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回顾1.力和力的图示2.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形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G=mg 竖直向下重心5.四种基本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弱相互作用6.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7.弹力产生条件:挤压、发生弹性形变8.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9.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10.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1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12.受力分析二、习题 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块在力F 作用下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 .水平向右 B .竖直向上 C .向右偏上 D .向左偏上2.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F1=4N ,F2=8N ,保持F1不变,将F2由8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它们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0.则关于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4.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 )A .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f1=μmg 的摩擦力B .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f2=μmg 的摩擦力C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 合=2μmgD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 =μmg5.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L +μk m1gB .L +μk (m1+m2)gC .L +μkm2gD .L +μ(m1m2g)k(m1+m2)6.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A .μ1(m1+m2)gB .μ2m1gC .μ1m1gD .μ1m1g +μ2m2g7.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 、B ,按如图所示叠放,设A 、B 接触的斜面光滑,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 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 ,恰好使A 、B 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 、B 保持相对静止,则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A .μ=tan θB .μ=12tan θC .μ=2tan θD .μ与θ无关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两个球A 、B 固定在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圆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碗的竖直半径垂直时,两球刚好能平衡,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A.33mgB.233mg C.32mgD .2mg9.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 、B ,A 悬挂起来,B 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 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θ,则物体A 、B 的质量之比mA:mB 等于( )A .cos θ:1B .1:cos θC .tan θ:1D .1:sin θ10.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B .B 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变,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11.如图,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1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mg)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若减小力F,则()A.物体所受合力变小B.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C.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变大D.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答案:CA.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支持力为N,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依题意有N=(mg−F)cosθ因F<mg,物体能静止于斜面的条件为(mg−F)sinθ≤μN=μ(mg−F)cosθ可知μ≥tanθ这是物体能够静止在斜面上的条件,与F是否减小无关,即力F减小后,物体仍能静止于斜面上,则其合力仍为零,故A错误;BCD.依题意,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设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F)sinθN=(mg−F)cosθ若减小力F其他不变,可知N变大,f变大,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轻杆AB的A端用铰链连接在竖直墙上,B端用轻绳BD系一重物G,轻绳BC的一端连接轻杆B 端,另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的C点,且轻绳BC水平。

现保持轻杆AB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不变,改变轻绳BC的长度,使轻绳与竖直墙的连接点C上移,直到轻绳BC垂直于轻杆AB,在连接点上移过程中,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 BC减小,F AB增大B.F BC减小,F AB减小C.F BC增大,F AB减小D.F BC增大,F AB增大答案:B对轻杆B端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受竖直向下的拉力G、沿轻杆方向的弹力F AB和沿轻绳方向的拉力F BC,根据力的合成作出G与F AB的合力F,由平衡条件可知F与F B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G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F AB的方向不变,则F的方向由水平向右逐渐变为与F AB垂直的虚线位置(如图乙所示),这一过程中,矢量三角形逐渐变小,所以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出的大小均减小,ACD错误,B正确。

相互作用知识点

相互作用知识点

相互作用知识点相互作用是物体之间或者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并贯穿于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本文将从不同学科角度介绍几个与相互作用相关的知识点。

一、物理学中的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中,相互作用是研究物质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常见的物理学中的相互作用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

1. 引力: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

它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的基础,也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原因。

相互作用的引力公式由牛顿提出,即引力等于两个物体质量之积除以两个物体距离平方的比值。

2. 电磁力:电磁力是带电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这种力不仅存在于微观粒子间,也存在于宏观物体间,如磁铁吸附铁磁物体。

3. 强核力:强核力是原子核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相互作用力,可以保持原子核的稳定。

强核力作用下,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原子核。

4. 弱核力:弱核力是介于强核力和电磁力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它是一种极短程力,只在非常短的距离内产生相互作用。

弱核力在一些核反应和强子的衰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化学中的相互作用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也涉及到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化学中常见的相互作用:1. 共价键: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并使得原子形成分子。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电子云重叠的度和电负性差异。

2. 离子键:离子键是指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相互吸引形成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的形成需要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转移,最终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3. 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含氢原子的极性分子间。

它是通过氢原子与带有电负性较强的原子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而形成。

三、生物学中的相互作用生物学研究生命体之间以及生物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矢量,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重力是地球对一切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表达式:G=mg,其中G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9.8m/s²)。

三、弹力弹力是弹性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表达式:F=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

四、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f=μFN,其中Ff为滑动摩擦力,μ为滑动摩擦系数,FN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0≤Ff≤μsFN,其中μs为静摩擦系数。

五、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惯性系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六、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七、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产生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八、平衡力平衡力:几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九、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把研究对象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十、常见问题类型重力、弹力、摩擦力、合力、牛顿三大定律、平衡力、受力分析等。

十一、解题技巧抓住关键:明确研究对象、分析题型、明确求解目标。

画图分析:用示意图表示物体所受的力和运动情况。

巧用公式:根据物理规律和公式进行解答。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十二、拓展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洛伦兹力十三、总结相互作用力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

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

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

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物质性:力是物对物的作用。

3、力的相互性: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接触;②不直接接触5、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牛)。

6、力的三要素: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若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变化。

7、力的作用效果:①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②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

例如用脚踢足球时,用力的大小不同,足球飞出的远近不同;用力的方向不同,足球飞出的方向不同;击球的部位不同,球的旋转方向不同。

8、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9、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分类:①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等。

②效果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2)按作用方式可分为:接触力(如支持力、压力等)和场力(如重力等)。

(3)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内力和外力。

(4)按力的关系可分为:共点力、共面力、平行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10、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也叫重量,常用符号G表示。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其本质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重力与运动状态和接触面均无关。

1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12、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共同决定。

(1)在同一地点,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不过这种差异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重要知识点小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重要知识点小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重要知识点小结相互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产生相互影响的力。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相互作用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小结。

1.基本力与相互作用定律首先,我们学习了物理中的基本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

根据相互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地球对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有惯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说明了力的概念,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有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3.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力之一,它决定了物体在地面上的重量。

4.弹力弹力是由于弹性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力。

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弹簧或弹性体会产生弹力,使物体恢复到原始形状。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间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受力面积以及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6.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升的力。

它是由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而产生的。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7.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描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它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行星运动、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等现象。

8.载物斜面的力学分析载物斜面是一种应用力学分析的常见情况。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相互作用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力。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相互作用力是一个基础而又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中相互作用力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相互作用力的定义和特点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或远距离作用而产生的力。

它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小和方向相等,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力的存在,这些力互相抵消,不会单独存在。

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二、接触力的示例和特点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表面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其中,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由于相互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常见的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前的阻碍力,而动摩擦力则是物体相对运动中的阻碍力。

另外,弹力指的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之后产生的恢复力,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三、非接触力的示例和特点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其中,重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存在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此外,电磁力是由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引力,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力。

四、相互作用力的应用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力的叠加原理可以用来求解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静力学中,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的平衡状况。

此外,在动力学中,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来研究质点的运动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总结起来,高一物理中相互作用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相互作用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点。

知识点总结-相互作用 力

知识点总结-相互作用  力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3.1重力与弹力一、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G=mg,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方向: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等效看成受重力的作用点。

①定义: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②重心的位置:A: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B: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C:重心的位置是变化的。

E:悬挂法(二力平衡)确定薄板重心的位置。

D: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①力的图示: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②力的示意图:只在图中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粗略,常用)二、弹力1、接触力: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力。

弹力:弹簧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接触力:2、力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非接触力:重力、万有引力、磁场力、电场力3、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任何物体受力时都会产生形变。

4、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它接触的物体。

5、注意:弹力不是指“弹簧产生的力”。

某一弹力的产生是施力物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6、弹力的方向: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是跟接触面垂直。

②拉力的方向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7、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不能够回复原状的叫作塑性形变。

8、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9、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直接接触挤压,②发生弹性形变。

二、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即:F = k x①k称为劲度系数,单位N/m,由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等自身性质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作用知识点
一、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3、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二、重力
定义: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G=mg (g=9.8N/Kg )
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 2R
Mm 三、形变与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F=KX
四、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
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最大静摩力擦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
一般说来,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滑动摩擦力根据F=N F μ求解.
3、摩擦力的方向:a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
b 、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同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1、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
3、多个力合力的范围:a 、当max 123.......F F F F >+++时
则max 123max 123.......F F F F F F F F F -+++<<++++合
b 、当max 123.......F F F F <+++时
则max 1230...F F F F F <<++++合
4、如果一个物体受到N 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练 习:
1. 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
A.集装箱太重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2.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 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4.(07海南高考)如图,P 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 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硅码,小盘与硅码的总质量为m 。

在P 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 在水平面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 .重力mg 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 .重力mg 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5. 作用于O 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 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
如图所示。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6、水平桌面上一重200 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当依次用15N ,30N ,80N 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
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15N ,30N ,40N ;
B .0N ,15N ,15N ;
C .0N ,20N ,40N ;
D .15N ,40N ,40N
7、如右图所示,细绳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
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绳的拉力
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 .重力、斜面的弹力
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
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17N 、3N
B.17N 、0
C.9N 、0
D.5N 、3N
9.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 随F 1、F 2的夹角变化的情况
如图所示,则F 1= ,F 2= 。

10.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 1=6N 、F 2=7N 、F 3=8N ,这三个力
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

若撤消F 3,这时物体所受F 1、F 2的合力大小等于 N ,合力的方向 。

4 F 3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