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小知识
2020中小学音乐教师考试民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

2020中小学教师音乐知识点梳理归纳及练习题(含答案)民歌知识点归纳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小调的音乐特征: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④歌词格式多样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陕北:《脚夫调》、《兰花花》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山西:《绣荷包》、《刨洋芋》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
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中国民歌基础知识讲述

中国民歌基础知识讲述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民歌的分类可以按照地域、族群、题材等进行。
根据地域划分,民歌可以分为南方民歌、北方民歌、西北民歌、西南民歌等;根据族群划分,民歌可以分为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等;根据题材划分,民歌可以分为劳动民歌、爱情民歌、祭祀民歌、宗教民歌等。
其次,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民歌通常由词、曲、唱三部分组成,其中曲调多样,包括山歌、田园曲、工人曲、牧羊曲等。
民歌的演唱方式也有多种,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也可以是单纯的口传唱或者配以乐器伴奏。
最后,中国民歌的音乐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它不仅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和价值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民歌既是音乐艺术,又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载体,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国民歌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音乐审美观念、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对于加强国家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中国民歌基础知识讲述

中国民歌基础知识讲述
中国民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念。
中国民歌的形式多样,包括山歌、田歌、水歌、船歌、梦歌等等。
这些歌曲常常以朗诵、吟唱、对唱、合唱等不同方式进行演唱,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民歌的歌词和曲调都极其简单朴实,富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同时也需要专业学者和艺术家的深入研究和发掘。
近年来,一些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积极开展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推动中国民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在海外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
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民歌必将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 1 -。
民歌专题知识点总结

民歌专题知识点总结民歌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爱情等各种经历和情感创作而成的一种歌曲。
民歌通常是口头传承的形式,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唱,保留了人们的智慧、感情和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民歌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其定义、历史、特点、分类、发展及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等方面。
一、民歌的定义民歌是指一种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形式。
它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和娱乐中产生的,表达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理想和追求的真实感受。
民歌的歌词通常是用当地的语言,通过简单的词汇和句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经历。
民歌的旋律简单朴实,易于传唱,是人们在生活中释放情感、传递智慧和宣泄心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民歌的历史民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人类社会还没有文字记录的时候,人们通过歌唱的方式传承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歌逐渐成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独特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
在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民歌作品,如《庐山谣》、《渔家傲》等,这些歌曲流传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民歌的特点民歌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包括简单的旋律、真实的情感、口头传唱等。
首先,民歌的旋律通常是简单朴实的,易于传唱,这使得民歌在民间能够迅速传播、流传。
其次,民歌的歌词通常表达了人们真实的情感和经历,如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这使得民歌能够触动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
最后,民歌通常是口头传承的形式,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唱,使得民歌成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财富。
四、民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地域和题材,民歌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别。
在中国,民歌通常可以分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等。
北方民歌以豪放、豪迈为特点,南方民歌多为柔情、婉约之曲,少数民族民歌则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在国际上,民歌也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别,如乡村民歌、布鲁斯、民谣等。
民歌知识点总结

民歌知识点总结一、民歌的概念民歌是指由民间创作或吸收,无论悠长、叙事的民间音乐,广义包括歌谣、童谣、工歌、山歌、田歌等。
狭义是指不是专业音乐家所作的传达民众生活、生产、工作、劳动以及美好愿望和情感的歌曲。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一部分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民歌的分类1.按照音乐类型来分,民歌主要有山歌、田歌、戏曲牧歌、山水情歌等。
2.按照歌词的内容和题材,民歌有情歌、劳动歌、生活歌、祝福歌等。
3.按照民歌的地域分类,有北方至南方还有西南等地。
不同地域的民歌反映了各地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差异。
三、民歌的特点1.简单朴实:民歌的旋律简单朴实,易于传唱和接受,这也是为什么民歌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2.真挚情感:民歌的歌词表达了人们真挚的情感,如对爱情、家乡、友情、情感等的追求和热爱。
3.生活性:民歌歌词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劳动和生产状况,反映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4.传承性:民歌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这是因为它能够代代相传,将一代人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传递给下一代人。
四、民歌的作用1.民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2.民歌能够增进人们的感情和友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民歌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责任感,在传唱过程中也传递了一些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4.民歌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
五、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一方面,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组织比赛、演出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人们创作和演唱民歌;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加大对民歌的宣传和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民歌来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民歌,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传唱民歌。
总之,民歌是一种源自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音乐形式,它以其简单朴实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含义,深受人们喜爱。
民歌唱法知识点总结

民歌唱法知识点总结一、发声发声是唱歌的基本功,对民歌演唱尤为重要。
正确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声音更加纯净、明亮、富有穿透力。
要想获得优美的声音,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通过深呼吸,让气息充分进入肺部,然后利用腹式呼吸发声,即在唱歌时要让腹部肌肉有所运动,从而使声音更加有力量和支撑力。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声音的共鸣和放大,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更加圆润、饱满和洪亮,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民歌的情感和意境。
二、吐字在民歌演唱中,吐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歌词的清晰度和听众对歌词的理解程度。
吐字要清晰、准确、有力,能够使每一个字音都清晰可辨,让听众能够听懂每一个字的含义。
同时,要注重音节的平衡和连贯,不要出现断音和模糊的音。
此外,要注意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强语气和节奏的装饰,使歌词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将歌曲中的情感传达给观众。
三、情感表达民歌是一种富有深情和真挚感情的音乐形式,因此在演唱时必须注重情感的表达。
要想做到情感真挚、感染力强,首先要认真体会歌词的含义,了解歌曲的故事和背景,并且加以理解和感受。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抒发,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乐的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有致等手法,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使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悲喜、动人之处。
四、音乐装饰音乐装饰是指在民歌演唱中,音乐方面的一些表现手法和技巧。
音乐装饰可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歌曲更加具有个性和魅力。
音乐装饰包括颤音、滑音、连续音等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能够使声音更加丰富变化,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音乐装饰时要适度,不要过多地使用,以免破坏歌曲的整体效果。
五、音准音准是指演唱中声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要想获得良好的音准,首先要通过练习和训练,提高音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其次,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使声音更加连贯和和谐。
此外,还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要能够准确掌握每一个音的位置和高度,使声音更加准确和动人。
中国民歌的基础知识

中国民歌的基础知识[转]民歌的定义:广义民歌指有民族风格的歌曲,狭义民歌即指民族民间歌曲。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所以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据统计,各地已采集到的民歌,数量总计超过三十万首。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享盛名。
它继承了古代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由于地域的分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刀郎地区包括巴楚、麦盖提、阿瓦提县以及麦盖提与莎车县接壤的乡村。
“刀郎”是当地人对这片地区的自称)。
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
例如,和田民歌古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喀什民歌节奏复杂,调式丰富;库车民歌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隐隐透露着古龟兹乐舞的乐声舞姿的遗风。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
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所谓“奎衣”就是器乐曲,“安”就是歌曲。
“奎衣”主要是用冬不拉演奏,一般说这些乐曲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结演奏的套曲。
“安”(歌曲)又可以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而分成若干类。
从音乐上讲,“安”一般都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
著名的“玛依拉”、“我的花儿”……等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民歌的分类:当代音乐界一般常见的按体裁划分:劳动号子、山歌。
初中音乐民歌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初中音乐民歌知识点的详细梳理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歌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学习民歌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情感和审美意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梳理初中音乐民歌的知识点,从民歌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相关名曲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民歌的定义与特点民歌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以语言和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创作。
它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特定的历史背景。
民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域性:民歌在不同的地方产生和流传,体现了中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因此,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歌。
2.生活性:民歌是人民群众生活情感的真实反映,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
3.简单性:民歌旋律简单易学,歌词朗朗上口,符合普通人的音乐水平和语言表达。
4.口耳相传:民歌通常并没有正式的记谱和书面记录,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
二、民歌的分类中国的民歌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地域分类和内容分类。
1.地域分类:民歌可以按照其产生和流传的地域进行分类,如北方、南方、西南、东北等地域民歌。
2.内容分类:民歌可以按照其表现内容进行分类,如劳动民歌、爱情民歌、祝福民歌、战斗民歌等。
三、著名的民歌中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民歌代表作品:1.《茉莉花》:这首民歌源于江苏,歌词简单朴实,表达了对茉莉花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草原之夜》:这首蒙古族民歌以其激情四溢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闻名,表达了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3.《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儿童民歌是江苏省的代表作品,歌颂了童年快乐、友谊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敖包相会》:这首蒙古族民歌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敖包上相遇、相识和相爱的故事,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
四、学习民歌的重要性与方法学习民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情感与审美意识、提高音乐表达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小知识
(一)音乐知识
1、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1)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
(2)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的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3)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
(4)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但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作为文学体裁,民歌专指其歌词。
如:《诗经》中的《国风》;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风》。
2、民歌的音乐特点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2)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容易在本地区流传。
(3)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
(4)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
(5)一般地说,民歌的曲式结构都比较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一旋律做反复。
3、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的相关的因素上。
(2)影响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会有明显的差异。
4、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南方民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吴声”、“楚声”为代表的南方音乐风格。
楚声是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则是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民歌。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于用比、兴;旋律多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二)作品:
1、《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山东民歌。
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
《沂蒙山小调》有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
创作手法: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2、《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有一个旦角和丑角共同表演。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孟姜女》这首歌曲源于江苏。
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
内容简练,旋
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更加翔实。
4、《弥渡山歌》——云南民歌
《弥渡山歌》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
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
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5、《对鸟》——浙江民歌
《对鸟》是一首浙江民歌。
这首民歌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颇浓。
在我国,以对花名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对花”“反对花”比比皆是,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
6、《幸福歌》——湖北民歌
《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并首唱。
歌曲的内容是歌颂解放后农民幸福生活的。
这首歌曲采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
(三)练习:
一、填空题:
1、《沂蒙山小调》又名,是一首民歌。
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自花鼓调.
2、《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的,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中的一个代表曲目,有共同表演。
3、《弥渡山歌》是民歌,旋律、,富有的独特风格。
4、《对鸟》是民歌,采用演唱。
5、《幸福歌》是民间歌手根据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该曲采用的演唱形式。
6、早在时期,我国就广泛流传着和之类的民歌,
二、选择题:
1、《孟姜女哭长城》是()民歌。
A、山东
B、河北
C、四川
D、山西
2、温家宝总理访日被称作是“融冰之旅”,将进一步促进中日经济、文化、艺术的交流。
这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一首民歌的旋律片断,他的歌名是()
667—|667—|6717|6764—|3134|3317—|
A、《道拉基》
B、《拉网小调》
C、《北国之春》
D、《樱花》
3、对歌曲《沂蒙山小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歌曲是在抗战时期《打黄沙会》这首歌曲的基础上形成的
B、歌曲虽标题为“小调”,但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C、歌曲采用采用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情绪热烈欢快
D、歌曲表现了沂蒙山区人民对家乡的热情和赞美之情
4、泰山挑夫是泰山文化的一部分,抬眼望去一队挑夫肩负重担,步履沉重,唱着(),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
A、山歌
B、小调
C、劳动号子
D、进行曲
5、经典的民族艺术在特定的场合代表着国家形象。
在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我国申奥、申博的宣传片中,在2008年奥运会会徽隆重揭晓时都采用了一首中国民歌的音乐素材,它是(),这首作品是(江苏)民歌。
A、《苏珊娜》
B、《茉莉花》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小河淌水》
6、“人人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
对这首民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有四个乐句组成
B、这时一首抗战时期八路军专业人员创作的歌曲
C、现在这首歌曲被确定为临沂市市歌
D、描绘了沂蒙山的秀丽风光和共产党领导下沂蒙人民的幸福生活
7、这是我国广为流传的西部民歌,61217|61216|6117|6—|6
1216|56545|6145|6543|2—||其曲名是()。
A、《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B、《在那遥远的地方》
C、《嘎达梅林》
D、《辽阔的草原》
三、连线题
《王大娘钉缸》山东
《弥渡山歌》浙江
《沂蒙山小调》云南
《幸福歌》新疆
《对鸟》河南
《辽阔的草原》西藏
《宗巴朗松》内蒙
《牡丹汗》湖北
四、题组:
1、敦煌当地流行的音乐形式是()
A、二人转
B、黄梅戏
C、信天游
D、梆子
2、试举出敦煌壁画中出现的一种乐器(),并写出该乐器演奏的一首名曲()。
3、1=A 4/4
2 5 32
3 | 53 21 2—| 2 5 2 35 | 32 16 1—|
1 3 23 5 | 27 65 6—| 1·
2 76 5
3 | 5———||
据以上给出的内容和你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沂蒙山小调》又名______
(2)这首作品虽标题为“小调”,但由于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
(3)《沂蒙山小调》是()民歌。
A、山西
B、陕西
C、河北
D、山东
五、简述题:
1、民歌的音乐特点
2、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