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专题复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名著阅读(一)《红星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对哪一事件的评价(B)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4.1937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翻译再版。
从此,西方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5.《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6.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对农民最有意义的四项举措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8.名著阅读。
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
期末专项复习训练(八)名著阅读——-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word版含答案)

期末专项复习训练(八)名著阅读——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64分)(一)填空题(34分)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年月至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牢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 ;打土豪要归公。
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人名),书中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并组织了上海罢工、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5.(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2)《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这本书是《》,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作《》。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与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的赞美之情。
7.《昆虫记》的主题是。
8.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的生活。
9.(1)《昆虫记》一书向我们介绍了、、、、等昆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常识 名著导读 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常识、名著导读1.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也叫,其结构一般包括、导语、、和结语五部分。
导语一般放在,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
(2)广义的“新闻”包括、、、、报告文学等。
“新闻”具有、、等特点。
(3)鲁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坟》《热风》等。
《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
(4)列夫・托尔斯泰是 (国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其代表作有《》《》《》等。
茨威格, (国籍)小说家、传记作家。
(5)《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 (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和奖。
(6)朱自清,字,浙江绍兴人,现代杰出的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土。
其代表作品有《背影》《》《》等。
(7)《昆明的雨》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8)《永久的生命》的作者是 (人名);《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 (国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人名),获1950年奖。
(9)孟子,名,邹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时期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该书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的成语是。
2.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郦道元——北魏B.《渡荆门送》——李白——唐代C.《黄鹤楼》——孟浩然——唐代D.《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B.《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宋代文学家C.《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李清照一宋代词人D.《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诗人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为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3)《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北宋文学家。他的词开豪放之先河。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6.下面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的一项是()
A.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B.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C.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车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8.《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____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____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答案】纪实西北革命根据地
【解析】
5.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
【答案】祈祷上帝之虫
【解析】
【详解】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祈祷上帝之虫”。
A.《三峡》————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八年上册指定阅读应考的名著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2.《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二、实战过关练习(一)《红星照耀中国》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一、简答题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答案】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答案】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3、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案】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4、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案】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5、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答案】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专题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期末专题复习(三)[见学生用书P5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军事__家、思想家、诗人和__书法__家。
2.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__背景__和__结语__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__主体__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揭示的主题,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3.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摄影中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__最具有价值__、__最生动感人__、__最富有特征__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4.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重要性递减__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后面。
5.鲁迅,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__彷徨__》《__呐喊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藤野先生》选自《__朝花夕拾__》。
6.朱德,字__玉阶__,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革命__家、政治家、__军事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7.茨威格,__奥地利__(国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并且翻译作品。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有《成功的秘诀》《月光小巷》《__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__》《象棋的故事》《__三作家__》等。
8.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部编版(新人教)语文八年级上期末专项复习培优辅导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期末专项复习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导学号:3400408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这篇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C.《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
《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D.《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解析:C选项应该是《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罗素,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B.《中国石拱桥》一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作品。
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理性说明文。
C.《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D.《蝉》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作品,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解析:B选项是事物性说明文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文,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开故事,以儿童的善良、纯真,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世态炎凉、虚伪冷酷。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D.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答案】 D【解析】【分析】D.“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应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及留恋。
故答案为:D【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答案】 B【解析】【分析】A项错误。
令堂是对方的父亲;B项正确;C项错误。
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D项错误。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故答案为:B【点评】对于传统文化常识要熟知,注意敬称、谦称、科举考试制度、特定称谓、历法、礼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军事__家、思想家、诗人和__书法__家。
2.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__背景__和__结语__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__主体__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揭示的主题,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3.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摄影中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__最具有价值__、__最生动感人__、__最富有特征__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4.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重要性递减__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后面。
5.鲁迅,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__彷徨__》《__呐喊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藤野先生》选自《__朝花夕拾__》。
6.朱德,字__玉阶__,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革命__家、政治家、__军事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7.茨威格,__奥地利__(国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并且翻译作品。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有《成功的秘诀》《月光小巷》《__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__》《象棋的故事》《__三作家__》等。
8.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出版了《__居里夫人传__》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9.郦道元,字善长,北魏__地理学__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__历史遗迹__、__人物掌故__、__神话传说__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0.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有“__山中宰相__”之称。
著有《陶隐居集》。
11.苏轼,字__子瞻__,号__东坡居士__。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__三苏__”。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__唐宋八大家__”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能自创新意,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__宋四家__”。
12.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擅长诗歌、散文,多描写__山水景物__,“文体清拔有古气”,自成一体,人称“__吴均体__”。
13.王维,字__摩诘__,唐代诗人、画家,有“__诗佛__”之称。
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名篇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等。
王维作诗能将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
苏轼赞曰:“__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__。
”14.曹操,字__孟德__,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__三曹__”。
15.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与__孔融__、陈琳、王粲、徐干、__阮瑀__、应玚合称“__建安七子__”。
16.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__建安__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崇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__洛神赋__》《__白马篇__》《七哀诗》等。
17.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__散文__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集有《踪迹》《__背影__》《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和《你我》。
18.汪曾祺,现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__受戒__》《大淖纪事》等。
他以__散文__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有地方特色。
19.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处女作为《__蚀__》三部曲,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子夜__》《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林家铺子》、“__农村三部曲__”,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0.茅以升,我国著名的__桥梁__专家、__教育__家、__社会活动__家。
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__钱塘江大桥__。
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中国桥梁史》等。
21.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作家、教育家、编辑。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隔膜__》《火灾》,散文集《__小记十篇__》,童话《__稻草人__》《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等。
22.法布尔,__法__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文学家。
《__昆虫记__》是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23.《__清明上河图__》是宋代张择端的代表画作,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在清明节那一天从城郊到城内街市的繁华热闹景象,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__风俗__画长卷。
作品采用“__散点透视__”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
24.孟子,名轲,字子舆。
孟子是__战国__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亚圣__”。
他主张实行“__仁政__”“__王道____”,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25.《孟子》,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儒家经典之一,与《__论语__》《__中庸__》《__大学__》并称“四书”。
分《__梁惠王__》《公孙丑》《滕文公》《离娄》《__万章__》《告子》《尽心》七篇。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26.《列子》相传为郑国人列御寇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8篇,早佚。
今本《列子》8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__民间故事__、__寓言__和__神话传说__。
27.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纪传体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__表__、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__列传__。
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__鲁迅__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8.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__五柳先生__”,私谥“靖节”,后人敬称“靖节先生”。
__东晋__(朝代)文学家,著名诗人。
陶渊明写了许多以田园为题材的诗作,如《__归园田居__》《饮酒》《移居》等,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29.杜甫,字__子美__,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风格__沉郁顿挫__,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被称为“诗史”。
杜甫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__诗圣__”的盛誉,著有《__杜工部集__》。
30.李清照,号__易安居士__。
宋代女词人。
前期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后人辑有《__漱玉词__》《李清照集》等。
二、名著阅读之《红星照耀中国》1.名著阅读。
某班级在“《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交流会”上,开展了以下活动,现邀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1)【活动一】人物选答。
(只填字母即可)【甲】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C)【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A)【丙】他身体极为健康……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D)A.周恩来B.毛泽东C.朱德D.彭德怀(2)【活动二】根据下列表格内容,请从上述四位人物中任选一位,完成主题发言卡的制作。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
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
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
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我”是谁?从选段中你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毛泽东。
特点:热爱读书,潜心研究,兴趣广泛,知识面广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学常识、内容及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读了许多的书”可以看出“我”热爱读书;从“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可以看出我喜欢钻研;从“我”读的书种类繁多,可以看出“我”兴趣广泛,知识面广。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刘伯承手下的一名军官)受命前去谈判歃盟……。
彝人恨汉人是因为汉人压迫他们,但正像有“白”彝和“黑”彝一样,汉人也有“白”汉与“红”汉,经常屠杀和欺压彝人的是白汉。
难道红汉和黑彝不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共同的敌人白汉吗?彝人很感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子弹来保卫他们的独立和帮助红军打白汉。
他们大感意外的是,红军竟都给了他们。
这样一来,红军迅速地(而且在政治上颇有收效地)穿过了这一地区。
成百上千名彝人参加了红军,前去大渡河打共同的敌人。
红军为什么能够迅速穿过彝人地区?【答案】红军的宣传,红军给了彝人要的武器和子弹。
4.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