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宣传

合集下载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标语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标语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标语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

小编整理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标语,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用真诚服务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祖国未来。

2、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完善青少年权益保障,倾听青少年意愿呼声。

4、维护青少年心德体智,创造21世纪和谐社会。

5、抵制不良场所,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6、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7、维护青少年成长环境,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

8、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障全社会和谐发展。

9、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10、督查社会和谐为己任,维护青少年权益为目的。

11、让未成年人安全成长,让青春梦想快乐飞翔。

12、人人监督,人人检查,给孩子们一片蓝天。

13、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注下一代健康成长。

14、健全青少年服务体系,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5、坚决维护青少年权益,努力创建和谐新社会。

16、保护青少年从小抓起,依法维权从我做起。

17、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增添全社会一份安定。

18、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需要用爱来慢慢修复。

19、我们用爱真诚把握,让青春之花四季绽放。

20、争当维权先锋,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1、遏制犯罪从预防开始,关爱少年从维权开始。

22、爱护未成年人是每一个成年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2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呵护他们。

2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5、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检察机关要首当其冲。

26、青少年维权谁主沉浮,检察业务需厚德重则。

27、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28、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9、青少年权益,需要检察维护,更需您的参入。

30、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唱响祖国百年大计。

31、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32、前半句针对的是青少年,阐述青少年维权要适度。

33、加大检查力度,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演讲稿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演讲稿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
的重要知识。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保护好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它包括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禁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机构的建设等内容。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我们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

未成年人有权接受教育、享受健康的
生活环境、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保护。

我们要尊重未成年人的意见和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我们要禁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
要我们的保护和关爱。

我们要杜绝虐待、遗弃、拐卖、性侵犯等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让他们远离伤害,健康成长。

最后,我们要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机构的建设。

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
要环节,我们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关爱。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引导下,我们要共同努力,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健康、
快乐、安全地成长。

让我们用行动来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和幸福。

谢谢大家!。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宣传标语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宣传标语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宣传标语
1. 关爱未成年,共建和谐社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保护他们的权益!
2.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保护他们是我们的责任!坚决执行强制报告制度!
3. 未成年人的安全福祉,我们有责任守护!支持强制报告制度,保障他们的权益!
4.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须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共同守护他们的权益!
5. 保护未成年人,我们不能等!强制报告制度需全面落实,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6. 未成年人的权益不容忽视,强制报告制度要切实推行,为他们营造安全环境!
7.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强制报告制度是关键!守护他们的权益是我们的使命!
8. 未成年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强制报告制度帮助我们保护他们的权益!
9. 强制报告制度,守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一起行动吧!
10. 保护未成年人的每个权益,强制报告制度是我们的底线!
努力落实,共创美好未来!。

保护未成年宣传语简短

保护未成年宣传语简短

1.未成年人,我们是你们最坚实的守护者!
2.健康快乐的未来,从保护未成年开始。

3.爱与关怀,让未成年人远离伤害。

4.给未成年一个安全的天空,让他们自由翱翔。

5.保护未成年,为美好世界添上一抹光彩。

6.珍爱未成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寸土壤。

7.用爱呵护,用法律保护,让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8.拥抱童真,呵护明天。

保护未成年是每个人的责任。

9.无辜天使的微笑,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10.为了孩子们的明天,请让他们远离伤害!
11.父母之爱如山般坚定,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而努力奋斗!
12.用心呵护每个孩子的梦想和希望。

13.纯真无邪的眼神里藏着对我们的期待,请不要辜负!
14.让我们手牵手,共同保卫无辜笑脸背后的快乐。

15.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我们必须保护他们的成长。

16.保护未成年人,是为了给他们更美好的明天。

17.爱与关怀,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童年的快乐。

18.童真如花,在我们的守护下绽放光彩。

19.我们为未成年人建造一座坚实的堡垒,让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

20.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

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海报宣传口号

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海报宣传口号

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海报宣传口号
1.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2.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5.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6.关注一个成长的心灵,播种一个灿烂的明天。

7.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8.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

9.守护祖国花朵,共建美好未来。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标语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标语有哪些

1.爱护未成年人,人人有责,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安全。

2.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3.未成年人应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守护。

4.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5.坚决防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现象,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

6.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为他们创造美好未来。

7.不给未成年人添加人生负担,保护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8.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把保护伞。

9.爱心教育成就未来,远离暴力,远离犯罪。

10.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共筑和谐社会。

11.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12.父母是未成年人最亲的天使,呵护他们成长的每一天。

13.打击未成年人犯罪,保护他们的未来前途。

14.筑起心灵的堡垒,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5.爱护未成年人,理性用网,远离网络暴力。

16.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一起保护他们。

17.社会共同责任,为未成年人助力成长。

18.坚决打击拐卖儿童违法行为,守护他们的幸福生活。

19.未成年人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共筑和谐家园。

20.我们的未来蓝天,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这些标语旨在通过言简意赅的宣传口号,唤起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同时提醒人们共同努力,营造适合未成年人智育体健发展的环境。

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的常见方法之一,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未成年人保护重要性的思考,并落实到行动中。

《关爱未成年宣传内容【关爱未成年人标语】》

《关爱未成年宣传内容【关爱未成年人标语】》

《关爱未成年宣传内容【关爱未成年人标语】》1、保障青少年权益,给孩子们一片蓝天。

2、政府维权,青少年健康成长。

3、维护少年合法权益,需要全民的努力。

4、为青少年维权,我们引以为荣。

5、维护青少年,守护我们的未来。

6、维权如伞,只为人生雨季撑起一方晴空。

7、维护青少年权益,检察需要您的参入。

8、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9、维护青少年权益,撑起民族的未来。

10、关爱青少年,法律来维权。

11、把握青春年华,掌控权力利益。

12、检查在行动,为未成年人权益保驾护航。

13、发挥检察职能,维护青春美梦。

14、与青春共舞,与维权同行。

15、倾心呵护青少年,努力促进你成长。

16、大手牵小手,维权路上一起走。

17、关爱青少年,重在维其权。

18、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维护花朵我当先。

19、别让“未来”失落在今天。

20、关爱下一代成长,保护青少年权益。

21、齐心营造合法社会,协力维护孩子权益。

22、维权青少年,守护为明天。

23、少年维权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24、坚决依法维护每一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5、纯真的笑脸,愿它永远绽放。

26、监督父母,维护孩子。

27、维护青少年权益,全社会责无旁贷。

28、履行公检职责,维护青少年权益。

29、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维护少年合法权益。

30、和您一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1、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加快青少年维权。

32、保护青少年权益,呵护花季雨季。

33、关注青少年维权,构建祖国美好明天。

34、青少年维权,给孩子多一些的保护。

35、精英也曾未成年过,社会维权应此开始。

36、维护青少年权益,我们在一起。

37、让法律为青少年维权撑开一片蓝天。

38、创建和谐社会,从青少年维权开始。

39、关注国家未来,维护少年权益。

40、年龄有别,权利无异。

41、打造和谐,维护青少年。

42、让法律为青少年维权保驾护航。

43、保护青少年权益,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44、为青少年维权,托起花朵明天。

45、关爱未成年人,呵护祖国花朵46、情系祖国未来,保护青少年权益。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标语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标语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标语1、关爱下一代成长,保护青少年权益。

2、倾心呵护青少年,努力促进你成长。

3、履行公检职责,维护青少年权益。

4、纯真的笑脸,愿它永远绽放。

5、与青春共舞,与维权同行。

6、维护青少年权益,全社会责无旁贷。

7、维权青少年,守护为明天。

8、别让“未来”失落在今天。

9、情系祖国未来,保护青少年权益。

10、创建和谐社会,从青少年维权开始。

11、保护青少年权益,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12、精英也曾未成年过,社会维权应此开始。

13、依法保障合法权益,给青少年一片蓝天。

14、齐心营造合法社会,协力维护孩子权益。

15、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维护花朵我当先。

16、保障青少年权益,给孩子们一片蓝天。

17、关注国家未来,维护少年权益。

18、打造和谐,维护青少年。

19、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加快青少年维权。

20、把握青春年华,掌控权力利益。

21、维护青少年权益,撑起民族的未来。

22、维权如伞,只为人生雨季撑起一方晴空。

23、维护青少年权益,我们在一起。

24、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维护少年合法权益。

25、关爱青少年,重在维其权。

26、维护少年合法权益,需要全民的努力。

27、和您一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8、少年维权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29、坚决依法维护每一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0、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31、年龄有别,权利无异。

32、检查在行动,为未成年人权益保驾护航。

33、关注青少年维权,构建祖国美好明天。

34、维护青少年的权益,就是维护人类的尊严。

35、为青少年维权,我们引以为荣。

36、保护未成年,温暖爱心田。

37、政府护法维权,青少年健康成长。

38、维护青少年,守护我们的未来。

39、青少年维权,给孩子多一些的保护。

40、维护青少年权益,检察需要您的参入。

41、大手牵小手,维权路上一起走。

42、让法律为青少年维权保驾护航。

43、让法律为青少年维权撑开一片蓝天。

44、为花季少年维权,让法律彰显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五个要领我国历来重视家庭在养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的保护,排在首位的就是家庭保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如何履行监护人职责、实施家庭保护作了若干规定,而要取得孩子养育的成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就要熟知这些法律规定,充分认识家庭保护的责任,在抚养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依法行事。

要领之一:了解孩子的权利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明确提出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即“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这是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有关规定的概括。

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贯穿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字里行间,在家庭保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如新法增加了禁止实施家庭暴力的规定,是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和人格尊严的保护;规定在作出与孩子有关的决定时要听取他们的意见,是对未成年人参与权的保护;规定应当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保证孩子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发展权的保护等等。

不仅有限制性条款,更多地是增加了指导性条款。

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家庭保护的根本。

可是谈到孩子的权利,有的家长却说:“小孩子有什么权利呀?还不是得听大人的!”也有的说:“现在的孩子就够难管了,再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权利,我们当父母的怎么‘玩得转’呀!”事实上,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否自觉、是否自愿,无论能否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在客观上都对孩子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地行使与维护。

教育提示: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必要前提。

父母不是单纯的对孩子生活的照料者、思想行为的教导者和控制者,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父母的责任是给孩子创造成长的机会和条件,挖掘他们发展的潜能,而不是被动地做父母的附庸。

在这方面,父母转变观念、提高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领之二:依法履行监护人职责小陈的父母在他2岁时就离婚了,法院判决他由父亲抚养,此后母亲再嫁。

事实上他是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父亲从不管他,母亲也不来看他。

爷爷去世后,小陈便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经常打骂他,后来把他赶出家门。

小陈无家可归到处流浪,也没有生活来源。

在当地居委会和律师的帮助下,小陈把他的父母告上法庭。

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夫妻之间由于各种原因解除婚姻是夫妻双方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一方可以解除抚养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

有的父母在离婚后也随即放弃、削弱或扭曲了自身对孩子的养育职责,有的不直接抚养孩子就中断了与孩子的联系,有的直接抚养孩子却不让对方接触孩子,人为地制造了孩子抚养教育中的种种问题,都是侵害了孩子的合法权益,是违法的;也有的父母因为外出务工、出国等原因长期不与孩子共同生活,不管孩子;有的父母忙于工作,为了孩子拼命挣钱却忽略了孩子;还有的家庭把孩子教育交给一个人负责,尤其是父亲“缺位”比较普遍;更多的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没有给予必要的教育等等,这都是父母履行监护人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提示:许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许对“监护人”的称谓感到陌生,其实您就是孩子的监护人。

在我们国家,监护是民法中的一项制度,就是对不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或不完全具有行为能力的人设立保护人。

具体来说,就是父母要对未成年孩子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如果父母双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依法由其他人担任监护人;如果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职责,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规定“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孩子撒手不管,依然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费用,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是父母双方的,无论是否离异、工作多忙,孩子的抚养教育都是双方的事,是父母不可推脱的法定责任。

要领之三: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为了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实现,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强调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

创造良好环境包括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学习探索的环境、休闲娱乐环境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家庭条件。

这其中家庭成员和睦的人际环境最为重要。

全国未成年犯调查表明,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不好的比例高出普通孩子好几倍,而家庭关系越是不好,离家出走的比例越大,频次越高。

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与父亲关系“很不好”而“经常”离家出走的占73%,与母亲关系“很不好”,“经常”离家出走的占69.6%。

一方面不良家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减弱,又反过来使家庭关系状况更加糟糕。

这样的恶性循环对未成年人成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教育提示:家庭环境宽松,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人情味,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家庭气氛和谐愉快,是孩子各种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的最佳环境;夫妻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帮助,感情融洽,就能够在多方面进行交流,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容易充分协商,统一要求,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

如果夫妻冲突,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

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活的环境。

不仅仅是外部影响,更是心灵的抚育。

为孩子创造良好、和睦的环境需要父母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付出极大的努力。

要领之四:保障孩子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家庭中侵害孩子的人身权利主要表现为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歧视、溺婴和其他残害孩子的行为,尤其以家庭暴力行为最为普遍。

对此,新法增加了“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条款。

禁止家庭暴力,就是站在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和人格尊严的立场上,对我国多少年来固有的“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观念的否定,是对父母凭借孩子对成年人在人身和经济等方面的依赖,任意伤害孩子行为的限制。

一些人认为“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利干涉”;“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近年来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施暴致残、致死的事件屡屡发生。

然而当人们痛定思痛,反思父母行为的过失之后,并没有从中警醒。

全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3.6%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打,“偶尔”挨打的高达57.3%,表示“从未”挨过打的有39.1%;有15%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骂,“偶尔”挨骂的高达69%,表示“从未”挨过骂的只有16%。

教育提示: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不尽如人意的言行,情急之下打骂孩子,或许主观上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客观上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父母的打骂加剧了孩子不良行为的产生、加剧了亲子冲突,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

全国未成年犯调查显示,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具有冷酷、暴躁、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最为明显。

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是,孩子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容易结交不良伙伴,并成为一半以上的孩子“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

父母从保护孩子的权益以及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多学一些管教孩子的艺术,改变自身的教育行为,会收到比打孩子好得多的效果。

要领之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是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基本任务。

在现实中,或许没有父母不认为对孩子来说健康是最重要的。

一些望子成才的父母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上;过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有的未成年的孩子未老先衰,早早地患上了“成人病”;年幼的孩子越来越多地产生了心理疾患;由于难以承受学习压力和父母的“管教”,为了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每年都有无数的孩子自杀或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新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与学校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发展权的保护,而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忽视全面发展,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教育提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与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所谓“适当”就是要符合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以孩子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对他们实施教育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父母依法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制定这部法律的基本前提是承认未成年人是特殊的权利主体。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是弱小的、不成熟的,需要成人社会从各方面给予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家庭的特殊保护呢?大家都知道,人类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完全是靠遗传基因、也不是靠本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来获得。

所以,一个人从降生时无知无识的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依靠他人、群体和社会为他提供必需的生存条件、培养他适应社会生活并能够立足社会、投入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幼小生命没有成年人呵护就不能存活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人和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

许多动物出生后可以凭借遗传和本能获得生存能力,适应自然环境。

许多低级动物的幼仔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比如一只小鸭子被孵出后,就可以本能地去找水、游泳。

它无需母鸭指导,也不是一定要依靠群体生活,可以自己觅食、自行寻找栖息的场所。

许多动物有能力遵循自然选择规律和“丛林法则”在自然界中生存。

而人类则不具有这种本能。

孩子出生后,幼小孱弱,他们不会行走,不能自己进食,看不到哪里潜伏着危险,不懂得如何寻找食物和栖身之地。

要在世上生存,就必须有衣、食、住、行方等面的物质保障。

但这些基本需要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得到满足,需要依靠对他们负有监护责任的父母等成年人提供,在很长时间内都需要不断有人对他加以照顾和保护才能维持生命。

一个孩子对成年人的依赖期,比其他动物长得多。

也就是说,受生理条件限制,人在出生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生活不能独立。

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特征决定了必须由家庭中的长者为他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他进行照料、抚养和保护,否则生命的存活便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