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路 第2章(习题详解)
(完整版)电工2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第2章 习题解答(部分)2.3.3 计算图2.13中的电流 I 3。
解: 用电源等值互换法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将电阻R 2和R 3合并成电阻R 23,其中 V R I U R S S 2125.043,2=⨯=⨯=Ω=参考方向如图2.34所示。
求电路中电流IA R R R U U I S 2.115.012143,211=+++=+++= I 即为原电路中R 1上流过的电流,用分流公式,可求原电路中I 3A I R R R I 6.02.11113223=⨯+=⨯+= 2.4.1 图2.16是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电路。
已知E 1=230V , R 01=0.5Ω,E 2=226V , R 02=0.3 Ω,负载电阻R L =5.5Ω,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 。
解:(1)用支路电流法: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已画在图2.16中。
列结点电压方程 L I I I =+21列回路电压方程S Ω 图 2.13 习题2.3.3的图U S U 图解 2.34101202图2.16 习题2.4.1的图L L 0222LL 0111R I R I E R I R I E +=+=联立求解上述三各方程式组成的方程组,可得A 40A2021===L I I I验算:按非独立回路方程进行02201121R I R I E E -=-代入数据443.0205.020226230==⨯-⨯=- (正确!)(2)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先求端电压U ,有V 2205.513.015.013.02265.02301110201022011=+++=+++=L R R R R E R E U A 405.0220A 205.0220226A 205.022023002220111====-=-==-=-=L L R U I R U E I R U E I 结果与上相同。
2.5.1 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图2.18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解:在原图2.18中用O 和O ’标明两个结点,则有A 5.0505025V 505015015015025501005025a O ,O'-=-==++++=I U A 5.0505025A 15050100c b -=-==-=I I 2.6.1 用叠加原理计算图2.19中各支路的电流。
燕山大学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注:文中错误部分,已用带颜色字体订正。
教材P25,正文第3行“在B 、D 两点间跨接灵敏检流计G 。
一般R b 为可调电阻,适当调节其值,使B 、D 两点间的电位相等” P37,(2)树余:下第4行“树支”。
P38,2.4.2上倒数第3行“这5个网孔”。
2.4.2下第2行“一个电路的图如图2-29(a)”P41,“以节点①为独立节点,” P45,第5行“图2-34(d )”;(2-24)下“(k =1,2,…,l , j =1,2,…,l ” 图2-34(b )网孔Ⅱ电流逆时针方向与连支电流方向相同。
P47,2342242532421245152531()(3)0()(33)l l l l s R R R I R R R R I R R I R R R R R R R R I U ++-++=+++++++=-P50,1231''2332334123225543641111111()11()n n n s s n n n n s R R R U U U I R R R R R R U U U U R R R U U ++--=++-+==+-第2章习题:**2-1 如图所示为万用表中的直流测量电路。
其中微安表的内阻R A 为300Ω,满刻度量程为400μA 。
R 4为1K Ω,R 1、R 2、R 3是分流电阻。
要求开关S 在位置1、2、3上输入电流分别为3mA 、30mA 、300mA 时,表头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求分流电阻R 1、R 2、R 3的阻值。
解:根据分流公式,得: 当开关在位置1时,31231234A340010 R R R R R R R R -++⨯=⨯++++(1)当开关在位置2时,3121234A3040010 R R R R R R R -+⨯=⨯++++(2)当开关在位置3时,311234A30040010 R R R R R R -⨯=⨯++++(3)联立方程(1)、(2)和(3),可得R 1=2Ω、R 2=18Ω、R 3=180Ω2-2 一分压电路如图所示,没加负载时,U o =4V ,加上负载R L 后,U o =3V ,求R L 。
电路第二章习题详解

P (4) 2 8W
6 . 求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RabA. 3ΩB. 4ΩC.7Ω
D. 10Ω
7. 求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i0
us +
+
含受控源, “外加电源”法 由定义式求取
u0
_
A. 1Ω
B. 3Ω
C. 4Ω
D. 5Ω
i0 i 2i
3i0 2i u0 0
i0 u0
习题
1、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值I ; 若电流源为10A,则I 又为多少?
+ 15V _
5A
I 5Ω
I 3A
2、求等效电阻Rab。
10Ω 10Ω a 10Ω 10Ω b b R a
R
R
R
R R
R
3、电路如图所示,求: 1) 电流I2 ; 2) 10V电压源的功率。 R1
I 2 2.5A
B. -2V
C. 2V
D.-12V
2 5 2 U ab 0
4. 一端口的短路电流Iab 。
Iab
A. 1A B. -1A
I ab 5 5
C. -5A
D. 5A
2
5. 求2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
D. 16W
A. 4W
B. -4W
C. -8W
3 2 10 u 0
u 4V
3I I a +
U _ b
Rab
2 3
书中的一道题: 求一端口的等效电阻Rab。
此处u1为开路电压
N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第2章习题
1. 求电路中电压U 。
西北工业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https:///Home.action#b=fc6a49e1-f329-4ea5-9138-b116a889b12d&n=7a134676-dκ
1/9
12-10-20
Web
2—3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源模型。
答案
解: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2—3所示,其中(d)不存在等效的电压源模型。
12-10-20
Web
电路基础第二章
星期六, 10月 20 2012, 12:21 上午
第二章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2—1 将图示电路等效化简为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
答案
解: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2—1所示。
2—2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流源模型。
答案
解: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其中(d)不存在等效的电流源模型。ຫໍສະໝຸດ 9/92—5 图示电路,求i。
https:///Home.action#b=fc6a49e1-f329-4ea5-9138-b116a889b12d&n=7a134676-dκ
3/9
12-10-20 答案
Web
解:电路(a)经等效变换后,可得到(b)图电路。
2—6 图示电路,求i、us。
2—11图示电路,求电压R。已知u1=1V。
答案
解:
https:///Home.action#b=fc6a49e1-f329-4ea5-9138-b116a889b12d&n=7a134676-dκ
7/9
12-10-20
2—12图示电路,求u3。
Web
答案
解:
答案
解:原电路经等效变换后,可得到2—6右示电路。
2—7 图示电路,求输入电阻RO。
https:///Home.action#b=fc6a49e1-f329-4ea5-9138-b116a889b12d&n=7a134676-dκ
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答案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电路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
在电路分析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给出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阻R1和一个电源V1。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1等于电压V1除以电阻R1,即I1=V1/R1。
第二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阻R2和一个电源V2。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2等于电压V2除以电阻R2,即I2=V2/R2。
第三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源V3和两个电阻R3和R4。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3等于电压V3除以电阻R3,即I3=V3/R3。
同样地,电流I4等于电压V3除以电阻R4,即I4=V3/R4。
第四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源V4和两个电阻R5和R6。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5等于电压V4除以电阻R5,即I5=V4/R5。
同样地,电流I6等于电压V4除以电阻R6,即I6=V4/R6。
第五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源V5和三个电阻R7、R8和R9。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7等于电压V5除以电阻R7,即I7=V5/R7。
同样地,电流I8等于电压V5除以电阻R8,即I8=V5/R8。
还有电流I9等于电压V5除以电阻R9,即I9=V5/R9。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电路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解答这些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电流的方向和电压的极性,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电路分析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通过解答练习题,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电路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路模拟软件进行实验,以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电路分析答案解析第二章

电路分析答案解析第二章第二章习题2.1 如题2.1割集与基本回路。
(a) 树一1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1,2,4}, c2{1,3,7}, c3{1,3,6,8}, c4{1,3,6,5,4} 基本回路为:l1{5,6,8}, l2{2,4,5}, l3{3,5,8,7}, l4{1,2,5,8,7}(b) 树二2T 如图所示。
基本割集为:c1{4,5,8}, c2{5,7,8}, c3{1,3,7}, c4{4,2,3,7} 基本回路为:l1{2,4,5}, l2{5,6,8}, l3{1,2,3}, l4{1,2,6,7}2.2 题2.2图示电路,求支路电流1I 、2I 、I 解:列两个KVL 回路方程:051)54211=-+++I I I (021)510212=-+++I II (整理为: 45921=+I I 115521=+I I 解得:A I 5.01= A I 1.02-= 而 A I I I 4.0)213-=+-=(2.3 如题2.3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A I 21=解:可列KVL 回路方程: 2I+2+(i-3)R=3已知 i=2A ,代入上式可得:R=3Ω2.4 如题2.4方程求解电流i。
解:10(i-6)+5(0.4i+i)+13i=0解得:i=2A2.5 如题2.5图所示电路,试选一种树,确定基本割集,仅用一个基本割集方程求解电压u程求电压u。
解:①② 选3为参考节点,列方程如下: 52018120124-=-+u u )(已知V u 122-=,代入上式,有: 52012812014-=++u )(解得节点点位: V u 324-=又可知 0124=++u u 得: V u u 201232124=-=--=2.6 如题2.6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A i 21=电压源S u 。
解:列三个网孔方程28)6=-+B A Ri i R (①33)43(-=-+++-C B A i i R Ri ②S C B u i i -=++3)323-(③ 可知: 12==i i B 21==-i i i B A 可得: 32=+=B Ai i由①式可得:283)6=-+R R (解得:Ω=5R 由②式有:33)57(35-=-++?-C i 解得: 0=C i 由③式有: S u -=33- 解得: V u S 6= 根据KVL 有: V i u bc 7432-=--=2.7 如题2.7解该电路的网孔方程。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2-1所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ab u 。
图题2-1解:设网孔电流为123,,i i i ,列网孔方程:12312312332783923512i i i i i i i i i --=⎧⎪-+-=⎨⎪--+=⎩解得123211i i i =⎧⎪=⎨⎪=-⎩,故133i i i A =-=,233()93ab u i i V =--=-。
2-2 图题2-2所示电路中若123121,3,4,0,8,24s s S R R R i i A u V =Ω=Ω=Ω=== 试求各网孔电流。
解:由于10s i =,故网孔电流M20i =。
可列出网孔电流方程:M1M1M3M13M3M1M331247244A (34)4A 88M M M i u i i i i u i i i i i =-⎧+==-⎧⎧⎪+=⇒⇒⎨⎨⎨=-+=⎩⎩⎪-=⎩ 2-6电路图如图题2-4所示,用网孔分析求1u 。
已知:124535,1,2,2S u V R R R R R μ=====Ω=Ω=。
解:列网孔方程如下:123123212342022245i i i i i i u i i i --=⎧⎪-+-=-⎨⎪--+=-⎩,再加上2132()u i i =-。
解得:11113.75, 3.75i A u R i V =-=-= 2-12 电路如图题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各支路电流。
解:标出节点编号,列出节点方程121111()27212211120()422227a a b a b b u V u u u u u V ⎧⎧=++-=⎪⎪⎪⎪⇒⎨⎨⎪⎪-++=-=⎪⎪⎩⎩,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各节点电流。
2-17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12,i i 。
解:把受控电流源暂作为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方程 12121(11)4(11)2u u u u i +-=⎧⎨-++=-⎩ 控制量与节点电压关系为:111u i =Ω,代入上式,解得 111222 1.61.610.80.81u i A u V u V u i A ⎧==⎪=⎧⎪Ω⇒⎨⎨=-⎩⎪==-⎪⎩Ω2-19 试列出为求解图题2-16所示电路中0u 所需的节点方程。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0 2 10
1R
Rx
r
r
Rx
Rx
7.5 7.5 ......
Rx
r
Rx
1'
3'
2'
(a)
2' (b)
1'
(a-1)
图 2.6
解:(a)设 R 和 r 为 1 级,则图题 2.6(a)为 2 级再加 Rx 。将 22 端 Rx 用始端
11 Rx 替代,则变为 4 级再加 Rx ,如此替代下去,则变为无穷级。从始端11 看等
30
40
30
40
30
40
30
40
R
R
(a 1)
(a 2)
由图(a-1)得:
R (30 40) 35 2
或由图(a-2)得
R 30 40 35 22
(b) 对图(b)电路,将 6Ω和 3Ω并联等效为 2Ω,2Ω和 2Ω并联等效为 1Ω,4Ω 和 4Ω并联等效为 2Ω,得图(b-1)所示等效电路:
Im1 20 Im2 6V m1 41 Im2 9.2V
答案 2.18
解:以节点①为参考点的各节点电压相对以节点④为参考点的节点电压降低了
U Un1 Un4 7V 。 则
Un1 0 Un2 Un2 U 5V 7V 2V Un3 Un3 U 4V 7V 3V
(1
(0.5 1) 0.5) Im1
Im1 (0.5 1) Im2 1 (0.5 1 2 1) Im2
Im3 5V 3 Im3
0
Im3 2I
由图可见,控制量和待求电流支路所在回路均只有一个回路电流经过,即
I m2 I , Im1 Ix 。这样上式可整理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
1、在图示的电路对负载电阻R L 而言,虚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B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实际电压源
D 实际电流源
2、电路如图,电流I 等于( A )。
A 12A
B 6A
C 4A
D 2A
3、电路如图,电流I 1为 ( A )。
A 0.6 A
B. 0.4 A
C. 3.6 A
D. 2.4 A
4、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 1和 I 2 将 ( A )。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
D 无法确定
2A
I I I I 1
2
121
1Ω1Ω
1Ω
1Ω
2V
2A
图 1
图 2
.
.
.
+
5、电路如图,A 、B 两点间的电压AB U 值为 ( B )。
A +1V B -1V C -2V D 2V
6、电路如图,电流i 为( B )。
A 1A
B 2A
C 4A
D 8A
7、电路如图,已知:R1=R2=R3=12欧姆,则A、B两点的总电阻应为(B)。
A 18欧姆
B 4欧姆
C 0欧姆
D 36欧姆
8、电路如图,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为(C)。
A 60Ω
B 20Ω
C 30Ω
D 15Ω
9、电路如图,ab间等效电阻R ab =(D)。
A 4Ω
B 3Ω
C 2Ω
D 1Ω
三、判断题
1、两个电阻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ⅹ)
2、求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时,如果有受控源,不能将受控源置零。
(√)
3、在电阻分流电路中,电阻值越大,流过它的电流也就越大。
(×)
四、应用题
1、一个标有“6V,4W”的灯泡,现有8V的电源和电阻若干,试分析如何正确连接?画出电路图。
解:应串连一个3Ω的电阻,电路如图所示。
2、现有下列元器件,要求连接成一个R1与R2并联,再与R3串联的电路。
解:
3、现有下列元器件,要求连接成一个R1与R2串联,再与R3并联的电路。
解:
4、电路如图,若电位器ab间电阻为80Ω,问电压表读数是多少?并标出电压表极性,再求a点电位Ua。
(设电压表内阻无穷大)
解: -12 =(120 + 60)I-30 I = 18/180 = 0.1 A
U 表= 80I - 30 = - 22 V
电压表极性为下“+”、上“-” Ua = - 22 + 60I = -16 V
五、分析题
1、分压电路如图,如果将输入电压接在了C 、B 端,试分析电路是否还能起到分压作用?
解:当U I 为输入,U O 是输出时,I O U U ,起分压作用
如果将输入电压接在了C 、B 端,U I =U O 不能起到分压作用。
2、电路如图,试分析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 向b 端移动时电路中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变化情况?
解:由题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将变大,路端电压减小。
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同时干路上那个电阻分压增加(电阻不变,电流变大) 所以,支路的电压变更小,支路上那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就减小,又因为总电流要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就必须增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
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六、计算题
1、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电流I 。
解:
2、电路如图,求电路中电流i 。
解:
3、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求U ab。
解:
⨯
V
i
u
=
=R
⨯
55
5
11=
AB
s
4、电路如图所示,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4Ω电阻的电流。
(要求画出变换过程图)解:
5、电路如图,利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计算电流I。
解:
A I 42
6
2=+=
6、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电压U 。
解:变换过程如图所示。
U=8*2.5=20 V
7、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电流I 。
(要求画出变换过程图)
解:将电压源模型变换为电流源模型 I S1=U SI /R 1=6/2=3A I S2=U S2/R 2=3/3=1A I S =I S1+I S2=4A
A I 67.02
131616
14=++⨯=
8、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电流I 。
解:
9、电路如图求a ,b 两端电压Uab 。
解:
1324
4101101042134213
ab U V ++=-⨯⨯
+⨯⨯=-++++++
10、电路如图所示,计算电流I 。
解: 等效电路如图 I=5*2/(2+3)=2A
11、电路如图,求电压Uab=?
解:总电流 A 45
.16
==
I , 因两支路电阻相等,所以各支路电流为总电流的一半为2A 。
12、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电流I 。
解:将电流源模型变换为电压源模型
U S2=I S1R 2=4V U S =U S1-U S2=12-4=8V
I=U S /(R 1+R 2+R 3)=8/(4+2+10)=0.5A
13、电路如图,应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求电流I 。
(要求画出转换过程图)
解:转换过程图如下
A 5.120
30
46103060-=-=++--
=I
14、电路如图,求开关K 闭合时的输入电阻R i 。
解:K 闭合,电路图为
15、电路如图,已知
ΩΩΩ4212854321======R R R R R V u S ,,,,求电阻R 1消耗的功率。
解:总电阻为:
总电流为:A R
u i s 123
728
===
W R i p 1441122121=⨯==
16、电路如图,求电流I 1。
解:
17、电路如图,求电路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 。
解:先将电路中的△形连接的三个电阻变换成Y 形连接,见图示
Ω=+⨯+=K R eq 222221 mA I 62000
12==
18、电路如图,求总电阻R ab。
解:逐步化简法
R ab=70Ω
19、电路如图,求1和3两端的总电阻R。
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