均为明装式机组。

d)机壳内部须由原厂提供适当的保温。

保温材料必须符合当地消防处所定的要求。

e)提供易装拆之镶板,供维修及清洁蒸发盘管、风机及电动机之用。

f)每台机组配有由原厂提供的温度及速度控制板和遥控感应装置。

1.2.8.蒸发器风机及电动机。

a)风机应为离心式用镀锌钢板造成。

b)电动机须适用于设备表内所标注之380伏3相50Hz或220伏1相50Hz的电力供应,本身设有自动复位装置,并能以三个不同转速操作和具足够的功能保证在任何转速运行时不会产生过载。

1.2.9.空气过滤器
a)空气过滤器应按本技术规格说明书内“空气过滤器”一章中规定。

如由原厂提供的空气过滤器与上述有关章节要求有差别时,须先提交建筑师作审批。

b)过滤器的安装设计须便于装拆,以便清理。

1.2.10.凝结水接收盘
a)接收盘应承接范围须包括整个蒸发盘管。

b)接收盘应采用厚规镀锌钢板制造,盘的内外面应由原厂提供保温,有关保温
c)材料须符合当地消防处所定的要求。

d)接收盘底部应向接驳口倾斜,方便排水。

1.2.11.室外机组
a)室外机组须包括密封式压缩器、冷凝盘管、冷凝器风机及电动机等装备装配在由原厂制造的金属外壳内。

b)机壳应采用厚规镀锌钢板制造,配有原厂设计的散热口。

机组须为防风雨保护适合室外安装,机壳表面须经防锈处理,然后外涂由建筑师所认可颜色的装饰面漆。

c)所有室外机组须采用镀锌钢制或其它防锈蚀金属制成的螺丝、垫圈和螺帽。

d)提供易装拆之镶板,供维修及清洁冷凝盘管、风机、电动机及压缩机之用。

e)每个室外机组须配有下列保护装置包括:
☆制冷剂高压保护
☆压缩机恒温保护
☆电流过载保护
☆风机电动机过载保护
☆散热器防结冰保护
1.2.12.压缩机
a)密封旋转/涡旋式压缩机,采用冷媒冷却及适用于冷媒R-22操作。

b)应备有高压及低压断路安全装置。

c)压缩机电动机应由过载继电器和联锁继电器保护。

d)压缩机应备有隔震弹簧及橡胶垫。

e)提供再循环保护定时器及控制环路。

1.2.13.冷凝器风机及电动机
a)风机应为直驱螺旋式,具备耐侵蚀结构。

b)电动机须本身设有自动复位装置,并备有过载保护。

c)应备有接触器和起动继电器。

1.2.14.控制装置
a)原厂安装及配线。

b)备有压缩机及风机接触器。

c)压缩机电动机运行及启动接触器,和起动继电器。

d)提供“通风”“空调”“采暖”或及速度选择掣。

e)温度控制恒温器:10℃—25℃
f)安全控制设备,如原厂安装之断路器
g)提供无线遥控器,可控制风速、温度、冷暖及通风选择。

1.2.15.安装要求
a)应按照制造商所提供的安装说明书的规定方式进行安装有关设备和部件。

b)在可转动部件需予以适当覆盖保护,让维修人员可安全接近。

c)根据制造商所提供的资料,对有关设备及管道进行测试和调校,在完成所有测试调校工作后,才可以往管道和附属配件中灌注冷媒。

d)必须保持冷媒管内干净、无杂质、无水分。

选材要严格,尽管减少焊口,焊接时必须进行冲氮焊接,吹污和抽真空都要达到规定要求。

加入系统的氟里昂采用进口制冷剂。

e)空调冷凝水管排水必须保证其坡度及接头处无渗漏,并注意排气预防措施: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交叉配合,保证排水坡度,对于易产生弯曲部位采用增加吊杆的办法加固,在冷凝水管施工中对接头、接缝处采用增加保温套管、用宽防水胶带多重缠绕等办法以预防冷凝水,严格执行试漏实验制度,在主干管最高处留排气口,并向下弯头,以防异物入管造成堵管。

f)在冷凝水管排水末端处加接存水弯除臭。

1.3.资料送审
1.3.1.提供分体式空调机组/分体式热泵机组的施工图,详细显示室内外机组的安装尺寸、固定螺丝位置、避震弹簧要求、电气及控制线路接线等资料。

1.3.
2.提供机组的噪音资料及按实际安装条件计算有关机组于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不会超越当地环保处所订出的限制。

1.3.3.提交由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及特性曲线,以显示有关设备的输出冷量、效率、耗电量、操作步骤、安装及测试步骤等。

1.3.4.提供由制造厂家所印刷的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内容应详述有关的操作程序和维修程序。

1.3.5.提供齐全的配件表及厂家建议的后备配件表。

1.3.6.提供厂家测试的报告及证书并说明其操作及试验效果。

1.4.测试与试运行
1.4.1.承包单位负责设备的调试及试运行,直至设备正常运行。

1.4.
2.气密性试验
a)作业顺序:冷媒管完工后必须进行高压氮气试验,检查压力是否合格。

b)第一阶段:3公斤压力试压3分钟以上。

c)第二阶段:15公斤压力试压3分钟以上。

d)第三阶段:28公斤压力48小时,观察压力是否下降,压力没有变化为合格。

检查漏点时可采用手感、听感、肥皂水检查。

施压完毕后保持管内压力10公斤。

e)试验过程必须填写气密性试验记录。

1.4.3.抽真空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