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调查分析报告正式版
2024家政服务业情况调研报告

2024家政服务业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行业作为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调研,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家政服务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近年来,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家政服务企业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人,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
2.服务类型家政服务类型包括家庭保洁、家庭照料、家庭烹饪、家庭维修等。
其中,家庭保洁和家庭照料是目前需求最大的服务类型。
3.用户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政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
三、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1.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家政服务行业从业门槛较低,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一些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安全隐患。
2.收费标准不透明家政服务行业的收费标准不够透明,往往存在虚高收费、收费不规范等问题。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3.人员流动性高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较高,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也给企业增加了管理难度。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家政服务人员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四、家政服务行业发展趋势1.规范化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家政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规范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家政服务企业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秩序。
2.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发展是家政服务行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家政服务企业应注重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调查分析报告

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调查分析报告研究背景家庭服务业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逐渐崛起的一类新型服务业,其涉及的范畴很广,包括保姆、月嫂、钟点工、家电维修等输送到家门口的服务。
而其中女性从业者占比较高,因此,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这一特定群体展开。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象为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个体工作者,选取的样本来自多个城市。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个人信息: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2.工作情况:工作内容、时薪、工作时长、服务对象、满意度等;3.家庭生活:家庭状况、家庭财务状况等;4.职业发展:是否考虑创业、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该行业等。
调查结果分析个人信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女性从业者的平均年龄约为35岁,一半以上为已婚,并且大部分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
工作情况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女性从业者主要从事的家庭服务内容包括清洁、照顾老人和儿童等,部分从业者还能提供简单的家庭维修服务。
服务对象以居家老人和儿童为主,服务时长一般在8小时以内,且绝大部分女性从业者的时薪低于50元。
在是否满意自己的工作中,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示满意。
家庭生活从样本中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女性从业者的家庭状况和家庭财务状况多样化。
其中,60%的女性从业者有子女需照料,24%的女性从业者的婚姻状况不稳定,而36%的女性从业者认为自己的收入无法支撑家庭财务需求。
职业发展关于职业发展问题,调查发现,女性从业者中仅有14%的人表示曾考虑过创业,在继续从事家庭服务行业的问题上,超过一半的女性从业者表示无法确定。
调查结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女性从业者的基本面较为多样化,但她们在从事家庭服务行业时的整体工作条件较差,时薪偏低、服务对象单一、满意度不高。
而在面临不确定的职业发展选择时,大部分人仍处于观望状态,表现出普遍的职业发展困扰。
参考文献暂无。
妇联家政调研报告

妇联家政调研报告妇联家政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家政是指通过向社会提供家庭服务,满足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多元需求的一种服务形态。
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家政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需选择。
妇联作为关注妇女权益和家庭幸福的组织,对家政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并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调研对象主要为既有需求家庭和从事家政服务的工作人员,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家庭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家政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务服务:包括清洁、打扫、整理和洗涤等。
(2) 婴幼儿照料:许多职业妇女和家长需要专业人士提供婴儿护理和幼儿照料。
(3) 长者陪护:老年人在健康和生活方面需要额外的帮助和照顾。
(4) 烹饪服务:忙碌的家庭乐于外购外卖或聘请厨师为家庭提供餐饮服务。
(5) 其他服务:诸如代购、代付、代送、代办事务等。
2. 服务评价大部分家庭对家政服务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态度:提供家政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2) 服务质量:家政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
(3) 服务价格:家政服务的价格通常是家庭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4) 信任度:由于家政服务涉及到家庭私密事务,家庭对提供服务的人员的信任度非常重要。
3. 工作环境和待遇通过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从事家政服务的工作人员面临以下问题:(1) 工资待遇:一些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难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
(2) 工作环境:家政服务通常需要在家庭中进行,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可能较为复杂。
(3) 工作时间:由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工作时间不固定,不同客户的需求也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时间。
(4) 职业发展:由于家政服务的特殊性,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相对有限。
四、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力度,通过补贴和政策扶持,提高家政服务的待遇和服务质量。
巾帼家政市场调研报告

巾帼家政市场调研报告巾帼家政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巾帼家政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家政服务,以解决他们在家庭和生活方面的需求。
本报告旨在对巾帼家政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以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巾帼家政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 市场分析巾帼家政市场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领域,包括家庭清洁、育儿护理、老年关怀和医疗陪护等。
这些子领域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三、竞争环境1. 主要竞争者巾帼家政市场存在着多家主要竞争者,包括一些知名的巾帼家政公司和个体经营者。
这些竞争者在服务品质、定价策略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差异化。
2. 竞争分析针对巾帼家政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竞争者们采取了多种策略,例如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以及与其他企业合作等。
四、市场趋势1. 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巾帼家政行业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比如,一些公司开始使用智能家居设备和在线平台来管理和安排家政人员的工作。
2. 可持续发展在环保意识的提高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巾帼家政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
很多公司开始推出环保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增长潜力巾帼家政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女性就业率的提高和人们对家庭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巾帼家政服务将继续受到消费者的需求和青睐。
五、总结与回顾巾帼家政市场是个充满机遇的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该市场将持续增长。
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巾帼家政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掌握科技进展以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六、观点与理解巾帼家政市场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调查家庭主妇报告模板及范文

调查家庭主妇报告模板及范文Survey Template and Sample for HomemakersIntroduction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the role of homemakers is often overlooked, despite thei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This surve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experiences, and aspirations of homemakers, provid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vital role.Survey TemplateBasic InformationAgeMarital StatusNumber of ChildrenEducation LevelDaily ResponsibilitiesHousekeepingChildcareElderly CareOther ResponsibilitiesChallenges Faced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Financial Constraints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Challenges Social IsolationSupport ReceivedFamily SupportCommunity ResourcesOnline Support GroupsOther Forms of SupportAspirations and DreamsCareer AspirationsPersonal DevelopmentFamily GoalsCommunity Involvement Suggestions and FeedbackImprovements in Community ResourcesSupport Systems for HomemakersPolicy Changes for Better RecognitionSample Survey ReportIntroductionThis survey report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 comprehensive survey conducted among homemakers in our community. The surve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support systems, and aspirations of homemakers, aiming to provide a voice to this often-overlooked segment of society.Key FindingsRespon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Most homemakers reported 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 as their primary challenge, followed by financial constraints. Many also mentioned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challenge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more support in these areas.Support Systems: Family support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support received by homemakers. However, therewas also a significant demand for more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online support groups.Aspirations and Dreams: Homemakers expressed a strong desire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growth. Many also mentioned family goals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as important aspirations.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e survey findings,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Increasing Community Resources: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community resources dedicated to homemakers, including financial assistance, emotional suppor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Online Support Groups: Encouraging the formation of online support groups for homemakers can help address issue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haring experiences and solutions.Policy Changes: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should consider policy changes that recognize and support thecontributions of homemakers, including provisions for flexible working hours and better access to healthcare.ConclusionThis survey report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role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homemakers. It is crucial to recognize their contributions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support to enable them to fulfill their aspirations and dreams. By doing so, we can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supportive society for all.调查家庭主妇报告模板及范文介绍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家庭主妇的角色往往被忽视,尽管她们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家政服务业女性调查分析_调查报告.doc

家政服务业女性调查分析_调查报告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家庭生活需求为目标,向家庭提供各种相关服务的新型服务业。
它涵盖20多种形式的200多个服务项目,包括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病人陪护等。
女性在这个行业占主导地位。
从整体发展来看,_区家庭服务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全区共有138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事业单位,其业务范围包括家庭服务,其中企业95家,个体工商户43户。
其中,72家是房地产中介公司,17家是房地产公司,2家是保安公司,2家是装修公司,8家暂时无法核实和情况不明,15家从事其他业务,4家是空牌公司。
目前,只有18家专门从事家庭服务并正常运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我们不仅对_ _区_ _敬老院、_ _区_ _家政服务公司、_ _区_ _镇_ _母婴服务部、_ _市_ _区_ _镇_ _敬老院等单位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此外,还对今年5月和6月_ _个乡镇、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个乡镇新增家庭服务人员进行了数据分析。
在上述九个城镇中,总共增加了497名新的家庭服务人员,其中304人(61.18%)从事家庭清洁、老年人护理和母婴护理。
本文的所有分析都是基于对上述对象的调查。
1.大多数家庭服务人员是妇女根据对304名家庭服务人员的调查结果,有43名男性家庭服务人员和261名女性家庭服务人员,分别占总数的14.14%和85.86%,其中女性占绝大多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这个行业中更受欢迎,并且已经成为家庭服务领域的主力军。
因此,重视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本课题以家庭服务业女性员工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巾帼家政调研报告

巾帼家政调研报告一、引言巾帼家政是指由女性从事的家政服务行业,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新兴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巾帼家政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巾帼家政行业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巾帼家政行业的定义和范围巾帼家政行业是指女性从事的家政服务行业,包括保洁、育儿、照料老人、烹饪等各种家务服务。
巾帼家政行业可以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家务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2.1 保洁服务保洁服务是巾帼家政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洁员通过打扫卫生、整理家具等工作,为家庭提供清洁整洁的环境。
2.2 育儿服务育儿服务是巾帼家政行业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育儿员通过照顾婴儿、幼儿的起居、饮食和教育等工作,帮助家庭解决育儿难题。
2.3 照料老人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照料老人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照料员通过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心理关怀等工作,提供专业的照料老人服务。
2.4 烹饪服务烹饪服务是巾帼家政行业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烹饪员通过提供烹饪技能和烹饪服务,为家庭提供美味的餐饮体验。
三、巾帼家政行业的现状巾帼家政行业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就业岗位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以下是巾帼家政行业的现状:3.1 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巾帼家政行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巾帼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3.2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随着巾帼家政行业的发展,服务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
从过去的简单家务服务到现在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巾帼家政行业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3 行业规范逐步完善为了保障巾帼家政行业的服务质量和从业人员的权益,相关部门逐步完善了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
行业协会的成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巾帼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巾帼家政行业的发展趋势巾帼家政行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巾帼家政行业的发展趋势:4.1 个性化定制服务随着家庭需求的多样化,巾帼家政行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服务。
关于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服务业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目标的一类行业,包括餐饮、旅游、零售、酒店等。
在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与服务业的兴盛相比,服务业女性的生存状况却鲜为人知。
因此,本调查报告选择服务业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服务业从业女性。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信息、职业选择、工作条件和待遇、工作满意度等。
三、调查结果1. 个人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主要年龄分布在20-35岁之间,年龄普遍较轻。
另外,受访者中大多数是已婚女性,家庭状况对她们的生存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职业选择调查发现,受访者主要从事餐饮和零售行业,分别占比45%和35%。
而旅游和酒店行业的从业者相对较少。
这与服务业的结构有关,餐饮和零售行业对人力需求较大,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女性从业。
3. 工作条件和待遇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工作条件方面,调查显示服务业女性普遍面临长时间的工作,工作时间不固定的问题。
此外,由于服务行业具有高强度和高压力的特点,许多女性仍然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困扰。
在待遇方面,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的薪资水平较低,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
另外,调查还发现女性在晋升和职业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晋升机会有限,进一步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
4. 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服务业女性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
工作压力大、薪酬低、职业发展困难以及身体健康问题,都是影响她们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此外,调查还发现家庭责任和工作的平衡也是服务业女性的一大困扰。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服务业女性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职业选择的局限性、工作条件和待遇的不理想和工作满意度的低下等。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服务业女性的生存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调查分析报告正式版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调查分析报告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家庭服务业是一种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家庭生活需求为目的,以向家庭提供各类相关劳务为内容的新兴服务行业,涵盖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病患陪护等20多个业态200多种服务项目。
从事这一行业以女性居多。
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区家庭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内包含家庭服务内容的机构合计138家,包括95家法人企业和43家个体工商户。
其中:房产中介72家,物业公司17家,保安公司2家,装潢公司2家,无法核实而暂时情况不明的8家,从事其他经营15家,空牌公司4家,目前专业从事家庭服务业且运转正常的只有18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我们除了对**区**托老院、**区**家政服务公司、**区**镇**母婴服务部、**市**区**镇**老年关爱之家等单位的相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外,又对**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今年5、6月份新增家庭服务业人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以上9个镇共新增家庭服务人员497人,其中从事家庭保洁、老人照料、母婴护理304人,占61.18%,本文的全部分析均基于对上述对象的调查。
一、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和分析1、从事家庭服务人员以女性占多通过对这304名家庭服务人员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家庭服务员43名,女性家庭服务员261名,分别占总人数的14.14%和85.86%,女性占绝大多数。
由此可见,在该行业中女性比较受欢迎,并已成为活跃在**家庭服务业领域的主力军。
因此,重视对这一人群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于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本课题把家庭服务业女性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从事家庭服务人员年龄已接近老化通过对样本的年龄统计,从事家庭服务人员年龄偏大,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者占第一位。
一般情况下,从事家庭服务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应该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而**从事家庭服务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去呈逐步上升趋势,如果说从事这一行业中年人居多数,是因为这部分人对传统的家务劳动比较娴熟,经验丰富且年富力强,对承受繁重家务劳动的耐性和稳定性较强,所以能得到用户的欢迎;35岁以下新生代家庭服务业女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少,甚至寥寥无几,这我们能理解,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服务业工作强度大、报酬低,年轻人一般不会选择,即使选择,也是从事母婴护理,从**这一年龄段来看,35岁以下的6个人全部从事母婴护理。
另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对年轻女性从事家庭服务业开发不够,对该行业的特点、趋势、前景缺乏研究。
而**家庭服务从业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所占比例竟然高于中年人,并且60岁以上人员比例已经达到25.65%,按理说,她们这个年龄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不再适合从事繁重的家政服务活动,可竟然比重如此偏高,只能说明在**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是决定其职业是否受欢迎的极其重要因素,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中年人对家庭服务业的排斥。
3、家庭服务业的职业工种表现出传统性和低层次性通过梳理从业业态数据,可以发现,**的家庭服务业门类还是以家庭保洁为主,显示出职业的传统性和低层次性。
目前,**区和全国一样,家庭服务业主要有母婴护理、家庭清洁、家庭病患护理、家庭医生、家庭餐饮、家庭教育、家庭园艺、家庭养老服务、家庭装饰维修、家庭儿童接送服务和家庭钟点工等。
由图2可以看出,**女性的从业业态主要集中于家庭保洁、洗衣做饭、老年护理、月嫂及婴幼儿抚育等传统业态,而家庭医生、儿童发展与家人关系、食物与营养、饮食与健康、家庭布置、家庭管理等先进业态较为欠缺,而低层次性和狭隘性的业态不仅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阻碍了我们对该行业女性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4、从事家庭服务业女性学历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从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文盲、小学、初中、高职、高中、大专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51%、36%、1%、7%、3%,主要集中于小学和初中学历,学历水平明显偏低,除了**市**区**托老院职工中拥有本科学历3人外,其他单位均没有,因此学历结构明显不平衡。
如果和调查的全部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相比,问题更显严重(见图3),女性从业人员小学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全部新增从业人员相应比例。
同时,具有职校学历的只占1%,这既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预示我们的职业教育有着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调查还发现,**女性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为女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除了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外,还普遍缺乏就业前培训,除了**区**托老院和从事月嫂工作的拥有一定数量的技能等级证书外,其他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家庭服务业质量偏低也就在所难免。
二、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1、择业动机和工资首先,我们考察了部分样本的择业动机。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基本来自于农村,也有少量城市下岗职工,其执业动机基本是为了满足家庭开支的需要;也有一定数量的“陪读妈妈”,选择家庭服务是为了打发在城里的时光。
她们的收入普遍不高,除了从事母婴护理月收入在4000元至8000元不等之外,从事保洁和老人护理收入多集中在1500至3000之间;另外,从事保洁与时日有关,节假日相对较高,平时相对较低;当然具有家政服务从业经验者或者坚持以人为的家庭服务业机构收入一般较高,如**区**托老院职工月收入最高达6000元,最低也在3000元,人均3200元左右。
2、合同和保险合同是规定家政公司与员工各自权利与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也是员工权益的重要保障。
而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家政公司与员工签订了规范的合同。
客观上由于不少从业人员均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年龄,因此,用人单位一般以协议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社会保障方面,只有极少数公司为职工交纳保险,如**托老院为护工缴纳医疗等保险,而更多的则是从保证保洁人员的安全出发,为他们购买商业险 ( 意外险) ,而剩下的大多都超过退休年龄,除非已参加保险,否则已错过购买保险的时机,从而表现出一定担忧。
3、从业人员的心理状况通过调查和访谈,从业人员大多表示,从事家庭服务业的目标一是是为了承担家庭开销,二是为自己的养老积蓄资金,三是让自己的儿女或孙子辈能够有更好的教育。
因此,她们一般较珍惜现有的职业,希望城市能给她们带来稳定的工作和较高收入。
尽管表示在**城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般,感觉城市有些冷漠,但是大多数仍然适应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且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三、**家庭服务业存在的问题1、缺乏相应的政府支持和法律关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如为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政府出台获证奖补政策,对乡镇成人学校、各培训学校进行培训补贴,此政策委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为执行。
但此政策只覆盖数年前的相关学校,而近5年内新创办的职业培训学校却不能享受这一政策。
**市和**区的相关政策也不同步。
如对于职业技能培训,在**可在获证奖补和专项奖励中二选一,而对于第二项奖励在**则不予执行。
省、市出台政策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但**所有民办养老机构均享受不到政府资金补贴。
如**区**托老院是一家专业关注接收重症、瘫痪、老年痴呆等需要特别护理的人群,做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功能训练以及临终陪护与关怀的民办养老机构,成立4年多来,先后接收近500老人入住,目前在院老人130余人,但资金全部来自自筹,未享受到政府一分钱的资金补贴。
家庭服务人员尤其是女性从业者存在一定的工作风险。
《劳动法》以及《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家庭保姆不属于劳动法律的适用范围。
因此,家庭服务人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只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这种赔偿的数额和赔偿原则与工伤赔偿有很大的区别。
另一方面,雇主在接受家庭服务的过程中也会遭遇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由于从业人员经济状况普遍不佳,很难赔偿雇主损失,由此极易发生劳动纠纷。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家庭服务企业、家庭服务人员和雇主三者之间权利义务的可操作的全国性法律规范。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服务人员和消费者或雇主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全面、及时的维护和有效的保障。
2、职业技能较低,培训体系不健全**家庭服务女性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下岗职工或农村富余劳动力,无论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源地还是在从业背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层次性,而且低层次从业人员偏多,从事低层次业态者偏多,高层次人才偏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家政服务,他们还需要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家庭律师等高层次的服务。
在满足日常料理家务的同时,对孩子的学习提供辅导,对老人或者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显然,目前**女性从业人员根本无法提供。
另一方面,目前,**区政府相关部门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以及技能培训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标准。
一些已达一定规模如**区**托老院能注意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其他公司即使有多数也只是岗前培训,缺乏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层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技能培训。
鲜有定期的、持续的培训机制。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竞争力,没有特色。
众多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几乎没有对员工开展过培训,致使家庭服务人员缺乏专业训练,多数工作人员仅凭借个人经验开展工作。
因此职业的规范性明显不足。
3、缺乏行业标准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目前**家庭服务业总体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尽管**这一品牌已崭露头角,但总体来说,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家庭服务产业尚未形成,组织化程度低,缺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没有行业工作规章和标准,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和约定。
大多数家政服务机构在其工作性质上只相当于劳务中介机构,把家政服务员推销出去了事,既谈不上对服务人员的前期考核,更谈不上后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