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基础知识讲述

中国民歌基础知识讲述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民歌的分类可以按照地域、族群、题材等进行。
根据地域划分,民歌可以分为南方民歌、北方民歌、西北民歌、西南民歌等;根据族群划分,民歌可以分为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等;根据题材划分,民歌可以分为劳动民歌、爱情民歌、祭祀民歌、宗教民歌等。
其次,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民歌通常由词、曲、唱三部分组成,其中曲调多样,包括山歌、田园曲、工人曲、牧羊曲等。
民歌的演唱方式也有多种,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也可以是单纯的口传唱或者配以乐器伴奏。
最后,中国民歌的音乐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它不仅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和价值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民歌既是音乐艺术,又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载体,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国民歌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音乐审美观念、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对于加强国家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民间歌谣:这类民歌源于农村,多用于表达人们的生活感受和情感。
例如《青花瓷》、《月亮代表我的心》、《大海啊故乡》等。
2. 军旅歌曲:这是一种典型的军旅风格的民歌,多用来表达士兵们对家乡思念之情。
例如《老兵之歌》、《战士舞曲》、《勇往直前传奇之声烽火戏诸侯铁骑士飞扬等。
3. 文化民俗歌曲:这是一种文化性强的民俗风格的民歌,多透过传说故事来传递文化信息。
例如“三月三”、“端午节”、“春节庆典” 等。
4. 唱评式民间小调: 这是一种带有浓厚风土特色的小唱评式民间小调, 多通过对当地人物形势变化作出吐露, 表明当地人物生存困难, 含有强大感情力量, 如"家何处不相逢", "十五姐", "泪眼问花" 等。
民歌的种类

民歌的种类介绍
民歌是在民间流传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史载性的歌曲。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民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根据流传方式:(1) 口口相传传统民歌:这种民歌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
传递,没有固定的曲谱和歌词,多数传承自先辈或祖辈,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
(2) 文字传唱民歌:这种民歌则采用固定的曲谱和歌词进行传唱,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质。
2.根据歌曲内容和主题:(1) 劳动民歌:这种民歌主要反映农民、工人和
其他劳动者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情况,如《茉莉花》、《葫芦丝》等。
(2) 爱情民歌:这种民歌多是关于爱情和家庭的歌曲,如《茉莉花》、
《梁祝》等。
(3) 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民歌:这种民歌多是把民间故
事、传说和神话主题转化成歌曲进行传唱,如《白蛇传》、《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
3.根据地域和民族差异:(1) 汉族民歌:这种民歌主要反映汉族地区的文
化、风俗和歌唱风格,如《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
(2) 少数民
族民歌:这种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风俗和歌唱风格,如《达斡尔族舞曲》、《蒙古族歌曲》等。
4.根据表演形式差异:(1) 独唱民歌:即由一个人进行演唱。
(2) 合唱民
歌:即由多人进行演唱。
我国民歌的种类

我国民歌的种类中国民歌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
1、劳动歌。
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夯歌、田歌、矿工歌、伐木歌、搬运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
它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欧谣。
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与劳动行为相结合,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等特殊功能。
如:福建民歌《采茶扑蝶》、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时政歌。
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
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某些政治事变、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局势的认识和态度,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此理想而斗争的精神;3、仪式歌。
是伴随着民间礼俗和祀典等仪式而唱的歌。
它产生于人们对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认识而对语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时候,即幻想用语言去打动神灵,用以祈福、免灾。
仪式歌就其仪式应用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把典歌四种;4、情歌。
情歌是广大人民爱情生活的反映。
它主要抒发男女青年由于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它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审美情操。
有的情歌也表现了对封建札教的蔑视和反抗。
有相当数量的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之情的歌,如“妹是桂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困转,花逢蜜蜂朵朵开”。
这优美抒情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们热烈相求、亲密相爱的情意;5、儿歌。
儿歌是以简洁生动的韵语创作井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口头短歌。
儿歌的内容丰富多彩。
大体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和绕口令。
游戏儿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歌谣。
当婴儿还在襁褓中,就听过母亲温存的歌声,如《催眠曲》、《摇篮曲》。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便学会一支支游戏儿歌。
这种儿歌能丰富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增添孩子们的兴趣,如《拉大锯》。
儿童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等,都有与之相配合的游戏儿歌。
这种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唱起来倍感亲切、有趣,大大增加了游戏时的趣味;6、生活歌。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的分类中国民歌的分类中国国土辽阔,民歌也因此有许多分类,接下来店铺将为您分享中国民歌的基本分类,欢迎阅读!中国民歌的分类:内蒙古草原“长调”内蒙古草原“长调”,蒙语称“乌日听道”,即“悠长的歌曲”。
流行于内蒙古阿拉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大草原。
“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由。
一般为上、下两句,所以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歌词内容绝大多数是骏马、骆驼、羊群、蓝天、白云、水草;唱法以真声为主,并使用一种叫“诺古拉”的特殊润腔方法,使悠扬的歌声更富有草原味道和生命力。
中国民歌的分类:信天游“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
“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
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
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
在传唱中,他们免不了矢口寄兴的随意创作,在创作了之后,又不断地传播出去。
当然,“信天游”属于所有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
无论在放牧耕地,或是节日游乐,他们总要哼唱几句。
作为一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品种,“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
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
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
如“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好”。
曲调多建立在“徵-宫-商-徵”这样一种“双四度框架”上,上句分成两个腔节,并在头一个腔节上作较长的延伸,给人以辽阔悠远之感。
下句一气呵成,在上、下句变化反复的歌唱中,歌手们浸注着自己的人生感慨。
代表曲目有《脚夫调》《兰花花》《赶牲灵》《横山下来游击队》《见面容易拉话难》等。
中国民歌的分类:甘、宁、青“花儿”甘、宁、青“花儿”,又称“少年”“野曲”。
是聚居于该地区的回、汉、撒拉、保安、东乡、土、裕固、藏等民族一律用当地汉语方言传唱的一种山歌。
第二节汉族民歌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体裁分类及特点汉族民歌是中国汉族人民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自由而不受束缚的音乐形式。
汉族民歌体裁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民歌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
本文将介绍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
一、民歌体裁分类1.婚礼歌曲:婚礼歌曲是汉族民歌中最常见、最热烈、最多样化的一类。
它主要包括婚前祝福歌、迎亲歌、婚礼进行曲、喜庆歌、夫妻歌等。
婚礼歌曲以欢乐、祝福为主题,节奏明快,歌词简单直白,富有浓郁的喜庆气氛。
2.劳动歌曲:劳动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另一大类,它主要描绘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希望,表达了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劳动歌曲包括犁地歌、播种歌、渔夫歌、搬运歌等。
这些歌曲饱含着对劳动的热爱和赞美,旋律舒缓悠扬,歌词富有感情。
3.祈祷歌曲:祈祷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一类宗教性歌曲,主要用于祈求神明的庇佑和保佑。
祈祷歌曲包括拜神歌、祈雨歌、祭祀歌等。
这些歌曲通常具有神秘的气氛,歌词既简洁又入情入理,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和依赖。
4.爱情歌曲:爱情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浪漫主题,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和爱情的甜蜜与忧伤。
爱情歌曲包括恋爱歌、相思歌、离别歌等。
这些歌曲富有感情,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细腻动人,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5.季节歌曲:季节歌曲以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季节的热爱。
季节歌曲包括春歌、夏歌、秋歌、冬歌等。
这些歌曲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季节的情感和期望,旋律舒缓悠扬,耐听性强。
二、民歌特点1.简朴自然:汉族民歌通常采用简朴的旋律和淳朴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
它们的歌曲结构简单明了,旋律简洁优美,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矫饰。
2.团结感人:汉族民歌以庆祝团结、表达感情为核心,歌词真实感人。
它既可以歌颂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也可以表达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通过音乐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歌有哪几个种类

民歌有哪几个种类按形式和作用分1、高原山歌山歌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性体裁之一,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挑担、锄草、行路等个体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
中国的山歌流传很广,但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区广大地带。
另有豫、鄂、皖交界的大别山,粤东北、赣南、闽西武夷、罗霄、南岭三山交汇处等山歌流传区。
2、劳动号子劳动号子俗称“号子”或“哨子”,是中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普遍流传于全国各省区。
其主要功能,就是统一大伙的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人们的劳动情绪。
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3、稻区“田歌”自古以来,稻农们都习惯于在栽秧、薅草、车水、挖地时唱歌助兴。
这些民歌名目繁多,总称为田歌。
田歌的传唱方式,基本上保留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一般采用“领”、“合”形式、“领”与轮流接唱形式和分组对歌形式。
4、城镇“小调”小调(或称小曲)是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体裁。
长期以来,经过城镇职业、半职业民间艺人的加工、磨练,形成了结构较均匀、节奏规整、曲调细腻、主题内容多样等一系列题材特征。
5、云岭“双声”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中国的民歌一律是单声形态的。
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音乐学家才开始在中国西南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陆续观察到了一组歌手同时唱两个声部的现象。
从而,改变了以往中国无“复音”民歌的陈见。
按地域分1、客家民歌客家民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谣。
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紫金县,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使用客家方言演唱。
2、陕北民歌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渭北民歌、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中国民歌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民歌的分类及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流传在各民族人民群众中的民间歌曲品种繁多,数量惊人。
据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行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黄金钰介绍,作为一种口头文化遗产,民歌的具体数量难以查清,但从大致上讲,我国的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
从内容来分类,主要包括时政历史歌、生活仪礼歌、劳动歌、情歌、儿歌、人物传记歌和叙事歌等。
民歌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即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地区民歌比较丰富,边远地区包括汉族居住区比城市丰富。
我国民歌不仅数量多,在其风格特点、表现内容及演唱形式等方面也十分丰富多彩。
中国戏曲艺术十分丰富,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韵白、器乐伴奏。
演员的唱腔及韵白,是戏曲音乐的核心部分,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唱腔表现出来的。
乐队伴奏在戏曲中起着渲染情绪、烘托戏剧效果的功能。
此外,音乐对于调节舞台节奏及戏曲的结构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歌舞音乐广泛流行于我国各民族地区,其内容反映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与传统风俗、宗教、祭祀、神话传说、爱情生活等密切联系。
歌舞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因而体现着不同民族风格与地方特点。
歌舞音乐的节奏一般鲜明、热烈、刚健、明快,而有的歌舞音乐则是优美、抒情的。
其乐器伴奏多种多样,有的以丝竹乐为主,有的以打击乐为主,有的全用打击乐器。
仅以甘肃省为例,据《甘肃民歌集成》普查工作统计,就有各类民歌多达14000首,其中少数民族民歌有6000多首。
“事实上,这些被收录的民歌都是比较经典和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大量民歌在收录时没有被选上,但并不能说明那些民歌就没有价值,只是相关投入、时间、精力等现实条件有限造成的。
”华杰说,“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民歌是一个远未被开启的宝藏,是我们应该及时去保护的文化财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 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 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 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 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 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 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 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 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 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 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 切,号子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号子有以下 5种:①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挑抬、推车号子等);②工 程号子(包括打夯、打硪、建房、采石等);③农事号子 (包括车水、打粮号子等);④船渔号子(包括行水、打鱼、 船务号子等);⑤作坊号子(包括打蓝、盐工、榨油、制麻 等)。在民歌中,劳动歌产生的最早,鲁迅先生认为:我们 不会说话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懂 得唱歌谣来减轻股肉的疲乏,来集中注意力……。号子的领 唱者就是劳动的指挥者,他用富于号召性的歌腔指挥众人的 劳动,号子的结奏极为短促,歌词也比较单一,劳动者随着 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劳动歌最突出的 艺术特点就是它强烈的节奏感。
工程号子 :(包括打夯、打硪、建房、采石等)
船工号子
农事号子
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 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小 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 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 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 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 有曲折,细致的特点。
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 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的 民歌,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 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 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 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山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三 个特征:①感情抒发的直畅性;②编唱形式的自由 性;③形式手法的单纯性,山歌又分为北方山歌, 与南方山歌两大类,北方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色彩 区,西北山歌大多集中在几个歌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