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柔力球课有感
柔力球期末总结

柔力球期末总结柔力球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通过不同动作和技巧的练习培养了我们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学期里,我经历了一系列的训练和比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柔力球训练的总结。
首先,柔力球训练注重了身体的协调性。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不同的动作和技巧的练习,培养了我们的身体协调性。
比如,我们进行了手眼协调的练习,通过抛接柔力球的动作来提高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平衡性的训练,通过保持身体的平衡来提高我们的身体稳定性。
这些训练不仅让我们身体更加协调,还提高了我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其次,柔力球训练注重了身体的灵活性。
在柔力球训练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舞蹈动作练习,通过舞动身体来提高我们的灵活性。
在练习中,我们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弯腰、转身和举腿等动作,这些动作不仅让我们身体更加柔软,还减少了我们受伤的可能性。
在每节课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拉伸运动,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恢复和放松。
通过这些训练,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更加柔软和灵活。
最后,柔力球训练培养了我们的耐力和毅力。
柔力球是一项需要持续练习和努力的运动,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进行了很多的练习和训练,每节课都需要进行各种动作和技巧的练习,有时候还要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训练。
在每次练习和比赛中,我都感受到了自己的耐力和毅力在不断提高。
通过不断地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克服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总结来说,本学期的柔力球训练对我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不同的练习和训练,我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培养了我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些收获不仅对我个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让我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将这些经验应用起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学期的柔力球训练,我深刻体会到了运动的魅力和意义。
学习柔力球有感_读后感_模板

学习柔力球有感_读后感_模板学习柔力球有感曾几何时,看到路边有人练习柔力球,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任凭球拍怎么摆动,小小的球就像是粘在拍子上掉不下来。
直到近年看到身边有朋友把柔力球作为一种日常锻炼运动项目,我的好奇变成了一股莫名的兴奋和冲动。
我心想,凭着我多年来对球类运动的爱好和功底,学习柔力球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我下定决心买了球拍和球,姚坤鹏教练专程给我们送到了队上,这一天是2014年11月15日。
万事开头难。
初学柔力球的过程很艰难,这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
由于是零基础,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从握拍、持拍、左右摆动、八字绕环等基础动作,再到绕翻、摆翻、背翻等难度动作,队长张京丽老师手把手地教我,老队员张玉菊大姐及黄聪贤等姐妹更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给我讲解示范,并且与我一起分享她们初学时的心得体会,鼓励我迎难而上,不要退缩。
张队长更是专为大家制定了训练计划,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飞龙系列一套、二套,阳光系列的《一路歌唱》,再到《走向复兴》、《柔力球之歌》等,我开始循序渐进的一个套路一个套路的学习。
今年9月22号,在张队长的鼓励下,我和队友参加了西安市第二届柔力球公开赛,以套路《水中月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都大受鼓舞。
柔力球运动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传统球类运动,柔力球运动是技巧、韵律、舞蹈、太极的一大集合体,对人体的四肢、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往往几十分钟打下来汗流浃背。
柔力球运动既能锻炼身体,也可排毒养颜。
文体是我一生的最爱,每项活动我都认真踏实去完成。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
多年来,我参加过很多次文艺、体育类的演出和比赛,赢过也输过,就是没有怕过。
坊间说:”柔力球是一项能让医生失业的职业。
”虽然说法偏颇,但是有个好身体,确实胜过看个好医生,我会坚持把柔力球运动训练下去。
以此文再次致敬我的队长张京丽老师以及我的小伙伴们,在我学球最困难的时候,你们没有嫌弃我,更没有抛弃我。
同时,也以此文纪念我与柔力球结缘一周年!作者:柔力球俱乐部3号QQ群——西安-女-雨花石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读后感300字(一)今天,我读了《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读完这一篇文章,自己真的是很受感动。
柔力球--总结

柔力球总结灵石县第三小学程晓丛柔力球是学校社团活动中的一项活动,柔力球,是把传统太极拳和现代运动中的网球、羽毛球结合起来的一种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手握球拍,有节律地运球,上下绕旋,左右旋转,换握抛接,头上绕环,左右翻身。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这一学期学习了柔力球小苹果的动作:左右摆动、八字绕环、绕环平旋、绕环波浪、跳步交叉、左右绕环、绕环抛接、绕环侧旋、风火轮旋、四方背抛、腿下抛接、绕环收势,一共是十二个小节。
学生们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会,到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整的做完这套动作,期中还有一部分同学做的已经很熟练、规范了,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柔力球班一共35个人,在平时的教学中,闫老师认真教学,把每个动作分析的很透彻,这样学生听起来也很容易,学起来也很快,不至于他们跟不上节奏。
平时上课时,我也认真配合闫老师,管理好课堂的纪律,给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
学完每一个动作后,我们都会重复练习,在一次次重复的练习中,大家慢慢得掌握了柔力球的脾性,让它乖乖得待在我们的拍子上,随着我们的拍子上下翻飞,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每次练习我们都是大汗淋漓,浑身畅快。
在这个课堂中,我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我也认真学习了这套动作,学练太极柔力球的几点体会:我们说要想学练柔力球,就必须对柔力球和柔力球拍的结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才能为练好太极柔力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有一定的太极功底。
要会用脚和腿的蹬力和腰的扭转力,两腿在行进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僵硬,二者配合得当才能和谐有力、美观大方。
其次,要有一定的舞蹈功底。
这样旋转起来才不至于东倒西歪、前合后仰,做出的动作也不至于呆板。
才会有美感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要控制好拍和球。
这里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在握拍时手腕要放松,而在摆动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好塌腕和提腕,在翻拍时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捻动,顺时针要用好食指向内捻拍的力度,而逆时针则要用好大拇指向外捻拍的力度,使球拍能在手中活动自如.想怎么动就怎么动。
浅谈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浅谈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摘要: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简单易上手,并且具备良好观赏性的娱乐性质运动,其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一个全新的运功项目。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缺乏体育运动,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其能够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对该项运动,对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进行研究。
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将该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普及,促使大学生能够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太极柔力球;大学生;身心健康太极柔力球是将中国武术中的太极拳运动精髓,与羽毛球等项目结合在一起,将我国优雅自然的养生之道与西方体育精神融为一体,改变传统打击球运动的具体运动方式,通过优雅多样的方式开展球类运动。
因此,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研究该项运动,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保证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了解并且喜爱这项运动,真正为大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提供支持。
1.太极柔力球发展概述该项运动于1991年在山西省被发明,发明者为担任卫校教师的白榕。
在诞生该项运动之前,白榕老师尝试着将太极拳先引后发、借力发力的运动原理,应用体育教学中,于是发明出了一种包含太极运动精髓的球类运动,也就是最初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太极娱乐球。
在这之后,白榕教师经过了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羽毛球和兵乓球等运动的特点,实现了全面改进。
最终在1992年的时候,推出了该项运动项目,并且将运动名称定为“太极柔力球”。
该项运动于1994年被正式列入到全国工人运动项目中,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1]。
该项运动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哲理和文化内涵,将传统运动方式、现代竞技体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成为了集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全新运动,深受群众的喜爱。
该项运动具有竞技运动的一些技术特征,具体可以分为迎、纳、引、抛四个技术环节,这四个环节同时也是运动的四项基本要素[2]。
其中迎是开展该项运动的一个前提条件,需要在球到来之前进行观察、判断,将拍子侧面对准球来的方向,将拍与球形成一个切线角度,迎接球的到来;纳是运动的基础,在球拍和球形成切线角度的时候,将球紧紧的迎纳到拍面内。
柔力球感想

柔力球感想学柔力球有感柔力球是一项新兴的、能够区别于其他体育形式、有独立体育内涵的运动项目。
正式比赛中,主要分为套路和竞技两个大项。
提起柔力球,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不管是规定套路还是自由套路都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其中贯穿的运动思想是“先引后发,引进合出,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打球的时候,我有一种用太极打羽毛球的感觉,但它又与羽毛球那种要求自身强大的爆发力做基础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这里我学到了处事的态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比如智力,家庭环境及背景,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因素在我们以后成长的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我们在先天条件上逊色于别人,那我们就不应该硬碰硬,要以柔克刚,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拿出耐心与坚强,耐力与自信。
我们不能一味的想着自己的不足,钻牛角尖,这样是没用的。
它的动作轻盈潇洒,有着很好的观赏性。
总而言之,我爱柔力球。
学习太极柔力球已经一学期了,刚开始我的手拿不住拍子,练习让胳膊肿得更厉害,但我一直坚持,为了熟练球法,我用了很多功夫。
虽然我们一学期来只是学习了两个动作但从这仅有的动作当中感受到了太极柔力球的博大精深。
太极柔力球,是把传统太极拳和现代运动中的网球、羽毛球结合起来的一种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手握球拍有节律地运球上下绕旋,左右旋转,换握抛接,头上绕环,左右翻身。
练习太极柔力球需要不断地抬头、转身,这样就使人的眼、腰等部位得到了锻炼,视力、协调、反应能力都有所提高。
学习太极柔力球,可以缓解肩周炎、颈椎痛、腰疼等毛病。
学练太极柔力球的几点体会我们说要想学练太极柔力球,就必须对太极柔力球和太极柔力球拍的结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才能为练好太极柔力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有一定的太极功底。
要会用脚和腿的蹬力和腰的扭转力,两腿在行进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僵硬,二者配合得当才能和谐有力、美观大方。
其次,要有一定的舞蹈功底。
大学太极柔力球教学的经验总结

大学太极柔力球教学的经验总结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它具有健身、娱乐、趣味、竞技、适应等特点,很适合推广和普及。
太极柔力球运动保留和发掘了传统文化中有用、合理的精华,并给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股“现代”的活力。
由于太极柔力球运动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它主要利用反面技术,随后高质量地达到目的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往往都是难以适应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的特点,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们的智慧和运动潜能,并加以应用,从而充分展示太极柔力球项目以柔克刚、含蓄婉转的巨大魅力。
一、理论方面的教学由于太极柔力球运动从传统上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所以学生第一时间很难改变以往硬性击球方式,因此,第一节课的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加上和动作示范非常重要。
(一)掌握太极柔力球接抛球技术要素迎:当球向人飞来时,应当手持柔力球拍,向着来球方向主动伸拍迎球,这样为引球做好准备,同时获得了入球时间和充分缓冲距离。
引:当球快入球拍时,球拍顺球的方向运动,使球从球拍的侧边框处柔和的切入球拍,并通过流畅的弧形引化运动使球获得更多的加速度,为抛球做好准备。
抛:抛是在一个同半径、同转轴、同平面的匀变速圆弧运动,由身体带动持拍臂完成的。
它是将“引”球过程导入的来球之力和身体的运动力合二为一,在抛球过程中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下,球拍与球合为一体,这时球拍挥旋停止,在旋转惯性的作用下沿边框切线飞出。
(二)体会太极柔力球发力原理从太极柔力球的运动轨迹和动作要求来讲,它是在一个圆弧上完成的匀变速运动,从自身发力来讲,它的出球力量来自身体旋转产生的惯性,惯性的大小主要来自身体带球拍旋转的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空拍体会匀变速运动,再带球重复练习体会惯性的感觉非常重要。
(三)理解太极柔力球运动中的拍弧对应关系太极柔力球运动本身表现为“大小都是弧、大小都是圆”,应特别注重拍、弧之间的对应关系。
太极柔力球“柔”出健与美

太极柔力球“柔”出健与美【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文化频道】伴随舒缓的音乐节奏,小球凌空飞起,而球拍沿小球下落方向施力,将小球横向推开,球拍划了一个弧线后,将球稳稳地停在球拍中,犹如太极一般刚柔并济,舒缓柔和,这就是逐渐在中老年人之中兴起的运动太极柔力球太极柔力球简介太极柔力球运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哲理,是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该项目摒弃了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积极借鉴、汲取太极拳运动和武术运动中“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拳理拳技,“弧形引化过程”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核心技术所在,是该项目与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等其他架网相隔、持拍对打的球类运动项目最主要的区别。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并借鉴了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术的精髓和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它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
运动时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精神振奋、心情愉悦。
运动量完全由锻炼者自我掌握。
太极柔力球也可以作为一项隔网竞赛项目。
除了健身和竞技外,太极柔力球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单人、双人及多人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表演。
因此,柔力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锻炼者的需要。
内外兼修好处多太极柔力球运动,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因为人在进入老年以后,骨骼和肌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失去弹性、骨质增生以及关节病等,其他运动已经很难开展,而柔力球刚柔相济,没有高强度的对抗练习,一般打10分钟,身体发热有微汗;打30分钟,练习者的脉搏十秒钟可达20次左右,血液循环加快,一般不会感到不舒服。
柔力球的体会和收获

柔力球的体会和收获一、引言柔力球是一种新兴的健身运动,它起源于中国武术,通过练习柔力球可以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我在去年开始接触柔力球运动,经过一年的练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柔力球带给我的收获和体会。
二、柔力球的介绍1. 柔力球的来源和历史柔力球起源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器械训练,最早出现在清朝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柔力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健身运动。
2. 柔力球的特点和优势柔力球是一种非常适合女性练习的运动方式,因为它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和器材,并且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
同时,柔力球还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1)锻炼全身肌肉:通过练习柔力球可以锻炼背部、腹部、臀部、腿部等多个部位的肌肉。
(2)提高协调性:柔力球的动作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配合,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增强灵活性:柔力球的动作需要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三、我的柔力球练习经历1. 开始接触柔力球运动我是在去年开始接触柔力球运动的。
当时,我正在寻找一种适合女性练习的健身方式,偶然间发现了柔力球这种运动。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并参加了一些线上课程学习。
2. 初步掌握基本动作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柔力球有很多基本动作需要掌握。
最初,我只能勉强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转圈、抛接等。
但是随着不断地练习和学习,我逐渐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和技能。
3. 持之以恒坚持练习尽管刚开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我并没有放弃。
相反地,我坚持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练习,并且不断地寻找新的学习资料和课程。
4. 收获和体会经过一年的练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柔力球带给我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和灵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疲劳和僵硬。
其次,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因为我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四、柔力球对我的影响1. 提高身体素质通过练习柔力球,我不仅锻炼了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还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柔力球课有感
吴家燕15346036 物理学专业
曾几何时,看到路边有人练习柔力球,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任凭球拍怎么摆动,小小的球就像是粘在拍子上掉不下来。
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学习柔力球,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项体育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浓厚的兴趣,也频有感悟。
太极柔力球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它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
它一改硬性击球的方式,而是从入球到出球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
它要求练习者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纳入球拍。
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和氛围及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给的快乐。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身体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正确的弧形动作要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
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更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
它还是一种可以调节运动量的运动,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拋,绕翻等从最简单的基本动作开始,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
运动量完全可以由锻炼者自我掌握。
学练太极柔力球,除了健身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来参加比赛。
万事开头难。
初学柔力球的过程很艰难,这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
由于是零基础,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从握拍、持拍、左右摆动、八字绕环等基础动作,再到绕翻、摆翻、背翻等难度动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我开始循序渐进的一个套路一个套路的学习。
老师上课很认真也很平易近人,上课循序渐进,悉心指导我们,尽量亲身指导大家练习柔力球,要知道照顾这么多的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
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都很开心。
心情愉快了,每个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
大家忘记了一切烦恼,每堂课紧随老师的课程进度练习着选定的项目。
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酷暑,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整整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但尽管如此,脸上的笑意还是不减。
体育课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某几项体育技能,更基础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因此,必要的素质训练是不可少的,比如每堂课穿插的跑步、跳操等训练。
既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同学们对这些训练依然是全力以赴,认真练习。
总而言之,在柔力球课上我不仅学到了一项技能,也学会了遇到困难决不退缩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还交到了新的朋友,与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